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对93户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徐纯[1](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认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陶丹倩[2](2019)在《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财经纪律的进一步规范和财政支付方式的改革,政府审计的工作重点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向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转型,而如何开展好绩效审计,一直是审计机关在近年来的审计实务中积极探索和着力推进的重要内容。随着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审计局积极开展了政府绩效审计探索,在审计项目中运用了绩效审计的理念。本文以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在掌握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常熟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从探索到持续推进,进而通过制度化建设放大绩效审计成果运用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以专项资金为主、重点推进公共服务项目绩效审计并探索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绩效审计现状。查找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3E”评价不完整,“3E”评价不够深刻,绩效审计重点不突出以及审计结果透明度和利用率不高。进而分析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科学的指标方法和评价体系、立项精准化程度不高以及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的原因。比较美国、英国政府绩效审计特点和主要做法以及国内部分城市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考虑本地区基本情况,提出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开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新局面。
王金磊[3](2015)在《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推动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是目前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不能有效运行并发挥效果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国有企业治理视角,从非上市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分析出发,研究信息公开披露与非上市国有企业有效治理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对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有关信息披露制度检视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内容以“理论分析-现状总结-制度设计”为基本框架展开,包含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首先,基于国有企业根本性质的判断和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论证了非上市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公开披露的理论逻辑。通过对国有企业治理制度现状的总结与评价,结合政府、社会公众、媒体等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主体的信息需求分析,发现目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缺乏充分、及时信息的条件下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监督和治理需求。因此,充分信息是国有企业有效治理的基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是解决非上市国有企业治理难题的突破口;其次,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可以总结为信息隐匿的普遍性。而导致信息隐匿普遍性的成因包括国有企业治理体制自身问题、管理层规避责任倾向、制度缺失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在外部没有强制约束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国家的强制性制度来规范非上市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披露问题。通过对目前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现状的把握,并在研究国内外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经验基础上,设计建立了针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央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应用研究,应用统计结果也证实了本文前面部分对目前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观察的基本结论;最后,本文以信息披露制度必要性分析为基础,从构建原则、主要内容、体系框架和表达机制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论文结尾总结了主要结论和未来研究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导论、正文与结论。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问题与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阐述了研究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正文部分分为七章。第一章是信息披露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述评。界定了信息披露相关概念,对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关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与评析;第二章是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和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逻辑论证。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公平理论等。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目标决定了公开与透明是国有企业的基本义务,信息公开披露是保障所有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础工程,是弥补“非上市”导致公司治理缺陷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政府透明度、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第三章是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有效治理关系的论证。首先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治理途径及其不足进行了总结,对非上市国有企业监督与治理中信息传递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唯有通过信息公开披露,以知情权保障治理主体的表达和监督权,才能实现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第四章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与制度现状进行了总结。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现状可以总结为信息隐匿的普遍性,并对隐匿普遍性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主要从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地方出台的制度进行梳理;第五章是对国内外信息披露制度的经验借鉴。国内主要考察了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以及大型央企的制度安排,国外则对OECD国家和新加坡国有企业淡马锡有关国有企业信息公开规定进行了借鉴;第六章是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首先对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过程、计算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研究对象进行了明确。其次,以2011-2013年度中央企业为样本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和分析;第七章对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构建。首先,阐明了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原则、主要内容、体系框架。最后,论文设计了信息披露制度中表达机制的参与路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吕明[4](2016)在《上海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以下简称国资经营预算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内容,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收支行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息息相关。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规定部分中央企业于2007年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下简称国资经营预算)。实施以来,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便已开始,但是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有脱钩现象。目前,国资经营预算审计还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不仅受限于审计制度和审计环境等宏观因素,也受到现有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影响。立足于国资国企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十三五”审计工作发展的背景,本文引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采用访谈、案例研究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现行制度环境下的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目标、重点及审计方法开展分析性研究。通过分析宏观政策与微观环境,提出国资经营预算审计面临的四方面问题。一是体制层面:审计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型审计模式限制了审计的独立性,法律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权限不充分,审计公开中对外沟通机制不够畅通,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风险性日益加剧等方面。二是执行层面:审计方式方法的约束。主要体现在国资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缺乏,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改革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提出了新挑战等方面。三是团队层面:现有审计力量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力资源有限,能力素质尚待提高等方面。四是发展层面:协同审计效应不足。主要体现在审计机关内部的协同性不够深入,国资经营预算监管整体性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等方面。其后,借鉴国内外国有企业审计及政府绩效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验,对标中央国资经营绩效评价的要求,提出四项完善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主要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和优化审计环境、推动理念方法创新、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构建国家审计协同治理能力框架体系。每项对策建议都细化到若干具体措施。通过研究,希望为构建国资审计和公共财政审计的大格局,切实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提供参考。
