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明[1](1993)在《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文中研究表明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西宁市常住人口已达108.72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4.7倍。人口的大量增加,不仅仅抵消了很大一块经济的成果,更为严重的是衍生出了严峻的就业问题。1990年,西宁市待业率高达6.2%,比全国水平高1倍多。由于就业问题的制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难选择。
张曦[2](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家、东亚工业体量最大的经济体、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其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尽管目前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但庞大的矿产资源消耗的基数和较低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决定了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中无法逾越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西部欠发达区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矿业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对于这种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经济的西部地区来说,其经济转型的过渡和未来出路是亟待探讨和研究的。2013年9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了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经济“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结合资源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本文首先对矿产资源产业概念及特征进行界定,根据矿产资源产业的特征划分部门范围。进一步梳理和筛选了相关研究方法,在对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和区位熵分析法构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矿业产业及部门的竞争力和专业化程度。本文通过对西部五省份的矿业开发总值和矿业细分部门的总产值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了五省份矿业产业及细分部门的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区位竞争力因素以及区位熵值,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五省份的矿业产业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属于支柱性产业,对各省份的经济贡献大,并具有对外发展的优势。(2)在对矿业细分部门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五省份的优势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采选业,而加工业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产业结构不合理。(3)五省份矿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不利于矿业整体的发展。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五省份矿业对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SWOT战略组合;并分析了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产业集聚等对策和建议。
沙治慧[3](2005)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公共投资相关理论梳理及评价、我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实际,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色经济发展中、科技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资,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论文在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重大作用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涵义,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是为贫困人口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西部地区的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与其他地区居民相同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同时为西部地区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并为配合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公共投资的领域必须从投资的优先顺序、投资的主体以及资金的筹集渠道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保证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的效果。
张瑞萍[4](2015)在《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出现了生态环境危机,以高投入拉动、高消耗支撑、高排放为特征的增长方式,使得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加剧。在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这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己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且随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外溢效应,会对其他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理,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生态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相互制衡,构建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的协调发展机制,挖掘、整理适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协调发展途径中的有益成分,这为制定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也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为起点,探析两者协调发展的机理的本质、动力机制及影响效应,在实践层面考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资源绩效评价,再延伸至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各项协调参数协调状况测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分解与效应及模型的估计检验,最后落脚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从基础理论到现实状况考察到实践应用直至政策建议,组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机理及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这些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约束问题上发挥着作用。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要素结构及特征,协调发展及影响关系的演变阶段和特征,以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为核心,注重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分析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动力机制,以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分析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这为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立足西部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的总体现状的描述,阐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西部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现状和污染治理状况,对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其成因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并对西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价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第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索西部地区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主成分方法和回归估计法,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各种评价方法测算各项协调参数,即协调系数、协调值、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的协调状况。