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炮制方法的一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石琳[1](2017)在《《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是指导中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规范。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被逐渐梳理凝练。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相比中药药物警戒具有鲜明的特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源于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的总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传,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承袭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之中,因此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二、研究目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它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我国中药学成就,对中药理论以及药物的来源鉴别、采集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和禁忌等内容进行了完备、详尽而准确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中医药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外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但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因而研究《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具有创新性并必将对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作为研究版本。从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的角度研究了《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整理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物警戒的文献资料,并构建形成了《本草纲目》完整的药物警戒思想体系。本研究用到了 4种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文献综述法,从“本草纲目”、“数据挖掘”和“中药药物警戒”3个角度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万余篇,进一步明确了立项依据,选定了研究方法。第二个是传统文献法,历时8个多月,对《本草纲目》190余万字文献内容进分类整理,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方面归纳出其药物警戒思想体系。第三个是数据挖掘法,选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法对药物的性、味、毒性、禁忌反恶关系等进行分析,找寻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个是内容分析法,将原本用于情报分析的方法用于中医药古代文献研究,对5000余条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分析李时珍对《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贡献,探索《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四、研究结果1、全面展现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内涵。在识毒方面,重视药物的毒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防毒警戒方面,《本草纲目》极其重视药物的种源和真伪鉴别,全书所载药物的84%均详细记录了药物出产、形状和采收;丰富了药物炮制的方法和理论,强调通过炮制加工实现药物的减毒增效;注重不良反应记录,《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其中很多还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救方法。《本草纲目》用毒警戒思想内容丰富,蕴含在大量方药使用记录之中,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配伍和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中病即止,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强调因人制宜和遵循四时用药法则。《本草纲目》记载的大量中毒解救的方法是解毒警戒思想的直接体现,《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概念,并从振奋脾胃之气的角度阐释药物解毒作用。2、从防毒、用毒角度阐释药物警戒内涵,提出对临床安全用药的指导。本研究重点对有关药物防毒警戒和用毒警戒的内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来源与辨伪、产地与采收、加工与炮制、妊娠禁忌及解毒等内容,并按照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的定义筛选分析书中所载不良反应记录。总结形成了《本草纲目》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修治统计分析表、修治信息内容表、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解毒药物一览表,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对药性认识的特点:认为药性的核心要素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不属于药物本身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药物性味与药物毒性,以及性味与药物之间产生禁、忌、反、恶等负向性作用的关联性,并得出:辛味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苦寒的药物容易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有毒无毒与是否容易和其它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三条规律。这一结果在临床药物配伍使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探讨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源流。《本草纲目》是一部集明代之前本草成就之大成的着作。收录了自陶弘景以下至李时珍时期一千多种文献资料,与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相结合,共同成就了这部蜚声海内外几百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恢弘巨着。由此可知,《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不仅源于一世、一家,这里既有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有李时珍的发挥。本研从药物种类、药学理论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并运用现代文献学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他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五、研究结论《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自其诞生的420多年以来,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并加以研究,但是关于它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对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等本身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本草纲目》之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并对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了传统文献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现代统计学数据挖掘技术,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维度建立药物警戒相关信息数据库,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体系,归纳具体警戒内容,探讨其思想源流,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周瑞,郜玉钢,臧埔,蒋春玲,张连学[2](2015)在《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文中提出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将药材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加工成一定规格饮片的技术,是安全用药的保障和提高药效的必要手段。中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外观、药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会发生较大变化,可充分发挥药用价值,增强临床疗效。通过分析炮制对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毒副作用、升降浮沉)、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鞣质、有机酸、微量元素)、药理作用(止咳平喘、活血祛瘀、抗肿瘤、泻下、免疫)的影响,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的整体影响,为中药的合理应用与现代化提供科学参考。提示在中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病情需要、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选择适宜的炮制方法处理药物,以保障用药安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但中药炮制还存在加工工艺原始、生产效率低、炮制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因此还需要逐渐深入和完善。通过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标准,阐明传统炮制方法的现代科学内涵,建立有效的现代中药炮制研究体系,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于现阔[3](2019)在《炮制对4味种子类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逢子必炒”是对种子类中药炮制方法的一个高度总结,种子类中药泛指一些以植物果实或者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中药,传统认为种子类中药入药前须经过炒制,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明代医家罗周彦在《医宗粹言》里说,“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1]”。那么,其中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目前对这一炮制理论的阐释还主要停留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关于炮制对种子类中药在体内代谢规律影响的研究还很薄弱。