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外国政府混合贷款(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1](2016)在《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加拿大的互动为主要线索,考察20余年来中加合作与摩擦的原因。文章认为90年代以后,中加合作在速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政治关系一再升级,经贸金融合作的深化,教育文化关系不断拓展。这主要归因于国际-国内结构的互动,其中,国家内部行为体的经济利益偏好是促进双边合作的关键要素。行为体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需求推动两国政府将经济利益至上作为双方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经济成为政治关系发展的助推器,两国关系呈现经济化的特点。但是,中加关系在深度上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双方的合作程度有限,众多协定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双边贸易投资规模较小,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且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摩擦不断,固有矛盾加剧(贸易摩擦、人权争端),新的摩擦不断涌现(信息安全、能源投资、文化教育政治化)。国家结构和社会认知的差异是导致两国关系不温不火的主要因素。前者是由国家异质而带来的客观结果,后者则是实力变化而引发的主观反应,加拿大国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负面化是近期中加关系波动的主要因素。内部的不协调导致了加拿大对华政策长期包含多种声音,而民意出现了不利于中加关系健康发展的转变,政府为了选举利益,往往会做出迎合民意的政策。目前,国际国内促进和阻碍中加关系的因素同时存在,加上结构和认知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双边关系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中加关系将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是巩固和深化中加关系的路径选择。
成妮娜[2](2012)在《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注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中国的贸易顺差以及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的。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由大量的贸易赤字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劳动岗位的流失,这使得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不断挑起中美双边贸易的争端,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由于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国际上对于人民币汇率被操纵,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言论甚嚣尘上。美国认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是造成其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因此近年来,美国一再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解决其严重的贸易赤字问题,但是人民币汇率政策是否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否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值得探讨。文章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选取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无论是从汇率变量的t统计量看还是系数看,中美出口、进口、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显着,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美国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美对华的贸易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波动会对中美之间的出口、进口和贸易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会在较短时间内消失,进而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总而言之,不论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波动都不能对中美出口、进口和中美贸易收支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并不能逆转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进而验证了美国给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另有他因,而并非为了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和美国的国内需求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其中美国的国内需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起决定性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提出政策建议。
郭建平[3](2009)在《造纸行业唯一两代中央领导人视察的企业 广纸:“南国纸城”73年沧桑历程》文中研究指明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从我国经中东传至欧洲大陆的,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长期闭关锁国,造纸墨守旧法,不事改良,鸦片战争后更是一落千丈。到二十世纪初,我国用纸的80%竟然要依赖
段爱群[4](2003)在《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文中提出自从200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批准石广生先生作为国家全权代表于2001年11月11日在多哈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部长级会议于2001年11月10日颁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因此,2001年11月11日,上述议定书的签订,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中国将正式作为WTO的成员国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然而如何有效、合法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将作为一道崭新的课题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对中国政府的智慧、战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对外贸易总量已占世界第六位,伴随着中国贸易地位的上升,贸易摩擦自然增加。 加入世贸组织,并不能减少贸易摩擦,甚至在某些领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以及我国入世后15年内仍会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及特殊保障措施等因素,因此国外针对我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反补贴的措施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针对国外补贴产品对我国的出口,我国的企业将必须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法律手段维护中国的产业秩序与产业安全和产业发展环境。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职能,
