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莨菪碱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东莨菪碱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一、关于东莨菪碱的中枢作用原理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馨晨[1](2018)在《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Dysfunction,CD)是逐渐向AD恶化的始端,CD的治疗对于防治AD具有重要意义。CD的病机发病机制较复杂,心藏神,肾藏精,神明聪慧,精养脑髓,心肾相交,神清脑明。心肾不交,心火旺盛,肾精虚衰,神扰髓消,聪慧不生。其中肾虚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可能是发病机制之一。交泰丸作为治疗心肾不交的经典方剂,交通心肾,使心火清,肾精盈,神明内守,脑髓得养。交泰丸出自明代《韩氏医通》,是一首治疗失眠的名方,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组成,具有交通心肾,清火安神的功效。交泰丸中黄连具有保护神经元、改善神经炎症、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伤的作用,肉桂则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胆碱能系统的作用。目的:我们提出假设,认为交泰丸可能具有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的作用,基于以上设想我们开展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药效机制的研究。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交泰丸低、中、高剂量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情况;通过研究交泰丸对脑组织胆碱能系统和氧化应激系统的相关指标,以及对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情况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交泰丸在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重21-23g,随机分为6组。(1)利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新物体识别、条件恐惧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情况。(2)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Ach)水平、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3)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神经元BDNF,NGF,PSD95和SYN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交泰丸制剂中含有八种主要有效成分分别为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格兰地新(Groenlandicine)、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小檗碱(Berberine)、巴马汀(Palmatine)、桂皮醛(Cinnamaldehyde)。其中均含有黄连、肉桂的有效成分小檗碱、肉桂醛,并且小檗碱所占比例最高。逃避潜伏期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给予东莨菪碱药物后,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空间记忆能力等认知功能均减弱,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阳性药组、交泰丸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说明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疗效。低剂量组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方面有疗效,但并没有达到中、高剂量的效果。从空间探索试验观察小鼠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模型组小鼠给予东莨菪碱药物后,小鼠学习、空间记忆能力等认知功能均减弱,穿越平台次数减少。阳性药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说明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疗效。在空间探索试验观察小鼠记忆功能。模型组小鼠记忆、空间熟悉能力等认知功能均减弱,空间探索试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减少。阳性药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空间探索试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增加,说明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记忆功能具有疗效。Y迷宫实验中,东莨菪碱模型组小鼠的自发性交替反应百分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组小鼠的工作记忆功能低于空白对照组。安理申阳性药组自发性交替反应百分数与模型组相对比,虽具有改善趋势,但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安理申多奈哌齐对于改善小鼠学习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疗效但不明显。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自发性交替反应百分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记忆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由此可见,在改善小鼠记忆功能方面,交泰丸低、中、高剂量改善小鼠记忆功能方面具有疗效。新物体识别实验中,东莨菪碱模型组小鼠的对新事物识别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下降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理申阳性药组新事物识别指数与模型组相对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具有改善趋势P>0.05,说明安理申多奈哌齐改善小鼠对于新鲜事物的熟悉能力有改善趋势,但并不明显。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具有改善趋势P>0.05,说明低、中、高剂量组改善小鼠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能力具有改善作用。由此可见,交泰丸低、中、高剂量具有改善小鼠对新鲜事物识别记忆功能的能力。条件恐惧实验中,小鼠通过适应期后,观察测试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僵直次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较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模型组小鼠对恐惧的记忆功能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安理申阳性药组与模型组的僵直次数相对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安理申多奈哌齐改善小鼠对于恐惧的记忆功能具有改善趋势。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对于恐惧所产生的僵直次数有改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中、高剂量组改善对小鼠的恐惧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但不明显。由此可见,在改善小鼠记忆功能方面,交泰丸低、中、高剂量具有改善小鼠记忆功能的作用。模型组小鼠给予东莨菪碱造模后,小鼠Ach水平减弱。阳性药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Ach水平升高,说明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Ach水平有明显疗效。小鼠海马皮质AchE活性均升高。阳性药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质海马AchE活性下降,说明交泰丸组对于抑制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AchE活性具有疗效。小鼠ChAT活性减弱。阳性药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ChAT活性增加,说明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ChAT活性有明显疗效。小鼠海马皮质MDA水平均升高。阳性药组、交泰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质海马MDA水平下降,说明交泰丸组对于抑制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MDA水平具有一定疗效。小鼠海马皮质活性氧(ROS)水平均升高。阳性药组、交泰丸组小鼠皮质海马活性氧(ROS)水平下降,说明交泰丸组对于抑制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活性氧(ROS)水平有改善疗效。小鼠海马皮质SOD活力均下降。阳性药组、交泰低、中、高剂量组对改善小鼠皮质海马SOD活力均有升高,说明交泰丸组对于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SOD活力具有治疗作用。小鼠海马皮质CAT活力均下降。阳性药组、交泰中、高剂量组对改善小鼠皮质海马CAT活力均有升高,说明交泰丸组在治疗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CAT活力方面具有改善作用。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的BDNF、NGF、SYN、Psd95蛋白的表达均有改善趋势,尼氏染色中东莨菪碱模型组小鼠的海马CA1区细胞呈现神经元明显萎缩,不规则排列,染色微弱,提示神经元受损扩散或死亡,在这些神经元中丢失了大量的尼氏体。交泰丸低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神经元部分显示饱满,排列较规则,染色正常,提示这部分神经元少部分恢复。交泰丸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神经元显示较饱满,排列较规则,染色正常,提示这部分神经元部分恢复。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对凋亡蛋白具有抑制作用,tunel染色阳性片呈深褐色,相比之下,东莨菪碱模型小鼠染色的切片,皮质内阳性细胞增多,背景深褐色加深。阳性药物多奈哌齐组并未发现细胞深褐色出现。交泰丸低、中剂量均发现少量阳性细胞,但高剂量组并未发现阳性细胞。东莨菪碱模型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小鼠的相关行为学指标、胆碱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元改善情况及凋亡蛋白情况均下降;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小鼠胆碱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元改善情况及凋亡蛋白情况相比模型组有所提高;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胆碱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元改善情况及凋亡蛋白情况有所改善。结论:交泰丸能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空间辨识、新物体识别、条件恐惧等行为学能力;交泰丸能改善小鼠Ach、AChE、ChAT等胆碱能系统相关指标;交泰丸能改善小鼠MDA、ROS、SOD、CAT等氧化应激系统指标;交泰丸改善小鼠神经元BDNF,NGF,PSD95和SYN蛋白以及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交泰丸能改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染色、排列情况;交泰丸对小鼠神经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和保护作用。

