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马恩华要把握两个本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琼[1](2019)在《论列宁的国家理论》文中认为列宁的国家理论是列宁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对国家问题所做的研究,是列宁对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是列宁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探索中得出的理论。苏联解体后,一些人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不合理的质疑和批判。国外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或缺乏深刻性,有些学者在论及列宁的国家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关系时,要么认为列宁没有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理论,要么指责列宁背离或歪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内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只注重列宁某一本着作的研究阶段和注重列宁某一时期的国家理论的研究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国家理论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准确理解和系统阐述。因此,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正确理解列宁的国家理论,展示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并给予正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过程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时代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国际工人运动是如何走向低潮的?处在帝国主义阶段的俄国社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列宁在寻找俄国发展道路前要考察的问题。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集中在俄国并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俄国无产阶级作为一股力量也逐渐生长起来,正是在帝国主义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催化之下,列宁的国家理论诞生了。他批判民粹主义、经济主义、孟什维克、“合法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进行论战,反驳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观点,扞卫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风气空前流行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他大段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不是为了简单地复述而是为了结合时代的内容深刻地揭示帝国主义阶段的国家本质。为了进一步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列宁重点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阐明了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区别,明确了国家消亡的正确途径,并在关于国家基本问题的论述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如何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他直到逝世前都在探索的问题。列宁的国家理论阐明了三个根本问题:第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第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正确理解列宁国家理论的三个根本问题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前提条件。列宁的国家理论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他对第二国际思想家的超越正是将辩证法融会贯通,重视、运用和发展辩证法的结果。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寻找国家的经济基础。恩格斯在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中沿用了马克思的路径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改变了对国家问题的提问方式,不是回答国家与经济基础或者与氏族社会的关系,而是探讨国家与革命的关系。列宁国家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由于列宁与马克思处在不同的年代,他亲手触摸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成就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突出贡献。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基础之上,列宁具体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形式,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工农联盟。他创造性地指明了落后国家的革命特殊性,为落后国家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阐发了“灌输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对于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和构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对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否夺取并巩固政权的问题有了结论,但十月革命后仅仅几年列宁就逝世了,其许多理论构想没能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列宁对国家问题的考察不仅开辟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大林和苏联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做出了进一步的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中国式的阐释,在运用列宁国家理论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实现了改革开放。在强调列宁国家理论对于世界革命指导意义的同时,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列宁的国家理论,在本国的土壤中去寻找新的生长点。二十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受挫,工人运动转向低潮,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中西欧国家在经济形势、阶级构成、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异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他们将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无产阶级受到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毒害而逐渐丧失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主张根据西方国家自身的特点探索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将革命重心从政治领域转移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强调意识形态的功能。列宁的国家理论之所以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革命、与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列宁将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置于其国家理论的核心位置,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承载,重申了马克思的革命范式,指涉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他承继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政治使命,将无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顶端,扩展到全世界。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当今世界国家问题的分析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贾凌昌[2](2012)在《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的伟大事业。然而,我国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这四个方面发展的位阶性,因此,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党对发展的侧面强调不尽相同。换言之,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同步化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仅重视经济或社会的发展,相反,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意识形态终结论不良冲击、政治多极化深度映射以及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安全和长远建设日益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所惑,更没有在挑战面前退缩,从党的十七大到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从建党90周年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无一不在反复强调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深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指针。如果说民族国家的核心实力从根本上表现为文化软实力,那么,民族凝聚力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一般表征。而民族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来因于一国居民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加快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或者说,提升和建设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言之,文化软实力与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高度的互动和正比关系,于是,一方的建设成功必然意味着他方建设成就的取得,他方建设成就的取得也必然意味着己方建设成就的提高。既然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宏伟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规范。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孪生关系决定了在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引领和传播先进文化,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不仅能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而且能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吸收传统文化,夯实民族文化的基础力,通过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不仅能有效传播传统文化,而且能巩固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借鉴西方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的包容力,通过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因子,不仅能提高对西方文化的辨识力,而且能说明“北京共识”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防控落后文化,争取民族文化的优秀力,通过落后文化批判与防控,不仅能界别优秀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而且能消除落后文化的影响,从而使民族文化的优秀力得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现需要在文化软实力视野下处理好若干关系,并把握好几个关键。通过处理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研究与建设、国家理性与人民理性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平衡中获得水平的提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把握的关键的阐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前进。作为文化软实力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不同的路径。通过研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动力,设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动力模型;指出了教育培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了要继续以“学科”教育方式和“非学科”教育方式即人文与素质教育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导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交往新视角,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路径,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注重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开展文化事业,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丰富文化产业。
