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低频电磁场孤子波的产生及其捕获(论文文献综述)
刘调芳[1](2020)在《等离子体中相对论电磁孤波及调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电磁脉冲与等离子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许多基础研究和科技应用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包括谐波的产生、自聚焦、尾场的激发、相对论光导、激光脉冲频移、脉冲压缩以及相对论孤波的传播等.在这些非线性相互作用中,尤其是相对论电磁孤波由于其在粒子加速跟快点火机制中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极大关注.据报道,大约有25-40%的激光脉冲能量以孤子或类孤子的结构进入电磁能量局域集中,这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非常重要.此外,作为一个重要的非线性现象,调制不稳定性与电磁波的传播密切相关.调制不稳定性的发展有可能会激起许多的非线性行为,如场的塌缩及局域化、分裂成丝、孤波等.因此,研究等离子体中的相对论电磁孤波及调制不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义.本论文主要利用一维particle-in-cell(PIC)模拟研究了相对论电磁孤波在均匀、冷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动力学行为.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被激发的电磁孤波的形状,即振幅和波宽在长距离稳定传播阶段可以保持不变且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其速度与理论结果也基本吻合,但对于较大的频率其值略有差异.在等离子体密度为1023/m3,无量纲矢量势振幅为0.18的条件下,模拟发现当载波频率小于四倍等离子体频率时电磁孤波可以稳定地传播.而当载波频率大于四倍等离子体频率时,它能激发出一个非常弱的朗谬尔振荡,其值比横向电子动量小一个数量级并反过来调制电磁孤波引起调制不稳定,因此电磁孤波在稳定传播足够长的距离之后开始变形.稳定传播的距离随着载波频率(矢量势幅)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其次,我们利用一维PIC模拟研究了平面波调制不稳定性的发展及其演化.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调制不稳定性发生的空间波数与无量纲矢势振幅及载波频率无关,仅密切依赖于等离子体背景,并近似等于由郎缪尔振荡所调制的空间波数.这揭示出朗谬尔振荡的激发在调制不稳定性诱导中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电磁孤波的调制不稳定性.此外,我们的模拟结果还表明在平面波不同位置处不稳定增长指数不同,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杨东启[2](2020)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发现的左手介质,以其奇异的电磁性质,成为当前国际物理学界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左手介质的电磁非线性现象将成为许多应用的基础,其中对于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孤子现象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对包括电磁波段在内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孤子波的形成及演化研究不够充分。因此,很有必要对非线性左手介质在电磁波段的孤子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以详细了解在左手介质中电磁孤子演化的特点和规律。针对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时间电磁孤子的演化及相互作用,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对于暗时间电磁孤子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演化问题,首先,建立了暗时间电磁孤子受微扰模型,推证了该模型表达式并非耦合非线性薛定谔(简称CNLS)方程组的解,接着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对此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受微扰暗时间电磁孤子在演化中出现了波包前沿稳定而后沿失稳变陡现象;然后,建立了暗-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系统模型,推证了此碰撞系统模型表达式并非CNLS方程组的解;最后,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对该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碰撞过程中,出现了暗时间电磁孤子相对于亮时间电磁孤子的弹性“反射”现象。(2)针对相同波包亮时间电磁孤子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碰撞相互作用演化问题,首先,建立了一般亮时间电磁孤子-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系统模型,接着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分别进行了“低/高”幅值亮时间电磁孤子受微扰型碰撞系统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碰撞过程中,两个亮时间电磁孤子发生波包“互相穿越”现象;然后,推证了相同波包双亮时间电磁孤子模型表达式并非CNLS方程组的解;最后,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对相同波包双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碰撞相互作用过程符合“弹性散射”原则。(3)在对时间电磁孤子与类时间孤子电磁脉冲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基本碰撞相互作用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复杂多电磁脉冲物理系统中的相互作用问题,归纳出了六类基础相互作用系统;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时间电磁孤子与类时间孤子电磁脉冲之间、类时间孤子电磁脉冲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建立模型,推证了各个模型表达式并非CNLS程组的解;最后,分别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相互作用系统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基础相互作用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具备演化稳定性。(4)在对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演化研究中,首先,分析了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演化问题,归纳出了三种典型的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然后,分别建立了这三种典型多脉冲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后,分别设计了仿真实验算法,对这三种典型模型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经历连续两次甚至多次不同脉冲类型或不同相互作用类型脉冲碰撞相互作用之后,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仍能够具备一定的演化稳定性。
