一、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惊[1](2019)在《双视角下积极追随原型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基石,也是提升组织创新绩效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Amabile(1983)提出的创造力成分模型中将领域相关技能、创造力相关技能和任务动机作为创造力和创新行为的必要条件。现有研究探讨了个体特征、领导风格和组织氛围等因素对个体和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Anderson等,2014),但在管理实践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以及员工创新过程中都需要哪些支持仍旧是困扰企业的现实问题。内在动机等个体心理因素作为影响员工投入创新工作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对该议题的关注较少,实证研究十分匮乏。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其中,以变革型领导和家长式领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的探讨居多。近年来,有学者发现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能够有效预测员工的创造力(Zhang和Bartol,2010a),但授权赋能行为对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探讨仍十分有限。另外,授权赋能行为的结果变量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焦点,对其前因的研究较少(Lee等,2018)。近年来,内隐认知理论在领导领域的应用催生了内隐追随理论,有助于揭示员工创新行为和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前因。近年来,以追随者为中心的领导力研究的兴起有效提升了我们对领导力形成的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内隐追随理论(Implicit Followership Theories,简称IFTs),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追随原型,描述了个体对于追随者特质和行为的内在认知图式。Sy(2010)将根据效价将追随原型分为积极追随原型和消极追随原型,其中,积极追随原型是研究的热点。由于IFTs刚提出不久,相关的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如现有研究几乎都是从单边视角研究领导追随原型的影响,对员工追随原型的关注较少;学者们对领导和员工积极追随原型的一致性有何影响的讨论也严重不足。Foti等(2017)也呼吁后续研究应关注领导和员工追随原型一致性对工作结果(如组织公民行为、创新行为等)的影响机制。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和理论缺口,本研究从领导和员工的双边视角出发,探索员工积极追随原型对其创新行为以及领导积极追随原型对其授权赋能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上下级追随原型一致性对授权赋能行为和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的整体框架为“积极追随原型(领导、员工、上下级匹配)→领导信任(员工创新角色认同)→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员工创新过程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具体分为三个子研究:第一,以角色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探索员工积极追随原型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第二,以信任模型为基础,透视领导积极追随原型对领导信任和授权赋能行为的作用机理;第三,检验上下级积极追随原型匹配程度对员工和领导行为的影响。通过网络和实地两种方式展开调研,采用SPSS和Mplus对样本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员工的积极追随原型能够有效预测其创新行为,创新角色认同和创新过程投入在二者之间发挥链式中介的作用,领导创新行为能够加强创新角色认同在积极追随原型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领导的积极追随原型对其授权赋能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员工的追随特质与领导内在对追随者认知图式相一致时,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着;领导对员工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且情感信任的中介效应大于认知信任。领导和员工积极追随原型匹配时,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更为显着,其中“领导高-员工高”比“领导低-员工低”一致时正向作用更强:二者积极追随原型不匹配时,“领导低-员工高”比“领导高-员工低”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而“领导高-员工低”比“领导低-员工高”时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通过集区变量的处理,发现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在上下级积极追随原型匹配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积极追随原型(领导、员工、领导-员工匹配)→领导信任(员工创新角色认同)→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员工创新过程投入)→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框架展开了实证研究,识别出员工积极追随原型对其创新行为、领导积极追随原型对其授权赋能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验证了领导-员工追随原型的匹配情况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弥补了追随原型对员工创新行为和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影响机理研究的不足,创造性地从领导和员工双视角出发,探究了追随原型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中介作用,不仅丰富了内隐追随理论的研究成果,也是对创新行为和授权赋能行为前因变量的扩展。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对于员工、领导和组织管理实践均有启示。
程曦[2](2019)在《关于创新型众包任务的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互联网用户主要被当作消费者,企业将其视为销售目标并为之服务。然而随着参与式社交媒体的发展和Web 2.0技术的实现,互联网用户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经济生产中,他们不断创造新内容并在各种项目上进行协作,同时还为企业的商业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为了充分利用整个互联网社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近年来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而众包即是其中最有前景的领军者之一。在美国《连线》杂志2006年的6月刊上,该杂志的记者Jeff Howe首次提出了众包的概念:“众包”即是指公司或机构,将原本由在在职员工负责的某项职能或工作,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外包给一个未指定的社会网络的行为。可见,众包竞赛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独辟蹊径的概念,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许多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对众包方向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如开放式创新、共享式协同生产、网络外部性等。毫不夸张地说,近十年中,众包相关的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然而,尽管现有的研究资料已相当丰富,但仍有部分方面尚未涉及。