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可用于揭示药物经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本文采用这一方法,以4味种子类中药为例,研究炮制对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本课题组在前期已经完成对4味种子类中药沙苑子、王不留行、葶苈子以及蔓荆子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的课题拟采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筛选其中的入血成分,并建立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入血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应用于不同种子类中药的生品和炮制品中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研究。为阐明这4味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逢子必炒”的共性炮制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文献综述。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常用文献数据库,并查阅与中药炮制相关的书籍,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逢子必炒”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充分,大多集中在毒性中药及药效作用显着的中药上,大多数中药的炮制原理还不清楚。研究方法多采用化学方面、药理学方面的现代科学方法,如HPLC法,LC-MS以及GC-MS法等,还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逢子必炒”炮制机理的研究还仅限于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或者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对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还较少。二、盐炙对沙苑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芦丁为内标,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沙苑子苷A和沙苑子苷B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生品沙苑子和盐炙沙苑子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生品组中沙苑子苷B在0.37±0.27 h达峰,炮制品组峰浓度,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驻留时间显着缩短。表明沙苑子炮制后,沙苑子苷B的吸收程度增强,同时排泄加快。沙苑子苷A在生品组峰浓度为14.72±11.13μg·L-1,平均滞留时间为3.93±0.26h,炮制品组中峰浓度升高为35.64±21.99 μg·L-1,平均滞留时间缩短为1.43±0.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生品组和炮制品组间无明显差别,表明炮制后,沙苑子苷A的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三、炮制对王不留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蒙花苷为内标,首次建立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肥皂草苷和异牡荆素-2"-阿拉伯糖浓度的方法。对给予相同生药量生品和炮制品的大鼠,进行3个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各个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分别在达峰时间以及峰浓度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平均驻留时间分别由8.85±2.02 h,6.01±3.06 h缩短为6.02±1.26 h,2.84±1.32 h,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炮制品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在体内的排泄加快。在炮制品组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峰浓度,AUC0-24均较生品组显着升高,平均驻留时间显着降低,表明炮制品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四、炮制对葶苈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沙苑子苷A为内标,首次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QGG)和芥子酸浓度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研究葶苈子生品和炮制品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QGG在2.04±1.96h达峰,峰浓度为17.90±9.32 μg·L-1,各药代动力学参数较生品组无显着性差异。芥子酸在0.27±0.09h迅速达峰,并在12 h内出现二次达峰的现象,炮制品组药时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显着升高,第2次达峰时间提前,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表明芥子酸在体内吸收程度增加,排泄减慢。五、炮制对蔓荆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以尼泊金丁酯为内标,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浓度的方法,测定经口服给予相同生药量蔓荆子生品和炮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后,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中的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浓度,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炮制前后,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着差异。
王琦,孙立立,贾天柱[4](2000)在《中药饮片炮制发展回眸》文中研究说明综述20 世纪不同历史时期中药饮片炮制的发展概况。用综合归纳、分类记述和列表相结合的方式对近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炮制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将其分为沿用期( 清朝末年1900—1911),停滞期( 中华民国1912—1911),发展期(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99) 三个时期,并重点将1949 年以来的炮制发展分为中药炮制教学,饮片生产、炮制设备、炮制研究、炮制专着和学术交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合面系统地概述了20 世纪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轨迹和全貌
王瑞敏[5](2017)在《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专利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对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专利检索平台对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相关专利文献进行检索,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具体分析专利总体趋势(申请总量,授权量,授权比率),炮制方法专利申请人情况,合作专利申请以及IPC(国际专利分类)分布,结合专利说明书和权力要求书对专利文本信息进一步分析炮制技术专利的技术发展、专利保护范围、专利布局、专利质量等。将专利制度与传统炮制技术的内容结合起来,从专利性的角度出发,研究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现状,分析我国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引起对炮制方法专利的重视,针对我国炮制技术专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策略,为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保护提出对策建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期刊网站查阅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炮制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医药专利保护等相关文献。了解我国炮制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状况,专利保护现状,炮制领域研究焦点问题及研究趋势,学习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的常用方法,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2.专利检索法。利用广东省专利大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SOOPAT专利数据库、中国知识产权网等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关键词作为主要检索手段,获取得到专利信息。将搜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和人工除杂,根据研究需要的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专利数据,进行搜索、整理和分析。3.定量分析法。采用EXCEL2007,将数据样本导入,建立炮制专利数据库。本研究针对炮制方法专利申请进行总体申请情况分析、年申请量及授权量趋势分析、主要申请人分析、合作专利申请情况分析、炮制技术领域IPC分类构成以及结合专利文本信息对炮制技术内容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挖掘炮制方法专利申请状况及专利布局的相关信息。4.定性分析法。利用具体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内容,运用数据挖掘等手段归纳整理专利文献信息的内部特征,分析专利技术及其功效间的对应关系,权利要求范围,专利质量、技术发展趋势、发现专利权人技术领域和研发实力,通过内在质的变化来反映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结果:通过对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炮制方法专利申请量较少,授权率不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合作专利较少。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例,对两所单位专利保护状况进行分析,专利的技术内容上看,成都中医药大学在研发实力、专利质量、专利布局、专利保护等方面实力较强,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中药饮片炮制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专利质量低,涉及专利保护的范围较小,研发实力不强。从整体上看,近年来炮制技术领域仍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情况,但仍面临着授权率低,专利质量不高、市场导向不强等问题。结论: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领域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如下:炮制技术并行的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冲突;炮制技术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不高导致专利质量低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还有待提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专利的市场转化率较低,产学研联合还不够深入;专利布局不合理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宏观上讲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配套细则的完善,加强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引导,构建产学研联盟提高专利转化率,完善对中医药领域专利审查标准,提高专利文件撰写水平。从炮制方法专利保护看,应当结合新技术,采用新设备,依靠创新提升炮制技术竞争力;将炮制专利技术从传统配伍转变为化学溶出的研究;对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拓宽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的领域;对需要涉及重大意义需要保密的专利进行保密专利申请;合理结合中药品种保护和专利保护,制定中药保护的立体保护策略。
