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和重新设计自动线的几点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F.Krempel,解冀生[1](1973)在《有关自动线设计、安装和使用方面的几点经验》文中研究指明 由标准部件组成的自动线上,对一个工件所进行的机械加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该工件机械加工工序中的一部分,或者是整个制造工序中的一部份。此外,预加工和以后的一些工序也是很重要的。所有这些,必须在主管工厂的工艺流程规划中说明清楚。为使自动线能顺利地纳入生产线中,对于自动线在用户厂安装的许多细节必须根据车间的平面布置加以确定。
林丽红[2](2016)在《轮胎X光检测机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文中提出全钢子午线轮胎内部钢丝帘线的质量及其排列影响到轮胎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X射线无损检测的方法判断轮胎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是减少轮胎生产次品率或者降低轮胎使用中的危险系数的有效方法。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无损检测过程的全自动化,同时避免人工识别过程中因各种主观因素造成的误检、漏检。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轮胎X光检测机系统组成,描述了基于CMOS的成像系统,由成像系统采集的图像传输到工控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全钢子午线轮胎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钢丝帘线质量问题,包括钢丝帘线断开、交叉、含杂质、弯曲、疏线和顺线等,通过分析比较各缺陷的X射线图像特点,把钢丝帘线缺陷分成三类:局部问题(杂质、交叉、断线)、曲线问题(帘线弯曲)、纹理方向偏差(带束层疏线和顺线)。采用图像分割、增强及细化的预处理操作。根据钢丝帘线的不同组成方式,把图像分割成胎体和带束层区域,使用基于Gabor函数和C均值聚类的分割方法:设计一个合理的Gabor滤波器,以分离不同纹理能量,对滤波结果进行C均值聚类。实验证实:与传统的阀值法和基于梯度的纹理边缘检测法相比,这种算法可有效地把图像分割成胎体和带束层两个区域。接着针对轮胎X图像背景及亮度较低的问题,使用不同的算法实现灰度校正和去除背景,算法应用结果说明:与直方图均衡化及顶帽变换法比较,伽马校正的灰度低值带拉伸方法可明显提高图像对比度,同时有效去除背景。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细化是曲线特征提取的前提。提出两种方法识别局部缺陷,第一种是基于边缘特征提取的算法:以二阶微分算子Log检测边缘信息,在边缘信息图像上使用5×5的掩模提取缺陷特征。另一种局部问题识别法与曲线缺陷检测同时进行:跟踪并记录所有细化曲线的像素点,同时根据像素邻域的目标灰度统计特征判断局部缺陷,然后提取曲线的斜率和曲率统计特征及弦弧距-弦长比,实现钢线弯曲检测。两种识别算法均可识别出相应缺陷,但是第一种受噪声和帘线规格的限制,第二种算法要求图像细化质量较高。最后提出了把Log-Gabor变换应用于带束层纹理方向缺陷检测:分别提取30度和120度两个方向的均值和方差特征,比较特征量距离,以判断带束层钢丝帘线疏线和顺线缺陷。
陈茗[3](2020)在《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向,本身具有环保、节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等特点。作为国家在全国全面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形式,自2015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各种相关发展性纲要、指导性意见、强制性规范,力争在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上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迅速的推进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在各个环节出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整个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按照一般工程建设的时间线顺序,可以分为设计深化、构件生产、现场施工、后期维护几个部分。其中构件生产作为一个装配式建筑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目前国内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最多,解决最缓慢的一个部分。本文将通过对两个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建设案例分析,从生产基地建筑设的角度出发,结合生产基地的生产工艺和经济效益,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选址,功能分区的排布,建筑土建成本的控制,生产工艺的配合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通过设计标准化,解决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的一些实际困难,提高生产效率。为其他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的筹建提供参考。
