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论文文献综述)
武建芬[1](2006)在《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研究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从最初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问题的关注,逐渐转向探讨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社会交往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鉴于同伴交往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与心理理论的相互作用机制尤为引人瞩目。 本研究旨在考察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主要是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交往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这将有助于从社会交往经验的角度来理解儿童心理理论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过程,并对培养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二十余年来有关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心理理论与社会交往关系等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比较详尽系统的回顾。一是介绍了心理理论概念的发展和经典的研究范式。二是阐述并简析了该领域几种较重要的理论观点。接下来重点综述和评析了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交往经验和同伴交往经验,同时对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这一领域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先前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就是在设计上多停留于静态的或横断的相关研究,缺乏动态追踪和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自然观察研究,从而不能确定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机制,对学前教育的实践指导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只有通过实验操作,使儿童暴露于有关心理状态的信息中,我们才能评估在儿童心理理解上的因果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其中,研究一探讨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提名、同伴交往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给幼儿施测多个经典心理理论任务,分别使用教师评定法和同伴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地位(4岁以上)进行了静态的评定,同时运用录像观察技术对3—4岁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了自然观察,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能力获得的关键期。4岁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显着优于3岁幼儿,而且多种心理理论任务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这种相关依然存在。(2)3—4岁幼儿的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这种相关依然存在。(3)4岁以上幼儿的“被喜欢”提名与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而与“不被喜欢”提名之间相关不显着,而且幼儿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与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
李凌[2](2002)在《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诸多动机结构和期望理论的核心成分和关键内容的能力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之能力的自我评价性判断(Harter,1985a)。它与元认知有密切关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类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可能知觉也可能没有知觉,可能准确知觉也可能有所偏向。不过,正是这些知觉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而人总是按照现象场中所知觉到的样子来构造自己的现实的——知觉到的现实是人的直接现实,也最终决定人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方向。所以,研究能力知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以往的研究由于评估工具的限制,主要以小学高年级以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他们的能力知觉在其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经验表明,学前儿童已表现出许多自我认识的迹象。Bandura等学者也肯定,婴、幼儿已经具有对自己能力的知觉和信念,并对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迄今尚未见过系统的实研究。所以,本研究想就学前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一般趋势和发展特点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六个实验,对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在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和认知等三个重要活动领域中的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学前幼儿的发展水平,本研究通过设置具体活动情境,并采用口头报告和行为观察相结合、相比照的方法,增加方法的敏感性,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幼儿的能力自我知觉状况。 第一部分是幼儿身体运动领域能力自我知觉的研究,由三个实验组成: 实验一借鉴Bandura自我效能测量的经典模式,在幼儿三次集中试跳之前、之后,分别让幼儿就自己在完成从易到难的一系列立定跳远任务上的能力及把握程度做判断,并在其后再对自己最大能力分别做一个单项目的总的判断,比较试前泛化经验和试后即时直接经验对幼儿能力知觉的影响作用,并对比单项目判断和多项目判断对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反映情况。实验发现:1)泛化经验下,小班幼儿对自己的跳远能力作出不切实际的高估,直接经验对此倾向没有显着的修正作用;中、大班幼儿在泛化经验下,对自己能力的估计相对保守,但在三次试跳后,也表现出高估倾向,但两者与其实际能力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相关,表明这种高估在学前中后期已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2)幼儿在多项目判断上比在单项目判断上更容易表现出能力高估,但多项目任务上对能力的程度判断,则0 细致地体现出幼儿对任务难度与能力间关系的理解和在自我能力判断中的运用。.实验二采用在初试基础上逐级提高任务要求,让幼儿依次进行试跳和能力判 断的逐级诱导法,进一步研究更为明确的引导目标和和更加即时的行为反馈对幼 儿能力发挥和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l)与能力发挥一样,幼儿对自 己能力的知觉也表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2)逐级诱导使得各年级幼儿的最好成 绩都显着提高,但对其能力判断没有显着影响:3)幼儿在面临相对能力极限时 的反应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小班幼儿两极分化,要么不肯再尝试下一个目标, 要么尝试多次才肯承认达不到;大班幼儿则绝大部分都会尝试一下后再判断能否 达到更远的目标;4)行为观察表明,虽然幼儿口头报告的能力判断偏高,但随 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其尝试时的神情、态度和行为动作都表现得更加审慎、专注、 紧张和努力,表明幼儿对任务难度和自身能力都有所知觉,只是仍期望努力可以 提高能力表现。呜 实验三则通过实物奖励和口头鼓励激发幼儿更大的动机,考察在高难任务情 境下,动机因素对幼儿努力状况的影响及其中折射出的能力知觉的变化。结果发 现,激励的实施激发了大部分幼儿进一步尝试的意愿,且使得幼儿的主观努力和 动机性行为更加突出、更加普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增量的能力概念;但激 励后幼儿的能力判断与激励前没有显着性变化。 第二部分是人际领域,由实验四构成。运用结构性会谈,了解幼儿对自己人 际关系的知觉和增进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手段的知觉,并采用提名法了解幼儿的实 际人际地位作为与其主观知觉相对照的客观指标。结果显示:l)幼儿对自己现 有人际关系和增进他人喜欢的能力都有乐观的判断,且两者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但与同伴提名中反映出的其实际人际地位没有关联,充分体现了幼儿能力自 我知觉的主观性;2)幼儿对人际喜恶原因的认识与其采用什么手段增进他人喜 欢的反应相对一致:3)幼儿对增进教师喜欢和同伴喜欢所使用的手段表现出区 分性,对前者更强调表现好,而对后者则意识到交换、互惠的重要意义;4)幼 儿对原因、手段报告中,体现了成人的教育影响;5)幼儿报告“能”使更多人 喜欢自己,但说不出可以凭借的手段,表明幼儿的能力知觉更多是一种自己对结
