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储蓄转化为基础产业建设资金的难点与政策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马长有[1](2005)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秦涛[2](2009)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三,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三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张芷若[3](2019)在《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金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科技金融将当今时代最活跃的两个生产力要素——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起来,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科技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是我国转变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有机融合,已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对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维度来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互相影响、开放的巨系统。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过程的关键,协同作用的程度能够体现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论文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系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程度。首先,论文对科技金融、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耦合、功能耦合、效应耦合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五个方面概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发生机制。认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空间性和潜在性。其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国情,分别构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19982016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水平,探究两系统在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再次,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判。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研究期内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内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度,从区域层面与省级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其耦合特征。通过对两个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测度,划分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类型,并分析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过程。之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释,深入地解释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在前文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剖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1、我国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出显着的沿海与内陆差异。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耦合作用较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沿海—长江经济带—内陆”三级阶梯式变化。3、通过探究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存在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空间关联性较差等问题。4、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的结果表明,影响本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周边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受到周边地区其它因素(包括市场、政府、产业等)的影响,其中,市场带动、证券交易与经济驱动成为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根据研究期内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集聚与互动三种趋向路径。6、在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要求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其次还要不断推进金融机构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最后,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郭建辉[5](2020)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经历了最初的银行电子化和网上银行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更加丰富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业务规模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业务结构上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网贷、众筹、征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多种模式,当前已经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理财、支付、基金、征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中企业和居民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日常衣食住行、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航空酒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的优势,消除了地域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享有平等的金融权;从政府层面上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由放任转为支持鼓励和规范监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匮乏。当前更多的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我国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宏观与微观领域对金融有着“旺盛”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交易活动对金融服务有着高质量的需求,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有着享有金融发展“红利”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同样需要金融体系供给一种新的模式与业态,推动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谋求上市为追求和目标,“圈钱”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网贷企业在“唯利是图”的驱使下,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宗旨,并自我循环,导致问题频发,使实体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抛开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捧”,回归理性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仍然是金融,其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弥补了国有金融主导下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升了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支付结算效率,拉近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缓解了金融压抑,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社会上创业型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拓展了金融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覆盖,满足了社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效率。因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的功能、信用的功能和虚拟经济的特性,其深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资本与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相结合,通过货币流通和资本循环创造价值利润与社会财富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其虚拟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借助信用的推力,其“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的特性加大,进而带来马克思所描述的投机活动和经济危机,因而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促进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两者的定义,这使后续的研究有了立足点。