徐淑云[3](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靳永茂[4](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解慧娟[5](2019)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广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丰富的,由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中拓展,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发展,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益探索思考而历史地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价值、影响、趋势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以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是科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基本立场,以科技进步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为主线,以人类解放为追求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领域。它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科技思想和观点、观念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现实指导价值。本研究紧扣的问题域在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入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如何历史地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立体式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的系统解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与特征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经典抽绎——观点梳理——演进分析——规律把握。即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导入,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历程加以描述,然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经典原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中的科技论述进行概括性分析,接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以历史演进梳理与观点分析,加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要点评价,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结论。在内容覆盖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部分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梳理和归纳评述,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分科技功能论、科技动力论、科技依托论、科技异化论、科技人本论、科技系统论、科技趋势论等做了八个方面的归纳,并从系统论的视域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三个方面立体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层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内容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科技观的形成条件与背景,梳理和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经典文本关于科技的重要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演进部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观与科技战略的发展演进。本文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最新拓展做了重点论述,包括其形成的时代特征、系统内涵、系统特征、实践要求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本文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做了阐述和评价,以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脉络和全貌有一个整体的展现。在逻辑组织上,本文力求较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丰富、拓展、发展和解释所作的历史贡献,从而找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传承接力、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和斯大林的科技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加之辅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此基础上,最终总括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几条基本规律,如科技观演进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与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与实践要求相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本质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并从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命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贯穿红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理论品格、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开放视野、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永恒追求、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精神特质、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活力所在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鲜明特征进行了理论归纳。
陈素君[6](2019)在《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加强全球经济合作,巩固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认同对体认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十九大有关“新时代”的判断及其推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重要矛盾,各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异见甚至冲突可能是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现实更迫切的学术问题。本文所关切的,正在于通过挖掘各种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中的“和谐”成分来考量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化建设的价值及其路径。在中西文化发展长河中,和谐问题都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早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中西先哲们就已经开始讨论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和”的理念进行阐发,并在“天人合一”命题下实现了儒道主流文化对和谐思想的交汇,共同形成了带有中国自身特点的和谐文化。并在艺术、政治等多个领域产生影响,使得中国文化和艺术史上,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和”的精神。至于政治治理上的和谐体现,则一直持续到近代孙中山等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中;在古希腊,对和谐的早期论述主要来自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哲学,在对自然宇宙对象的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和谐理论。后来经过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的进一步发展,使和谐思想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借助“人”的崛起,西方和谐思想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全面弘扬人的理性的道路上继续谱写了西方和谐文化的新篇章。因此,从中西和谐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西方都有着对和谐的共同追求。除此之外,中西对和谐自身的概念理解上,也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两者都认为,和谐是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与统一,以及和谐代表着秩序。因此,和谐的前提是有差异的事物,使和谐的过程就需要各构成物遵循一定的次序,固守相应的位置。然而,在这些相似性的背后,不能忽视对两者差异性的考察。最为显着的一点差异就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与政治之间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和”的阐述总是以政治为最终指向,“天人合一”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符合封建等级秩序的礼制宗法社会。和谐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不断地践行道德,进而由内圣开外王,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走的是一条转向人自身的修身成圣之路;而西方传统和谐思想在一开始就非常强调对数学比例的符合,认为和谐的产生依赖于精准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在西方的绘画以及雕塑中体现地尤其明显,艺术中的和谐美就是以符合比例为前提。可见,西方和谐文化走的是一条转向人之外的探索求真之路。中西和谐文化的这一差异,其实就是道德与科学的差异,中国和谐思想注重道德的“求善”性,西方和谐思想注重科学的“求真”性。道德与科学的差异,从本质上讲,体现的又是中西方在主客关系上的不同认知。中西方都追求主客之间的和谐一致,但是中国强调以人去适应天,西方则强调人去征服自然。中西对主客认知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现实基础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受宗教神话等的影响不同。通过对中西和谐文化共性与差异的考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角度的启示。首先,中西方对和谐精神的共同追求,使其成为命运共同体在各国得以顺利施行的文化纽带;其次,从中西方和谐文化的差异可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主体过分压抑,而西方则对理性过度高扬,这两种情形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极力避免,在确保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同时,也需兼顾个体的幸福,两者并行不悖。与此同时,理性的弘扬不能脱离相应的束缚,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开展各文化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努力消除理性思维模式下主体对客体强烈的征服欲,维护文化多样性,共建和谐命运共同体。
