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窑系统热工参数微机自动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单宇[1](2019)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系统调控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能源系统由于规模较大,普遍存在大滞后性、不确定性、控制精度不高等特点,因此常规的基于反馈的调控策略不仅造成系统供能与需求负荷在时间序列上不匹配,而且会造成能源系统较高的能耗浪费。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由于其预测控制、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等特点,能够很好解决系统控制精度不高、控制参数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系统调控模型,对于降低区域能源系统能耗,保证控制参数输出的稳定性、克服能源系统调控过程中存在的大滞后性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津大学区域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TRNSYS和MATLAB联合运行的方法建立能源系统模型预测控制调控模型,对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以系统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在建筑负荷等输入信号及相应的约束条件下,利用遗传算法对能源系统出水温度和出水流量两个控制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将得到的两个最优的控制参数作为设定值返回给数学模型不断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以实现预测控制,保证控制参数输出的稳定的同时减少了控制过程中时间延迟及超调量。考虑到能源系统存在服务建筑较多、负荷值较大、建筑负荷不确定性等特点,故使用预测负荷代替模拟建筑负荷来对能源系统进行输入控制从前端解决能源系统控制中的时间延迟和负荷不匹配等问题。另外,能源系统的介质需通过区域管网传输给各建筑,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时间延迟。本文通过CFD模拟计算的方法确定各建筑由于介质传输造成的流动时间延迟,并将该延迟时间加载到建立的调控模型时间延迟模块中,完成对预测负荷的前馈输入,从另一方面克服流动时间延迟对能源系统控制的影响。TRNSYS模拟仿真平台可实现对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验证。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下分别对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两种运行工况的系统能耗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相比于实际控制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负荷在时间序列上的匹配,还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夏季和冬季可分别将能耗降低9.56%和7.75%;相比于所提出的对比工况——负荷前馈模糊控制策略,在夏季和冬季节能率上也分别提高了5%和2.5%。
高振洋[2](2019)在《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转窑烧结过程工况的准确识别,尤其是烧成带的准确识别,影响着产品的最终质量。烧成带的准确识别主要是依赖烧成带的火焰图像,火焰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熟料烧结状况信息以及烧成带温度场信息。但是,火焰图像在受到窑内粉尘等影响时,会导致感兴趣区域之间的强耦合、边缘模糊等现象发生。与此同时,一些复杂噪声干扰会对整个焙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过程参数有一定影响。致使目前很多生产企业仍通过“人工看火”方式来观察回转窑的烧结过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燃烧状态的识别以及通过关键过程参数信息来对产品质量的预测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应用机器学习理论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燃烧状态进行分类和识别。对CNN的各层原理进行了简述,同时对传统的LeNet-5神经网络进行改进。采用改造后的网络对采集的烧成带火焰图像进行识别,利用机器学习中的Tensorboard可视化平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对多信息融合技术相关知识及方法进行了简述。基于此方法,在同步周期内,将CNN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的识别结果同采集得到的回转窑的窑头温度、烧成带温度、窑尾温度、窑尾负压四种关键过程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形成数据集。应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提出了基于RF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进行实验,建立了多信息融合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模型。最后,通过混淆矩阵的可视化来分析实验结果。以ROC曲线为评判指标,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回转窑产品质量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1%左右,且性能优越于SVM。可以应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某单位时间内的回转窑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实现了人机物多信息融合的网络信息控制系统。
林杰[3](2019)在《新能源电动巴士空调系统性能在线监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汽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厂家和用户的重视。随着国内外汽车空调行业竞争的加剧,汽车空调性能的优劣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而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也是增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某新能源电动巴士的空调系统先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空调运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空调系统运行性能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性能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发出命令警报,以便及时对空调进行检修,使空调稳定可靠地进行工作。本文主要是针对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在线性能监测设方法的研究。