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杉树不同整地方法的对比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胡希智[1](2019)在《杉木第三代种子园早期子代测定研究》文中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遗传改良是推动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经过逾半个世纪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杉木的育种改良已进入第3代种子园育种世代,但作为我国杉木重要产区之一的四川,其杉木良种水平还只处于1.5代的世代水平。本研究通过引进福建第3代种子园家系在四川开展遗传测定试验,对第3代种子园家系的生长指标、形态指标、光合生理和化学计量进行测定,分析各指标在各家系之间的遗传差异性和遗传力,以及生长指标与形态指标之前的相关性,为第3代种子园家系杉木的早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选育出优良的杉木家系或无性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四川杉木的改良换代。本次研究的结果如下:(1)生长性状的差异分析表明:引进家系半同胞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在三年生引进的62个家系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平均值分别为336.3cm、4.18cm和3.38×10-3m3;变异系数分别为9.2%、16.0%和34.3%。大于总体平均值的家系分别有7个、30个和29个家系;树高大于本地杉木的有9个家系,胸径和材积大于本年杉木的均有10个家系。其中21、5、61、65、12、44,6个家系三项指标均大于本地杉木。不同年间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均呈极显着水平,第三年杉木的生长在家系间均呈显着的差异。(2)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引种后各性状第一年家系遗传力在66.91%-78.40%之间,第三年仍保持在66.23%-68.27%,其中单株遗传力呈现下降趋势。遗传增益1大致呈现下降趋势,遗传增益2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遗传变异系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相对于洪雅林场的第二代第三代种子园都有一定的优势。引种杉木家系的生长整体趋于稳定,环境对杉木的生长影响逐渐减小,虽然目前只有小部分家系超过本地杉木,但许多家系在后期的生长当中仍然具有超过本地杉木的潜力。(3)杉木冠幅、冠高比和冠径比的方差分析确定了家系之间的极显着差异,杉木冠幅的家系遗传力从一年生的69.91%下降到三年生时的34.62%;冠高比和冠径比的家系遗传力保持在50%左右,说明其仍受到了一定的遗传力控制;枝条轮数和轮间距的方差法分析同样在家系间保持了真实的差异,轮间距受到的环境影响较大,家系遗传力仅为34.53%。初步分辨了两种冠状,确定了枝条轮间稀疏程度具有真实差异。各项形态指标的遗传增益方面没有明显的趋势,引进杉木的形态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于杉木生长的响应需要进一步的分析。(4)性状间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形态性状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表明形态性状对杉木的生长有紧密的联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其分类得出塔状杉木家系生长优于伞状家系,塔状稀疏型略优于塔状浓密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塔状杉木的生长优于伞状的杉木,且冠幅越大越稀疏的家系相对于冠幅小而密集的家系有微弱的优势。可以指导我们在早期选择中对优良杉木家系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5)光合生理和化学计量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光呼吸速率等光合性能指标上差异较大,其余光合特性指标家系间差异较小。家系间氮含量差异较小,单位质量氮含量在3.0-3.4mg/g之间,单位面积磷含量在3.43.7mg/g之间。不同家系磷含量和氮磷比值差异较大,单位质量磷含量在0.280.35mg/g之间,7个参试家系氮磷比值范围在9.4-11.3之间,即表明引进杉木生长受到氮限制。引进家系的生长性状与氮和光合速率都呈显着相关,因此光合受到了氮的限制从而影响了杉木的生长。为综合考虑速生性、适应性、稳定性等性状进行杉木优良家系的选择验证了早期选择的可行性。综上所述,引进福建第3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家系在四川的生长性状在家系之间存在着极显着差异,受较大的遗传的控制,生长趋势逐年趋于稳定,并具有逐渐超越本地杉木家系的生长潜力。形态性状在各家系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受到一定的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遗传力在50%附近浮动,但仍受到一定的遗传控制。光合生理与化学计量指标验证了引进家系在本地的适应性综合生长、形态性状间的差异性可以验证引进家系在本地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引进家系的早期良种选择和四川省内杉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炜[2](2016)在《杉木三代种子园高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林木良种研究自从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来,林木种子园的建设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因缺乏科学管理种子园的经验与方法,总体上种子产量和质量普遍偏低且产量逐年呈下降趋势。现就以位于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杉木第三代种子园高效管理关键技术,以期为全面开展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进行4个不同抚育措施的处理试验,分别是:1#.普通抚育(全劈带锄+施肥);2#.普通抚育+截顶;3#.普通抚育+修枝+滴灌;4#.普通抚育+修枝+滴灌+截顶+化除。每个处理的面积约为6亩。将4个不同抚育措施分设置在立地条件相同的2008年嫁接、2009年嫁接、2010年嫁接的3个林龄的种子园内。全面开展研究,为提出高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各土壤性质差异都极显着,而各年龄间的各土壤性质差异在大量元素中差异极显着。通过LSD多重比较分析可知,N、P、K、有机质、Ca、Mg含量:4>3>2>1,3和4差异极显着,但1与2差异不显着;B、Mo含量:3>4>2>1,3和4的差异均显着,但1与2差异不显着。(2)不同管理措施对母树生长与针叶营养元素的影响。根据杉木三代种子园母树调查,抚育措施1的枝盘数要高于其他抚育措施,但枝粗生长量较小。抚育措施2在枝盘数、冠幅和枝粗生长量上略低于抚育措施3,但正冠率高于抚育措施3;抚育措施4在冠幅、枝粗生长量和正冠率要高于其它抚育措施。不同抚育措施间的杉木针叶化学性质指标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而对不同树龄间的差异并不大。针叶营养元素含量比较结果为:4>3>2>1。(3)不同管理措施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根据杉木三代种子园植株调查,抚育措施1的枝盘数要高于其他抚育措施,但枝粗生长量较小。抚育措施4球果产量上相对更加稳定,而且在球果大小、单果鲜重、单株种子重及出籽率的各项数值的对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4)不同管理措施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杉木三代种子园种子质量都较好,抚育措施4净度高达90.7%、90.9%和91.9%;千粒重高达7.27g、7.34g和7.32g;发芽率高达44.4%、45.3%和46.7%;生活力高达53.2%、53.6%和53.5%;含水量达到13.4%、13.6%和13.1%。(5)不同管理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抚育措施4的种子培育的苗木,其中林龄为6的更高,其平均苗高为53.4 cm,比群体均值高61.2%,苗高变异系数为12.55%,其苗高表现比较稳定。其平均地径为0.59 cm,比群体平均值大64.4%,地径变异系数为14.78%,变异幅度相对较小。通过综合分析可知,在3个不同杉木嫁接树龄中,普通抚育+修枝+滴灌+截顶+化除的抚育方式在提高土壤营养、母株生长和针叶营养,提高球果产量和种子质量,提高稳定苗木生长质量方面,是最高效的管理抚育措施。
