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几起特大森林火灾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军[1](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2](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张勇[3](2020)在《澳大利亚山林大火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山火持续燃烧长达半年时间,给人民生命财产、经济和生态造成重创。我国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国家,必须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加强对林火燃烧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山林大火主客观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森林防灭火的形势及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巴枫[4](2018)在《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嵌入性研究 ——以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持续升级,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局面不断更迭。当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构建国际间减排交易机制,补偿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影响。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作为最早参与国际间减排交易机制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开展了多项林业碳汇交易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这种创新性的减排交易模式在得到广泛推崇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项目在社区开展过程中的障碍。为探究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我国基层社区的运行情况,本文选取了三个CDM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社区展开调研,从制度设计、治理结构、生计干预、文化互嵌、认知效果五个方面解析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与项目社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分析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我国少数民族山区的嵌入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嵌入给我国少数民族山区带来了生计和治理上的双重困境。本文围绕着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嵌入过程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及社区三个层面的嵌入。首先,我国受国际减排合作行动和本国减排需求的双重影响下,积极地引入了大量国际间减排交易项目,并逐渐演化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为了顺利地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我国从制度设计到项目运行构建了一整套的政策系统与管理机制,试图以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为手段创新林业管理政策,实现多中心治理的林业管理格局,并最终在增加我国森林碳汇的基础上实现参与全球减排行动的承诺,即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中央政府层面的嵌入过程。其次,当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下移到县级政府时,县级政府的行动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社区的参与程度。而在这一阶段,受到项目操作性难度和县级政府行政压力的双重影响,项目的县级嵌入过程逐渐出现了更改项目信息,下移管理压力以及推诿管理责任等问题,项目的嵌入效果开始出现折扣。第三,作为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运行主体,社区是项目嵌入的最终载体。本文通过对三个执行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社区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嵌入对当地的文化、生计和治理结构均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而少数民族山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生计模式、生存心态和地方性规则也反嵌入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至于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不同的项目社区呈现出迥异的运行效果。研究初步得出结论: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制度嵌入十分明显并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结构嵌入在县一级开始出现脱嵌的现象,到达社区层面则出现了一系列的治理问题;生计、认知和文化上的嵌入是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最为薄弱的环节,可以说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生计、认知和文化上的嵌入几乎是失败的,这也是导致项目引发社区生计和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
董斌[5](2018)在《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城市应急预案和减灾措施已成为各个城市政府机构统领辖区安全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论文利用应急管理学、脆弱性概念、福利经济学、应急措施地址选定理论等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影响因素分析法、福利经济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开展针对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急减灾工作研究,包括救灾物资的覆盖范围和最优化的存储规模、城市应急避难区域选址、应急减灾措施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已有研究成果入手,对城市应急管理、脆弱性原理、福利经济学原理、现代城市应急避难实施的选址工作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梳理工作,并且论述了相关的理论概念和现代城市应急减灾物资存储理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城市应急物资供给安全产生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是引起脆弱性的外因和产生条件。对于影响物资供给安全的突发事件通常只能通过对应急物资市场进行调控使其从“正常”状态向“供应中断”状态进行切换,才能够充分暴露城市应急物资供应机制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时的敏感性、脆弱性以及城市物资紧急状态的应对能力。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预测,以1970年以后中国的16次大地震的各种数据为基础,结果显示网络输出结果和样本的本质结果接近,表明应用到的算法也可以用到地震中伤亡人员数量的预测之中,在人员伤亡预测基础上构建了物资需求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确定了三种物品需求为餐食、衣服、工程器械类,以汶川大地震为实例,测算了对应的物资需求量。