李海霞[3](2017)在《单亲家庭4-6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逐年增高,破坏了原有的家庭结构,使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交关系和社交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对幼儿的良好个性、品德、情绪情感的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人们对单亲家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缺乏重视,忽视了单亲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单亲幼儿教育问题成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解决的新问题,单亲家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亟需关注。为了解和掌握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的现实情况,探讨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教育对策,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访谈法相结合,对呼和浩特市武川县5所幼儿园,36名离异单亲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单亲家庭幼儿同伴交往现状不佳。得出结论如下: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现状整体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同伴交往的态度消极被动,同伴交往的能力相对偏低,同伴关系不佳。家长自身交往能力与幼儿的同伴交往态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可以推测,家长的自身交往能力越强,会影响到幼儿的同伴交往态度越高。家长对幼儿要求,与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发展水平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与同伴交往态度不显着,说明家长对幼儿交往的要求越高,直接会导致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发展水平提高。家长的教育观点,与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发展水平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家长的教育观点与同伴交往态度不显着,说明家长对幼儿交往的教育观点越好,直接会导致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发展水平提高。
郎敏[4](2019)在《4-6岁幼儿家庭亲密度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表现。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是幼儿社会化进程的良好开端。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是个体早期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系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及社会化发展有直接和具体的影响。家庭亲密度作为家庭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除环境因素影响外,幼儿自身因素也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情绪被视为个体健康发展的主要体现,而情绪调节更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众多,家庭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本研究将家庭、同伴、个体相结合,探讨家庭亲密度、幼儿同伴关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家庭亲密度、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对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水平。本研究选取西安市某幼儿园266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幼儿及其家长、教师作为施测对象,以文献研究法、测验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之以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家庭亲密度、幼儿同伴关系和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与幼儿同伴关系之间发挥怎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4-6岁幼儿同伴关系中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维度在幼儿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同伴关系类型在幼儿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呈现出显着差异。2.4-6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部分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各报告中的情绪不稳维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教师报告和最终得分的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家长报告的情绪不稳维度和教师报告的情绪调节维度在上存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家长报告和最终得分的情绪调节能力及教师报告的情绪调节维度存在同伴关系类型上的差异;3.4-6岁幼儿家庭亲密度在幼儿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家庭类型、同伴关系类型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家庭亲密度、幼儿同伴关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家庭亲密度中亲密度维度与社会喜好呈显着正相关,适应性维度与同伴关系类型呈显着正相关;家庭亲密度、同伴关系与情绪不稳呈显着负相关,与情绪调节呈显着正相关。5.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和幼儿同伴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与社会喜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适应性与社会喜好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与同伴关系类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家庭适应性与同伴关系类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家庭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和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对家长和教师提出如下建议:家长方面:(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亲密度水平;(2)以身作则,为幼儿的情绪调节提供示范与指导;(3)加强亲子沟通,为幼儿提供同伴交往的经验;(4)学习相应的育儿知识,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教师方面:(1)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给予教育与疏导;(2)通过情绪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情绪教育;(3)教给幼儿一些同伴交往的方法;(4)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5)主动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同伴关系水平。