王方[2](2019)在《安神补心丸对正常小鼠及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安神补心丸对有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的正常小鼠及APP/PS1转基因模型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旨在证明药物具有改善记忆的作用。方法:1.正常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病理模型实验设计:选用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神补心丸高(1.56 g/kg)、中(0.78 g/kg)、低(0.39 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哈伯因组(石杉碱甲,0.05 mg/kg)。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用相应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12天。第13天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注射造模药物,24小时后采用跳台法和Morris水迷宫法(仅用于东莨菪碱障碍模型)测试小鼠学习成绩。2.APP/PS1病理模型实验设计:6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C57,11只),模型组(APP/PS1,11只),安神补心丸高(APP/PS1,10只)、中(APP/PS1,11只)、低(APP/PS1,10只)剂量组和哈伯因组(石杉碱甲,11只),剂量同上。除阴性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天蒸馏水灌胃一次,其他各组均用相应的药物灌胃,持续11周,以MT-200型的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成绩,然后酶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的SOD和MDA、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HE染色海马区病理组织、观察Aβ染色免疫组化CA1区脑组织老年斑沉积。实验结果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跳台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后小鼠的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1)。与各模型组相比,安神补心丸中、高剂量组的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Morris水迷宫定航实验,东莨菪碱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游泳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或p<0.01),说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安神补心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潜伏期和游泳路程均显着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东莨菪碱模型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缩短(p<0.05),第1次到达平台的时间延长(p<0.01),穿梭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神补心丸中、高剂量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有明显延长的趋势(p<0.05),小鼠第1次到达平台的时间缩短(p<0.05),穿梭次数增加(p<0.05)。2.实验中,各组小鼠体重增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水迷宫的定向航行实验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表明模型组小鼠具有学习记忆障碍。与模型组相比,安神补心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哈伯因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有明显缩短的趋势,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梭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神补心丸中、高剂量组和哈伯因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穿梭次数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显着增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显着增高(p<0.01),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带狭窄,间质疏松水肿明显,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Aβ40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平均灰度值染色加深(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神补心丸中、高剂量组及哈伯因组MDA水平显着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ACh E活性明显降低(p<0.05);HE染色镜下可见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好,大部分细胞核仁明显,细胞膜清晰,染色质丰富,部分细胞固缩,染色加深,体积减小,部分间质疏松水肿;Aβ40阳性细胞计数,安神补心丸低、中剂量组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哈伯因组小鼠降低最为显着(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哈伯因组平均灰度明显增加、染色变浅(p<0.05)。结论:安神补心丸在临床剂量和高剂量下对氢溴酸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所致的正常小鼠记忆障碍模型有效,同时该药在中、高剂量下也能提高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表明安神补心丸具有益智作用。

邓钢[3](2019)在《脱氧鸭嘴花碱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与目的: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inn)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中东和南亚等地区被广泛用于治疗癫痫、偏瘫、健忘、神经痛、高血压、哮喘、皮下肿瘤、瘙痒和多种慢性疼痛。在以往的研究中,从骆驼蓬植物中发现了两类生物碱(β-咔波啉生物碱和喹唑啉类生物碱),β-咔波啉生物碱因其对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Ch E)的强可逆性抑制作用,能够显着地改善学习记忆,在治疗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但是随后研究发现β-咔波啉生物碱具有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并引起震颤、幻觉等副作用。十分值得关注的是另一类喹唑啉类生物碱并没有相关副作用,其中脱氧鸭嘴花碱(Deoxyvasicine,DVAS)是骆驼蓬植物中活性喹唑啉生物碱的主要代表性成分之一,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止咳平喘、杀虫等药理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DVAS也是一种较强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体外抗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比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及鸭嘴花碱(Vasicine,VAS)强,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抗老年痴呆作用的化合物。但是,关于DVAS抗老年痴呆药效作用及其体内外代谢、药物动力学并没有报道,因此,本文采用中药药理学、中药代谢动力学、分析化学等原理和技术,对DVAS开展药效、药代动力学等研究,以期阐明DVAS改善学习记忆作用机制及其体内过程,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2.方法(1)DVAS改善学习记忆作用机制研究:利用东莨菪碱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得到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DVAS对记忆损伤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动物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杉碱甲,0.2 mg/kg)、DVAS低(5 mg/kg)、DVAS中(15 mg/kg)、DVAS高(45 mg/kg)剂量组。在连续给予相应药物7天后,除空白组外(注射生理盐水),剩余5组在第8天开始每天固定于灌胃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1 mg/kg东莨菪碱,持续7天,于第15天进行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次日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0 min后进行动物大处理,取小鼠海马、皮层组织。之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组织病理切片、蛋白质印迹法等药理学技术对相关酶活性、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及蛋白表达进行初步研究。此外,利用课题组前期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对C57BL/6小鼠的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初步探讨DVAS对脑内重要神经递质的影响。(2)脱氧鸭嘴花碱体内外代谢研究:对DVAS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Ⅰ、Ⅱ相共孵育体系中,并以大鼠口服40 mg/kg DVAS后,收集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样品,利用UPLC-QTOF-MS/MS对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结构鉴定,对DVAS体内外代谢轮廓和代谢特征进行考察。(3)脱氧鸭嘴花碱及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建立和验证大鼠血浆中DVAS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测定的UPLC-MS/MS方法,对静脉和口服给予DVAS后,大鼠血浆中DVAS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获得口服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及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对入血原型和代谢产物的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体内主要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成分。3.结果:(1)脱氧鸭嘴花碱改善学习记忆作用机制研究:以东莨菪碱诱导学习记忆损伤造模,结合Morris水迷宫小鼠行为学评价实验显示,DVAS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连续7天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后,在定位航行训练的第4-5天,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路程与上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的增加,均表现出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的同时,给予小鼠DVAS低、中、高剂量的三组动物中,小鼠的游泳路程和上台潜伏期会随着定位航行训练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在定位航行训练的第4-5天,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P<0.01或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上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DVAS低、中、高剂量组的穿台次数较模型组,均有显着的增加(P<0.05,P<0.01或P<0.00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DVAS对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损伤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表现出显着的改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东莨菪碱能使小鼠皮层和海马中ACh E的活性均有显着的增加(P<0.01或P<0.001),而Ch AT和BDNF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给予DVAS后,皮层和海马中ACh E的活性均有显着的降低(P<0.05,P<0.01或P<0.001),而且海马中Ch AT、BDNF的活性均有明显增加(P<0.05,P<0.01或P<0.001),且高剂量组的增加作用最为显着;而45 mg/kg剂量组的皮层中Ch AT、BDNF的活性均有明显增加(P<0.05)。其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中TNF-α的活性和NO的生成量均有显着的增加(P<0.01),给予DVAS 5、15、45mg/kg后,小鼠脑皮层中TNF-α的活性均有显着的降低(P<0.05,P<0.01或P<0.001),而DVAS低中剂量组小鼠脑皮层中NO均有显着降低(P<0.01或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中SOD、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P<0.01)。