周进[4](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杨艳玲[5](2002)在《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管理模式和集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有色金属工业属于大型综合性工业部门之一,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国有色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决定了我们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进步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CIMS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 本文受原国家有色金属局重点科技项目《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与CIMS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集成技术研究》(国色规科字[2000]89号文)资助,拟对有色企业CIMS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提出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思路。认为首先应建立与CIMS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改造,将ERP与SCM、CRM整合,提高企业内外部的运行效率,为电子商务奠定基础,使管理体制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分析了有色企业的生产特点,并与钢铁企业比较,给出有色企业CIMS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在实施技术上,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绿色制造技术等。最后,以湖南省科委重点立项项目《水口山矿务局CIMS系统开发》为例,具体阐述了有色企业CIMS的分析、设计与实施过程。
罗国宁[6](2016)在《自动气密检漏设备的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为重庆綦江变速器壳体"1301工程"自主开发、研制的检漏机,详细论述了检漏方法的选择依据和分类,特别介绍了压降法自动干式气密检测的关键技术。同时对研制过程中的失败试验、成功试验进行了总结,对气密检测类专用设备的试制积累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王慧奇[7](2009)在《特征造型中拓扑元素命名及辨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AD技术作为制造业最核心和关键的技术,它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设计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在机械设计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三维CAD技术以其突出的优越性,迅速成为CAD业的主流,反映出CAD技术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大多数工程设计是通过修改现有设计结果来完成的,于是基于历史的三维特征造型系统应运而生。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问题就是这个造型系统必须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JhSolid软件系统就是基于历史的三维特征造型软件系统。系统同样存在其他商用造型软件在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工程设计修改后特征的重构和设计意图表达。本文对特征造型中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的拓扑元素命名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给出了拓扑面和拓扑边的辨识算法。通过二叉树、多叉树和链表相结合的数据结构来记录实体的特征造型历史,保存特征重构前后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特征重构时所需要拓扑面和边设计了查询算法。在原有JhSolid三维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对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所涉及到的系统框架进行了改进或重写,使系统的框架能够更方便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服务。经过程序编制、调试和反复测试,证实程序成功地完成了既定功能,验证了其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高跃峰[8](2014)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机舱管路自动布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机舱管路的分布十分密集,且走向复杂,在船厂的管路详细设计阶段中接近一半的工作量是管路布置设计,因此,布置在管路详细设计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复杂性,目前在实际的生产设计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完成。机舱管路布置技术难度大,所需时间长,它与船舶的其他部分在利用自动化技术相比其极度滞后,严重制约船舶设计制造的正常工期。因此,管路布置设计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船舶设计效率、节约设计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船舶管路的自动布局可以尝试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智能算法相结合来实现。通过计算机对机舱空间进行自动分块处理,生成允许布置管路的可用空间,利用动态规划技术和优化算法技术,计算布置管路的最佳路径,然后根据工艺因素精确确定管路在机舱中的具体安装位置,最后对所有管路作整体优化处理,使之更符合实际设计的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机舱管路的自动布置方法,该方法基于目前较为流行的遗传算法来实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在研究和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机舱管路的设计流程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是对机舱管路布置所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及各项规则进行汇总和整理,为自动管路的布置优化奠定基础。(2)确定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遗传算法在机舱管路自动优化布置中的应用。