第四,运用计量经济学考察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通过平稳性检验、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和模型的识别估计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设定西部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分解模型及进行LMDI分解分析,得出环境污染排放分解结果,并且基于OLS方法对环境污染的多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的分析。第五,在全面把握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构建综合决策机制,创新损益补偿和协商机制,形成产业的置换机制,实现多元化投融资引导经营机制,落实公众参与机制。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改进环境污染治理手段,进行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创建绿色技术支撑系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循环经济的适用手段;建立财政投入支持和财政刺激制度,优化环境金融财税政策,实现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良性耦合,促进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曲大维[5](2008)在《城市贫困救助的福利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快速转型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新贫困群体”。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贫困问题,并着手通过财政投入、技术发展、基础建设、就业促进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构建了中国反贫困政策体系。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就是建立了中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相对于其他反贫困政策而言,贫困救助制度是直接作用于微观贫困家庭的干预政策,其政策目标是如何有效保障已经发生贫困的家庭的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如何帮助有条件家庭逐步摆脱贫困。本文试图解析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及其政策干预逻辑,并以此作为分析和评述中国城市贫困救助制度的基础。本文在贫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平与效率为价值判断尺度,通过贫困家庭的需求与贫困救助政策供给的均衡状况考察,分析和评价中国的贫困救助政策的实施成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分为十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命题: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及其贫困救助政策逻辑是什么?家庭的贫困家庭的特征及其内在的结构变化,目前呈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水平?这种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作为贫困救助政策的实施基础,影响着贫困救助政策的成效?贫困救助政策的实施,是否满足了贫困家庭的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贫困救助体系和救助政策,如何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从而完善政策理念、政策目标以及救助政策体系?本文利用上海市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以及浦东新区贫困动态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章,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及其政策干预的逻辑。贫困发生的关键在于个人发展能力的缺失。这种发展能力的缺失除了来自于宏观环境和因素影响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微观的个人家庭层面,即生存条件、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贫困救助制度是针对已经发生贫困家庭实施有效保障和援助的一项制度,因此,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是贫困救助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也是贫困救助政策干预的逻辑起点。针对贫困家庭发生的机制及其最主要因素而建立的分类社会救助政策,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实现政策目标的最优化,在于确定政策所针对干预因素所表现矛盾的冲突性及控制贫困恶性循环的作用贡献。由于这些因素可能是交互影响的。因此,救助政策有效性还取决于救助政策体系的完备性和结构的协调性。此外,政策的有效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政策的有效性,需要在需求、利用与政策干预的互动界面进行考察。这一方面依赖于对贫困发生机制及其需求特征的收入分析;另一方面,依赖于政策目标是否与主要需求相吻合,以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及其贡献的科学评价。第三章,贫困人口的特征及其政策干预基础。本章在贫困家庭的人口学特征,贫困家庭与一般家庭生活状况的比较以及贫困人口的脱贫和返贫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快速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个人能力发展的缺失,贫困的风险具有普遍的社会化倾向。中国贫困救助已成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抗拒社会变迁而导致生活风险的最基本的制度。贫困家庭与一般家庭在劳动力资源拥有量、就业能力、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负债、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有明显差距,贫困家庭在面对生活风险时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即使短期内实现脱贫,此后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跌回贫困陷阱。政策干预应重点集中在为贫困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上。第四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满足程度与生活救助。本章研究了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状况方面的一般特征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供给的特征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低生保保障制度覆盖后,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了较为有效地解决。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能够帮助贫困家庭有效的发展个人的能力,从而克服发展能力的缺失。同时,贫困家庭基本生活也面临着医疗、教育等多种风险,由于贫困微观机制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影响,单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并不足以应对除基本生活之外的其他风险,需要建立一个复合型的综合社会救助,实现其政策效用最大化。第五章,贫困人口教育获得性与公平性及其教育救助。本章分析了贫困家庭教育状况的一般性特征以及教育救助供给状况的特征表现。研究表明,教育资本的缺失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处于弱势的状况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贫困教育救助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但是,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陷阱,即“高投入低产出”的“教育陷阱”。今天的贫困教育救助政策可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从有限的救助目标而言,提高其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是适宜的,但是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获得高教育资本,进而获得高收入,并走出贫困的良性循环而言,其实际的成效是十分有限的。将贫困教育救助制度适度的延伸是需要的。第六章,贫困人口住房环境改善及其住房救助。本章研究贫困家庭住房环境的特征和廉租房制度供给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家庭确实存在着居住环境恶劣的状况,但这种状况并不是在所有贫困家庭都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住房困难的贫困家庭,事实上是贫困家庭中的最赤贫者。他们走出贫困或摆脱贫困的障碍可能更大。廉租房制度的实施,对缓解贫困者的住房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住房市场供给和政策供给的双重制约,政策的效用发挥受到了一定影响。建立一种混合型的供给方式,或许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成效。同时,建立一种针对相对贫困者的住房救助制度,将有助于减少贫困的发生。第七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影响因素与就业促进。本章研究了贫困家庭的就业机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个人发展能力的缺失,贫困家庭的就业机会与就业状况要明显低于一般家庭,即使存在着就业,由于个人的能力因素,也往往得到的是低收入。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培训,提高技能,对于促进贫困家庭的就业,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贫困发生机制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单一的技能培训,并不能达到就业促进的目标,因为贫困就业机会的缺失往往伴随着健康程度差等状况。因此,必须采取综合的救助政策,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就业促进的目标。第八章,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与医疗救助。本章研究了贫困家庭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医疗救助制度供给的特征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家庭的健康状况明显比一般家庭差。