当给予DVAS后,小鼠脑皮层中GSH-px的活性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或P<0.001);但是DVAS对小鼠皮层中SOD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中ACh、5-HT、γ-GABA含量均有显着降低(P<0.05或P<0.01),而5-HIAA和Glu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但是对Ch、L-Asp和L-Trp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P>0.05)。当给予DVAS后,小鼠皮层中的γ-GABA水平均有显着升高(P<0.05,P<0.01或P<0.001),另外除了DVAS低剂量组,其他剂量组的ACh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或P<0.001);另外,DVAS各剂量组小鼠皮层中5-HIAA含量均有显着降低(P<0.05,P<0.01或P<0.001),而除了DVAS低剂量组,其他剂量组皮质中Glu水平均有显着降低(P<0.01或P<0.001),并且以上DVAS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均表现出一定剂量依赖性。(2)脱氧鸭嘴花碱体内外代谢研究:在DVAS体内外代谢研究中,共鉴定了23种代谢产物,以尿液和胆汁最多,分别发现了23和22种代谢产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发现6种,在粪便中发现13种,在血浆中发现8种,粪便中发现13种代谢产物。结果表明DVAS大部分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另外I相代谢以羟基化、羰基化为主,II相代谢以乙酰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为主。(3)脱氧鸭嘴花碱及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代谢产物鉴定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大鼠血浆中DVAS及其4种代谢产物的全定量及其他4种代谢产物相对定量的UPLC-MS/MS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DVAS在大鼠体内口服及静脉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获得了DVAS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7.46%。灌胃5、15 mg/kg DVAS时,DVAO与原型的AUC比值分别为31.91%和30.66%;灌胃5、15 mg/kg DVAS时,VAO与原型的AUC比值分别为15.8%、16.40%;然而,灌胃45 mg/kg DVAS时,DVAO与原型、VAO与原型的AUC比值分别为22.17%和3.23%,显着低于其他剂量下的AUC比值,另外在45 mg/kg或者剂量更高时,大鼠体内对DVAS的代谢酶会达到饱和或者存在其他进一步的代谢过程。而体外实验发现血浆抗胆碱脂酶活性主要与DVAS有关,而与其他代谢产物相关性较低。4.结论:DVAS主要通过增强胆碱系统(抑制ACh E和增加Ch AT的酶活力和蛋白表达),抗炎作用(抑制TNF-α的活力)、抗氧化应激作用(增加GSH-px的活力)、神经保护作用(增加BDNF和降低Glu的含量)、神经递质调节作用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DVAS体内外代谢产物较多,其中代谢途径为羟基化、羰基化、乙酰化、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代谢为主,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DVAS具有较好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体内达峰和消除时间均较快(Tmax约0.46 h,T1/2ke约1.47 h),另外主要I相代谢产物DVAO及VAO血药浓度均很高,AUC均达到DVAS的15%以上,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药效动力学研究;在45 mg/kg剂量下的DVAO及VAO血浆含量占比明显下降,提示大鼠体内对DVAS的代谢酶可能达到饱和或者存在其他进一步代谢的过程。在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面,其体内活性主要与原型DVAS有关,DVAS的代谢过程主要是一种降活或灭活的过程。

张萌萌[4](2019)在《花椒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花椒,系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实。前期,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表明花椒能显着激活海马、海马旁回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提示我们花椒可能具有改善学习和记忆障碍的活性。然而,其有效的活性部位和相关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首先应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花椒的中枢响应机制;其次通过建立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的病理模型,系统研究并筛选花椒改善认知障碍的有效活性部位及其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然后进一步考察主要成分羟基-α-山椒素(HAS)的稳定性。方法:(1)花椒的中枢响应机制研究:应用静息状态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estfMRI)技术,以低频振幅(ALFF)、部分低频振幅(fALFF)以及功能连接度(FC)等分析手段为主,得到舌下含花椒粉末(0.1 g)刺激前后的信号增加或减弱的脑区位置,探讨静息状态下花椒的中枢响应机制。(2)花椒改善学习和记忆障碍的有效部位筛选:通过东莨菪碱建立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小鼠病理模型,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期间的逃避潜伏期、探索期间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平台穿梭次数)、避暗试验(逃避潜伏期)及海马病理学组织切片等检测手段来筛选花椒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有效活性部位。(3)HAS(1.25、2.5、5.0 mg/kg,i.g.)对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改善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建立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病理模型,通过小鼠水迷宫、避暗试验及海马病理学组织切片评价HAS的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活性;通过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平、环磷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探讨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4)花椒水提物中HAS的稳定性研究:重点考察温度、空气氧、紫外光、pH值、人工胃肠液等因素对花椒水提液中HAS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有利于提高HAS保存率,保证临床疗效。结果:(1)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花椒刺激时大脑双边的海马(HIPP)、海马旁回(paraHIPP)、前额叶(PFC)等脑区的ALFF和fALFF信号明显增高,以右侧较显着;双侧海马与对侧海马以及海马旁回的功能连接度增强,提示花椒可能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2)花椒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1.0 g/kg,i.g.)均可显着减少水迷宫训练后期的逃避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期间的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平台穿梭次数,延长避暗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改善海马CA1、CA3区神经的损伤;然而,正丁醇和水提部位与模型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HAS高、中、低剂量均能减少小鼠水迷宫训练期的逃避潜伏期,增加空间探索期间的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过平台次数,避暗试验的逃避潜伏期也明显增加,海马CA1、CA3区神经的受损得到改善等。HAS可抑制海马神经元AChE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免疫组化染色等实验结果表明HAS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增加海马区的BDNF和p-CREB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有关。(4)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高温(80℃)、强酸(pH=2)、强碱(pH=12)对HAS的稳定性影响比较大,含量降解高达58.0%左右;HAS在人工肠液中稳定性较好;然而,置于人工胃液中8 h内,HAS的剩余百分量仅为17.8%,说明人工胃液对HAS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本课题通过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病理模型,发现花椒主要成分,HAS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胆碱能及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HAS是一个对酸、碱环境极为敏感的成分,可考虑将其制备成微囊、环糊精包合物等,确保其生物活性。

徐以香[5](2020)在《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围绕慢性退行性疾病开展了两个新药研发课题,具体如下:课题一: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研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由多因素引发、多机制参与的复杂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思维受损等临床症状,其病理特征主要为大脑萎缩、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D的病理特征较明确,但发病机制复杂多变,导致传统单一靶点抗AD药物不能全面应对当前的临床治疗新形势。目前AD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胆碱功能受损、生物金属离子稳态失衡、氧化应激等,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开展多功能(多靶点)药物研发是全面治疗AD的有效解决之道,也是目前AD治疗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现有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仍以不同抗AD药效团的合理拼接为主,该类策略过度依赖于有限的几个特异性抗AD药效片段/基团,导致目前的多靶点抗AD药物无论在药效还是机制方面都很难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发现全新结构的抗AD药效片段是多功能(多靶点)抗AD药物的关键。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新结构骨架的多靶点抗AD药物相关研究,在前期研究中采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策略,发展了第一代非拼合且同时具有AChE抑制、金属离子鳌合、抗氧化等三种功能抗AD药效分子。其中,优选化合物5r表现出良好的体内外抗AD药效活性,但受制于较高的给药剂量(200 mg/kg)不能继续开发成抗AD候选新药。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多功能药效分子包含一类较新颖的嘧啶硫脲类母核结构,构效关系表明该类结构是多功能抗AD药效的来源,同时该类结构也尚未被他人报道,是极具潜力的抗AD药效片段。然而,单一结构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存在AD治疗活性不够强、体内给药剂量过高等缺陷。鉴于嘧啶硫脲类结构延伸性好、骨架空间大小适中,活性修饰位点清晰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拼合策略的母核结构开展多功能AD治疗药物研发。本课题基于嘧啶硫脲类抗AD药效结构,通过药效团融合策略,引入其他抗AD药效片段,在减少给药剂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嘧啶硫脲类优势骨架衍生物的体内外抗AD药效。单胺氧化酶(MAOs)是一种催化内源性神经递质和外源性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的线粒体酶。AD患者脑内高表达的单胺氧化酶B(MAO-B)对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过度氧化脱氨导致大量的过氧化氢产生促进疾病的发展,导致AD患者脑内的多巴胺、5-HT等多种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使患者出现神经心理症状。因此,MAO-B抑制剂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重建单胺能神经传递的活力对AD产生双重治疗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抗AD临床在研药物。