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鄱阳湖高度流行区三种控制耕牛血吸虫病策略的费用和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单翔翔[1](2021)在《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应用卫生策略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为促进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控合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①文献研究。查询文献资料了解中国和老挝两国血吸虫病消除策略、防治措施、资金投入、政治经济、技术环境、社会人口、自然环境等现状。②系统分析法。将中国和老挝的血吸虫病消除策略都看作是一个系统,对涉及到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中国和老挝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③比较研究法。比较中老两国消除血吸虫策略、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宏观环境等,明确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④STEEPLE分析法。分析中老两国社会/人口、技术、经济、环境/自然、政治、法律、道德等宏观环境对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有效实施的影响。⑤关键人物访谈法。通过访谈官员和专家,了解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相关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等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结果:中老两国宏观环境的差异。在与血吸虫病传播相关的生活行为上,中国和老挝有不同的地方,中国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在水田劳作也是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老挝不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湄公血吸虫中间螺宿主的分布特点所决定;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支撑医疗卫生业务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深化医改的新引擎;老挝经济总量远低于中国,产业结构也不如中国完善,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低于中国。中国建立了近乎全人群覆盖的庞大医疗保障体系,老挝医疗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老挝血吸虫病流行于湄公河流域的局部地区,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相对单一,消除策略上具有统一性。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地理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消除策略上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中老两国在卫生立法方面都作出了努力,中国在有关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相对更加完善,法律环境为消除血吸虫病策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宗教信仰对于老挝人民的精神、思想和道德观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老挝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分析。湄公血吸虫病的传播是季节性的,流行时间为3-5月,我国湖区血吸虫感染在4-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湄公血吸虫中间宿主开放拟钉螺只有在湄公河及其部分支流的浅水地区才有发现,在湖泊、水库、沟渠、灌溉渠、鱼塘和稻田中都没有发现过。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是两栖动物,与开放拟钉螺有着不同的栖息地,如沟渠、排水沟、稻田、湿地、湖岸和人工池塘的边缘;在老挝,儿童青少年有更大的暴露和感染风险。在典型的中国湖区,大多数感染发生在18至49岁的男性中,大多数人感染血吸虫是由职业驱动的。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比较分析。老挝的消除策略中没有提到针对螺的控制,我国实施的农业、林业和环境改造工程等尚不适用于老挝。湄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目前确认的仅有犬和猪,而猪因进入湄公河水域可能性低,感染并不常见。鉴于中老两国血吸虫动物宿主的差异,我国实施的人畜化疗、封洲禁牧、家畜圈养、以机代牛等措施不适用于老挝的实际情况。因此,在针对动物宿主的控制策略上,中老两国有很大差异。老挝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主要是群体化疗(mass drug administration,MDA)、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干预(Community-Led water,sanitation and hygiene interventions,CL-SWASH)、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这些领域,中老两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挝经过多轮MDA的实施,血吸虫病患病率迅速降低,单独应用Kato-Katz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老挝血吸虫病防治经费主要来源于WHO及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本国政府财政投入非常有限。整体上,经费来源结构相对固定和单一。我国经费来源结构上相对多样化。结论: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包括:社区防病意识薄弱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实用型新技术的研发及现场应用有待推广;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水利工程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病媒控制困难等。中国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包括:钉螺控制困难;动物传染源控制困难;生产和生活行为难以控制等。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的建议包括:优化政府战略和政策的执行环境;完善卫生筹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保障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应用实用型新技术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和监测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社区人群防病意识。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一是深化与WHO等机构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二是加强中老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机构间合作。基于两国的实际情况,中老两国在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交流主要应着眼于MDA、健康教育和CL-SWASH等,具体包括绘制风险地图、提高化疗覆盖率、优化诊断工具、强化监测和应对等。同时实用型新技术(包括检测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现场应用与推广也将是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