本文在调查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众包领域,尤其是众包竞赛机制,收费方案和薪酬合同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补足。综上,基于Web 2.0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本文提取创新型众包任务的特点,分析众包活动中三个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在第三章中,本文考虑了众包平台关于单阶段创新型众包竞赛的决策问题:一个由发包商、参与者和平台本身组成的创新型任务众包平台上,三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及均衡。根据Stackelberg博弈与拍卖理论,笔者分别推导出参与者在单奖金竞赛、双奖金竞赛以及多奖金竞赛中的均衡努力策略,以及发包商在各奖金机制下的最优决策。然后证明了对发包商而言,单奖金竞赛总是占优的。此外,本文还得到固定收费和按比提成方案下平台的最优策略,并发现了可以使平台利润最大化的固定收费方案。接着,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主要考虑拥有质量阈值的发包商的奖金决策,即:在有最低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发包商应当如何选择自己的奖金机制。笔者依旧从单奖金竞赛、双奖金竞赛和多奖金竞赛三种情形下分析讨论了发包商的最优决策,并在此基础上与第三章的部分结论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当发包商存在质量阈值时,单奖金机制仍然占优,并且一旦发包商对众包竞赛作品的提交质量有一定要求,她就只能通过提高奖金数额来获得更高的期望支付。最后,对于众包竞赛中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多阶段众包竞赛,本文在第五章中考虑了其中最为简单的模式,即双阶段众包竞赛。笔者通过设计两种机制:(1)两场独立的众包竞赛以及(2)一场众包竞赛加一份签约合同,分析比较在这两种模式下,公司和参与者的期望支付和努力水平。本文还通过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数值分析,给出了一些管理学启示:当给予参与者第二阶段的分成较少时,选择两场独立的众包竞赛对于公司来说更有利,以及只要能够满足Nash衡存在的条件,公司在第二阶段选择与参与者合作一定为她的占优策略。本文是较早在创新型众包任务的背景下,考虑利益相关者之间均衡决策问题的学术论文,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和平台的定价以及服务等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王翠翠[3](2014)在《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从众与反从众行为研究:对比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情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与他人(群体)态度、看法或者行为相关的信息基础上,做出一致或者不一致性的决策行为,被称之为信息性从众决策或反从众决策,它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基础表现形式。研究信息性从众行为的认知机制,对于从众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传统决策研究往往只关注与财产(数字表征)相关的情景,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决策并不与财产相关的,而是涉及生命、健康等主题(非数字表征)。将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进行对比,它们的决策情景不同,在从众信息的影响下,其表现也可能不同。通过这种对比,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信息性从众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机制。基于此,本文重点对财产类和健康类两种情景下信息性从众决策进行对比研究。回顾已有研究,围绕从众行为理论中有关信息性从众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信息性从众决策是否存在一种稳定的认知机制?(2)如果存在一种稳定机制,其在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中,是如何表现出差异性的?(3)通过这种机制,对于财产类和健康类信息性从众决策,是否有优化决策的管理建议?我们选择股票购买决策作为财产类决策的代表,食品购买决策作为健康类决策的代表,在研究中考虑到性别、投资经验等因素,从行为科学层面和神经科学层面,通过四项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研究一通过问卷研究方式,对股票购买情境下基于财产信息的决策和食品购买情境下基于健康信息的从众决策进行研究,主要关注信息信任程度、从众程度、从众速度在两类决策类型下的差异,同时也考虑了性别因素对上述的影响。研究一是从行为学层面进行研究,是后续三个研究的基础。研究二主要从决策神经科学的角度,通过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研究方法研究传统的财产相关的决策问题,即,对股票购买决策下,信息性从众和反从众行为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把决策过程分为信息感知阶段、决策阶段和反馈阶段三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在决策中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探讨了性别和投资经验等因素对上述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三和研究四通过ERPs研究方式研究非财产相关的健康决策问题,即,对食品购买决策下,信息性从众和反从众行为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三主要针对决策过程的信息感知阶段,考察了人们对含有健康风险信息食品的感知,以及非传统信息性信号(食品口味)对上述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四主要针对决策阶段和反馈阶段,研究信息性从众如何通过决策和反馈被进一步强化的过程。通过整合四个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信息类别(财产类、健康类)和效价(正性、负性)影响信息的信任程度。健康信息的信任程度比财产信息的信任程度高,负性信息比正性信息的信任程度高。(2)基于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决策在从众程度、从众速度上存在差异。正性信息下,两类决策在从众程度、从众速度方面不存在差异;负性信息下,健康类决策从众程度更高,更倾向于马上进行决策。(3)基于财产信息从众行为的神经机理可以由N400、错误相关负波(error related negativity, ERN)、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P300成分反映。股票购买决策情景下,信息感知和决策阶段,反从众的决策行为被监测到更大的冲突,由与冲突和自我控制相关的N400和ERN来反映;反馈阶段,从众和反从众行为对结果的评估存在差异,反从众行为更重视反馈结果,对结果情感反应更强烈,从众决策行为可以减缓个体经历强烈的情绪,由与情感和决策相关的FRN和P300来反映。(4)基于健康信息从众行为的神经机理可以由N400、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ERN、N400(FRN)成分反映。食品评估决策背景下,对于食品含有健康风险的信息会产生冲突,健康风险的类型不同,情绪反应不同,分别由N400和LPP反映;反从众行为比从众行为在决策阶段监测到更大的冲突,由ERN反映;反馈阶段,反从众行为对于不同反馈感知不同,从众行为则没有显着差异,由N400(FRN)反映。除此之外,食品物理信息(口味)影响健康风险信息的感知,反映在对N400振幅的调节上。(5)性别对信息信任程度的影响表现在:女性比男性更相信健康信息,更不相信财产信息;但性别对信息性从众和反从众没有稳定显着性的影响。(6)投资经验对股票购买决策中的信息性从众行为在行为科学层面有显着的影响,表现在没有经验的个体从众程度更高,更加激进冒险。本文主要基于股票购买决策和食品购买决策对信息性从众行为从行为学层面和神经科学层面进行研究,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弥补了不同决策背景下从众行为对比研究的不足。