第四章,为满足存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应急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应急物资存地址的选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数量与空间方面优化存储资源。首先,提出应急减灾物资存储选址目标,即满足响应时间最短、能够覆盖到所有的需求区域、能够有效解决覆盖区域内的“失效”问题。随后,提出“多级覆盖”策略来应对城市物资存储基地“失效”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应急需求点均配置若干个存储基地,而各个存储基地依据响应的优先级别来为紧急需求点进行服务。最终选定在本溪市、郑州市、舟山市、泉州市、哈尔滨市、岳阳市、武汉市、株洲市、南昌市、广州市、柳州市、成都市、重庆市、徐州市、镇江市、长春市、日照市和秦皇岛市设置储备基地,基地数量为18个。第五章,通过对城市的应急减灾物资储备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权衡,并基于此对区域性城市的应急减灾物资储备的规模进行最优化方面的研究。分析城市应急救灾物资存储规模相关的的影响因素,结合福利经济学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法,以净收益的最大化作为城市应急减灾物资存储规模的优化目标,搭建城市应急物资存储规模的优化决策模型,通过决策模型发现城市应急物资存储收益最大时发生在应急物资存储产生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同时,此时应急物资的存储规模也是最优的。利用应急物资的需求函数、存储成本和收益、供应中断规模的平均值等参数对国内城市应急减灾物资的最优存储规模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点提出城市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存储领域方面的研究重点,内容包括了应急物资供给安全与突发事件预警方面的研究、现代城市应急救灾物资存储与释放策略方面的研究、城市应急物资的供给脆弱性深入性研究、以“情景和应对”为基础的城市应急救灾预案方面的研究、应急减灾物资运输方式选择与优化研究、以供应链为基础开展应急减灾物资存储置换方面的策略研究。
陆松[6](2012)在《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火灾隐患大量滋生,消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火灾防控压力前所未有。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前火灾形势基本平稳,但群死群伤火灾(High-casuatly Fire,HCF)的形势较为严峻。为对我国的HCF有深入的认识,本文从频率-尺度幂律分布、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段的关系、各省份火灾特点、火灾的时间标度性、火灾风险,以及特别重大火灾引起的火灾防治工作对火灾的抑制作用等6个方面对中国HCF开展研究。由于火灾受伤情况相对难以界定,且数据不容易收集,本文用死亡人数不低于3人的火灾来代表HCF。文中使用的火灾数据源自中国火灾统计年鉴和中国消防年鉴。在频率-尺度幂律分布研究中,无论尺度使用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或过火面积,频率-尺度都满足幂律分布。通过对国际数据的分析,发现频率-死亡人数分布在火灾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运用标度指数,分析了6种影响因素(火灾场所、原因、时段、季节、年份和地域)对频率-死亡人数分布的影响。一些因素,如非居住类场所、电气原因、冬季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引起火灾频率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下降较慢,或者说,这些因素与高死亡人数相联系。由于频率-死亡人数幂律分布只能从整体分布上研究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的关系,本文再运用对应分析,研究上述6种影响因素与4个死亡人数段(3人、4-5人、6-9人和≥10人)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灾场所中的宾馆、福利院和医院与死亡人数≥10人的火灾强烈地联系。生产原因引起的火灾倾向于造成较大伤亡,与死亡人数6-9人联系紧密。发生在白天(8:00-19:59)的火灾比夜晚(20:00-7:59)火灾更倾向于和高死亡人数段相联系。寒冷季节的月份,比如冬季和早春,和死亡人数4-5,6-9和≥10人相联系。对应分析还动态地给出了HCF在几年中的发展趋势,其中2007年倾向于与死亡人数≥10人相联系。各省份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东和吉林倾向于和死亡人数≥10人相联系。为了对比中美两国的HCF,收集了两国死亡人数≥5人的火灾数据。结果表明,两国的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段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省份火灾特点开展了研究,在分析中着重考虑了HCF。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采用的四个主成分为:“综合火灾形势”、般火灾与HCF的比”、“综合亡人火灾形势”和“高伤亡火灾与低伤亡火灾的比”。使用这四个主成分作为指标来描述各省份的火灾特点。为了使结果更加简明和容易理解,运用聚类分析对各省份火灾特点进行了归类。从上述4个指标来看,浙江和广东两省的火灾形势最为严峻。最后,通过省份的地域信息获得的相关社会经济等信息,进而研究了GDP、人均GDP、人口、每百万人口公安消防站的数量和年代等5个因素对4个火灾特点指标的影响。运用Fano Factor (FF), Allan Factor (AF)和去趋势波动分析(DFA)对HCF序列的时间标度性进行了研究。FF和AF表明,死亡人数≥3和≥4人时火灾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标度性。随着死亡人数阈值的增加,标度性逐渐减弱,这意味着火灾序列随着阈值的增加逐渐转变成泊松序列。通过将FF(AF)曲线与95%泊松置信曲线相比较,可以认为死亡人数≥6人的火灾序列为泊松序列。死亡人数≥3人火灾的DFA标度指数为0.551±0.005,表明该序列呈现长程相关。随着死亡人数阈值的增加,DFA标度指数逐渐减小,意味着序列逐渐变得不相关。死亡人数≥6人火灾的DFA标度指数为0.496±0.003,可以认为该序列是不相关的。根据时间标度性研究的结果,对死亡人数不低于6人的HCF和死亡人数非常高的极端HCF (EHCF)开展了风险分析。以贝叶斯层次模型为框架,通过广义Pareto分布(GPD)模型和泊松序列模型,求出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而得到火灾风险。本章涉及到风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估极端事件的风险。由于数据的缺乏,极端事件的风险具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接近极端事件的现有数据进行外推来计算。中国、美国、中国非居住类和中国居住类HCF的风险分别为162.26、91.67、120.23和40.72人/年。EHCF的风险通过1%超过数和年发生频率的乘积来衡量。中国、美国、中国非居住类和中国居住类EHCF的风险分别为511.51、292.64、391.48和142.50人/年。在发生特别重大火灾后,消防部门一般会集中开展火灾防治工作。火灾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研究了由特别重大火灾引起的6起火灾防治工作对月份火灾起数(1997-2010)、死亡人数(1997-2010)和HCF起数(2000-2010)序列的抑制作用。干预模型检测出由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和央视新配楼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的抑制效果。洛阳东都商厦引起的防治工作对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有抑制作用,而央视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只对火灾起数有抑制作用。防治工作对火灾起数的抑制效果呈指数衰减模式。在防治工作开始后,火灾起数有一个“脉冲”的下降,然后抑制效果呈指数衰减,抑制效果随时间变化逐渐消失。东都商厦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对死亡人数的抑制效果呈正弦阻尼振荡的模式,最终的抑制效果是死亡人数减少约43人。火灾防治工作对HCF起数的抑制效果没有检测到,这与火灾防治工作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曹汉峰[7](2011)在《论山林火灾扑救》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山林火灾的特点,分析了其火灾危险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山林火灾上应注意的事项。
