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仓粉碎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研究

储仓粉碎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研究

一、储仓式制粉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林国辉[1](2021)在《440t/h锅炉乏气送粉改造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国内某热电公司440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初步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后,低氮燃烧效果较差喷氨量较大导致回转式空预器堵塞从而引发引风量不足限负荷,同时因低氮形成的还原性气氛燃烧造成炉膛严重结焦等问题。分析氮氧化物偏高及水冷壁结渣的成因,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原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及一次风热风送粉系统进行改造,将三次风即乏气代替一次风送粉,以达到降低火焰中心高度、降低三次风量,增加二次风量,深化炉膛配风垂直分级燃烧,降低NOx初始生成量,从而达到减少炉膛结焦及喷氨量,解决因掉焦引发锅炉灭火及降低喷氨量目的。

李彤[2](2020)在《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电企业在传统能源行业里面占有较大份额,随着近年来煤炭联姻的深化改革,在能源革命和现代数字革命的深度融合形势下,看似接近夕阳产业的火力发电依旧是能源行业里面的支柱产业。煤粉制造过程作为火电厂燃料燃煤的主要工艺流程,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锅炉整体的燃烧经济性,从而影响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深入研究煤粉制造过程、优化生产系统,设计出一套更加稳定、高效、可靠的制粉系统就有很大的必要性,对于火电企业继续在未来能源行业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火电厂制粉过程为课题背景,从煤粉制造过程的整个工艺流程和制粉设备概况、特性以及工作原理入手,构建以磨煤机为主体,给煤机、一次风机及辅助系统为辅的制粉系统。通过对煤粉制造过程控制功能要求的剖析,本着安全、可靠、高效、实用和先进的原则,把钢球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作为重点分析。着重提出关于钢球磨煤机的六个控制量与之对应的六个被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此为研究基础,依次建立了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方法、磨煤机煤位控制方法、磨煤机负荷、磨煤机容量风及总风量的控制方法。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技术对制粉制造过程进行了设计,构建了DCS和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对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进行了研究和选择,最终形成一套可行、先进的控制方案。一方面是由于它的优越性能,系统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强;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汉化能力,更有利于平常操盘人员的操作和检修人员的维护,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过程效率、化繁为简。针对煤粉制造过程的特点和性能要求,采用DCS作为制粉过程控制器,并设计采用了远程I/O服务方式的主备系统,以提高制粉过程的可靠性。通过运行工况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个制粉过程是一个串级、多级控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磨煤机出口为温度、冷热风门的开度、入口压力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可提高磨煤机的出力即磨机负荷,以降低设备的单耗,提高了制粉效率。该制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精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良好,满足了设计要求,提高了煤粉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张智羽[3](2020)在《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氧燃煤机组中由于增设了空分制氧及烟气压缩、纯化装置使整个系统成本上升、能耗增加。这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从动态、多因素角度,针对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产生影响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技术由于兼有节能与环保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针对中高温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集成特性的研究也很少开展。为此,本研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建立了塔式太阳能与富氧燃煤锅炉耦合集成系统的物理模型,得出了不同规模、不同品位的太阳能与燃煤化学能在富氧燃煤锅炉高温热源不同位置处的耦合传递、热功转换和梯级利用规律;并利用热力学分析法、太阳能贡献度分析法对不同集成方式的优劣进行剖析,得出了最优集成方案。提供了一种中高温太阳能与富氧燃煤机组集成方案的择优方法,为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容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的耦合方案比选、参数优化及系统改造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参考。其次,本研究以富氧燃煤机组为对象,选取氧气纯度、氧气浓度、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以及过量氧气系数等主要运行参数作为影响因素,以系统能耗指标为试验目标,得出了单个运行因素对机组热力特性的动态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煤价、碳税税率、二氧化碳售价、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富氧燃煤机组的经济性模型,研究了运行参数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敏感性分析。再次,针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及响应曲面法,以富氧燃煤机组中锅炉热效率、机组单位供电标准煤耗、机组净电效率、机组供电成本、CO2捕集成本等指标为评价标准,开展了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优化研究。研究揭示了机组能耗与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变关系。