已有对从众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纵向研究,而对学科领域之间的横向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财产类决策(股票购买决策)和健康类决策(食品购买决策)中的从众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弥补了上述漏洞,并且建议政府等相关部门关注负性健康信息,因信息信任和传播可能给社会带来恐慌或不稳定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处理这类信息性从众。(2)借助ERPs实验研究方式,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从众效应存在的原因。前人对从众的原因主要从群体压力、信息不对称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对反从众主要从求异需求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主观的描述性解释。本文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从众效应出现的原因在于个体执行反从众行为会感知到冲突,因此个体必须付出一定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去克服冲突才能实现反从众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从众程度远远大于反从众程度。(3)发现从众和反从众行为之后对行为结果的评估上存在差异,并给出了神经科学层面的依据。已有关于从众反从众行为的研究主要从定义、动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极少研究从众或者反从众行为之后对结果的评估。本研究借助ERPs实验手段,发现个体在执行从众和反从众行为之后,对反馈结果的主观评估存在差异,从众行为能够减缓个体对负性反馈结果的情感反应,而反从众行为之后则更重视结果,情感反应较强烈。(4)发现食品口味能够调节健康风险信息中N400的振幅,为N400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已有N400的研究主要关注词语之间或者词汇与语境之间的匹配性,主要反映不匹配或者冲突。在本文中,食品和含有健康风险之间因为词汇与语境存在冲突,诱发了N400成分,然而食品的口味因素能够调节N400成分,这对N400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是本文的第四个创新点。
魏静[4](2017)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从众心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该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一方面,这种心理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群体,很快适应大学生活,使其免受谴责和伤害,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并且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另一方面,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迷茫和困惑,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探索从众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带来的正、负方面的影响,从而制定出相关引导方法与政策,最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对大学生从众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归纳,其内容包含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对策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在从众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展开研究,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相关内容概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众心理具有自身缺乏主见、无意识本能作用巨大、暗示与传染下心理同向发展等三大特征,依从、认同、内化是从众心理发展的三个层次,并且其具有很强的两重性;学习、入党、享乐、恋爱、升学、择业,六大从众现象是当前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有形规范、无形暗示、特殊个性和新媒体是其产生的外因:个体特征、亲和依赖、社会赞许、惯性自保型是其产生的内因;此外,从众心理还受个体依附、归属及群体规范、群体凝聚、群体心理、文化背景以及规范性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等研究发现,积极从众心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对象适应环境、思想塑造,以及心理调适。消极从众心理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消极、诱发其思想堕腐、削弱其创新能力,从而造成大学生思想责任感的缺失。第四部分是运用从众心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该部分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原则,发挥物和人的双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育人环境的营造、媒体的运用、先锋校对导向作用的发挥、群体规范及凝聚力作用、独立品格塑造、全面素质引导、责任培育、思辨能力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疏导、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马克思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塑、因材施教、师德建设等十六个方面。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新的未来。
高众[5](2019)在《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创项目”的推动下,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也引起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到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相应实证研究却不多见,具体到哪些本科生科研训练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提升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的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聚焦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通过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75名已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三学生和289名打算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部分已参加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中训练项目类型、创新资源支持和学生参与情况等要素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其影响路径。本研究发现:(1)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2)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学生参与了哪类科研训练项目,而是这类项目能否匹配学生对于培训、指导和交流等资源以及合适自由度的需求;(3)简单地增加科研训练的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硬件资源支持,不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前期培训、教师指导和学术交流等软件资源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4)出于自身兴趣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的创新素质要高于受其它因素驱动的学生,学生投入精力对其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5)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其创新素质,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部分要素通过影响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据此,本研究建议从顶层设计、条件支撑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来优化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以促进相关创新实践训练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训练体系,优化资源投入、营造创新文化,完善培养流程、加强教师指导。