冯晓霞[5](1991)在《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刊91年第二期《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一文介绍了苏联着名儿童心理学家玛娅·伊万诺夫娜·利西娜关于交往的个体发生问题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有关的理论观点及关于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然而,与成人的交往只是交往的一个范畴,同龄伙伴(简称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在对儿童与成人的交往问题进行了长达15年之久的系统研究之后,从70年代起,利西娜及其同事又开始探讨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
张恋[6](2018)在《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角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通过扮演相应角色,幼儿和同伴之间出现各种交往行为,同伴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为了探讨基于角色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A园两个中班共59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了研究,从社交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亲社会行为这四个维度分析了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角色游戏中幼儿在社交主动性维度体现出情绪积极且乐于交往,能顺利与同伴互动、交往被动及不善领导,较少打抱不平等特点;在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维度体现出会用礼貌语和体态语,能用语言解释自身行为、协商能力较弱,领会同伴意图能力不强等特点;在社交障碍维度体现出能较好融入同伴群体,愿意发表意见、和同伴时有冲突,交往有时遭到拒绝等特点;在亲社会行为维度体现出关心同伴且乐于助人,愿意与被拒绝儿相处、合作能力不强,分享意识偏薄弱等特点。结合对角色游戏中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主题的设置、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角色的安排、游戏的观察与介入等因素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巧妙创设环境,在友好合作中减少冲突;合理投放材料,化争抢为分享提升亲社会性;丰富游戏主题,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全面发展;回归幼儿自主权,在主动制定规则中发展协商能力;协调角色分配,以多样化角色促使幼儿提高同伴交往能力;有效观察并适时介入,助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李楠[7](2011)在《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生产方式的国际化、区域化,使合作与交往成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一项幼儿园现状调查研究指出:在我国,师幼互动中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幼儿自由活动的余地小;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培养。提高一线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视,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专门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方式很少。而有研究表明交往策略的培养已经成为改善幼儿同伴关系、发展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角色游戏这个受广大幼儿喜爱的活动,能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增加同伴交往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效果。那么角色游戏是否能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水平成为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从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培养入手,运用半结构化的自编角色游戏,选取河南信阳某私立一类幼儿园的两个大班的幼儿,采用自然实验法为主、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为辅,集体测量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幼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角色游戏干预方案从整体上提高了实验班幼儿使用交往策略的水平。提高了幼儿使用积极交往策略(主动邀请、合作、助人和言语协商)的次数,降低了使用消极交往策略(攻击和反攻击)的次数;(2)角色游戏方案实施后,实验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得分显着高于实验前;(3)角色游戏为主、教师日常干预为辅的方案降低了两名个案使用消极交往策略的次数,提高了使用积极交往策略的次数,并且交往策略内容也丰富了。提升了个案在同伴中的接纳程度。(4)教师的消极干预提高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角色游戏干预提高了本实验的生态效度。最后,讨论分析了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如样本数量少限制了研究的推广度和适用性;实验后测结束后没有进行干预效果追踪研究,无法检验实验的后期效果;研究使用的交往策略观察表只体现了策略出现频率,未能反映出同伴交往策略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研究的话建议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培养方法还可以做多种尝试,如利用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采用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提高交往环境的复杂性等。
李艳菊[8](2008)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它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深入,涉及内容较广,国内的研究相对来说,调查和描述性居多,深入、直接、系统的分析较少。而且,不少教师、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等缺乏了解,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培养。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维度、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丰富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理论以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并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此,笔者尝试主要探讨如下问题: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发展现状;2.3—6岁不同年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特点,以及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表现;3.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其内在关系。本研究中,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发展特点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由教师填写问卷;影响因素问卷分别由其教师、主要抚养人填写。结果表明: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4个维度: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以及社交障碍;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阶段是中班,大班相比较中班略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同伴交往能力在性别上有显着差异;3.把班级作为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指标比年龄更合理;4.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而且同伴确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因素。