同时,还通过极差分析得出运行因素对机组能耗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参数组合,为富氧燃煤机组的优化设计、节能改造及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以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中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为考察指标,选取干燥气中氧含量、漏风系数、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及烟气预热温度等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开展了单因素及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多因素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的影响程度及各因素的最佳运行范围。为富氧燃煤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最后,本研究还基于等效焓降法热力学原理及热经济学原理开展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参数优化及经济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最优余热利用方案。为富氧燃煤机组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并对项目发电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杨青[4](2020)在《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煤掺烧价值创新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影响下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变,提质增效工作已是发电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生存的必然选择,电厂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为燃料成本。本论文提出一种发电企业配煤掺烧与燃料采购的协同优化策略,指导企业深入结合煤炭市场与安全生产,统筹优化生产和经营关系,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论文首先介绍了配煤掺烧对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了配煤掺烧带来的安全风险,结合电厂实际总结提炼配煤掺烧风险的运行控制措施,以合理的运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环保、高效运行。论文分析了配煤掺烧对锅炉效率、厂用电率、汽机热耗的影响,定量计算采购的不同煤种对上述运行指标的影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详细分析各项指标,计算了BRL、800MW、600MW、400MW等四个典型工况下的锅炉效率、厂用电率、汽机热耗的具体影响偏差值。在发电企业成本管控方面,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配煤掺烧的价值应用。论文在分析了配煤对锅炉效率、厂用电率、汽机热耗的影响基础上,计算出供电煤耗,对配煤带来的其它成本增加进行计算,明确了配煤掺烧为电厂带来收益的条件。最后,建立加权标煤单价最小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求出最优的配煤比。将配煤掺烧等成本管控措施与满足现场安全生产进行协同优化。本论文将配煤掺烧应用于燃料采购的优化模型中,建立了相关模型。针对成本管控与安全生产的协同策略,建立配煤掺烧比的选择方法。随着优化过程的不断滚动,发电企业可结合当前煤炭市场和安全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其配煤及采购方案,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配煤掺烧利益最大化。

王英敏,张志刚,张文君,朱宪然,叶翔[5](2020)在《火电机组混煤掺烧与优化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火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特点,建立火电机组混煤掺烧与优化系统。系统包括智能储煤模块、制粉优化模块和经济效益模块3个功能模块。系统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专家规则对进厂煤种进行智能储煤;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对制粉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得到合理配煤比例,使混煤掺烧达到安全、经济和环保的作用;并设计掺烧收益模块,进行经济性分析。针对内蒙某电厂实际情况,开发火电机组混煤掺烧与优化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可对各个煤种进行分类储煤,并得到最佳掺配方案。

陈渭文[6](2019)在《中速磨煤机数据处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机组运行的稳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速磨煤机作为锅炉重要的辅机设备,磨煤机的运行安全对于燃煤机组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磨煤机运行状态检测以及故障诊断的研究仍相对较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正在逐渐普及,本文以浙江某火电厂磨煤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磨煤机历史运行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了基于信号分析的磨煤机堵煤故障诊断模型。由于生产数据存在坏点和误差,因此对磨煤机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选择分析和处理。对于直接测量精度较低的参数如磨煤机出口一次风流速,提出了采用基于热平衡法的间接测量方法,大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布置单测点或者多个测点的参数,采用不同的准确性优化算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在磨煤机电流参数上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的代表性,提出了利用移动相对标准差进行稳定工况段识别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设备变工况工作中的稳定工况的时间段,对于提高样本数据的代表性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取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基于数据自相关性的噪声去除方法,能够基本去除设备运行数据中的周期性噪声,使样本数据的可用性大幅提高。在数据经过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磨煤机堵煤故障的机理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信号分析的磨煤机堵煤故障诊断模型。结合对故障机理的分析和特征参数筛选的结果,对磨煤机相关的30多个参数进行特征参数提取,构造了温差因子、压差因子、风门开度因子和煤量因子等4个与堵煤故障相关性较强的特征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初步建立堵煤故障诊断模型。然后将历史堵煤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通过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对特征参数的权重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磨煤机堵煤故障的诊断模型。