张艳娥[7](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人民奋斗、创造和积累的重大成就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实践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统一过程,其创新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党的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概括。目前学术界从制度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有鉴于此,本文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视域的学理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理论基础、成果形态、逻辑结构和良性运行等诸多基本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束语构成。在篇章结构上,除绪论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核心概念等作出说明,结语对本研究作出整体总结之外,正文分为三部分,即第二、三章是“方法论与理论基础”部分;第四、五章是“历史进程”部分;第六、七章是“逻辑结构与完善发展”部分。全文共约22万字,主要观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制度创新与建构问题的理论研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科学、丰富和独特的制度理论,这一制度理论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辩证思维,通过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形态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因。坚持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社会实践逻辑与制度观念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显着特点,也是其从根本上优于西方制度主义理论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是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框架中制度建设问题的基本范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方向上的制度创新与建设是一个典型的理性制度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框架中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制度创新与建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制度体系创新和建构的直接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确立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但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探索历程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重大成果为基础的,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新型国家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局部执政中进行了多方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制度成果和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一以贯之、不懈探索、奋力实践,以道路作为实现途径,以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了作为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体系的生成是制度继承、制度创新与制度转型三位一体的过程,遵循了实践性、价值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逻辑。意识形态的内在一致和极具弹性、推进主体的党群合作模式、制度变迁内生与创设的相互结合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推进制度变迁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子系统构成的。从微观要素结构看,这一制度系统包含理念、规则、组织和载体四层要素结构;从社会有机体的横向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经济制度系统、政治制度系统、文化制度系统、社会制度系统和生态制度系统等内容;从纵向运行层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四个层面。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正式制度规则与意识形态、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规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对其进行非正式制度视角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成熟定型。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制度创新与建构的进程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化建设的道路仍然漫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历史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郭潜深[8](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创立和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强大支柱,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并大力弘扬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理想缺失、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思想知之甚少是重要原因。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信仰上的坚定。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解决“知”的问题,就成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和特征,研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成果。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其影响,分析了共产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主义三个维度来梳理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概括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以“自由”为线索探讨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摆脱自然的奴役、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社会管理机构代替国家、消灭了压迫,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灭了宗教,实行计划经济、消灭了经济危机,每个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人成为社会的主人;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不仅从自然界获得物质需要,也能从社会获得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成为自身的主人。第三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实践性、崇高性和革命性的特征。科学性表现在科学的理论基础、成功的实践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性表现在共产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共产主义运动是实践、共产主义制度是实践的结果。崇高性表现在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人类最艰巨的事业和能够实现的理想;革命性表现在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消灭私有制。第四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行动指南、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代价值表现为人们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行动指南和引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第五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不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新设计,主要体现在新时代、中国梦、四个全面;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初心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汤建[9](2013)在《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命题,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将逐步实现的一个宏伟目标,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实上,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原要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做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现实背景,在广泛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系统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主要内涵及其蕴含在其中的深刻的时代变革特征,进而深刻揭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做的新实践新探索新贡献。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中共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和革命性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以及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索与实践,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第二章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艰辛探索。本章主要以时间发展为考察轨迹,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进行探讨,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上,明确了“三育并重"、“又红又专”等具体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上,强调在中国首先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旧的统治,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并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政权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个人的思维,他在探索该问题时,尤其在晚年一直存在人的个性解放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物质利益的诉求与社会主义整体利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困境,以至这一思想因为后期的“左”的思想束缚不可避免存在缺陷。第三章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创新。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人的发展扼杀摧残的基础上,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新的思想探索和社会实践。根据时代主题转换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提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模式,指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价值取向,认为在当代中国首先要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还针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青年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提出了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不同路径和目标。邓小平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特征。第四章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分析了事情、国情以及党情的变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新命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两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建设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进程中表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五章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阐释。