童晓玲[8](2011)在《为灾难树里程碑 ——建国后六十年《人民日报》的灾难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灾难事件频发,媒体对灾难事件呈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呈现了一幕幕灾难图景。频繁发生的灾难事件使得人们感受到个体生存的风险,随着当前社会系统的日益复杂,伴随而来的是高度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本文以《人民日报》1949年至2009年有关自然灾难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梳理了60年来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历程和流变:建国初期至1978年期间对灾区的隐匿,《人民日报》对灾区的报道往往掩盖了灾区事实,灾情成为政治宣传的载体;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的灾难新闻报道逐渐趋于正常,形成了新时期灾难新闻的新特点——以典型报道为主要表现形式,客观报道初步形成,回归灾难事件本身。2003年以后,灾难新闻报道得到进一步发展,灾难报道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日益开放,促使灾难新闻的改革得以延续和深入。本文认为,促使《人民日报》60年来灾难新闻报道所发展的变化,主要因素有三个——政府、媒体和受众。灾难,是人的灾难,带来的是人的痛苦与伤害,本文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灾难报道中人的具体呈现。建国初期(1949—1958)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报道中所涉及到的这些人物,几乎全是以救灾英雄的形象呈现,且人物身份大多是党员干部。大跃进时期的《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中,出现的人物身份有两种,一种是救灾英雄,一种是普通灾民。救灾英雄的特质继承建国初期的模式,依然是具备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的人。而普通灾民的感受被忽略。文革时期,报道中的人物身份特征也是救灾英雄和受灾平民。其中救灾英雄当以党员干部和人民解放军为主,普通灾民个体被忽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中的主要人物身份发生了较之以前的变化,人物形象开始丰富起来,党员干部等依然是救灾英雄的形象,但是英雄的形象逐渐还原真实。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人民日报》对于此次灾难的报道,可以说是及时公开透明,并且体现了人文关怀。党员干部、子弟兵一以贯之作为英雄的形象展现,并且给以大笔墨的描绘。除此以外,对于灾民形象的关注报道首次出现较大比重。作为普通的灾民,报道中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而且每个人物形象都是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人民日报》六十年来对灾难中人的报道的流变,也反映对生命价值认识在发生改变。建国初始的时候,《人民日报》有过短暂的“正常”灾难报道,及时报道了灾情,描述了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情况。之后,直到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的灾难报道中,人的生命安全、个体的生存状态完全被回避,灾难报道中看不到人员伤亡情况,人的生命遭遇被隐匿在灾难的背后。文革时期,《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中受灾的人们,一起变成了具有集体特征的人们,他们的生命价值在灾难报道中往往与畜、房屋、田地等一起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日报》的灾难报道中,人的生命价值重新得到了呈现。从人畜伤亡到人员伤亡的回归,表明了灾难中实实在在的人的生命价值由刻意被忽视走上了得到关注的轨道,生命的尊严得到了它该有的关注和地位。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人民日报》的灾难报道中,个体的生命尊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至此开始走入生命至上的年代。同时,在灾难中,人往往被作为集体的人呈现,人是模式化的、是异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灾难报道中呈现的人物,给人以真实和熟悉的感觉。第三章着重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来分析60年来灾难报道的呈现,从“向自然开战”到“从大自然的惩罚中清醒”,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大自然的惩罚让人们清醒,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意识到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大自然对人类的狂妄与肆意破坏做出一系列报复与惩罚之后,人类才开始清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结语中,总结分析了《人民日报》60年来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些继承和创新,比如始终贯彻着正面、积极的报道视角,树立典型的抗灾救灾群体和英雄形象。同时又有一些发生了变化:党和政府关怀,从“神”走向“凡间;”典型人物和英雄形象日益多元化;媒体报道理念的变化,从单纯为了宣传而报道灾难新闻,逐渐演变为“宣传+服务”的模式,逐渐重视媒体自身的专业性和自主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维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媒介。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承担更多、更积极的职责和功能。在当今的风险社会中,灾难治理和应对的主体已经不能单纯依赖于政府,而应当是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应对。大众媒介自身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守望者、环境监测者和沟通政府、社会和公众间的桥梁,更应该积极介入社会风险的预警和治理,这是“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陈彪[9](2010)在《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制度变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为理论基础,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均衡分析、历史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应用经济增长模型、演化博弈模型等方法,沿着“阶段划分-因素分析-绩效分析-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形成先总后分再总,先因后果的分析模式,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综合研究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揭示其变迁的内在规律及阶段性;总体研究影响