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论文文献综述)
柏兴飞[1](2020)在《基于SOM的X波段接收机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微波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对微波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需求向着高性能、小型化、集成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方向不断发展。接收机作为微波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接收机链路的小型化、集成化设计也备受关注。振荡器和混频器作为传统无线接收机链路中实现频率变换的关键电路单元,其电路结构通常比较复杂、面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自振荡混频器(Selfoscillating Mixer,SOM)能够利用单个有源器件产生振荡信号并以此为基准频率来实现频率变换的功能,为实现接收机链路的小型化、低功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传统的超外差接收机结构为基础,采用自振荡混频器代替超外差接收机链路中的本振和混频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振荡混频器的X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与超外差接收机结构相比具有更小的电路面积和更低的功耗。本文介绍了主要的接收机系统结构,分析了衡量接收机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于SOM的X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系统设计方案和各级电路单元的关键设计指标参数。本文分析了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关键技术指标,确定了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案和指标参数,详细分析了低噪声放大器各部分电路的设计方法,完成了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和制板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在10.010.5GHz工作频段内,噪声系数小于1.6dB,增益大于18.2dB,输入输出端口电压驻波比均小于1.5。本文分析了负阻振荡器的基本理论,对X波段负阻振荡器进行了仿真设计和制板测试,测得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约为12.01GHz,输出功率约10dBm,在100K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优于-94dBc/Hz。在此基础上确定了X波段自振荡混频器的设计方案和指标,同时对镜像抑制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进行了设计,完成了X波段自振荡混频器的仿真设计和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自振荡混频器在10.010.5GHz的工作频带内,得到中频信号范围约为1.52.0GHz,变频增益大于3dB。本文最终完成了X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的整体化设计和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验证了采用自振荡混频技术实现接收机系统小型化、低功耗设计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永鸿[2](2001)在《W波段频率源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通信和雷达的发展,人们对毫米波频率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毫米波固态源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较差,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以晶振为参考源的W波段频率源。 本文第一章中介绍了W波段固态频率源的概况,指出研制高质量频率源的必要性;第二章中对毫米波双端口振荡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成功W波段模拟和数字锁相源;第三章针对W波段数字通信系统型号任务,研制成功W波段可直接数字信号调频的锁相源,大大降低系统成本;第四章对微波毫米波倍频器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中研制了W波段低相噪、低杂散的倍频源,并介绍了其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毫米波双端口耿氏谐波振荡器中的二次谐波和基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成功高Q腔稳频的偏压调谐双端口振荡器和变容管调谐双端口振荡器。在此基础上研制的W波段模拟锁相源在偏离载波10kHz处的相位噪声达到-77dBc/Hz;而W波段数字锁相源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便于工程应用的特点。对毫米波锁相环中锁相的谐波混频中频与毫米波信号的相位噪声关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用锁相中频相位噪声代替毫米波锁相源指标的不妥之处。文中还针对W波段通信系统型号研制任务,对锁相源直接数字信号调频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高稳定、高可靠性、实用化的W波段直接数字调频锁相源。