童露[5](2016)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经理人激励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经理人激励问题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部分经理人兼具“高管”和“高官”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其激励应有新的制度安排。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建立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野,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入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定量分析和多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论证了激励理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试图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条件,以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及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竞争性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激励以行政激励和半市场化的激励为主,依然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经理人双重身份未得到有效解决、薪酬与企业业绩难有效挂钩、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与约束作用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须在解决以上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对此,本文在分析经理人角色、职能、需求、人性假设和行为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其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加大经济性激励力度,减少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同时,通过选取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为多案例分析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结果,力图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经理人身份转化和市场化选聘制度、建立契约化的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搭建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丰富精神激励内容、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惩戒机制等方面构建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保障条件,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对经理人实施激励,这三方面的激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完整的激励体系。其中,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制度是关键,是有效实施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前提条件。竞争性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并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建立一种有别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主管部门对经理人薪酬和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中的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切断经理人政治晋升的发展路径,这势必要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来满足经理人的社会性需求,为经理人提供多样的职业选择和晋升路径,并建立经理人分享制度。在提高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退出机制,使经理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充分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人才活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而且为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提供了数据和实证支持,有助于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理人激励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吕婷婷[6](2019)在《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并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也在不断推进。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本监管的总体要求,2016年以来,盘锦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上展开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客观分析看待当前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上的得失、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是盘锦市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要求为研究背景,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国资监管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发展沿革入手,重点介绍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现状。2016年以来,盘锦市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构建产业集团公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格局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对现阶段国资监管机构、监管职责、监管方式、国有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以客观数据及调查访谈结果为依据,总结了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益经验,理性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企不分突出、协同监管不力、激励约束非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到位等。并从国有产权的特殊性、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国资管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固有矛盾等三个角度对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基于上述思考与研究,同时遵循国家关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出了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的改进建议。认为主要应从明晰国有资本监管的权责边界、强化各部门之间的监管协同、改进和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李小健[7](2007)在《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企业改革经历了20多年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国有公司经营者动力不足、预算软约束、决策失误、监督乏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造假泛滥等。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无一不与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是财务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本文从我国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现状出发,以马克思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现代财务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外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对国有公司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进行垫铺性的分析说明,这是研究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其次,研究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基本内容和运行基础:公司财务治理。再次,对国有公司目前财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目标模式:市场导向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模式。最后,根据目标模式的各构成要素,分别研究了各子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内容。