窦国纬[2](2021)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肖雄[3](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苏亚聪[4](2020)在《基于LandSat-8影像构建指数识别钉螺孳生地》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血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湖北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寄生的唯一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和扩散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生物因素。值得警惕的是,局部地区尤其是湖沼型流行区的钉螺孳生地面积常年居高不下,并时有新发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出现,对遏制血吸虫病疫情的反弹和蔓延提出了挑战,因此识别并消灭钉螺孳生地是巩固和防治血吸虫病最有效、持久的措施。自1960年开始,遥感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重访周期短,易于观测地表的特点,使得遥感技术在识别、提取、监测钉螺孳生地的研究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传统的钉螺孳生地识别方法是通过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土壤湿度等指数,并无一个能够直接反映钉螺孳生地分布的指标。本文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开展了钉螺孳生地信息提取研究,探讨了基于影像的光谱特征提取钉螺孳生地可行性。本课题选取典型的湖沼型流行区一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为研究现场,基于钉螺孳生地光谱特征构建钉螺指数,采用ROC-约登指数法对遥感影像进行阈值分割,预测钉螺孳生地,对防治血吸虫病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在对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辐射校正的基础上,综合有螺点、无螺点的实测数据,得到研究区有螺地物、无螺地物的光谱特征,确定特征波段,研究发现在近红外波段(NIR)有螺地物反射率高与无螺地物,在蓝绿红三波段有螺地物反射率低于无螺地物,采用单波段阈值法、比值法和差值法,基于近红外、红、绿。蓝波段构建钉螺特征指数,选择特征波段采用ROC-约登指数法确定特征指数阈值,根据特征阈值分割遥感影像,识别钉螺孳生地,并进行精度评价,其中钉螺特征指数I30的识别总体精度达到90.29%,Kappa系数为0.806,较传统指标植被指数总体精度提高了 1.27%,Kappa系数提高了 0.015,较传统指标土壤湿度总体精度提高了 8.94%,Kappa系数提高了 0.179。结果表明,采用光谱特征构建特征指数法在钉螺孳生地提取中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优于传统指数。(2)利用2014-2018年多时相的遥感数据获得的特征指数、植被指数、土壤湿度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ROC-约登指数法确定阈值,分割影像,确定钉螺孳生地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时期的空间分布,钉螺孳生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季节钉螺孳生地空间分布基本相同为鄱阳湖外围洲滩区域,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试验中特征指数130的识别精度最高,夏季试验中特征指数113的识别精度最高;且2014-2018年钉螺孳生地的空间范围逐年减少。(3)为验证构建的钉螺特征指数的普适性,在安徽省长江流域部分区域采集实测钉螺数据,并与传统指数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特征指数的识别精度高于植被指数的精度,具有普适性。
孙阳[5](2020)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长期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的12个省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在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和工作中,主要侧重于研究自然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同样重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口、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进而影响了血吸虫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准确评价城镇化水平,探究城镇化对血吸虫病影响的时空特性,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同时使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2000-2015年安徽县级城镇化水平,并使用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农业机械化等指标计算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将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与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时空分布分析,分析使用两种灯光数据估算长时间序列县级城镇化水平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收集影响血吸虫病的自然因素数据,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并讨论该影响的时空特性,为防治血吸虫病、保障公众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计算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首先计算2000-2013年的DMSP-OLS年平均夜间灯光指数和2012-2015年的NPP-VIIRS年平均夜间灯光指数。然后以NPP-VIIRS灯光指数为自变量,以DMSP-OLS灯光指数为因变量,对2012年和2013年的两种灯光指数年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两种不同分辨率灯光数据的对应关系。拟合得到三次多项式y0.018x3-0.677x2+9.183x+2.750(F=3.252,显着性检验P<0.001,R2=0.957)。利用建立的拟合模型,将2012-2015年的NPP-VIIRS灯光指数转化为DMSP-OLS灯光指数,得到2000-2015年安徽县级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2.计算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使用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复合指标法,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农业机械化四个方面选择19个能充分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所有指标的标准化值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2000-2015年安徽县级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3.分析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估算城镇化水平的可行性。对2000-2015年安徽县级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和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讨论两种方法计算的城镇化水平时空分布的异同点,分析同时使用两种灯光数据估算长时间序列城镇化水平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和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在县级尺度上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P<0.05),线性回归的回归方程为y=0.008x+0.102(F=3561.996,显着性检验P<0.05,R2=0.82)。灯光指数和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空间上,安徽省县级城镇化水平整体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规律;时间上,2000-2015年安徽省县级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同时使用两种灯光数据估算2000-2015年安徽省县级城镇化水平的方法是可行的。4.