研制的W波段军用数字通信系统和民用频率跟踪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便于应用的特点,并从实验角度证明了锁相源的直接数字信号调频理论的正确性。 其次,本文对用于倍频的双平衡混频器输出频谱进行了分析,证明它适合于偶次倍频。研制的P波段四倍频器倍频损耗为21.2dB,适合对晶振输出信号进行低相位噪声倍频。文中还分析了PIN二极管的倍频机理,用理想的开关模型对采用反向并联PIN二极管对的倍频器输出频谱和倍频损耗进行分析,指出了它适合于奇次倍频。研制的C波段PIN管五倍频器倍频损耗达到了10.6dB,S波段倍频源在偏离载波10kHz处,相位噪声达到-136dBc/Hz。利用PHEMT和混频二极管研制的U波段四倍频器最大倍频增益为3.5dB,经放大后输出功率可达40mW,满足W波段基波注锁倍频源的要求。文中还对倍频源的噪声和杂散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闪烁噪声对倍频源的影响。研制的W波段倍频源相位噪声达到了-98dBc/Hz@10kHz,杂波抑制达到65dB,并成功地应用于某雷达系统中。 最后,对锁相源和倍频源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把二者结合是实现低杂散、低相位噪声毫米波频率源的有效途径。
刘勇[3](2013)在《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性能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目前,由于无线应用多元化,造成频谱资源紧张,促使新兴毫米波雷达和无线通信迅速发展,这对毫米波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电气性能与更高的集成度。毫米波平面振荡器是毫米波平面集成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毫米波平面集成系统的性能以及功能能否实现。在毫米波频段,相位噪声是振荡器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因此对高性能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平面振荡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种新型的平面传输线结构——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对毫米波低相位噪声平面振荡器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基片集成波导结构(SIW),概括了其基本理论、电气特性和设计方法。(2)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振荡器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详细阐述了振荡器电路的相位噪声特性以及低相位噪声振荡器的实现方法。(3)基于电磁场仿真软件,对SIW谐振器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能量耦合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基于负阻理论,提出一种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将一个新颖的机械可调SIW平面谐振器应用到W波段振荡器电路中,详细分析了SIW谐振器对毫米波平面振荡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平面振荡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4)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毫米波平面系统对高稳定度、低相位噪声小型化本振源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SIW谐振器对W波段低相位噪声平面单频振荡器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利用国产GaAs Gunn二极管在低成本介质基片上实现了该平面振荡器。测试结果表明:该平面振荡器在94.78GHz输出功率大于9dBm,相位噪声为-108.56dBc/Hz@1MHz,具有可供工程实用的输出功率、相位噪声等性能指标以及紧凑的电路尺寸。(5)为了提升性能,现代毫米波系统广泛采用相参的工作体制,这要求振荡源能够实现频率的电调谐。基于变容管调谐的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Oscillator,VCO)具有调谐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等优点,是目前VCO设计的首选。针对毫米波频段常用的基波锁相、谐波输出频率源电路的应用要求,本文对基于SIW的毫米波低相位噪声双端口平面VCO进行了深入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VCO能够同时工作在Ka和E波段。在基波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为32GHz,调谐带宽大于120MHz,输出功率为6.048.75dBm,偏离载波1MHz的相位噪声为-114.7dBc/Hz;在谐波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为64GHz,调谐带宽大于240MHz,输出功率为7.29.46dBm。(6)除了通过优化振荡器电路自身设计的方法来降低相位噪声外,还可以通过频率相参技术,如注入锁定(Injection-Locked,IL)技术,利用低频高性能参考信号来实现毫米波信号的低相位噪声和高稳定度。注入锁定谐波振荡器(Injection-Locked Harmonic Oscillator,ILHO)是毫米波频段常用的注入锁定电路结构,本文利用不同的基波注入端口耦合强度分析了不同注入功率对锁定输出信号相位噪声的影响。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两个基于SIW的W波段平面ILHO,它们分别工作在90.176和94.6GHz。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注入功率情况下,注入信号的相位噪声和振荡器自由振荡的相位噪声对锁定输出信号相位噪声的贡献不同。