曹国华[6](1998)在《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文中研究表明 泡沫经济的出现,困扰了西方一大批经济学家。人们试图用传统经济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泡沫经济,然而,传统理论的静态分析与线性结构对泡沫经济系统的分析显得无能为力,这为非线性经济学的兴起提供了一个契机。传统经济理论与方法正面临强有力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投资人是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投资决策,人们会有效利用一切有用信息”提出质疑,并从心理学等角度对泡沫经济产生的微观基础进行研究,以新的视野对泡沫经济
李超[7](2011)在《组织中正式/非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组织创新的起点,改善员工创新绩效日益受到管理实践界和理论研究界的重视,正确引导员工的创新工作行为并使其创造力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组织管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组织中不同地位等级的个体都能进行创造性活动,探讨个体组织地位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其关系成立的中介机制、边界条件就就成为一类很有意义的主题。在此研究大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整合个体在组织中的正式地位、非正式地位与其创新绩效直接关系的研究,对比心理安全在正式地位、非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的不同中介作用,加深人们对正式地位和非正式地位不同影响的认识。本论文总共划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构思、价值等问题。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在完成梳理和个体地位与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个体地位与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机制、个体地位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有关的重要文献后,我们将会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第三章为“理论与研究假设”部分,主要运用相关理论对理论模型进行逻辑推理。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和数据获取”部分,主要介绍调研的过程,变量的测量,量表项目删选和数据净化,并完成相关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第五章为“数据分析和结果”部分,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来自不同行业的211个员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个体在组织中的正式地位与其创新绩效呈U关系,个体在组织中的非正式地位与其创新绩效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心理安全不中介个体正式地位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心理安全中介个体非正式地位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组织地位赋予机制不调节个体心理安全与其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为“讨论”部分,主要完成对所得研究结论的相关理论拓展。第七章为“结论、贡献与展望”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程远[8](2012)在《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群体疏散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为演化问题是被《Science》认为是25个尖端科学问题之一。在自组织行为和外部作用力驱动下,疏散群体的行为演化体现为疏散过程的复杂性。本文首先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动态地面场,建立了信息场模型,并利用信息场模型讨论了引导者对群体行为的控制问题;然后提出了逃生博弈模型,并利用强化学习方法作为行为演化的学习规则,讨论了心理逃生的期望值对群体合作的影响;最后基于两策略逃生博弈模型和三策略争抢博弈模型,主要研究了逃生者的理性程度、从众程度对疏散行为演化以及疏散效率的影响,并与心理学最新成果进行了比较。论文提出了群体疏散的演化博弈模型,发现了疏散群体的合作机制,研究发现:(1)在紧急疏散环境中,较高的从众模仿效应以及逃生期望可以促进逃生者间的合作,可以形成较高的合作比率;(2)在紧急疏散情形下,高理性者越容易选择争抢策略,低理性者越容易选择礼让策略,而高理性者的疏散时间更长;(3)疏散群体的出口处冲突处理过程实际上是逃生者之间的博弈过程,说明了合作行为并不是来自个人的道德水平而是出于逃生者的自利行为。上述有趣的结论及其创新赋予相关研究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疏散行为,从模型的角度支持了社会心理学中的最新发现。论文讨论了经典元胞自动机动态地面场模型的不当之处,提出了新的异质动态场算法改进了原动态场模型,并利用动态场的扩散机理建立了“信息场”模型,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场传递模式,发现有效和准确的传播逃生信息可以显着的提高疏散效率。“信息场”模型与原来的地板场模型可以组成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更新了现有研究中对于疏散环境场的认识,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基础。论文创新之处体现在:(1)首次使用演化博弈论、博弈学习等研究方法研究大规模人群的群体行为的演化规律,并得到与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发现相一致的结果,用定量模型的方法在更广泛层面上更新对群体疏散行为的科学认识。(2)修正了地面场元胞自动机模中不当的动态场模型算法,建立了信息场模型,并提出利用疏散信息进行群体控制的方法。论文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来处理复杂的疏散系统,未来可以适当讨论更多的个体因素和较为复杂的环境因素;也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获得参与者的行为反应,以提供数据辨识模型中的参数,提供出应用性更强的模型框架。
