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七六年甜菜生产会战增产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彬[1](2021)在《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曹杰[2](2020)在《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产生活研究(1964-198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孟芳[3](2020)在《临时省会:抗战时期恩施城市建设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爆发前,恩施地处偏远的鄂西南,长期不受中央政府的重视,造成了恩施的落后。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恩施的战略位置发生改变,各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受战争局势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湖北省政府就开始筹划西迁宜昌的相关事宜。武汉会战爆发后,宜昌已不安全,省政府随即决定将湖北省政府迁往恩施。湖北省府西迁恩施,恩施一时间成为了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中心。由于省府的西迁,恩施战略地位得到提高,同时也肩负起支持湖北抗战和保卫西南大后方的双重责任。1945年3月,日军发动了豫西鄂北战役,先后占领了南阳、老河口、襄阳、南漳、宜城等地。但其后中国军队收复了除老河口之外失地,此战争的格局持续到抗战结束都没有改变。至此,除鄂西南的恩施、利川、咸丰、来凤、恩施、鹤峰、建始、巴东、秭归、兴山10县和鄂西北的房县、保康、均县、郧西、竹山、竹溪等6县以外,其余的55县市都遭到了日军不同程度的占领,所以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鄂西南地区可以完全行驶职权。为解决民众在生产生活的需求和抗战物质供应等方面的问题,省政府以恩施为中心积极开展市政建设,对城市的交通、邮电以及防空设施进行兴建和完善。同时进行经济建设,增加粮食产量,开展工矿业建设。此外,还积极推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建设,健全卫生制度,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建立湖北“联中”,实行公费政策。这些措施稳定了恩施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保证了战时的物质供应,保障了战时教育,极大的改变了恩施地区落后的面貌,对湖北抗战乃至是对全国抗战都有巨大的影响。恩施作为战时临时省会,其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战争的影响,带有战时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对于临时省会期间恩施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掌握同一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
冯佳[4](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提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付宝琦[5](2019)在《打造“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稻作史研究(1941-1978)》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年,是中共在延安遭遇的最困难的时期,此时正处于八年全面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作战逐步由正面战场转向敌后战场,国共两党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也显得貌合神离甚至在某些地区爆发了冲突和摩擦。内外交困中的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南泥湾进入中共领导人的视野。在边区有限且贫薄的土地中,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南泥湾是垦荒的理想之地,中共对南泥湾采取了军垦的方式,令回防边区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此地屯垦生产。在很短的时间里,南泥湾改变了不毛之地的状况,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水稻也在垦荒生产运动中引入,一直延续至今。从自然、人口、技术等要素考虑,水稻在南泥湾的引种并非偶然,并且这里的水稻自问世之日起便有特殊的涵义。它是所谓“陕北好江南”意象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中共在延安时期的一项生产实验,某种程度上也是1950年代末全国范围稻改运动的滥觞。建国之后,南泥湾历经劳改农场、农建兵团农场两个前后相续的时期,劳改犯人和知识青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促成了集体化时期水稻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与此同时,各地的移民渐次来到南泥湾,在人民公社的组织下以生产队为单位种植水稻,但其规模、技术等较农场均相去甚远。改革开放后,南泥湾农场因人口的流失而江河日下,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则增加了水稻的种植,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水稻最终被当地农民舍弃。时至今日,南泥湾残存的几百亩稻田在当地农业生产中仅占有很小的比例,而南泥湾人的水稻记忆则不外乎痛苦、受罪、劳累等关键词。南泥湾的水稻,自有之日起便有着丰富的涵义,其象征意义主要在于大生产运动赋予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内涵,而这种内涵在集体化时期被再度阐释。基于南泥湾社会的长程发展分析表明,本地在人口大量涌入的时期生产上也往往有所发展。南泥湾近八十年的稻作历程有高潮亦有低谷,此中最关键的因素无疑是人。与种植水稻相始终,“陕北好江南”的称号虽然贯穿于南泥湾的历史,事实却是盛名难副。对于今天困难重重、深陷发展瓶颈的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仍然是其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当前,南泥湾新一轮的稻改正方兴未艾,成败尚待观察,其中值得思考的是:水稻只是江南意象的一种标志符号,南泥湾真正需要追逐的是那种民殷物阜、百业兴旺的社会繁荣景象。
刘楠楠[6](2019)在《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休会期间驻会委员会会议记录》文中研究表明1941年3—10月,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休会期间驻会委员会先后召开了17次会议,修正通过了该会驻会委员会规则,听取了外交、社会、经济、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的报告,对重庆隧道惨案等重大事件进行了问询与建议,对研究相关问题颇有裨益。
周朝晖[7](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着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邱晓丹[8](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薛晓秀[9](2017)在《“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县,煤矿城市,位于“煤乡”山西省的中南部,霍西煤田中部。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霍县煤业发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包括地方国营煤矿、县营煤矿、社队煤矿、公社联营和私开小煤矿,煤矿类型较为齐全,兼具我国煤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研究,可透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整个经济发展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霍县煤业一改之前被压迫、束缚的境况,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霍县煤业着手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得到了恢复和初步发展。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霍县煤业继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新建矿井,对老矿进行挖潜、革新、改造,对私营小煤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号召之下,急躁冒进的“左”倾思潮在霍县煤业中占据上风,霍县煤业也由此开展“大跃进”运动。