首先对大巴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以及空调系统热力循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紧接着对空调运行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空调性能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空调在线性能监测的研究,一方面利用空调控制器进行实时监测,另一方面通过远程监测的方法来实现。基于空调控制器的性能监测系统,主要是通过监测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温差进行判定。由于空调控制系统是在多工况下进行控制,导致△t的值不断发生变化,需要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判定。针对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空调性能参数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讯技术将数据传输到阿里云服务器,通过监控软件进行实时的监测。经过实际的测试分析,这两种监测系统都可以满足工程要求,远程监测系统相对来说监测准确性更好。
王卫平[4](2018)在《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品质石灰制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化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我国冶金制造行业仍在大量使用传统的回转窑和竖窑,采用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石灰煅烧系统是当前的行业急需。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开展了套筒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以实现石灰的高产量和高品质的制备,课题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套筒窑概念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以及工程示范应用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从套筒窑燃烧工艺与系统自动控制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套筒窑工艺与面临的技术瓶颈、套筒窑工艺理论、套筒窑自动化生产控制模型和过程控制系统基本理念;然后给出了套筒窑燃烧系统控制设计准则、控制系统基础架构,并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套筒窑燃烧系统开发、装置设计和HMI人机操作界面组态设计;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套筒窑燃烧工艺数据库系统,并在套筒窑燃烧工艺数据库系统测试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性;最后阐述了套筒窑燃烧工艺自动控制系统的示范应用场景。本文通过对环形套筒窑的研究,了解了套筒窑的生产基本规律,掌握了生产流程中生产工况、工艺参数的关键数据,初步建立了一套工艺和控制体系,实现了外界条件动态变化时燃烧系统的跟随自动控制,以调节进入窑内的热量,合理控制煤气用量,降低能源成本和人力成本,稳定石灰质量,延长套筒窑的寿命。
刘珍[5](2018)在《基于微波脱氯半焦的塑料包装废弃物能源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混合塑料包装废弃物难处理,特别是含氯塑料包装废弃物的氯元素污染严重影响热处理过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塑料包装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先对含氯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微波低温脱氯预处理,得到脱氯半焦,再将脱氯半焦作为添加剂,与其他可燃包装废弃物混合制备固体衍生燃料(SRF),使其以燃料的方式实现能源回收。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察了含氯塑料包装废弃物获得最佳脱氯效果的最优微波运行参数:微波功率800 w,脱氯终温280℃,添加碳化硅(SiC)作为微波吸收剂,最佳添加量20 g。微波低温脱氯发现: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聚氯乙烯(PVC)、氯化聚乙烯(C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升温速率加快,达到目标温度时间提前,但脱氯率呈降低趋势,有效HCl产率变化幅度较小;随着脱氯终温的升高,3种物料的脱氯率呈显着上升趋势;碳化硅(SiC)促进物料升温和脱氯效应显着优于活性炭;随SiC添加量的增加,物料的脱氯率显着增加;脱氯半焦热值为30.43 MJ/kg,具有较好的孔隙特征。2)利用COSMOL Multiphysics软件对PVC微波脱氯过程的温度分布进行电磁-热传导双向耦合模拟,发现物料中心温度显着高于周边温度;物料中心温度梯度较周边大,周边物料仍出现“冷点”现象;中心物料模拟值与实验值结果符合较好。模拟结果基本上能揭示PVC微波脱氯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及物料的传热传质规律。3)对微波低温脱氯机理进行初探:脱氯机理主要包括物料介电性能及外加电场产生的热效应;微波对C-Cl极性基团的选择性加热特性促进HCl自催化链式反应的发生及微波吸收剂的“热点”效应;氯离子脱除后产生的空位与相邻阳离子(H+)形成新的偶极子的电子空位效应。4)微波加热和电加热条件下脱氯效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脱氯率差别不大,均从40%增加至90%。但微波加热物料有效HCl产率显着更高。微波脱氯半焦C、H元素含量更高,Cl、O元素含量更低;微波脱氯产生的副产物种类更少;微波脱氯过程不存在非热效应。5)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添加不同比例脱氯半焦制备的SRF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进行分析,发现脱氯半焦的添加有利于SRF热解反应的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4种燃料均存在两个主要失重温度区间,300400℃和400500℃。升温速率为10℃·min-1时,第二失重阶段,添加脱氯半焦的SRF燃料热解反应活性下降;第三失重阶段,随脱氯半焦添加比例的增加,SRF热解反应活性增强;SRF第二、三、四阶段最大失重峰处析出的气体组分主要分别为:烷烃类化合物、酯类、CO2、氯代烃;烷烃类化合物和CO2;CO2和氯代烃;第三阶段失重峰处不产生氯代烃;脱氯半焦的加入可促进燃料热解产生CO2和CH4。升温速率为20℃·min-1时,脱氯半焦的添加量达到20 wt%,才对SRF的热解失重特性有显着影响;分布活化能法(DAEM)发现,转化率α<0.3时,SRF-1反应活化能低于其他3种燃料,0.3<α<0.9时,活化能显着高于其他3种燃料。6)采用TG-FTIR分析方法对添加不同比例脱氯半焦制备的SRF的燃烧性能及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升温速率10℃·min-1时,燃料存在4个失重阶段。第二失重阶段,随脱氯半焦添加比例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增加;升温速率20℃·min-1时,脱氯半焦对燃料燃烧失重率的影响不明显,但脱氯半焦的加入提高了燃料的反应活性。两种加热速率下,脱氯半焦的加入使SRF的着火点降低,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性能提高。可燃系数,稳燃系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均更高,表明脱氯半焦的加入有利于燃料的燃烧,且最佳添加比例为10 wt%。Coats-Redfern积分法得到第二、第三失重阶段分别遵循二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DAEM法得到,总体上添加脱氯半焦的SRF燃料反应活化能显着更低。第二、三、四失重阶段,燃烧气体产物主要分别为CO2、烷基、羰基化合物、含C-Cl的有机化合物、CH4、CO2和有机氯化物,CO2和氯化物。实验结果表明脱氯半焦的添加可能能促进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CO2和H2O。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微波处理类似固体废弃物的工业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该种SRF热处理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数参考。