杨楠[9](2020)在《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成都J区为例》文中提出人“天生是社会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作为个体,人类的心理发展不可能离开他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社会条件,也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本身的内容。同伴交往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能力,本身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可测量性。近几十年来同伴交往能力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均证实了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但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于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开展较晚,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同伴交往能力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以及不能科学评价幼儿。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考察,以近一步了解当前我国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与其特征,为家长提供能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建议。为此,研究尝试从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测评工具的适用性;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现状;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和特征。研究以成都市J区为例,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两次取样,抽取J区29所幼儿园年龄范围为3岁-5岁11个月的幼儿,第一次取样282名,第二次取样2839名,共取样3577名。通过问卷法对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具有优秀的信效度,适用于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调查;2.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整体发展良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3.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孩同伴交往能力在语言非语言表现、亲社会行为上优于男孩;4.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还受到了就读园所性质与等级、抚养方式、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为抚养人提出了以下几点教育建议,以促进其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1.尊重发展差异,因材施教;2.重视家庭教育,掌握科学的抚养方式;3.关注自身教育水,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安秋玲[10](2006)在《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自我同一性发展为主题,以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交往为角度,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将自我同一性界定为:“特定背景系统中,自我和他人互动而达成的一种自我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的达成与维持依赖于自我认识的主动性、自我表征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平衡的表现因背景系统的差异而表现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群体之间的平衡”。这一界定的提出,延承了Erickson,Marcia,Kroge,Moshman等人的思想,同时强调了自我同一性的自我主体性自组织的本质性,自我与背景的交互作用性等方面,而且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时,本研究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中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三者彼此整合的思路,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体系,即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群体交往中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机制研究、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 在实证研究的第一部分,使用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IS-Ⅱ),以上海市和山东省1171名小学至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与规律,结果发现,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年龄阶段性与领域不同步性,主要体现在初中阶段与人际关系领域发展较为突出。初中阶段的人际关系领域中自我同一性发展表现为“混淆最低,前闭最低,获得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关系领域的自我同一性,探究了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结果发现,群体地位、领悟社会(群体)支持、群体认同是影响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因素。 实证探究的第二部分以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处于群体中核心地位的有74位、孤立地位的有6位,结果发现,在青少年选择与加入群体、维持群体、调节群体的交往过程中,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机制主要表现为:归属驱动与意向比较、信任联结、差序分化、群体同化与疏离。这些机制协调运作,从而使个体在融合—自主趋势中,自我同一性得到不断发展。 实证探究的第三部分,进一步采用作文故事分析与投射故事分析的方法,分析群体交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的一些结果。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处于群体中核心地位的有130位,处于孤立地位的有39位。研究结果发现,群体交往使核心地位个体能在“冲突性事件”的经历过程中获得“包容”,能不断地“自我提升”,趋向于自我同一性获得。而缺乏群体交往使孤立地位个体多形成刻板
二、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引言 |
2 什么是心理理论 |
3 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 |
4 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 |
4.1 理论论 |
4.2 模块论 |
4.3 模拟论 |
4.4 RR模型对心理理论发展的解释 |
4.5 匹配理论 |
5 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社会交往 |
5.1 儿童早期在家庭中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 |
5.2 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 |
6 国内对心理理论、同伴交往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
6.1 心理理论的研究 |
6.2 同伴交往的研究 |
6.3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 |
7 研究问题的形成及本研究的整体思路 |
7.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7.2 本研究的目标 |
7.3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
7.4 本研究方法学的思考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否存在某种关系——多个角度的探讨 |