在贫困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成为影响贫困恶性循环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严重障碍,不仅影响其健康状况,也同时影响着其它方面的改善。健康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都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对于减轻贫困人口疾病经济的负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间接的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利用程度。但是,从贫困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特征以及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出发,贫困医疗救助的政策目标应更加着力于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第九章,贫困救助制度与体系完善:以医疗救助为例。本章在分析当前贫困医疗救助政策与实践的基础上,比较了当前中国城市贫困医疗救助的几种主要的模式,提出贫困医疗救助政策理念需要从减轻患病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扩展为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从“大病救济”理念扩展为医疗救助要对贫困人口基本的医疗权利起基础性保障作用;从贫困救助基金的“收支平衡”扩展为“社会福利效益最大化”,形成“低水平、广覆盖、广收益”的政策理念,基本医疗与“大病风险”相融合的综合医疗救助模式,从“大病救助”的末端治理,扩展为从基础性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与健康状况;从贫困医疗的关怀式救助拓展为以增进和改善健康和能力为目标的“发展式”救助;从事后的消极救助方式拓展为事前和事中的积极救助方式。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贫困医疗救助模式。第十章,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救助的结构性完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丧失了土地而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但是由于其能力无法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陷入贫困。这已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二元社会救助政策城乡间显着的待遇差别及其引起的社会公正损失,对社会救助的整体效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本章针对如何渐进地打破城乡二元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结构,提高社会救助的整体效用,提出了阶梯式的渐进融合过程,即构建低保人群覆盖面的阶梯、构建低保标准的阶梯和构建低保内容的阶梯。
侯恩宾[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冯正虎,华民,任浩,孙海鸣,郑介甫,徐双龙,何建民,往忆会[7](1988)在《中国企业发展年度综合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中国企业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1.在传统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中,企业发展是一块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也仍未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发展系统来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析仍然着眼于宏观和中观的领域。以“政府调控市扬、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战略转变,必将改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加强企业的自主发展的功能。因此,对企业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无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卢驰文[8](2007)在《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消除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制度壁垒,推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论文从统筹层次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险制度,指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既从理论方面又从实证方面探讨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试图探索其改革路径与加速改革的具体策略。论文还从统筹建设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角度,研究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因此,论文不仅研究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也涉及了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而且还研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过,鉴于基本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是全文的重点。全文除导言、结束语外共分八章。导言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及其范围、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方法,综述了前人的研究进展情况。第一章通过对社会保险费本质的分析,探讨了社会保险对个人、政府与企业的作用,指出了政府与个人密切合作是社会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条件。本章还分析了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成功运行的条件。得到一个结论:要在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地方统筹的部分积累制度下,维护参保个人的利益,使个人与政府密切合作,就必须建立中央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章还探讨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对人才流动的影响。第二章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偏低的历史原因,指出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改革进展缓慢的种种原因。本章还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后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弊端,指出了现行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政策的缺陷,道明了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存在不彻底性。本章的结论:无论城镇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必须统一,而且为中央统筹。第三章阐述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意义,分析了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的利弊,评析了李迎生教授等学者关于面向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构想。本章还分析了农民工退保对农民工本人、流入地政府、用人单位和流出地政府利益的影响。本章的结论:要统筹建设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就必须绕过户籍制度的障碍,建立中央政府统筹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第四章介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指明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选择困境。本章还指出了与农民有关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相互割离问题,需要从统筹建设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角度进行整合。本章的结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中央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全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途径。第五章论述了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指出我国在短期内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全公平,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城乡公平理想的追求。第二条原则表明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险制度也必须为之努力。第三条原则强调社会保险不是政府的免费午餐,是权利与义务高度正相关的缴费回报。第四条原则保障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决定了缴费水平和享受待遇水平。第五条原则论证了强制性是社会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第六条原则阐明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必将由小范围的公平优先向大范围的效率优先转变。这些原则成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指导思想。第六章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优先实现中央统筹在财政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目标模式以及经办管理模式,阐明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路径,提出了加速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具体策略。