论文以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为背景,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阐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在对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篇论文的框架进行引导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个方面,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文中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本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解析,随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演进阶段,揭示了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显着模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清晰路线。第四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本章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和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矛盾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其具有过度虚拟化产生的“脱实向虚”趋势与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体系供给缺陷的矛盾显着,因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必须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内生与外生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促进了市场中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本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的显着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助推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四个路径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外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正效应的引导,做好对负效应的规制。第六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确立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对模型做统计检验,测算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值与结论。第七章是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和启示。在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即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完善政策体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张丽娜[6](2015)在《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畜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涉及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渠道。畜牧业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条较长的产业,向前可以关联种植业,中间紧密联系加工业,向后离不开流通业与服务业的支持。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产业结构,维护消费者健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吉林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吉林省畜牧业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金融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金融资源向畜牧业发展领域投入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解决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困境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省金融业、农村金融和畜牧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客观评判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金融支持的总体情况。以分析我国和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所处阶段、发展环境为重要背景,通过畜牧业所占比重、增长速度等指标具体研究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全面分析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金融创新手段,并以农村金融体系为视角,客观评价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畜牧业的支持水平;二是从微观层面分析吉林省畜牧业金融供求情况。通过对部分金融机构、畜牧业企业和养殖户的实际调查,结合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并以部分市县的具体情况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养殖户为分析对象建立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金融需求的因素;三是实证检验吉林省畜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以吉林省畜牧业增加值和金融信贷额度为数量经济指标,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对吉林省金融发展与畜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找出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生猪产业为例,利用生猪产业规模比重、金融信贷、财政补贴等指标,进一步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检验金融的发展是否对产业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四是深入探讨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畜牧业自身发展等一些主客观因素,阻碍了金融向畜牧业倾斜的渠道。二者之间存在障碍的成因既有需求型抑制问题,也有供给抑制原因,此外政策性因素也是一定的客观存在;五是详细解读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与经验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模式,以期为吉林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六是提出金融支持促进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全面分析和客观研判,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吉林省畜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看,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进程较快。现状特点表现出吉林省畜牧业已经进入到了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方向转变的特殊时期;二是吉林省畜牧业增长与金融支持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本文对吉林省金融支持与畜牧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金融的发展对畜牧业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度有限,今后应该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考察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影响时发现,畜牧业财政补贴和信贷投入对产业规模都有正向影响,且畜牧业信贷投入的作用要略强于财政补贴,但二者的作用在目前阶段表现较弱。三是吉林省畜牧业的金融支持有发展但仍存在一定困境。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困境主要是金融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这其中既有金融供给抑制方面的因素,也有需求抑制方面的问题。二者共同存在导致了畜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探求原因发现,吉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其根本原因;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能力有限是其直接原因;畜牧业发展的一些特性是其内在原因,而政府政策性缺位是其制度性原因。四是金融支持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农业金融体系与功能、重塑畜牧业发展主体、制定畜牧业金融政策以及创新畜牧业金融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改革和系统地深化。畜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金融支持是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论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利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样本开展研究,并且在实证结论和国内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何晖[7](2012)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作为全国9亿农民老年生活基本保障的新农保制度在“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当前,《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模式、基本原则等框架性内容,具体实施仍需结合各地省情、县情予以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新农保制度在试点过程中面临着制度设计不完善、制度运行存在地区差异、制度实施受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影响以及制度对外部环境造成不确定性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新农保活动在预期目标上的偏离。因此,作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新农保制度,随着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必将面临着如何评价效果、提高效率,识别风险、防范未然、消除不稳定性、实现预期效果等诸多问题。新农保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和境况下,由于无法准确预见的因素,导致新农保活动与绩效和预期目标之间发生的负偏离及相应损失。