实验一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静态研究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动态研究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二 心理理论对同伴交往发展的影响 |
实验一 心理理论的训练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心理理论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三 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基于实验和实践的证据 |
实验一 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自实验情境的证据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同龄交往和混龄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来自实践的证据 |
1 被试 |
2 研究工具和实施过程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本研究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
2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 |
3 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影响的因果方向 |
4 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
第四部分 结论、教育建议及未来展望 |
1 结论 |
1.1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 |
1.2 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1.3 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
2 本研究对学前教育的建议与启示 |
3 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能力自我知觉的理论背景和发展研究 |
1 能力和能力自我知觉 |
2 自我知觉的偏向 |
3 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性研究 |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思路与设计 |
第三部分 幼儿身体运动领域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 |
实验一: 不同方法、经验下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特点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实验二: 逐级诱导法中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特点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实验三: 不同激励方法对幼儿能力发挥和相关能力知觉的影响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第四部分 幼儿人际领域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 |
实验四: 幼儿人际和人际控制能力自我知觉的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第五部分 幼儿认知领域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 |
实验五: 小班幼儿记忆能力自我知觉的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实验六: 影响小班幼儿能力判断倾向的因素的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第六部分 总讨论 |
6.1 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特点 |
6.2 影响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因素 |
6.3 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
6.4 本研究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3)单亲家庭4-6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的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儿童同伴交往的理论基础 |
2.1.1 认知发展理论 |
2.1.2 个体交往发生论 |
2.1.3 人格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4 社会学习理论 |
2.1.5 群体社会化理论 |
2.2 儿童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国内研究现状 |
3、单亲家庭 4-6 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分析及特点 |
3.1.1 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分析 |
3.1.2 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的主要特点 |
3.2 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
3.2.1 家长对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3.2.2 家庭矛盾冲突对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3.2.3 幼儿园及教师对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 |
4、单亲幼儿同伴交往现状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4.1 注重家庭教育 |
4.1.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4.1.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亲子交流 |
4.1.3 父母应担当起监护人的职责,尽量避免隔代教育 |
4.2 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 |
4.2.1 加强对单亲幼儿的关爱,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 |
4.2.2 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设置有效的幼儿教育活动 |
4.3 重视家园合作合力提高幼儿的的同伴交往能力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4-6岁幼儿家庭亲密度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1.1.2 家庭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1.1.3 教育实践经历的思考 |
1.1.4 文献阅读的启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家庭亲密度的研究 |
1.3.2 同伴关系的研究 |
1.3.3 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 |
1.3.4 家庭亲密度、情绪调节能力和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家庭亲密度 |
1.4.2 同伴关系 |
1.4.3 情绪调节能力 |
1.5 理论基础 |
1.5.1 生态系统理论 |
1.5.2 重要他人理论 |
1.5.3 社会学习理论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分析法 |
2.4.2 测验法 |
2.4.3 访谈法 |
2.5 研究假设 |
2.6 研究工具 |
2.7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幼儿同伴关系的总体情况 |
3.1.1 幼儿同伴关系类型分布的具体情况 |
3.1.2 幼儿同伴关系的总体发展水平 |
3.1.3 幼儿同伴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2 幼儿家庭亲密度的总体情况 |
3.2.1 幼儿家庭亲密度的总体水平 |
3.2.2 幼儿家庭亲密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3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总体情况 |
3.3.1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
3.3.2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4 家庭亲密度、幼儿同伴关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分析 |