王金龙[3](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黄奎[4](2015)在《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与经济效益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柳杉作为南亚热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生长快速的特点,在广西地区普遍种植与高海拔地区。本研究对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内31年生柳杉人工林不同密度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中设置密度为:高密度(2850株.hm-2)、低密度(2075株·hm-2)、低密度(1628株·hm-2)为调查对象,探讨柳杉人工林生长效益最优密度,为柳杉森林培育与营林工作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31a生的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展开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林分生长规律及生物量、生产力水平,采用静态和动态指标针对不同密度柳杉人工林展开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综合评定出优质的柳杉种植密度,为该树种的营林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运用树干解析法对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指标进行评定,总结得出高密度树木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总体水平比低密度树木低,而低密度树高生长趋势较高密度、中密度好。结合非线性统计模型对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指标展开回归分析,低密度树木的树高、单株材积和低密度胸径的拟合模型以考尔夫模型精度最高,R2达到了0.97以上,高密度胸径和低密度树高、单株材积的的拟合模型以理查德模型精度最高,R2达到了0.98以上。2、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中,低密度人工林生物量整体水平高于高密度、中密度人工林,但低密度人工林干才生物量高于高密度人工林。但高密度的凋落物生物量远高于中密度和低密度人工林。在生物量比较中,低密度人工林各个器官生产力均高于高密度和中密度。3、三种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以动态和静态指标展开评定,结果表明,低密度人工林31a投资利润高于高密度人工林,低密度人工林年平均投资利润率也比高密度人工林高。低密度人工林财财务内部收益率(12.74%)高于高密度林(12%),中密度人工林财财务内部收益率(12.22%)也高于高密度林(12%)。就本研究三个密度人工林的经营模式,低密度林分可应用推广种植。
沈前[5](2015)在《铅锌矿多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原位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尾矿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一直是世界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矿山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是现今场地污染修复领域的热点和难题。渗透反应墙(Pemeable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一种新兴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本文以湖南某铅锌矿尾矿库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污染地下水的原位PRB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场地踏勘,污染状况调查和分析,健康风险评估,PRB材料的筛选和材料混配,材料吸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模拟PRB柱中试实验及现场PRB的结构和参数的设计和实施。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湖南娄底双峰煤矸石填埋场、郴州谭凹岭钨矿尾矿库及湖南某铅锌矿区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了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四个矿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云南文山砒霜厂区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植物中砷的含量都超过相应的国家标准;郴州钨矿场地(郴州谭凹岭、黄家洞)的地下水样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他重金属含量未超过标准,但流出的废水具有强碱性;娄底双峰煤矸石填埋场区的地下水和土壤中镉、砷、锌超过标准;湖南某铅锌矿区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砷、铅、锌和镉含量存在不同情况地超标。湖南某铅锌矿区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存在严重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不适合耕作及作为饮用水源。(2)针对实验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和浓度,采用批处理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去除重金属的能力,以期筛选获得最佳的PRB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铅去除率超过90%的材料有6个:铁锰矿(已有),粉煤灰(石家庄),钢渣,化工活性炭,海绵铁,针铁;锌去除率超过90%的材料有8个:铁锰矿(已有),粉煤灰(石家庄),钢渣,椰壳活性炭,二次还原铁,化工铁粉,膨润土,赤泥;砷(III)去除率超过90%的材料有4个:钢渣,针铁,化工铁粉,铁锰矿(高铁);Cd去除材料筛选结果显示,有13种材料对镉的去除比较好。综合各种材料的筛选结果表明,铁锰矿和钢渣是地下水Cd、Pb、Zn和As复合污染修复的最佳材料。(3)研究了钢渣去除不同重金属的条件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钢渣吸附砷的最适宜pH为7.0,吸附铅和镉的最适宜pH为3.0~7.0,吸附锌的最适宜pH为7.0。钢渣吸附锌不受温度影响,但不同温度对吸附铅、镉和砷的影响不同。钢渣去除镉在4反应时间为16hr时,达到平衡;钢渣除锌、砷在反应时间为12hr时,达到平衡。(4)研究了钢渣吸附几种重金属的等温吸附和解吸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钢渣对铅、锌、镉和砷等四种重金属的等温吸附曲线。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的四种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94.04 mg/g, 454.07 mg/g,2424.897 mg/g 和 63.23 mg/g。三种吸附剂对铅、锌、镉的解吸率都小于1%,表明钢渣吸附这三种重金属的解吸率很低,不适合重复使用;NaOH对砷的解吸最好,解吸率达35%,其他解吸剂效果不好。(5)研究了钢渣吸附几种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可用Pseudo-second-order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拟合,相关性系数均达到0.97以上。拟合的结果说明,钢渣对几种重金属的吸收速率非常高,适合地下水重金属的快速去除。(6)研究了溶液中共存离子对钢渣去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的Ca2+、NO3-、SO42-、SiO32-、H2PO4等共存离子对钢渣去除铅、镉没有影响;C矛+浓度对钢渣去除锌几乎没有明显影响,SiO32-、H2PO4-会抑制钢渣去除锌的能力。随着Ca2+浓度增加,对钢渣去除砷(Ⅲ)的促进作用在降低;H2PO4-、NO3-对钢渣去除砷(Ⅲ)有促进作用;Si032-随浓度变化对钢渣去除砷(Ⅲ)先促进后抑制;S042-离子浓度在高浓度时,会抑制钢渣的去除能力。(7)采用XRD技术分析了钢渣吸附几种重金属前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发现,钢渣吸附锌、镉、铅和砷后形成许多新的衍射峰,由此推断钢渣成分与重金属形成了新的晶体化合物,经鉴定对应的化合物为:Zn5(OH)8Cl2·H2O, CdCl2·H2O, Cd (OH) Cl, Fe2As4O12, Pb2SiO3·xH2O。同时,说明吸附过程属于表面吸附,Pb、Zn、Cd、As与材料表面发生了氧化还原、络合等反应。(8)进行了实验室模拟PRB中试穿透试验,以探讨材料去除重金属的动态吸附结果,为设计PRB参数和野外实施PRB技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模拟的污染废水浓度为Pb为1.0mg/L, Zn为40mg/L, Cd为1.0mg/L, pH为场地近似值6.0,模拟流速为0.169ml/min,采用20~40目转炉渣(不含活性炭)106.32g,其污水处理量为24.34L,相当于每kg20~40目转炉渣处理水量为228L,出液的pH之前为碱性,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保证出液为中性。