由于处于制度实施的初期,人们大多普遍关注新农保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忽略其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意识相对薄弱。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预测相结合、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相结合、理论概括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其中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筛选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农保风险防范策略。本文的内容框架除了绪论和结论展望外,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新农保制度及其风险管理内涵的基本界定。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变迁为切入点,在介绍新农保制度建立的条件、制度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农保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新农保风险的要素及其发生的可测性、不可测性,风险补偿或给付的连续性、有限性,以及风险防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等一系列特点,探寻新农保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及意义,以此为支撑,构建“全面识别—关键因素筛选—评估评价—规避防范”新农保风险管理程序,奠定后续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新农保风险因素识别理论探讨。在梳理一般的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常用方法和识别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新农保风险识别的目标、原则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农保风险测度的标准,将新农保“保基本”、“有弹性”、“广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的基本原则转化为新农保风险测度和评价的标准。确立新农保风险管理的期望值,为新农保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部分是对新农保风险因素的全面识别及其关键风险的筛选。通过剖析新农保风险生成的前因性及内、外部机理,阐释新农保风险形成环节及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农保风险识别的具体流程,重点探讨新农保内生风险、外生风险以及外部效应风险等,按照新农保活动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过程对新农保风险系统进行全面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新农保风险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赋值,筛选出新农保关键风险。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对新农保关键风险因素的实证评估。以新农保试点县为实证分析对象,重点考察湖北省宜都等26个县的新农保运行状况,建立调查数据库,从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的财务可持续两方面进行关键风险因素确认。其中,第四部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风险的评估。根据新农保制度设计要求,以“保基本”为标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保险精算及生成农村居民国民生命表,对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风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以及制度碎片化与衔接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则对制度运行中的财务可持续风险进行了评估,具体以湖北省的国家新农保试点、非试点地区为样本,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政策仿真等工具,结合logistic分析,分别对新农保财政风险、集体筹资风险和个人筹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在以上风险识别及确认的基础上探讨新农保风险防范具体策略。遵循新农保风险防范的一定目标和原则,有针对性对新农保关键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其中,制度设计风险防范策略包括设计“统一比率计发+分层补贴差额”的待遇计发方案稳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完善精算制度科学制定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统中有分实现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新农保财务可持续风险防范策略主要包括建立“阶梯式”财政分级补贴机制,因地制宜明确集体筹资责任以及完善个人参保激励机制等。此外,新农保风险的防范策略还包括创新保险基金管理方式、化解待遇给付风险、优化新农保运行外部环境等。
马微[8](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苏静[9](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董利民[10](2004)在《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地矛盾已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化率只有35%,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随着人们对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需求的扩大和城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会更趋尖锐。 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途径,作为协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主要手段,作为推进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二次改革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土地整理工作正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方兴未艾,而且近几年还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土地整理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渠道单一、结构失衡。从土地整理的投资主体分析,应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但目前的实际是政府为主,企业和个人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没有得到吸纳利用。这就使得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事业变成了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和责任,从根本上阻碍了土地整理的进程。二是投入资金规模小、效益低。我国政府土地整理资金主要集中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用作示范项目的区区数十亿元,由于点多面少,即便是示范项目,土地整理效益也不尽如人意。所以,从缓解耕地供求矛盾、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良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寻求新的土地整理资金供应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力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土地整理产业长足发展。 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土地整理融资需要有一套新的理论基础,并在其指导下构建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来调节和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实现土地整理的均衡发展,论文即以此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权理论和融资理论为基础,对融资机制进行理论抽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动静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融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我国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构建完善的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论文写作分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主题思想、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作了说明,同时,对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观点作了简要的提示。 正文分七章。第一章,以土地整理的回顾与发展历程探寻为起点,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界定土地整理概念及特性,进而围绕土地整理的内涵,分析了土地整理运行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方向,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说明土地整理融资是内生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逻辑结果。所有这些,形成了对土地整理融资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依据和逻辑起点。第二章,进一步探究了国内外有关土地整理融资的进展与借鉴,包括土地整理代表性国家德国和荷兰土地整理融资的进展与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融资的进展与借鉴以及我国其它地区的相关研究,为下文以此进行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的创新做了铺垫。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本章从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资金的理解入手,对融资机制的内涵作了合理界定,分析了融资机制的体制基础,并运用静态分析法(即从机制系统内部分析)对融资机制类型进行了理论概括与描述。接着,在审视我国融资机制的变迁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基础设施资本形成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现状的考察,提出了我国土地整理资金形成非均衡增长的理论模型,建议目前我国应实行优先发展土地整理的融资战略。最后,在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土地整理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划分其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地整理,提出了相应的新型融资机制和政策建议。