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的关键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思考衡量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的方法,采用将有灾和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灾害管理制度绩效的方法;借助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构建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模型;以我国1989-2008年的国民经济数据和5.12地震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实证研究,深入分析灾害管理制度对全国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较长时间尺度分析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总体趋势,对其基本规律进行识别并作出制度性解释;最后,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提升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对策研究四个部分。本文第一章详细分析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重点阐述。文章第二章、第三章是理论研究部分。第二章从灾害管理制度历史变迁的背景出发,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制度变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灾害管理制度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灾害管理理论的含义、要素、原则和灾害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了定义,并简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灾害管理制度现状,最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灾害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对我国的灾害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文中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定性研究部分,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之一。第四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古代救灾制度和救灾思想的演进进行了简单梳理,重点分析了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历程,将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分为初步形成阶段(1949-1978年)、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1989年)、改革与发展阶段(1989-1998年)和科学管理阶段(1998年至今)等四个阶段,并对其阶段性特征和变迁特点进行了概述,最后指出了我国现行灾害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上一章研究的基础上,第五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即经济基础、制度环境、非正式规则和技术因素,并指出我国灾害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博弈是推动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分析了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演化机理。文中第六章是定量研究部分,也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本章首先分析了灾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研究灾害管理制度绩效可以从研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入手的新的研究思路,然后借助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灾害发生以后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说明灾害管理制度的绩效,最后选择1989-2008年这二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在绝大部分年份,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比实际经济增长率低的结论,即有灾害管理制度时的绩效高于没有灾害管理制度时的绩效。同时通过分析5.12地震对四川经济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在某些发生大灾、重灾时的年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即灾害管理制度绩效为负。第七章是对策研究部分。根据第六章评价结果,本章提出了提升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即进行灾害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理念的创新、法律制度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体系创新、实施国家风险管理战略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等。第八章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通过本文的研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创新:1、本文在哲学思辨、档案史志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目前经济学界比较热门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于灾害管理的研究中,对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的变迁,特别是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进行了跨学科专题性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同时,本选题的研究成果能够完善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拓宽其研究领域,巩固其研究理论基础。另外本人利用国内外的许多知名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到目前为此还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文献。2、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研究灾害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找出变迁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评价制度绩效,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灾害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一是研究发现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1949至1978年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为恢复与调整阶段、1989至1998年为改革与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为科学管理阶段。二是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特点,表现为:从单一救灾政策向救助体系转变;从中央政府统包揽一切到分级管理;救灾工作不断社会化;救灾工作从混乱走向规范化;救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三是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与经济基础、政治事情息息相关,其中尤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最大。四是与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相关联的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包括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社会和灾民。五是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绝大多数年份里灾害管理制度能有效促进灾后经济的快速恢复,但是在一些大灾重灾年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为负。