3.5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与幼儿同伴关系关系间的中介模型检验 |
3.5.1 情绪不稳在家庭亲密度与幼儿同伴关系间的中介模型检验 |
3.5.2 情绪调节在家庭亲密度与幼儿同伴关系间的中介模型检验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幼儿同伴关系的总体情况 |
4.2 家庭亲密度的总体情况 |
4.3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总体情况 |
4.4 家庭亲密度、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幼儿同伴关系的相关关系 |
4.5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家庭亲密度与幼儿同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家长方面 |
5.2.2 教师方面 |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 |
附录二 儿童情绪调节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游戏研讨的启发 |
(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三)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第二章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基本情况 |
一、社交主动性维度 |
二、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维度 |
三、社交障碍维度 |
四、亲社会行为维度 |
五、四维度总体分析 |
第三章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特点 |
一、社交主动性维度 |
(一)情绪积极且乐于交往,能顺利与同伴互动 |
(二)交往被动及不善领导,较少打抱不平 |
二、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维度 |
(一)会用礼貌语和体态语,能用语言解释自身行为 |
(二)协商能力较弱,领会同伴意图能力不强 |
三、社交障碍维度 |
(一)能较好融入同伴群体,愿意发表意见 |
(二)和同伴时有冲突,交往有时遭到拒绝 |
四、亲社会行为维度 |
(一)关心同伴且乐于助人,愿意与被拒绝儿相处 |
(二)合作能力不强,分享意识偏薄弱 |
第四章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游戏环境的创设 |
(一)环境的创设主体 |
(二)空间大小与布局安排 |
二、游戏材料的提供 |
(一)材料的种类与数量 |
(二)材料的投放方式 |
三、游戏主题的设置 |
(一)主题的创生与选择 |
(二)主题的更换频率 |
四、游戏规则的制定 |
(一)规则的制定主体 |
(二)规则的适宜性 |
五、游戏角色的安排 |
(一)角色的设置 |
(二)角色的分配 |
六、游戏的观察与介入 |
(一)游戏中的观察 |
(二)游戏中的介入 |
第五章 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 |
一、巧妙创设环境,在友好合作中减少冲突 |
(一)鼓励幼儿自主创设环境,提升合作能力 |
(二)避免拥挤与灵活布局,减少冲突行为 |
二、合理投放材料,化争抢为分享提升亲社会性 |
(一)平衡材料种类与数量,提高分享意识与协商能力 |
(二)增设材料超市,在拿取材料中发展亲社会性 |
三、丰富游戏主题,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全面发展 |
(一)从幼儿经验出发创设主题,提高社交主动性 |
(二)根据幼儿需要及时更换主题,全面提升交往能力 |
四、回归幼儿自主权,在主动制定规则中发展协商能力 |
(一)鼓励幼儿自主制定规则,发展社交主动性及协商能力 |
(二)协调规则的既定性与开放性,助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
五、协调角色分配,以多样化角色促使幼儿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
(一)注重角色分配的公平性,确保全体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
(二)引导幼儿体验多种角色,在多样化体验中提升交往能力 |
六、有效观察并适时介入,助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
(一)有效观察,以幼儿实际交往需求为导向提供助力 |
(二)适时介入,助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稳步提升 |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观察用表 |
附录二:关于角色游戏的教师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研究 |
(二) 影响同伴交往策略的因素 |
(三) 交往策略训练的研究 |
(四) 角色游戏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培养的价值 |
四、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
五、理论基础 |
(一) 人类生态学理论 |
(二)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三) 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 |
六、概念的界定 |
(一) 同伴交往 |
(二) 同伴交往策略 |
(三) 角色游戏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一) 自然实验法 |
(二) 直接观察法 |
(三) 等级评定法 |
(四) 访谈法 |
四、实验设计 |
(一) 实验对象 |
(二)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
(三) 实验效果的检验 |
(四) 测量工具 |
(五) 实验程序 |
五、游戏方案 |
(一) 实验方案的理论基础 |
(二) 实施游戏的程序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角色游戏干预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观测结果比较 |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章 个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实验中的变量 |
五、个案的选择 |
六、实验设计 |
(一) 基线实验设计 |
(二) 实验程序 |
(三) 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 进行统计分析 |
(四)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五)、定量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七、个案实验的效果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一、角色游戏干预效果检验的有效性问题 |
二、角色游戏方案的作用机制 |
(一) 角色游戏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影响作用 |
(二) 角色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和他人 |
(三) 教师的消极干预提高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 角色游戏提高了本实验的生态效度 |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
一、本研究可以肯定的地方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观察表 |
附录B 4~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问卷 |
附录C 角色游戏 |
后记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定义与结构 |
1.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
1.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 |
1.4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1.5 以往研究不足与研究假设 |
1.6 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参与者 |
2.2 工具 |
2.3 程序 |
3 结果分析 |
3.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结构维度 |
3.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和关键期 |
3.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性别特点 |
3.4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
4.2 研究方法的思考 |
4.3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维度 |
4.4 关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 |