杨非[4](2006)在《毫米波T/R组件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收发T/R组件在当今雷达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设计指标提出了毫米波前端的设计方案,系统功能上要求完成收发双工、上变频和功率放大、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功能,外形尺寸为106×89mm,通过综合方案比较,结合自身条件,选取了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形式。为提高功放输出端杂散抑制度的要求选取了E面鳍线滤波器与E面探针过渡的形式与微带集成,“挂接”在内腔体边沿,缩小了体积;设计了由TTL电平支配的“即工作即供给”电源逻辑满足了最大节能的要求,发射和差两通路、发射接收的隔离度由此均实现了40dB以上的隔离;最后制作了单片的加电时序电路,防止了因加电不当而造成组件的烧毁,提高了组件工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发射通路输出功率>500mW、噪声系数<6dB、接收通路增益>25dB、和差发射通路的隔离度>40dB,收发隔离度>40dB,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最终六套组件已交付使用,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毫米波的特点,接着对毫米波收发组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作了总结,最后简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低噪声放大器、谐波混频器、四倍频器、单刀双掷开关、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并分别以一个的设计实例阐述这些器件的基本设计方法(频段为X波段),最后介绍了功率合成和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单片的最新动态。第三章介绍了毫米波前端中无源电路的设计,包括毫米波窄带滤波器的设计、微波和中频滤波器的设计、波导到微带的过渡、微波信号的层间过渡。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首先介绍了现代雷达系统的基础,并对适合本毫米波T/R组件的单脉冲和差体制测角的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接着对该组件的设计流程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是性能测试,根据在测试中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全文的结论,叙述了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的设计制作提供重要的经验。
范敏[5](2021)在《毫米波有源倍频及混频接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毫米波的短波长和宽频带特性,其在通信、雷达、射电天文、遥感等领域体现了较大的应用价值,毫米波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领域,毫米波系统中毫米波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借助毫米波倍频器可以更好得获取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特性较好的毫米波频率源。其中有源倍频器的损耗小,甚至有实现变频增益的可能性。得益于有源倍频技术在倍频增益上的优越性,其能够有效降低毫米波源的设计指标和难度。因此,本文对毫米波有源倍频器的发展和基本原理进行了调研,为探索基于混合集成设计毫米波有源倍频器的极限性能,分别设计了 Ka波段有源二倍频电路、U波段有源二倍频电路和V波段有源三倍频电路。其中Ka波段有源二倍频电路性能较好,在倍频器输出37-42GHz频率内的变频损耗小于10dB,最大倍频增益为0.2dB,最大输出功率为2.2dBm。U波段有源二倍频和V波段有源三倍频测试性能不太理想,通过详细分析推测,可能是由于晶体管封装相当于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低于U波段二倍频输出频率。并且基于Ka波段有源二倍频电路,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了倍频器与天线的协同设计,针对毫米波短距离通信和雷达发射系统的应用,设计了多通道有源倍频电路、Ka波段微带串馈天线和多通道有源倍频发射机。其中天线增益达到14dBi,多通道倍频发射电路与课题组二次谐波接收混频器进行联合收发测试,其最大作用距离达到178m,可应用于物联网、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应用场景。最后,对K波段的振荡器电路和K波段自振混频电路进行研究设计,自振混频振荡频率为24GHz左右,在1GHz工作带宽内混频平均增益为2.2dB。该设计为倍频发射信号的接收提供了参考思路。
刘兴术[6](1984)在《捷变频雷达本振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非相参频率捷变的核心是宽带快速本振源,本文论述了这种本振源的主要指标要求。指出了微波晶体三板管振荡器加倍频的本振系统在调谐线性、调后漂移、噪声几方面优于耿氏管本振。介绍了几种振荡器电路、结构、性能及其设计问题。这些电路可以用于各种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中。
臧同根[7](1983)在《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文中认为本文叙述了一种利用FET振荡管和GaAs超突变结变容二极管构成的电压控制振荡器(VCO).通过合理的电抗补偿和阻抗匹配技术的应用,VCO在8GHz得到调谐带宽1200MHz,输出功率大于20mW.