主要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集体还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和主要经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党的中心任务、历史使命和时代特点,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识规律包括: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当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刻认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与时俱进,也是深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它是一个多维度推进、多管齐下的历史过程。经验主要包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必须与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新路径、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为前提。深刻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的素质。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要坚持从提升社会生产力,切实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而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刘传华[10](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从1840年以来,我国就遭受到来自异族的入侵,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大幕,中华民族从此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随后的经济掠夺和政治上的压迫,把中国推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段屈辱的历史激励着社会各阶层纷纷起来寻求救国救民的图存之路。期间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顽固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族振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最终都消失在历史的硝烟之中。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探索,中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把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在1956年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社会实践不够丰富,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很多挫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一般走向特殊,实现了社会主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有自身的发展逻辑、现实逻辑、历史逻辑,是历史的积淀,更内涵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和对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一个全新的社会中建立起来的新生事物,在现代化的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和历程。进行制度研究,绝不是一个个性的案例,而是带有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性,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研究的丰富有利于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更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宣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过时,而是在一国以一种特定的形态绽放出其恒久的魅力。本文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阶级-阶层分析方法,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理论探索与现实历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制度选择、建设和发展进行研究。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历史的宏观视野能够全景式展现制度发展的来龙去脉,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找寻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就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的概述,同时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特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概念、主题的整体实际情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运行及其特征能够整体上掌握。第二章试图从西欧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把脉,从思想发展的历史和制度发展的历史两个宏观视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渊源。论文的第三、四章,大篇幅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发展、中国运行和中国特质进行了梳理,深刻认识制度的内在运行肌理,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基,实现从理性的高度认知中国为什么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又为什么会从苏联模式过渡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第五章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转换了视角,把制度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融入,使得全球化为我所用,现代化的进程更为顺畅,实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化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能够走得更加坚实。论文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外生繁殖和世界贡献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去面对的几个问题。论文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探索,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把握上,更多采用内涵认知和渊源探寻的方式,把握时代的脉搏,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题,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认识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本源性认知。文章的研究就是试图使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让个人的奋斗价值体现在一个新的宏大叙事之中,在这个宏大叙事中个人的价值得以彰显。
二、学习马恩华要把握两个本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马恩华要把握两个本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论列宁的国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历程 |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向 |
二、与俄国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
三、对第二国际国家观的批判 |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 |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
一、沙俄的君主专制 |
二、资产阶级民主制 |
三、无产阶级专政 |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 |
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
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
第四节 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
一、帝国主义的本质 |
二、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第六节 民族国家问题 |
一、社会主义民族联盟 |
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 |
第七节 国家的消亡 |
第三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实质和特点 |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 |
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
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 |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
第四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贡献、影响及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理论回响 |
一、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创造性解读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运用及创新 |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当代意义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硬实力与软实力互推共进的辩证过程 |
1.1.2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应有之义 |
1.1.3 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进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支撑 |
1.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意味着文化软实力成绩的取得 |
1.2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之处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与现代诠释 |
1.3.2 价值理论的历史回瞻与时代阐释 |
1.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内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历史与当代考察 |
2.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化思想解读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逻辑展开 |
2.1.2 列宁文化革命与建设理论的辩证致思 |
2.2 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 |
2.2.1 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探索和思考 |
2.2.2 邓小平文化理论的设计与思索 |
2.2.3 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结构和要旨 |
2.2.4 胡锦涛文化思想的内在意蕴 |
第3章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时代性境遇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球化时代文化自觉的理性呼应 |
3.1.1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催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冲击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1.3 政治多极化的深度映射缔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2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遭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2.1 文化安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稳健保障 |
3.2.2 价值多元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 |
3.2.3 生存“危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破解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 |
4.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指针 |