本刊编辑部[10](2009)在《1978-2007年全国受到党纪国法查处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国法查处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1月24日,辽宁省盖县东风街鞭炮厂,因工人往火炉里添煤迸出火星,落在半成品"二踢脚"上发生爆炸,造成107人死亡,65人受伤,周
二、从几起特大森林火灾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几起特大森林火灾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澳大利亚山林大火的经验教训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澳洲自然地理环境对森林防火极为不利 |
1.1 地理情况 |
1.2 植被情况 |
1.3 气象情况 |
2 澳洲火灾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
2.1 应急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2.2 政府反应迟缓 |
2.3 火灾防控措施不利 |
2.4 队伍组成结构松散 |
2.5 灭火方法比较有限 |
3 澳洲大火带给我们的启示 |
3.1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3.2 完善应急管理职能 |
3.3 提升火灾防控水平 |
3.4 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
3.5 加强新技术装备应用 |
(4)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嵌入性研究 ——以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2.3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5 研究地点介绍 |
第三章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国家层面的制度嵌入 |
3.1 我国林业政策和制度的变迁过程 |
3.2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概况 |
3.3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我国林地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嵌入 |
3.4 我国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实践 |
3.5 我国推动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政治意图与治理逻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县级嵌入及效果 |
4.1 L县林业管理制度演变 |
4.2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县级运作过程 |
4.3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在县级嵌入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
4.4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县级脱嵌导致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社区嵌入及效果 |
5.1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对社区的生计嵌入 |
5.2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对社区的文化嵌入 |
5.3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与社区治理结构的嵌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多维度嵌入及效果分析 |
6.1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制度嵌入分析 |
6.2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结构嵌入分析 |
6.3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生计嵌入分析 |
6.4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认知嵌入分析 |
6.5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文化嵌入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结语: 对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应急管理理论 |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
2.1.2 应急管理的概念 |
2.1.3 应急管理的阶段 |
2.2 设施选址理论 |
2.2.1 绝对中心点问题 |
2.2.2 P-中值问题 |
2.2.3 集合覆盖问题 |
2.2.4 最大覆盖问题 |
2.3 库存管理理论 |
2.3.1 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
2.3.2 (s,S)随机存贮模型 |
2.3.3 报童模型 |
2.3.4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型 |
2.4 最优决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1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2.1 前提假设 |
3.2.2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 |
3.2.3 应急物资需求量估算 |
3.3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3.1 案例的表示 |
3.3.2 最佳相似源案例的确定 |
3.3.3 关键因素确定及相关需求预测 |
3.3.4 模型构建 |
3.4 基于模糊相似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4.1 前提假设 |
3.4.2 最佳相似源案例的确定 |
3.4.3 物资需求量的预测 |
3.4.4 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 |
4.1 选址的目标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需求点影响因素 |
4.2.2 候选点影响因素 |
4.3 基于多级覆盖的应急物资应储备基地选址模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基础模型 |
4.3.3 基本假设和变量定义 |
4.3.4 模型构建 |
4.3.5 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应急物资的库存控制模型 |
5.1 存储论在应急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
5.2 随机需求下应急物资库存量确定思路 |
