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照明与建筑照明研讨会在京召开

户外照明与建筑照明研讨会在京召开

一、室外照明与建筑采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于磊[1](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提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王梦蕊[2](2018)在《基于视觉健康的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顶部自然采光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严重的近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中小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对于处在视力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教室内的光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据现代临床医学的研究,阳光中所携带的短波长蓝光能够促进眼球的发育,缺乏自然光照可能是中小学生近视高发的诱因。良好的自然光环境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减少视觉疲劳,反之不良的室内光环境则会引起视觉和生理上的疾病。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不仅事关每个家庭,同时也关乎国家的发展。因此本文对中小学校的教室采光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对广东地区学校教室的采光现状进行了调查。2015年对广州市3所重点中学的15间教室进行了实地测绘和室内照度的测量,并对这些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014年~2015年对广东省的一间日光教室和一间常规教室进行了为期一个学年的跟踪对照调查,并对样本教室内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次调查共收集到3685份有效调查问卷。综合调查结果和国内既有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室内自然光照度不均匀现象严重,临窗附近区域和教室深处的明暗照度对比强烈,室内容易出现眩光现象;建筑师陷入了追求教室“大开窗”的采光设计误区,以及固化的“大侧窗”采光设计模式中,对学校建筑的采光设计不够重视;我国学校采光设计标准中相关的采光评价指标较单一,使建筑师对采光质量的关注不足。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自然光充足、均匀的教室光环境。因此增加教室内自然光的进入量,改善教室内自然光照度不均匀的现象,突破侧窗采光设计模式的局限,应是学校教室采光设计的重点。本文对国内外学校建筑的采光规范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我国学校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发展,深入研究了我国各时期采光标准的特点以及对教室采光要求的变化。并对近二十年来英美国家建筑采光规范体系中的学校采光设计指南文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它们的特点。为我国进行学校采光设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采光设计案例进行了实地走访和深入研究。分析解读其中的采光设计方法,为我国建筑师进行学校采光设计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对国外学校采光指南文件和采光设计案例的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教室存在的光环境问题,归纳总结了能够充分利用天然光的学校教室采光设计的具体策略。为了使学校的建筑空间尽可能获得充足、均匀的自然光线,首先建筑师在学校的概念设计阶段就应尽早考虑自然采光;其次在学校的方案设计阶段,应充分了解各种采光方式的优缺点,重视教室的顶部采光设计;最后在深化设计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采光设计的细节。最后,本文针对广东省中小学校教室当前的采光现状,从可操作性角度,对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自然采光设计的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学校采光设计标准中需引入更重视自然采光的评价指标,增加动态采光指标,从政策上保证学校能够拥有良好的自然光环境。第二,在进行新建学校建筑项目时,建筑师需要突破当前侧窗采光设计模式的局限,根据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室的顶部采光窗设计。第三,需要对自然光环境不理想的教室进行改造。最终为青少年创造良好、舒适、健康的教室自然光环境。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段长春[4](2018)在《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种类多存量大面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由于未充分考虑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建筑运行能耗偏高,室内舒适度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但建筑拆除重建会带来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因此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潜力大,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若能在公共建筑的改造中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与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当下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再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公共建筑改造再利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并结合公共建筑自身的空间、形态、结构等特点,将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于公共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中。具体从以下三部分进行撰写: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其次对公共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绿色建筑技术和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所使用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阐述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现状,从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个方面介绍了绿色建筑技术的相关技术,并结合公共建筑改造中的问题、公共建筑的特点以及相关案例,归纳整理出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策略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构建方式;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结论。第四章中将公共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策略运用于实际案例之中,从节地与室外环境、建筑外围护结构更新、资源与能源利用、形体空间的改造、室内环境质量、绿色改造施工、绿色运营管理七个方面,对A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楼进行绿色改造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描述,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对比了改造前后建筑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情况,并对改造后的学院办公楼进行绿色建筑的评估,然后对绿色改造后的效果和效益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结论总结。