通过文献调研发现,MAO-B抑制的关键药效团炔丙胺基团与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取代胺甲基片段(可修饰区域)在结构上高度匹配,但又不影响各自的抗AD特征活性。鉴于此,我们采用药效团融合的方法,将炔丙胺融入嘧啶硫脲母核结构中,获得先导化合物A2。体外酶活测试表明A2同时具备AChE抑制活性(IC50=0.324μM)和MAO-B的抑制活性(IC50=1.427 μM),分子-蛋白对接模型显示两个靶标AChE和MAO-B与A2都表现出较高的亲合力;以化合物A2为先导结构,对炔丙胺氮原子进行修饰或炔丙胺与咪唑环之间的拼接方式进行优化考察,共设计合成了 16个全新结构的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A1-16),并筛选评价了上述衍生物的体外ChEs、MAOs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不仅具有较好的AChE&MAO-B双靶点选择性,且表现出优良的多功能药效平衡性。此外,A2可通过选择性鳌合二价铜离子(Cu2+),抑制Cu诱导的氧化还原循环、缓解Cu诱导的Aβ聚集,达到保护原代神经元细胞免受Cu-Aβ复合物毒性的功能。体内药效评价结果进一步证明,化合物A2·HCl在30 mg/kg给药剂量下显着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痴呆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较第一代嘧啶硫脲化合物5r的起效剂量降低近7倍。如上所述,以多功能抗AD药效基团嘧啶硫脲为母核结构,通过融入MAO-B抑制活性特征基团炔丙胺的药物拼合策略,可有效提升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抗AD活性,证明了该药物设计思路的合理性。然而,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仅表现出中等强度的透脑能力(Pe=3.16 × 10-6 cm s-1 for A2),限制其进一步的抗AD研究。透脑性的改善需提升分子结构的整体脂溶性,我们将优势骨架中的咪唑环替换成脂溶性更优的苯并咪唑,由此得到第二轮先导化合物B4。PAMPA实验及体外药效实验表明,化合物B4的透脑能力不仅得到显着改善(Pe=7.67 × 10-6 cm s-1),AChE和MAO-B抑制活性也有较大提高。本课题对先导化合物B4结构中的苯并咪唑基团、炔丙胺基的取代位置、炔丙胺基的氮原子修饰进行了优化改造,设计合成了 20个含苯并杂环结构的新型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B1-20),并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ChEs和MAOs抑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体外透脑性。其中,优选化合物B3对AChE的抑制活性较A2提高近10倍(IC50=0.032 μM),且较好维持了 MAO-B抑制活性(IC50=2.117 μM)、抗氧化能力、选择性Cu2+鳌合作用等多功能药效。体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B3-HCl在100 mg/kg的给药剂量下可同时高效抑制小鼠脑内AChE和MAO-B的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双靶点药效平衡,并在低剂量下显着改善痴呆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10 mg/kg)。此外,B3·HCl的水溶性为12.12 mg/mL,且在小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45.5%,具有较好的成药性。综上所述,化合物B3可作为新一代多功能抗AD候选药物进行后续开发。课题二:靶向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Ⅱ型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代谢紊乱疾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及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增加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病因。目前,临床上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大都基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直接降低血糖,常伴有体重增加、低血糖及胃肠道紊乱等副作用。因此,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的关键在于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靶标,并通过对新靶标的调节实现最佳血糖控制和更少副作用。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糖异生通路中倒数第二个关键限速酶,抑制其活性可高效阻断糖异生通路,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并达到降糖作用。抑制FBPase活性是直接对抗导致高血糖的关键因素,且不会造成低血糖副作用,因此,FBPase抑制剂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新手段,也是Ⅱ型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合作团队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FBPase酶结构中128位半胱氨酸(C128)是调控酶催化功能的关键活性位点,同时也是一个全新变构位点。通过共价修饰变构位点C128,可间接影响FBPase酶和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FBPase酶的催化活性,达到降糖的目的。我们遴选了自建老药实体库(含1400个老药)中可与半胱氨酸发生体内共价反应的10余种老药,通过体外测试评价它们对FBPase酶的抑制活性,首次发现戒酒药双硫仑具有良好的FBPase抑制活性(IC50=1.78μM)。本课题组基于其先导结构开展了老药二次研发,设计合成了 60个双硫类衍生物(C1-60),阐明了构效关系并获得了具有强效FBPase抑制活性的衍生物C30(IC50=0.22 μM)。体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C30可显着抑制小鼠肝脏FBPase活性,从而阻断糖异生途径,且能提高ICR小鼠和糖尿病模型鼠db/db小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通过氨基酸点突变、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实验、蛋白质谱、分子对接模拟等多种机制研究,我们证实了化合物C30可通过共价修饰半胱氨酸C128,变构调控相邻氨基酸残基N125-S124-S123构象变化,从而抑制FBPase催化活性。以上实验表明,化合物C30可作为新型FBPase共价抑制发挥良好的降糖药效,是优良的抗糖尿病先导结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本课题利用前期发现的多功能抗AD药效片段嘧啶硫脲为母核结构,通过药效团融合策略和成药性改善策略,发展了新一代炔丙胺-嘧啶硫脲类全新骨架的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优选化合物B3不仅具有很好的体内多靶点药效平衡性及药代动力学性质,较第一代AChE单靶点多功能抑制剂,其体内的药效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的起效剂量(至少降低20倍)。这部分工作为开发新一代多靶点(AChE&MAO-B)抗AD候选新药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结构基础。(2)首次发现戒酒药双硫仑具有FBPase抑制活性,并基于该先导结构,发展了新一代双硫类FBPase共价抑制,优选化合物C30通过共价修饰C128位点产生FBPase抑制作用,并在体内外发挥降血糖药效。这部分工作为开发全新机制(共价变构)的靶向FBPase的抗Ⅱ型糖尿病候选新药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结构基础。

陈朋朋,付传香,吴泽宇,许坤,张文成[6](2017)在《东莨菪碱医药中间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医学和临床研究表明,东莨菪碱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东莨菪碱作为胆碱受体阻滞药,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体分泌及中枢镇静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对其制备工艺和临床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力求为化药等研究提供参考。

井佳楠,吕邵娃,王秋红,王知斌,孟宪群,杨炳友,匡海学[7](2016)在《洋金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洋金花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品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洋金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醉茄内酯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倍半萜类以及酚酸类和木脂素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洋金花具有抗炎、抗瘙痒、细胞保护以及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而且其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皮肤角化、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洋金花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银屑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小儿肺炎、帕金森病、风湿等疾病。综述洋金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洋金花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林海生[8](2013)在《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水解牡蛎蛋白制备牡蛎蛋白酶解肽;初步探讨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联系;采用膜分离、凝胶层析分离等技术对牡蛎蛋白酶解肽进行分离纯化;探讨了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改善功能及机制,最后对分离组分的理化特性及PC12细胞活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牡蛎蛋白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功能食品,为牡蛎资源高值化利用开辟新途径。(1)研究前处理方法、E/S、pH值、温度和时间对中性蛋白酶水解牡蛎蛋白的影响,制备牡蛎蛋白酶解肽(EHOP),分析其分子量分布,体外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前100℃热处理10min能够提高酶解液中蛋白肽的含量,E/S为2.0%、pH7.0、温度50℃、时间3.0h为酶解的适宜条件,其DH达到14.95%,所制备的EHOP的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肽类物质,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3091Da。EHOP的还原性较强,对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EHOP浓度为25mg/mL时,其还原力A700为0.44, OH清除率和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21.2%和68.9%。(2)采用动物实验探讨EHOP改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其抗氧化活性。EHOP按剂量5g/kg.d给4周龄小鼠灌胃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方法考察了EHOP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浆、肝组织和脑组织中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EHOP组小鼠的潜伏期(18.97±3.84s)明显缩短,采用空间搜索策略的比例、穿越平台的次数、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和路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证实EHOP具有显着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与空白组相比,EHOP能够显着增强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P<0.005),显着性减少脑组织及血浆中的MDA含量均(P<0.005),结果显示,EHOP体内抗氧化活性同改善记忆能力有相关性。(3)采用超滤法对EHOP进行纯化,得到组分A(>10kDa)、组分B(10KDa~5kD)和组分C(<5kDa)三个组分,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急性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考察了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功能,并通过测定小鼠大脑中MDA含量、SOD活性、MAO活性和AchE活性,初步探讨了其改善学习记忆机理。