孙妮妮[9](2019)在《社会网络视角下众包创新用户互动对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戴尔IdeaStorm的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众包创新源于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反思,指的是把过去由企业内部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外部非特定的网络大众,以解决企业创新难题。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由内部人员创新的思维,延伸了企业创新组织边界。众包创新社区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促成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网络大众基于企业众包创新社区交流互动、分享、合作与竞争,实现社区的信息与知识流动,多样化的知识碰撞而产生新的可能。随着互动频率的增加,互动过程中的社会性体验得到满足,最终用户带来的价值也会不断提升。考察众包创新实践发现众多社区的用户主动参与互动评论的频率相对较低,用户间的行为特征差异很大,而且少有的互动信息具有可利用价值,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够完善。本文旨在考究用户间互动对其在众包创新社区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以用户在社区的互动行为与贡献行为作为异质性用户划分维度,运用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得出众包创新社区五类异质性用户:多面手型,魅力型,积极社交型,创意型,消极型。分析五类用户表现出的不同参与行为特征,以此提出更细节化,更有针对性的在线用户管理措施。(2)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众包创新社区用户互动的网络结构特征,明确各用户在互动网络中所占据的网络位置及整体网络结构属性。研究发现,网络密度与互惠性均非常低,表明社区中的用户联系不够紧密;用户间的互惠水平较为低下;社区资源掌握在少部分的核心用户手中;这样的网络结构往往导致社区信息知识流动不畅,从而不利于社区的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3)基于众包创新社区用户互动网络结构特征,探讨用户的互动对其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作用。以互动网络的中心度来反映用户间的互动行为,以用户在社区提交的创意数、得分以及获得的投票数衡量其创新贡献行为,并作为因变量。研究结果显示,互动网络的中心度均对用户的创新贡献行为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出度中心度的影响系数最高,同时出现入度中心度负向影响用户提交创意数,中间中心度负向影响用户提交创意数量以及在社区的得分,接近中心度负向影响用户创新贡献行为,中间中心度的影响水平最低。针对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对提升众包创新社区用户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价值。以期丰富众包创新社区管理理论,为引导和规范社区用户参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时琪[10](2014)在《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各个群体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之一,深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正负面影响对于高等学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很有必要。本文围绕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影响这一主题,从当前学界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行为、原因、影响对策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着手,得出大学新生在从众心理中具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三个最主要的从众行为,结合大学生从众心理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相对量化计算分析,对大学新生在学习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方面的影响分析,对新老生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个效应”即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大学新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介绍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我校“生涯导航”计划为实际案例,根据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受从众心理影响的程度不同,从学校、班级、宿舍、社团等高校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着手,设计引导路径帮助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的引导大学新生成长成才。高等学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取“从众”之精华,弃“从众”之糟粕,对大学新生在刚刚踏入大学之门就开始引导,使其减少盲目期,尽快适应新环境,尽早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人生的宏伟目标,使高校成为向社会输入栋梁之才的摇篮。
二、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双视角下积极追随原型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内隐追随 |
2.2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
2.3 创新行为 |
2.4 创新角色认同 |
2.5 创新过程投入 |
2.6 信任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2 总体研究设计 |
3.3 研究内容与调研 |
第4章 员工积极追随原型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4.3 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 |
4.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5 结论和讨论 |
第5章 领导积极追随原型对其授权赋能行为的影响机制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和研究假设 |
5.3 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 |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5 结论和讨论 |
第6章 上下级积极追随原型匹配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和研究假设 |
6.3 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 |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5 结论和讨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关于创新型众包任务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众包的产生与发展 |
1.1.2 众包的特点 |
1.1.3 众包的主要角色 |
1.1.4 创新型任务的众包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众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众包的定义 |
2.1.2 众包的分类 |
2.1.3 众包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2.2 众包与竞赛机制 |
2.2.1 单阶段众包竞赛 |
2.2.2 多阶段众包竞赛 |
2.3 众包竞赛中的质量控制 |
2.4 线上平台的服务与收费机制 |
第3章 众包平台关于创新型任务的均衡决策 |
3.1 引言 |
3.2 基本模型:众包平台对创新型任务的决策问题 |
3.2.1 内部创新:一个基准 |
3.2.2 情形一:固定收费机制下的创新型众包 |
3.2.3 情形二:按比例提成机制下的创新型众包 |
3.3 分析和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存在质量阈值的创新型众包竞赛决策问题 |
4.1 引言 |
4.2 基本模型:发包商存在质量阈值情况下的奖金机制设计 |
4.2.1 情形一:单奖金竞赛 |
4.2.2 情形二:双奖金机制 |
4.2.3 情形三:多奖金机制 |
4.3 与无阈值情况下参与者和发包商的收益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阶段创新型众包竞赛的机制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本模型:不同模式下的双阶段众包竞赛 |
5.2.1 情形一:众包竞赛A+众包竞赛B |
5.2.2 情形二:众包竞赛A+薪酬合同B |
5.3 几种特殊情形下两种模式的比较 |
5.3.1 公司选择不合作 |