着重寻找遗传算法理论与管路自动布置实际应用间的接口,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遗传学机理运用到搜索最优解的过程中:首先将机舱的位置坐标进行编码,对种群进行初始化,生成符合条件的管路路径,计算种群中每一个体的适应度值,将适应度值高的个体选择保留并进行交叉、变异等运算,得到下一代种群,经过数代的遗传变异得到最优解,即可得到管路的最优坐标并得到最优管路布局。(3)为了使管路的自动布置算法既具有目标的针对性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确定整个算法以柴油机为动力的一般大型商用船舶为研究对象。(4)针对此领域相关参考文献中的方法不适用于管路布局优化,对管路布置遗传算法的每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在初始化种群时即产生能有效避开障碍物的个体,从而避免了非法个体的产生;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适当的改进,采用交叉点杂交和随机点杂交相结合的办法,使管路最优;经过上百次重复实验,找出一组能够使路径结果良好且稳定的参数;同时力图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5)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述算法进行建模仿真,并且开发出一个可以调整各项参数的管路自动布置软件,以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利于对多个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针对在大量生成管路路径时人工评价管路优劣不够直观的情况,利用CATIA软件的宏命令操作,结合EXCEL的数据采集功能进行批量建点,完成了对生成管路路径由坐标化向三维化快速转化的功能,使得能够对优化生成的路径有清晰的立体感受,并且实现了在同一空间中,对不同管路的布局效果进行对比。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应用于机舱管路自动布置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
李哲哲[9](2021)在《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道作为城市的生态走廊,不仅为市民提供景色优美的慢行和游憩空间,发挥整合区域破碎生境的生态廊道功能,同时也在连接沿线各生态游览景点方面发挥重要的游览组织功能,成为集游憩、生态、社会、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线性游览空间,在改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作为刘家峡水电站的所在地,清澈的黄河水穿城而过,沿岸的红色丹霞赤壁伟岸绵延,构成永靖县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卷。永靖县委及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工程,不失时机地于2017年在城区段的沿黄北侧建设了一条长约7km的绿色景观道,满足市民步行、自行车及电瓶车漫游,成为市民在闲余时间运动休闲不可或缺的绿色开放空间,因此成为了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绿道。由于当时的资金及绿道认识的局限性,该绿道仅有一条6m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游览线路及两侧的绿化带,就其功能而言,只能算做是一条初级层面的绿道。随着永靖县区域经济转型、黄河南岸花卉旅游带的开发,城市旅游业空前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永靖良好山水格局的巨大潜力,当地政府拟围绕生态、人文、民生及旅游经济的提质升级,对现有的黄河绿道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和建设。以期优化沿黄生态格局、提升城市景观风貌、振兴沿黄旅游事业和更好的满足市民及游客的绿色休闲游憩需要。本文以永靖黄河绿道为研究对象,从绿道的本质要求出发,深入解读该绿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研读和问题研究,进一步探索绿道改造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问题,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永靖黄河绿道进行了提升设计的具体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如下:1.基于项目地的前期勘查与调研,提出永靖黄河绿道在提升改造中拟重点关注的6个方面的问题:滩地土壤贫瘠、植物乡土性差、绿地退化、廊道构架不完整等生态脆弱问题;黄河洪峰期出现的洪涝威胁问题;水位及强蒸腾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干旱胁迫带来的养护压力问题;绿道功能不完整问题;景观格局不合理问题,作为研究与设计的切入点。2.通过对黄河绿道功能及结构的理论探讨,指出:绿道的生态建设应关注廊道空间、植物多样性和景观稳定性三个方面的问题;绿道的游憩功能提升应着眼于民俗文化、到访者需求和特色空间的研究;绿道应具有整合社会旅游资源、衔接城市慢型系统、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服务市民生态游憩、振兴区域经济等社会功能;绿道景观结构应重点关注平面功能布局、立面空间展示及环境协调融合等关键环节。3.针对威胁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有:植物景观营造应从注重乡土、适地适树、落稳定性、物种多样理论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应对干旱高寒等环境胁迫;防洪工程应采用软性与硬性防洪结合的方式对洪水进行综合管理;利用分区诊治、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开源”与“节流”的节水技术,缓解园区缺水的问题。4.基于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的经验启示有:绿道设计应立足区域整体生态景观格局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绿道应有的整合生境、串接功能性主体、突出文化底蕴的作用;生态修复应注重系统性和过程性;防洪、盐碱化土地治理及节约型园林建设应立足学科理论及技术前沿,实现思路新、技术新、落地性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5.基于场地特征和相关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提出:保护优先、功能多样、文化主导的3个设计基本原则;区域综合开发、生态系统修复、用防结合治洪、分区诊治排盐、低成本开发、山水城市交融等6项设计策略;构建集生态安全、功能多样、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文化深厚于一体的城市滨河绿道指导思想。6.依据设计总纲的指导思想,形成“一轴、一道、一廊、两带、四园、七片区、十二节点”的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包括:绿道整体设计、分区设计、节点设计、植物专项设计、建筑专项设计、景观设施专项设计、雨洪管理专项设计、盐碱治理专项设计、生态修复专项设计等9项具体设计成果。