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降低,其中H-组分B和L-组分C对实验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提高效果较为明显;空间探索试验中,H-组分B和H-组分C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小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的组分B和组分C均能显着降低小鼠大脑中的MDA含量(P<0.05),而仅H-组分A组的SOD活力显着提高(P<0.05),其余各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AChE活力显着性降低(P <0.05),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没有现在差异(P <0.05);相对于模型组,仅L-组分A组、H-组分A和L-组分C组的MAO活力显着降低(P <0.05),其余各组均作用不显着(P>0.05)。(4)采用凝胶层析法对组分C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以低分化的PC12细胞及H2O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显微镜观察EHOP、组分C及分离组分P1、P2、P3、P4对PC12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其存活率,研究EHOP及其分离组分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果如下:Sephadex G-25的分离条件为:超纯水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上样量0.5ml,柱压0.03MPa;组分C分离可得到四个组分,其中P3含量最高。高剂量组(800ug/mL)和低剂量组(400ug/mL)的EHOP和P3均能显着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 <0.05),而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别(P>0.05)。800ug/mL的EHOP、组分C和P3组分诱导PC12细胞7天后,未见有明显的突起长出,细胞形态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与空白组相比,其生长密度明显增大,具有提高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另外,800ug/mL的P3组分对H2O2损伤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修复作用,细胞存活率分别从(57.57±0.90)%提高至(61.06±1.22)%(P<0.05)。总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热处理能够提高酶解活性肽的效率,酶解制备的牡蛎蛋白酶解物(EHOP)的主要成分为低分子肽类物质,体外试验表明EHO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EHOP具有改善正常小鼠及东莨菪碱所致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且抗氧化活性强,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清除自由基、降低脑组织氧化损伤作用密切联系,与调节脑组织中的神经递质(胆碱能)有关;EHOP对PC12细胞具有促生长增殖作用,但未能促进其分化,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修复作用。

许玉珉[9](2018)在《开心散对东莨菪碱致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质联用)检测开心散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质量保证。观察开心散低、中、高剂量对东莨菪碱致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开心散改善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为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开心散有效组分的质量控制将开心散的人参、茯苓、石菖蒲、远志四味中药按照3:3:2:2比例投料,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进行萃取,分别收取石菖蒲挥发油及人参提取液;将石菖蒲药渣、人参药渣与茯苓、远志共煎后合并药液。减压浓缩后按比例将石菖蒲挥发油与提取原液混匀,检测前采用固相萃取进行预处理。将人参皂苷Rg1、远志皂苷元、远志山酮III、β-细辛醚、α-细辛醚标准品分别用甲醇配置成浓度为50μM/L待测溶液。最后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开心散进行有效成分检测。实验二: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1.行为学实验: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开心散低剂量组、开心散中剂量组、开心散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生理盐水外,开心散组分别以0.7 g/kg/d、1.4 g/kg/d、2.8 g/kg/d给药,阳性药对照组给予3 mg/kg/d的多奈哌齐,治疗周期为14天,每日一次。给药后第8日开始行为学测试,测试前1小时灌胃给药,测试前半小时造模干预,除正常组用0.9%生理盐水代替外,其余各组小鼠予以东莨菪碱3 mg/kg/d腹腔注射。2.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损伤状况;TUNEL染色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状况;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脑海马和皮质中Bcl-2、Bax、PSD95、SYN、BDNF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法对小鼠脑海马和皮质中Ach、ChAT、AChE、SOD、GSH-Px、ROS、MDA的活性及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开心散有效组分的质量控制通过液质联用及其二级质谱碎片结合标准品可指认的包括5个有效成分,分别是远志皂苷元、远志山酮III、人参皂苷Rg1,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2.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1)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结果提示: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小鼠显着延长(P<0.01),开心散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可缩短模型小鼠的逃避潜伏期(P<0.01)。游泳轨迹显示:与正常组和给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杂乱无序的游泳轨迹。空间探索结果提示:模型组小鼠在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正常组显着减少(P<0.01),开心散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可改善上述指标(P<0.01);在游泳速度方面,模型组小鼠明显慢于正常组(P<0.05),而给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2)Y迷宫结果提示:模型组小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比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开心散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均可提高模型小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比(P<0.05)。3.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1)尼氏染色结果提示: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数目减少,细胞内尼氏小体减少甚至消失,呈空泡泡样,排列紊乱,开心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可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细胞存活状况。(2)TUNEL染色结果提示: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质区神经元数目减少,凋亡小体显着增加,部分神经元形态异常,开心散低、中、高剂量及阳性药多奈哌齐可减轻神经元凋亡状况。(3)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区Bax/Bcl-2比值显着增加(P<0.05或P<0.01),开心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下调Bax/Bcl-2比值(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区PSD95、SYN、BDNF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或P<0.01),开心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不同程度上调PSD95、SYN、BDNF的表达(P<0.05或P<0.01)。(4)试剂盒检测结果提示: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区AchE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ChAT的活性明显下降(P<0.05),Ach的水平明显减少(P<0.05或P<0.01),开心散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可不同程度调节上述指标(P<0.05或P<0.01)。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区SOD(P<0.05)、GSH-Px(P<0.05或P<0.01)明显下降,MDA(P<0.05或P<0.01)和ROS(P<0.01)水平明显升高,开心散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明显增加SOD、GSH-Px(P<0.05或P<0.01)的活性,降低MDA和ROS(P<0.05或P<0.01)的水平。结论:1.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出开心散中含5种主要有效成分,为进一步探讨开心散改善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奠定了药效学基础。2.开心散低、中、高剂量可改善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神经元损伤,抗细胞凋亡,改善突触功能,调节胆碱能神经递质,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李焱[10](2020)在《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抗阿尔茨海默症及抗疲劳活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洋贝类资源丰富,加工后废弃物(尤其是贝壳)数量巨大。但是,目前对贝类加工废弃物的传统利用方式价值偏低,易造成资源浪费。本研究在课题组已开发利用焦谷氨酸与贝壳碳酸钙反应制备焦谷氨酸钙技术的基础上,对焦谷氨酸钙进行了抗骨质疏松作用、对认知障碍的治疗和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抗疲劳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焦谷氨酸钙在医药、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首先,通过构建三月龄去卵巢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模拟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症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以大鼠血清中25-OH-VD及骨钙含量评价焦谷氨酸钙的促钙吸收作用,以骨密度、股骨骨壁厚度,以及骨量为标准评价了焦谷氨酸钙对骨骼的改善作用;以骨转换指标碱性磷酸酶含量、成骨相关通路以及破骨相关通路初步探究了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相关机制。结果表明焦谷氨酸钙能够显着提升大鼠血清中因去势手术所造成的25-OH-VD含量下降,显着提升骨钙含量、骨密度、骨壁厚度,改善骨骼骨小梁微环境,降低由于补偿性骨生成带来的碱性磷酸酶含量提升,并且提高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与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降低Dickkopf1蛋白的含量以增加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胞内的含量,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上结果表明,焦谷氨酸钙能促进钙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体内骨矿化,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达到改善骨骼健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次,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造成小鼠短期记忆障碍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对焦谷氨酸钙的改善认知障碍和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探究。