金鑫[8](2007)在《Ka波段VCO设计及闭环线性校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米波压控振荡器(VCO)作为毫米波调频测距系统的关键部件,对系统的探测距离和距离分辨率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完成了Ka波段VCO的设计,并选择采用闭环模拟线性校正方案对VCO进行线性度校正。在Ka波段VCO的设计中,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采用了纵向排列并联双柱变容管电调Gunn VCO的结构,并选择减高模式的主振腔形式,确定Gunn管和变容管的耦合量,使用同轴低通滤波器实现直流偏置,最终VCO外形尺寸为29×16×16mm,输出功率大于40mW。在提高VCO电调线性度方面,本文系统分析了电抗补偿线性校正、开环线性校正、闭环线性校正的工作原理,选择采用闭环模拟校正方案对VCO进行非线性较正,确定了延迟锁相环路(PLSL)的指标,完成包括环路滤波器、三角波发生器、低通滤波器等电路的设计,实现系统调试,校正后线性度达到0.3%。
唐启朋[9](2020)在《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幕是现代战争重要组成部分,而烟幕云团的毫米波衰减率是研究烟火药配方与功能添加剂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所以独立自主开发出一套能满足烟幕衰减率测量的毫米波频段的专用测试系统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根据南京理工大学提出的“3mm/8mm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的技术需求,研究了W和Ka频段收发模块,结合其他部件如定制的天线,线性电源、架设平台和相关软件等,集成了一套完整测试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外场条件爆炸成烟的毫米波发烟剂透过率测试,也可借助可供燃烧反应的微波暗室,用于研究毫米波的衰减效应。根据目前毫米波主要通过X波段或者Ku波段倍频产生的方式。本文分别设计了X波段频率源模块、W和Ka波段发射模块、W/Ka波段接收模块、中频模块等,这些模块实现各自的功能并有各自的指标约束,它们的有序级联构成了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整体电路。整篇文章先围绕着这些模块的电路设计和实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又对各个模块的调试方法、测试方式和测试结果作了详细说明。毫米波收发模块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W频段发射模块输出频率为95GHz,输出功率大于15dBm,相位噪声为-83dBc/Hz@1kHz,-92dBc/Hz@10kHz,-92dBc/Hz@100kHz;Ka频段发射模块输出频率及功率为36GHz和32dBm,相位噪声为-92dBc/Hz@1kHz,-96dBc/Hz@10kHz,-99dBc/Hz@100kHz;W和Ka波段毫米波接收模块输出中频信号频率分别为1.6GHz和1.2GHz,变频增益分别为11.3dB和8.2dB,噪声系数分别为5.01dB和2.98dB,由于中频模块噪声系数影响极小,因此完全满足接收机噪声系数的设计要求;中频模块增益控制范围大于30dB,检波器输出电压线性范围为0.5V2.3V,对应的功率变化线性范围为36dB,满足不低于32dB的线性动态范围设计要求。最后结合定制的天线等部件完成了系统集成并交付用户验收,完全满足用户测量要求。
徐蕾[10](2007)在《接收机射频前端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进步,微波接收机也在飞速地发展。而接收机射频前端的设计往往对整个系统的非线性指标、噪声系数、稳定度、灵敏度、增益等重要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接收机射频前端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制作一套接收机射频前端系统,其中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及锁相环频率源等三个关键模块是本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详细的介绍了接收机射频前端系统中三个关键模块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本课题的设计实例和测试结果。首先,本文简要说明了课题背景及论文的主要工作。其次,简述了接收机的主要参数及几种常见的接收机系统结构。然后,分析了发夹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的电磁耦合特性及设计方法,给出了中心频率为900MHz的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及仿真测试数据;详细阐述了平衡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匹配、功率增益、稳定性及噪声性能,给出了采用该电路形式的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概述了频率合成技术,分析了锁相环的基本工作原理、稳定性及噪声性能,给出了采用Si4133芯片设计的830MHz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设计电路及测试数据;最后,总结了本人完成的工作并提出了改进方向。在设计过程中,发夹型微带带通滤波器主要考虑其通带平坦性及过渡带陡峭程度,低噪声放大器以增益、输入输出驻波比、噪声系数为优化指标,频率源主要从输出频率及其功率、相位噪声来考察设计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内,模块均满足设计要求。