施玉博[10](2018)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1]。然而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灌溉技术还主要停留在相对传统的人工浇灌模式,这就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导致灌溉用水利用率相当低下。传统灌溉的方法,其数据采集系统采取布线方式,不但其成本昂贵,而且其不易变更,占地空间大等特点也为管理工作造成困扰[2]。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依据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实时控制灌溉的时间与用水量,可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符合现代化农业减少人工投入的要求[3]。因此采用先进的自动灌溉技术迫在眉睫,相较于传统灌溉方法,现代自动灌溉系统数据采集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不仅传输效率高、精度高,而且节约成本便于管理。因此,本文所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其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而ZigBee技术凭借其稳定的传输能力也得以在物联网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4]。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GPRS无线传输技术也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其信号覆盖面积大,传输距离远,传输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满足数据远距离发送与获取。本文所设计的水稻自动灌溉控制系统采用了嵌入式系统技术、ZigBee无线组网、GPRS传输以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该系统由终端数据采集节点、基站、上位机以及水泵等构成。底层终端数据采集节点由各类数据采集传感器以及ZigBee模块构成,终端数据采集节点利用各类传感器采集不同的环境数据,主要包括水温、水位高低,水稻生长状况等信息。各个不同节点之间通过ZigBee无线通讯方式与基站进行数据交换,基站接收到底层节点发送的数据之后,位于基站的GPRS模块将底层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上位机,从而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平台,实时获取水池内环境信息。按照生物学知识,可知水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自动控制水泵开关,让不同的生长时期的水稻需水量得到满足,解决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导致的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进而大大节省了农业用水量。该系统的测试实验在方正水稻研究院进行,通过反复的测试,该系统数据经无线传输较稳定且自动控制水稻灌溉效果良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二、使用和重新设计自动线的几点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和重新设计自动线的几点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2)轮胎X光检测机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
1.1.3 基于视觉技术的X射线检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视觉技术的X射线无损检测 |
1.2.2 轮胎X光检测系统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轮胎X射线检测机及其成像系统 |
2.1 X射线的基本理论 |
2.1.1 X射线的产生原理及特点 |
2.1.2 X射线检测的原理解析 |
2.2 轮胎X射线检测系统 |
2.3 X射线机 |
2.4 X射线成像系统 |
2.4.1 探测器 |
2.4.2 图像采集 |
2.5 轮胎X射线检测机的控制系统 |
2.6 X射线的防护装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轮胎帘线缺陷特征及图像预处理 |
3.1 子午线轮胎生产工艺和钢丝帘线的缺陷特征 |
3.1.1 全钢子午胎生产工艺 |
3.1.2 钢丝帘线的缺陷特征 |
3.2 图像分割 |
3.2.1 阀值法分割 |
3.2.2 纹理边缘检测法 |
3.2.3 基于纹理方向特征和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 |
3.2.4 图像分割实验结论 |
3.3 图像增强 |
3.3.1 直方图均衡化 |
3.3.2 顶帽变换 |
3.3.3 伽马校正 |
3.3.4 图像锐化 |
3.3.5 图像增强实验结论 |
3.4 图像细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像缺陷信息提取过程 |
4.1 基于边缘检测信息提取的缺陷识别 |
4.1.1 特征分析 |
4.1.2 边缘检测 |
4.1.3 基于方向模板的缺陷识别 |
4.2 基于帘线统计的缺陷特征识别 |
4.2.1 弯曲帘线的特征分析 |
4.2.2 断线、交叉、含杂质缺陷的细化图像特征 |
4.2.3 缺陷特征识别 |
4.3 基于纹理方向特征提取的缺陷识别 |