分析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收集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共6类43个自然因素指标,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得到2000-2015年安徽县级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数据。使用共线性检验和显着性检验的方法对自然因素变量进行筛选和降维,去除变量间的共线性。以血吸虫病感染率为因变量,以各影响因素(包括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和筛选后的自然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分析城镇化水平对血吸虫病感染率的影响。同时建立OLS、TWR、GWR模型,与GTWR模型作比较。模型结果显示,与其他三种模型相比,GTWR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城镇化对血吸虫病影响(R2=0.804)。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城镇化可以抑制血吸虫病的传播;2)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更大;而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会减小;3)即使城镇化水平提高,但如果不加强防控,同样会导致血吸虫病疫情复发。
胡小康[6](2020)在《基于生态位模型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地区分布和流行趋势。使用生态位模型分析方法,探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并进一步评估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预测高风险区分布,为疫情监测及防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从2004-201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中收集流行县(市、区)基本情况和人群、耕牛查病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分布、患病人数、人群血吸虫血检阳性率、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2004-2015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防治资料为主,获取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分布存在点数据,并收集气候、地理、社会经济等13个环境变量数据。运用R3.6.1软件的biomod2程序包建立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urface Range Envelope,SRE)、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models,GLM)、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MARS)、广义推进模型(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分类树分析(Classification Tree Analysis,CTA)、柔性判别分析(Flexible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等 1 0 种生态位模型,基于AUC值、Kappa统计量和TSS值等三个指标评价模型精度,分析环境变量重要性,选取最优模型预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构建生态位模型分析方法。从2004-201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和2005-2014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调查数据中分别获取血吸虫病县级和村级分布存在点数据集,使用生态位模型分析方法对两套数据分别拟合模型并评价比较,分析环境变量重要性,通过AUC值和TSS值筛选构建组合模型评估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结果:2004年至2017年的疫情资料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防治工作持续进展,12个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已有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2016年实现血吸虫病消除,四川2017年实现传播阻断,云南、江苏、湖北分别在2009年、2010年、2014年实现传播控制,安徽、江西、湖南等3个2015年实现传播控制。全国血吸虫病人数逐年下降,由2004年的84万余人减少到2017年的不足4万,累计下降超过95.54%。全国人群血检阳性率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明显降低,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探测研究结果显示,10种生态位模型预测精度评价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C值,H=73.944,P<0.05;Kappa值,H=53.034,P<0.05;TSS 值,H=53.881,P<0.05)。其中 RF 模型性能最优(AUC 值 0.976±0.009、Kappa值为0.851±0.043、TSS值为0.851±0.043),环境变量重要性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年平均降水量(AAP)、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密度(DP)、海拔高度(EL)、牛种群密度(DBP),累计百分比占92.01%。基于RF的生态位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传播风险区占云南省面积的5.5%,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中中低风险区占4.1%,高风险区面积占1.4%,主要分布在永胜县北部、鹤庆县北部、洱源县东部和中部、大理市中部和东南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中部、弥渡县西北部以及祥云县和姚安县散在分布的局部地区。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中,基于县级数据集的10种模型结果评价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C值,H=63.688,P<0.05;Kappa值,H=51.161,P<0.05;TSS值,H=51.789,P<0.05)。其中RF、GBM模型的性能较优,环境变量重要性居前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密度(DP)、气温年较差(BIO7)、年度植被指数(ANDVI)、湿润指数(IM)、年平均气温(AAT)、年平均降水量(AAP),组合模型预测的风险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鄱阳湖地区、湖北省东部、洞庭湖地区以及四川省中部、云南省中部地区,且风险区多呈现以城市为中心的聚集性分布。基于村级数据集的10种模型评价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C值,H=69.816,P<0.05;Kappa值,H=65.002,P<0.05;TSS 值,H=66.018,P<0.05),以 GBM、RF、MARS、FDA、ANN这五种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佳,AUC值大于0.9且TSS值在0.8以上,环境变量重要性居前列的是:年平均气温(AAT)、海拔高度(EL)、湿润指数(IM)、国内生产总值(GDP)、气温年较差(BIO7)、月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组合模型预测的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四川和云南的局部地区。最终选择基于村级数据集的组合生态位模型评估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结果显示传播风险分布区占全国面积的10.96%,其中低风险区占4.55%,中风险区占2.01%,高风险区占1.91%,很高风险区占2.48%。高风险区和很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安徽中部、江苏南部和江西北部等地区。结论:从整体来看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目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生态位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估血吸虫病传播水平,建模结果显示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全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中,村级数据集结果优于县级数据集结果,气候类变量在建模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组合模型结果预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