张战强[6](2018)在《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21世纪后,我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的增长促使我国文化、科技、社会发展水平也随之提升,特别是科技中的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在工程、工厂中普遍性使用,自动化控制理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运用的范围逐渐增广。本文主要从自动化控制理论与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中热工仪表、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的应用,并分析其使用策略,以促进我国火电厂自动控制理论应用的发展和提高。
肖亮[7](2014)在《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升级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火电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发电形式,在装机总量中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70%以上。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朝大机组、大电厂方向发展,火电机组的安全显得越来越突出,厂用电系统是火电厂的重要核心系统,厂用电系统的三大主机及五大辅机等辅助设备的损坏将会给发电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其中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在事故情况下没有连续、可靠供电是造成三大主机和大型辅机损坏的根本原因。尤其对于自动化程度和保护联锁逻辑设计不合理的火电厂,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如果人为没有及时进行启动操作,会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损失将更为严重。本文主要根据目前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低压厂用电系统先进的技术,提出了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的设计思想,并在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自动判别低压厂用电失电事故,自动完成保证机组辅机安全停运系统设备的启动。从而保证在厂用电全失的情况下设备安全停运;同时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完全自动运行,不用人为进行干预,避免事故情况下操作人员由于头脑混乱发生漏启和误启设备情况发生,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改造经历了火电厂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的容量计算、柴油机的优化改造、ASCO开关功能逻辑设定、低压电动机自启动功能的开发设计、投运前试验等几个阶段。升级后的系统能够在厂用电全失后正确动作,保证机组安全停运的辅机均自动启动,有效保障机组安全停运,减少火电厂运行人员操作量,为机组非计划停运的情况下汽机、锅炉设备操作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减少人为误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系统的成功升级优化,展现了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及实际的研究价值。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的成功设计开发,符合我国目前关注安全的国情,同时系统的应用对于增加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水平,解放生产劳动力,减少由于人员误操作产生的次生事故,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自动化领域的差距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来秀海[8](2013)在《巴西球团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节能减耗”成为企业能达到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重要举措,也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在要求“节能减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炼铁生产,不管是普遍应用的高炉炼铁工艺、还是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或熔融还原炼铁工艺,都要求其含铁原料是具有一定规格的块状炉料。在大背景的要求下,由于链算机-回转窑球团工艺对原料适应性强,具有生产规模大,球团矿强度高、质量均匀、能耗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球团矿生产的主要生产工艺。由于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自动控制系统复杂且水平较高,自动控制的设备性能和自动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球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本文在对球团工艺的发展历史、目前现状和三种焙烧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控制要求和还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巴西球团的实际要求,详细介绍了巴西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各系统的工艺流程、控制要求和关键设备的连锁关系,设计了符合控制要求的两级控制系统。重点阐述了现场总线、可编程控制器、工业微机和工业以太网组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并针对类似工程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关键仪表的选型提出了改进意见,重点论述了筒体扫描仪、粒度分析仪、含水测量仪和含尘量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等。该自动控制系统采取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手段,提高了控制水和精度,达到了提高球团的产品质量、减低能源消耗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等控制目的。目前已正常稳定运行,值得在球团项目中推广和借鉴。