通过对绿色改造工程的实地调研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致力于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以期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的绿色改造提供设计和技术层面的参考,为规模化应用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提供选择和依据,切实推进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及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发现:1、随着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存量大,涉及面广,且建筑能耗高,具有很大的绿色化改造潜力。2、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改造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外立面陈旧、安全性等问题等,因此在公共建筑的改造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在公共建筑的绿色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改造后的功能类型、技术和经济等影响因素后,优先考虑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绿色建筑技术,解决公共建筑改造再利用问题。4、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的应用策略可以概括为: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更新,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和屋面的改造更新;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利用和水资源的利用及节水;建筑空间的改造更新,主要包括形体空间的改造和功能腔体的植入,提高室内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效果。5、当要改造的公共建筑体量大、进深大时,可以考虑在恰当的位置设置采光井、中庭、边庭及屋面引风塔、集风塔装置,可以有效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建筑运行能耗,节能效果明显,还可以提高自然采光效果,降低人工照明能耗。

蔡林杉[5](2017)在《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我国“十三五”规划对于绿色建筑产业的要求是实现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并在未来实现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浅绿”到“深绿”的转变。因此,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必然由“浅”至“深”,从关注绿色建筑单体向关注绿色园区、低碳城市转型。我国当前的校园建设面临着建筑设施量大面广的局面。但由于校园具有学生、老师、管理人员等多元主体参与下不同类型、规模与地域的差异性。即它既涉及一定地理范围和空间尺度的复杂建筑设施种类,又涵盖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样的功能需求。所以校园建设不仅包含设施设备与管理体系的硬件建设,也涵盖了文化传播和人才培育的软件建设。因此,绿色校园实际具有超越绿色单体建筑,与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具有了同类层面的研究价值。对既有校园开展绿色更新、新建校园进行绿色规划,是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纲领做出的有效响应。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西南地区绿色校园的更新与发展展开研究,试图建立适宜性的策略体系,从而为绿色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即全文第一章、第二章主要内容。对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行业行动与规范、地方政策与规程编制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发展的梳理,厘清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并确立研究的技术路线。在分析西南地区区域地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校园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向,并将环境条件作为同类策略途径区分的条件之一。利用访谈、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法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在调查结果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五类建议,将其作为体系覆盖角度与策略选用的依据。第二部分即全文第三、四、五章主要内容。提出了策略体系建构的四项原则,借鉴“体、面、线、点”关系的逻辑形成了“策略类别”—“策略覆盖面”—“策略途径”—“策略点”逐级细分的体系框架。并通过对应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所进行的对比解析,利用经验总结与描述性研究法分划布置形成九个策略类别及其具体的覆盖角度,再分类整合为在内部支撑策略体系的技术型策略群和政策型策略群。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九类策略及其覆盖面,通过总结与描述,提出了具体的策略途径与策略点,从而完善了策略体系内部技术型与政策型策略群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即全文第六章、第七章主要内容。选取西南地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校园,将所建构的策略体系进行实证与应用,为其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提供策略方案。第七章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研究工作深入继续开展做了相应规划。本次开展的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完成了适宜性策略体系的建构,并整理完善了适宜性策略群的内容,希望研究结果可有效推动西南地区绿色校园的更新发展。

朱文莉[6](2016)在《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自然能源与矿物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确立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建筑可持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分析数据为基础,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如相关议题集中于建筑在环境领域的性能表现、缺少对国际通用评价框架的研究等,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辨析与度量出发,在探寻建筑可持续性的结构与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具备国际适应性与可比性的BSA(Building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对国际通用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和国家层面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其发展历程、应用范围、评价领域、评价条款、基准权重和体系特征,重点关注地域特征、发展现状、设计理念、技术体系及建筑相关产业对评价体系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分析,以对现有体系的研究为基础,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综合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其价值负载、影响因素、体系特征即各评价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共性、特性以及与城市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专项分析的内容包括环境领域关键指标的评价条款与基准设置,以及其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的相关规定。