4.3.1 纹理特征描述 |
4.3.2 带束层特征分析 |
4.3.3 方向滤波器的特征提取 |
4.4 实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开发平台与设计 |
5.1 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 |
5.2 检测流程及软件功能介绍 |
5.2.1 检测流程 |
5.2.2 软件功能介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2 国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发展历史和现状 |
1.3 研究的现状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现状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国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发展意义和概况 |
2.1 国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发展的意义 |
2.2 国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基本情况 |
2.2.1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行业现状取样 |
2.2.2 产能状态 |
2.3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
2.3.1 标准化程度较差致产能稳定性不足 |
2.3.2 自动生产流水线应用程度非常低 |
2.3.3 预制构件信息化程度的落后,导致堆场仓储物流无序化 |
2.3.4 施工现场工期滞后,导致构件堆场拖累产能提升 |
2.4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设计案例分析 |
3.1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1 厂址选择 |
3.1.2 总平面设计 |
3.1.3 生产车间设计 |
3.1.4 功能配套用房设计 |
3.2 绍兴宝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设计案例分析 |
3.2.1 生产基地概况 |
3.2.2 厂址选择 |
3.2.3 总平面设计 |
3.2.4 生产车间设计和功能配套用房设计 |
3.2.5 相关建筑设计平面技术图 |
3.3 衢州宝红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设计案例分析 |
3.3.1 生产基地概况 |
3.3.2 厂址选择 |
3.3.3 总平面设计 |
3.3.4 生产车间设计和功能配套用房设计 |
3.3.5 相关平面技术图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生产投产后的得失总结 |
4.1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从建设到投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4.1.1 厂址选择遇到的问题 |
4.1.2 生产基地土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4.1.3 生产线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4.1.4 配套设备、设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
4.1.5 组织架构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
4.2 生产基地项目历程中问题总结的经验 |
4.2.1 建筑规划设计及功能布局方面 |
4.2.2 设备选择方面 |
4.2.3 其他相关经验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5 对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
5.1 生产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 |
5.1.1 生产用地的总体规划 |
5.1.2 厂房的设计 |
5.2 生产设备的配置 |
5.2.1 各类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
5.2.2 国产生产线的设备清单 |
5.2.3 生产辅助设备清单 |
5.2.4 生产线的产能数据 |
5.3 生产人员的配置、管理和培训 |
5.3.1 生产线人员的配置 |
5.3.2 人员的管理 |
5.3.3 人员的培训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4)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
注释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著论述陈列设计 |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著作 |
2.2.2 我国学者撰写著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著填补空白 |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著不断涌现 |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管理模式和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CIMS综述 |
1.1 CIM哲理和CIMS |
1.2 CIMS在国外的发展 |
1.3 CIMS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需求分析 |
2.1 有色金属工业的行业特点 |
2.2 有色企业CIMS的发展 |
2.3 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思路 |
第3章 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管理模式 |
3.1 管理及管理模式 |
3.2 有色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
3.3 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管理模式 |
第4章 有色企业的CIMS体系结构研究 |