吴钟书(Charles F. Wu)[3](2019)在《强激光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驱动的密度坑产生及其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基于粒子模拟,研究了长脉冲强激光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别是在1/4临界面附近,密度坑的产生机制及其对于参量不稳定性激发(包括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影响。基于一维粒子模拟的结果表明,在1/4临界面附近所产生的受激拉曼散射不稳定性,导致了散射光在等离子体中被捕获,并在该区域形成电磁孤子。电磁孤子的振幅随着不稳定性的发展而提高,并由此而产生一个较强的作用于电子的有质动力。该力驱动周围的电子运动从而形成电荷分离场,离子随后被电荷分离场加速,最终形成准中性的密度坑。在单个密度坑形成后,由于该密度坑周围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发产了变化,使得等离子体中逐渐形成了更多的密度坑。这些密度坑将等离子体分割成不连续的密度分布,最终这种密度分布明显地抑制了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不稳定性的发展。二维的模拟结果还显示,密度坑的产生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入射激光为s偏振的情况下,由受激拉曼散射光所产生的密度坑,将会抑制等离子体波的产生与传输,从而抑制不稳定性的发展。而在入射光为p偏振的情况下,由于双等离子体衰变过程的影响,入射光将衰变为两束电子等离子体波,电磁孤子与等离子体密度坑的产生受到抑制,因此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不稳定性的发展没有受到极大的抑制。在真实的三维情况下,等离子体密度坑的产生效果以及是否会对于不稳定性的后续发展产生影响,还有待于三维模拟的进一步探究。
李曜均[4](2019)在《相对论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质子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制靶技术的提升,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利用质子照相的方法,对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以下是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与本论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本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包括了:超强超短激光技术的发展、基础等离子体理论、激光与等离子相互作用的过程、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以及质子照相技术。第二章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的实验系统,包括了:200 TW激光系统、靶场系统、高密度气体靶系统、探测器以及常用的诊断方法。第二部分由第三章至第五章组成,介绍了本人在硕士阶段进行的实验研究工作。第三章介绍了基于实时诊断的质子探测系统。该系统由本人设计,为上海交通大学200 TW装置的靶室系统量身定制。利用闪烁体作为探测器,可以在高重复频率打靶实验中,对产生的质子信号进行实时诊断。相比于以往的RCF(Radiochromatic Films)堆栈探测器有着操作方便、高灵活性以及实时探测等优点。经过测试,该探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在后续的实验中得以应用。第四章介绍了在上海交大200 TW飞秒激光装置上进行的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我们利用光学阴影成像观测到了等离子体的空腔结构和丝状结构随时间的演化;利用质子探针诊断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的结构,看到质子束被电场偏折,并由实验结果反演计算出电场大小及其随时间的演化。第五章介绍了在星光Ⅲ装置上开展的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先用能谱较宽的质子探针看清了之前光学阴影成像结果中不透明区域的内部结构及其随时间的演化。然后通过改变打靶高度,对比分析了激光与不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差异。最后尝试利用激光与烧蚀整形后的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作用,驱动离子加速。实验中加速得到了能量约2 MeV的氦离子。第三部分为第六章,是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实验研究的展望。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周启航[6](2019)在《预通道及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导引和传播在桌面型加速器、高次谐波产生、X射线源、THz辐射以及激光核聚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常的高斯激光束,本学位论文以一种典型的非高斯激光束――中空高斯激光束(hollow Gaussian beams,HGB)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预等离子体通道和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的影响,主要工作有:1.在考虑相对论、有质动力和预等离子体通道等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抛物预等离子体通道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特性的影响.首先运用WKB方法和傍轴近似,得到了HGB在抛物预等离子体通道中传播时激光焦斑尺寸参量的演化方程.针对激光焦斑尺寸参量的演化方程,一方面用极值理论得到了HGB以周期性聚焦振荡、周期性散焦振荡和恒定焦斑尺寸传播时的初始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另一方面,根据具体参数平面,通过四阶Runge-Kutta法数值求解激光焦斑尺寸参量的演化方程,得到了HGB在预等离子体通道中传播的具体演化图像,并研究了等离子体通道参数和HGB阶数对激光自聚焦和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HGB阶数n一定时,HGB的聚焦能力随着通道参数Nc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抛物预等离子体通道不仅可以增强普通高斯激光的聚焦能力,也可以有效增强HGB的聚焦能力;当通道参数Nc一定时,随着HGB阶数n的增加,初始辐照强度小的HGB更容易聚焦,而初始辐照强度大的HGB更容易散焦.2.在考虑碰撞和欧姆加热等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特性的影响.运用与第二章相同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HGB焦斑尺寸的演化方程和HGB以恒定焦斑尺寸传播的初始激光等离子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温度的升高,HGB焦斑尺寸会经历周期性散焦振荡振幅逐渐减小、恒定焦斑尺寸、周期性聚焦振荡振幅先增大后减小、恒定焦斑尺寸、周期性散焦振荡振幅逐渐增大、直接发散等变化过程;另一方面,随着HGB阶数n的增加,得到了与第二章相似的结论,即:当等离子体初始温度T0一定时,随着HGB阶数n的增加,初始辐照强度小的HGB更容易聚焦,而初始辐照强度大的HGB更容易散焦.