甘青,贺珑,邹伟,罗洪[6](2013)在《新造毛竹林施用底肥后出笋及幼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毛竹速生丰产技术,2007~2011年我们选择了峡江县林木良种场第二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了施底肥和未施底肥对新造毛竹发笋及幼竹生长的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底肥的平均每株母竹发新竹数5.5株,未施底肥的平均每株母竹发新竹株数3.4株;施用底肥新发竹平均胸围10.3cm,未施底肥新发竹平均胸围9.8cm,施用底肥对竹林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肖兴翠[7](2013)在《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自引种到我国已有80多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脂材两用树种,因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早期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以湖南省泪罗市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林分的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状况、养分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就施肥、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状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为制定湘北区域湿地松人工林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对除树高外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从8a生、林分蓄积从4a生开始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密度以高密度林分高径比大、冠高比小、树干相对饱满。到11a生时,低密度林分中≥14cm的中径阶木所占比例大,高密度林分中8-12cm的小径阶木所占比例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及脂材两用林宜选用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培育中小径材宜选用2400株·hm-2作为初植密度。2.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有极显着影响。9a生及11a生乔木层单株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明显减小,乔木层、凋落物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被物生物量总体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各组分中以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林分总量的81.6%-88.1%和83.0%-87.6%;乔木层各器官中均以树干生物量比例最大,分别占其总量的37.7%-43.7%和41.4%-45.8%;建立的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测湿地松各器官生长量;不同密度林分平均生产力分别为8.9t·hm-2a-1和9.1t·hm-2a-1,以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为合理,适宜作为湘北湿地松纸浆材造林密度。3.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根系生物量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单株根系生物量减小,林分根系生物量总体增大,其中根桩和大根合计分别占总根量的60.7%-70.9%和63.9%-75.2%;不同密度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11a生时有63.1%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内,有81.4%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0cm范围内,因此对湿地松施肥的位置应该设在距树干50cm、深度20cm左右为宜,以确保肥料最大限度的被根系吸收。利用建立的湿地松单株各级根系生物量模型,可以估测单株各径级根系生物量及总根量,为根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4.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单株及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乔木层单株营养元素积累量减小,乔木层、凋落物营养元素积累量及林分总量总体增大;林分各组分以乔木层为主,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67.7%-79.2%和69.3%-76.5%,乔木层以林冠枝叶和干材营养元素积累为主,11a生时分别占其总量的44.1%-50.1%和39.1%-44.9%。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分吸收量和存留量显着增大,归还量略微减小,周转期总体变长,养分循环速率略微减小,养分利用效率增大;综上分析,以1667、2000株.hm-2作为湿地松人工林适宜经营密度,对林地进行选择性除杂,并将凋落物及采伐时剩余的枝叶保留在林地,适当增施P、N、K肥,以维持湿地松人工林的地力。5.施肥对湿地松生长及土壤等均有明显影响。施肥3a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显着提高,以700g·株-1的施肥量各指标生长量最大。施肥2a后的土壤养分与施肥前相比,不同土层pH值及速效P均有所减小,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增加,速效N含量大幅增加。施肥7个月后,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施肥量100-800g·株-1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是对照的2.0-24.0倍,施肥量过多可能会抑制豆马勃菌的生长。综合分析,对湿地松中龄林追肥,以追施N、P、K配方肥700g·株-1最佳。6.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除冠幅外的各指标生长量均有不利影响,高强度修枝2a后,不同密度湿地松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显着低于对照,冠幅生长量显着高于对照,中低强度和留桩的方式修枝对生长量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对高密度湿地松进行修枝对干形影响更大,中高强度及留桩方式修枝使高径比变大,冠高比变小,干形更为饱满。修枝3-4个月,流脂松节数量总体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低强度、留桩的方式修枝可以减少松节流脂。综合修枝2a的成本效益,对6a及7a生湿地松以不修枝为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投入产出较好,养分周转期较短,循环速率较高,可作为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首选造林密度,而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好,生物量相对较高,可作为培育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在培育过程中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选择性除杂,追施700g·株-1的P、N、K肥配方肥,注意将凋落物保留在林地,采伐时将枝叶保留在林地,有利于维持地力,提高湿地松林分生产力。