辜柔[7](2020)在《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文中研究指明血吸虫病作为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染速度快、危害性大的疾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我国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因其自然、社会原因,徽州地区长期遭受血吸虫病的肆虐。此病已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号召下,1951年徽州地区开始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1~1954年是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阶段:成立了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调查疫情,并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1955~1957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阶段: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进一步加强粪管工作,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动了血防工作的发展。1958~1960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阶段。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徽州地区在血防上出现浮夸风和瞎指挥风,导致了疫情的反弹。1961~1965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时期:纠正“大跃进”的错误,确定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流行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并发动群众开展了灭螺歼灭战,血防逐渐恢复了正常化。1966~1978年是血吸虫病防治从低潮到再兴阶段: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血防机构被裁剪,血防人员下放,血防工作陷入了低潮;1970年,在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1970(2)号和1970(49)号文件的指导下,徽州地区重新建立健全各级血防组织,积极培训血防骨干队伍,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坚持反复查螺灭螺,加强“两管”。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在徽州地区掀起,血防工作进入了再兴阶段。1978年,徽州地委宣布,全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仍取得良好的成效:到1978年,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给我们留下了经验,即执政党要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要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要坚持宣传动员、群防群治;要积极进行医学创新。徽州地区历时20多年的血防,有成功,也有失误,虽然曲折,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们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党和政府正是总结了历史上疫情防治的历史经验,开展联防联控,建立了严格有效的防控防治体系,使中国能逐步控制疫情的蔓延,不仅为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治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答卷。
姚甲凯,戴建荣[8](2020)在《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及治疗现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华支睾吸虫病,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为了给华支睾吸虫病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综合了最近几年来华支睾吸虫病的最新治疗现状以及我国当前的流行情况。
林矫矫[9](2019)在《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回顾了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控历程,及不同防控时期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指出虽然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影响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该病在局部地区仍有死灰复燃或疫情回升的风险。血防工作者需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重点地区防治力度,巩固防控成果,突破消除家畜血吸虫病的关键技术难点,探讨提出精准防控技术措施和策略,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张玲瑜[10](2019)在《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吸虫病是我国最严重的地方病之一,其危害性极大,被称为“危害六生”,即危害生产、生活、生命、生长、生育、生趣。新中国成立前,受血吸虫肆虐严重的地方,常常出现村毁人亡、田地荒芜的残破景象,给城乡民众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一直以来,长江流域都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特别是太湖流域、江苏吴县到浙江嘉兴一带的地区灾害最为突出。位于该区域中心地带的昆山县更是全国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面积最广、患者最多的县,甚至位列全国十大血吸虫流行最严重县之首。本文试图从昆山所藏的血防资料入手,对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展开分析,以期对卫生的现代化有所讨论。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血吸虫病在昆山的流行状况,包括流行程度、流行原因以及危害,为第二章的防治工作作原因和原理上的解释。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具体讨论昆山在中央与地方的领导下如何开展血防工作,分析血防组织的建立过程,血防宣传与动员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消灭钉螺、粪水管理、查病治病与耕牛防治的具体情况。第三章讨论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的绩效与经验,具体分析血防宣传、灭螺、治疗、粪水管理以及巡回合作防治等血防措施对昆山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破除迷信、麻痹思想、改善环境卫生、民众体质的增强与改进社会关系。并且,昆山作为全国较早开展血防的地区,其取得的经验对于全国的血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语部分是通过对昆山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探讨,思考中国疾病防治与卫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其经验对全国的血防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与全面消灭血吸虫病及实现昆山卫生现代化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