穆洁[7](2016)在《相对论强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超快辐射研究》文中认为超短相干极紫外和软X射线范围内的超快辐射由于其短脉宽和短波长可能带来的高时空分辨特性,在超快科学、医疗、生物等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随着超短强激光技术的发展,由这种强激光驱动产生的超快高频辐射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超短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不同机制产生超快高频电磁辐射。目前,基于强激光等离子体及其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的高频电磁辐射脉冲产生机制主要包括高次谐波、Betatron辐射、同步辐射、汤姆逊散射、以及基于电子束与固体靶作用的轫致辐射、Kα线辐射等。其中基于Betatron辐射、同步辐射、汤姆逊散射可以产生方向性极好的小型化紧凑型X和伽马射线,但通常难以产生相干的X射线辐射。本论文对不同的等离子体状态(气体和固体),围绕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产生超快高频电磁辐射的若干机制及其相关的热电子产生等过程开展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在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基于等离子体中激光尾波场激发的电子飞镜产生理论。早期文献提出的电子飞镜依赖于气体等离子体中产生的接近波破的激光尾波,因此尾场中超薄高密度电子层接近激光群速度沿着激光方向传播。通过将另一束探测脉冲与电子层相向运动发生背散射,将得到时域压缩频率增加的超短高频脉冲。这种方法面对的主要挑战是等离子体温度效应,这将极大地限制波破强度和飞镜品质。我们提出在具有密度上升沿的等离子体中激发尾场来产生稳定的飞镜,这种方法很好地抑制了热效应对飞镜品质的影响。沿着密度上升沿,由于在不均匀等离子体中尾场演化的特点,由电子热温度引起的电子飞镜失效现象被消除,可以获得稳定的相对论电子飞镜。第三章我们首先概述了激光和相对论电子飞镜发生背散射的主要特征。接着我们使用一维(1D)和二维(2D)particle-in-cell(PIC)程序来模拟电子飞镜与激光的相干背散射。模拟结果在较大的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区间内有效,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与均匀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电子飞镜相比,这种方法产生超短辐射脉冲具有单色、相干、频率高、在时间和空间都持续稳定的优点。另一种产生超快相干的高频辐射的方法是利用强激光在固体等离子体表面产生的高次谐波(HHG)。在激光有质动力作用下,表面电子束将作为高密度飞镜以相对论速度振荡,并同时反射驱动脉冲,形成高次谐波。在第四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相对论振荡镜(ROM)模型,然后使用二维PIC程序模拟了激光和平面靶、光栅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特别研究了光栅的周期性结构对产生的高次谐波特性的影响。激光与光栅靶产生的高次谐波遵循ROM模型中的选择定则。在光栅常数为d=0.5λL时,光栅周期与激光周期相同,反射脉冲出现了偶次谐波。高次谐波的相对强度随着光栅周期的增加而减弱。由于光栅靶的周期性结构改变了激光在固体靶表面激发的周期性电子振荡的结构,光栅靶产生的高次谐波具有一些精细结构。另一方面,超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可以产生100MG量级的强磁场。这种强磁场对高次谐波产生的效应至今还没有获得充分的研究。我们首先建立了磁场中的ROM模型,通过解析推导得到了磁场中的选择定则,并与PIC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横向磁场中电子的回旋运动改变了固体靶表面的电子振荡,使正入射的激光产生了偶次谐波。我们还讨论了预等离子体长度、磁场强度、激光条件等参数对耦合效率和偶次谐波的影响。对于不同方向的磁场(平行或垂直于驱动光的偏振方向),偶次谐波强度对参数的依赖关系也不尽相同。在平行于激光电场方向的磁场中产生的二次谐波的谱强度在很大范围内(<160MG)正比于磁场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由磁场产生的二次谐波强度随着预等离子体长度的增加而增强。这些依赖关系将可能用来测量自生磁场和预等离子体的标尺长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会在临界密度面附近产生自生磁场,其磁场强度甚至高达100MG以上。在短脉冲作用下,靶面由于激光预脉冲造成的预加热,同样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主要为横向分布。我们介绍了激光和固体靶作用产生磁场的机制,并采用多维PIC模拟研究了可能由预加热效应引起的自生磁场。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不仅可以直接产生高次谐波,同时也产生大量高能电子并诱导出很强的准静态电磁场。当高能电子束在准静态的电磁场中运动时,可以通过类似Betatron辐射的机制,产生定向X射线辐射。其中大量定向高能电子束的产生对X射线产生起关键作用。在第五章中,我们主要研究了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热电子的过程及其产生的辐射,特别讨论了激光与一种锥形靶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研究结果表明,强激光与锥形靶作用可以产生方向性好的高能电子。较小的锥靶开口角度和较长的预等离子体尺度会增加有质动力的作用,有助于产生更多的高能电子。这为产生超快X射线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滕建[8](2014)在《质子诊断在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质子诊断技术是目前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诊断技术的前沿技术,其研究对强场物理以及激光驱动核聚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基于激光技术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通过对研究客体发出的质子束进行被动式诊断,可以给出等离子体本身的信息,如强场激光质子加速特性,激光等离子体面密度等;另一方面,激光产生的质子束作为探针可以用于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中各种电磁现象的诊断研究。本文围绕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的诊断,开展了激光加速质子束品质优化研究以及多项质子诊断方法的研究。在激光质子加速诊断方面,介绍了激光加速质子的探测方法和探测设备。设计了一套质子能谱诊断范围0.1-20MeV的Thomson谱仪。通过磁铁结构和探测器排布的设计,可以实现更宽范围的能谱测量。