尤安山[5](2002)在《沪港金融比较与合作前景——迈向21世纪的沪港金融合作》文中认为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香港非常敏感,担心上海的发展会超过香港。本文对此以及新世纪沪港金融合作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讨论。作者认为,从目前上海在政治环境、经济地位、地理位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条件和上海所负的为内地经济发展筹措资金,以上海的发展带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上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无论从现实条件考虑,还是从长远和全局发展目标来看,上海既不可能也不会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未来沪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发展不是排斥性的,而是平行的,两者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竞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新世纪沪港金融应在五个方面加强合作。
二、走近外国政府混合贷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外国政府混合贷款(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加关系的合作维度 |
第一节 演进历史的回顾(1994 年之前) |
一、关系的起步(1949 年以前) |
二、关系正常化(1949-1970 年) |
三、稳步的发展(1971-1988 年) |
四、中断与恢复(1989-1993 年) |
第二节 全面合作的时期(1994-2015 年) |
一、政治关系连续升级 |
二、经济合作进程加速 |
三、教育文化关系拓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合作的动能 |
第一节 体系层面:国际格局的转型 |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 |
三、体系转型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层面:经济利益的偏好 |
一、加拿大的经济利益偏好 |
二、中国的经济利益诉求 |
第三节 社会层面:跨国关系的深化 |
一、人员往来的推动 |
二、华侨华人的参与 |
小结 |
第三章 中加关系的摩擦维度 |
第一节 政治安全领域的摩擦 |
一、人权争论 |
二、信息安全摩擦 |
第二节 经济领域的矛盾 |
一、贸易摩擦 |
二、能源合作矛盾 |
第三节 文化教育领域的矛盾 |
一、孔子学院在加拿大的发展 |
二、加拿大对孔子学院的态度 |
三、多伦多孔子学院关闭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摩擦的动能 |
第一节 国家结构的非对称性 |
一、地缘结构 |
二、经济结构 |
三、政治结构 |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差异性 |
一、加拿大在中国的形象 |
二、加拿大社会的对华认知 |
三、社会认知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关系走势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促进与阻碍中加关系的新因素 |
一、有利因素 |
二、不利因素 |
第二节 中加关系的未来走势 |
一、政治关系 |
二、经济合作 |
三、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对中国巩固与深化中加关系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 |
二、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 |
三、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汇率与贸易收支关系的文献综述 |
1.2.2 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购买力平价理论 |
2.2 弹性分析法 |
2.2.1 马歇尔-勒纳条件 |
2.2.2 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
2.2.3 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 |
2.3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收支基本情况 |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阶段 |
3.2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
3.2.1 中美经贸关系回顾 |
3.2.2 中美经贸的现状 |
3.2.3 中美贸易不平衡基本状况 |
3.2.4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
3.3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说明 |
4.2 实际汇率的测算 |
4.3 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
5.1 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
5.1.1 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 |
5.1.2 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 |
5.1.3 美国的低储蓄率和中国的高储蓄率 |
5.1.4 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 |
5.2 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
5.2.1 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 |
5.2.2 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5.2.3 加快出口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
5.2.4 降低对美国的依赖,重视发展新贸易伙伴 |
5.2.5 美国应扩大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种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1979-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情况 |
附录B 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中美贸易收支季度数据 |
附录C 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CPI季度数据 |
附录D 美国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季度数据 |
附录E 中国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季度数据 |
附录F 实证分析结果 |
(3)造纸行业唯一两代中央领导人视察的企业 广纸:“南国纸城”73年沧桑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诞生——经历战争洗礼, 蒙难强盗行为 |
重生——新中国带来的新生机 |
坎坷——在动荡中艰难前行 |
变革——“南国纸城”的重新崛起 |
跨越——老广纸翻开新篇章 |
(4)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成就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框架 |
第三节 反补贴、反倾销、紧急保障措施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创新 |