第三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在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为依据,以降低环境影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为目标,涵盖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4类建筑可持续议题,兼顾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社会文化的公平性、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政府政策的引导性以及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具备清晰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层级结构和构成要素,通过评价模型、评价条款、衡量基准、权重体系等要素的设置,构建出兼顾时间上的动态发展与空间上的适应演化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展望,将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应用于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建筑项目的评价,对其进行案例检验,论证其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此外,对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更新与推广进行初步讨论。

赵强[7](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王锦燧[8](2012)在《深化改革 奋力拼搏 开拓创新 促进我国照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纪念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1引言今年是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又是由学会主办的《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学会在过去的25年中,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上不平凡的25年。25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照明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参与下,中国照明学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力量、深化改革、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以创新为导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普及照明科学知识,推进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深化国际民间及港台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增强学会实力和提升为照明科技工作者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照明工程学报》在办

王锦燧[9](2012)在《深化改革 奋力拼搏 开拓创新 促进我国照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纪念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引言今年是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又是由学会主办的《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学会在过去的25年中,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上不平凡的25年。25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照明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参与下,中国照明学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力量、深化改革、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以创新为导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普及照明科学知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室外照明与建筑采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外照明与建筑采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基于视觉健康的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顶部自然采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良好的教室自然光环境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1.2.2 良好的室内自然光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力
        1.2.3 良好的室内自然光环境有利于节约能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中小学校建筑采光设计研究
        1.3.2 国内外建筑自然光环境评价研究
        1.3.3 国外学校建筑采光设计指南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现场调研和测试
        1.4.2 问卷调查
        1.4.3 文献研究
        1.4.4 案例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东地区学校教室采光现状的调查研究
    2.1 广东地区的光气候条件
    2.2 广州市三所中学的教室自然光环境调查
        2.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2.2 实测结果与分析
        2.2.3 教室采光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2.2.4 讨论与总结
    2.3 广东省一个新型日光教室的自然光环境调查
        2.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3.2 实测结果与分析
        2.3.3 教室采光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2.3.4 使用者对日光教室内明亮程度的感受
        2.3.5 讨论与总结
    2.4 当前广东地区学校教室采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学校建筑采光规范体系研究
    3.1 我国学校建筑采光设计规范标准的发展
        3.1.1 1960年~1990年——学校采光标准化阶段开始
        3.1.2 2000年~2009年——学校采光标准发展阶段
        3.1.3 2010年~至今——学校的天然光照明得到关注
    3.2 英美国家学校采光指南文件