二、鄱阳湖高度流行区三种控制耕牛血吸虫病策略的费用和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鄱阳湖高度流行区三种控制耕牛血吸虫病策略的费用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血吸虫病是全球范围亟待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疾病 |
1.1 血吸虫病概述 |
1.2 血吸虫病在全球的流行现状 |
1.3 WHO《血吸虫病2012—2020行动计划》为全球提出血吸虫病防治目标 |
2 进一步优化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是当前我国与老挝同样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
2.1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策略 |
2.2 老挝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策略 |
2.3 中国与老挝卫生合作现状与展望 |
3 国内外消除血吸虫病策略研究现状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法 |
3.2 系统分析法 |
3.3 比较研究法 |
3.4 STEEPLE分析法 |
3.5 关键人物访谈法 |
4 指导思路 |
4.1 卫生政策与体系 |
4.2 全球卫生 |
5 技术路线 |
6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中国与老挝STEEPLE比较分析 |
1.1 社会人口环境 |
1.2 技术环境 |
1.3 经济环境 |
1.4 环境和自然 |
1.5 政治环境 |
1.6 法律环境 |
1.7 道德环境 |
1.8 宏观环境对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影响总结 |
2 中国、老挝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分析 |
2.1 时间分布差异 |
2.2 地区分布差异 |
2.3 人群分布差异 |
3 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比较分析 |
3.1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战略规划 |
3.2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
3.3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监测体系 |
3.4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经费投入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1 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
1.1 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
2 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的建议 |
2.1 优化政府战略和政策的执行环境 |
2.2 完善卫生筹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
2.3 保障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 |
2.4 应用实用型新技术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和监测能力 |
2.5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社区人群防病意识 |
3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
3.1 深化与WHO等机构及其他国家的合作 |
3.2 加强中老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机构间合作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附件 |
(3)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LandSat-8影像构建指数识别钉螺孳生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用遥感识别钉螺孳生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数据处理与方法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光谱特征的钉螺孳生地提取研究 |
3.1 钉螺孳生地光谱特征 |
3.2 构建指数 |
3.3 钉螺孳生地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精度分析 |
4.1 精度指标 |
4.2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钉螺孳生地识别精度 |
4.3 钉螺孳生地识别精度评定 |
4.4 钉螺孳生指数普适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水平 |
3.1 平均夜间灯光指数 |
3.2 两种灯光数据的转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 |
4.1 城镇化指标的选取 |
4.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4.3 计算基于统计数据的城镇化水平 |
4.4 本章小结 |
5 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估算县级城镇化水平的可行性 |
5.1 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
5.2 时空分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 |
6.1 变量筛选 |
6.2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生态位模型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
1.2 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相关研究 |
1.3 生态位模型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我国血吸虫病分布特征与流行趋势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分析指标 |
1.3 血吸虫病分布特征与流行趋势分析 |
2 结果 |
2.1 全国血吸虫病地区分布特征 |
2.2 全国血吸虫病人数变化趋势 |
2.3 全国人群血吸虫血检阳性率变化趋势 |
2.4 全国耕牛血吸虫感染变化趋势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生态位模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探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1.2 分析方法与工具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生态位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 |
2.2 模型评价 |
2.3 环境变量重要性 |
2.4 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预测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生态位模型我国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环境变量筛选结果 |
2.2 单一模型评价 |
2.3 环境变量重要性 |
2.4 组合模型结果比较 |
2.5 全国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探测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特色和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之处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附件 |
(7)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释义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及流行范围 |
1.有关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 |
2.血吸虫病流行范围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
1.气候因素 |
2.地貌因素 |
3.灌溉水田多 |
4.卫生环境差 |
5.防范意识弱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1.人口大量死亡、房屋倒塌、农田荒芜 |