第四章,对土地整理的财政融资进行了研究。对于公共物品类型的土地整理,论文提出应由政府投资和提供。但通过考察我国财政收支的现状,可以看到财政为该类型土地整理融资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因此,论文提出了三条解决途径:其一是完善土地税费体系,加大征收力度,坚持收缴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其二是通过发行国债募集土地整理资金,并对国债发行规模作了回归预测分析;其三是通过国有股的流通和变现筹集土地整理资金,并对此作了经济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第五章,对土地整理的政策性融资进行了研究。论文认为,对于准公共物品类型的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是其最佳资金选择。然而,目前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运用和管理机制都尚不规范,因此论文针对我国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第六章,对私人物品类型土地整理的市场融资进行了研究。论文认为,对于某些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应该放松管制的公共物品类型和准公共物品类型的土地整理,也应逐步实施市场融资。首先,通过对美日两国融资结构的对比分析和对我国目前融资结构的考察,提出我国应建立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行发展的、多种融资方式综合运用的土地整理市场融资机制。其次,具体地对间接融资中的居民储蓄用于土地整理长期投资作了可行性分析:对直接
二、关于储蓄转化为基础产业建设资金的难点与政策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储蓄转化为基础产业建设资金的难点与政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富饶的贫困” |
1.1.2 繁荣与贫困共存 |
1.1.3 西部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
1.1.4 金融资本的推动 |
1.1.5 金融结构的区域失衡 |
1.1.6 金融全球化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实践 |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1.1 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分解 |
2.1.2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1.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
2.1.5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
2.2.1 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2.2.2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2.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
2.3 对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简短评述 |
2.4 对理论考察得出的几点结论 |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
3.1 现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
3.1.1 实物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交融 |
3.1.2 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 |
3.1.3 直接融资比例上升 |
3.1.4 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 |
3.2 金融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3.2.1 有效动员储蓄 |
3.2.2 优化资源配置 |
3.2.3 促进公司治理 |
3.2.4 便利风险管理 |
3.2.5 便利商品交换 |
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总量关系 |
3.4 金融发展作用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3.5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贡献度 |
3.5.1 金融在要素投入量提高中的贡献 |
3.5.2 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 |
3.5.3 金融对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 |
3.5.4 金融在经济增长率中的总体贡献度 |
3.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
3.6.1 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 |
3.6.2 金融已成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心 |
3.6.3 金融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心 |
3.6.4 金融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核心 |
3.7 结论与展望 |
4 西部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 |
4.1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特殊性 |
4.2 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的途径 |
4.2.1 商品买卖所形成的资金流动 |
4.2.2 劳务输出与资金流动 |
4.2.3 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金流动 |
4.2.4 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
4.2.5 证券市场引起的资金流动 |
4.2.6 外商直接投引起的资金流动 |
4.3 区域间货币资本流动的失衡 |
4.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间分布的失衡 |
4.3.2 货币资金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
4.3.3 政府预算资金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
4.3.4 民间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
4.3.5 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
4.3.6 其他资本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
4.4 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差距关系的分析 |
4.5 区域发展中的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
4.5.1 塑造合理的区域间资金流动格局的理论思考 |
4.5.2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5.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静态分析 |
5.1.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
5.1.2 西部开发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
5.1.3 西部开发处于需求约束的市场环境中 |
5.1.4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传导过程 |
5.1.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内容 |
5.2 金融协调西部经济发展的动态逻辑 |
5.2.1 企业成长阶段与西部金融的动态支持 |
5.2.2 金融协调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
5.3 金融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
5.3.1 金融市场对区域资本形成的促进功能 |
5.3.2 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5.3.3 金融发展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 |
5.3.4 金融发展推进西部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
6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实依据 |
6.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 |
6.1.1 东西部地区GDP及增长率差异比较 |
6.1.2 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差异比较 |
6.1.3 东西部地区工业增长率差异比较 |
6.1.4 东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
6.1.5 东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比较 |
6.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实状态 |
6.2.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
6.2.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
6.2.3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6.3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及成因探析 |
6.3.1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分析 |
6.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成因探析 |
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7.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
7.1.1 深圳特区经济开发与金融支持 |
7.1.2 上海浦东经济区开发与金融支持 |
7.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
7.2.1 美国西部开发与金融支持 |
7.2.2 日本北海道开发与金融支持 |
7.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启示 |
8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
8.1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化调整 |
8.1.1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实践 |
8.1.2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调整 |
8.2 西部货币市场的深化发展 |