并在星光Ⅲ装置上首次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多种离子(质子,碳离子)能谱信号。针对激光加速产生的质子束特性,为了实现更多的应用,同时也便于规律性质子诊断研究,开展了基于传统加速器技术的质子束品质优化研究。分别研究了四极磁铁组和RF腔对激光加速质子束能谱的优化,前一种方法获得了相对增强的单能质子,而后一种则可以获得绝对增强的单能质子;利用螺线管的高收集效率和RF腔的绝对单能质子增强,提出了一种组合螺线管和RF腔产生准直准单能质子束的方法;在上面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光阳极质子源。该质子源具有能量可调的特点。开展了主动式质子诊断技术,即质子照相技术研究。根据激光加速质子束的宽能谱特性,提出了啁啾质子束照相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时间分辨的啁啾质子照相方法,包括质子分幅照相和质子条纹照相。其中质子分幅照相可以获得二维的空间分辨,但是由于高能质子会在前面层RCF沉积能量,从而造成图像模糊;质子条纹照相只有一维的空间分辨,但是不存在高能质子造成的图像模糊,空间分辨率更高。开展了质子束对内爆过程的照相研究,分析了质子数量、能量等因素对照相效果的影响。开展了质子束对电磁孤立子的照相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可以通过质子分幅照相的结果给出孤立子演化速度。开展了质子束对电容线圈靶磁场的照相,模拟结果显示可以通过质子照相图内环半径的大小来判断线圈电流及磁场的大小,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开展了质子照相和电子照相的比较研究,发现在透视照相方法质子照相具有电子照相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利用多次小角度散射效应照相和对电磁场的照相上,可以采用电子照相来代替。在聚变反应研究中,燃料压缩面密度以及压缩对称性都是影响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燃料压缩面密度的诊断方面,提出了在低质子产额情况下利用磁谱仪诊断和质子径迹尺寸共同判断质子信号的质子能谱诊断方法,获得了初步质子能谱信号,并推算得到了压缩燃料面密度信息。在压缩对称性诊断方面,为了实现低产额下的高空间分辨成像,提出了一种微型磁透镜对激光聚变芯部反应区直接成像的方法,完成了微结构磁透镜的参数设计和成像模拟验证,这种方法可以在同等质子产额条件下比编码成像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同时接受立体角的增加,降低了对质子产额的要求。
蔡达锋,谷渝秋,王剑,郑志坚[9](2012)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孤立子是等离子体中重要的非线性现象之一。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中电磁孤立子研究的过程,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外数值模拟研究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在Rutherford Appleton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指出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李娟[10](2012)在《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激光传输理论和一维粒子模拟方法,对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可以观察到脉冲减速和脉冲展宽效应,以及传输和定域类孤子结构的图像。同时研究了激光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中传输时产生的光孤子结构和脉冲的分裂现象。首先,应用一维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初始等离子体密度,激光强度和频率共同影响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可以观察到脉冲减速和脉冲展宽效应,以及传输和定域类孤子结构的图像。并且发现等离子体光栅像光纤光栅一样也存在着光子带隙结构,且在带隙附近有明显的禁带反射。当激光强度提高时,禁带向低频方向移动。在一定频率下,低密度等离子体光栅中会产生传输的类孤子结构。等离子体密度较大时,电磁场更容易被俘获在光栅中,从而产生定域的类孤子结构。其次,利用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超短激光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传输时产生的光孤子结构和脉冲的分裂现象。比较了不同的激光强度和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对脉冲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短激光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传播时能产生传输的类孤子结构;随着入射激光强度的增大,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反射密度反而减小,孤子脉冲的平均传播速度也减小;随着等离子体密度梯度的增大,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反射密度变大,孤子脉冲的平均传播速度减小,孤子脉冲传播到高密度梯度的等离子体区域时,发生了全反射,反射的孤子脉冲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损失,低频脉冲被等离子体俘获,形成后孤子,而高频脉冲则继续传播,使得脉冲分裂。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了激光技术的发展,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研究方法,激光的惯性约束聚变。第二章阐述了等离子体密度调制模型,相位反射理论模型,耦合模理论模型,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传输时产生的脉冲的展宽和压缩的线性效应以及产生布拉格光孤子的非线性效应。第三章研究了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的激光强度和频率,以及不同的等离子体密度对脉冲传输的影响。第四章介绍了不同的激光强度和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对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的影响,可以看到脉冲产生的光孤子结构和脉冲的分裂现象。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
二、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低频电磁场孤子波的产生及其捕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低频电磁场孤子波的产生及其捕获(论文提纲范文)