马小勤,黄美秀,傅小兵,罗洪[8](2012)在《底肥对新造毛竹出笋及幼竹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毛竹速生丰产技术,为全县毛竹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07~2011年我们选择了峡江县林木良种场第二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试验,现将施底肥和未施底肥对新造毛竹发笋及幼竹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施肥的平均每株母竹发新竹数5.5株,未施底肥的平均每株母竹发新竹株数3.4株;施用底肥新发竹平均胸围10.3cm,未施底肥新发竹平均胸围9.8cm,试验证明营造毛竹速生丰产林施用底肥对今后竹林生长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秀芬[9](2012)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盐碱地利用和造林技术研究方面,世界多国包括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还远没有适应盐碱地绿化美化的需求。该项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采用随机区组、多因素正交试验等田间试验设计进行了盐碱地造林技术、造林树种适应性和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在对测定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树木耐盐有关的多个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评价,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黄河三角洲土壤粘重,试验地为重壤土和轻粘土;通透性差,土壤总孔隙度为:38%-50%,非毛管孔隙最大值为:6%;含盐量高,为2 g.kg-1-6 g.kg-1;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只有4.68 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74mg.kg-1、13.14 mg.kg-1和168mg.kg-1。试验地表层土壤含盐量随时间的变化受到基部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土壤含盐量的水平分布与土壤含水量负相关;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分布形态也受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或不足5%时,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变化大。2.三种不同客土处理(基部加10cm河沙、加10cm稻糠、加5cm河沙+5cm稻糠)试验表明:绒毛白蜡三种客土造林成活率分别为对照的135%、134%和127%;刺槐是190%、176%和149%;侧柏都为对照的181%。绒毛白蜡和侧柏的株高、地径生长也显着高于对照。对绒毛白蜡而言,土壤含盐量越高,其客土造林效果越明显,在重度盐碱地造林成活率、高、径生长分别是对照的200.6%、224.3%、196.0%;客土不同处理之间以基部加入10cm稻糠效果最好。不同树种最佳的基盘配方不同,绒毛白蜡和侧柏以草炭含量30%和50%为好,而刺槐是70%。基盘配方对沙柳的成活和生长影响不大。3.造林地的含盐量对造林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绒毛白蜡和侧柏在含盐量高的地块上成活率显着降低,在轻、中、重三种不同地块上,绒毛白蜡的成活率分别为94.1%、83.3%和22.2%,侧柏的成活率分别为88.9%、72.2%和11.1%;而刺槐除了与含盐量有关外,还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活率分别为33.3%、16.7%和77.8%。不同树种的高、径生长都是在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生长良好,而重度盐碱地明显制约树木的生长。4.对树种耐盐性试验中采用的16个树种的生理指标SOD、POD和CAT活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树种间叶绿素与可溶性糖、SOD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2和0.657;SOD和CAT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OD与相对电导率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1。5通过分析评价提出:构树、绒毛白蜡、紫穗槐、侧柏、沙柳、枸杞,对盐碱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作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中等推荐树种有:木槿、合欢、君迁子、金银花、桑树和刺槐;本次研究不推荐树种:白榆、臭椿、毛桃和山杏。
韦东艳[10](2011)在《不同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林分特性与立地土壤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与木材供求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排名世界前列,我国山地多,进行林纸林板产业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人工林在体现出显着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关于生态效益的争议。如何加快人工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将是林业产业面临的长期的艰巨任务。桉树(Eucalypt us spp)作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截止到2011年,面积已达365万公顷。在世界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出现了诸如林分生产力下降、林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等许多生态和生产问题。如何解决并最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桉树人工林研究发展的关键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措施下南方种苗基地(坡地、平地)、石岭林场(平地)桉树人工林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的检测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伐根催腐下的桉树人工林在树高生长方面优于机耕整地,但胸径生长情况刚好相反,表现为机耕整地优于伐根催腐,且呈极显着差异。伐根催腐同种经营措施下不同重复小区的树木生长也有显着差异。(2)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镁随代次、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土壤有效磷、交换性钙则以一代林最高。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桉树造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方差分析表明,林龄对土壤容重、持水量的影响尚未达到显着水平;它们受土层深度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3)伐根催腐、炼山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坡地):①土壤物理性质呈现出造林前优于造林后的情况。对比伐根催腐与炼山两种经营措施发现:伐根催腐造林前的土壤孔隙度、持水量优于炼山造林前;而对于造林后则有:浅土层(020cm)的土壤孔隙度、持水量以伐根催腐造林后比炼山造林后的好,但中深土层(2060cm)的以炼山造林后较好。②土壤养分。土壤pH值大小为:伐根催腐>炼山>砍伐前,表明砍伐或造林措施使得林地土壤向酸性化方向发展。土壤有机质、全N及全K含量以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大,炼山造林最小,而全P含量以砍伐前样地最大,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小。对于中量元素来说,土壤全Ca含量及表层土壤的全Mg含量以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大;中层土壤的全Mg含量则以砍伐前最大。对土壤微量元素来说,除了Cu是以炼山造林地最大的外,Fe、Mn、Zn、B均以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大;且除了伐根催腐造林与砍伐前、炼山在3060cm土层的B含量呈极显着差异外,三种情景在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上均无显着性差异。因此,在坡地上进行伐根催腐造林优于炼山造林。(4)林地炼山前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平地)。①平地上桉树人工林经过炼山后,会对浅土层(020cm)的土壤物理状况产生影响,其作用是积极的,即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对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具有改善作用,但深土层土壤的物理性状仍以砍伐前林地较好。②砍伐前林地土壤pH值较高,炼山后林地土壤趋向偏酸。炼山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Zn含量均比砍伐前的高,说明炼山可在短期内提高林地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含量。而对于土壤全Ca、Mg及Fe、Mn、Cu、B含量来看,则有砍伐前>炼山后的情况,即炼山措施对提高林地中量元素及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无明显促进作用。(5)伐根催腐与机耕全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石岭林场)。表土层(010cm)除了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是伐根催腐造林样地比对照样地高外,该层的其他指标均表现为伐根催腐试验较对照的低;而中土层1030cm的各项指标,3040cm的容重、饱和持水量、孔隙度,深土层(5060cm)除非毛管孔隙度外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伐根催腐试验优于机耕全垦对照样地。