赵帅[6](2019)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经典名方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处方的典型代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经典的传承和挖掘,也是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发布实施,古代经典名方成为中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录方剂涉及的药味基原、炮制方法、药味剂量、制法工艺等关键点尚未形成共识与标准。至今我国也未有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成功的案例可借鉴。本研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衍变过程基础上,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以L企业5个品种研发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与研发障碍,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科学立项决策和研发监管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了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启示。(2)采取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筛选有关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并结合专家访谈,构建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立项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施于L企业5个品种项目的立项评价。结果:(1)通过对比分析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启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应坚持政策扶持、严控质量标准,运用先进技术。(2)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市场因素、临床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4项,二级指标为市场特征、经济可行性分析、临床价值、临床与试验数据等8项,三级指标为18项。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计算出各个层次指标权重,其中指标权重排序为:与企业战略匹配度0.3260>临床安全性评价数据0.0929>剂量情况0.0912>处方量0.0845>临床应用优势0.0760>市场容量潜力0.0591>工艺可行性与产业化程度0.0456>药材炮制情况0.0372>药材资源、基原情况0.0321等。(3)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践于L企业的项目评价,结果为:F项目0.7562>D项目0.6735>G项目0.6022>H项目0.4788>E项目0.3304。结论: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企业方面是一是保持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二是严控质量标准,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做成精品制剂。政府方面一是应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二是设定用药剂量范围;三是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和设置不同的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方式,推动高品质、高质量的精品制剂发展。
邹宜諠,陈云,邵蓉,周斌[7](2018)在《浅谈中药炮制及其辅料的监管现状与完善》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中药炮制辅料的监管制度及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中药炮制辅料的监管制度提供参考与建议。以我国中药炮制辅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我国中药炮制辅料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总结我国对中药炮制辅料的监管制度、相关标准现状以及不足。尽管我国已在中药炮制辅料的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监管体系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存在。
郑文杰[8](2016)在《《本草纲目》中“修治”术语的探讨》文中提出《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撰,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刊行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全书52卷,药图2卷,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种药物之下设有“修治”专项,李时珍对此项的说明是:“次以修制,谨炮炙也。”也就是说,“修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炮炙”(现代多用“炮制”)。通过梳理发现,在《本草纲目》中“炮制”一词一次也没有出现,“炮炙”一词也主要作为雷斅书名出现。但“修治”一词出现了350次,远远多于“炮炙”一词的出现率,而且《本草纲目》诸药下选定“修治”作为专项名称。为体现《本草纲目》的研究特色,以“修治”作为关键词。在探讨《本草纲目》修治术语时,要系统地、追本溯源地考察《本草纲目》中的各类修治术语。首先将该书含有修治术语的条文全部摘录出来,然后分类归入Excel、Access软件,最后利用形成的表格,从不同的角度去搜寻并归纳相关的修治术语。本研究分为《本草纲目》中“修治”总称类术语和《本草纲目》具体药物“修治”诸法术语两部分,并对《本草纲目》所记载修治术语的学术价值和其局限性作了讨论。第一部分,修治总称类修治术语按时代为序梳理了各时期的“修治”(炮制)总称类术语,并辨析其出现的时代、含义及在医药书中出现的情况。宋代及以前的本草着作中的炮制术语,李时珍引用了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序录”部分,该部分集中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以及陶弘景本人所用的药物修治总称类术语的内容。首先李时珍在“神农本经名例”中引用了“采治”一词。“治”有制造、修治处理的含义,唐代以后“治”避讳为“造”。通过“造”字,延伸出“制造”、“造作”、“修造”、“制造”等总称类术语。然后李时珍在“陶氏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中引用“合药”、“分剂”等术语,而“合”有“制”、“治”、“调和”的意思,另外还有“修合”、“合和”、“和合”等偏于药物制剂的术语。宋代以前的第一部炮制专着为《雷公炮炙论》,“炮炙”一词经考证,最晚出现于六朝末期,在药物需要加工处理时,主要用“修事”、“修制”、“修合”等作为药物加工处理的总称类术语。《本草纲目》中“炮炙”一词主要作为雷斅的书名出现,极少作为药物修治总称类术语。纵观宋代的医药文献,发现南宋开始使用“炮制”一词,其出处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附的南宋·许洪的《指南总论》。通过分析“炮制”一词在原文中的用法,确定为加工修治药材的方法,属于总称类术语。而且“炮制”比“炮炙”更具有特异性,使用范围更广。但是《本草纲目》却没有使用“炮制”一词,由于“炮制”一词在本研究中是无法避开的,所以在回溯《纲目》之前的修治术语发展源流时,仍然需要对此进行考察。元明两代没有新的中药材加工处理总称类术语出现。明代唯一官修本草是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其“雷公炮炙论序”之末记云:“右《雷公炮裂序》,上古之文也。”将原书名之“炙”字改作“裂”字,可以反映明弘治间即便官修本草,也开始使用“炮裂”二字。《本草纲目》引用了《本草蒙筌》关于制造的三分类法,包括“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并成为修治(炮制)的二级总称类术语,这也是本草史上炮制方法的第一次归类。另外明代首次出现的“雷公炮制十七法”,成为归纳各具体炮制法之先声,但这种归纳并没有出现在《本草纲目》中。至李时珍《本草纲目》时期,虽然明代已经比较盛行“炮制”一词,但《本草纲目》中却没有出现。“炮炙”一词在《纲目》中出现了75次,但李时珍只是把“炮炙”作为雷斅所创的专用名,或者作为烧烤法的术语之一,并不想用此词来称呼整个的中药加工处理技术与学问。唯有“修治”一词被李时珍用作中药加工处理总称类术语。“修治”在《纲目》中共出现了350次,其中339次作为各药下解说之专项名,11次用作药物加工处理总称。第二部分,具体药物“修治”术语根据《本草纲目》的实际运用,归纳整理为“拣净类”类术语、“捣剉类”类术语、“水制”类术语、“火制”类术语、“水火共制”类术语、“其他制法”类术语六部分。“拣净”即现代所说的“净制”或“净选”。“净”是指洁净药材,包括洗净、拣净、筛净、拭净、刮净、刷净;“拣”是指拣选适宜用药部位,如拣取、拣下、拣去。去除不同非药用部位,单用“去”字后缀名词不同,可有去毛、去芦、去心、去骨、去皮、去核、去瓤、去白、去膜、去筋膜、去头、嘴、足、翅等。“捣剉”,现代有人称作“切制”。捣剉的工具不同,制备药材是可出现不同的形状。《本草纲目》中常用的术语有哎咀、剉、切、劈、错(锉)、捣((?))、杵、捶、研、碾等。如“(?)咀”一词,对其含义,历来有很大争议,通过梳理,发现其有细切、咬碎、捣碎、砍斫等意。在《本草纲目》中涉及的“(?)咀”用法,最接近李时珍个人意见的是细切的意思。《本草纲目》中大量用了“剉”,现代的语词工具书把“剉”作为“锉”的异体字。但在《纲目》中“剉”非“锉”,而是用刃具,来截切、劈裂或锉削坚韧的药材,将药材制成片、段或屑的方法。水制是使用单纯的水来清洗、软化,或辅助修治药物的方法。《本草纲目》中主要有浸法、泡法、漂法、水飞法等。浸法还可通过不同的水液浸渍渗入药物,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称作“浸造”。火制是直接用火加热,或配合各种辅料共同修治的方法。陈嘉谟将火制分为“煅、炮、炙、炒”四类,根据《本草纲目》中使用的术语,可分为炒、炙、煅、煨、炮、炼等。其中炒制术语有微炒、炒黄、炒焦、炒炭以及麸炒、米炒、面炒、盐炒、土炒、蛤粉炒等;炙法有酒炙、醋炙、蜜炙、盐水炙、姜汁炙、酥炙、油炙、童便炙、干漆水炙等术语。水火共制法根据《本草蒙筌》的分类仅有蒸、煮两种,本研究根据《本草纲目》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熬、煤、瀹等。“煤”,《辞海》等书中,仅注为“煤同‘炸’。”《本草纲目》中多数的意义同“[氵+臿]”,沸水中一捞即出。今或写作“焯”。分析出现该字的条文,虽有“油炸”的含义,但以“汤煤”的意义居多。“瀹”,结合《本草纲目》所载的“瀹”字用法,发现其意义同“汤煤”相同。其他制法主要有复制、制霜、发酵(曲造)、发芽(蘖造)、提取等术语,其加工处理方法与现代用法相似。本研究通过对《本草纲目》的修治术语进行探讨,明确了《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本草纲目》是古代内容最为丰富的本草学巨着,收集资料宏富,其中不仅有明以前李时珍所能见到的所有本草着作,也包括数以百计的医方书以及数百种经史百家之书;其包含的药物修治材料覆盖面在古本草中最为广泛,在本草史上发挥着第一次将“修治”作为药物解说专项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修治”专项成为研究修治(炮制)术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李时珍不但重视总结前人的炮制技术,而且注意增补新的方法,增加自己的见解。