史学峰[9](2012)在《非接触式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钢铁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为适应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近些年我国也十分重视现代化球团工业建设,以满足高炉大型化和合理炉料结构需要的高质量的酸性球团矿。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法是生产球团矿的主要方法,但是回转窑出口结渣一直是困扰实际生产的一大难题,结渣不但恶化工艺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危险。本论文为解决回转窑出口结渣的检测与清除这一难题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利用传感器来判断结渣的严重程度,然后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清渣机构进行控制操作。实现生产的智能和高效化。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ANSYS-WORKBENCH对喷嘴进行建模然后对模型网格划分并加载计算。分析收缩型喷嘴不同形状对射流效果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选取合适喷嘴,在满足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高压热风获得最好的射流速度来切削结渣。在结渣清除装置的控制系统开发中,选用的是西门子的自动化控制产品S7-200系列硬件,运用西门子公司的STEP7编程软件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仿真。非接触式高压热风清渣装置能够自动检测结渣的厚度并做及时的清除,防止结渣过厚影响生产。这种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的方法,可以不影响实际生产,还不会引入杂质影响球团的质量,这是理念上的创新。这对以后解决回转窑出口结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郭帅[10](2012)在《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石化等工业中存在大量热力管道,热力管道的保温不仅可以提高热网的热经济性,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还可以达到延长热网管道寿命,保持良好工作环境的目的。通过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现场测试发现,保温结构破损、保温材料下沉及外防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存在环空缝隙等本身结构的变化会造成热力管道的保温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掌握热力管道的保温现状,对于保温结构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考虑到仅依靠测试数据分析上述三种情况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具有较大局限性,而且很难推广应用。本文利用数值分析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以上三方面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精度,文中研究了定向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1、依据国家标准GB/T 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进行了现场测试,为分析节能潜力及保温影响因素提供了可靠的现场测试数据。重点对测试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步骤进行了研究。2、分析了测试仪器的精确度。着重研究了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准确性的影响,验证了定向发射率随管道表面发生变化会对红外热像仪测温产生影响的结论,提出了用温度修正系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3、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温结构破损、保温材料下沉及保护层与保温材料存在环空缝隙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力管道直径一定的条件下,在保温破损、下沉及环空缝隙所形成的空气层中,纯导热转变为对流换热后,散热损失急剧增加,二者的临界厚度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保温层经济厚度的18%、40%及3.5%。并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理论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7%、5.6%和0.94%。4、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及理论研究结果,综合考虑保温结构破损、保温材料下沉及保护层与保温材料存在环空缝隙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的影响,对热力管道保温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合理的保温结构,并利用经济厚度优化的方法计算了改造后保温层的厚度,对炼化企业管道保温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二、窑系统热工参数微机自动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窑系统热工参数微机自动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系统调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时间延迟效应分析研究现状 |
1.3.2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模型的构建 |
2.1 TRNSYS负荷模拟 |
2.1.1 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参数的设置 |
2.1.2 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等参数设置 |
2.2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负荷预测模型 |
2.2.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2.2.2 负荷预测模型建立 |
2.3 预测负荷与实际负荷对比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FD方法的区域热网系统时间延迟分析 |
3.1 区域热网系统模型 |
3.2 CFD方法计算变温度时间延迟 |
3.2.1 建立CFD模型 |
3.2.2 CFD模型的边界条件 |
3.3 CFD模拟结果 |
3.4 CFD模型验证 |