(1)等离子体中相对论电磁孤波及调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 |
1.2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
1.3 等离子体中相对论电磁孤波及调制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对论电磁孤波传播动力学及稳定性的PIC模拟 |
2.1 理论模型 |
2.2 电磁包络孤波 |
2.3 调制不稳定性 |
2.4 PIC模拟结果及分析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中调制不稳定性的PIC模拟 |
3.1 PIC模拟方法 |
3.2 PIC模拟结果及分析讨论 |
3.3 不同等离子体密度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暗时间电磁孤子演化问题 |
1.2.2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非孤子脉冲演化形成时间电磁孤子问题 |
1.2.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问题 |
1.3 时间孤子波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
1.3.1 时间孤子的产生机制 |
1.3.2 孤子的性质 |
1.3.3 孤子方程 |
1.3.4 孤子方程的解法 |
1.3.5 分步傅里叶方法 |
1.4 一类非线性左手介质基本理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5.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暗时间电磁孤子演化研究 |
2.1 本文主要演化方程组 |
2.1.1 耦合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 |
2.1.2 非线性左手自散焦(聚焦)介质 |
2.2 本文时间电磁孤子演化模型建立及时间电磁孤子仿真实验方法 |
2.2.1 微扰项 |
2.2.2 微扰对时间电磁孤子的影响 |
2.2.3 物理实验与仿真实验研究方法 |
2.2.4 时间电磁孤子仿真实验参量 |
2.2.5 归一化单位 |
2.2.6 坐标系设置 |
2.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暗时间电磁孤子受微扰模型演化 |
2.3.1 耦合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的暗孤子解 |
2.3.2 暗时间电磁孤子受微扰模型 |
2.3.3 模型表达式对于耦合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非解推导 |
2.3.4 暗时间电磁孤子微扰模型演化中后沿变陡失稳现象 |
2.4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暗-亮时间电磁孤子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2.4.1 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组的亮孤子解 |
2.4.2 暗-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模型 |
2.4.3 暗-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2.4.4 暗-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相同波包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研究 |
3.1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与类时间孤子电磁脉冲的演化 |
3.1.1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亮时间电磁孤子单脉冲系统的演化 |
3.1.2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非孤子电磁脉冲演化不稳定性 |
3.1.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超/亮”高斯电磁脉冲的类时间孤子演化 |
3.2 亮时间电磁孤子-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系统模型 |
3.2.1 亮时间电磁孤子受微扰模型 |
3.2.2 一般亮时间电磁孤子-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模型 |
3.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非等幅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演化 |
3.3.1 低脉冲受微扰型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模型演化 |
3.3.2 高脉冲受微扰型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模型演化 |
3.4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相同波包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 |
3.4.1 相同波包亮-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系统模型 |
3.4.2 相同波包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3.4.3 相同波包亮时间电磁孤子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基本碰撞相互作用研究 |
4.1 时间电磁孤子暨类时间孤子电磁脉冲碰撞系统物理模型 |
4.2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超高斯-超高斯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4.2.1 超高斯-超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 |
4.2.2 超高斯-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4.2.3 超高斯-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4.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亮高斯-亮高斯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4.3.1 亮高斯-亮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 |
4.3.2 亮高斯-亮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4.3.3 亮高斯-亮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4.3.4 波包相同亮高斯-亮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及演化 |