见于“修治”条目的新增条文约有160余条。同时李时珍也对中药炮制与药性的关系及其炮制的道理等作了解释。然而在研究中,也发现《本草纲目》对研究修治术语的某些局限性。《本草纲目》中亦有“明人好改前人书”的弊端,有些李时珍明确记载曾经参引过的医药书,其中记载的修治术语或未被引用,或被改变文字,造成意义变更;其次,李时珍《本草纲目》毕竟是本草专着,李时珍注重对前代经典本草着作相关条文的注释与补充,而对一些在此范围之外的修治内容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草纲目》中“修治”术语的研究可为现代中药炮制提供更广泛的资料支撑,为炮制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同时,这项研究也是规范中医炮制术语的基础。对中药炮制学名词术语的现代标准制定,对中药炮制的推广应用、相关文献的翻译整理,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英华[9](2006)在《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医药有别于其它传统医药的重要标志,复方配伍与依法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显明特色之一。生脉饮作为我国着名的传统中药方剂之一,具益气生津、止渴止汗、“回阳救逆”之功效,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三味药组成。北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Schisandra Chinesisi(Ture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入肺、心、肾经。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能。不同五味子炮制品功效不同,生品长于敛肺止咳,生津敛汗;醋制品可增强涩精止泻作用;酒制品能增强温补作用;蜜制品补肺益肾作用增强。本文简单介绍了生脉饮的研究概况、中药常见炮制方法和常用辅料,综述了五味子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前后中药功效变化、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及五味子药理学功效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不明确、五味子炮制过程中炮制黑润程度难以量化控制、炮制辅料用量不一、密闭程度未做统一规定及目前五味子质量评价指标单一等现状,结合五味子传统用药一般采用水煎剂、酊剂或丸散剂入药的实际状况,本论文验证了酸性环境和糖加入量对生脉饮中5-HMF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五味子浸泡、煎煮和炮制来研究五味子中5-HMF的来源机制;提出了以生物学活性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认可的总木脂素、五味子乙素、水浸率、醇浸率及仍有争议的活性成分5-HMF含量作指标来探讨五味子炮制原理,为五味子炮制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内容包括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炮制对五味子外观性状及重量、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其溶出率、对五味子醇浸率和水浸率的影响等。(1)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建立了一种直接分析中药煎煮液中5-HMF含量的分析方法,避免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加热可能产生5-HMF的影响。色谱条件如下: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95∶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μl—10μl,检测时间20 min,5-HMF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为>4000,峰对称性为0.96,样品中5-HMF精密度的RSD为0.71%,稳定性RSD为1.23%,重现性RSD为1.5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均符合我国药典对药物分析的要求。研究了无机酸模拟的五味子酸性环境对5-HMF产生的影响、改变果糖和葡萄糖的加入量模拟糖的改变、改变五味子加入量及五味子和麦冬共同煎煮与五味子单独煎煮时对5-HMF产生的影响,结果无机酸模拟的五味子相似的酸性环境产生的5-HMF量远低于五味子存在时产生的量,果糖和葡萄糖加入量改变并不能明显增加5-HMF的产生,5-HMF产生量和五味子加入量几乎呈线性关系,麦冬和五味子共同煎煮与五味子单独煎煮产生的5-HMF量基本无差异。生脉饮中的5-HMF主要来源于五味子而不是五味子和麦冬的配伍。研究了生五味子和不同炮制五味子饮片在浸泡和煎煮过程中5-HMF产生的情况,比较了五味子在煎煮和炮制过程产生5-HMF的差别,并研究了蜂蜜、葡萄糖和果糖与五味子共同炮制及在模拟煎煮、炮制条件下单独煎煮和炮制蜂蜜、葡萄糖、果糖后5-HMF产生的情况。结果浸提液和煎煮液中生五味子含极少量5-HMF,不同厂家炮制的五味子中5-HMF含量差别非常大。炮制和煎煮过程中五味子产生5-HMF量差别非常明显,五味子和糖共同炮制后5-HMF含量明显增加,醋制五味子中5-HMF不但没增加反而略降低。说明五味子中5-HMF主要来源于五味子炮制过程中的糖分解,但起主要催化作用的不是酸,而可能是金属元素、水蒸汽及空气中的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次验证了5-HMF来源于炮制过程。(2)炮制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的影响首次研究了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的影响,发现随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的增加,蜜制、醋制、酒制和蒸制五味子中5-HMF含量明显增加。蜜制五味子中5-HMF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及辅料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酒制和醋制五味子随辅料用量的增加5-HMF呈现略下降的趋势。醋制五味子中5-HMF的量随用量增加而降低,进一步说明酸在五味子的5-HMF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的。炮制温度、时间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都有一定影响。5-HMF对各炮制因素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可以考虑作为一个控制五味子炮制程度的评价指标引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中来。(3)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捷、高灵敏度的测定各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乙素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乙腈(70∶23∶7,V/V),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4 nm,进样量:1-2μl,检测时间:35 min,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为>4000,峰对称性为0.95,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0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灵敏度提高到原来254nm下的3.5倍。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发现生五味子、酒制、蒸制和醋制五味子的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差异不明显,而蜜制五味子使五味子乙素含量明显下降。各五味子样品残渣中五味子乙素比原样品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要高。除蜜制品外,炮制前后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变化不明显,说明五味子乙素不是炮制后引起五味子功效改变的关键成分,也不是起引起五味子炮制后护肝作用增强的主要成分,对各炮制因素的不敏感决定其不能作为炮制程度指标。根据五味子乙素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现象提出参考化工过程的物料平衡法建立一种化学成分平衡法来研究中药的功效成分或毒性成分。通过比较原药材、煎煮后残渣的成分减少、增加或消失的情况,结合水煎剂中的成分变化情况来筛选主要功效成分或者毒效成分更加科学。该方法主要针对中药多数采用水煎方式入药,而只有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才能进入体内真正发挥作用而提出的。(4)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总木脂素煎出率的影响用五味子乙素作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炮制温度、时间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具亚甲二氧基结构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结果炮制辅料对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影响最大。蜜制五味子随辅料用量的增加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明显增加,而酒制和醋制五味子不但没促进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增加反而比生品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有所降低。各炮制品残渣的总木脂素含量明显低于生品残渣的总木脂素含量,而醋制品残渣中总木脂素含量要比其它制品中总木脂素低,结合炮制对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总木脂素的溶出率应该以醋制品和蜜制品最高,说明用总木脂素的含量考察五味子制品的护肝作用有一定道理。五味子残渣中具亚甲二氧基的五味子乙素含量增加而总木脂素含量降低,说明现有的总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未真正反映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成分的含量,而在五味子醋制品煎煮过程中减少最多或者蜜制品中增加最多的木脂素成分可能是发挥护肝作用的主要的活性成分。因此目前采用Ecgrine反应测定的总木脂素中只有部分成分可能是五味子在炮制前后功效改变的物质基础,若要精确测定具有护肝作用木脂素的含量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更有针对性的测定方法。从液相色谱图来看,五味子蜜制、生品、酒制品、醋制品及蒸制品在各色谱峰的含量变化上有一定差别。蜜制五味子和生品的5分钟之前的峰面积明显比醋制品、酒制品和蒸制品峰面积大,酒制品和醋制品改变的色谱峰种类也各不相同。可能5分钟之前的色谱峰跟蜜制及生品五味子的润肺镇咳作用有关,而酒制品改变的色谱峰可能跟滋补作用有关,醋制品改变的色谱峰跟增强护肝作用有关。(5)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及醇浸率的影响通过研究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和醇浸率的影响发现: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及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都有一定影响,水浸率可作为五味子饮片或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个辅助质量指标引入到五味子质量控制体系中。五味子醇浸率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引入质量评价体系的可参考性远不及水浸率合理,因醇浸率对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和炮制辅料用量的敏感程度远不如水浸率明显,且五味子炮制品特别是醋制品的护肝效果优于生品,但生品的醇浸率要高于醋制品和酒制品。说明醇浸率很难作为五味子护肝评价指标。从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5-HMF含量、总木脂素、五味子乙素和醇浸率的影响来看,五味子水浸率、总木脂素和5-HMF含量可作为质量指标引入到质量控制体系中来。较好的炮制方法为沸水浴炮制,蜜制五味子炮制4-6小时、蜂蜜加入量60-80g/100g五味子;酒制五味子炮制4小时、黄酒加入量10-20g/100g五味子;醋制五味子炮制6小时、米醋加入量40-60g/100g;蒸制五味子炮制6小时。目前记载的一般辅料用量为酒制15-20g/100g药材、醋制20g/100g药材、蜜制30g/100g药材可能是根据经验对药材的拌匀外观程度而来,并未研究对实际成分的影响作为依据的炮制方法值得商榷。炮制时间只是靠炮制后感观指标的黑润状态来控制,并未有实验数据说明此时的各种指标成分的具体变化的做法需要进行改进。