二、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M的X波段接收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振荡混频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自振荡混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振荡混频技术在接收机系统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接收机的理论基础与系统设计方案 |
2.1 常见的接收机系统结构 |
2.1.1 超外差接收机 |
2.1.2 零中频接收机 |
2.1.3 低中频接收机 |
2.1.4 镜像抑制接收机 |
2.1.5 数字中频接收机 |
2.2 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关键技术指标 |
2.2.1 噪声系数 |
2.2.2 灵敏度 |
2.2.3 线性度 |
2.2.4 动态范围 |
2.2.5 镜像抑制度 |
2.3 X波段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 |
2.3.1 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指标 |
2.3.2 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方案 |
2.3.3 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指标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
3.1 低噪声放大器的关键技术指标 |
3.2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
3.3 有源器件与基板材料选型 |
3.4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原理图的仿真设计 |
3.4.1 静态工作点确定 |
3.4.2 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3.4.3 稳定性仿真分析 |
3.4.4 输入输出匹配电路设计 |
3.4.5 整体电路原理图的仿真设计 |
3.5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版图的仿真设计 |
3.6 实物测试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波段负阻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 |
4.1 微波振荡器的理论基础 |
4.1.1 反馈型微波振荡器设计理论 |
4.1.2 负阻型微波振荡器设计理论 |
4.1.3 微波振荡器的关键技术指标 |
4.2 X波段负阻型FET振荡器的设计 |
4.2.1 振荡器设计指标 |
4.2.2 有源器件选型 |
4.2.3 静态工作点确定 |
4.2.4 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4.2.5 反馈网络设计 |
4.2.6 谐振网络设计 |
4.2.7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4.2.8 整体电路的仿真设计 |
4.2.9 实物测试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波段自振荡混频器的研究与设计 |
5.1 基于辅助源的谐波平衡分析法 |
5.2 X波段自振荡混频器的设计 |
5.2.1 RF信号输入方式选择 |
5.2.2 设计方案与设计指标 |
5.2.3 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5.2.4 输入匹配网络设计 |
5.2.5 镜像抑制带通滤波器设计 |
5.2.6 中频输出低通滤波器设计 |
5.2.7 整体电路的仿真设计 |
5.2.8 实物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接收机电路的整体化设计与实现 |
6.1 接收机整体电路仿真分析 |
6.2 接收机整体电路实物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W波段频率源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毫米波的一般特性 |
1.2 毫米波技术现状 |
1.3 毫米波系统的应用 |
1.4 W波段频率源概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W波段锁相源 |
2.1 锁相环的基本理论 |
2.2 双端口耿氏谐波振荡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
2.3 W波段双环模拟锁相源 |
2.4 W波段小型化双环数字锁相源 |
2.5 毫米波锁相源的相位噪声测试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W波段锁相源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3.1 W波段数字通信系统方案考虑 |
3.2 锁相源的直接数字信号调频分析 |
3.3 W波段数字通信系统方案及锁相源的应用 |
3.4 系统应用前景 |
3.5 W波段频率跟踪数字通信系统研究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波毫米波倍频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倍频器的基本理论 |
4.3 双平衡混频器倍频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
4.4 PIN二极管倍频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
4.5. U波段四倍频器研究 |