        3.2.1 英国《建筑公告90号文件:学校照明设计》
        3.2.2 英国《有利于天然采光的场地和总平面设计》
        3.2.3 美国《学校采光设计指南》
        3.2.4 美国《可持续的学校天然采光模式》
        3.2.5 美国《构建高性能学校的全国最佳实践手册》
        3.2.6 美国《先进的K-12学校建筑节能设计指南——节能50%的零能耗建筑》
        3.2.7 美国《采光模式指南》
    3.3 英美国家学校采光指南的特点
        3.3.1 将自然光作为首选
        3.3.2 将采光窗和景观窗分开考虑
        3.3.3 关注教室采光质量
        3.3.4 关注采光的一体化设计
        3.3.5 关注采光的适用性设计
    3.4 小结
第四章 国外学校采光设计案例研究
    4.1 美国创新设计公司的学校采光设计实践
        4.1.1 事务所简介
        4.1.2 美国创新设计事务所可持续设计实践
    4.2 美国Bora建筑事务所的学校采光设计实践
        4.2.1 Bora事务所简介
        4.2.2 单层全天光教室的采光探索
        4.2.3 多层教学楼的采光设计
    4.3 预制装配式学校采光设计实践
        4.3.1 美国夏威夷州装配式零能耗教室
        4.3.2 预制型天窗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4.4 其他学校采光设计实践
        4.4.1 与通风井相结合的采光设计
        4.4.2 与建筑造型相结合的采光设计
        4.4.3 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采光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充分利用天然光的学校采光设计策略
    5.1 在概念设计阶段考虑自然采光
        5.1.1 研究当地气候和日光可用性
        5.1.2 选择有利于采光的教室朝向和平面布局
        5.1.3 保护已有建筑的采光
    5.2 在方案设计阶段重视教室的顶部采光设计
        5.2.1 顶部采光设计模式
        5.2.2 顶部采光与侧面采光结合的设计模式
    5.3 在深化设计阶段优化采光设计的细节
        5.3.1 消除直射光和避免眩光
        5.3.2 建立空间分析模型以调整设计细节
    5.4 小结
第六章 对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自然采光设计发展的建议
    6.1 引入更重视自然采光的评价指标
        6.1.1 现阶段我国对学校教室自然采光的重视不够
        6.1.2 建议引入新的动态采光指标
    6.2 突破侧窗采光设计模式的局限
        6.2.1 现阶段我国学校教室的采光设计模式较单
        6.2.2 根据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教室的顶部自然采光设计
    6.3 推进对自然光环境不理想的教室的改造
        6.3.1 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天窗
        6.3.2 重视采光系统的应用和研发
        6.3.3 改变教室的座位布局
    6.4 小结
结语
    论文的工作和总结
    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节能改造的背景
        1.1.2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公共建筑
        1.2.2 绿色建筑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绿色建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2.1 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1.1 传统地域性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2.1.2 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1.3 绿色建筑技术评估标准
    2.2 绿色建筑技术的相关技术
        2.2.1 节能与能源利用
        2.2.2 节地与室外环境
        2.2.3 节水与水资源
        2.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2.5 室内环境质量
        2.2.6 施工管理
        2.2.7 运营管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技术策略
    3.1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影响因素
        3.1.1 气候因素
        3.1.2 改造后的功能类型
        3.1.3 建筑舒适度标准
        3.1.4 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
    3.2 外墙的改造更新
        3.2.1 公共建筑外墙的特点
        3.2.2 外墙的保温节能
        3.2.3 双层玻璃幕墙
    3.3 外窗的改造更新
        3.3.1 公共建筑外窗的特点
        3.3.2 外窗的保温节能
        3.3.3 遮阳改造
    3.4 屋面的改造更新
        3.4.1 增加保温层
        3.4.2 屋顶通风
        3.4.3 屋面绿化
    3.5 太阳能利用
        3.5.1 太阳能光热的利用
        3.5.2 太阳能光电的利用
        3.5.3 光导照明系统
    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6.1 中水回用技术
        3.6.2 雨水利用技术
        3.6.3 节水器具的使用
    3.7 建筑空间的改造更新
        3.7.1 形体空间的改造
        3.7.2 功能腔体的植入
    3.8 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构建
        3.8.1 绿色节能改造方案设计路线
        3.8.2 绿色建筑技术选用方法
        3.8.3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策略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项目应用案例
    4.1 工程概况
        4.1.1 项目基本情况
        4.1.2 存在的问题
        4.1.3 功能需求和要求
        4.1.4 所在城市气候
    4.2 工程既定改造目标和改造策略
        4.2.1 工程既定改造目标
        4.2.2 改造策略
    4.3 改造方法与绿色建筑技术运用分析
        4.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3.2 建筑外围护结构更新
        4.3.3 资源与能源利用
        4.3.4 形体空间的改造
        4.3.5 室内环境质量
        4.3.6 绿色改造施工
        4.3.7 绿色运营管理
    4.4 工程绿色改造后软件模拟分析
    4.5 绿色建筑评估
        4.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5.5 室内环境质量
        4.5.6 施工管理
        4.5.7 运营管理
        4.5.8 提高与创新
    4.6 工程绿色改造效果分析和效益分析
        4.6.1 绿色改造效果分析
        4.6.2 工程绿色改造后效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政策导向
        1.1.2 行业行动与规范出台
        1.1.3 地方政策与规程编制
    1.2 课题相关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阐释
        1.2.2 国外绿色校园发展与研究现状
        1.2.3 国内绿色校园发展与研究现状
        1.2.4 发展与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发展调查与分析
    2.1 传统绿色校园建设概况
    2.2 校园建设环境条件