将该模型在某电厂实际磨煤机运行数据上进行验证,可提前电厂运维人员3-8分钟提出故障预警,足够运维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了故障的发生,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刘晓菲[7](2018)在《火电厂钢球磨煤机先进测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文中提出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又是电能的消耗大户。磨煤机作为火电厂的燃料燃煤的主要处理设备,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锅炉的燃烧效率。虽然钢球磨煤机中储式制粉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中,但其能耗用电量最高可达到电厂厂总用电量的20%左右。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是典型的多变量、变量之间具有严重耦合的时变复杂系统。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常规单回路分散控制器既无法满足它的控制要求,也不能使系统长期处于最佳工况下运行。因此,借助当代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控制理论针对球磨机制粉自动控制率不高和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篇文章在过往各电厂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使用过的控制系统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了切实可行的研发应用。针对章丘电厂#2机组现有的制粉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此文将专家智能控制与解耦控制以及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使用由监督优化层和直接控制层组成的混合型分层控制方案使其便于在实际工况下使用。针对直接控制层控制器和解耦器,本文提出了参数整定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方法整定的直接控制层正常工况控制方案可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对于分层控制方案中监督优化层的设计,本文给出了其专家控制规则设计以及基于球磨制粉对象稳态增益的系统设定值优化设定方法。本文在对目前球磨机磨内存煤量或料位测量技术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测量的球磨机轴承振动信号来代表磨内存煤量,并介绍和研发了相应的球磨机料位测量系统。成功将上面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案应用于章丘电厂2号机组球磨机中储式制粉系统测控系统改造工程。根据该厂制粉系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了硬件配置、控制方案和软件的设计并最终进行了工程实施。为其专门研发了过程监测和直接过程层控制软件以及设定值优化设定软件。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看,该分层控制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动态响应质量,改善系统自适应能力,控制效果显着提升。与章丘电厂#2机组原系统比较,单耗显着降低,节能效果明显。结尾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回顾,对以后需更进一步进行完善的分层控制方案进行了展望。

林鲁徽[8](2018)在《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尤其是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将长期存在,电力建设以燃煤电厂为主仍然是我国国情的客观选择。2012年开始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提到重点地区现有火力发电机组需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其中粉尘排放标准为20mg/Nm3,SO2排放标准为50mg/Nm3,NOx排放标准为100mg/Nm3。因此,污染排放控制问题仍是火电领域面对的重要课题。在2014年7月新的环保标准下发前,大部分火电厂已通过低氮燃烧器改造、增加还原剂投入等手段来实现控制NOx排放的目的。但燃烧器改造后,部分电厂由于掺烧、AGC模式等原因导致制粉系统运行台数较多,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炉膛内氧量较为充足,炉膛出口氮氧化物数值较高,耗用还原剂量较大,使电厂的排放压力增加,给电厂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降低锅炉低负荷时出口NOx含量尤为迫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某热电有限公司2×330MW亚临界燃煤机组通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建立数值模拟计算所需数学模型,同时提出对炉内燃烧进行模拟研究,并对比分析炉内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燃烧组分分布情况,同时耦合热力计算方法进行一次风烟气再循环改造研究,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掺烟对锅炉运行特性影响的规律,最后完成了制粉系统校核的相关计算。

袁彩[9](2017)在《华鲁恒升480t/h煤粉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锅炉烟气成分中氮氧化物NOx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华鲁恒升公司1台新建480t/h煤粉锅炉尾气的低氮排放技术开发的实际意义更加突出。本文针对480 t/h煤粉锅炉的技术改造,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新建480 t/h煤粉炉的使用煤种,经过技术比选确定了锅炉的结构形式,为烟气低NOx排放提供技术配置方向。2、在分析原有260 t/h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新建480 t/h煤粉炉的低氮燃烧技术开展研究,尝试等离子无油点火装置取代原燃油点火模式的可能性,以消除开车阶段烟囱冒黑烟现象。3、开展煤粉制备工艺研究,为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4、开展480 t/h煤粉炉SCR脱硝技术研究与应用,确保煤粉炉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赵云龙[10](2017)在《衡丰发电厂钢球磨煤机建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持续的能源供应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出现这种尖锐矛盾的原因有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直接相关。因此,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燃煤电厂是电能重要的生产单位,又是能耗大户。制粉系统是电站燃煤锅炉重要的辅机系统,磨煤机作为电站锅炉重要的制粉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以衡丰电厂某单进单出钢球磨煤机为例,做了以下工作:对我国发电用煤的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不同煤种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煤的各个成分进行分析,指出其对燃烧的影响,对不同的煤分析基准进行了研究。对钢球磨煤机原理进行研究,对磨煤机出力和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钢球磨煤机筒内钢球磨损进行数学建模,提出了对钢球磨损度预测的方法,通过建立运行前后钢球的级配变化求出钢球磨损稳态特性矩阵,求出各个级别钢球的补充量。实际运行结果显示,该补球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钢球损耗和电耗,实现节能减排。对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磨煤机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差、入口风压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对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发生扰动后,各参数变化曲线与实际运行结果相符,能够较好的实现对钢球磨煤机运行的预测。