本章还分析了提高工伤、生育、医疗和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的可行性。第七章试图界定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兜底责任,提出了处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费用的基本原则,探讨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政府的社会保险责任,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取得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支持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还研究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问题。第八章探讨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章就如何提高社会保险费的收缴率,笔者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尽管探讨的内容作为中央统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还不够全面,但毕竟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指出了大体目标。结束语不仅对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农民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作出了大体判断,而且对基本养老保险中央统筹的时间也作出了初步的判断。
吴波[9](2012)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口”分析》文中认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经济成就的同时产生了城市数量日渐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城镇体系。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城市发展道路的研究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利用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结论对城市发展道路中所存在的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一条可靠的城市发展的道路。文章主要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间的缺口三个方面对问题展开叙述。文章首先对中国城市的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增长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用1984年至2008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随机过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机过程模型无法解释中国城市的增长。之后考察了空间异质性对城市规模增长的决定作用和程度,以考察经济学模型对城市增长的解释力。结果表明,自然地理条件和市场潜力对城市增长都有作用,中国城市的增长规律是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中间情况。在分析了城市发展规律之后,文章开始对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缺口进行展开研究。首先是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之间的缺口,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但这个缺口随时间推移在缩小。其次研究了基础设施的缺口。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缺口主要表现在教育和医疗设施的建设上,这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约束和经济增长目标时采取了优先修建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做法。最后,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缺口,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中国的城市出现了半城市化的现象,这对于中国城市的效率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城市化的道路。根据现代经济学对聚集带来的外部性和城市经济学对外部性在城市中的具体作用的研究,认为城市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充分利用聚集的外部性,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加速城市化进程;二是坚持系统论的观念,从城镇体系的角度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充分尊重城市的个性和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而在城镇体系中定位自身发展,促进系统效益最大化。就目前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看,这两个原则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保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的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在经济发展,关键环节在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保障是市场经济充分配置资源和政府调空保障公平的结合,其最终结果是国家综合实力上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差距缩小和共同富裕。
李春明[10](2006)在《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如果矿业城市不能正常运转,中国经济就难以健康运行。矿业城市社会问题,与矿业城市其他问题密切关联,其形成、变化与解决过程都与矿业城市资源发现、资源开发、资源衰竭的特殊过程及政府公共管理等因素息息相关,只有找到这些联系的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找到矿业城市社会问题乃至矿业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辽宁矿业城市(城镇)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群体进行社会抽样调查显示,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按照强弱程度依次表现在子女教育压力大、失业或准失业率高、企业绩效低下、企业与职工冲突、上访问题多而解决困难、居民和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相对降低、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困化(居住条件差距等)、人口老龄化和人才外流、市政服务混乱、城市卫生和环境恶化、居民对未来失去信心、群众对政府的信任降低、犯罪率提高等15个方面。 对矿业城市资源产业实现过程和社会演进过程进行资源经济学分析显示,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在计划化资源配置体系下矿业城市建设过程中孕育,在矿业城市产业关联演进中积累,在资源配置形式由计划化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型中叠加,在矿业城市矿产资源走向衰竭和产业转型中凸显。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间序列性,按照原生性矛盾、因素性问题和表象性问题三个层面依次显现冲突。矿业城市社会学问题有其深刻的资源经济学根源。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是百年来东北资源产业经济先发展优势在新经济时代走向消失、资源产业成本和效用错位、资源配置体系矛盾叠加和资源经济惯性扩张而形成的转型成本抬升等一系列资源经济矛盾运动的结果。 解决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形成、演进规律及其与矿业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建立社会问题预警机制,做好社会问题调整规划,积极构建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发展模式,做好区域经济结构整合与分工设计,建设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构筑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复合调控机制,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矛盾缓解释放通道,实施矿业城市职业能力发展计划。
二、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资源产业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矿业对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关键和技术难点 |
1.5.1 研究关键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2. 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矿产资源产业概述 |
2.2 矿产资源产业对外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理论 |
2.2.2 资源产业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2.2.4 区域分工理论 |
2.2.5 资源资本理论 |
2.3 矿产资源产业研究方法体系 |
2.3.1 经济学方法及模型 |
2.3.2 数学统计法 |
2.3.3 计量经济学方法 |
2.3.4 管理学方法及模型 |
3.基于偏离份额法西部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3 矿产资源情况 |
3.1.4 矿产资源产业情况 |
3.2 偏离份额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学模型 |
3.3 五省矿业实证分析 |
3.3.1 矿业产业分析 |
3.3.2 矿业部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西部五省矿业区位熵分析 |