4.4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亮高斯-超高斯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4.4.1 亮高斯-超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 |
4.4.2 亮高斯-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4.4.3 亮高斯-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4.5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超高斯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4.5.1 时间电磁孤子-超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 |
4.5.2 时间电磁孤子-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4.5.3 时间电磁孤子-超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4.6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亮高斯系统碰撞相互作用 |
4.6.1 时间电磁孤子-亮高斯电磁脉冲碰撞系统模型 |
4.6.2 时间电磁孤子-亮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表达式非解推导 |
4.6.3 时间电磁孤子-亮高斯碰撞相互作用模型演化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演化研究 |
5.1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复杂系统物理模型 |
5.2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全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演化 |
5.2.1 全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 |
5.2.2 全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演化仿真 |
5.2.3 双向全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演化仿真 |
5.3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全脉冲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演化 |
5.3.1 全脉冲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 |
5.3.2 全脉冲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演化仿真 |
5.3.3 双向全脉冲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演化仿真 |
5.4 非线性左手介质中全相互作用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演化 |
5.4.1 全相互作用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 |
5.4.2 全相互作用类型时间电磁孤子多脉冲系统模型演化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强激光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驱动的密度坑产生及其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受控核聚变的研究意义 |
1.2 参量不稳定性及其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影响 |
1.3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参量不稳定性 |
1.3.1 均匀等离子体中受激拉曼散射(SRS)的线性色散关系及其增长率 |
1.3.2 均匀等离子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线性色散关系及其增长率 |
1.3.3 均匀等离子体中的双等离子体衰变(TPD)的线性色散关系及其增长率 |
1.4 电磁孤子与等离子体密度坑的研究意义 |
1.5 数值模拟方法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等离子体密度坑产生及其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影响 |
2.1 均匀等离子体中密度坑的产生机制 |
2.2 非均匀等离子体中密度坑产生的一维模拟 |
2.3 密度坑的产生对激光等离子体参量不稳定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维效应对密度坑产生及参量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
3.1 二维模拟空间位形以及s、p偏振激光 |
3.2 在s偏振入射光下等离子体密度坑的产生以及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发展情况 |
3.3 在p偏振入射光下等离子体密度坑的产生以及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相对论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质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强超短激光 |
1.2 基础等离子体理论 |
1.2.1 德拜屏蔽 |
1.2.2 电子等离子体频率 |
1.2.3 离子等离子体频率 |
1.2.4 离子声波 |
1.3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
1.3.1 等离子体色散关系、群速度和相速度 |
1.3.2 临界密度 |
1.3.3 等离子体趋肤深度 |
1.3.4 有质动力 |
1.3.5 激光自聚焦 |
1.4 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的研究背景 |
1.4.1 NCD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结构 |
1.4.2 NCD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
1.4.3 基于NCD等离子体的离子加速 |
1.4.4 NCD等离子体的研究状况小结 |
1.5 质子照相技术 |
1.5.1 质子束产生方法 |
1.5.2 质子照相的原理和特点 |
1.5.3 质子照相的应用 |