苏联麟[10](2017)在《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生、醋五味子抗肝损伤效应物质基础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药的传承、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中药的发展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饮片在中医临床用药中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日益凸显,但指导其合理应用的中药炮制理论尚缺乏现代科学论据,临床用药混、乱、杂的现象依然存在,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中药炮制是一门大学问,药材经过炮制改变的不仅仅是成分,还有药效、药性、归经等,依据化学成分含量来定性中药质量不能充分反映其内在品质。本课题以中药五味子为研究对象,从五味子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生醋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差异以及生醋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等研究,较为系统深入的对五味子醋制内在机制进行探索,五味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验研究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化学标记物的筛选;第二部分为生、醋五味子提取物体内代谢研究;第三部分为生、醋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其中前两部分属于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范畴。1.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标记物研究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迅速地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通过与文献或数据库的参考化合物比较质谱、保留时间和/或暂定分配的经验分子式来进行潜在化学标记物的鉴定。这些潜在的化学标记物不仅用于区分中药材和加工炮制品,而且还可能是效应物质基础的中药组成部分。利用上述方法,本研究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生、醋五味子之间显着性差异成分8个(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其中的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具有极显着性差异,被确定为最具代表的化学标记物。综上所述,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的确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尤其是木脂素类成分。因此,推测木脂素类成分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2.生、醋五味子提取物肝损伤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研究表明,五味子醇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经对照品确认及含量测定的木脂素有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五味子丙素(Schisandrin C)、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五味子醇乙(Schizandrol B)、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rin B)、五味子酚(Schisanhenol)、戈米辛J(Gomisin J)及戈米辛G(Gomisin G)等,其中前8种木脂素含量较高。近年来,五味子木脂素代谢产物研究多局限于单体成分,提取物给药后体内的代谢研究还未见详尽的报道。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的研究较为普遍。大量研究也表明,五味子对急慢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因此,本研究选择较为经典、模型复制稳定可靠并受普遍认可的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可逆向鉴定被吸收或者发生疗效的成分,大大加快有效成分群的确定,促进中药及其炮制品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揭示。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并利用质量亏损滤过(MDF)方法,实现中药生物样品复杂基质中目标代谢产物的快速寻找,并对生、醋五味子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木脂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木脂素在体内主要发生脱甲氧基、脱亚甲基及氧化反应;与原型化合物相比,相应的代谢产物的保留时间有所缩短,即极性增强。绝大多数木脂素代谢产物在生、醋五味子组的血浆、胆汁、尿液或粪便样品中都有分布,然而醋五味子组的代谢产物除M18外,其余的在胆汁中都有分布且含量较高,而生五味子组近一半的代谢产物未在胆汁中被检出或响应过低。五味子经醋制后的确改变了总木脂素的组成配比,从而导致一些木脂素成分的吸收、分布及代谢差异;醋五味子组的木脂素代谢产物在胆汁及粪便中的分布显着高于生五味子组。木脂素代谢产物在胆汁与粪便中的分布差异,提示其机理可能与“肝肠循环”及肠道菌群有关。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五味子醋制增强保肝效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3.生、醋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 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的中枢,其代谢转化与吞噬解毒功能对机体有重要保护作用。目前,文献报道的五味子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AALI)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数是从药理作用、肝药酶等分子角度进行的。从代谢组学的视角探讨醋制对中药五味子的影响鲜有报道。课题组经前期研究发现,五味子醋制后可以促进大鼠的胆汁分泌,其胆汁排泄总量与生五味子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本研究以大鼠体内的血浆、胆汁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醋五味子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并运用模式识别的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生、醋五味子进行药物干预后对AALI模型大鼠血浆、胆汁中代谢物组的扰动,挖掘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寻找五味子预防或治疗AALI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阐述五味子醋制后保肝作用增强的科学内涵。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分析方法筛选、鉴定肝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五味子及醋五味子组血浆、胆汁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血浆中PC、PG、PE、TG、Phytosphingosine、Palmitoyl Serinol 等 21 个差异代谢物;胆汁中 LysoPC(20:4)、PG(18:0/18:1)、12-ketodeoxycholic acid、TG(64:2)等 20 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说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脂质代谢、胆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发生异常。AALI模型大鼠给予生、醋五味子后可使上述标志物代谢水平向正常状态转归,且醋五味子的调节作用强于生五味子(P<0.05),表明五味子经醋制增强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上述代谢途径相关。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药五味子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对五味子生品、醋品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尝试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揭示五味子醋制增强其抗肝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从化学成分、代谢谱、代谢组学相结合的外源性药物和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共同探讨五味子醋制保肝的作用特点及机制。
二、对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炮制方法的一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炮制方法的一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本草纲目》研究情况综述 |
(一) 关于《本草纲目》文献的研究 |
(二) 关于《本草纲目》所反映的李时珍哲学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本草纲目》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
(四) 关于《本草纲目》药物的研究 |
(五) 关于《本草纲目》治疗方法的研究 |
(六) 关于《本草纲目》中病证的研究 |
(七) 关于《本草纲目》各部分内容的研究 |
(八) 其它研究 |
二、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综述 |
(一)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研究 |
(二) 基于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研究 |
(三) 基于现代中药制剂的药物警戒研究 |
(四) 基于文献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五) 基于方法学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
(六) 其它研究 |
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综述 |
(一) 中医药数据的特点 |
(二) 数据挖掘 |
(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热点 |
文献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一) 版本的选择 |
(二) 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研究内容的定义 |
(三) 文献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
二、药物识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药物药性的认识特点 |
(二) 药物药性信息的数据挖掘 |