8.2.1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8.2.2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
8.2.3 实现商业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
8.3 西部资本市场的多层化发展 |
8.3.1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
8.3.2 西部股票市场的发展 |
8.3.3 西部债券市场的发展 |
8.3.4 西部基金市场的发展 |
8.3.5 西部产权市场的发展 |
8.3.6 西部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 |
8.4 西部农村金融的发展 |
8.4.1 西部金融支农力度弱 |
8.4.2 西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4.3 西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
8.5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
8.5.1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 |
8.5.2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理由 |
8.5.3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 |
8.5.4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 |
8.6 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效率 |
8.6.1 西部金融面临对外开放的挑战 |
8.6.2 开拓创新:西部金融业的战略抉择 |
8.6.3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声明 |
致谢 |
(2)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分析框架 |
1.3.4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林业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 产融结合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4 金融创新理论 |
3 林业金融支持机理与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
3.1.1 林业金融资源效应作用机理 |
3.1.2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机制 |
3.1.3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渠道 |
3.2 林业资本形成机制与投资效率分析 |
3.2.1 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构建 |
3.2.2 林业投资来源与结构分析 |
3.2.3 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3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总体框架 |
3.3.1 林业金融支持内在逻辑框架 |
3.3.2 财政性融资支持体系框架 |
3.3.3 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3.4 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4 林业融资需求分析与信贷约束解决机制 |
4.1 林业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
4.1.1 林农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分析 |
4.1.2 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
4.2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4.2.2 林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4.3 抵押机制在林业信贷融资中应用模式 |
4.3.1 抵押机制作用机理与应用总体框架 |
4.3.2 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效果评价 |
4.3.3 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应用模式 |
4.3.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机制创新 |
4.4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
4.4.1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
4.4.2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设计思路 |
5 林业产业吸融力(引资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
5.1 商品林投资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
5.1.1 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汇集计算 |
5.1.2 基于典型地区造林成本计算 |
5.1.3 基于典型栽培模式成本计算 |
5.1.4 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观察 |
5.2 商品林投资风险种类及水平测定 |
5.2.1 商品林投资风险分类 |
5.2.2 商品林投资风险评估 |
5.3 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5.4 增强林业产业引资能力总体思路 |
5.4.1 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5.4.2 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
5.4.3 健全林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
5.4.4 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设计 |
5.4.5 建立林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
6 林业融资模式优化与金融工具创新机制 |
6.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
6.1.1 林业企业股票融资模式设计 |
6.1.2 林业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设计 |
6.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创新方式 |
6.2.1 信托融资制度内涵及功能优势 |
6.2.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
6.2.3 林业信托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 |
6.2.4 林业信托融资中的关键问题 |
6.2.5 林业信托融资项目典型案例 |
6.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应用模式 |
6.3.1 产业投资基金经济学内涵及特点 |
6.3.2 设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运营模式 |
6.3.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障碍分析 |
6.3.5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优惠政策设计 |
6.4 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 |
6.4.1 林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机理 |
6.4.2 林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
6.4.3 林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设计 |
6.4.4 林业风险投资政策保障体系 |
6.5 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创新 |
6.5.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过程 |
6.5.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特征 |
6.5.3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机理 |
6.5.4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
6.5.5 林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
6.6 林业项目 BOT 融资模式应用与创新 |
6.6.1 BOT 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
6.6.2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可行性分析 |
6.6.3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应用模式 |
6.6.4 政府在林业项目 BOT 融资中作用 |
7 林业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构建 |
7.1 林业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
7.1.1 林业风险管理工具组合模式 |
7.1.2 林业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
7.2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模式 |
7.2.1 林业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7.2.2 林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难点 |
7.2.3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
7.2.4 林业保险组织运营模式设计 |
7.3 林产品期货市场重建与发展策略 |
7.3.1 林产品期货含义与基本特点 |
7.3.2 林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
7.3.3 林产品期货发展可行性分析 |
7.3.4 林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
8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发展模式 |
8.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8.1.1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原则 |
8.1.2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方式 |
8.1.3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主体 |
8.1.4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结构 |
8.2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1 财政性融资支持发展模式 |