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评述,并说明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财务管理机制总论本章从分析财务关系入手,阐述了财务管理机制的基本概念,说明了财务管理机制与经营机制与财务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基础:公司财务治理,它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以财权配置为重点,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也是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基础。同时研究了在委托代理制下产权制度安排和财权在国有公司的配置问题。第三章财务管理机制目标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也是财务管理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根据利益兼顾原则,提出了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分层确定观点,即国有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分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和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目标两个层次。具体目标中的经济目标包括公司在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方面的目标,具体目标的社会目标可分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和提高社会效益。第四章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目标模式构建本章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在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构建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出了我国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目标模式:市场导向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模式,具体内容为,综合激励的动力机制、运行顺畅的运行机制、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以后各章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第五章财务管理动力机制根据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动力机制目标,本章重点探讨了经营者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动力方式。年薪制是以年为单位决定工资薪金的制度。在我国试行已有十多年,出现了一元结构、二元结构、三元结构等多种结构模式,本文认为二元结构模式适合我国国情,即年新=基薪+风险收入,对于激励作用最显着的风险收入应以超额利润为依据确定较为合理,即风险收入=超额利润×比例系数×考核指标完成系数。股权激励分为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由于股票期权是一种事后给付方式,其动力激励效果最好,对此本文应用实证资料、典型案例分析了股权激励的原理、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第六章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本章对运行机制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原理,结合国有公司具体情况进行了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具体研究,提出了对策。在预算机制中,要根据公司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模式,预算执行与考核要增强力度,克服预算软约束弊端。共同治理的决策机制是以公司财务经理为主,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主体、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遏制经理机会主义的制衡手段,其关键是财务决策权的配置和重大投融资决策的科学管理。财务控制机制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可具体选用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等。风险管理机制中,应用预警系统,以定性方法和方量方法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并针对不同财务风险提出了防警与排警措施。第七章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国有公司财务监督机制是建立在内外财务监督关系基础之上的,监督机制的主要方式为审计监督。在外部监督机制中,强调国家审计监督的“龙头”地位和依靠CPA社会审计监督主要力量,并对CPA中介监督出现的信誉危机问题,从国内外相关事件的分析中,查找原因,提出完善的对策。内部监督机制中,应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及监事会等各层次监督主体有效行使监督权,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会计监督和财务总监制度。第八章财务管理评价机制本章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沿革做了回顾,对现行财务指标体系优缺点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净利润或每股收益、经济增加值、市盈率、托宾q等财务指标与产品等级品率、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研发费投入比重、技改投入率等非财务指标,使其更适合国有公司的特点。同时,大胆借鉴,应用平衡记分卡、业绩多棱体等方法,从战略上对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机制进行创新。论文创新之处:论文构建的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新模式:市场导向下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型模式,即综合激励的动力机制,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创新性。在财务管理目标确定中提出的分层确定论观点,以及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财务治理以财权配置为中心,财务治理是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运行基础的观点具有新意。
钟成[8](2005)在《国有资产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制度创新,特别是加强监管体系的构建,就可以使国有资产高效运行。也就是说,要把国有资产监管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关键是要设置一套科学的体系、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培养一支优秀的监管队伍。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国有资产监管演论,分析了国有资产的形成与发展,国有资产监管发展的历程,以及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国有资产最初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一些公营企业;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有资产初步形成;此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有资产不断发展壮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国有资产监管和现行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既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需要,也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分析了国有资产监管内容、原则和目标。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基础性监管、投融资监管、收益监管、产权交易监管等。为提高效率,国有资产监管应遵循政资分开、政企分开、 分级所有、分类监管四大基本原则。国有资产监管要实现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三重目标。经济性目标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性目标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夯实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社会性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一套体系”是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国有资产监管历程中所采取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监管模式,如“沪深”模式、“珠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分权代理”模式、授权经营模式。其次,分析了我国于 2003 年组建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即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其中介绍了国资委的性质、职能及其内部机构设置;提出了国有控股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施展国有控股公司的资本经营功能,鼓励国有银行持股,脱离社会性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每一行业设立适当数量的公司、创造必要的竞争环境;指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加快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最后,提出了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需
张培尧[9](2011)在《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逐渐转化为国有股权,国有股权已经成为国有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而伴随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股票市场全流通和股权多元化趋势在国家出资企业中越发明显。国有股东及其代表在全流通条件下如何行使好国有股权,不仅事关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率,而且事关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以此为背景,论文选取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作为样本,从法学角度研究新时期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国有股权行使制度。作者通过全面考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希望联系现行法律制度和国有股权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国有股权行使的特性,对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主体、权利义务、行使方式等实体法规范,以及评价监督、法律责任追究等程序法规范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主要以公司治理理念而非政府行政管理思维来规范企业国有股权行使。这一看似简单的结论,实际贯穿并困扰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过程。虽然国有股权继承了国家所有权的某些特点,但其行使制度要在公司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构建。