5.3.2 子任务A采用同等奖金 |
5.3.3 子任务A采用同等奖金且公司选择不合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从众与反从众行为研究:对比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情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基本概念 |
1.4.1 事件相关电位 |
1.4.2 决策神经科学 |
1.4.3 研究相关术语定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风险与风险感知 |
2.1.1 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
2.1.2 风险感知 |
2.1.3 简要评述 |
2.2 决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决策相关理论综述 |
2.2.2 影响决策的相关因素 |
2.2.3 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 |
2.2.4 简要评述 |
2.3 信息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 |
2.3.1 信息信任度与信息来源 |
2.3.2 信息与风险感知 |
2.3.3 信息反馈与个体风险决策 |
2.3.4 简要评述 |
2.4 从众行为与反从众行为 |
2.4.1 信息与从众行为 |
2.4.2 信息与反从众行为 |
2.4.3 决策类型与从众、反从众行为 |
2.4.4 简要评述 |
2.5 决策研究中的相关ERPs指标 |
2.5.1 N400成分 |
2.5.2 LPP成分 |
2.5.3 ERN成分 |
2.5.4 FRN成分 |
2.5.5 P300成分 |
2.5.6 简要评述 |
3 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
3.1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2 研究一的构思与设计 |
3.2.1 设置理由及研究目的 |
3.2.2 方法选择 |
3.2.3 研究内容 |
3.2.4 小结 |
3.3 研究二的构思与设计 |
3.3.1 设置理由及研究目的 |
3.3.2 方法选择 |
3.3.3 研究内容 |
3.3.4 小结 |
3.4 研究三的构思与设计 |
3.4.1 设置理由及研究目的 |
3.4.2 方法选择 |
3.4.3 研究内容 |
3.4.4 小结 |
3.5 研究四的构思与设计 |
3.5.1 设置理由及研究目的 |
3.5.2 方法选择 |
3.5.3 研究内容 |
3.5.4 小结 |
3.6 本研究的整体架构:四项研究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 研究一:基于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从众行为对比研究:基于问卷方式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对象与调查过程 |
4.4 数据分析 |
4.4.1 资金流向和食品添加剂信息的感知 |
4.4.2 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信任度对比分析 |
4.4.3 基于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购买程度对比分析 |
4.4.4 基于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决策速度对比分析 |
4.5 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二:基于财产信息从众行为的神经机理研究:基于ERPs实验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2.1 行为数据研究假设 |
5.2.2 脑电数据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实验被试 |
5.3.2 实验材料 |
5.3.3 实验设计与实验实施 |
5.3.4 数据记录 |
5.3.5 脑电数据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行为数据研究结果 |
5.4.2 脑电数据研究结果 |
5.5 结论与讨论 |
5.5.1 行为数据结论与讨论 |
5.5.2 脑电数据结论与讨论 |
5.5.3 整体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三:基于健康信息从众行为的信息感知机制研究:基于ERPs实验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2.1 行为数据研究假设 |
6.2.2 脑电数据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实验被试 |
6.3.2 实验材料 |
6.3.3 实验设计与实验实施 |
6.3.4 数据记录 |
6.3.5 脑电数据分析 |
6.4 研究结果 |
6.4.1 行为数据研究结果 |
6.4.2 脑电数据研究结果 |
6.5 结论与讨论 |
6.5.1 行为数据结论与讨论 |
6.5.2 脑电数据结论与讨论 |
6.5.3 整体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四:基于健康信息从众行为的决策与反馈机制研究:基于ERPs实验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假设 |
7.2.1 行为数据研究假设 |
7.2.2 脑电数据研究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实验被试 |
7.3.2 实验材料 |
7.3.3 实验设计与实验实施 |
7.3.4 数据记录 |
7.3.5 脑电数据分析 |
7.4 研究结果 |
7.4.1 行为数据研究结果 |
7.4.2 脑电数据研究结果 |
7.5 结论与讨论 |
7.5.1 行为数据结论与讨论 |
7.5.2 脑电数据结论与讨论 |
7.5.3 整体结论与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总体结论与展望 |
8.1 信息性从众、反从众决策认知机制模型 |
8.2 整体结论 |
8.2.1 信息类别(财产类、健康类)和效价(正性、负性)影响信息的信任程度 |
8.2.2 基于财产信息和健康信息的决策在从众程度、决策速度方面存在差异 |
8.2.3 基于财产信息从众行为的神经机理可以由N400、ERN、FRN、P300成分反映 |
8.2.4 基于健康信息从众行为的神经机理可以由N400、LPP、ERN、N400(FRN)成分反映 |
8.2.5 性别和投资经验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
8.2.6 食品物理信息(口味)、风险时间框架信息影响健康信息的感知 |
8.3 理论贡献 |
8.4 管理意义 |
8.5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8.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交叉研究法 |
1.4.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相关内容概述 |
2.1 从众心理的相关概念 |
2.1.1 从众 |
2.1.2 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 |
2.1.3 从众心理的具体特征 |
2.1.4 从众心理的三个层次类型及其两重性 |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行为表现 |
2.2.1 学习从众 |
2.2.2 入党从众 |
2.2.3 享乐从众 |
2.2.4 恋爱从众 |
2.2.5 升学从众 |
2.2.6 择业从众 |
2.3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
2.3.1 外部原因 |
2.3.2 内部原因 |
2.4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
2.4.1 个体因素 |
2.4.2 群体因素 |
2.4.3 文化背景因素 |
2.4.4 规范性社会影响 |
3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1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3.1.1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 |
3.1.2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适应环境 |
3.1.3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的塑造 |
3.1.4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调适 |