8.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3 商业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4 金融支持体系互动发展模式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1:林农信贷约束调查问卷分析 |
附件2:商品林项目投资收益情况表 |
(3)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科技金融 |
二、区域经济发展 |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核心—边缘”理论 |
三、灰色关联理论 |
四、新供给理论 |
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 |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三、金融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判定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要素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形式 |
一、结构耦合 |
二、功能耦合 |
三、效应耦合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
一、市场机制 |
二、政府机制 |
三、产业机制 |
四、社会机制 |
五、空间机制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空间性 |
三、潜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指标体系 |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四、综合评价指标测算 |
第二节 科技金融水平时空变化 |
一、科技金融水平时序分析 |
二、科技金融水平空间演化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变化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序分析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异同点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相同点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进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二节 耦合度模型与测算 |
一、耦合度模型构建 |
二、耦合度测度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空分析 |
一、时序过程分析 |
二、空间过程分析 |
三、收敛性分析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类 |
一、耦合度区域差异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方法 |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
第二节 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变过程 |
一、类型划分标准及意义 |
二、耦合协调类型时空演变过程 |
第三节 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 |
一、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第四节 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三、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其GMM估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问题 |
一、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 |
二、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提升缓慢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性较差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目标 |
一、经济目标 |
二、社会目标 |
三、生态目标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路径分析 |
一、耦合协调趋向路径 |
二、耦合协调集聚路径 |
三、耦合协调互动路径 |
第四节 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二、推进金融机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 |
三、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辐射范围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 |
2.1.1 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 |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2.1.3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
2.1.4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
2.1.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2 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界定 |
2.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界定 |
2.2.2 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功能与特征 |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 |
3.1 互联网金融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
3.1.1 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功能属性 |
3.1.2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功能 |
3.1.3 互联网金融虚拟经济特性 |
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阶段 |
3.2.1 货币形式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 |
3.2.2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银行电子化阶段 |
3.2.3 2002年至2012年成熟的第三方支付阶段 |
3.2.4 2013年至今的金融全领域阶段 |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特征 |
3.3.1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实体经济基础 |
3.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创新性和递进性 |
3.3.3 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差异化影响 |
3.4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演进中的显着模式 |
3.4.1 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卡跨越和交易去现金化 |
3.4.2 大数据下的征信——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 |
3.4.3 金融混业经营——大型互联网金融巨头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 |
4.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4.1.1 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4.1.2 互联网金融过度虚拟化下的“脱实向虚” |
4.2 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缺陷的现实矛盾 |
4.2.1 实体经济中宏观和微观金融需求 |
4.2.2 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缺陷 |
4.3 内生与外生条件的驱动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
4.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驱动条件 |
4.3.2 技术的外生驱动条件 |
4.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 |
4.3.4 实体经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 |
5.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 |
5.1.1 降低交易成本与提高资金效率 |
5.1.2 扩大金融覆盖和激发市场内生需求 |
5.1.3 推动金融市场利率改革 |
5.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
5.2.1 传统金融的延伸——金融互联网化 |
5.2.2 互联网融资模式——新型投融资平台 |
5.2.3 兼具效率与便捷的金融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 |
5.2.4 技术升级的金融新形态——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金融 |
5.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效应 |
5.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
5.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负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
6.1.1 研究基础与设计 |
6.1.2 指标选取原则 |
6.1.3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6.2.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6.2.2 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
6.2.3 实证分析研究 |
6.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和结论 |
6.3.1 互联网金融要素影响分析 |
6.3.2 非互联网金融相关要素影响分析 |
6.3.3 实证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7.1 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7.1.1 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和审慎监管制度 |
7.1.2 制定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
7.1.3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
7.1.4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
7.2 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
7.2.1 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