然而,国有股权的本质属性体现为公共权利,具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双重特点,这就说明国有股权行使必定存在与一般股权不同的特质。由于论文是在国有资本控股条件下研究企业国有股权行使,因此通过与国有独资和私有资本控股进行比较后发现,国有控股条件下的国有股东地位与国有股权控制具有明显的特征,前者主要体现在人事控制方面,后者主要表现为超控股东地位。这一结论与国有股权实践表现不谋而合,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可以概括为国有股权“过度控制”表象掩盖下的国有股东“失控”事实。除去国有股权属性导致的所有者“泛化”现象,及存在于国有股东及其委派代表之间的“代理成本”等客观因素外,对企业施加过多无谓的政府管制,国有股东代表偏爱行政方式而不屑于行使股权,以及忽视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构建都构成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利益平衡是法律制度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在国有企业治理和国有股权行使领域体现得十分充分。文章提出解决国有股权“过控”掩盖下“失控”问题的理论路径要建立在对公司治理与政府管制两种企业治理观念的取舍或曰平衡上。在企业内部国有股权行使方面,务必坚持公司治理理念,以实现股权行使效率并照顾到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这也构成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重要方面;而在国有股东系统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监督领域,也需要适度的政府管制活动存在,以引导国有企业朝着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联系国外在国有企业治理领域的有关规范和做法,论文主张国有股权行使应放在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与环境背景下予以考虑。从具体内容而非形式上看,该种治理模式包括国有股东自身治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三个层次。而不是简单的公司机关设置以及内部权力机构制衡问题,也不是股东单边治理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问题——或者,这些已经在一般企业讨论中被人们过多关注了,而无从体现国有股权行使的个性与需求。了解以上论述思路和结论后,论文接下来便是对国有股权行使具体制度的建议与安排,对此文章分为实体与程序两部分进行讨论。在实体法部分,重点研究了主体制度、权利义务及行使方式等内容。结合学界有关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位与职能的研究成果,作者提出建立以国有控股公司为核心的国有股权行使主体制度体系,充当国有股东的国有控股公司必须具备商业化、专业化和私法化的特点,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难以胜任这一角色。在国有股东代表选聘方面,需要严格遵守市场化机制,其权利与义务也要在公司法框架下予以规范,关心并实际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同时依法承担剩余风险。可能但并非没有意义的“老调”是文章建议在人大下面设立企业国有资产委员会,以取代目前的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地位,该举措使得文中屡次提及的信托理论更有用武之地,以此支持国有资产信托理论和国有股权信托行使方式——当然,其中也不乏创新性观点。除此之外,完善国有股权行使方式与范围主要是要改进控股权的运用观念与手段,重点是引进“特别股”以及运用信托方式拓宽行使途径等。同时,作者对于国有股权行使过程中的国有股权转让、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及恶意并购等问题发表了相关意见。在权利义务方面,论文创造性地提出国有股东及其代表应承担控股与信托两方面义务,这是针对不同权利主体所进行的划分,但义务的核心是要强调对于财产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程序法部分,论文重点研究了国有股权行使的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程序制度。作者紧紧抓住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国家出资企业及中小股东的财产利益不放,指出在此领域目前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视行政问责与刑事处罚,而忽视权利主体的财产利益保护。无论是评价监督中的评价指标设计,还是责任追究中的程序调查与诉讼,无不表现出这一特点。解决的思路是充分重视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中的财产利益要素,对违法行使国有股权的行为科以严厉的财产性责任,以弥补权利主体的利益损失,同时也是对侵权行为的有力震慑。论文着重关注了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国家出资企业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主体的财产保护机制,并以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原告制度为例进行了论证。
杨定勇[10](2014)在《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云南省国有资产虽然实现了基础统计数据的全覆盖,也明确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但总的来说云南现有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是一种不完全、不统一、不规范的条块分割、分散监管的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出资人职责由多部门分散行使,专业国资监管机构所监管的企业局限在产业类国企范围内,省属文化类国有企业、金融类国有企业、专业投资类企业,以及省直部门所属企业,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在滇分支机构等经营性国有资产游离在云南省国资委监管范围之外。云南省国资委作为专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专业机构,应积极履行专业监管职能,发挥统一监管优势,把监管范围拓宽到全部的省属企业、省直部门所属企业、中央和地方驻滇国有企业三个层面;要做好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和集中统一监管基础工作,对脱钩转交的企事业单位按对口原则,分批次划入新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明确资本运营公司为出资人代表,自身则专注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解决出资人和监管者职责之间的矛盾,推进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本论文以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为什么不能实现集中统一监管为精确化问题,以监管范围为中心,从已经纳入和未纳入云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两个视角为切入点,对云南省国有企业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对各监管主体的监管方式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监管主体分散、监管效率不高,职责定位不明晰、责任划分不明确,监管权责不统一、监管方式缺乏灵活性,统一出资人制度缺失、集中统一监管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在分析借鉴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措施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国资委监管范围,统一部署、分类推进,明确以经济增加值、政治增加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企业社会责任四个项目为考核内容和完善监管途径,通过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条对策,实现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二、上海市对93户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对93户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对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研究 |
(二) 对政府绩效审计实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困难 |
第一章 绩效审计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绩效审计的概念 |
(二) 绩效审计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
(三) 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
二、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一)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以常熟为例 |
一、常熟市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程 |
(一) 从试审探索到持续推进 |
(二) 制度化建设放大绩效审计成果运用 |
二、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现状 |
(一) 坚持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抓手 |
(二) 公共服务项目绩效审计取得一定进展 |
(三) 探索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三、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3E”评价不完整 |
(二) “3E”评价不够深刻 |
(三) 绩效审计重点不突出 |
(四) 审计结果透明度和利用率不高 |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
(二) 缺乏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 |
(三) 立项精准化程度不高 |
(四) 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 |
第三章 国内外绩效审计经验启示 |
一、美国、英国绩效审计经验 |
(一) 美国绩效审计经验 |
(二) 英国绩效审计经验 |
(三) 美国、英国绩效审计的启示 |
二、国内绩效审计先行城市开展情况 |
(一) 深圳市绩效审计经验 |
(二) 上海市绩效审计经验 |
(三) 深圳、上海地区绩效审计的启示 |
第四章 促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建议 |
一、完善审计人员专业配置,促进审计全覆盖 |
(一) 抓住审计全覆盖契机,构建审计队伍职业化体系 |
(二) 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寻求外部支持 |
(三) 强化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
二、紧扣绩效审计内涵,探索科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
(一) 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系统“免疫功能”的作用 |
(二) 重视“公众满意度”指标,促进惠民资金使用绩效的优化 |
三、突出审计重点,丰富绩效审计内涵 |
(一) 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绩效评价模式 |
(二) 将环境绩效审计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结合 |
(三) 突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
(四) 开展县级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