通过莫里斯水迷宫和Y迷宫两种行为学试验对焦谷氨酸钙改善认知障碍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功效进行了检测;通过小鼠海马区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胆碱能指标的检测,对焦谷氨酸钙的神经保护功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焦谷氨酸钙可以显着降低小鼠在莫里斯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的潜伏期,提高在莫里斯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中穿越原安全平台所在位置次数,延长小鼠在Y迷宫新臂中的探索时间,证明焦谷氨酸钙的确可以改善由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认知障碍。此外,焦谷氨酸钙还能降低小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IL-10含量,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证明焦谷氨酸钙能通过改善小鼠海马区抗氧化能力、提高抗炎能力达到保护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目的,并且通过保护海马区神经细胞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认知障碍。最后,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复合强迫游泳模型小鼠检验焦谷氨酸钙的抗疲劳活性,以游泳时间为指标评价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增强效果,并对小鼠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血清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了检测,以探究焦谷氨酸钙的抗疲劳机制。结果表明,焦谷氨酸钙能够显着增加小鼠的游泳时间,并且能够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的含量,降低血清乳酸含量,增加小鼠血清抗炎因子IL-10含量,减少TNF-α和IL-1β的含量,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降低丙二醛含量。提示焦谷氨酸钙能够通过增加小鼠能量储备,影响小鼠能量代谢,降低血清乳酸含量,并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从而提高小鼠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对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症、抗阿尔茨海默病以及抗疲劳功效及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焦谷氨酸钙的体内吸收情况良好,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认知障碍,并拥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为高值化利用海洋贝类加工废弃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关于东莨菪碱的中枢作用原理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东莨菪碱的中枢作用原理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对CD病因病机的研究
        二、中医对CD辨证分型的研究
        三、中医治疗CD单味药物研究
        四、中医治疗CD方剂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医学治疗CD的研究进展
        一、CD的诊断标准
        二、CD发病机制研究
    第三节 交泰丸及组方药物研究进展
        一、交泰丸的药理学研究
        二、黄连治疗CD的研究进展
        三、肉桂治疗CD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交泰丸有效组分的质量控制—液质联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三、讨论
第三章 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 逃避潜伏期测试
        (二) 空间探索试验
        (三) 空间探索试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四) Y迷宫实验
        (五) 新物体识别
        (六) 条件恐惧测试
    三、讨论
第四章 交泰丸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乙酰胆碱系统功能实验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 乙酰胆碱(Ach)检测
        (二) 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检测
        (三) 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检测
    三、讨论
第五章 交泰丸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系统实验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 丙二醇(MDA)的检测
        (二) 活性氧(ROS)的检测
        (三)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检测
        (四) 过氧化氢酶(CAT)的检测
    三、讨论
第六章 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神经元相关蛋白的研究实验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 海马、皮质BDNF蛋白的测定
        (二) 海马、皮质NGF蛋白的测定
        (三) 海马、皮质SYN蛋白的测定
        (四) 海马、皮质Psd95蛋白的测定
        (五) 尼氏染色
    三、讨论
第七章 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 海马、皮质凋亡蛋白Bcl-2的测定
        (二) 海马、皮质凋亡蛋白Bax的测定
        (三) 海马、皮质凋亡蛋白Caspase-3的测定
        (四) Tunel染色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安神补心丸对正常小鼠及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安神补心丸对有记忆障碍的正常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安神补心丸对有记忆获得障碍的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2 安神补心丸对有记忆巩固障碍的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3 安神补心丸对有记忆再现障碍的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讨论
第二部分 安神补心丸对APP/PS1 模型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安神补心丸对APP/PS1 小鼠体重及行为学的影响
        2 安神补心丸对APP/PS1 小鼠血清中SOD、MDA含量的影响
        3 安神补心丸对APP/PS1 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4 安神补心丸对APP/PS1 小鼠海马区病理学组织及Aβ40 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脱氧鸭嘴花碱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脱氧鸭嘴花碱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脱氧鸭嘴花碱对东莨菪碱诱导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
        1.试剂、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脱氧鸭嘴花碱对东莨菪碱诱导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1.试剂、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脱氧鸭嘴花碱体内外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脱氧鸭嘴花碱大鼠体内外代谢产物的鉴定
        1.试剂、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脱氧鸭嘴花碱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1.试剂、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与讨论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花椒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1.1 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1.2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2 花椒在改善学习和认知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
        2.1 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现状
        2.2 花椒在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方面的研究现状
    3 花椒酰胺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基于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花椒的中枢响应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试药
        1.2 研究对象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36,37]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花椒刺激前后各脑区自发活动变化
        3.2 花椒刺激前后两侧海马和整个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花椒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活性部位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饮片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药液准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避暗试验[48]
        2.5 Morris水迷宫实验[49]
        2.6 海马组织形态分析
        2.7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行为学实验结果
        3.2 花椒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海马病理切片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花椒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药液准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造模方法
        2.4 避暗试验
        2.5 Morris水迷宫实验
        2.6 海马组织形态分析
        2.7 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测定
        2.8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BDNF和 CREB蛋白表达
        2.9 qRT-PCR检测小鼠海马BDNF和 CREB mRNA表达
        2.10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海马中BDNF和 CREB蛋白表达
        2.11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行为学实验结果
        3.2 HAS对小鼠海马组织形态的影响
        3.3 HAS对小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影响
        3.4 HAS对小鼠BDNF、CRE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花椒水溶液中羟基-α-山椒素的稳定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饮片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1.1 花椒水溶液的制备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3 人工胃、肠液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方法学考察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紫外光对花椒水溶液中HAS稳定性的影响