二、储仓式制粉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储仓式制粉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火力发电现状
        1.2.2 国内火力发电现状
    1.3 煤粉制造过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煤粉制造过程的发展
        1.3.2 煤粉制造过程的现状
    1.4 制粉过程控制方面的现状及发展
        1.4.1 磨煤机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1.4.2 磨煤机先进控制方法
第二章 过程工艺、设备概况、特性以及原理
    2.1 过程工艺
    2.2 设备概况
        2.2.1 主要设备
        2.2.2 磨煤机
        2.2.3 给煤机
        2.2.4 煤粉分离器
        2.2.5 一次风机
        2.2.6 皮带输送机
    2.3 煤粉制造过程控制原理
第三章 磨煤机控制系统原理
    3.1 控制原理
        3.1.1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工作的原理
        3.1.2 控制原理
    3.2 数学模型建立
        3.2.1 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
        3.2.2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负荷数学模型
        3.2.3 磨煤机出力数学模型
        3.2.4 磨煤机钢球数学模型
    3.3 控制方法
        3.3.1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
        3.3.2 磨煤机煤位控制
        3.3.3 磨煤机负荷控制
        3.3.4 磨煤机容量风控制
        3.3.5 磨煤机总风量控制
        3.3.6 料位监测方法
第四章 制粉过程硬件设计
    4.1 DCS系统概述
    4.2 DCS硬件体系结构
        4.2.1 DCS控制结构
        4.2.2 DCS层级结构
        4.2.3 DCS冗余结构
        4.2.4 DCS硬件结构组成
    4.3 制粉系统配置
        4.3.1 磨煤机I/O清单
        4.3.2 其他辅助系统I/O清单
        4.3.3 磨煤机测点及一次元件清单
    4.4 风速监测设计
    4.5 转速监测设计
    4.6 压力及差压监测
第五章 制粉过程软件设计
    5.1 DCS软件体系结构
    5.2 监控环境
    5.3 制粉过程设备流程
        5.3.1 磨煤机启动流程
        5.3.2 磨煤机停止流程
        5.3.3 给煤机启动、停止流程
        5.3.4 其他辅助系统流程
    5.4 制粉过程逻辑建立
    5.5 运行状况及分析
        5.5.1 热风量对出力的影响
        5.5.2 冷风量对出力的影响
        5.5.3 磨煤机出口温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磨煤机启停流程图
附录B 给煤机启停流程图
附录C 其他辅助系统流程图
附录D 磨煤机控制逻辑图
附录E 磨煤机条件跳闸逻辑图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1.1.2 能源领域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1.2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
        1.2.1 燃煤火电厂CO_2减排措施
        1.2.2 二氧化碳捕集(CCS)技术路径简介
    1.3 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1.3.1 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着火特性及污染物排放机理
        1.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1.3.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仿真与经济性评价
        1.3.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
    1.4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1.4.1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介绍
        1.4.2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系统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太阳能资源及太阳辐射
        2.2.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2.2 太阳辐射
    2.3 塔式太阳能集热场模型建立
        2.3.1 塔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2.3.2 定日镜场效率计算模型
        2.3.3 塔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模型验证
    2.4 富氧燃煤机组模型建立
        2.4.1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
        2.4.2 空气分离系统(ASU)模型
        2.4.3 烟气压缩及纯化系统(CPU)模型
    2.5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验证
        2.5.1 常规发电机组几何模型
        2.5.2 常规机组热力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2.5.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建模及验证
    2.6 评价指标
        2.6.1 热力学评价指标
        2.6.2 经济性评价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特性分析与优化
    3.1 引言
    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及经济性评估模型
        3.2.1 富氧燃煤锅炉热力学性能指标
        3.2.2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指标
        3.2.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经济性评估模型
    3.3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影响分析
        3.3.1 氧气纯度影响分析
        3.3.2 氧气浓度影响分析
        3.3.3 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影响分析