第五节 不足 |
第一篇 开放型经济与财政补贴 |
第一章 补贴的概念 |
第一节 财政资助与收入、支持和价格支持 |
第二节 补贴的构成要件 |
第三节 补贴承诺的规避 |
第二章 开放型经济与财政补贴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开放型经济 |
第二节 开放型经济的特点 |
第三节 开放型经济的增长 |
第三章 政府的职责与财政补贴存在的依据 |
第一节 市场有效领域的补贴 |
第二节 市场失灵领域的补贴 |
第三节 政府财政补贴政策的运用依据及其预算安排 |
第四章 政府在开放型经济中的角色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开放型经济与 WTO |
第二节 总体例外规则与具体的例外原则 |
第三节 政府间在规则与例外上存在的角色冲突 |
第四节 政府与经济一体化组织间的角色冲突 |
第五节 国际经济组织间的角色冲突 |
第二篇 补贴的种类、性质及其原理 |
第五章 补贴的种类 |
第一节 任何形式上的收入支持 |
第二节 任何形式上的价格支持 |
第三节 财政资助、收入支持、价格支持的关系 |
第六章 补贴的种类范畴 |
第一节 现行补贴的范畴划分 |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依据及范畴在不同主体间的适用 |
第三节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WTO补贴规则中的待遇 |
第四节 补贴制度在GATT和WTO中的演变和发展 |
第七章 反补贴的构成条件 |
第一节 禁止性补贴的性质界定与证明 |
第二节 可诉补贴中的影响 |
第三节 不可诉补贴 |
第四节 因果关系的归类和证明 |
第五节 因果关系类型的演变和发展 |
第六节 禁止性补贴与可诉补贴在反补贴中的不同构成要件与我国的反补贴条例的缺陷 |
第三篇 反补贴中财政补贴影响的衡量 |
第八章 补贴的利益衡量与补贴效果的评估 |
第一节 补贴利益的评估 |
第二节 税式支出的衡量 |
第三节 补贴性质的评估与确定 |
第四节 补贴影响的评估 |
第五节 补贴影响间的关系与反补贴的前提条件 |
第六节 补贴或反补贴影响的评估方法和原理 |
第七节 对反制措施影响的评估 |
第九章 上游补贴或者反补贴与产业的关联效应 |
第一节 产业关联效应与上游补贴或反补贴 |
第二节 产业直接关联 |
第三节 产业间接关联分析 |
第四节 间接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定 |
第五节 产业关联效应与上下游补贴的构成 |
第十章 市场经济条件的证明与进口国法律的相应规定 |
第一节 补贴与倾销价格确定方法间的联系和区别 |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标准和条件 |
第三节 证明与对规定适用条件、情况的调整和替代制度的选择 |
第四节 替代国不能被确定而采取的办法 |
第四篇 补贴原理的产业实践和发展 |
第十一章 有形贸易中,游离于WTO规则的补贴制度 |
第一节 民用航空器的生产和补贴 |
第二节 服装、纺织业与补贴 |
第三节 农产品贸易与补贴 |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特点与相应的财政补贴方式 |
第一节 技术创新阶段与项目的不同形态概述 |
第二节 基础研究 |
第三节 应用性研究阶段,属于竞争前的研究 |
第四节 产业化阶段又叫产业研究 |
第五节 产业技术成熟与产业的发展 |
第十三章 农产品补贴的规则和原理 |
第一节 农业补贴的特殊性及其表现 |
第二节 综合支持总量及其计算 |
第三节 计入综合支持总量的补贴范畴 |
第四节 不计入综合支持总量的补贴范畴 |
第五节 中国农业补贴的现状与相应的承诺 |
第六节 中国农业的财政补贴体系建设 |
第七节 农业的特殊保障措施 |
第十四章 服务贸易中的补贴 |
第一节 概述服务贸易与产品贸易的区别 |
第二节 服务与服务贸易的特点和方式 |
第三节 金融服务贸易中的补贴规则 |
第四节 电信服务中的补贴 |
第五节 航空运输与信息服务 |
第五篇 发达国家间在补贴与反补贴间的博弈分析 |
第十五章 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政府资助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政府对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财政资助概况 |
第二节 联合体的组织形式与财政资助的方式 |
第三节 资助的权益确定及其管理 |
第四节 美国与日本对技术研发财政资助的区别 |
第十六章 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政府资助中的博弈 |
第一节 美国与欧盟在民用飞机制造业中的财政补贴 |
第二节 美国与日本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 |
第三节 欧盟与日本在高清晰度电视领域的财政补贴博弈 |
第六篇 WTO补贴规则与国内法律接轨及其规则空间 |
第十七章 反补贴的评审标准 |
第一节 反补贴的评审标准 |
第二节 对补贴事实和法律的评审 |
第三节 行政复议、复审与司法审查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内司法审查与WTO中的准司法审查的关系 |
第十八章 国内法与 WTO反补贴规则 |
第一节 WTO补贴规则的特点与国际法 |
第二节 WTO补贴规则与国内法的关系 |
第三节 直接适用、间接适用与并入、转化的关系 |
第四节 中国的国内法与WTO规则的法律效力 |
第七篇 补贴的财政金融机制 |
第十九章 补贴的财政金融机制 |
第一节 补贴作用于价格的直接机制是边际成本 |
第二节 影响边际成本的机制和手段 |
第三节 不属于财政补贴范畴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第二十章 补贴的预算支出与中国的预算制度 |
第一节 财政补贴预算支出的优化结构 |
第二节 部门预算与财政补贴的项目化支出管理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与财政补贴 |
第四节 补贴的金融支出与中国的金融体制 |
第二十一章 财政补贴的税式支出与中国的税制改革 |
第一节 税式支出与税收归宿 |
第二节 直接税与间接税在补贴规则中的不同性质和定位 |
第三节 不同规则性质与我国税制结构改革 |
第八篇 反补贴与产业财政资助的战略取向 |
第二十二章 强化反补贴的风险意识,学会运用反补贴规则 |
第一节 强化反补贴的风险意识 |
第二节 权益让渡与反补贴风险 |
第三节 协议转让作价与税式支出问题 |
第四节 补偿是否充分与是否获得利益 |
第二十三章 战略产业的财政资助与补贴支出结构的优化 |
第一节 战略产业与财政资助 |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中财政资助的预算结构优化 |
第三节 战略产业的财政资助与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第四节 预算支出结构的优化管理与 WTO的规则要求 |
第二十四章 财政补贴的规则空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 |
第一节 充分利用间接税不被视为补贴的规则 |
第二节 充分利用不可诉补贴,优化国家的预算支出结构 |
第三节 充分用好、用巧可诉补贴 |
第四节 服务贸易领域,没有征收反补贴税的规定 |
主要参考书目 |
(5)沪港金融比较与合作前景——迈向21世纪的沪港金融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沪港金融的竞争关系与香港未来的地位 |
1. 上海不可能取代香港 |
2. 上海将来也不会取代香港 |
二、沪港两地金融优势比较和合作发展前景 |
1. 加强投、融资方面的合作。 |
2. 加强证券业方面的合作。 |
3. 加强本、外币资金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市场。 |
4. 信息技术合作交流方面。 |
5. 增加互设机构。 |
四、走近外国政府混合贷款(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D]. 吴婷. 暨南大学, 2016(08)
- [2]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D]. 成妮娜. 延边大学, 2012(02)
- [3]造纸行业唯一两代中央领导人视察的企业 广纸:“南国纸城”73年沧桑历程[J]. 郭建平. 中华纸业, 2009(21)
- [4]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D]. 段爱群.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03(11)
- [5]沪港金融比较与合作前景——迈向21世纪的沪港金融合作[J]. 尤安山. 世界经济研究,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