二、杉树不同整地方法的对比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树不同整地方法的对比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杉木第三代种子园早期子代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杉木概述 |
1.2.2 杉木的遗传改良 |
1.2.3 杉木早期测定 |
1.2.4 杉木遗传力的测定 |
1.2.5 杉木多性状相关性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概况 |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 |
2.3 观测调查及实验方法 |
2.3.1 生长、形态性状的测定 |
2.3.2 光合生理和化学计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 |
3.1.1 杉木树高的遗传变异 |
3.1.2 杉木地(胸)径的遗传变异 |
3.1.3 杉木材积和高径比的遗传变异 |
3.1.4 小结 |
3.2 杉木形态性状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
3.2.1 杉木冠幅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2 杉木枝条轮数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3 生长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4 生长性状与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5 小结 |
3.3 杉木光合生理与化学计量 |
3.3.1 杉木光合生理特性 |
3.3.2 杉木化学计量特性 |
3.3.3 小结 |
4 讨论、结论与展望 |
4.1 杉木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 |
4.2 杉木形态性状遗传变异特征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
4.3 杉木光合生理及化学计量特性 |
4.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杉木三代种子园高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杉木种子园高效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以及种子园基本信息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种子园营建特点 |
3 试验方法 |
3.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4 管理措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
4.1 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特点 |
4.2 不同抚育措施土壤各因子方差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管理措施对母树生长与针叶营养元素影响的研究 |
5.1 不同抚育措施对母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
5.2 杉木种子园针叶养分特点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管理措施对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
6.1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对球果性状的影响 |
6.2 小结与讨论 |
7 管理措施对种子质量影响的研究 |
7.1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7.2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间种子质量方差分析 |
7.3 小结与讨论 |
8 管理措施对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
8.1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苗期生长表现 |
8.2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苗期性状方差分析 |
8.3 不同抚育措施及树龄苗木播种品质分析 |
8.4 小结与讨论 |
9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3)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获取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
2.1.3 研究综述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5E”原则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
4.3 总结 |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
5.1.1 效益评估主体 |
5.1.2 效益评估目标 |
5.1.3 效益评估阶段 |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6.1.5 结果与分析 |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
6.2.2 变量设计 |
6.2.3 分析方法 |
6.2.4 分析结果 |
6.2.5 结论与讨论 |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
7.4.1 工程前期准备 |
7.4.2 工程建设实施 |
7.4.3 工程项目管理 |
7.4.4 工程资金管理 |
7.4.5 工程效益评估 |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
8.2.5 结果与分析 |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全文展望 |
10.2.1 研究创新点 |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Ⅱ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4)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与经济效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柳杉树种特性 |
1.3.1 柳杉生物学特性 |
1.3.2 生长分布情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4.1 柳杉研究动态 |
1.4.2 生长规律研究现状与趋势 |
1.4.3 生物量、生产力研究状况 |
1.4.4 森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
2.1 试验材料 |
2.1.1 调查区概况 |
2.1.2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
2.2 试验方法 |
2.2.1 解析木测定 |
2.2.2 生物量调查与测定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3.1 人工林生长规律 |
2.3.2 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
2.3.3 各生态指标数学分析 |
2.3.4 造林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
2.4 研究主要内容 |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状况比较研究 |
3.1 人工林生长规律比较分析 |
3.1.1 树高生长过程对比分析 |
3.1.2 胸径生长过程对比分析 |
3.1.3 单株材积生长过程对比分析 |
3.1.4 人工林生长方程拟合 |
3.2 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比较分析 |
3.2.1 生物量指标比较 |
3.2.2 生产力指标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 基础材料收集 |
4.1.1 产出情况 |
4.1.2 营林投资成本 |
4.1.3 木材单价 |
4.1.4 采运成本及税金费用 |
4.2 现金流量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4.3.1 财务分析 |