        3.3.4 过量氧气系数影响分析
        3.3.5 运行因素对热力特性影响综合分析
    3.4 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3.4.1 经济性评估指标及评估参数设定
        3.4.2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3.4.3 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正交实验法及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多目标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正交法的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4.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4.2.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4.2.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4.2.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4.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多目标优化
        4.3.1 试验因素及水平
        4.3.2 响应曲面设计
        4.3.3 结果分析及数学建立
        4.3.4 多因素条件的影响分析
        4.3.5 结果验证
    4.4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4.4.1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及制粉系统介绍
        4.4.2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4.4.3 运行因素的扰动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4.5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及优化
        4.5.1 余热利用理论计算模型
        4.5.2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优化方案选取
        4.5.3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
        4.5.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方案设计与分析
    5.1 引言
    5.2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介绍
        5.2.1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系统
        5.2.2 耦合机组中太阳参数选取
    5.3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模型建立
        5.3.1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耦合系统方案设计
        5.3.2 耦合系统中富氧燃煤发电子系统模型
        5.3.3 耦合系统中塔式太阳能侧子系统模型
        5.3.4 耦合系统评价指标
    5.4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
        5.4.1 太阳能热电转化效率分析
        5.4.2 抽汽比例极限及太阳能吸纳极限分析
        5.4.3 方案改进及增设循环烟气分析
        5.4.4 增设三次循环烟气对耦合系统的影响分析
        5.4.5 敏感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煤掺烧价值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某电厂1000MW机组与煤种简介
    2.1 课题工程基础介绍
    2.2 电厂采购煤炭情况
    2.3 配煤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2.3.1 电厂动力煤的特性
        2.3.2 动力煤工业分析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煤种掺烧风险控制与边界条件
    3.1 配煤掺烧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3.2 保证制粉系统正常运行措施
    3.3 避免锅炉受热面结焦运行措施
    3.4 避免一次风管着火运行措施
    3.5 避免锅炉灭火运行措施
    3.6 保证锅炉稳定燃烧运行措施
    3.7 入炉煤质的边界条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煤种对经济指标影响的定量计算
    4.1 经济煤种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4.1.1 锅炉效率计算方法
        4.1.2 排烟热损失
        4.1.3 其它各项热损失
        4.1.4 锅炉效率的计算汇总
    4.2 经济煤种对厂用电率的影响
        4.2.1 经济煤种对厂用电率的影响
        4.2.2 厂用电率的计算方法
        4.2.3 厂用电率的计算汇总
    4.3 经济煤种对汽机热耗的影响
        4.3.1 经济煤种对汽机热耗的影响
        4.3.2 汽机热耗的计算汇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约束条件下的入炉煤价值配比优化
    5.1 供电煤耗计算
        5.1.1 发电及供电煤耗的计算方法
        5.1.2 发电及供电煤耗计算汇总
    5.2 边界影响因素
        5.2.1 存储的热值损耗
        5.2.2 脱硫耗料的影响
        5.2.3 制粉系统检修成本
        5.2.4 粉煤灰对外销售收入
        5.2.5 其他费用
    5.3 价值计算
        5.3.1 各煤种价值计算方法
        5.3.2 煤种评价体系的建立
    5.4 约束条件下的入炉煤价值配比最优化
        5.4.1 入炉煤约束条件
        5.4.2 最优化理论
        5.4.3 线性规划求解
        5.4.4 线性规划求解在配煤掺烧上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火电机组混煤掺烧与优化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概述
2 多煤种智能存储模块
    2.1 K-means聚类算法
    2.2 专家分类规则
3 制粉优化模块
    3.1 控制策略
    3.2 PSO算法
    3.3 基于PSO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制粉系统优化
        3.3.1 约束条件
        (1)粉管一次风速v。
        (2)磨煤机出口温度tM。
        (3)磨煤机内风量Qv。
        (4)风煤比g1。
        (5) 掺配比例约束。
        3.3.2 多目标数学模型的建立
4 掺烧收益模块
5 应用实例
6 结论

(6)中速磨煤机数据处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及煤电机组发展趋势
        1.1.2 “互联网+”战略及智能化电厂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中速磨煤机概况及主要故障机理分析
    2.1 中速磨煤机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1.1 HP型中速磨煤机组成结构