三、药物防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重视防毒的缘由 |
(二) 重视药物的种属及鉴别 |
(三) 重视药物的炮制 |
(四) 重视不良反应的记录分析 |
四、药物用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与药物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 |
(二) 注重配伍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 |
(三) 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 |
(四) 因人制宜思想体现 |
(五) 重视四时用药理论 |
五、药物解毒警戒思想研究 |
(一) 中毒解救相关内容 |
(二) 中毒解救机理分析 |
(三) 中毒解救思想的应用 |
第二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浅析 |
一、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 |
(一) 对药物的继承 |
(二) 对医药理论的继承 |
(三) 对药物警戒相关方法的继承 |
二、李时珍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 |
(一) 内容分析法简介 |
(二) 李时珍评述内容研究过程 |
(三) 李时珍的药物警戒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 |
二、修治统计分析表 |
三、修治信息内容表 |
四、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 |
五、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 |
六、解毒药物一览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
2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
3 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
4 结语与展望 |
(3)炮制对4味种子类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炮制原理研究概况 |
第一节 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 |
1 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现状 |
2 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沙苑子等4味种子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进展 |
1 沙苑子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 |
2 王不留行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 |
3 葶苈子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 |
4 蔓荆子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炮制对沙苑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炮制对王不留行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炮制对葶苈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清炒对蔓荆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药饮片炮制发展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清朝末年时期 (1900~1911) |
中华民国时期 (1912~1948) |
共和国时期 (1949~1999) |
1中药炮制教学 |
1.1师徒相承 |
1.2学校培养 |
1.3举办培训班 |
2中药饮片生产 |
3中药炮制设备 |
3.1净制设备 |
3.2切制设备 |
3.3炮制设备 |
3.4干燥包装设备 |
4中药炮制研究 |
4.1炮制文献研究 |
4.1.1炮制经验整理 |
4.1.2炮制文献考证 |
4.2炮制实验研究 |
4.2.1净制实验研究 |
4.2.2切制实验研究 |
4.2.3炮制实验研究 |
4.2.3.1炮制工艺研究 |
4.2.3.2炮制化学研究 |
4.2.3.3炮制药理研究 |
4.2.3.4饮片质量研究 |
4.2.3.5炮制原理研究 |
4.2.3.6炮制临床研究 |
5中药炮制着书立说 |
6中药炮制学术交流 |
6.1学术会议交流 |
6.2报刊杂志交流 |
(5)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专利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专利检索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基本概述 |
3.1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概述 |
3.2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现状与问题 |
3.3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行政保护 |
3.4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商业秘密保护 |
3.5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专利保护 |
3.5.1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概述 |
3.5.2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意义 |
3.5.3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 |
3.5.4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不足 |
第四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
4.1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
4.1.1 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的趋势分析 |
4.1.2 主要申请人分析 |
4.1.3 合作专利分析 |
4.1.4 技术领域构成分析 |
4.1.5 炮制方法专利技术内容分析 |
4.2 重点单位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
4.2.1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指标 |
4.2.2 专利授权率 |
4.2.3 专利有效率 |
4.2.4 专利年龄 |
4.2.5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
4.2.6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
第五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炮制技术并行的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冲突 |
5.2 炮制领域专利保护意识淡薄,专利申请量较少 |
5.3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合作专利较少 |
5.4 专利质量低下 |
5.4.1 专利维持时间较短 |
5.4.2 专利申请创造性低,涉及专利保护的范围较小 |
5.4.3 专利授权率低 |
5.4.4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低 |
第六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策略 |
6.1 建立针对中医药的专利保护制度,加强不同保护制度间的衔接 |
6.2 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合理制定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保护的立体保护策略 |
6.3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 |
6.4 涉及重大意义需要保密的专利进行保密专利申请 |
6.5 制定专利挖掘战略,促进炮制技术专利质量的提升 |
6.5.1 结合新技术,采用新设备,依靠创新提升炮制技术竞争力 |
6.5.2 炮制专利技术从传统七情配伍转变为化学溶出的研究 |
6.5.3 对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拓宽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的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中药类产品国际化进程 |
1.1.2 我国中药新药注册审批现状 |
1.1.3 我国中药注册审评体系构建情况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对比分析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调查问卷法 |
1.3.4 专家访谈法 |
1.3.5 熵权法 |
1.3.6 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情况 |
2.1 日本汉方制剂 |
2.1.1 日本汉方制剂的研发 |
2.1.2 日本汉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
2.1.3 日本汉方制剂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
2.1.4 日本汉方制剂评析 |
2.2 韩药 |
2.2.1 韩药的研发 |
2.2.2 韩药的注册审批 |
2.2.3 韩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
2.2.4 韩药的评析 |
2.3 香港固有药 |
2.3.1 香港固有药的研发 |
2.3.2 香港固有药的注册审批 |
2.3.3 香港固有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
2.3.4 香港固有药评析 |
2.4 台湾固有成方 |
2.4.1 台湾固有成方的研发 |
2.4.2 台湾固有成方的注册审批 |
2.4.3 台湾固有成方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
2.4.4 台湾固有成方评析 |
2.5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
2.5.1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 |
2.5.2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
2.5.3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 |
2.5.4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评析 |
2.6 传统复方制剂比较分析 |
2.6.1 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比较 |
2.6.2 传统复方制剂注册比较 |
2.6.3 传统复方制剂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比较 |
第三章 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 |
3.1 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原则 |
3.1.2 立项评价指标 |
3.1.3 指标体系 |
3.2 确定立项评价指标权重 |
3.3 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
3.3.1 规范化处理指标值 |
3.3.2 计算欧氏距离 |
3.3.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3.3.4 得出相对贴近度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项目简介 |
4.2 经典名方立项评价 |
4.2.1 确定专家资质 |
4.2.2 专家调查得出主观权重 |
4.2.3 求出客观权重 |
4.2.4 确定综合权重 |
4.3 评价模型的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4.5 D项目物质基准研制 |
4.5.1 D项目可行性分析 |