3.2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3.2.1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消极 |
3.2.2 诱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堕腐 |
3.2.3 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创新能力 |
3.2.4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责任感缺失 |
4 运用从众心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
4.2 发挥物和人的双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4.2.1 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4.2.2 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 |
4.2.3 发挥先锋人物及舆论对思想教育的导航作用 |
4.2.4 运用群体规范心理增强群体凝聚力的牵引作用 |
4.3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
4.3.1 加强行为引导与实现自我塑造 |
4.3.2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
4.4 坚持立德树人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
4.4.1 发挥好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功能 |
4.4.2 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1.3.2 创新素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2.1.1 国外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2 创新素质 |
2.2.1 国外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2 训练项目类型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3 创新资源支持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4 学生参与情况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5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创新素质 |
2.3.6 学生个体因素与创新素质 |
2.3.7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4 理论模型:认知学徒制 |
2.4.1 认知学徒制的产生、发展和内涵 |
2.4.2 认知学徒制的应用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思路 |
3.2.1 研究技术路线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定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抽样及问卷回收情况 |
3.4.3 背景信息统计 |
3.4.4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 |
3.4.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4.6 变量设计与选择 |
3.5 质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访谈提纲设计 |
3.5.2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
3.5.3 质性数据分析思路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创新点 |
3.8 研究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施情况 |
4.1.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类型分布 |
4.1.2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资源支持情况 |
4.1.3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参与情况 |
4.2 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否学生创新素质的差异分析 |
4.3 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探究 |
4.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2 两类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3 三所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4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1 案例高校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4.4.2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探究 |
4.4.3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中介作用 |
4.5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4.5.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2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发现总结 |
5.2 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三学生版) |
附录二: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一学生版)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访谈邀请信 |
附录五: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众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 |
二、从众行为与泡沫经济的微观机制 |
三、结论 |
(7)组织中正式/非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构思 |
1.3 研究价值与创新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个体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
2.2 个体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机制研究 |
2.3 个体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机制研究 |
2.4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理论与研究假设 |
3.1 个体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 |
3.2 心理安全的中介作用 |
3.3 组织地位赋予机制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
4.1 问卷设计与调研流程 |
4.2 变量测量 |
4.3 项目净化 |
4.4 变量信度效度检验 |
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2 同源误差检验 |
5.3 回归分析 |
6 讨论 |
6.1 个体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 |
6.2 心理安全的中介作用 |
6.3 组织地位赋予机制的调节作用 |
7 结论、贡献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群体疏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群体行为的自组织性 |
1.2.2 群体行为的控制干预 |
1.3 研究范式 |
1.3.1 建模 |
1.3.2 验证 |
1.4 本文的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元胞自动机模型与信息场控制 |