        2.2.1 分异明显的地貌特征
        2.2.2 类型多样的气候特征
    2.3 校园建设调研分析
        2.3.1 调研目标、区域及校园分布
        2.3.2 调研方法
        2.3.3 调研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2.4 校园建设调查结果与需求分析
        2.4.1 校园规划视野与交通改善意愿
        2.4.2 校园建筑室内外环境评估与能源利用
        2.4.3 校园空间利用与环境建设需求
        2.4.4 绿色教育与运营管理现状
        2.4.5 绿色校园建设创新的探索
    2.5 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建议
        2.5.1 校园规划原则和动态开放的校园形态
        2.5.2 适应于区域气候条件的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利用
        2.5.3 校园空间改造与绿化环境建设
        2.5.4 教育推广形式与运管参与机制
        2.5.5 注重适宜性和信息智能化的绿色校园创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
    3.1 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原则与方法
        3.1.1 建构原则
        3.1.2 建构方法与步骤
    3.2 绿色校园建设相关评价标准
        3.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3.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3.3 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
        3.3.1 对应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策略群
        3.3.2 以群分体——策略类别
        3.3.3 以体划面——策略覆盖面
        3.3.4 以面引线——策略主线
        3.3.5 以线聚点——策略点
    3.4 适宜性策略体系特点
        3.4.1 逐级深化的层次结构
        3.4.2 因势而异的策略区分
        3.4.3 操作简易的选用过程
        3.4.4 软件建设的融合并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技术型策略群
    4.1 校园规划策略
        4.1.1 场地与土地利用
        4.1.2 园区发展与动态开放
        4.1.3 室外环境质量
        4.1.4 校园交通
    4.2 建筑设计策略
        4.2.1 建筑单体
        4.2.2 开窗、幕墙与照明采光
        4.2.3 声环境
        4.2.4 自然通风与空气质量
        4.2.5 室内热环境与围护结构
    4.3 设备节能策略
        4.3.1 空调系统、空调器与通风空调
        4.3.2 能耗分项计量
        4.3.3 余热废热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4.3.4 电气节能
    4.4 资源利用策略
        4.4.1 材料再生与利用
        4.4.2 施工与装饰装修
        4.4.3 供水与排水
        4.4.4 非传统水源
    4.5 生态景观策略
        4.5.1 绿地指标
        4.5.2 景观建设
        4.5.3 雨水调蓄与景观利用
    4.6 空间建设策略
        4.6.1 空间整合
        4.6.2 空间更新
        4.6.3 空间共享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政策型策略群
    5.1 运营管理策略
        5.1.1 环境管理与健康管理
        5.1.2 管理制度
        5.1.3 管理团队与管理技术
    5.2 绿色教育策略
        5.2.1 课程教育
        5.2.2 学生活动
        5.2.3 创建活动与建设推广
    5.3 绿色创新策略
        5.3.1 性能提高
        5.3.2 智能化管理
        5.3.3 云平台与绿色校园资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实证与应用
    6.1 案例选择依据
    6.2 小学校园
    6.3 中学校园
        6.3.1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6.3.2 贵州省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6.4 大学校园
        6.4.1 重庆交通大学
        6.4.2 云南省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建设行业专家、设计师调研问卷
附录B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校园行政、后勤管理调研问卷
附录C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中小学校园调研问卷
附录D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大学校园调研问卷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概念界定
        1.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度量
        1.3.2 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界定
        1.3.3 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的概念界定
        1.3.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通用框架研究
    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可持续建筑标准框架
    2.2 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可持续建筑标准框架
    2.3 欧洲可持续建筑联盟SBA建筑环境评价框架
    2.4 国际可持续建筑挑战SBC合作计划
    2.5 卡斯卡迪亚地区LBC生态建筑挑战评价体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区域体系研究
    3.1 欧洲:以环境性能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3.1.1 英国BREEAM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1.2 法国HQE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1.3 德国DGNB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2 北美:以市场发展为主导的评价体系
        3.2.1 美国LEED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2.2 加拿大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3 澳大利亚:以认证普及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3.3.1 澳大利亚NABERS评价体系
        3.3.2 澳大利亚GSC绿色之星认证
    3.4 亚洲:以政府政策为推动的评价体系
        3.4.1 日本CASBEE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4.2 新加坡Green Mark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综合分析
    4.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价值负载
    4.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特征研究
        4.2.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关联分析