7.2.2 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 |
7.2.3 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范围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状况 |
3.1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
3.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
3.3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
3.4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
4.1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主体及作用 |
4.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主体及需求现状 |
4.3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供求的案例调查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支持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5.2 基于VAR模型的吉林省金融支持与畜牧业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
5.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金融支持对畜牧业规模养殖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支持吉林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
6.1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困境 |
6.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金融支持困境成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7.1 国外金融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及做法 |
7.2 国内金融支持畜牧业的政策措施 |
7.3 经验借鉴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可能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 |
0.4 研究内容框架 |
0.5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概述 |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
1.1.1 老农保制度的反思 |
1.1.2 新农保制度概况 |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 |
1.2.1 风险的概念 |
1.2.2 新农保风险的界定 |
1.2.3 新农保风险的要素 |
1.2.4 新农保风险的特点 |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风险管理 |
1.3.1 风险管理的涵义及内容 |
1.3.2 新农保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及意义 |
1.3.3 新农保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识别的理论探讨 |
2.1 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
2.1.1 风险识别的基本内容 |
2.1.2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
2.1.3 风险识别的过程 |
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
2.2.1 新农保风险识别的目标及原则 |
2.2.2 新农保风险识别的方法 |
2.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识别依据 |
2.3.1 保基本 |
2.3.2 有弹性 |
2.3.3 广覆盖 |
2.3.4 多层次 |
2.3.5 可持续 |
第3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识别与关键风险筛选 |
3.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的生成机理分析 |
3.1.1 新农保风险生成的前因性分析 |
3.1.2 新农保运作流程及其风险 |
3.1.3 新农保风险形成的过程 |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的识别过程 |
3.2.1 初步识别 |
3.2.2 因素筛选 |
3.2.3 监测评估 |
3.2.4 识别诊断 |
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系统识别 |
3.3.1 制度内生风险 |
3.3.2 制度外生风险 |
3.3.3 制度外部效应风险 |
3.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键风险的赋值及筛选 |
3.4.1 新农保风险因素指标层的构建 |
3.4.2 基于AHP法和德尔菲专家预测法的新农保关键风险筛选 |
第4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风险评估 |
4.1 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
4.1.1 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
4.1.2 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
4.2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评估 |
4.2.1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产生背景 |
4.2.2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精算模型及农村国民生命表 |
4.2.3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评估结论 |
4.3 制度碎片化与衔接风险评估 |
4.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碎片化”风险 |
4.3.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风险 |
第5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风险评估 |
5.1 财政风险评估 |
5.1.1 中央及省级财政风险评价 |
5.1.2 县级财政风险评估——以湖北省部分试点地区为例 |
5.1.3 县级财政补贴风险评估结论 |
5.2 集体筹资风险评估 |
5.2.1 集体筹资意愿分析 |
5.2.2 集体经济补助能力评估 |
5.3 个人账户筹资意愿风险评估 |
5.3.1 新农保参保意愿风险 |
5.3.2 新农保制度满意度评价 |
5.4 个人缴费能力评估 |
5.4.1 缴费能力评估 |
5.4.2 影响农民缴费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6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策略 |
6.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的目标和原则 |
6.1.1 新农保风险防范的目标 |
6.1.2 新农保风险防范的原则 |
6.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风险的防范 |
6.2.1 稳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
6.2.2 规避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 |
6.2.3 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 |
6.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风险的防范 |
6.3.1 建立稳健的财政分级补贴机制 |
6.3.2 因地制宜明确集体筹资责任 |
6.3.3 完善个人参保激励机制 |
6.3.4 创新保险基金管理方式 |
6.3.5 化解待遇给付风险 |
6.3.6 优化新农保运行外部环境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附录一:新农保关键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2011年7月新农保调查问卷(参保、未参保) |
附录三:湖北省国民生命表 |
附录四:湖南省张家界市国民生命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
2.1.2 金融结构理论 |
2.1.3 金融深化理论 |
2.1.4 金融约束理论 |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1.2.2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 贫困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
2.2.1 贫困理论 |
2.2.2 贫困缓减相关理论 |
第3章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分析 |
3.1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 |
3.1.1 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2 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
3.2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 |
3.2.1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合作关系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 |
3.2.2 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
3.2.3 非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4.1.1 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创建与反复( 1949-1978) |
4.1.2 单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9-1992) |
4.1.3“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1993-2002) |
4.1.4“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2003—) |
4.2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4.2.1 农户的资金需求分析 |
4.2.2 农村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组织的资金需求分析 |
4.2.3 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需求分析 |
4.3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4.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
4.3.2 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
4.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