4.6 其它倍频器的研制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W波段倍频源及其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
5.1 W波段倍频源的实现 |
5.2 相位噪声测试 |
5.3 W波段倍频源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 |
6.1 W波段锁相源和倍频源比较 |
6.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作者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性能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片集成波导(SIW) |
1.2.2 振荡器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片集成波导的传输特性 |
2.2.1 SIW 与矩形波导的等效 |
2.2.2 SIW 的能量泄露 |
2.2.3 SIW 的带阻特性 |
2.3 基片集成波导的损耗特性 |
2.4 常见基片集成波导与其它电路之间的过渡结构 |
2.4.1 SIW 到微带电路的锥形微带过渡 |
2.4.2 SIW 到共面波导的过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荡器基本理论 |
3.1 反馈式振荡器 |
3.2 负阻振荡器 |
3.2.1 单端口负阻振荡器 |
3.2.2 双端口负阻振荡器 |
3.3 振荡器特性 |
3.3.1 频率稳定度和品质因数 |
3.3.2 噪声和相位噪声 |
3.4 获得低相位噪声振荡器的方法 |
3.4.1 低相位噪声振荡器设计规则 |
3.4.2 锁相技术(PL) |
3.4.3 注入锁定技术(IL)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W 谐振器在毫米波振荡器电路应用中的研究 |
4.1 SIW 谐振器的研究 |
4.1.1 矩形 SIW 谐振器 |
4.1.2 圆形 SIW 谐振器 |
4.1.3 谐振器模式的选择 |
4.2 机械可调 SIW 谐振器在 W 波段平面振荡器中的应用 |
4.2.1 毫米波电路设计基础 |
4.2.2 毫米波电路频谱测试方法 |
4.2.3 毫米波振荡器设计原理 |
4.2.4 机械可调 SIW 谐振器设计 |
4.2.5 基于机械可调 SIW 谐振器的 W 波段平面振荡器设计 |
4.2.6 基于机械可调 SIW 谐振器的 W 波段平面振荡器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SIW 的低相位噪声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研究 |
5.1 基于 SIW 的 W 波段低相位噪声平面单频振荡器研究 |
5.1.1 SIW 谐振器电路设计 |
5.1.2 基于 SIW 的 W 波段低相位噪声平面单频振荡器设计 |
5.1.3 基于 SIW 的 W 波段低相位噪声平面单频振荡器测试 |
5.2 基于 SIW 的毫米波低相位噪声双端口平面压控振荡器研究 |
5.2.1 变容二极管工作原理 |
5.2.2 双端口 SIW 电调谐振器设计 |
5.2.3 基于 SIW 的毫米波双端口平面 VCO 设计 |
5.2.4 基于 SIW 的毫米波双端口平面 VCO 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 SIW 的 W 波段平面注入锁定谐波振荡器(ILHO)研究 |
6.1 注入锁定振荡器 |
6.2 基于 SIW 的 W 波段平面 ILHO 研究 |
6.2.1 基于 SIW 的 W 波段平面 ILHO 设计 |
6.2.2 基于 SIW 的 W 波段平面 ILHO 测试 |
6.3 基于 SIW 的 W 波段平面 ILHO 相位噪声特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毫米波T/R组件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通信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
1.2 毫米波前端国内外动态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基本指标 |
第二章 T/R 组件中有源电路的设计 |
2.1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2.1.1 转换功率及等增益圆 |
2.1.2 放大器稳定性的判别 |
2.1.3 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
2.1.4 设计低噪声放大器的一般方法 |
2.1.5 X 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实例 |
2.1.6 低噪声放大器MMIC 单片ALH369 简介 |
2.2 谐波混频器的设计 |
2.2.1 肖特基二极管 |
2.2.2 混频器的主要指标 |
2.2.3 混频器最基本的电路形式 |
2.2.4 X 波段谐波混频器的方案选择及设计实例 |
2.2.5 混频器MMIC 单片HMC329 及AM03851-00 简介 |
2.3 PHEMT 管VCO 的设计 |
2.3.1 振荡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
2.3.2 FET 管振荡器的结构类型 |
2.3.3 VCO 的概念及主要指标 |
2.3.4 X 波段PHEMT 管VCO 的设计实例 |
2.4 倍频器的设计 |
2.4.1 倍频器的基本原理 |
2.4.2 X 波段四倍频器的设计实例 |
2.4.3 倍频器MMIC 单片CHX2092A简介 |
2.5 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 |
2.5.1 PIN 二极管 |
2.5.2 X 波段PIN 管SPDT 的设计实例 |
2.5.3 单刀双掷开关MMIC 单片TG54302-EPU 简介 |
2.6 功率放大器与功率合成技术简介 |
2.6.1 电路式合成技术 |
2.6.2 芯片式合成技术及毫米波功率放大器MMIC 单片简介 |