第二章 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系统与诊断方法 |
2.1 200TW激光系统 |
2.2 靶场系统 |
2.3 高密度气体靶系统 |
2.5 诊断与探测器 |
2.5.1 质子探针 |
2.5.2 光学探针 |
2.5.3 RCF |
2.5.4 塑料闪烁体 |
2.5.5 核径迹探测器CR39 |
2.5.6 长焦显微镜头成像系统 |
第三章 基于实时诊断的质子探测系统 |
3.1 背景 |
3.2 质子信号实时探测系统设计 |
3.3 探测方案 |
3.3.1 闪烁体堆栈探测方案 |
3.3.2 闪烁体配合滤片探测方案 |
3.4 测试结果 |
3.5 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基于上海交大200 TW装置的激光与NCD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质子探针 |
4.2.1 实验布局 |
4.2.2 实验结果 |
4.2.3 分析与讨论 |
4.2.4 一维PIC模拟 |
4.3 光学探针 |
4.3.1 实验布局 |
4.3.2 实验结果 |
4.4 小结与展望 |
第五章 基于星光Ⅲ装置的激光与NCD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标 |
5.2 实验 |
5.2.1 第一阶:质子照相 |
5.2.2 第二阶段:定向离子加速 |
5.3 质子探针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1 质子束产生及优化 |
5.3.2 光学探针与质子探针结果对比 |
5.3.3 不同时刻等离子体的演化 |
5.3.4 不同打靶高度对比 |
5.3.5 利用ns激光整形等离子体 |
5.4 其他诊断 |
5.4.1 等离子体自发光 |
5.4.2 离子谱仪与CR39 |
5.5 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预通道及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激光技术的发展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空高斯激光束及研究现状 |
1.2.1 中空激光束的特性 |
1.2.2 中空激光束的应用 |
1.2.3 中空激光束的研究现状 |
1.3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
1.4 基本方程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预通道对中空高斯激光束在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焦斑尺寸的演化方程 |
2.3 有效介电函数 |
2.4 临界曲线方程 |
2.5 通道参数Nc对临界曲线的影响 |
2.6 HGB阶数对临界曲线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焦斑尺寸的演化方程 |
3.3 有效介电函数 |
3.4 临界曲线方程 |
3.5 等离子体温度T0对临界曲线的影响 |
3.6 HGB阶数对临界曲线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相对论强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超快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离子体 |
1.2 超短脉冲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
1.3 高频辐射的应用 |
1.4 高频辐射的产生—汤姆逊散射和Betatron辐射 |
1.4.1 汤姆逊散射 |
1.4.2 Betatron辐射 |
1.5 高频辐射的产生—高次谐波 |
1.5.1 激光与气体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 |
1.5.2 激光与固体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 |
1.6 PIC模拟 |
1.7 论文选题依据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激光与气体靶产生阿秒电子束 |
2.1 引言 |
2.2 激光与气体靶的作用 |
2.2.1 单电子在平面电磁波中的运动 |
2.2.2 激光尾波场加速 |
2.3 激光与非均匀气体靶产生阿秒电子束的研究 |
2.3.1 等离子体尾波场激发与注入的一维模拟 |
2.3.2 激光与非均匀气体靶作用产生阿秒电子束的一维模拟 |
2.3.3 激光与非均匀气体靶作用产生阿秒电子束的二维模拟 |
2.4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阿秒电子束的相干汤姆逊背散射 |
3.1 引言 |
3.2 电子飞镜原型与相干背散射 |
3.3 非均匀气体靶产生的阿秒电子层作为飞镜的研究 |
3.3.1 一维PIC模拟 |
3.3.2 二维PIC模拟 |
3.3.3 激光和气体靶参数对产生高频辐射的影响 |
3.4 总结 |
第四章 激光和固体靶产生的高次谐波 |
4.1 引言 |
4.2 激光与平面固体靶作用产生高次谐波的振荡镜模型 |
4.3 激光与光栅靶作用产生高次谐波的研究 |
4.4 外加横向静磁场中产生的高次谐波 |
4.4.1 理论模型 |
4.4.2 一维PIC模拟结果 |
4.4.3 三维PIC模拟结果 |
4.4.4 模拟参数对偶次谐波的影响 |
4.5 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中产生的准静态磁场 |
4.5.1 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产生磁场的三种机制 |
4.5.2 关于自生准静态磁场的模拟 |
4.6 泵浦–探测模型测量磁场强度 |
4.7 总结 |
第五章 强激光和固体靶作用产生高能电子束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激光与锥形靶作用产生高能电子束 |
5.3 激光和锥形靶参数对产生高能电子束的影响 |
5.4 基于强激光与锥形靶作用的X射线辐射产生 |
5.5 总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质子诊断在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能量密度物理 |
1.2 激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能量密度物理中的应用 |
1.2.1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强场物理研究 |
1.2.2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 |
1.3 质子诊断技术的发展 |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安排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激光质子加速及探测 |
2.1 引言 |
2.2 质子探测系统 |
2.2.1 质子测量方法概述 |
2.2.2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 |
2.2.3 辐射变色膜片RCF |
2.2.4 成像板IP |