四、依托法律保障和审计职业化建设,提高审计独立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3.1 理论意义 |
0.3.2 实际意义 |
0.4 研究思路 |
0.5 研究内容 |
0.6 研究方法 |
0.7 论文的创新点 |
0.8 本章小结 |
1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信息与“大数据” |
1.1.2 信息披露 |
1.1.3 信息质量 |
1.1.4 透明度 |
1.2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相关关系的研究 |
1.2.1 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
1.2.2 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
1.3 信息披露水平与透明度衡量方法研究 |
1.3.1 机构发布的衡量指标 |
1.3.2 学者自建的衡量指标 |
1.3.3 代理指标 |
1.3.4 对现有衡量方法的评析 |
1.4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
1.4.1 必要性的研究 |
1.4.2 现状与原因的研究 |
1.4.3 国内外先行实践与比较研究 |
1.4.4 改进对策研究 |
1.4.5 现有研究评析 |
1.5 本章小结 |
2 信息披露的理论解释与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的逻辑依据 |
2.1 信息披露的理论解释 |
2.1.1 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信号传递理论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2.1.4 公平理论 |
2.1.5 交易成本理论 |
2.2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的逻辑依据 |
2.2.1 产权公有与“双重目标”设定 |
2.2.2 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参与 |
2.2.3 非上市特征与退出机制失效 |
2.2.4 市场垄断与公共治理 |
2.2.5 公权力约束与行政公开 |
2.2.6 改革任务与业绩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有效治理 |
3.1 国有企业治理的途径 |
3.1.1 国有企业传统监督手段: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与职工监督 |
3.1.2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 |
3.2 国有企业治理现状的分析 |
3.2.1 监督方式虽多,但独立性弱 |
3.2.2 监督目的与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国有企业治理监督要求 |
3.2.3 监督及时性差,信息获取困难 |
3.3 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与治理信息需求 |
3.4 非上市国有企业传统监督中信息传递的正式制度分析 |
3.4.1 权威监督主体获取信息的依据和方式 |
3.4.2 正式制度的缺陷与后果 |
3.5 治理信息需求与信息传递非正式制度分析 |
3.5.1 实地调研与听取意见 |
3.5.2 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国有企业治理的必然要求 |
3.5.3 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的行动与评价 |
3.6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有效治理 |
3.6.1 充分信息:国有企业有效治理的基础 |
3.6.2 信息可共享:使基于国有企业信息的治理成为可能 |
3.6.3 信息公开制度:解决国有企业治理难题的突破口 |
3.7 本章小结 |
4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与制度现状 |
4.1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现状:信息隐匿的普遍性 |
4.1.1 信息隐匿普遍性的表现 |
4.1.2 信息隐匿普遍性的成因 |
4.2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制度现状 |
4.2.1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总体概况 |
4.2.2 与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有关的国家政策 |
4.2.3 深圳等地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建设 |
4.3 本章小结 |
5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
5.1 国内信息披露制度的有关规定 |
5.1.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特点 |
5.1.2 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规定 |
5.1.3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先行实践 |
5.2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国际经验 |
5.2.1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的规定 |
5.2.2 新加坡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良好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其应用 |
6.1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设计 |
6.1.1 设计原则 |
6.1.2 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过程 |
6.1.3 信息披露指数的计算方法 |
6.1.4 数据来源 |
6.1.5 研究对象 |
6.2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应用:以2011-2013年度中央企业为样本 |
6.2.1 2011-2013年度中央企业信息披露指数总体分布情况 |
6.2.2 非上市中央企业信息披露指数分行业比较 |
6.3 2011-2013年度中央企业信息披露指数分析 |
6.3.1 2011-2013年度非上市中央企业信息披露指数年度变化情况 |
6.3.2 2011-2013年度非上市中央企业信息披露指数分项目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构建 |
7.1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
7.1.1 完善企业治理与公共治理的必要保障 |
7.1.2 树立形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前提 |
7.1.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
7.2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基本原则 |
7.3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 |
7.3.1 明确信息披露主体 |
7.3.2 扩展信息披露对象 |
7.3.3 完善信息披露内容 |
7.3.4 拓展信息披露渠道 |
7.3.5 提高信息披露时效 |
7.3.6 保障信息披露质量 |
7.4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系框架 |
7.4.1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主体的义务与责任 |
7.4.2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对象的权利 |
7.4.3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保障 |
7.4.4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行政与司法保障 |
7.4.5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社会舆论监督 |
7.5 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表达机制 |
7.5.1 非上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表达机制中各治理主体的参与路径 |
7.5.2 关于非上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表达机制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未来研究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上海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资国企审计研究 |
二、关于对国资经营预算的研究 |
三、关于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研究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相关概念 |
一、国资经营预算的概念界定 |
二、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概念及特殊性 |
第二节 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国资经营预算国家审计实践 |
第一节 上海市国资经营预算管理现状及发展概述 |
一、上海市国资经营预算管理现状 |
二、国资运营平台的建立对国资经营预算体系的影响 |
三、国资经营预算审计发展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市国资经营预算国家审计内容 |
一、预算管理情况 |
二、预算收入情况 |
三、预算支出情况 |
四、国资经营预算资金绩效评价 |
第三节 2014 年上海市本级国资经营预算国家审计实践 |
一、审计范围 |
二、审计重点及技术路径 |
三、审计流程 |
四、审计方法 |
五、审计结果 |
第四章 上海市国资经营预算国家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体制层面:审计外部环境的影响 |
一、行政型审计模式限制了审计的独立性 |
二、法律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权限不充分 |
三、审计公开中对外沟通机制不够畅通 |
四、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风险性日益加剧 |
第二节 执行层面:审计方式方法的约束 |
一、国资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缺乏 |
二、尚未实施国资经营预算决算草案情况审计 |
三、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
四、改革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提出新挑战 |
第三节 团队层面:现有审计力量的限制 |
一、审计人力资源有限 |
二、能力素质尚待提高 |
第四节 发展层面:协同审计效应不足 |
一、审计机关内部的协同性不够深入 |
二、国资经营预算监管整体性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
第五章 国内外审计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加拿大国有企业审计的启示 |
一、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
二、审计重点 |
三、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启示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启示 |
一、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目标 |
二、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
三、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央国资经营绩效评价的启示 |
一、中央国资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总体情况 |