3.5 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流速 |
3.5.2 管长和管径 |
3.5.3 水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系统主要耗能设备的数学模型 |
4.1 主要耗能设备的基础数学模型 |
4.1.1 水泵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2 热泵机组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热泵机组模型的参数辨识 |
4.3 热泵机组和水泵数学模型的验证 |
4.4 多台热泵机组启停台数和负荷分配率优化 |
4.4.1 单台机组 |
4.4.2 多台机组负荷分配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能源系统模型预测控制调控模型的研究 |
5.1 区域能源系统模型预测控制调控模型 |
5.1.1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最优值 |
5.1.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反馈校正 |
5.2 TRNSYS模拟仿真平台 |
5.2.1 变频热泵机组模块建立 |
5.2.2 各模块部件介绍及仿真参数设置 |
5.2.3 TRNSYS仿真平台模型验证 |
5.3 模拟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对比工况——基于预测负荷的模糊前馈控制策略 |
5.3.2 三种控制策略下能耗模拟结果对比 |
5.3.3 三种控制策略下负荷的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回转窑烧成带状态识别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2 CNN的发展历程及在图像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1.2.3 随机森林应用研究现状 |
1.2.4 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二章 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要求及检测参数 |
2.1 回转窑烧结过程工艺流程 |
2.2 回转窑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及相关参数 |
2.2.1 回转窑工况控制原理及操作参数 |
2.2.2 回转窑常用检测参数 |
2.3 回转窑烧成带状况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回转窑烧成带状态识别方法 |
3.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知识 |
3.1.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析 |
3.1.2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开源工具 |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烧成带状态识别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 |
4.1 信息融合相关知识简介 |
4.1.1 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 |
4.1.2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4.2 信息融合的功能和结构模型 |
4.2.1 信息融合的功能 |
4.2.2 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 |
4.3 基于随机森林的多信息融合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 |
4.3.1 随机森林简介 |
4.3.2 回转窑产品质量综合评估模型设计总体方案 |
4.3.3 基于RF的多信息融合回转窑熟料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模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能源电动巴士空调系统性能在线监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动汽车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汽车空调性能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大巴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 |
2.1 大巴空调制冷原理 |
2.2 大巴空调制冷系统热力循环 |
2.2.1 制冷剂的压焓图 |
2.2.2 大巴空调制冷系统理论热力循环 |
2.2.3 大巴空调制冷系统实际热力循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巴空调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1 空调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 |
3.1.1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
3.1.2 空调制冷剂加注量计算 |
3.1.3 空调蒸发器换热量计算 |
3.1.4 空调送风量的计算 |
3.1.5 空调制冷剂流量的计算 |
3.2 空调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风机风速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2 空调过滤器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3 制冷剂加注量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4 整车隔热密封性能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5 空调管压降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6 压缩机转速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空调性能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分析 |
4.1 检测技术基础 |
4.1.1 在线检测技术概述 |
4.1.2 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
4.1.3 微机检测系统 |
4.1.4 检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
4.2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
4.2.1 空调控制器介绍 |
4.2.2 操纵器硬件电路分析 |
4.2.3 顶置ECU硬件电路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巴空调运行性能在线监测软件设计 |
5.1 大巴空调控制规格分析 |
5.2 空调性能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5.2.1 添加性能监测任务程序设计 |
5.2.2 空调调试模式代码添加程序设计 |
5.2.3 调试代码发送程序设计 |
5.2.4 温差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5.2.5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