2.劳动力减少,人们生活贫苦 |
3.青年人身体素质弱,削弱国防力量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历程 |
(一)1951~1954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 |
1.成立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 |
2.调查研究,摸清重点 |
3.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 |
(二)1955~1957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 |
1.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统一开展粪管工作 |
2.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 |
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三)1958~1960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 |
1.掀起大规模的灭螺突击运动 |
2.设立巡回治疗组,缩短治疗疗程 |
3.兴起了“水改旱”的高潮 |
(四)1961~1965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 |
1.进行普检,集中救治急慢性患者 |
2.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 |
3.发动灭螺歼灭战 |
(五)1966~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低潮与再兴 |
1.血吸虫病防治陷入低潮(1966~1969) |
2.血吸虫病防治的再兴(1970~1978)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和经验 |
(一)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 |
1.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
2.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
3.疫区展现新貌,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
(二)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经验 |
1.成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2.各部门协同作战,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 |
3.采用群防群治策略,发挥群众力量 |
4.坚持宣传教育,坚定大众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决心 |
5.进行医药医学创新,贯彻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及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 |
1.1 第一中间宿主 |
1.2 第二中间宿主 |
1.3 终宿主 |
1.4 室内建立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
2 我国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 |
3 我国动物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
4 我国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
5 华支睾吸虫病的药物治疗 |
5.1 华支睾吸虫的病原学治疗药物 |
5.2 华支睾吸虫的病原学治疗方案、效果以及副作用 |
6 结语 |
(9)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畜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及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
2 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控进程 |
2.1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以耕牛血防作为工作重点 |
2.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家畜血防的拓展 |
2.3 20世纪90年代起:农业血防的探索和实施 |
3 我国不同时期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3.1 我国早期家畜血吸虫感染的相关报道 |
3.2 20世纪50年代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3.3 当前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
3.4 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分析 |
3.4.1 感染率持续下降 |
3.4.2 感染强度下降, 引起的症状减轻 |
3.4.3 感染家畜主要以牛和羊为主 |
3.4.4 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区及长江洲滩是当前防控的重点区域 |
4 当前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控难点和技术需求 |
4.1 传染源控制困难 |
4.2 钉螺消灭难 |
4.3 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 |
4.4消除家畜血吸虫病技术难点仍未突破 |
5 对当前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控建议 |
5.1 加强监测预警, 巩固消除和传播阻断地区血防成果 |
5.2 突破重点地区防控难点 |
5.3 加强科学研究 |
5.4 加强部门协作和能力建设 |
(10)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概述 |
三、资料利用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框架及创新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昆山血吸虫病的流行 |
一、血吸虫病在中国的发现与流行 |
二、血吸虫病在昆山的流行 |
三、昆山血吸虫病的危害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 |
一、血防组织的建立 |
二、血防的宣传与动员 |
三、消灭钉螺与粪、水管理 |
四、查病治病与耕牛防治 |
第三章 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的绩效与经验 |
一、血防宣传与迷信、麻痹思想的破除 |
二、灭螺、“两管”与卫生环境的改善 |
三、血吸虫病治疗与民众体质的增强 |
四、巡回合作防治与社会关系的改进 |
结语 血吸虫病防治与中国卫生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鄱阳湖高度流行区三种控制耕牛血吸虫病策略的费用和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D]. 单翔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D]. 窦国纬.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LandSat-8影像构建指数识别钉螺孳生地[D]. 苏亚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镇化对血吸虫病的影响[D]. 孙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6]基于生态位模型血吸虫病传播水平的评估研究[D]. 胡小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7]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D]. 辜柔.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及治疗现状[J]. 姚甲凯,戴建荣.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3)
- [9]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进展[J]. 林矫矫.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01)
- [10]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D]. 张玲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