4.1 有色企业的生产特点 |
4.2 有色企业与钢铁企业的对比分析 |
4.3 有色企业CIMS的体系结构研究 |
第5章 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集成技术研究 |
5.1 信息集成在有色企业的应用 |
5.1.1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 |
5.1.2 数据仓库的应用 |
5.2 过程集成在有色企业的应用 |
5.3 企业间集成的应用 |
5.4 绿色制造技术 |
第6章 水口山矿务局CIMS的开发 |
6.1 水口山矿务局概况 |
6.2 SKSCIMS的总体目标 |
6.3 水口山矿务局管理模式的创新 |
6.4 SKSCIMS的功能模型 |
6.5 SKSCIMS的关键技术 |
6.6 SKSCIMS评述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特征造型中拓扑元素命名及辨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CAD三维造型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CAD三维造型中的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 |
1.2.1 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的课题来源 |
1.2.2 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的研究概况 |
1.2.3 拓扑元素命名和辨识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的研究任务 |
2 系统框架基础及课题相关理论 |
2.1 JhSolid系统简介 |
2.2 Parasolid简介 |
2.3 OpenGL简介 |
2.3.1 在VC下创建基于OpenGL的显示环境 |
2.3.2 OpenGL在JhSolid系统中的应用 |
2.4 特征造型 |
2.4.1 特征造型的产生及特点 |
2.4.2 特征的定义 |
2.4.3 特征表示的几何模型 |
2.4.4 实体模型的数据结构 |
2.5 三维矩阵变换 |
3 拓扑元素的命名 |
3.1 拓扑元素命名的基本方法 |
3.1.1 面的编码规则 |
3.1.2 边的编码规则 |
3.1.3 点的编码规则 |
3.2 拓扑元素命名方案确定 |
3.2.1 面的命名方案 |
3.2.2 边的命名方案 |
3.2.3 点的命名方案 |
3.3 将编码信息关联几何拓扑元素中 |
3.4 拓扑元素编码的实现 |
3.4.1 拓扑面编码的实现 |
3.4.2 拓扑边编码的实现 |
3.4.3 拓扑点编码的实现 |
3.5 特征构造历史的记录 |
3.5.1 面合并过程中历史信息的记录 |
3.5.2 面分裂过程中历史信息的记录 |
4 拓扑元素的辨识 |
4.1 拓扑面的辨识 |
4.1.1 发生合并的面的辨识 |
4.1.2 发生分裂的面的辨识 |
4.1.3 拓扑面辨识小结 |
4.2 拓扑边的辨识 |
4.3 设计意图的表达 |
5 研究总结及造型实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遗传算法的机舱管路自动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管路布局优化设计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遗传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船舶管路布置流程 |
2.1 船舶设计概述 |
2.1.1 船舶管路的基本设计 |
2.1.2 船舶管路的详细设计 |
2.1.3 船舶管路的生产设计 |
第3章 遗传算法概述及其在机舱管路布置中的应用 |
3.1 遗传算法概述 |
3.1.1 遗传算法的提出和发展现状 |
3.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3.1.3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3.1.4 遗传算法的优点 |
3.1.5 遗传算法的不足之处 |
3.1.6 遗传算法的应用 |
3.2 遗传算法在船舶管路布置中的应用 |
3.2.1 研究现状 |
3.2.2 船舶管路布局中的编码设计 |
3.2.3 管路种群的初始化 |
3.2.4 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的设计 |
3.2.5 选择算子设计和改进 |
3.2.6 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的设计和改进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管路布置遗传算法仿真计算与分析 |
4.1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简介 |
4.2 参数设定 |
4.3 模型空间 |
4.4 路径的人工调整 |
4.5 仿真计算过程 |
4.7 算法过程分析 |
4.8 基于遗传算法的管路布置软件设计 |
第5章 管路自动布置优化结果的三维效果实现 |
5.1 CATIA简介 |
5.2 数据采集 |
5.3 利用CATIA显示三维效果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县域层面 |
1.2.2 国家层面 |
1.3 城市滨河绿道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城市滨河绿道概念 |
1.3.2 城市滨河绿道的功能 |
1.3.3 城市滨河绿道的构成 |
1.3.4 城市滨河绿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5 我国西北区域滨水景观研究进展 |
1.3.6 我国西北地区滨河绿道建设存在问题 |
1.3.7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滨河绿道研究小结和思考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4.2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4.5 实例论证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项目地现状特征调查及拟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提出 |
2.1 项目地区域现状特征调查 |
2.1.1 区位环境 |
2.1.2 气候植被特征 |
2.1.3 水资源分布 |
2.1.4 土壤环境 |
2.1.5 社会活动需求 |
2.1.6 黄河绿道生态体系结构 |
2.1.7 永靖文化特色 |