5.3 空调性能监测系统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远程在线监测空调性能的初步探究 |
6.1 远程监控系统的架构 |
6.2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
6.2.1 微控制器 |
6.2.2 电源模块 |
6.2.3 传感器模块 |
6.2.4 CAN总线接口 |
6.2.5 GPRS模块 |
6.2.6 PCB设计 |
6.2.7 数据监测终端实物图 |
6.3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6.3.1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总体设计 |
6.3.2 GPRS模块程序设计 |
6.3.3 CAN总线通讯软件设计 |
6.4 远程监控中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4)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基础及目的 |
1.3 .工程应用价值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套筒窑燃烧工艺与系统自动控制模型 |
2.1 .套筒窑工艺理论介绍 |
2.1.1 .套筒窑结构组成及工艺流程 |
2.1.2 .工艺技术指标及要求 |
2.1.3 .主要工艺流程框图及说明 |
2.1.4 .石灰煅烧质量的影响因素 |
2.2 .套筒窑燃烧工艺与面临的技术瓶颈 |
2.2.1 .套筒窑工艺特点 |
2.2.2 .循环气体温度控制工艺 |
2.2.3 .煅烧工艺改进方法 |
2.2.4 .套筒窑工艺面临的技术瓶颈 |
2.3 .套筒窑自动化生产控制模型和过程控制系统 |
2.3.1 .自动化生产控制模型介绍 |
2.3.2 .过程控制系统介绍 |
2.3.3 .煤气流量处理方法 |
2.3.4 .生产监控系统介绍 |
第三章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
3.1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
3.1.1 .工业总线设计 |
3.1.2 .工业以太网设计 |
3.1.3 .PLC网络设计 |
3.1.4 .硬件配置设计 |
3.1.5 .系统软件配置设计 |
3.1.6 .检测仪表的配置 |
3.2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
3.2.1 .变频器调速设计 |
3.2.2 .套筒窑烧嘴附属控制装置设计 |
3.2.3 .套筒窑火焰探测装置设计 |
3.2.4 .套筒窑燃气压力检测的引压装置设计 |
3.2.5 .套筒窑烧嘴快切阀的控制装置设计 |
3.2.6 .套筒窑冗余煤气热值监测室设计 |
3.3 .HMI人机操作界面组态设计 |
3.3.1 .WinCC项目的流程 |
3.3.2 .WinCC项目与STEP7 项目的集成 |
第四章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实现及测试 |
4.1 .系统开发技术架构的选择 |
4.1.1 .开发语言的选择 |
4.1.2 .数据库工具的选择 |
4.1.3 .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 |
4.2 .套筒窑燃烧工艺数据库系统实现 |
4.2.1 .报表数据查询界面 |
4.2.2 .班统计数据界面 |
4.2.3 .历史趋势界面 |
4.2.4 .数据变量维护界面 |
4.2.5 .产量仓位信息录入界面 |
4.2.6 .煤气限量信息录入界面 |
4.2.7 .班组记录录入界面 |
4.3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实现 |
4.3.1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思路 |
4.3.2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要求 |
4.3.3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实现的功能 |
4.4 .套筒窑燃烧系统控制测试 |
4.4.1 .测试方法 |
4.4.2 .功能测试用例 |
4.4.3 性能测试结果 |
第五章 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成果示范应用 |
5.1 成果展示 |
5.2 改进与收益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微波脱氯半焦的塑料包装废弃物能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我国塑料包装的消费及塑料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
1.3 国内外塑料包装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
1.3.1 直接焚烧技术 |
1.3.2 热解产油、气、炭技术 |
1.3.3 高炉喷吹技术 |
1.3.4 与煤共处理技术 |
1.3.5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
1.3.6 SRF/ RDF热能利用技术 |
1.3.7 能源化技术比较及小结 |
1.4 SRF/RDF热能利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SRF/RDF研究现状 |
1.4.2 国内SRF/RDF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5 微波低温热解技术的研究 |
1.5.1 微波概述 |
1.5.2 微波低温热解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3 含氯塑料包装废弃物微波热解处理现状 |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含氯塑料包装废弃物微波低温热解脱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系统与实验设计 |
2.2.1 小型微波脱氯实验装置及操作系统 |
2.2.2 实验容器及实验设备 |
2.2.3 实验设计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微波功率的影响 |
2.3.2 脱氯终温的影响 |
2.3.3 微波吸收剂的影响 |
2.4 脱氯半焦的制备 |
2.4.1 实验原料及特性分析 |
2.4.2 不同脱氯终温下混合含氯塑料的脱氯效果 |
2.4.3 不同脱氯终温下脱氯半焦的特性分析 |
2.4.4 脱氯半焦的表面空隙分析 |
2.4.5 气体产物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脱氯过程的温度分布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电磁场理论 |
3.2.2 温度场理论 |
3.2.3 有限元理论 |
3.3 COMSOL Multiphysics温度分布模拟过程 |
3.3.1 模拟方法和步骤 |
3.3.2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步骤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温度分布 |
3.4.2 温度梯度 |
3.4.3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脱氯机理及热/非热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微波低温热解脱氯机理分析 |
4.2.1 从介电性能分析 |
4.2.2 从外加电场分析 |
4.2.3 从微波吸收剂及热点效应分析 |
4.2.4 从裂解反应及电子空位分析 |
4.3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分析 |
4.3.1 实验原料及实验过程 |
4.3.2 脱氯效果的比较 |
4.3.3 元素分析的比较 |
4.3.4 脱氯产物的比较 |