4.1 区位熵分析法 |
4.2 矿业产业区位熵分析 |
4.3 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1 青海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2 新疆矿业细分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3 云南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3.4 西藏矿业部门区位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SWOT分析 |
5.1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 |
5.1.1 东盟十国 |
5.1.2 中亚五国 |
5.1.3 其他国家 |
5.2 五省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 |
5.2.1 广西与东盟贸易情况 |
5.2.2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 |
5.2.3 西藏边境贸易情况 |
5.2.4 青海对外贸易情况 |
5.2.5 新疆与中亚贸易情况 |
5.3 SWOT分析 |
5.3.1 优势分析 |
5.3.2 劣势分析 |
5.3.3 机会分析 |
5.3.4 威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一带一路”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
6.1 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1 哈萨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2 塔吉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3 乌兹别克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4 吉尔吉斯斯坦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1.5 东盟各国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
6.2 “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五省与周边国家矿业发展影响分析 |
6.2.1 国家层面上促进矿业领域合作 |
6.2.2 “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基础设施建设 |
6.2.3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7. 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调整矿业产业结构,增强矿业整体实力 |
7.2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矿业企业竞争力 |
7.3 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工程 |
7.4 增强五省份间的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
7.5 企业实现由“走出去”到“融进去” |
8. 结论 |
8.1 结论与认识 |
8.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和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
一、公共产品 |
二、公共投资 |
三、财政支出、财政投资与民间投资 |
四、西部地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公共投资一般理论 |
二、区域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公共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
一、我国三代领导人的财政发展思想 |
二、我国公共投资的体制变迁过程 |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中公共投资政策国别比较 |
一、美国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
二、日本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
三、欧盟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
四、启示 |
第二章 公共投资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公共投资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重大作用 |
一、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领域 |
一、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 |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主体 |
三、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三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及特点 |
二、基础设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 |
三、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效应分析 |
第二节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评价 |
一、西部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
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 |
三、西部基础设施未来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投资需求 |
第三节 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
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 |
二、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评析 |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
二、西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的现状及总体评价 |
第五节 建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长效机制 |
一、确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方向与重点 |
二、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融资运作模式 |
第四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西部开发中区域特色经济的构建 |
一、特色经济的内涵 |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 |
三、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
四、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公共投资应遵循的原则和范围 |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产业的培育 |
一、西部特色经济开发的地缘优势与资源依据 |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三、特色产业培育中公共投资的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
一、增长极与核心——边缘理论 |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重点经济带中心城市再造 |
三、公共投资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发展战略实施 |
第五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公共投资理论与科技教育 |
一、科技教育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二、科技教育公共投资政府行为解释 |
第二节 西部科技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
一、西部地区科技与科技公共投融资发展态势分析 |
二、西部地区科技大开发的实施重点 |
三、完善西部地区科技公共投资政策的对策思路 |
第三节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
一、西部地区教育需求与教育公共投资现状 |
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公共投资政策取向 |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管理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运行机制 |
一、公共投资运行中重点处理的几种关系 |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制度建设 |
三、健全与规范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运作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 |
一、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的内涵界定 |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管理 |
一、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体系 |
二、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运行系统 |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运作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致谢 |
(4)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环境 |
2.1.2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2.1.3 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经济价值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协同发展理论 |
2.2.5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要素结构及特征 |