2.2.5 微通道板MCP |
2.2.6 Thomson离子谱仪 |
2.3 激光质子加速实验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激光加速质子束品质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型四极磁铁组对激光加速质子能谱的优化 |
3.3 RF腔对激光加速质子能谱的优化 |
3.3.1 优化原理 |
3.3.2 质子能谱优化计算 |
3.3.3 能量接受范围分析 |
3.3.4 优化实例 |
3.3.5 结论 |
3.4 激光加速质子束的发散角与能散控制 |
3.4.1 模拟模型 |
3.4.2 质子输运 |
3.4.3 结论 |
3.5 光阳极质子源 |
3.6 小结 |
第四章 质子照相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质子照相原理及特性分析 |
4.3 时间分辨的质子照相技术 |
4.3.1 质子分幅照相 |
4.3.2 质子条纹照相 |
4.3.3 结论 |
4.4 质子照相对内爆过程的诊断 |
4.4.1 利用内爆质子进行照相 |
4.4.2 利用激光加速质子进行照相 |
4.5 质子照相对电磁场的诊断 |
4.5.1 质子对电磁场照相理论分析 |
4.5.2 质子对电磁孤立子的照相 |
4.5.3 质子对电容线圈靶磁场的照相 |
4.6 质子照相与电子照相的比较 |
4.6.1 低能电子和质子对ICF间接驱动内爆靶的照相 |
4.6.2 高能电子和质子对三层金属球的照相 |
4.6.3 高能电子和质子网格法对自生磁场的照相 |
4.7 小结 |
第五章 聚变反应核诊断研究 |
5.1 引言 |
5.2 质子能谱诊断内爆面密度 |
5.2.1 能谱诊断原理 |
5.2.2 磁谱仪和CR39的标定 |
5.2.3 噪声分析 |
5.2.4 质子能谱的获得 |
5.2.5 内爆压缩面密度 |
5.2.6 结论 |
5.3 质子成像磁透镜 |
5.3.1 磁透镜工作原理 |
5.3.2 磁铁设计 |
5.3.3 成像效果分析 |
5.3.4 焦距标定实验 |
5.3.5 误差分析及下一步标定可行性分析 |
5.3.6 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未来工作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点及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 |
6.4 研究未尽事宜与未来工作安排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磁孤立子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 |
2 电磁孤立子的实验观察 |
3 结 论 |
(10)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激光技术的发展 |
1.2 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
1.2.1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的发展 |
1.2.2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2.3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
1.3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模型 |
2.1 等离子体密度调制的模型 |
2.2 相位反射的理论模型 |
2.3 耦合模理论 |
2.4 脉冲展宽和啁啾脉冲的压缩 |
2.5 布拉格光孤子的快速压缩 |
2.6 小结 |
第三章 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传输的粒子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激光脉冲在低密度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 |
3.2.1 等离子体光栅的形成 |
3.2.2 激光脉冲的频率,强度对其在等离子体光栅中传输的影响 |
3.2.3 等离子体光栅中产生传输的类孤子结构 |
3.3 等离子体光栅密度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超短激光脉冲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传输 |
4.1 引言 |
4.2 粒子模拟结果 |
4.2.1 激光强度对脉冲传播的影响 |
4.2.2 等离子体的密度梯度对脉冲传播的影响 |
4.2.3 均匀等离子体梯度变大引起的脉冲全反射 |
4.3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以及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四、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低频电磁场孤子波的产生及其捕获(论文参考文献)
- [1]等离子体中相对论电磁孤波及调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D]. 刘调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非线性左手介质中时间电磁孤子演化研究[D]. 杨东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强激光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驱动的密度坑产生及其对于参量不稳定性的影响[D]. 吴钟书(Charles F. Wu).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相对论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质子成像研究[D]. 李曜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预通道及等离子体温度对中空高斯激光束传播特性的影响[D]. 周启航.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3)
- [7]相对论强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超快辐射研究[D]. 穆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质子诊断在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中的应用[D]. 滕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4(03)
- [9]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研究进展[J]. 蔡达锋,谷渝秋,王剑,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08)
- [10]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研究[D]. 李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