5.2.1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2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方案设计的思路 |
5.3 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
5.3.1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优化模型 |
5.3.2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优化模型算法 |
5.3.3 各应急物资储备节点优化库存量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应急物资----临时设施应用实例研究 |
6.1 国外城市应急临时设施的特点 |
6.1.1 临时设施现代化特征明显 |
6.1.2 临时设施产品品质较高 |
6.1.3 临时设施呈现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趋势 |
6.1.4 临时设施产业转向交钥匙服务和半永久性建筑产业 |
6.2 国外知名临时设施系统集成企业 |
6.3 国内临时设施产品应用现状 |
6.3.1 我国临时设施产业刚刚萌芽 |
6.3.2 缺乏高端核心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单一 |
6.3.3 专业人才不足,系统集成服务有待提高 |
6.3.4 大规模企业仍以合资企业为主 |
6.4 临时设施在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6.4.1 临时设施在西方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有广泛应用 |
6.4.2 临时设施在中国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
6.4.3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大规模使用临时设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群死群伤火灾的危害 |
1.1.2 我国群死群伤火灾形势 |
1.1.3 对群死群伤火灾日益重视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使用的数据 |
第2章 频率-尺度幂律分布 |
2.1 引言 |
2.2 数据和分析方法 |
2.2.1 数据 |
2.2.2 频率-尺度分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频率-死亡人数 |
2.3.2 影响因素对频率-死亡人数的影响 |
2.3.3 频率-过火面积和频率-直接经济损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死亡人数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 |
3.2.2 对应分析 |
3.3 中国数据分析 |
3.3.1 场所 |
3.3.2 火灾原因 |
3.3.3 时间段 |
3.3.4 月份 |
3.3.5 年份 |
3.3.6 省份 |
3.4 中美两国数据对比 |
3.4.1 场所 |
3.4.2 时间段 |
3.4.3 月份 |
3.4.4 年份 |
3.4.5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省份火灾特点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分析方法 |
4.2.1 数据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聚类分析 |
4.2.4 相对风险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全部火灾 |
4.3.2 亡人火灾 |
4.3.3 相对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时间标度性 |
5.1 引言 |
5.2 数据和方法 |
5.2.1 数据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ano因子 |
5.3.2 Allan因子 |
5.3.3 去趋势波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火灾风险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2.1 数据 |
6.2.2 贝叶斯层次模型 |
6.2.3 GPD层次模型 |
6.2.4 泊松层次模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火灾死亡人数的极值分析 |
6.3.2 火灾发生频率和时间趋势 |
6.3.3 风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特别重大火灾引发的火灾防治工作对火灾形势的抑制效果 |
7.1 引言 |
7.2 数据和方法 |
7.2.1 数据 |
7.2.2 ARIMA干预模型 |
7.3 防治工作的效果 |
7.3.1 对火灾起数的效果 |
7.3.2 对死亡人数的效果 |
7.3.3 对HCFs的效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为灾难树里程碑 ——建国后六十年《人民日报》的灾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报道的流变历程与中国社会变迁 |
第一节、报道流变的微观历程 |
一、自然灾难事件的选取 |
二、六十年灾难新闻的历程 |
(一) 建国—1978年:灾情悄然隐匿的岁月 |
1. 建国初短暂的"正常"报道 |
2. 改革开放前:一段"扭曲"的灾难史 |
(1) 大跃进前夕的灾情隐匿 |
(2) 面对灾难"熟视无睹"的岁月 |
(3) 政治隐喻下的灾难 |
(二) 1978—2003:回归与反思 |
(三) 2003—2009:延续与嬗变 |
第二节、社会变迁的宏观语境分析 |
第二章 人的呈现:变异与复归 |
第一节、报道中人的梳理 |
一、身份与特征的呈现 |
(一) 英雄的时代英雄的人 |
(二) 英雄走下神坛 |
二、生命价值的呈现 |
(一) 从"人畜伤亡"到"人员伤亡" |
(二) 生命至上的时代 |
第二节、作为集体的人 |
一、人的模式:忘却了本能的坚强 |
二、人的异化:以唐山地震为例 |
(一) 饱含热泪的人民 |
(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民 |
第三节、作为个体的人——以汶川地震为例 |
一、人的复归 |
二、眼泪的诉说 |
第三章 天人关系:"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 |
第一节、"向自然开战" |
一、妖魔化的自然与狂妄的人 |
二、人与自然的斗争 |
三、人定胜天的历史 |
第二节 反思:"从大自然的惩罚中清醒" |
一、灾难妖魔化的延续 |
二、反思:站在大自然以内的人 |
三、走向和谐: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
结语 |
一、延续与革新 |
二、思考与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逻辑结构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
2.1.3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 |
2.1.4 制度变迁模型 |
2.2 演化博弈理论 |
2.2.1 演化博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2.2 演化博弈理论的理论分支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 |
2.3.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章 灾害管理制度概述 |
3.1 灾害 |
3.1.1 灾害的定义 |
3.1.2 灾害的分类 |
3.2 灾害管理 |
3.2.1 灾害管理的含义 |
3.2.2 灾害管理的要素 |
3.2.3 灾害管理的原则 |
3.3 灾害管理制度 |
3.4 中国灾害管理制度现状 |
3.4.1 组织管理 |
3.4.2 主要灾种管理 |
3.4.3 各级政府的权责界定 |
3.4.4 灾害管理应急队伍建设 |
3.5 发达国家灾害管理制度现状 |
3.5.1 美国灾害管理制度现状及特点 |
3.5.2 日本灾害管理制度现状及特点 |
3.5.3 美日两发达国家灾害管理体制现状的共同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4.1 中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 |