4.5.2 D项目物质基准的制备 |
第五章 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的建议措施 |
5.1 保持经典名方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 |
5.2 严控质量标准 |
5.3 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 |
5.4 设定用药剂量范围 |
5.5 制定政策,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 |
5.5.1 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 |
5.5.2 设置经典名方复方制剂不同简化方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结构性访谈提纲 |
附录 B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浅谈中药炮制及其辅料的监管现状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中药炮制辅料的监管现状 |
1.1 中药炮制辅料相关标准与历程[1-3] |
1.2 中药炮制辅料的类型[1, 4] |
2 我国中药炮制辅料监管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
2.1 对中药及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尚有不足[5-8] |
2.2 中药炮制辅料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
2.2.1 国家标准整体有待进一步提高[9] |
2.2.2 地方标准数量繁多, 水平参差不齐[10-11] |
2.3 中药炮制辅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12-13] |
2.3.1标准参照混乱 |
2.3.2 特有品种缺乏标准 |
2.3.3 药材产地不统一 |
2.3.4 命名标准不统一 |
2.3.5 炮制方法不规范 |
2.3.6 用量标准模糊 |
3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用领域的经验与教训 |
3.1 中医药特有的“药辅合一”理念[14-15] |
3.2 青蒿素提取成功的经营理念[16] |
3.3 鱼腥草注射剂事件的教训与反思[17-18] |
4 完善我国中药炮制及其辅料监管体系的建议[11, 21-22] |
4.1 加强基础研究, 完善国家标准 |
4.2 出台指导文件, 统一标准体系 |
4.3 规范药材来源、命名标准、炮制过程, 确保成品品质稳定 |
(8)《本草纲目》中“修治”术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概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本草纲目 |
1.1.2 修治术语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资料来源 |
2 《本草纲目》中的“修治”总称类术语 |
2.1 宋代及其以前的“修治”总称类术语 |
2.1.1 “神农本经名例”中的“采”、“造”相关术语 |
2.1.2 “合药分剂法则”中“合药”、“分剂”相关术语 |
2.1.3 《雷公炮炙论》中的“炮炙”相关术语 |
2.1.4 宋代医药文献中的“炮制”相关术语 |
2.2 元明医药书中“修治”总称类术语 |
2.3 李时珍所用“修治”总称类术语 |
3 《本草纲目》具体药物“修治”诸法术语 |
3.1 拣净类 |
3.1.1 净 |
3.1.2 拣 |
3.2 捣剉类 |
3.2.1 (?)咀 |
3.2.2 剉 |
3.2.3 切 |
3.2.4 劈 |
3.2.5 错(锉) |
3.2.6 捣((?))、杵、捶 |
3.2.7 研 |
3.2.8 碾 |
3.3 水制 |
3.3.1 浸 |
3.3.2 泡 |
3.3.3 漂 |
3.3.4 水飞 |
3.4 火制 |
3.4.1 炒 |
3.4.2 炙 |
3.4.3 煅 |
3.4.4 煨 |
3.4.5 炮 |
3.4.6 炼 |
3.5 水火共制 |
3.5.1 蒸 |
3.5.2 煮 |
3.5.3 熬 |
3.5.4 煠 |
3.5.5 瀹 |
3.6 其他制法 |
3.6.1 复制法 |
3.6.2 制霜 |
3.6.3 发酵、发芽 |
3.6.4 提净 |
4 讨论 |
4.1 《本草纲目》修治术语的研究价值 |
4.2 《本草纲目》所载修治术语的局限性 |
4.3 “修治”与“炮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拣净类术语摘录表) |
附录2 (捣剉类术语摘录表) |
附录3 (水制类术语摘录表) |
附录4 (火制类术语摘录表) |
附录5 (水火共制类术语摘录表) |
附录6 (其他制法类术语摘录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节 生脉饮研究概述 |
1 生脉饮的研究发展历史 |
2 生脉饮的药理学研究 |
3 生脉饮化学成分研究 |
第二节 五味子研究概述 |
1 五味子炮制历史沿革 |
1.1 五味子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 炮制对五味子功效及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
2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
2.1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1 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
2.1.2 五味子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2.1.3 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
2.1.4 五味子中其它化学成分的研究 |
2.2 五味子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2.2.1 五味子护肝作用的研究 |
2.2.2 五味子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2.2.3 五味子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
2.2.4 五味子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 |
2.2.5 五味子对呼吸系统作用的研究 |
2.2.6 五味子的其它生物学活性研究 |
2.2.7 五味子的毒性研究 |
第三节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概述 |
1 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常用辅料 |
1.1 中药的炮制方法 |
1.1.1 中药净制技术 |
1.1.2 中药切制技术 |
1.1.3 中药炮制技术 |
1.2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
1.2.1 液体辅料 |
1.2.2 固体辅料 |
2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
2.1 炮制对中药中某种已知功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
2.2 炮制对中药中已知功效的某大类化合物总含量影响的研究 |
2.3 炮制对中药中醇浸率、水煎率含量影响的研究 |
2.4 炮制对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
3 炮制对中药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四节 课题研究背景 |
1 5-HMF研究简介 |
2 立项依据 |
第二章 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5-HMF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供试液的制备 |
2.2 色谱分析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考察 |
2.3 工作曲线的建立 |
2.4 精密度的考察 |
2.5 稳定性考察 |
2.6 重现性考察 |
2.7 加样回收率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系统适应性 |
3.2 线性关系 |
3.3 精密度 |
3.4 稳定性 |
3.5 重现性 |
3.6 加样回收率 |
4 结论 |
第二节 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加糖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的影响 |
3.2 五味子量及酸性环境改变对麦冬煎煮过程中5-HMF产生的影响 |
3.3 五味子和麦冬共煎及五味子单煎对5-HMF产生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五味子中5-HMF来源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浸泡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
2.3 煎煮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
2.4 不同来源的五味子加入量对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
2.5 煎煮时间和加热温度对生五味子产生5-HMF含量影响的样液制备 |
2.6 煎煮和炮制过程对五味子产生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
2.7 五味子中5-HMF来源于炮制过程中还原糖分解的验证样品溶液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浸泡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3.2 煎煮时间对五味子饮片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3.3 不同来源的五味子加入量改变对煎煮液中5-HMF含量测定的影响 |
3.4 煎煮温度和时间对生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3.5 炮制和煎煮过程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含量的影响 |
3.6 五味子中5-HMF主要来源于炮制过程中还原糖的分解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三章 炮制对五味子外观性状及重量的影响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炮制温度影响的样品制备 |
2.2 炮制时间影响的样品制备 |
2.3 炮制辅料用量影响的样品制备 |
2.4 炮制对五味子样品重量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蒸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
3.2 醋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
3.3 酒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
3.4 蜜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
3.5 炮制后的五味子样品的重量变化情况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四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五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 |
第一节 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供试液的制备 |
2.2 色谱分析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考察 |
2.3 工作曲线的建立 |
2.4 精密度的考察 |
2.5 稳定性考察 |
2.6 重现性考察 |
2.7 加样回收率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系统适应性 |
3.2 线性关系 |
3.3 精密度 |
3.4 稳定性 |
3.5 重现性 |
3.6 加样回收率 |
4 结论 |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煎出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六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 |