4.1.1 真与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与指针决定论地位的确立 |
4.1.2 主导下的差异与多元下的统一 |
4.1.3 乡土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传播的理性选择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宏伟目标 |
4.2.1 未来学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审视 |
4.2.2 本质与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检视 |
4.2.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具体展视 |
4.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动力 |
4.3.1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涵析疑 |
4.3.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分析 |
4.3.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双重弘扬 |
4.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规范 |
4.4.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伦理与法律的必然选择 |
4.4.2 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知识、规则和转变的三位一体 |
4.4.3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生活中形成 |
第5章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引领和传播先进文化,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 |
5.1.1 科学定位:先进文化是映射着民族先进性的不可逆转的国家力量 |
5.1.2 内在价值:先进文化为人类平静的生活提供了栖息之所 |
5.1.3 主导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吸收传统文化?,穷实民族文化的基础 |
5.2.1 动态内涵:传统文化是勾连古代和当代的桥梁 |
5.2.2 特征彰扬:传统文化中的强家庭观念及引申 |
5.2.3 模式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传统文化的重点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借鉴西方文化,拓展民族文化的视野 |
5.3.1 本质特征:西方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关怀 |
5.3.2 必要分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视角 |
5.3.3 合理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待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防控落后文化,优化民族文化的内容 |
5.4.1 内涵、特质与危害:落后文化的构成与表现 |
5.4.2 生成思考:落后文化发生的原因分解 |
5.4.3 系统构筑:落后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防控 |
第6章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关系和把握的关键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处理的关系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的关系,切忌“以硬带软”或“以软代硬” |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思考研究与建设的关系,避免研究的建设缺场和建设的研究缺场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衡平国家理性与人民理性的关系,防止国家理性的无限扩张和人民理性的销声匿迹 |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把握的关键 |
6.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继续推进城市性建设的同时更加突出乡村性 |
6.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保持同步与匹配 |
6.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避免陷入功利主义漩涡,确立一种正确的发展观规导加以正确的规导 |
第7章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 |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认同的动力模型路径 |
7.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的动力来源 |
7.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的动力模型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教育培育路径 |
7.2.1 教育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 |
7.2.2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继续以“学科”教育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培育 |
7.2.3 以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两翼,用“非学科”教育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培育 |
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交往路径 |
7.3.1 文化交往:成就、困难与原因 |
7.3.2 文化交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应内涵 |
7.3.3 实现路线:在多维互动中推进文化交往 |
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路径 |
7.4.1 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式 |
7.4.2 文化事业和产业:成就与困境 |
7.4.3 开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科技观核心概念及科技价值评价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科学与技术 |
二、科学技术观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第二节 科技的价值及功能评价 |
一、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正面效应 |
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历史背景 |
一、科学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出现 |
二、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
三、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马恩科技观发展演进阶段 |
一、马恩科技观的形成阶段 |
二、马恩科技观的丰富阶段 |
三、马恩科技观的拓展阶段 |
四、马恩科技观发展中体现的鲜明理论品格 |
第三节 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
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实践 |
二、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
第四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 |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教训 |
二、斯大林科技观的特点、贡献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文本摘析 |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马克思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马克思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三、马克思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二节 恩格斯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恩格斯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恩格斯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三、恩格斯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三节 列宁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列宁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列宁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四节 斯大林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斯大林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斯大林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内容与系统理解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
一、科技本质论 |
二、科技功能论 |
三、科技主体论 |
四、科技依托论 |
五、科技异化论 |
六、科技人本论 |
七、科技机制论 |
八、科技趋势论 |
第二节 系统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观 |
一、系统论基本原则的启迪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系统理解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与启迪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启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背景与演进阶段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流派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阶段 |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文本摘析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期重要文本摘析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期重要文本摘析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深期重要文本摘析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评述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与局限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逻辑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演进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考察 |
一、我国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 |
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进 |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 |
一、毛泽东科技观:向科学进军 |
二、邓小平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科技观:科教兴国 |
四、胡锦涛科技观:创新型国家 |
五、习近平科技观: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新拓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背景与地位 |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系统特征与内涵 |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实践要求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辩证分析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性体现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物质生产发展要求相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
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人的解放理论相统一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总特征分析 |
一、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轴心 |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贯穿红线 |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思想路线 |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理论品格 |