4.1.1 中国古代救灾思想的演进 |
4.1.2 中国古代救灾政策的演变 |
4.2 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
4.2.1 初步形成阶段(1949-1978年) |
4.2.2 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1989年) |
4.2.3 改革与发展阶段(1989-1998年) |
4.2.4 科学管理阶段(1998年至今) |
4.3 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
4.3.1 以中央政府为唯一责任主体的灾害管理模式(1949-1978年) |
4.3.2 确立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灾害管理模式(1978-1989年) |
4.3.3 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模式(1989-1998年) |
4.3.4 确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灾害管理模式(1998年至今) |
4.4 我国现代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 |
4.4.1 从单一救灾政策向救助体系转变 |
4.4.2 从中央政府统包揽一切到分级管理 |
4.4.3 救灾工作不断社会化 |
4.4.4 救灾工作从混乱走向规范化 |
4.4.5 救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 |
4.5 我国现行灾害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防灾减灾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
4.5.2 部门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还不成熟 |
4.5.3 还处于灾后经验型救灾体系阶段 |
4.5.4 国家财政用于救灾支出的资金不足 |
4.5.5 市场风险应对缺乏能动性 |
4.5.6 灾害管理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演化机理 |
5.1 影响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 |
5.1.1 经济基础 |
5.1.2 制度环境 |
5.1.3 非正式规则 |
5.1.4 技术因素 |
5.2 我国灾害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5.2.2 企业参与救灾效益凸现 |
5.2.3 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 |
5.2.4 灾民自救意识的增强 |
5.3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演化机理 |
5.3.1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 |
5.3.2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演进过程 |
5.3.3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分析 |
6.1 灾害与灾害经济 |
6.1.1 灾害的经济学解释 |
6.1.2 灾害损失与减灾效益 |
6.1.3 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2 模型说明 |
6.2.1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
6.2.2 基于索洛模型的灾后经济变动情况分析 |
6.2.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6.2.4 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灾害损失计算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 |
6.3.2 计算结果 |
6.3.3 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灾害管理制度绩效的政策建议 |
7.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
7.2 优化灾害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
7.2.1 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 |
7.2.2 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 |
7.3 构建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体系 |
7.3.1 国家层面 |
7.3.2 地方层面 |
7.3.3 科研层面 |
7.4 加强全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7.4.1 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体系 |
7.4.2 建立灾害志愿者组织体系 |
7.4.3 建立社区防灾组织体系 |
7.5 实施国家灾害风险管理战略 |
7.5.1 开展更广范围和领域、更具针对性的风险管理 |
7.5.2 将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放置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
7.5.3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
7.5.4 加强风险监控的国内国际体系建设 |
7.5.5 加强基层的风险分析和应对 |
7.6 逐步建立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 |
7.6.1 构建我国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的目标 |
7.6.2 构建中国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的原则 |
7.6.3 构建中国综合性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本文主要结论 |
8.1.2 本文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从几起特大森林火灾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澳大利亚山林大火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张勇. 中国应急救援, 2020(02)
- [4]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嵌入性研究 ——以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为例[D]. 巴枫.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5]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D]. 董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
- [6]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陆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
- [7]论山林火灾扑救[A]. 曹汉峰. 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8]为灾难树里程碑 ——建国后六十年《人民日报》的灾难书写[D]. 童晓玲. 安徽大学, 2011(04)
- [9]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 陈彪.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1)
- [10]1978-2007年全国受到党纪国法查处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1)[J]. 本刊编辑部. 劳动保护,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