二、中央国资经营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主要内容 |
三、对支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启示 |
第四节 南京市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启示 |
一、数字化平台的特点及优势 |
二、数字化平台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做法 |
三、对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的启示 |
第六章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体制层面:加强和优化审计环境 |
一、运用嵌入理论完善国资经营预算审计监督 |
二、健全完善审计制度机制 |
三、加强利用媒体语境下国家审计与社会的有效沟通 |
四、深化和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
第二节 执行层面:推动理念方法创新 |
一、探索建立国资经营预算审计评价体系以及支出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二、适时开展国资经营预算决算(草案)审计 |
三、创新审计理念思路 |
第三节 团队层面: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
一、完善与审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 |
二、加强审计从业人员的交流活动 |
三、注重审计组人员能力和结构的优势互补 |
第四节 发展层面:构建国家审计协同治理能力框架体系 |
一、深化审计机关系统内部的协同 |
二、加强审计机关外部资源的协同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界定 |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 |
二、经理人 |
三、激励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研究 |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关系 |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激励理论 |
一、激励理论的基础 |
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
三、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放权让利与精神激励 |
一、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二节 两权分离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励 |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年薪制激励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国资监管与管理层持股激励 |
一、国资监管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经理人分类激励 |
二、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
第二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
一、经理人具有双重身份 |
二、政治晋升激励 |
三、薪酬福利激励 |
四、在职消费激励 |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 |
第三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
二、经理人双重身份未有效解决 |
三、薪酬与企业业绩未有效挂钩 |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有限 |
六、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 |
一、经理人角色和职能分析 |
二、经理人的需求分析 |
三、经理人的人性假设与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 |
一、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
二、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基于大样本的定量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案例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选取 |
二、案例选取与背景分析 |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治理与选聘制度 |
二、薪酬与中长期激励 |
三、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
四、约束与退出机制 |
第三节 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构建 |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理人选聘制度 |
一、公司治理制度 |
二、经理人身份转化与选聘制度 |
第二节 契约化的薪酬激励 |
一、经理人薪酬契约 |
二、经理人薪酬结构 |
三、经理人绩效评价 |
第三节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股权激励 |
一、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
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原则 |
三、股权激励模式及其选择 |
四、股权激励授予额度 |
五、股权激励行权时效与业绩考核 |
第四节 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
一、事业平台激励 |
二、声望和荣誉激励 |
三、肯定与赞赏激励 |
四、控制权激励 |
第五节 经理人约束与惩戒机制 |
一、市场声誉及法规制度约束 |
二、自我道德与企业文化约束 |
三、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保障条件 |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用工制度 |
一、优化岗位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 |
二、规范劳动关系并妥善安置富余经理人员 |
第二节 建立以业绩评价为主的人事制度 |
一、创新组织结构并搭建事业平台 |
二、建立科学公正的奖惩机制 |
第三节 建立有效激励的利润分配制度 |
一、建立经理人岗位责任薪酬制度 |
二、加大对经理人的货币激励力度 |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
一、转变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 |
二、建立完备的经理人信息库 |
三、加快对经理人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
第五节 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一、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
二、建立健康稳定的股票市场 |
三、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现状 |
2.1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概述 |
2.1.1 关键词释义 |
2.1.2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2.1.3 国家及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沿革 |
2.2 现阶段盘锦市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
2.2.1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及职责 |
2.2.2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及成效 |
2.3 盘锦市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现状 |
2.3.1 市属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数据 |
2.3.2 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
2.3.3 委托监管企业经营概况 |
2.4 访谈调查 |
2.4.1 访谈调查的目的 |
2.4.2 访谈调查的样本 |
2.4.3 访谈调查的内容 |
2.5 经验小结 |
3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当前盘锦市国资监管存在的问题 |
3.1.1 政企不分问题依然突出 |
3.1.2 其他部门的协同监管作用弱化 |
3.1.3 考核激励体系的市场化导向不明显 |
3.1.4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充分 |
3.2 盘锦市国资监管现存问题的原因 |
3.2.1 国有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 |
3.2.2 国资监管机构职责定位尴尬 |
3.2.3 国有企业管理者选聘非市场化 |
4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管的改进对策 |
4.1 明晰盘锦市国资监管的权责边界 |
4.1.1 先进经验 |
4.1.2 具体做法 |
4.2 强化盘锦市各部门间的监管协同 |
4.2.1 先进经验 |
4.2.2 具体做法 |
4.3 推进盘锦市国资监管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
4.3.1 先进经验 |
4.3.2 具体做法 |
4.4 形成有效制衡的市属企业公司治理机制 |
4.4.1 先进经验 |
4.4.2 具体做法 |
4.5 探索建立符合盘锦市情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7)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财务管理机制总论 |
2.1 财务及财务关系 |
2.1.1 财务关系实质 |
2.1.2 财务关系内容 |
2.2 机制与财务管理机制 |
2.2.1 机制的内含 |
2.2.2 财务管理机制 |
2.3 财务管理机制与经营机制和财务体制的关系 |
2.3.1 财务管理机制与经营机制的关系 |
2.3.2 财务管理机制与财务体制的关系 |
2.4 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基础:公司财务治理 |
2.4.1 公司财务治理及其在财务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2.4.2 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财权制度 |
2.4.3 委托代理制下的产权制度安排和财权配置 |
第三章 财务管理机制目标 |
3.1 财务管理机制目标的意义及特性 |
3.1.1 财务管理机制目标的意义 |
3.1.2 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性 |
3.2 主要财务管理目标评价 |
3.2.1 产值最大化 |
3.2.2 利润最大化 |
3.2.3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
3.2.4 每股收益最大化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
3.3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
3.3.1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利益集团 |
3.3.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
3.4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
3.4.1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
3.4.2 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