        2.1.2 HP型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2.2 中速磨煤机常见故障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磨煤机堵煤故障历史数据选择分析及处理
    3.1 磨煤机出口一次风流速测量
        3.1.1 制粉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1.2 热平衡法测量原理
        3.1.3 热平衡法测量实例
    3.2 数据准确性优化
        3.2.1 单测点参数准确性优化
        3.2.2 单测点参数准确性优化实例
        3.2.3 多测点参数准确性优化
    3.3 数据预处理方法
        3.3.1 利用移动相对标准差进行稳定工况段识别
        3.3.2 基于数据自相关性的噪声去除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中速磨煤机堵煤故障诊断
    4.1 磨煤机堵煤故障机理分析
    4.2 基于信号分析的磨煤机堵煤故障智能诊断模型
        4.2.1 磨煤机堵煤故障特征参数构造
        4.2.2 磨煤机堵煤故障风险因子K_d
        4.2.3 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及系数优化
    4.3 磨煤机堵煤故障诊断实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5.2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火电厂钢球磨煤机先进测控技术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钢球磨煤机测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钢球磨煤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1.2.3 钢球磨煤机测控技术和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1.3 钢球磨煤机系统先进控制方法
        1.3.1 预测控制
        1.3.2 模糊控制
        1.3.3 神经网络控制
        1.3.4 专家智能控制
        1.3.5 混合型控制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生产工艺、特性和控制要求
    2.1 引言
    2.2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2.3 球磨机的动态特性
        2.3.1 球磨机的动态特性模型
        2.3.2 球磨机的振动特性特点
        2.3.3 磨煤机动态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2.4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对象特性
    2.5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控制任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粉系统智能测控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制粉系统混合型控制总体方案
    3.3 系统混合型控制总体方案主要部分设计
        3.3.1 监督优化层专家控制规则设计
        3.3.2 过程直接控制层正常工况控制算法设计
        3.3.3 监督优化层制粉系统设定值稳态优化设定方法设计
    3.4 智能料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3.4.1 测量原理及测量过程
        3.4.2 料位信号传感器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电厂钢球磨煤机先进测控技术工程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硬件设计
        4.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4.2.2 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功能实现
    4.3 软件实现
        4.3.1 软件平台
        4.3.2 控制方案工程设计
        4.3.3 基于组态软件的正常工况控制方案设计与开发
    4.4 工程实施与控制效果
        4.4.1 实施过程
        4.4.2 投运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烟气再循环技术研究
    1.3 炉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1.3.1 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国内研究状况
        1.3.2 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国外研究状况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锅炉简介及概述
        2.1.1 燃烧系统
        2.1.2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2.1.3 燃烧器布置方式
    2.2 数值计算模型及工况介绍
        2.2.1 湍流基本守恒方程组
        2.2.2 湍流模型
        2.2.3 气固两相流模型
        2.2.4 煤粉颗粒燃烧模型
        2.2.5 氮氧化物反应模型
    2.3 数值模拟模型及工况
        2.3.1 壁面边界条件
        2.3.2 数值模拟炉膛模型及网格划分
    2.4 热力计算方法
        2.4.1 分区段炉膛热力计算方法
        2.4.2 整体热力计算方法
    2.5 制粉系统校核计算方法
第3章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3.1 基础工况计算结果与分析
        3.1.1 基础工况速度场分析
        3.1.2 基础工况温度场分析
    3.2 方案一空气量不变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 方案二空气量减少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 炉膛出口参数对比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锅炉热力计算与制粉系统热力计算
    4.1 烟气再循环对一次风成分的影响
    4.2 锅炉热力计算
        4.2.1 炉膛分区段热力计算
        4.2.1.1 炉膛分区段简介
        4.2.1.2 分区段计算结果与分析
        4.2.2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制粉系统热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无烟气再循环制粉系统校核计算结果与分析
        4.3.2 烟气再循环条件下制粉系统校核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华鲁恒升480t/h煤粉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低排放的概念
    1.2 低氮燃烧器技术
    1.3 低氮燃烧器配套等离子点火技术
        1.3.1 常规燃油点火技术
        1.3.2 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
    1.4 低氮燃烧器配套煤粉制备技术
        1.4.1 制粉系统类型
        1.4.2 制粉系统性能比较
    1.5 烟气还原法脱硝技术
        1.5.1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工艺