4.3.5 微波加热与电加热下物料升温能耗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装废弃物添加脱氯半焦制备SRF的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原料及其特性 |
5.2.2 实验过程和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SRF在不同升温速率下TG-DTG特性分析 |
5.3.2 SRF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特性分析 |
5.3.3 热解产物FTIR分析 |
5.3.4 SRF热解动力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包装废弃物添加脱氯半焦制备SRF的燃烧性能及其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过程及方法 |
6.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过程 |
6.2.2 TG-FTIR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6.2.3 着火点的确定 |
6.2.4 燃烧动力学研究 |
6.2.5 燃料燃烧特征参数的计算与解析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不同脱氯半焦物料比制备SRF的TG-DTG特性分析 |
6.3.2 燃料燃烧特征参数分析 |
6.3.3 燃烧动力学分析 |
6.3.4 SRF燃烧产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脱氯半焦与可燃包装废弃物制备SRF工程应用分析 |
7.1 工程应用技术路线方案设计 |
7.1.1 项目设计基本数据 |
7.1.2 技术路线方案设计 |
7.2 技术方案经济分析 |
7.2.1 费用构成 |
7.2.2 收益估算 |
7.3 经济效益分析 |
7.4 环境与社会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建议和展望 |
8.3.1 建议 |
8.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升级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发展概况 |
1.1.2 低压厂用电系统面临的问题 |
1.1.3 研究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的意义 |
1.2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研究现状 |
1.2.2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发展动态 |
1.3 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概述 |
1.3.1 某火电厂概况 |
1.3.2 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系统概况 |
1.3.3 系统升级设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容量核算 |
2.1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概念及意义 |
2.2 低压厂用电自启动负荷统计 |
2.3 低压厂用电自启动容量核算 |
2.3.1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负荷特性分析 |
2.3.2 自启动允许容量计算 |
第3章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升级设计 |
3.1 低压厂用电系统自启动升级设计思路 |
3.1.1 系统设计原理 |
3.1.2 系统升级设计拟解决的问题 |
3.2 柴油机智能化优化 |
3.2.1 某火电厂柴油机概况 |
3.2.2 柴油机硬件优化 |
3.2.3 柴油机软件优化 |
3.3 快速切换开关逻辑设计 |
3.3.1 某火电厂快速切换开关概况 |
3.3.2 快速切换开关优化方案 |
3.3.3 快速切换开关优化实施 |
3.4 低压电动机自启动改造 |
3.4.1 某火电厂低压电动机概述 |
3.4.2 电动机自启动改造方案 |
3.4.3 电动机自启动改造实施 |
3.5 热工逻辑自启动设计 |
3.5.1 某火电厂热工设备概述 |
3.5.2 热工自启动逻辑设计方案 |
3.5.3 热工自启动逻辑设计实施 |
3.6 低压电动机自启动改造注意事项 |
第4章 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试验与应用 |
4.1 柴油机升级后启动试验 |
4.1.1 柴油启动试验方案 |
4.1.2 柴油机启动试验数据曲线 |
4.1.3 试验小结分析 |
4.2 低压电动机自启动试验 |
4.2.1 低压电动机自启动试验方案 |
4.2.2 低压电动机自启动试验数据曲线 |
4.2.3 试验小结分析 |
4.3 热工逻辑自启动试验 |
4.3.1 热工逻辑自启动试验方案 |
4.3.2 热工逻辑自启动试验数据曲线 |
4.3.3 试验小结分析 |
4.4 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整套试验 |
4.4.1 整套试验方案 |
4.4.2 整套试验数据曲线 |
4.4.3 试验小结分析 |
第5章 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升级费用核算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巴西球团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球团工艺国内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球团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技术 |
2.1 球团工艺及主要系统 |
2.2 链篦机-回转窑发展历程及工艺技术 |
2.3 巴西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系统 |
2.4 巴西链篦机-回转窑球团过程检测和控制 |
2.5 球团工艺上关键设备的自动控制 |
2.6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球团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
3.1.1 现场总线过程控制系统 |
3.1.2 PROFIBUS现场总线 |
3.1.3 工业以太网技术 |
3.1.4 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融合 |
3.2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总体框架 |
3.2.1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2 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 |
3.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3.1 控制系统的通信 |
3.3.2 PLC控制系统 |
3.3.3 巴西球团PLC控制系统组成 |
3.3.4 巴西球团PLC硬件配置 |
3.3.5 巴西球团控制系统机架组态 |
3.4 关键仪表设备的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平台设计 |
4.1.1 下位STEP7编程软件 |
4.1.2 上位WinCC组态软件 |
4.1.3 通讯软件及网络配置 |
4.2 下位PLC功能模块编程实现 |
4.2.1 PLC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 |
4.2.2 配料系统的自动配料 |