4.3.2 敏感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规律 |
5.1.2 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
5.1.3 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经济效益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铅锌矿多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原位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和植物英文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矿山地下水污染状况及修复研究进展 |
1.1 矿山地下水污染的状况 |
1.2 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
1.3 矿山污染地下水的防控 |
1.3.1 源头防控 |
1.3.2 物理修复 |
1.3.3 抽提修复 |
1.3.4 原位修复 |
1.3.4.1 原位生物修复 |
1.3.4.2 物理化学修复 |
1.3.4.3 电动力学修复 |
1.4 存在问题和展望 |
2 钢渣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展望 |
2.1 前言 |
2.2 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2.3 大气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2.4 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2.5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
2.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3 渗透反应墙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
3.1 前言 |
3.2 新型PRB材料的筛选 |
3.3 PRB修复机制研究 |
3.4 原位PRB工程设计与实施 |
3.5 存在问题和展望 |
4 本研究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
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4.2 研究目的 |
4.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3.1 研究内容 |
4.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 |
1 前言 |
2 实验方法 |
2.1 污染调查方法 |
2.2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2.3 暴露评估 |
2.3.1 毒性评估 |
2.3.2 风险评估 |
2.3.3 样品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云南文山砒霜厂污染场地调查结果 |
3.2 娄底双峰、郴州谭凹岭填埋场污染场地调查结果 |
3.3 湖南某铅锌矿区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 |
3.3.1 湖南某铅锌矿区污染场地调查结果 |
3.3.2 湖南某铅锌矿区风险评估结果 |
4 讨论 |
4.1 非致癌风险分析 |
4.2 致癌风险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砷、铅、锌、镉去除材料的筛选和材料混配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混配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重金属去除材料筛选实验 |
2.3.2 钢渣密度、容重和孔隙率测定 |
2.3.3 材料混配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砷(Ⅲ)吸附材料的筛选 |
3.2 铅吸附材料筛选 |
3.3 锌吸附材料筛选 |
3.4 镉吸附材料筛选 |
3.5 钢渣对铅、锌和镉的去除效果对比 |
3.6 钢渣的颗粒密度、容重和孔隙率 |
3.7 材料混配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1 混配材料去除砷(Ⅲ) |
3.7.2 混配材料去除铅 |
3.7.3 混配材料去除锌 |
3.7.4 混配材料去除镉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材料去除Pb、Zn、Cd和As(Ⅲ)的影响因子及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剂 |
2.2 钢渣对铅、锌、镉、砷(Ⅲ)的吸附容量 |
2.3 不同因子对铅、锌、镉和砷(Ⅲ)吸附效果的影响 |
2.3.1 pH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效果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效果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效果影响 |
2.3.4 材料的吸附与解吸实验 |
2.3.5 共存离子对材料去除铅、锌、镉和砷效果影响 |
2.3.6 材料去除铅、锌、镉和砷的机理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钢渣对铅、锌、镉和砷(Ⅲ)的吸附容量 |
3.2 不同因子对铅、锌、镉和砷(Ⅲ)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1 pH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Ⅲ)吸附效果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Ⅲ)效果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钢渣除铅、锌、镉和砷(Ⅲ)效果影响 |
3.2.4 材料的吸附与解吸 |
3.2.5 共存离子对材料去除铅、锌、镉和砷效果 |
3.2.6 材料去除铅、锌、镉和砷的机理 |
3.2.6.1 几种钢渣和含铁锰矿的成份分析 |
3.2.6.2 钢渣吸附几种重金属的XRD图谱分析 |
3.2.6.3 钢渣吸附几种重金属的扫描电镜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PRB工程应用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设计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模拟PRB柱变化 |
3.2 模拟PRB柱的去除效果 |
4 小结 |
第六章 PPB工程设计 |
1 前言 |
2 设计概述 |
2.1 反应墙类型选择 |
2.2 反应墙材料筛选 |
2.3 反应墙参数确定 |
3 主要单元设计 |
3.1 主体工程设计 |
3.1.1 反应停留时间t |
3.1.2 反应墙厚度B和墙体宽度T |
3.1.3 使用年限 |
3.2 配置工程设计 |
3.2.1 地面硬化处理、排水沟及护坡建设 |
3.2.2 监测井及取样井 |
3.2.3 覆土植草 |
3.2.4 植被绿化 |
3.3 设计图纸及施工说明 |
3.4 施工效果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主要研究结论 |
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设计图纸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造毛竹林施用底肥后出笋及幼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种竹选择 |
2.2 种竹挖取及运输 |
2.3 试验地整地 |
2.4 施肥配置 |
2.5 种竹栽植 |
2.6 抚育管理 |
3 试验结果 |
3.1 种竹基本情况 |
3.2 试验地发笋率和逐年不同类别发笋率情况 |
3.3 种竹施底肥与不施底肥对新生竹 (笋) 影响的对比 |
3.3.1施肥与不施肥对新生竹 (笋) 数量影响。 |
3.3.2施用底肥与不使用底肥对新生竹胸径粗度影响。 |
4 小结 |
(7)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
1.3.2 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
1.3.3 修枝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2.2.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
2.2.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物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分密度对单株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3.2.2 林分密度对林分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3.2.3 林分密度对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2.4 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