        4.2.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共性分析
        4.2.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特性分析
    4.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
        4.3.1 地域特征与发展现状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影响
        4.3.2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4.3.3 可持续建筑技术体系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4.3.4 可持续建筑相关产业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影响
    4.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与城市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专项分析
    5.1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环境领域的关键条款与基准设置
        5.1.1 建筑能耗指标与基准值的设置
        5.1.2 建筑碳排放指标与基准值的设置
        5.1.3 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指标及基准值的设置
    5.2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5.2.1 德国DGNB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5.2.2 LBC评价体系社会领域的条款设置
    5.3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5.3.1 英国BREEAM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5.3.2 德国DGNB评价体系经济领域的条款设置
    5.4 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政策领域的条款设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6.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6.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6.3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层级结构
    6.4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分析
        6.4.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对应主体需求
        6.4.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评价领域的内容分析
    6.5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评价条款设置
        6.5.1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各领域的指标设置
        6.5.2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参数与权重设置
    6.6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7.1 项目基本概况
    7.2 项目评价过程
        7.2.1 环境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7.2.2 社会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7.2.3 经济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7.2.4 政策领域各项条款的评价过程
    7.3 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全球气候变化
        1.2.2 城市环境恶化
        1.2.3 人体机能弱化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1.5 研究方法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2.2.1 空想社会主义
        2.2.2 城市美化运动
        2.2.3 田园城市理论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2.2.5 邻里单元
        2.2.6 《雅典宪章》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2.3.3 精明增长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2.4.1 生态平衡
        2.4.2 经济发展
        2.4.3 社会公平
        2.4.4 健康宜居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2.6 小结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3.4.1 生态城市概述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4.4 小结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5.2.1 技术路线
        5.2.2 评价模型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5.4.3 指标权重计算
        5.4.4 指标测评函数
    5.5 小结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6.1 中新社区概况
        6.1.1 社区现状概述
        6.1.2 建设条件分析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6.1.4 用地功能规划
        6.1.5 道路交通规划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6.1.7 水资源规划
        6.1.8 能源利用规划
        6.1.9 防灾规划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室外照明与建筑采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2]基于视觉健康的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顶部自然采光设计研究[D]. 王梦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段长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D]. 蔡林杉.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6]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D]. 朱文莉. 天津大学, 2016(11)
  • [7]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8]深化改革 奋力拼搏 开拓创新 促进我国照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纪念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J]. 王锦燧. 照明工程学报, 2012(S1)
  • [9]深化改革 奋力拼搏 开拓创新 促进我国照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纪念中国照明学会成立25周年、《照明工程学报》创刊20周年[A]. 王锦燧. 中国照明工程二十年专刊, 2012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户外照明与建筑照明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