4.4.1 计量模型与指标数据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4.4.3 结论与启示 |
4.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探讨 |
4.5.1 农村金融生态难以有效承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
4.5.2 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
4.5.3 农村金融供需规模失衡与供需结构“错配”并存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测度与评价 |
5.1 中国农村贫困及其成因的多维透视 |
5.1.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考察 |
5.1.2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分析 |
5.2 基于FGT贫困指数的中国农村贫困测度 |
5.2.1 模型、方法与数据 |
5.2.2 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与强度分析 |
5.3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3.1 经济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2 社会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3 环境与生态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4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5.4 基于熵权综合指数法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算与评价 |
5.4.1 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
5.4.2 指标与数据 |
5.4.3 2001-2011年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度与评价 |
5.5 中国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及其评价 |
5.5.1 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变迁及其成效 |
5.5.2 农村金融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 |
6.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 |
6.1.1 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实证模型设立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6.2.1 PSTR模型估计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6.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
6.3.1 实证模型构建 |
6.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第7章 农村金融减贫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7.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
7.1.1 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
7.1.2 日本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
7.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
7.2.2 印度“银行—自助小组”联接下的小额信贷 |
7.3 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经验 |
7.3.1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重要保障 |
7.3.2 正确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7.3.3 重视服务特定群体的小额信贷的发育与成长 |
7.3.4 正视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化”的趋势与诉求 |
7.3.5 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商业利益保证 |
7.3.6 不断推进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
7.3.7 建立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
第8章 提升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政策研究 |
8.1 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8.1.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协同效应 |
8.1.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8.1.3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
8.1.4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有效配置 |
8.2 强化农村金融的减贫功能,提升金融减贫的深度与强度 |
8.2.1 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 |
8.2.2 完善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 |
8.2.3 增加服务特定贫困群体的小额信贷产品供给 |
8.2.4 引导和推进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衔接 |
8.2.5 加快推进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工程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10)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一) 我国现阶段开展土地整理的内在动因 |
(二) 我国现阶段开展土地整理的外部条件 |
二、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
(一) 研究的主题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体系和结构 |
五、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土地整理的回顾与发展 |
一、 土地整理的历史溯源 |
(一) 国外土地整理 |
(二) 我国土地整理 |
二、 土地整理的内涵及其特性 |
(一) 土地整理内涵 |
(二) 土地整理特性 |
三、 土地整理的重要理论依据 |
(一) 系统理论 |
(二) 不可逆过程理论 |
(三) 生产力理论 |
(四) 地域分异理论 |
(五) 可持续利用理论 |
(六) 生态经济理论 |
(七)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
四、 土地整理的发展方向分析 |
(一) 综合化 |
(二) 一体化 |
(三) 生态化 |
(四) 公共化 |
(五) 多样化 |
五、 基本结论 |
第二章 国内外土地整理融资的进展与借鉴 |
一、 国外土地整理融资借鉴 |
(一) 荷兰土地整理融资 |
(二) 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融资 |
二、 我国台湾地区农地重划融资与借鉴 |
(一) 我国台湾地区农地重划融资 |
(二) 启示与借鉴 |
三、 我国其他地区的土地整理与融资 |
(一) 土地整理机制与模式 |
(二) 土地整理融资对策 |
四、 基本结论 |
第三章 我国土地整理融资机制创新 |
一、 融资机制的体制基础 |
(一) 资金与融资机制的内涵 |
(二) 体制结构和融资机制的类型 |
二、 我国融资机制的变迁与发展 |
(一) 财政拨款型融资机制 |
(二) 银行贷款型融资机制 |
(三) 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 |
三、 我国土地整理资金形成战略及其融资机制创新 |
(一) 我国土地整理资金形成战略创新 |
(二) 我国土地整理融资机制及其创新 |
第四章 土地整理的财政融资 |
一、 政府介入和直接投资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物品概念及特性 |
(二) 环境外部性理论 |
(三)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理论模型 |
(四) 公共物品的市场配置障碍与成本--收益分析 |
(五) 公共物品和环境外部性理论:政府干预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六) 政府干预土地整理的其他动因 |
二、 国家财政收支演变及其供给方式和融资方式的创新 |
(一) 国家财政收支的演变 |
(二) 供给方式的创新 |
(三) 融资方式的创新 |
第五章 土地整理的政策性融资 |
一、 准公共物品的简介 |
二、 政策性融资是准公共物品类型土地整理的最佳资金选择 |
三、 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
(一) 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 |
(二) 土地整理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与管理 |
第六章 土地整理的市场融资 |
一、 土地整理市场融资的理论基础 |
(一) 私人物品的简介 |
(二) 土地整理行业管制的放松 |
二、 市场融资 |
(一) 间接融资:居民储蓄用于土地整理长期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
(二) 直接融资:债券、股票、产业投资基金 |
(三) 几种新型融资方式:融资租赁、BOT融资、PPP融资、土地基金、资产证券化 |
(四) 融资结构优化 |
第七章 制度创新与结论 |
一、 制度创新 |
(一)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 |
(二) 土地整理证券化设计与环境培育 |
(三) 农地整理权属调整方案设计 |
二、 结论 |
(一) 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
(二)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着作 |
致谢 |
四、关于储蓄转化为基础产业建设资金的难点与政策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08)
- [2]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3]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 张芷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D]. 郭建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6]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张丽娜.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4)
- [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 何晖. 武汉大学, 2012(06)
- [8]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02)
- [10]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D]. 董利民.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