第四章 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目标模式的构建 |
4.1 构建财务管理机制的原则 |
4.1.1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原则 |
4.1.3 政企职责分开,政资职能分明的原则 |
4.1.4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坚持两权分离原则 |
4.1.5 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原则 |
4.2 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构成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4.2.1 财务管理动力机制及其存在问题 |
4.2.2 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4.2.3 财务监督机制及其存在问题 |
4.2.4 财务评价机制及其存在问题 |
4.3 借鉴西方经验,洋为中用 |
4.3.1 美国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特点 |
4.3.2 德国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特点 |
4.3.3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
4.4 学习西方经验,构建我国财务管理机制目标模式 |
4.4.1 西方发达国家财务管理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
4.4.2 我国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的目标模式 |
第五章 财务管理动力机制 |
5.1 设计财务动力机制的理论依据 |
5.1.1 经理激励的基本理论 |
5.1.2 财务动力机制的模式 |
5.2 物质激励手段 |
5.2.1 经营者年薪制 |
5.2.2 经营者股权激励 |
5.3 经营者精神激励 |
5.3.1 经营者精神激励概述 |
5.3.2 精神激励的形式 |
5.4 综合激励方案的设计与组织 |
5.4.1 各种激励方法的比较 |
5.4.2 综合激励方案的设计 |
5.4.3 经营者综合激励方案的组织工作 |
第六章 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
6.1 财务预算机制 |
6.1.1 财务预算机构设置 |
6.1.2 预算的编制 |
6.1.3 预算执行 |
6.1.4 预算监控和考评 |
6.1.5 预算模式的选择 |
6.1.6 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机制中的特殊使命 |
6.2 共同治理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 |
6.2.1 共同治理分层财务决策机制的内涵 |
6.2.2 共同治理财务决策机制决策权的配置 |
6.2.3 国有公司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管理 |
6.3 财务控制机制 |
6.3.1 相机干预财务控制机制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6.3.2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权的配置 |
6.3.3 国有公司集团的财务控制 |
6.3.4 改革国有公司经营者选择机制,消除行政任命制 |
6.4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
6.4.1 财务预警的概念及机制构成 |
6.4.2 财务预警分析方法 |
6.4.3 财务风险的防警与排警对策 |
第七章 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
7.1 构建国有公司财务监督机制的思路 |
7.1.1 国有公司财务监督关系 |
7.1.2 构建国有公司财务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 |
7.2 国有公司外部财务监督机制 |
7.2.1 国家对国有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 |
7.2.2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
7.3 国有公司内部财务监督机制 |
7.3.1 国有公司内部财务监督基础 |
7.3.2 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财务监督机制 |
第八章 财务管理评价机制 |
8.1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的概述 |
8.1.1 不同评价主体对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一般说明 |
8.1.2 财务评价机制模式的确定 |
8.2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8.2.1 我国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沿革 |
8.2.2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8.3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机制创新的探索 |
8.3.1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 |
8.3.2 国有公司财务评价机制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有资产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监管演论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国有资产的形成 |
二、国有资产的发展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发展历程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
四、现行国有资产监管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
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需要 |
第二章 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原则和目标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 |
一、基础性监管 |
二、投融资监管 |
三、收益监管 |
四、产权交易监管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和目标 |
一、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 |
二、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 |
第三章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模式选择 |
一、沪深模式 |
二、珠海模式 |
三、“一体两翼”模式 |
四、分权代理模式 |
五、授权经营模式 |
第二节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二、国有控股公司 |
三、国有企业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需理顺的几个关系 |
一、国资委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
二、中央和地方国资委的关系 |
三、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
四、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
第四章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制度 |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
第二节 监事会制度 |
一、监事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事会制度 |
第三节 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
一、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必然性 |
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
一、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的意义 |
二、健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的构想 |
第五节 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
一、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发展过程 |
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建议 |
第五章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素质 |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
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
三、必要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
一、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选拔 |
二、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培养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激励约束 |
一、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激励机制 |
二、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约束机制 |
第六章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及其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一、意大利模式 |
二、新加坡模式 |
三、法国模式 |
四、德国模式 |
五、英国模式 |
六、美国模式 |
七、瑞典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意义 |
一、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
二、采取多种经营方式 |
三、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
四、缩小国有资产的范围 |
五、营造竞争机制 |
第七章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若干设想 |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模式 |
一、目标模式选择之一 |
二、目标模式选择之二 |
第二节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立法,健全法律 |
二、完善委托代理关系 |
三、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
五、健全问责制度 |
六、加强审计监督 |
七、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 |
八、明确职工的刚性监督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范围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已有研究的主要情况 |
(二)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 依然存有争议的问题 |
三、论文内容结构及预期创新 |
(一) 主题及论证思路 |
(二) 预期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股权行使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国有股权的基本属性 |
一、国家所有权的性质 |
二、国有股权的公共权利本质 |
三、国有股权的公私混合法行使特征 |
第二节 国有股权行使产生的经济关系及法律规制 |