2.2 场地调研及拟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提出 |
2.2.1 绿道结构功能不合理问题 |
2.2.2 绿道景观美感不佳问题 |
2.2.3 场地洪涝问题 |
2.2.4 土地盐碱化问题 |
2.2.5 环境胁迫问题 |
2.2.6 生态脆弱问题 |
2.3 绿道现存问题分析总结 |
第三章 永靖黄河绿道相关理论及技术性探讨 |
3.1 永靖黄河绿道相关理论探讨 |
3.1.1 基于黄河绿道功能及结构的理论探讨 |
3.1.2 环境胁迫下植物设计策略探讨 |
3.2 永靖黄河绿道技术性措施探讨 |
3.2.1 洪泛区治理技术性探讨 |
3.2.2 盐碱地治理技术性探讨 |
3.2.3 节水型园林建设技术探讨 |
第四章 城市滨河绿道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4.1 案例分析 |
4.1.1 综合提升——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 |
4.1.2 生态修复——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及绿色廊道 |
4.1.3 盐碱治理——天津市泰丰公园 |
4.1.4 雨洪管理——北京市永兴河绿道 |
4.1.5 节约园林——北京市陶然亭公园 |
4.2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总纲 |
5.1 设计依据 |
5.2 指导思想 |
5.3 设计原则 |
5.3.1 保护优先原则 |
5.3.2 功能多样原则 |
5.3.3 文化主导原则 |
5.4 功能定位 |
5.4.1 生态恢复 |
5.4.2 组织交通 |
5.4.3 科普天地 |
5.4.4 游憩乐园 |
5.4.5 驱动枢纽 |
5.5 设计策略 |
5.5.1 区域综合开发策略 |
5.5.2 生态系统修复策略 |
5.5.3 防用结合治洪策略 |
5.5.4 分区诊治排盐策略 |
5.5.5 低成本开发策略 |
5.5.6 山水城景交融策略 |
第六章 永靖黄河绿道设计前期分析 |
6.1 场地区位分析 |
6.2 城市景观整体风貌分析 |
6.3 场地用地性质分析 |
6.4 区域用地管制分析 |
6.5 周边用地情况 |
6.6 周边风景资源 |
6.7 城市蓝绿空间状况 |
6.8 周边道路交通情况 |
6.9 驳岸及水利措施 |
6.10 公共服务设施 |
6.11 场地竖向分析 |
第七章 永靖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实践 |
7.1 永靖黄河绿道提升设计方案 |
7.1.1 总体布局 |
7.1.2 景观结构分析 |
7.1.3 功能分区分析 |
7.1.4 交通流线分析 |
7.1.5 景观节点分析 |
7.2 黄河绿道专项设计 |
7.2.1 植物专项设计 |
7.2.2 建筑专项设计 |
7.2.3 景观设施专项设计 |
7.2.4 雨洪管理专项设计 |
7.2.5 盐碱治理专项设计 |
7.2.6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的设计要求 |
2.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2.1.2 系统硬件平台解决方案 |
2.1.3 系统软件平台解决方案 |
2.2 低功耗设计 |
2.3 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选型 |
3.1 ZigBee无线模块 |
3.1.1 片上系统CC2530芯片 |
3.1.2射频范围扩展器CC2591 |
3.2 单片机控制芯片 |
3.3 GPRS数据传输单元 |
3.4 自动灌溉系统传感器选型 |
3.4.1 土壤水分传感器 |
3.4.2 温度传感器 |
3.4.3 液位传感器 |
3.5 电平转换电路 |
3.6 继电器 |
3.7 电动蝶阀 |
3.8 供电电源 |
3.9 太阳能发电系统 |
3.10 试验箱 |
3.11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整体设计方案 |
4.2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4.2.1 ZigBee协议栈 |
4.2.2 单片机开发环境 |
4.3 网络节点 |
4.3.1 协调器节点 |
4.3.2 路由器节点 |
4.3.3 终端节点 |
4.4 软件程序设计 |
4.4.1 主程序 |
4.4.2 电动蝶阀控制 |
4.4.3 温度传感器控制 |
4.4.4 土壤水分传感器 |
4.5 通讯协议 |
4.5.1 ZigBee与单片机间通迅协议 |
4.5.2 Modbus通讯协议 |
4.6 组态软件 |
4.6.1 MCGS7.7主要特点 |
4.6.2 组态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的硬件测试 |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测试 |
5.2.1 通讯距离测试 |
5.2.2 组网测试 |
5.3 太阳能供电系统测试 |
5.4 系统运行测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使用和重新设计自动线的几点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自动线设计、安装和使用方面的几点经验[J]. F.Krempel,解冀生. 组合机床译丛, 1973(S2)
- [2]轮胎X光检测机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D]. 林丽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研究[D]. 陈茗. 浙江大学, 2020(01)
- [4]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 [5]有色企业实施CIMS的管理模式和集成技术研究[D]. 杨艳玲. 中南大学, 2002(02)
- [6]自动气密检漏设备的关键技术[A]. 罗国宁. 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6
- [7]特征造型中拓扑元素命名及辨识方法研究[D]. 王慧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5)
- [8]基于遗传算法的机舱管路自动布置研究[D]. 高跃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9)
- [9]甘肃永靖县黄河绿道景观提升设计研究[D]. 李哲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D]. 施玉博.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