为了扭转颓势,煤炭工业部对煤炭工业进行了第一次大调整,尽管霍县煤业本身也存在有一些不完善的因素,急躁冒进的“左”的思想尚未根除,但总体形势一片大好。“文化大革命”初期,霍县煤业革命与生产的双轨运行。中共“九大”之后,霍县煤业随着政治的波动而起伏。“九大”之后霍县煤业的“伏”,不论是因“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的认识而“停产闹革命”,还是在“批修整风”运动中由批“左”转为批右,都是因为“左”的错误占据上峰。“九大”之后霍县煤业的“起”,则是源于对“左”的错误的抵制,但由于“左”的错误未能根除,这种“起”也仍是有限的。“全面整顿”之后,霍县煤业的“抓革命、促生产”渐归正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虽然受“左”的错误影响,但出于对生产状况的直观感受,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霍县煤业遵照中央指示,遵循“鞍钢宪法”,开展了“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运动,虽然“左”的思想使运动成效大打折扣,但霍县煤业仍得到了有限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对“抓革命,促生产”的把握在煤业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先生产、后基建”和“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颇为流行,但仍在“抓革命”的同时,兼顾基建,兼顾生活。此外,“文化大革命”时期,霍县煤业在管理方面,规章制度一度被批判为“管、卡、压”,然在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邓小平全面整顿时期,霍县各煤矿致力于厘清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卡、压”的界限,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动群众参加煤矿管理,煤矿管理得到加强。
关伟[10](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提出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二、一九七六年甜菜生产会战增产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七六年甜菜生产会战增产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3)临时省会:抗战时期恩施城市建设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的研究取向 |
第一章 恩施的地理区位与交通格局 |
一、恩施的自然环境 |
二、恩施的人文环境 |
(一)人口构成与居住状况 |
(二)恩施城市的建制沿革 |
(三)恩施州的建制沿革 |
三、恩施的交通格局 |
(一)区内交通 |
(二)省域交通 |
(三)域外交通 |
第二章 省府的迁入与恩施城市的扩张 |
一、武汉会战与武汉沦陷 |
(一)武汉会战 |
(二)武汉沦陷后的局势 |
二、省会的移异与恩施临时省会的确定 |
(一)湖北省会迁移过程 |
(二)临时省会的确定 |
(三)省府机关的进驻与分布 |
第三章 恩施的市政建设 |
一、城市道路建设 |
(一)道路的修建与扩充 |
(二)公共交通发展 |
(三)驿运的恢复与发展 |
二、邮电通讯设施建设 |
(一)邮务及电报 |
(二)电话方面 |
三、防空设施建设 |
(一)防空制度建设 |
(二)城市防空建设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恩施的城市经济建设 |
一、传统经济格局 |
二、战时的经济建设 |
(一)经济政策的颁布 |
(二)农业建设 |
(三)工矿业建设 |
第五章 恩施的城市社会发展 |
一、城市卫生建设 |
(一)卫生设施制度的健全 |
(二)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
(三)公墓建设 |
二、战时的文化事业建设 |
(一)文化设施的丰富 |
(二)战时学校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打造“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稻作史研究(1941-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中共延安时期南泥湾的开发 |
第一节 发现南泥湾 |
第二节 生产的旗帜 |
第三节 第一片稻田 |
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南泥湾的徘徊挣扎 |
第一节 历史的空页 |
第二节 生产与饥饿 |
第三节 农场的迁建 |
小结 |
第三章 农建兵团、农民与水稻生产 |
第一节 移民的社会 |
第二节 为革命种稻 |
第三节 稻作协奏曲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基因、水稻记忆及其他 |
第一节 记忆中的水稻田 |
第二节 乡村社会的裂变 |
第三节 再造陕北好江南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文革”前霍县煤业发展概述 |
一、建国前的霍县煤业 |
二、政权鼎革之际的霍县煤业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霍县煤业 |
四、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霍县煤业 |
(一)探索初期的失误 |
(二)调整时期的建设 |
第二章 革命与生产双轨运行:“文革”初期霍县煤业“抓革命、促生产” |
一、“文革”初期霍县煤矿“抓革命”政治运动 |
(一)突出政治,学习毛着 |
(二)“四大”和“革命大批判”下的霍县煤矿 |
(三)“一月风暴”后的霍县煤业的乱与治 |
二、“文化大革命”初期霍县煤业“促生产” |
第三章“九大”后霍县煤业的起伏 |
一、“九大”前后霍县煤业“停产闹革命” |
二、“批修整风”时期霍县煤业的“纠左”与“批右” |
(一)纠“左”:“批林整风”时期的霍县煤业 |
(二)批右:“批林批孔”时期的霍县煤业 |
第四章“全面整顿”之后的“抓革命、促生产” |
一、“全面整顿”时期霍县煤业“促生产”的渐归正轨 |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下的霍县煤业 |
(一)霍县煤矿区“学理论”与评《水浒》运动 |
(二)贯彻与抵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期霍县煤业 |
第五章“文革”时期“工业学大庆”与“农业学大寨”运动下的霍县煤业 |
一、“工业学大庆”运动下的霍县煤业 |
(一)“鞍钢宪法”——以许村煤矿个案为视角 |
(二)霍县煤业“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开展 |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下的霍县煤业 |
(一)煤矿支援农业 |
(二)社队申办小煤窑 |
(三)工农间的问题及解决 |
第六章“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生产和基建 |
二、“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生产和生活 |
三、“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生产与管理 |
四、“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生产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一九七六年甜菜生产会战增产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 刘世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产生活研究(1964-1980)[D]. 曹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临时省会:抗战时期恩施城市建设研究(1938-1945)[D]. 孟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打造“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稻作史研究(1941-1978)[D]. 付宝琦. 山东大学, 2019(09)
- [6]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休会期间驻会委员会会议记录[J]. 刘楠楠. 民国档案, 2019(01)
- [7]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8]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文革”时期霍县煤业研究[D]. 薛晓秀. 河南大学, 2017(06)
- [10]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