2.1 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 |
2.1.1 元胞格子的形状 |
2.1.2 更新的时序 |
2.1.3 基本疏散模型 |
2.2 地面场疏散模型 |
2.2.1 CA 模型中的重要因素 |
2.2.2 CA 模型的解析方法 |
2.2.3 CA 疏散模型的应用与局限性 |
2.3 动态场的计算问题 |
2.3.1 动态场的计算方法 |
2.3.2 仿真实验 |
2.3.3 动态场小结 |
2.4 信息场与疏散控制问题 |
2.4.1 信息场模型 |
2.4.2 逃生者与引导者运动 |
2.4.3 仿真与分析 |
2.4.4 结果讨论 |
2.4.5 信息场小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体行为与逃生博弈 |
3.1 群体疏散行为 |
3.1.1 群体心理学理论 |
3.1.2 个体决策理论 |
3.1.3 竞争与合作行为 |
3.2 群体行为的演化博弈 |
3.2.1 基于总体的方法 |
3.2.2 基于个体的方法 |
3.2.3 平均场方法 |
3.3 逃生心理与演化博弈 |
3.3.1 模型 |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3 分析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散过程中的合作行为的涌现 |
4.1 逃生博弈模型 |
4.1.1 逃生博弈 |
4.1.2 博弈动力学 |
4.1.3 模拟与结果 |
4.1.4 比较与讨论 |
4.1.5 结论 |
4.2 争抢行为研究 |
4.2.1 争抢博弈 |
4.2.2 演化动力学 |
4.2.3 模拟与分析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5.3.1 基本模型推广 |
5.3.2 加强实证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9)社会网络视角下众包创新用户互动对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戴尔IdeaStorm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众包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 |
1.2.2 众包创新模式下异质性用户相关研究 |
1.2.3 众包创新社区的用户互动相关研究 |
1.2.4 众包创新社区的用户贡献行为相关研究 |
1.2.5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众包创新模式 |
2.1.1 众包创新模式的内涵 |
2.1.2 众包创新模式的特征 |
2.2 众包创新社区 |
2.2.1 众包创新社区的内涵 |
2.2.2 众包创新社区的运作机理 |
2.3 社会网络分析 |
2.3.1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
2.3.2 社会网络主要属性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众包创新社区的异质性用户参与行为研究 |
3.1 众包创新社区的异质性用户识别过程 |
3.1.1 异质性用户的识别体系构建 |
3.1.2 基于K-means聚类的异质性用户识别方法 |
3.1.3 异质性用户参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
3.2 基于戴尔IdeaStorm的实证分析 |
3.2.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异质性用户的识别结果 |
3.2.3 异质性用户的参与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众包创新社区的用户互动网络结构研究 |
4.1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典型的用户互动网络分析方法 |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3 网络中心性分析 |
4.3.1 网络中心性指标计算方式 |
4.3.2 点度中心性 |
4.3.3 中间中心性 |
4.3.4 接近中心性 |
4.4 结构洞分析 |
4.5 小世界特性分析 |
4.6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互动对其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基准模型构建与假设 |
5.1.1 众包创新社区用户创新贡献行为测量指标 |
5.1.2 用户互动测量指标及其相关假设 |
5.2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回归模型检验 |
5.3.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及假设检验 |
5.4 假设模型修正 |
5.5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三章实证数据样本 |
附录2 第四章实证样本数据 |
附录3 第五章实证样本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从众心理调查问卷分析 |
2.1 问卷调查的设计因素分析和实践情况 |
2.1.1 设计因素——大学新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2 实践情况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大学新生从众心理的行为表现分析 |
2.2.2 大学新生与老生从众行为的比较分析 |
2.3 问卷调查总结 |
2.3.1 “两个效应” |
2.3.2 “一个事实” |
第三章 大学新生认知方面受从众心理影响的原因及正反面效应分析 |
3.1 大学新生认知方面受从众心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
3.1.1 社会原因 |
3.1.2 家庭原因 |
3.1.3 学校原因 |
3.1.4 个人原因 |
3.2 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分析 |
3.2.1 消极影响 |
3.2.2 积极效应 |
第四章 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受从众心理影响的引导路径设计 |
4.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挥学校引导作用 |
4.2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改进大学新生教学管理方式 |
4.3 强化班集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群体凝聚力 |
4.4 充分发挥群体作用,激发积极从众行为 |
4.4.1 非正式群体中社团的管理 |
4.4.2 正式群体宿舍的分配管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视角下积极追随原型对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D]. 王惊. 吉林大学, 2019(01)
- [2]关于创新型众包任务的决策研究[D]. 程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3]基于决策神经科学的从众与反从众行为研究:对比财产类决策和健康类决策情景[D]. 王翠翠. 浙江大学, 2014(12)
- [4]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 魏静. 西安工业大学, 2017(01)
- [5]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D]. 高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从众行为理论及其创新[J]. 曹国华. 经济学动态, 1998(01)
- [7]组织中正式/非正式地位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D]. 李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8]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群体疏散行为研究[D]. 程远.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 [9]社会网络视角下众包创新用户互动对创新贡献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戴尔IdeaStorm的数据分析[D]. 孙妮妮.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10]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认知方面的影响研究[D]. 时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