3.1.1 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要素结构 |
3.1.2 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特征 |
3.2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和特征 |
3.2.1 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
3.2.2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
3.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3.3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的本质 |
3.3.1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核心: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 |
3.3.2 生态环境-经济的公平和效率的兼容权衡 |
3.3.3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逻辑 |
3.4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3.4.1 市场调节动力 |
3.4.2 政府调控动力 |
3.4.3 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动力 |
3.5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的效应分析 |
3.5.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 |
3.5.2 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现实的描述 |
4.1 西部经济增长中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 |
4.2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
4.2.1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
4.2.2 基于经济增长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
4.3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模式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模式 |
4.4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 |
4.4.1 西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4.4.2 西部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 |
5.1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模型 |
5.1.1 相关文献回顾 |
5.1.2 概念和理论假设 |
5.1.3 模型和数据来源 |
5.1.4 变量选取 |
5.1.5 计量检验和结果分析 |
5.1.6 结论与建议 |
5.2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协调发展程度的测算 |
5.2.1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5.2.3 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5.2.4 综合评价值的结果分析 |
5.2.5 协调发展程度的分析 |
5.2.6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西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6.1.1 相关文献回顾述评 |
6.1.2 理论假设、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模型识别检验和估计结果分析 |
6.1.4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6.2 西部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分解和效应分析 |
6.2.1 分解模型设定及LMDI分解分析方法 |
6.2.2 环境污染排放分解结果及分析 |
6.2.3 基于OLS的环境污染多因素计量经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机制和路径 |
7.1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机制 |
7.1.1 综合决策机制 |
7.1.2 损益补偿和协商机制 |
7.1.3 产业置换机制 |
7.1.4 环保融资机制 |
7.1.5 公众参与机制 |
7.2 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
7.2.1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7.2.2 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7.2.3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强化 |
7.2.4 环境金融财税政策的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与展望 |
8.2.1 可能的创新 |
8.2.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城市贫困救助的福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
1.2.2 贫困实证研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分析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及其政策干预逻辑 |
2.1 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及其变动趋势 |
2.1.1 城市贫困规模的估算 |
2.1.2 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规模 |
2.2 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 |
2.2.1 生存条件 |
2.2.2 教育资本 |
2.2.3 健康资本 |
2.2.4 就业机会 |
2.2.5 生活环境 |
2.3 贫困发生的微观机制及其政策干预逻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贫困人口的特征及其政策干预基础 |
3.1 贫困家庭的人口学特征 |
3.1.1 家庭规模特征 |
3.1.2 贫困人口家庭结构特征 |
3.1.3 贫困人口年龄结构 |
3.1.4 贫困人口性别结构特征 |
3.1.5 贫困人口健康特征 |
3.1.6 贫困人口婚姻状况特征 |
3.1.7 贫困家庭遭遇特殊困难特征 |
3.2 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与一般人群的比较分析 |
3.2.1 收入水平比较 |
3.2.2 收入结构比较 |
3.2.3 食品类消费比较 |
3.2.4 非食品类消费比较 |
3.2.5 住房状况比较 |
3.2.6 特定类型家庭成员比较 |
3.2.7 亲属间支持比较 |
3.2.8 负债比较 |
3.3 贫困人口的脱贫与返贫 |
3.3.1 贫困群体内部结构的变化 |
3.3.2 贫困家庭的“脆弱性” |
3.3.3 贫困的“凝固化” |
3.3.4 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1 脱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2 返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满足程度与生活救助 |
4.1 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分析 |
4.1.1 收入水平 |
4.1.2 收入结构 |
4.1.3 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
4.1.4 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
4.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供给分析 |
4.2.1 最低生活保障实施 |
4.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化 |
4.2.3 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
4.3 贫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成效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
4.3.1 贫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成效 |
4.3.2 贫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相关问题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贫困人口教育获得性与公平性及其教育救助 |
5.1 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状况统计性描述 |
5.1.1 有教育负担的贫困家庭比例 |
5.1.2 在校学生基本情况 |
5.1.3 学生学费情况 |
5.2 教育负担的比较分析 |
5.2.1 教育费用比较 |
5.2.2 教育减免比较 |
5.2.3 教育负担主观感受比较 |
5.2.4 教育费用占收入比例的比较 |
5.2.5 比较结果总结 |
5.3 教育的动态分析 |
5.3.1 教育救助情况 |
5.3.2 教育与就业 |
5.4 教育救助政策评述与完善建议 |
5.4.1 浦东新区教育救助政策实施 |
5.4.2 浦东新区教育救助政策的简要评述 |
5.4.3 有关新的《教育救助方案》初步的政策评估 |
5.5 对策建议 |
5.5.1 在社会保障改革总体框架下,推动教育救助的政策发展 |
5.5.2 政策覆盖面向非义务教育阶段扩展 |
5.5.3 加大对非低保家庭的救助力度 |
5.5.4 完善职业教育 |
5.5.5 完善贫困人口教育救助制度其它相关政策建议 |
5.6 有关浦东新区困难学生教育救助的公共财政支持资金规模的测算 |
5.6.1 资金规模测算 |
5.6.2 有关教育救助支出的相关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贫困人口住房环境改善及其住房救助 |
6.1 贫困家庭住房需求状况 |
6.2 住房救助制度供给分析 |
6.2.1 上海廉租房政策运行状况 |
6.3 廉租房政策相关问题的探讨 |
6.3.1 实物供给与现金补贴 |
6.3.2 临界矛盾与政策的调适 |
6.4 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宅保障政策探索 |
6.4.1 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宅政策的面临的难点与特点 |