        3.2 温度对花椒水溶液中HAS稳定性的影响
        3.3 空气中的氧气对花椒水溶液中HAS稳定性的影响
        3.4 pH值对花椒水溶液中HAS稳定性的影响
        3.5 人工胃肠液对花椒水溶液中HAS稳定性的影响
    4 小结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2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课题一 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研发
    第1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1.1.1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影响因素
        1.1.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进程及诊断
        1.1.3 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现状
        1.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
        1.2.1 神经传递与AD
        1.2.1.1 胆碱能系统
        1.2.1.2 谷氨酸能系统
        1.2.1.3 单胺氧化酶
        1.2.1.4 5-羟色胺能系统
        1.2.2 β-淀粉样蛋白与AD
        1.2.2.1 减少Aβ的生成一分泌酶的调节
        1.2.2.2 调节Aβ转运
        1.2.2.3 减少Aβ聚集
        1.2.2.4 针对Aβ的免疫疗法
        1.2.3 Tau蛋白和AD
        1.2.3.1 Tau蛋白磷酸化抑制剂
        1.2.3.2 微管蛋白稳定剂
        1.2.3.3 Tau蛋白聚集抑制剂
        1.2.3.4 Tau蛋白免疫疗法
        1.2.4 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和AD
        1.2.5 神经炎症与AD
        1.3 多靶点抗AD药物研发策略
        1.3.1 多靶点活性分子的设计策略
        1.3.2 多靶点抗AD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2.1 具有MAOs抑制活性的AChEIs
        1.3.2.2 具有抑制Aβ聚集的AChEIs
        1.3.2.3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AChEIs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前期基础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AD活性研究
        2.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2.2 炔丙胺修饰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3 炔丙胺修饰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外多功能活性评价
        2.3.1 衍生物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2.3.2 衍生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2.3.3 衍生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试
        2.3.4 构效关系讨论
        2.3.5 化合物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试
        2.3.6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
        2.3.7 化合物抑制Cu~(2+)诱导的Aβ聚集
        2.3.8 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测试
        2.3.9 化合物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2.4 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内药效学评价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胆碱酯酶抑制实验
        2.6.2 单胺氧化酶活性测试
        2.6.3 抗氧化指数测试
        2.6.4 金属离子螯合实验
        2.6.5 化合物对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的抑制实验
        2.6.6 透射电镜实验
        2.6.7 斑点印记实验
        2.6.8 ThT实验
        2.6.9 MTT细胞存活率实验
        2.6.10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实验(PAMPA)
        2.6.11 通道水迷宫实验
        2.6.12 分子对接
        2.6.13 化合物的合成
    第3章 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透脑性改善研究
        3.1 立题依据
        3.2 含苯并杂环的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重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3.3 含苯并杂环的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外多功能活性评价
        3.3.1 衍生物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3.3.2 化合物B3和A1的分子对接研究
        3.3.3 衍生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3.3.4 化合物B3与MAO-B的分子对接研究
        3.3.5 构效关系讨论
        3.3.6 衍生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试
        3.3.7 化合物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3.3.8 化合物B3和B4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试
        3.3.9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
        3.3.10 化合物B3和B4抑制Cu2+诱导的Aβ聚集
        3.4 化合物成药性质评价
        3.4.1 类药性分析
        3.4.2 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
        3.5 化合物B3体内药效学评价
        3.5.1 体内AChE&MAO-B抑制活性评价
        3.5.2 AD动物模型药效评价
        3.6 本章小结
        3.7 实验部分
        3.7.1 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实验
        3.7.2 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测试
        3.7.3 抗氧化能力指数测试
        3.7.4 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3.7.5 金属离子鳌合实验
        3.7.6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
        3.7.7 透射电镜实验
        3.7.8 水溶性测试
        3.7.9 药代动力学评价
        3.7.10 脑内AChE&MAO-B抑制活性测试
        3.7.11 动物行为学评价
        3.7.12 分子对接
        3.7.13 化合物的合成
课题二 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
    第4章 前言
        4.1 糖尿病概述
        4.2 糖尿病治疗策略
        4.2.1 促胰岛素分泌剂
        4.2.1.1 磺脲类
        4.2.1.2 格列奈类
        4.2.1.3 DPP-4抑制剂
        4.2.1.4 GLP-1受体激动剂
        4.2.2 胰岛素增敏剂
        4.2.3 直接降血糖药物
        4.2.3.1 SGLT2抑制剂
        4.2.3.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2.4 抑制肝糖输出类药物
        4.3 果糖-1,6-二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4.3.1 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
        4.3.2 果糖-1,6-二磷酸酶的结构与功能
        4.3.3 FBPase抑制剂研究进展
        4.3.3.1 位于亚单位界面的抑制剂
        4.3.3.2 AMP变构位点抑制剂
        4.3.3.3 与底物位点结合的抑制剂
        4.3.3.4 与C128位点结合的共价抑制剂
        4.4 立题依据
        4.4.1 老药新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4.4.2 本部分工作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5章 基于老药二次开发的FBPase共价抑制剂的发现及抗糖尿病研究
        5.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5.2 以双硫仑为先导结构的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3 双硫仑衍生物体内外药效学评价
        5.3.1 衍生物对FBPase的抑制活性评价
        5.3.2 构效关系研究
        5.3.3 衍生物在细胞水平上的毒性评价
        5.3.4 衍生物在ICR小鼠初步降血糖评价
        5.3.5 化合物C30在肝原代细胞上抑制肝糖输出
        5.3.6 化合物C30在体内抑制肝脏糖异生途径
        5.3.7 化合物C30在ICR小鼠和db/db小鼠上降糖药效评价
        5.4 二硫类化合物与FBPase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究
        5.4.1 时间依赖性曲线
        5.4.2 紫外吸收实验
        5.4.3 半胱氨酸点突变实验
        5.4.4 蛋白质谱分析
        5.4.5 化合物C30与C128共价结合影响FBPase催化活性
        5.5 本章小结
        5.6 实验部分
        5.6.1 FBPase抑制实验
        5.6.2 细胞毒测试
        5.6.3 体内初步降血糖评价
        5.6.4 肝原代细胞葡萄糖输出抑制实验
        5.6.5 ICR小鼠体内GNG抑制实验
        5.6.6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5.6.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6.8 蛋白质谱分析
        5.6.9 分子对接模拟
        5.6.10 化学合成部分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期刊申请专利
致谢

(6)东莨菪碱医药中间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东莨菪碱的主要获取途径
    1.1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1.2 生物合成
    1.3 化学合成
2 分离纯化
3 东莨菪碱的应用
    3.1 麻醉与镇痛作用
    3.2 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3.3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3.4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3.5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3.6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3.6.1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治疗作用
        3.6.2 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
        3.6.3 在戒毒方面的应用
4 问题与展望

(7)洋金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醉茄内酯类
    1.2 黄酮类
    1.3 生物碱类
    1.4 倍半萜类
    1.5 木脂素类
    1.6 酚酸类
    1.7 其他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抗瘙痒作用
    2.2 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皮肤角化的影响
    2.3 细胞保护作用