一、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股权行使 |
二、国有股权行使法律关系重构——基于委托代理论的反思 |
第二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的特性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及其生存价值 |
一、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
二、股权多元化条件下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生存价值 |
第二节 国有股权行使的特性分析:规范分析的角度 |
一、国有股权控制的特殊性:源与国有独资公司的比较 |
二、国有股东的超控股东地位:源与一般控股公司的比较 |
第三节 国有股权行使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的角度 |
一、国有股权“过控”——以四川长虹坏帐案和隧道效应为例 |
二、国有股权“失控”——以中航油事件和洞庭水殖MBO 案为例 |
三、小结 |
第三章 国有股权行使的思路及其理论解析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抑或政府管制:解决“过控”与“失控”的理论路径 |
一、公司治理与政府管制的相关界定及其博弈解析 |
二、为什么是公司治理 |
第二节 国有控股条件下公司治理模式的确定 |
一、他山之石: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治理经验 |
二、确定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三、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治理模式的确定与架构 |
第三节 公司治理思路下国有股权行使制度的框架 |
一、国有股权行使现行规范及评价 |
二、国有控股权行使制度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
第四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
第一节 国有股权行使主体的限定因素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发 |
第三节 建立以国有控股公司为核心的国有股权主体制度 |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控制特征 |
三、国有股东代表制度 |
四、与主体制度相关联的机构改革思路 |
第四节 健全与国有股权主体相关的其他制度 |
一、改革授权经营制度的建议 |
二、完善国有股东用人机制 |
第五节 国有股权行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
一、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权利 |
二、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义务 |
第五章 国有控股权行使方式的改进 |
第一节 控股权运用观念和方式的改进 |
第二节 引进“特别股”拓展国有股权行使途径 |
一、黄金股 |
二、优先股 |
第三节 国有股权的信托行使方式 |
一、上海磁悬浮交通项目股权信托计划:来自实证角度的考察 |
二、国有股权信托行使的制度基础及其优势:基于历史角度的考察 |
三、国有股权信托行使方式的架构:以受托人制度为重点 |
第四节 国有股权行使方式改进的相关问题 |
一、国有股权的转让 |
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
三、恶意并购 |
第六章 国有股权行使的评价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
第一节 现行国有股权行使评价监督的缺陷及完善思路 |
一、公司外部评价监督 |
二、公司内部监督 |
第二节 国有股东及其代表的控股责任与信托责任分析 |
一、国有股权行使责任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信托责任——以国有资产所有人为权利主体 |
三、控股责任——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中小股东为权利主体 |
第三节 国有股东民事责任的诉讼追究机制 |
一、民事责任诉讼追究的现实困境 |
二、国有股权行使民事责任的公益诉讼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论文选题背景 |
2 论文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论文研究内容 |
2 论文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1 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出资人研究综述 |
2 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责和大国资监管研究综述 |
3 地方和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研究综述 |
(四) 创新观点与不足 |
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论文研究的不足 |
一 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基础 |
(一) 国有资产监管相关概念 |
1 国有资产概念及分类 |
2 国有资产监管概念及职责 |
3 出资人职责机构及职责 |
(二) 国有资产监管相关理论 |
1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2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3 国有企业产权理论 |
4 国有资产监管理论 |
二 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现状 |
(一) 云南省国有企业总体情况 |
1 云南省国有企业的数量和经济运行情况 |
2 云南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支出情况 |
3 云南省国有企业占全国500强的数量和比例 |
4 云南省国有企业占云南省100强的数量和比例 |
(二) 已经纳入云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现状 |
(三) 未纳入云南省国资委统一监管的国有企业情况 |
1 云南省属国有企业监管情况 |
(1) 文化类国有企业监管情况 |
(2) 金融类国有企业监管情况 |
(3) 政府部门监管国有企业情况 |
2 云南省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国有企业监管情况 |
3 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在滇分支机构监管情况 |
三 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意义和问题分析 |
(一) 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意义 |
1 有利于形成云南国资监管新机制 |
2 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
3 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
(二) 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1 监管主体分散 监管效率不高 |
2 职责定位不明晰 责任划分不明确 |
(1) 国资委监管范围不确定 |
(2) 出资人职责定位不准确 |
(3) 出资人与监管企业关系尚未理顺 |
(4) 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程度不够 |
3 监管权责不统一 监管方式缺乏灵活性 |
4 统一出资人制度缺失 集中统一监管目标难以实现 |
四 加强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对策 |
(一) 其他省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启示 |
1 明确国资委监管范围 |
2 确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步骤 |
3 灵活运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方式 |
(二) 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思路 |
1 合理划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相关方权责关系 |
(1) 明确国资委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范围 |
(2) 明确国资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企业的关系 |
(3) 依法落实保值增值主体责任 |
(4) 明确国有企业经营信息公开 |
2 科学设计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方案 |
(1) 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各自权责 |
(2) 赋予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负责人人事任免权 |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打造专业监管队伍 |
(4) 分类分层 逐步推进 |
3 灵活设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考核指标 |
(1) 经济增加值(EVA)考核 |
(2) 政治增加值(PVA)考核 |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考核 |
(4) 企业社会责任考核 |
4 逐步拓宽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途径 |
(1) 坚持信息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
(2) 向人大报告 接受人大监督 |
(3) 核实经营情况 接受审计监督 |
五 结论 |
(一) 获得的结果 |
(二) 结果的意义 |
(三)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市对93户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2]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D]. 陶丹倩. 苏州大学, 2019(06)
- [3]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D]. 王金磊.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4]上海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研究[D]. 吕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5]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童露. 云南大学, 2016(12)
- [6]盘锦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 吕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国有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研究[D]. 李小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国有资产监管研究[D]. 钟成.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9]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 ——以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D]. 张培尧.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10]云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问题研究[D]. 杨定勇. 云南大学, 2014(07)
标签:国企;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政府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