4.2.3 摆头皮带均匀布料自动控制 |
4.2.4 链篦机料厚自动控制 |
4.3 上位组态及监控系统的实现 |
4.3.1 监控组态软件 |
4.3.2 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
4.3.3 球团过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非接触式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实意义 |
1.2.1 回转窑现状及应用 |
1.2.2 回转窑内结渣及其预防与清除 |
1.3 课题内容综述 |
1.3.1 结渣清除装置的设计 |
1.3.2 喷嘴结构参数的研究 |
1.3.3 控制系统的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2.回转窑概述 |
2.1 回转窑的用途 |
2.2 回转窑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
2.2.1 回转窑的结构及相关参数 |
2.2.2 回转窑球团法的生产工艺 |
2.3 回转窑内结渣的原因分析 |
2.3.1 粉末产生的原因 |
2.3.2 回转窑局部高温的原因 |
2.4 回转窑内结渣的危害 |
2.5 回转窑内结渣的预防与清除 |
2.5.1 结渣的预防 |
2.5.2 结渣的清除 |
2.6 本章小结 |
3.回转窑出口结渣的检测 |
3.1 检测技术概述 |
3.2 传感器 |
3.2.1 传感器简介 |
3.2.2 传感器在回转窑出口结渣检测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4.结渣清除装置的设计 |
4.1 结渣清除装置系统概述 |
4.2 液压传动部分 |
4.2.1 基本运动方程 |
4.2.2 液压传动部分工作过程 |
4.3 结渣的检测部分 |
4.4 控制部分 |
4.5 喷嘴分析 |
4.5.1 建立几何模型 |
4.5.2 流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3 高压热风导管管壁的力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结渣清除装置控制系统的开发 |
5.1 可编程控制器的简述 |
5.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 |
5.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
5.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5.2 西门子 STEP 7 编程软件与仿真软件概述 |
5.2.1 西门子 STEP 7 编程软件 |
5.2.2 西门子 S7-200 仿真软件 |
5.3 结渣清除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
5.3.1 控制要求 |
5.3.2 控制分析 |
5.3.3 回转窑出口结渣清除装置控制系统的 PLC 选型和资源配置 |
5.3.4 程序设计 |
5.4 实验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保温测试技术的发展 |
0.2.2 工艺管道散热损失理论的发展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热力管道保温效果测试方法 |
1.1 测试依据 |
1.2 测试方法 |
1.3 测试参数 |
1.4 测点布置原则 |
1.5 测试操作步骤 |
1.6 测试仪器及测试要求 |
1.6.1 测试仪器 |
1.6.2 测试要求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热力管道保温测试的红外热像仪测温误差分析 |
2.1 测试仪器测温准确性分析 |
2.2 红外热像仪测温原理及影响因素 |
2.2.1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 |
2.2.2 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影响因素 |
2.3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误差分析与解决对策 |
2.3.1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误差分析 |
2.3.2 红外热像仪测温误差的解决对策 |
2.4 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准确性的影响与修正方法 |
2.4.1 发射率的定义及变化规律 |
2.4.2 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准确性的影响 |
2.4.3 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温准确性影响的修正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保温结构破损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1 数值模拟 |
3.1.2 现场试验 |
3.2 保温材料下沉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1 数值模拟 |
3.2.2 现场试验 |
3.3 外防护层与保温层间环空缝隙对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1 数值模拟 |
3.3.2 现场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管道保温结构改造的研究 |
4.1 热力管道保温改造判断依据及改造建议 |
4.1.1 热力管道保温改造的判断依据 |
4.1.2 热力管道保温改造的建议 |
4.2 管道绝热结构改造方案 |
4.2.1 高压蒸汽管道保温改造 |
4.2.2 中压蒸汽管道保温改造 |
4.2.3 低压蒸汽管道保温改造 |
4.3 热力管道保温改造优化厚度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窑系统热工参数微机自动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系统调控模型研究[D]. 单宇. 天津大学, 2019(01)
- [2]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D]. 高振洋. 湖南工业大学, 2019
- [3]新能源电动巴士空调系统性能在线监测方法[D]. 林杰.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5)
- [4]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D]. 王卫平. 东南大学, 2018(03)
- [5]基于微波脱氯半焦的塑料包装废弃物能源化研究[D]. 刘珍.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1)
- [6]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 张战强. 内燃机与配件, 2018(04)
- [7]某火电厂低压厂用电自启动系统升级设计与应用研究[D]. 肖亮.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8]巴西球团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来秀海. 东北大学, 2013(03)
- [9]非接触式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方法的研究[D]. 史学峰.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4)
- [10]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郭帅.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