6.4.2 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宅保障政策的理念 |
6.4.5 参与各方责任、成本与收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影响因素与就业促进 |
7.1 贫困家庭就业状况 |
7.1.1 就业人口年龄结构 |
7.1.2 就业人口收入状况 |
7.1.3 就业人口户籍情况 |
7.1.4 就业人口健康状况 |
7.1.5 就业人口婚姻状况 |
7.1.6 就业人口缴纳“三金”情况 |
7.1.7 就业家庭的动态变化情况 |
7.2 贫困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年龄 |
7.2.2 教育程度 |
7.2.3 健康状况 |
7.2.4 家庭状况 |
7.2.5 就业培训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与医疗救助 |
8.1 贫困家庭的健康状况统计描述 |
8.1.1 有人患病的家庭比例 |
8.1.2 家庭中患病人数比例 |
8.1.3 住院情况 |
8.1.4 重大疾病情况 |
8.1.5 医疗费情况 |
8.2 贫困人口健康需求分析 |
8.2.1 模型简述 |
8.2.2 模型分析 |
8.3 上海市贫困家庭就医面临的主要障碍 |
8.4 贫困人口就医问题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 |
8.5 贫困医疗救助制度供给分析 |
8.5.1 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政策的发展 |
8.5.2 民政部门具体的医疗救助政策 |
8.5.3 民政部门医疗救助的实施 |
8.5.4 对现有医疗救助制度供给的评估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贫困救助制度与体系完善:以医疗救助为例 |
9.1 贫困医疗救助的地位与特性 |
9.2 贫困医疗救助政策理念 |
9.3 贫困医疗救助政策理念在实践中的矛盾 |
9.4 中国现行贫困医疗救助模式的案例比较分析 |
9.4.1 中国贫困医疗救助的概况 |
9.4.2 国内三种城市救助模式的案例分析 |
9.4.3 三种医疗救助模式的进一步比较:经验价值与缺陷 |
9.5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方案设计 |
9.5.1 政策目标与基本原则 |
9.5.2 总体思路与方案设计 |
9.5.3 医疗救助体系的运行与管理 |
9.5.4 支撑保障体系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会救助的结构性完善 |
10.1 浦东新区城乡社会救助二元结构的历史演变 |
10.1.1 浦东新区城市社会救助的沿革 |
10.1.2 浦东新区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 |
10.1.3 浦东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存在的差异 |
10.2 城乡社会救助二元结构挑战与缺陷 |
10.2.1 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
10.2.2 城市化与城乡落差 |
10.2.3 应保尽保与区域差异 |
10.3 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10.3.1 转移农村人口、减少新增农村人口 |
10.3.2 与目前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积极接轨的浦东社会救助政策设计 |
10.4 城乡阶梯式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实现策略 |
10.4.1 城乡阶梯式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框架 |
10.4.2 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的解析 |
10.4.3 构建覆盖面、保障水平和保障内容的阶梯 |
10.5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三、选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
四、前人研究进展综述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府和个人合作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有关概念 |
第二节 社会保险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保险对个人、政府和企业的影响 |
第四节 政府和个人密切合作对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意义 |
第五节 养老保险管理层次对人才流动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第六节 工伤、生育、医疗和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
第二章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偏低的原因与问题 |
第一节 新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
第三节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滞后 |
第四节 坚持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与提高统筹层次的矛盾 |
第三章 农民工社会保险相关主体利益的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意义 |
第二节 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利弊分析 |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与“经济人”理性 |
第四节 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变化与相关主体利益的关系 |
第四章 建设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实践及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缺陷 |
第三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及解体原因 |
第四节 安置被征地农民时的社会保险制度选择问题 |
第五节 与农民有关的社会保险制度五花八门及相互割离 |
第五章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促进城乡公平的原则 |
第二节 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高度相关的原则 |
第四节 保障大多数人基本生活的原则 |
第五节 强制性原则 |
第六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第六章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可行性分析及改革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整合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 |
第二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优先实现中央统筹对财政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统筹的经办管理模式 |
第四节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五节 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并合的大体思路 |
第六节 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阻力分析及其对策 |
第七节 提高工伤、生育、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七章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兜底的责任划分 |
第二节 处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费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政府的社会保险责任 |
第四节 户籍制度变迁的趋势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五节 建设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统一规划 |
第八章 中央统筹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探讨 |
第一节“五保合一”与提高社会保险费的收缴率 |
第二节 做实个人账户与基本养老保险中央统筹 |
第三节 失业保险中央统筹与地方政府促进就业 |
第四节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
第五节 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管理的转型 |
结束语 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判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9)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 |
1.1.2 城市化的内涵 |
1.1.3 城市化进程中的争论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1.6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2.1.1 80年代的围绕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2.1.2 90年代的围绕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2.1.3 21世纪的围绕城市化道路的争论 |
2.2 城市化的演进规律 |
2.2.1 基于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
2.2.2 基于随机过程模型的解释 |
2.2.3 城市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传统 |
2.3 城市化中的不协调 |
2.3.1 城市化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协调 |
2.3.2 城市化与工业化间的不协调 |
2.3.3 城市蔓延 |
2.4 城市效率 |
3 城市化中的缺口现象 |
3.1 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间的缺口 |
3.2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地间的缺口 |
3.3 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间的缺口 |
3.4 缺口研究的基准模型 |