第三章 T/R 组件中无源电路的设计 |
3.1 毫米波窄带滤波器的设计 |
3.1.1 毫米波微带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2 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2.1 腔体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3.1.2.2 腔体滤波器的主要类型 |
3.1.2.3 腔体滤波器与平面微带电路的集成 |
3.2 波导到微带的过渡 |
3.3 其他无源电路的设计 |
第四章 毫米波T/R 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现代雷达技术 |
4.1.1 雷达体制的划分 |
4.1.2 雷达测量原理 |
4.1.3 平面振幅和差脉冲雷达原理 |
4.2 毫米波T/R 组件的实现 |
4.2.1 设计方案 |
4.2.1.1 电路功能框图 |
4.2.1.2 本振倍频链的设计 |
4.2.1.3 接收支路的设计 |
4.2.1.4 发射支路的设计 |
4.2.1.5 电源与逻辑控制 |
4.2.2 电路布局和腔体结构的设计 |
4.2.3 T/R 组件的测试 |
4.2.3.1 发射支路的测试 |
4.2.3.2 接收支路的测试 |
4.2.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毫米波有源倍频及混频接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源倍频器研究现状 |
1.2.2 自振混频器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有源倍频技术理论 |
2.1 倍频器概述 |
2.2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概述 |
2.3 有源倍频器 |
2.4 倍频器技术指标 |
2.5 倍频电路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有源倍频器 |
3.1 引言 |
3.2 线性器件的选择 |
3.3 Ka波段二倍频器研究 |
3.3.1 偏置网络设计 |
3.3.2 输入匹配网络设计 |
3.3.3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3.3.4 电路仿真分析 |
3.3.5 电路测试及结果分析 |
3.4 U波段二倍频器设计 |
3.4.1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3.4.2 偏置网络设计 |
3.4.3 输入滤波器设计 |
3.4.4 电路仿真及测试 |
3.5 V波段三倍频器设计 |
3.5.1 电路测试及结果分析 |
3.5.2 实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a波段多通道发射电路设计 |
4.1 引言 |
4.2 四通道倍频电路 |
4.2.1 功分器设计 |
4.2.2 电路设计 |
4.2.3 四通道倍频电路仿真及测试 |
4.3 多通道发射电路设计 |
4.3.1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4.3.2 串馈天线设计 |
4.3.3 多通道倍频电路收发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波段自振混频器 |
5.1 引言 |
5.2 负阻振荡器原理 |
5.3 压控振荡器设计 |
5.3.1 偏置网络设计 |
5.3.2 负阻网络设计 |
5.3.3 谐振网络设计 |
5.3.4 振荡电路仿真分析 |
5.3.5 振荡器测试及结果分析 |
5.4 自振混频设计 |
5.4.1 偏置网络设计 |
5.4.2 输入网络设计 |
5.4.3 输出匹配设计 |
5.4.4 仿真分析 |
5.4.5 电路测试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Ka波段VCO设计及闭环线性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线性度校正技术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毫米波压控振荡器理论基础及设计 |
2.1 概述 |
2.2 体效应管与变容二极管模型 |
2.2.1 体效应管模型 |
2.2.2 变容管模型 |
2.3 负阻振荡器的电路形式 |
2.3.1 同轴腔振荡器 |
2.3.2 微带振荡器 |
2.3.3 波导振荡器 |
2.4 VCO的设计 |
2.4.1 结构设计 |
2.4.2 线路设计 |
2.5 VCO的安装及调试 |
2.6 VCO的测试结果 |
3 VCO线性度分析及校正方法综述 |
3.1 概述 |
3.2 电调线性度的定义 |
3.3 VCO线性度对毫米波调频测距系统的影响 |
3.3.1 理想线性度下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
3.3.2 非理想线性度下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
3.4 VCO非线性原因分析 |
3.5 VCO线性度校正方法综述 |
3.5.1 电抗补偿线性校正 |
3.5.2 开环线性校正 |
3.5.3 闭环线性校正 |
4 闭环模拟校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闭环模拟校正系统方案设计 |
4.3 PLSL环路参数设计 |
4.4 PLSL环路的电路设计 |
4.4.1 鉴相器 |
4.4.2 环路滤波器 |
4.4.3 低通滤波器 |
4.4.4 三角波发生器 |
4.5 校正后线性度测试结果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毫米波的特点及应用 |
1.2 毫米波收发模块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毫米波收发模块理论基础 |
2.1 毫米波接收机类型 |
2.1.1 超外差接收机 |
2.1.2 零中频接收机 |
2.1.3 低中频接收机 |
2.2 微波频率合成器 |