五、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开放视野 |
六、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永恒追求 |
七、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精神特质 |
八、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活力所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
第一节 “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 |
1、“和”不是同一,而是包含差异的统一 |
2、“和”是阴阳二者的统一 |
3、天人合一的和合观 |
第二节 和谐的实现路径 |
1、和谐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 |
2、封建社会的和谐需要构建等级秩序 |
3、和谐需要遵循“恰当”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和谐文化的历史考证 |
第三章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
第一节 和谐是多样性的平衡与统一 |
1、和谐的对象是存在张力的对立面 |
2、不相似的事物需要和谐 |
3、和谐是消除了冲突性的统一体 |
第二节 和谐的实现路径 |
1、和谐对象需遵循次序 |
2、和谐对象需符合比例 |
3、和谐对象需各居其位 |
第三节 西方和谐文化的历史考证 |
1、西方文化对和谐的历时性探讨 |
2、马克思实践观对西方主客对立的超越 |
第四章 中西和谐文化的异与同 |
第一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共性 |
1、中西“和谐”在定义上的相似性 |
2、中西和谐理论在具体领域应用上的相似性 |
第二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差异 |
1、和谐原理的差异 |
2、和谐理论出发点的差异 |
第三节 中西和谐文化差异的本质及根源 |
1、中西和谐文化差异背后的本质 |
2、中西和谐文化差异的根源 |
第五章 中西和谐文化的异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启迪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关切 |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的时代召唤 |
2、文化在命运共同体中的能动作用 |
第二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共性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
1、中西文化对和谐的普遍追求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保障 |
2、践行“文化自觉”,弘扬中西和谐文化的精华 |
第三节 中西和谐文化的差异对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1、中国和谐文化对个体的压抑吁求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关注个体幸福 |
2、开展平等对话与交流,摒弃西方和谐文化对理性的过度张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制度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1 制度的生成与结构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科学方法与当代价值 |
2.2.1 马克思主义制度方法论 |
2.2.2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当代价值 |
2.3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西方制度主义的相互兼容 |
2.3.1 西方制度主义的发展轨迹及基本流派 |
2.3.2 西方制度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
2.3.3 西方制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兼容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基础的宏观解读 |
3.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理论原则 |
3.1.2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准备 |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行动指南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理论基础的微观解读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
3.2.5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基础的研究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最初探索与重要奠基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初步探索的成就与逻辑 |
4.1.1 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理论认知 |
4.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 |
4.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 |
4.2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确立 |
4.2.1 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总体构想 |
4.2.2 《共同纲领》、《五四宪法》到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确立 |
4.2.3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
4.3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逻辑特征与基本经验 |
4.3.1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的逻辑特征 |
4.3.2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历史飞跃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框架的形成 |
5.1.1 邓小平的科学制度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框架的实践推进与形成 |
5.1.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创建的主要贡献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化发展 |
5.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的推进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实践发展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确立 |
5.3.1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认识的深化与自觉 |
5.3.2 十六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实践层面的创新发展与确立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与基本经验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经验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成果的逻辑结构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要素结构分析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则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要素 |
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载体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横向结构分析 |
6.2.1 制度体系的横向结构布局 |
6.2.2 经济制度系统 |
6.2.3 政治上层建筑制度系统 |
6.2.4 文化制度系统 |
6.2.5 社会运行制度系统 |
6.2.6 生态制度系统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运行层次分析 |
6.3.1 制度体系的四层运行结构 |
6.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层次 |
6.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层次 |
6.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制度层次 |
6.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机制 |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非正式制度视角 |
6.4.1 制度研究的非正式制度视角 |
6.4.2 非正式制度的两层构成 |
6.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体系的关联互动 |
6.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社会文化意识层次的关联互动 |
第7章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 |
7.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7.1.1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
7.1.2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7.2 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几点思考 |
7.2.1 坚持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7.2.2 坚持排除干扰与形成科学制度话语体系相结合 |
7.2.3 坚持制度创新与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相结合 |
7.2.4 坚持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 |
7.2.5 坚持基本制度稳定性与具体制度开放性相结合 |
7.2.6 坚持政党主导与人民主体相结合 |
7.2.7 坚持完善制度与提高制度执行力相结合 |
7.2.8 坚持制度创新与培塑制度文化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 |
二、部分党员理想信念状况堪忧 |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现状 |
二、近年来国外左翼学者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现状 |
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共产主义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重点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影响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背景 |
一、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根源 |
二、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阶级基础 |
第二节 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思想渊源 |
一、德国古典哲学 |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三、英法空想主义 |
第三节 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以来的世界影响 |
一、从理论到实践 |
二、从一国到多国 |
三、从曲折到新发展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意蕴 |
第一节 自然界的主人 |
一、摆脱动物生存状态 |
二、摆脱自然的奴役 |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二节 社会的主人 |
一、消灭剥削: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
二、消灭压迫:社会管理机关代替国家 |
三、消灭宗教: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四、消灭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
五、消灭经济危机:计划经济 |
第三节 自身的主人 |
一、满足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 |
二、满足快乐劳动的需要 |
三、满足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精神需要 |
四、按需分配 |
五、自由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科学性 |
一、科学的理论基础 |
二、成功的实践证明 |
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二节 实践性 |
一、共产主义理论来自实践 |
二、共产主义运动是实践 |
三、共产主义制度是实践的结果 |
第三节 崇高性 |
一、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
二、最艰巨的事业 |
三、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
第四节 革命性 |
一、彻底的批判精神 |
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三、消灭私有制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 |