    2.4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6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7 其他作用
    2.8 毒性
3 临床研究
    3.1 银屑病
    3.2 肺部疾病
        3.2.1 小儿肺炎
        3.2.2 慢性气管炎
        3.2.3 哮喘
    3.3 帕金森病
    3.4 风湿
    3.5 精神分裂
    3.6 麻醉
    3.7 其他疾病
4 结语与展望

(8)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1 绪论
    1.1 学习和记忆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2 学习记忆的实验评价方法
    1.3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4 牡蛎加工利用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牡蛎蛋白酶解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前处理对酶解活性肽制备的影响
        2.2.2 EHOP 的制备工艺
        2.2.3 EHOP 的分子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2.3 讨论
        2.3.1 不同前处理对酶解活性肽制备的影响
        2.3.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2.4 本章小结
3 EHOP 的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EHOP 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3.2.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3.2.3 EHOP 对小鼠肝组织 LDH 活性和血浆中 BUN 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EHOP 的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3.3.2 EHOP 的抗氧化活性
        3.3.3 EHOP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与抗氧化活性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4 EHOP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改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EHOP 超滤组分分析
        4.2.2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4.2.3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中 MDA 含量和 SOD 活性的影响
        4.2.4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组织中 MAO 和 AChE 活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EHOP 超滤组分分析
        4.3.2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4.3.3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小鼠脑组织中 MDA 含量和 SOD 活力的影响
        4.3.4 超滤组分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小鼠脑组织中 MAO 和 AChE 活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EHOP 组分 C 的分离纯化及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组分 C 的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5.2.2 分离组分对 PC12 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5.2.3 分离组分对 H_2O_2所致氧化损伤的 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
    5.3 讨论
        5.3.1 组分 C 的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5.3.2 分离组分对 PC12 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5.3.3 分离组分对 H_2O_2所致氧化损伤的 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开心散对东莨菪碱致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认知功能障碍的西医学研究现状
        一、发病机制
        二、治疗现状
    第二节 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现状
    第三节 中药复方开心散的研究现状
        二、开心散的实验研究
        三、开心散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意义
第二章 开心散有效组分的质量控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第三章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第二节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第三节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神经突触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第四节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第五节 开心散对认知障碍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实验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抗阿尔茨海默症及抗疲劳活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海洋贝类加工废弃物的利用
    1.2 焦谷氨酸
        1.2.1 焦谷氨酸概述
        1.2.2 焦谷氨酸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
        1.2.3 氨基酸钙概述
        1.2.4 焦谷氨酸钙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1.3.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1.3.2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1.3.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1.4 阿尔茨海默症概述
        1.4.1 阿尔茨海默症的分类、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1.4.2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
        1.4.3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
    1.5 疲劳状态概述
        1.5.1 疲劳的定义和特征
        1.5.2 抗疲劳药物或疗法
        1.5.3 力竭游泳模型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焦谷氨酸钙的制备
        2.3.2 动物实验方案
        2.3.3 生化指标测定
        2.3.4 骨密度测定
        2.3.5 微CT检测
        2.3.6 骨壁厚度及股骨远端微环境检测
        2.3.7 骨钙含量测定方法
        2.3.8 组织形态学分析方法
        2.3.9 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
        2.3.10 数据分析
        2.3.11 动物伦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焦谷氨酸转化率测试
        2.4.2 焦谷氨酸钙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3 焦谷氨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钙以及骨密度的影响
        2.4.4 焦谷氨酸钙对大鼠骨骼形貌的影响
        2.4.5 焦谷氨酸钙对去卵巢大鼠椎骨和股骨骨间质的影响。
        2.4.6 焦谷氨酸钙抗骨质疏松机制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焦谷氨酸钙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焦谷氨酸及焦谷氨酸钙的制备
        3.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3.3.3 莫里斯水迷宫试验
        3.3.4 Y迷宫试验
        3.3.5 取材与样本制备
        3.3.6 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3.3.7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行为学试验结果
        3.4.2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4.3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海马区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3.4.4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海马区炎症因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焦谷氨酸钙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4.1 概述
    4.2 材料与材料
        4.2.1 仪器、试剂和材料
        4.2.2 动物及处理
    4.3 实验方法
        4.3.1 脂多糖复合负重强迫游泳疲劳模型的建立
        4.3.2 生化指标测定
        4.3.3 数据处理
        4.3.4 动物伦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4.4.2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体质量变化和内脏指数的影响
        4.4.3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4.4.4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肌/肝糖原含量和尿素氮的影响
        4.4.5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肌肉中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4.4.6 焦谷氨酸钙对小鼠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东莨菪碱的中枢作用原理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泰丸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馨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2]安神补心丸对正常小鼠及APP/PS1转基因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D]. 王方. 青岛大学, 2019(02)
  • [3]脱氧鸭嘴花碱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D]. 邓钢.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花椒改善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萌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D]. 徐以香.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东莨菪碱医药中间体的研究进展[J]. 陈朋朋,付传香,吴泽宇,许坤,张文成. 安徽化工, 2017(06)
  • [7]洋金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井佳楠,吕邵娃,王秋红,王知斌,孟宪群,杨炳友,匡海学. 中草药, 2016(19)
  • [8]牡蛎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D]. 林海生.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9]开心散对东莨菪碱致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许玉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焦谷氨酸钙的抗骨质疏松、抗阿尔茨海默症及抗疲劳活性初步研究[D]. 李焱.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东莨菪碱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