第一节 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供试液的制备 |
2.2 精密度的考察 |
2.3 稳定性考察 |
2.4 工作曲线的建立 |
2.5 重现性考察 |
2.6 加样回收率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精密度 |
3.2 稳定性 |
3.3 线性关系 |
3.4 重现性 |
3.5 加样回收率 |
4 结论 |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分析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中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七章 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和醇浸率的影响 |
第一节 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测定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测定方法 |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
4 结论 |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八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实验总结 |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10)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生、醋五味子抗肝损伤效应物质基础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五味子炮制研究进展 |
1.1 炮制历史沿革 |
1.2 现代炮制研究 |
2 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木脂素类 |
2.2 多糖类 |
2.3 挥发油类 |
2.4 其他成分 |
3 五味子药理研究进展 |
3.1 对肝脏的作用 |
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3.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3.4 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
4 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4.1 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
4.1.1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所致肝损伤 |
4.1.2 氧化应激反应与脂质过氧化 |
4.1.3 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浸润 |
4.1.4 氧化还原免疫系统的改变 |
4.2 五味子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现状 |
5 代谢组学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 |
5.1 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5.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
5.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5.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
5.3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进展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模式识别 |
5.3.3 代谢组学数据库 |
5.3.4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 |
5.4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5.4.1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
5.4.2 中药安全性和毒性评价研究 |
5.4.3 中药药物代谢组学研究 |
5.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差异化学标记物研究 |
2 实验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样品制备 |
2.2.1 生、醋五味子炮制品的制备 |
2.2.2 生、醋五味子供试品的制备 |
2.2.3 混合对照品的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质谱条件 |
2.5 五味子化学成分自建数据库 |
2.6 多元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多元统计分析与特征标记物筛选 |
3.2 化学标记物的分析鉴定 |
4 小结 |
第二章 生、醋五味子提取物肝损伤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试剂与药材 |
1.2 实验动物 |
1.3 色谱检测条件 |
1.4 质谱检测条件 |
1.5 样品制备 |
1.5.1 生、醋五味子提取物及给药样品制备 |
1.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5.3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供试液的制备 |
1.5.4 大鼠血浆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
1.5.5 大鼠尿液、粪便、胆汁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
1.6 数据采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肝脏病理模型分析 |
2.2 大鼠血浆、尿液、粪便、胆汁UPLC-Q-TOF/MS分析 |
2.3 PeakView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木脂素原型成分的结构鉴定 |
2.3.2 木脂素代谢产物的解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生、醋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 |
第一节 五味子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学验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动物 |
3 实验方法 |
3.1 给药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 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和药物干预 |
3.3 动物的处理 |
3.4 大鼠血清的制备 |
3.5 10%肝匀浆的制备 |
3.6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6.1 动物一般情况 |
3.6.2 肝脏形态学观察 |
3.6.3 肝脏HE染色、诊断标准和结果判定 |
3.7 肝功能指标的测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大鼠外在观察 |
4.2 肝脏的形态及病理学观察 |
4.2.1 肝脏形态学观察 |
4.2.2 肝脏病理学变化观察及评分结果 |
4.3 各组大鼠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
4.3.1 大鼠血清AST、ALT、AKP、GGT的活力变化 |
4.3.2 肝组织ALT、AST、AKP的酶活力变化 |
第二节 五味子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2.1 生、醋五味子饮片及提取液的制备 |
2.2 分组与给药 |
2.3 大鼠血浆、胆汁的采集 |
2.4 样品前处理 |
2.5 UPLC-Q-TOF/MS分析 |
2.5.1 色谱条件 |
2.5.2 Q-TOF/MS质谱条件 |
2.5.3 数据分析 |
3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3.1 样品的前处理 |
3.2 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3.3 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
3.3.1 分析系统稳定性评价 |
3.3.2 差异化合物分子特征提取 |
3.4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4 结果与讨论 |
4.1 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
4.1.1 血浆样品总离子流图(TIC)分析 |
4.1.2 模式识别与判别分析 |
4.1.3 生、醋五味子血浆代谢物组间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4.1.4 血浆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
4.1.4.1 磷脂代谢 |
4.1.4.2 鞘脂代谢 |
4.2 五味子抗肝损伤胆汁代谢组学研究 |
4.2.1 胆汁样品总离子流图(TIC)分析 |
4.2.2 模式识别与判别分析 |
4.2.3 生、醋五味子胆汁代谢物组间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4.2.4 胆汁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
4.3 血浆、胆汁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综合分析 |
4.3.1 胆酸内分泌与脂代谢 |
4.3.2 花生四烯酸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 |
4.3.3 ROS与CYP450酶 |
4.3.4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总结与讨论 |
1.1 五味子相关文献研究 |
1.2 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化学标记物研究 |
1.3 生、醋五味子醇提取物肝损伤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
1.4 五味子抗酒精性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对中药传统炮制与现代炮制方法的一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D]. 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2]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J]. 周瑞,郜玉钢,臧埔,蒋春玲,张连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3)
- [3]炮制对4味种子类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D]. 于现阔.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中药饮片炮制发展回眸[J]. 王琦,孙立立,贾天柱. 中成药, 2000(01)
- [5]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专利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 王瑞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D]. 赵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浅谈中药炮制及其辅料的监管现状与完善[J]. 邹宜諠,陈云,邵蓉,周斌. 中国新药杂志, 2018(20)
- [8]《本草纲目》中“修治”术语的探讨[D]. 郑文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
- [9]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D]. 李英华. 浙江大学, 2006(02)
- [10]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生、醋五味子抗肝损伤效应物质基础及代谢组学研究[D]. 苏联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