3.2.5 根系生物量与林木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 |
3.3 小结 |
4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养分循环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密度林分各组分养分含量及富集特征 |
4.2.2 不同密度单株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
4.2.3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布 |
4.2.4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
4.2.5 不同密度林分养分循环特征 |
4.3 小结 |
5 施肥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施肥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5.2.2 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3 施肥对土共生菌的影响 |
3.2.4 施肥成本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6 修枝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修枝前湿地松林分生长情况 |
6.2.2 修枝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
6.2.3 修枝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
6.2.4 修枝对湿地松松节流脂的影响 |
6.2.5 修枝成本效益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盐碱地资源与分布 |
1.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特点 |
1.3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
1.3.1 灌排措施 |
1.3.2 放淤压盐 |
1.3.3 耕作措施 |
1.3.4 化学改良措施 |
1.4 盐碱地造林技术 |
1.4.1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
1.4.2 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
1.5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 |
1.5.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5.2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指标 |
1.5.2.1 树种耐盐能力评价的形态指标 |
1.5.2.2 树木耐盐能力评价的生理指标 |
1.5.2.3 树木耐盐能力评价的综合生理指标 |
1.6 盐碱地造林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标 |
2.1.2 主要研究内容 |
2.1.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创新点 |
2.1.4 技术路线 |
2.2 试验地自然条件 |
2.3 试验方法 |
2.3.1 整地方式 |
2.3.2 土壤理化性状调查测定 |
2.3.2.1 样品采集 |
2.3.2.2 分析方法 |
2.3.3 造林技术试验 |
2.3.3.1 客土造林 |
2.3.3.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 |
2.3.3.3 基盘配方造林 |
2.3.4 盐碱地造林树种适应性试验 |
2.3.5 生长状况调查 |
2.3.5.1 成活率、株高、地径及生物量调查 |
2.3.5.2 根系分布调查 |
2.3.5.3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
2.3.5.4 净光合等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6 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6.1 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2.3.6.2 保护酶的测定 |
2.3.6.3 渗透调节物质 |
2.3.6.4 质膜透性 |
2.3.7 耐盐能力评价方法 |
3 试验地土壤理化特征 |
3.1 造林地土壤本底特征 |
3.1.1 造林地地面特征 |
3.1.2 土壤质地 |
3.1.3 整地前各地块土壤含盐量 |
3.2 造林后土壤物理性状对比 |
3.3 造林后土壤水盐动态 |
3.3.1 造林后土壤盐分动态 |
3.3.2 不同地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3.3 土壤含盐量分布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
3.3.3.1 土壤含盐量水平分布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3.3.3.2 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3.3.3.2 表层土壤含盐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3.4 土壤PH值的变化 |
3.5 造林后土壤养分的比较 |
3.5.1 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较 |
3.5.2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 |
3.6 小结 |
4.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
4.1 客土造林 |
4.1.1 客土造林方法 |
4.1.2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
4.1.2.1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
4.1.2.2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株高生长对比 |
4.1.2.3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地径生长对比 |
4.1.2.4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
4.1.2.5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
4.1.2.6 绒毛白蜡客土造林光合速率对比 |
4.1.3 刺槐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
4.1.3.1 刺槐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
4.1.3.2 刺槐客土造林株高对比 |
4.1.3.3 刺槐客土造林地径对比 |
4.1.3.4 刺槐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
4.1.3.5 刺槐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
4.1.3.6 刺槐客土造林光合对比 |
4.1.4 侧柏客土造林效果分析 |
4.1.4.1 侧柏客土造林成活率对比 |
4.1.4.2 侧柏客土造林株高对比 |
4.1.4.3 侧柏客土造林地径对比 |
4.1.4.4 侧柏客土造林生物量对比 |
4.1.4.5 侧柏客土造林根系对比 |
4.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试验 |
4.2.1 造林方法与设计 |
4.2.2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成活率 |
4.2.3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造林树木生长状况 |
4.2.4 不同盐碱程度地块树木叶片含水量的变化比较 |
4.2.5 不同地块树木光合速率 |
4.2.6 造林树种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块的受害状况 |
4.3 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
4.3.1 白蜡、刺槐、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
4.3.1.1 白蜡、刺槐、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设计 |
4.3.1.2 绒毛白蜡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
4.3.1.3 刺槐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
4.3.1.4 侧柏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
4.3.2 合欢等5树种3个不同基盘配方造林 |
4.3.2.1 合欢等5树种3种基盘配方造林设计 |
4.3.2.2 合欢等5树种3个不同基盘配方造林效果 |