        1.5.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
    1.6 论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7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480t/h煤粉炉的选型与工艺配置方案
    2.1 新建锅炉的建设背景
    2.2 新建480t/h煤粉炉的选型、配置
        2.2.1 锅炉基本工作参数
        2.2.2 煤质资料
        2.2.3 炉型热力核算
        2.2.4 锅炉设计特点
    2.3 新建480t/h煤粉炉的低氮燃烧配置方法
        2.3.1 低氮燃烧技术选择
        2.3.2 烟气脱硝工艺选择
        2.3.3 锅炉辅助设备配置
        2.3.4 锅炉配置特点及主要经济技术数据表
第三章 480t/h煤粉炉低氮燃烧技术研究与设计
    3.1 原260t/h煤粉炉采用的燃烧器技术分析
    3.2 原260t/h煤粉炉低氮技术改造
    3.3 新建480t/h煤粉炉的低氮燃烧技术研究
    3.4 低氮燃烧器的布置及安装
        3.4.1 低氮燃烧器的四角切圆布置
        3.4.2 燃烧器安装
    3.5 配套等离子点火装置
第四章 480t/h锅炉配套煤粉制备工艺设计
    4.1 煤粉制备系统工艺选择
        4.1.1 制粉系统的选择依据
        4.1.2 中速磨煤机特点
    4.2 原260t/h煤粉炉煤粉制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4.2.1 260t/h煤粉炉煤粉制备工艺
        4.2.2 钢球磨煤机的特点
        4.2.3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存在的问题
    4.3 新建480t/h煤粉炉制粉系统工艺研究
第五章 480t/h粉煤锅炉烟气脱硝SCR技术设计
    5.1 480t/h煤粉炉尾部烟气脱硝技术的设计
        5.1.1 480t/h煤粉炉SCR脱硝工艺设计参数
        5.1.2 480t/h煤粉炉SCR脱硝还原剂和催化剂
    5.2 480t/h煤粉炉SCR脱硝布置图
第六章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效果分析
    6.1 低氮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场试验
    6.2 试验过程
        6.2.1 试验方法及具体内容
        6.2.2 试验数据分析
    6.3 低氮燃烧器的运行分析
    6.4 低氮燃烧+SCR脱硝实际运行效果监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表

(10)衡丰发电厂钢球磨煤机建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球磨煤机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钢球磨煤机系统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发电用煤的研究
    2.1 发电用煤分类
        2.1.1 无烟煤
        2.1.2 贫煤
        2.1.3 烟煤
        2.1.4 褐煤
    2.2 煤的成分和分析基准
        2.2.1 煤的元素分析
        2.2.2 煤的工业分析
    2.3 煤的成分基准
        2.3.1 煤的成分基准
        2.3.2 煤的发热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球磨煤机运行原理
    3.1 概述
        3.1.1 钢球磨煤机的工作原理
        3.1.2 钢球在筒内的运动
        3.1.3 建模理论及方法
    3.2 影响磨煤机出力的因素
        3.2.1 煤位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3.2.2 通风量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3.2.3 筒体转速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3.2.4 原煤含水量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3.3 影响磨煤机功率的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球补装球研究
    4.1 引言
    4.2 钢球磨损原理
        4.2.1 冲击磨损
        4.2.2 磨剥磨损
        4.2.3 磨损总量
    4.3 补装球
        4.3.1 磨损量的计算
        4.3.2 计算补球参数
        4.3.3 补装球操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钢球磨制粉系统的数学模型
    5.1 钢球磨煤机控制系统
        5.1.1 控制系统建模
        5.1.2 常规解耦控制方案
        5.1.3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控制策略
    5.2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数学模型
        5.2.1 磨煤机出口温度数学模型
        5.2.2 进出口差压数学模型
        5.2.3 入口风压的数学模型
    5.3 仿真研究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2 磨煤机数学模型仿真方框图
        5.3.3 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储仓式制粉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440t/h锅炉乏气送粉改造研究与应用[A]. 赵丽,林国辉. 浙江省电力学会2020年度优秀论文集, 2021
  • [2]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D]. 李彤.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3]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D]. 张智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4]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煤掺烧价值创新应用研究[D]. 杨青. 东南大学, 2020
  • [5]火电机组混煤掺烧与优化系统研究与应用[J]. 王英敏,张志刚,张文君,朱宪然,叶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4)
  • [6]中速磨煤机数据处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陈渭文. 浙江大学, 2019(04)
  • [7]火电厂钢球磨煤机先进测控技术研发与应用[D]. 刘晓菲. 山东大学, 2018(02)
  • [8]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D]. 林鲁徽.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9]华鲁恒升480t/h煤粉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D]. 袁彩.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10]衡丰发电厂钢球磨煤机建模与优化研究[D]. 赵云龙.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储仓粉碎系统风量协调及干燥剂配比优化选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