2.2.1 锁相频率合成器 |
2.2.2 DDS频率合成器 |
2.2.3 DDS+PLL频率合成器 |
2.2.3.1 DDS做PLL的参考信号 |
2.2.3.2 DDS与PLL输出信号混频 |
第三章 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收发模块设计 |
3.1 课题指标和系统方案制定 |
3.1.1 课题技术指标 |
3.1.2 系统方案设计 |
3.2 X波段频率源模块设计 |
3.2.1 X波段频率源功能和技术指标 |
3.2.2 X波段频率源的设计 |
3.2.2.1 频率偏置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 |
3.2.2.2 锁相环相位噪声的计算和仿真 |
3.2.3 微波频率源模块的实现 |
3.3 W频段毫米波收发模块的设计 |
3.3.1 W频段毫米波收发模块电路设计 |
3.3.2 W频段毫米波模块的实现 |
3.4 Ka频段毫米波模块的设计 |
3.4.1 Ka频段毫米波模块电路的设计 |
3.4.2 Ka频段毫米波模块电路的实现 |
3.5 中频模块设计 |
3.5.1 关键器件的选择 |
3.5.1.1 增益可变放大器选择 |
3.5.1.2 功率检波器的选择 |
3.5.2 中频模块电路设计 |
3.5.3 中频模块的实现 |
3.6 信号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各模块测试与系统集成 |
4.1 X波段频率源模块的调试与测试 |
4.2 W频段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测试 |
4.2.1 W频段毫米波发射模块的测试 |
4.2.2 W频段毫米波接收模块的测试 |
4.3 Ka频段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测试 |
4.3.1 Ka频段毫米波发射模块的测试 |
4.3.2 Ka频段毫米波接收模块的测试 |
4.4 中频模块的测试 |
4.5 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集成与测试 |
4.5.1 毫米波发射机集成 |
4.5.2 毫米波接收机集成 |
4.5.3 系统功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接收机射频前端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主要任务及论文结构 |
2 接收机主要参数及系统结构 |
2.1 接收机的主要参数 |
2.2 常用的接收机系统结构 |
2.3 本课题采用的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射频带通滤波器 |
3.1 滤波器的技术参数 |
3.2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
3.3 发夹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的理论分析 |
3.4 射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平衡式低噪声放大器 |
4.1 平衡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
4.2 定向耦合器分析 |
4.3 平衡式放大器的S 矩阵 |
4.4 平衡式放大器的匹配、功率增益和稳定性分析 |
4.5 平衡式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分析 |
4.6 平衡式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5 锁相环频率源 |
5.1 频率合成技术概述 |
5.2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的基本理论 |
5.3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 |
5.4 锁相环频率源的设计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M的X波段接收机设计[D]. 柏兴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W波段频率源技术研究与应用[D]. 张永鸿. 电子科技大学, 2001(01)
- [3]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性能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研究与应用[D]. 刘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毫米波T/R组件的研究与设计[D]. 杨非.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5]毫米波有源倍频及混频接收技术研究[D]. 范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捷变频雷达本振源[J]. 刘兴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84(09)
- [7]X波段微带集成FET的压控振荡器[J]. 臧同根.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983(04)
- [8]Ka波段VCO设计及闭环线性校正[D]. 金鑫.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
- [9]毫米波透过率测试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D]. 唐启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接收机射频前端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徐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