4.4 小结 |
5 盐碱地造林树种适应性 |
5.1 造林设计 |
5.2. 2008年造林树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树种成活状况分析 |
5.2.2 不同树种高生长状况分析 |
5.2.3 不同树种地径生长状况分析 |
5.2.4 不同树种生物量调查分析 |
5.2.5 不同树种根系分布调查分析 |
5.2.6 不同树种叶片含水量 |
5.2.7 不同树种的光合作用 |
5.3 2009年造林树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5.3.1 不同树种成活状况分析 |
5.3.2 不同树种生长状况分析 |
5.4 造林树种受害状况 |
5.4.1 盐害症状 |
5.4.2 病虫害情况 |
5.4.3 其他受害情况 |
5.5 小结 |
6 造林树种的盐胁迫生理状况 |
6.1 叶片叶绿素含量 |
6.2 保护酶系统 |
6.2.1 SOD酶活性 |
6.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6.2.3 CAT活性 |
6.3 渗透调节物质 |
6.3.1 可溶性蛋白含量 |
6.3.2 可溶性糖 |
6.3.3 脯氨酸含量 |
6.4 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 |
6.4.1 MDA含量 |
6.4.2 膜透性 |
6.5 造林树种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6.6 造林树种生理指标聚类分析 |
6.7 小结 |
7 造林树种耐盐性评价 |
7.1 理论基础与方法 |
7.1.1 理论依据 |
7.1.2 树种耐盐性评价方法 |
7.1.2.1 直接鉴别法 |
7.1.2.2 间接鉴别法 |
7.2 根据树木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直接评价 |
7.2.1 评价指标 |
7.2.2 根据生长形态指标的层次分析模型 |
7.2.3 根据形态指标的树种耐盐性评价结果 |
7.3 根据耐盐性生理指标进行间接评价 |
7.3.1 数据标准化 |
7.3.2 根据综合生理指标的耐盐性评价模型 |
7.3.3 根据生理指标的树种耐盐性评价结果 |
7.4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比较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特点 |
8.1.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 |
8.1.3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 |
8.1.4 造林树种耐盐性评价 |
8.2 讨论 |
8.2.1 进行盐碱土盐渍化程度划分和必要的改良 |
8.2.2 根据土壤盐渍化程度、质地、结构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树种选择 |
8.2.3 科学评价树种耐盐能力 |
8.2.4 营造多树种混交林 |
8.2.5 注重综合治理和盐碱地生态、资源保护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不同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林分特性与立地土壤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人工林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
1.2.2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3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特性的影响 |
1.2.4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状况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概况 |
2.1.2 广东雷州林业局石岭林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措施与设计 |
2.2.2 林分生长量测定 |
2.2.3 土壤状况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林分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特性 |
3.1.1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2 伐根催腐和机耕整地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 |
3.2 尾叶桉的萌芽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3.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3.2.2 尾叶桉U6 无性系萌芽生长差异 |
3.2.3 伐桩直径和伐桩高度对尾叶桉U6 无性系萌芽的影响 |
3.2.4 杂堆、土埋对尾叶桉U6 无性系伐桩萌芽的影响 |
3.2.5 药剂催腐及人工劈除对伐桩萌芽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4.2 不同林龄尾叶桉无性系林地土壤物理性质 |
4.2.1 土壤容重的研究 |
4.2.2 土壤孔隙度的研究 |
4.2.3 土壤持水量的研究 |
4.2.4 综合评价 |
4.3 不同经营措施下尾叶桉无性系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4.3.1 坡地伐根催腐造林与炼山造林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4.3.2 平地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不同林龄尾叶桉土壤养分研究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不同代次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大量元素研究 |
5.1.4 不同代次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微量元素研究 |
5.1.5 不同代次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研究 |
5.2 不同经营措施尾叶桉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研究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伐根催腐造林与炼山造林土壤养分研究(坡地) |
5.2.4 炼山前后土壤养分研究(平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不同经营措施下的桉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影响萌芽的因素 |
6.1.2 不同代次、林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1.3 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四、杉树不同整地方法的对比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杉木第三代种子园早期子代测定研究[D]. 胡希智.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杉木三代种子园高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吴炜.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3]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4]三种密度柳杉人工林生长与经济效益对比研究[D]. 黄奎. 广西大学, 2015(03)
- [5]铅锌矿多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原位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D]. 沈前.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3)
- [6]新造毛竹林施用底肥后出笋及幼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J]. 甘青,贺珑,邹伟,罗洪. 现代园艺, 2013(23)
- [7]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D]. 肖兴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5)
- [8]底肥对新造毛竹出笋及幼竹生长的影响[J]. 马小勤,黄美秀,傅小兵,罗洪. 林业科技情报, 2012(02)
- [9]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 李秀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6)
- [10]不同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林分特性与立地土壤状况研究[D]. 韦东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