4.5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
4.6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性别差异 |
4.7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教育建议及研究不足 |
5.1 结论 |
5.2 教育建议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成都J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
1.1.2 家庭教育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1.1.3 同伴交往能力常模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撑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同伴交往能力的定义和结构 |
2.1.1 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 |
2.1.2 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 |
2.2 同伴交往能力评估方法 |
2.2.1 同伴提名法 |
2.2.2 观察法 |
2.2.3 量表测量法 |
2.3 学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特征 |
2.3.1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同伴交往特征 |
2.3.2 不同性别幼儿同伴交往特征 |
2.4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
2.4.1 内部因素 |
2.4.2 外在环境因素 |
2.5 同伴交往能力的促进培养途径研究 |
2.5.1 幼儿园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途径 |
2.5.2 家庭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途径 |
2.6 总结 |
2.7 概念界定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思路 |
3.3 样本 |
3.3.1 抽样 |
3.3.2 数据收集 |
4.研究一《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家长评定量表》的适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本 |
4.2.2 工具 |
4.3 研究程序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量表初步修订 |
4.4.2 项目分析 |
4.4.3 同伴交往能力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4.4.4 同伴交往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5 3 -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 |
4.5 小结 |
5.研究二J区3-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本 |
5.2.2 研究工具 |
5.2.3 统计方法 |
5.3 研究程序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总体状况 |
5.4.2 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5.5 常模构建 |
5.6 小结 |
5.6.1 J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现状 |
5.6.2 存在年龄差异,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
5.6.3 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孩同伴交往能力在语言非语言表现、亲社会行为上优于男孩 |
5.6.4 园所差异上,公办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得分显着高于民办园,一级园幼儿在语言非语言表现维度得分显着高于二、三级幼儿园 |
5.6.5 家庭结构差异上,处于核心家庭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家庭 |
5.6.6 抚养方式差异上,父母抚养的幼儿在同伴交往能力总分上差异十分显着 |
5.6.7 除亲社会行为维度外,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 |
6 讨论 |
6.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年龄差异 |
6.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性别差异 |
6.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
7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家庭教育建议 |
7.1 重视发展差异,因材施教 |
7.2 重视家庭教育,掌握科学的抚养方式 |
7.2.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7.2.2 提供同伴交流机会 |
7.3 抚养者应关注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
8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自我同一性研究背景与研究构思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一节 自我同一性概念解析 |
第二节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的研究 |
第三节 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国内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现有研究的分析与本研究的问题提出 |
第二章 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问卷研究 |
第一节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规律研究 |
第二节 群体交往中的地位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群体交往中的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群体认同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群体交往中自我同一性发展机制的访谈研究 |
第一节 主题确定、方法选择与研究过程 |
第二节 群体交往中的归属驱动与意向比较 |
第三节 群体交往中的信任联结 |
第四节 群体交往中的差序分化 |
第五节 群体交往中的同化与疏离 |
第六节 自我同一性发展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故事与投射研究 |
第一节 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故事分析研究 |
第二节 群体交往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投射研究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一节 初中阶段青少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教育启示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 武建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2]幼儿能力自我知觉的发展研究[D]. 李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1)
- [3]单亲家庭4-6岁幼儿同伴交往现状调查研究[D]. 李海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4]4-6岁幼儿家庭亲密度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D]. 郎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发展——M·N·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二)[J]. 冯晓霞. 教育论丛, 1991(04)
- [6]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张恋. 江苏大学, 2018(02)
- [7]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楠. 河南大学, 2011(08)
- [8]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艳菊.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成都J区为例[D]. 杨楠.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 安秋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