3.4.1 中国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 |
3.4.2 中国城市体系的演进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间的缺口 |
4.1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缺口的实证研究 |
4.1.1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 |
4.1.2 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间的缺口 |
4.1.3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缺口 |
4.2 对城市效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的缺口 |
5.1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实证研究 |
5.1.1 缺口模型描述 |
5.1.2 数据准备 |
5.1.3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关系 |
5.1.4 基础设施缺口 |
5.2 基础设施缺口的影响 |
5.2.1 基础设施缺口对工业化的影响 |
5.2.2 基础设施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间的缺口 |
6.1 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6.1.1 现象描述 |
6.1.2 理论模型描述 |
6.2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实证研究 |
6.2.1 城市过快蔓延的影响 |
6.2.2 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的缺口 |
6.2.3 城市规模缺口:中国地级以上城市 |
6.3 半城市化对城市效率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城市中的缺口研究 |
7.1 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间的缺口 |
7.1.1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
7.1.2 工业化与城市增长 |
7.1.3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缺口 |
7.2 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间的缺口 |
7.2.1 数据准备 |
7.2.2 实证结果 |
7.2.3 基础设施缺口 |
7.3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地间的缺口 |
7.4 本章小结 |
8 美国城市化经验分析 |
8.1 美国城市的发展 |
8.1.1 殖民地时期 |
8.1.2 快速城市化时期 |
8.1.3 大都市区化 |
8.2 产业演变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 |
8.2.1 阳光带的崛起 |
8.2.2 去工业化与“逆城市化” |
8.2.3 边缘城市 |
8.3 交通与美国城市化 |
8.3.1 水运 |
8.3.2 铁路 |
8.3.3 高速公路 |
8.4 美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
8.4.1 城市蔓延 |
8.4.2 社会隔离 |
8.4.3 环境污染 |
8.5 对中国的启示 |
8.5.1 大都市区化将是城市化的新形式 |
8.5.2 紧凑发展是城市化的正确选择 |
8.5.3 区域平衡发展需要国家支持 |
8.5.4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 |
8.6 小结 |
9 对策与建议 |
9.1 城市化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9.1.1 城市效率问题 |
9.1.2 城市人口规模与土地规模缺口产生原因 |
9.1.3 基础设施缺口产生的原因 |
9.1.4 城市化与工业化缺口问题 |
9.2 现代化城市体系的特征 |
9.2.1 城市规模分布合理 |
9.2.2 空间结构合理 |
9.2.3 城市产业高级化 |
9.2.4 城市扩张形成城市群 |
9.2.5 生产方式国际化 |
9.2.6 城市居民生活舒适 |
9.3 城市化道路的政策和建议 |
9.3.1 逐步发展:从小城市到大城市 |
9.3.2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9.3.3 扩宽融资渠道,多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
9.3.4 扩大开放 |
9.3.5 加强城市管理 |
9.3.6 城乡统筹发展 |
9.3.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项目由来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经济学与新兴古典城市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及其对城市与社会的认识 |
2.1.2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城市社会分析 |
2.1.3 凯恩斯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 |
2.1.4 新兴古典经济学及其城市理论 |
2.2 资源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进展 |
2.2.1 资源经济学进展与成果 |
2.2.2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社会学研究 |
2.2.3 城市社会学研究 |
2.3 矿业城市转型与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
2.3.1 矿业城市转型研究 |
2.3.2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
3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的资源经济学分析 |
3.1 矿业城市与矿业城市社会问题 |
3.1.1 矿业城市 |
3.1.2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 |
3.1.3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考核体系 |
3.2 资源产业关联过程与计划体制矛盾 |
3.2.1 资源产业关联 |
3.2.2 资源产业过程 |
3.2.3 市场与计划体制下的资源产业过程社会学矛盾 |
3.3 资源产业过程矛盾运动与矿业城市社会问题作用规律 |
3.3.1 矿业城市资源配置价值矛盾 |
3.3.2 资源产业过程产能与效益作用 |
3.3.3 资源配置过程帕累托效率问题的社会学反映 |
3.3.4 资源产业产权配置的社会问题反映 |
3.3.5 资源产业过程外部性的社会问题反映 |
4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调查与问题分析 |
4.1 社会调查 |
4.1.1 调查依据 |
4.1.2 计量分析流程 |
4.1.3 线性规划模型 |
4.1.4 调查方法 |
4.1.5 调查精度评价 |
4.2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分析与评述 |
4.2.1 辽宁矿业城市分类 |
4.2.2 社会问题集合 |
4.2.3 相关性分析: |
4.2.4 权重较高的社会问题评述 |
5 矿业城市社会问题成因 |
5.1 国外矿业城市问题成因 |
5.1.1 资源产业历史性变化 |
5.1.2 国际分工变换与价值成长障碍 |
5.1.3 跨国公司全球发展 |
5.1.4 技术进步与原材料替代 |
5.2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层次关系 |
5.2.1 社会问题层次 |
5.2.2 社会问题时序关系分析 |
5.3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形成机理分析 |
5.3.1 百年来东北资源经济先发展优势涅磐 |
5.3.2 资源产业成本与效用错位 |
5.3.3 资源配置体系矛盾 |
5.3.4 资源产业惯性扩张制约转型与产业升级 |
5.3.5 产业转型同质化结构矛盾 |
6 解决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西方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解决方法与措施 |
6.1.1 建立预警系统 |
6.1.2 经济援助、再培训、搬迁及工作分享策略 |
6.1.3 社区赔偿基金与专项保险机制 |
6.1.4 多样化与地方购买 |
6.1.5 多部门、多学科合作 |
6.1.6 污染区开发 |
6.2 解决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的战略定位与方案选择模型 |
6.2.1 战略定位 |
6.2.2 方法集合 |
6.3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对策建议 |
6.3.1 提早做好社会问题预警 |
6.3.2 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切的因素性问题 |
6.2.3 积极构建全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从就业问题看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A]. 蔡晓明.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五省矿业对外发展战略研究[D]. 张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3]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D]. 沙治慧. 四川大学, 2005(06)
- [4]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 张瑞萍. 兰州大学, 2015(12)
- [5]城市贫困救助的福利政策研究[D]. 曲大维. 复旦大学, 2008(03)
- [6]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7]中国企业发展年度综合分析报告[J]. 冯正虎,华民,任浩,孙海鸣,郑介甫,徐双龙,何建民,往忆会. 世界经济文汇, 1988(01)
- [8]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 卢驰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9]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口”分析[D]. 吴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10]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 ——辽宁矿业城市社会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D]. 李春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