二、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提供了行动指南 |
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
第二节 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观察分析当今世界的认识工具 |
二、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三、引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第二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第三节 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 |
二、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界定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共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 |
二、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四、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讨 |
第二章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艰辛探索 |
一、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 |
1.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成熟 |
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曲折历程 |
二、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
2.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史评价 |
1.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贡献 |
2.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三章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创新 |
一、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 |
2. 时代主题转换的需要 |
3.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现实要求 |
二、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
2. 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施路径 |
三、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意义 |
1.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 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
3. 明确了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4. 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
第四章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 |
一、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
1. 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综合国力中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极大提高 |
3. 执政党面临的新任务,需要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2. 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4.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四位一体”同步建设 |
三、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1. 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 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性中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
3.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彰显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义 |
第五章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阐释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要求 |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
1. 科学发展的要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
2.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人的全面发展 |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
4.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和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 |
1.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
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维度推进、多管齐下的历史过程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经验 |
1.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正确方向 |
2.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
3.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
4.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结合 |
5.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为前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逻辑思路与分析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特征 |
第一节 制度综述 |
一、制度的涵义 |
二、制度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研究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研究的现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借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发展进程 |
一、马克思恩格斯诞生以前的社会主义制度构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设计 |
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的社会主义运动状况 |
第二节 国外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脉络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模式”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
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元素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实践条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
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三、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来源 |
四、中国现实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依据 |
五、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捷径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优势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继续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形态 |
一、价值形态:人民群众认同是衡量制度优越与否的标准 |
二、实践形态:科学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科学的 |
三、时空形态:世界制度文明的发展历史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合力机制: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 |
一、道路是国际共运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结合 |
二、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 |
三、制度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 |
第二节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导向机制 |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
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要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 |
一、斯大林模式在中国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三、推动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更加关注民生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组成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党的领导的协调机制 |
一、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
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依法治国中的特殊地位 |
三、“四个全面”的战略框架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党的领导成为一个系统整体 |
第五节 继承与改革:制度自我重生的完善机制 |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二、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
三、学习和借鉴国外理论、方法和模式 |
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六、改革要与时俱进,坚持“五位一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一节 全球化的挑战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一、世界发展大势:全球化 |
二、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挑战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全球化的应对 |
第二节 现代化的挑战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一、现代化: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
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 |
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制度文明的贡献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认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学习马恩华要把握两个本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列宁的国家理论[D]. 欧阳琼. 武汉大学, 2019(06)
- [2]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 贾凌昌. 南昌大学, 2012(11)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D]. 解慧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6]中西和谐精神的异同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价值研究[D]. 陈素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D]. 张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潜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D]. 汤建. 扬州大学, 2013(04)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研究[D]. 刘传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制度理论; 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