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体外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

小麦体外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

一、小麦离体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秋菊,常晓轲,程志芳,韩娅楠,张玉乐,王彬,刘卫[1](2021)在《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单倍体育种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育种技术之一。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包括:花药培养技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单倍体通过自然加倍和人工加倍,为新品种培育、DH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笔者论述了辣椒花药培养和小孢子培养2种单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潜在价值,旨在为辣椒育种提供参考,促进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常丹丹[2](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殷生亮[3](2021)在《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和种质创新》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目前的第一大油料作物,而由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位列我国油菜三大病害(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之首,不仅每年导致巨大的产量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油菜籽的品质。田间生产实践表明,比起化学杀菌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最经济节约、长久有效的途径就是选择和培育抗病品种,但油菜中并未发现高抗或者免疫的品种,这严重限制了油菜抗病的遗传改良。因而,进行抗油菜菌核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开展油菜抗菌核病遗传分析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我们开展了油菜抗菌核病QTL的定位,同时利用宿主诱导基因沉默技术(Host-induced gene silence,HIGS)创制了抗菌核病油菜种质。我们前期通过对448个油菜自然群体进行菌核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成功定位到了多个QTLs。为了进一步图位克隆GWAS定位到的QTL,我们在自然群体中选择了抗病亲本皖油29号和感病亲本Swu66,构建了 F2群体和F2:3家系,开展了油菜抗菌核病的QTL定位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连续两年对两亲本和F2:3家系的菌核病抗性进行鉴定,F2:3家系的苗期叶片抗性和成株期茎秆抗性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与亲本相比,还存在超亲分离现象,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抗性为数量性状,抗性基因间存在加性效应;2.利用6KSNP芯片对F2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1196个多态性标记位点。通过作图软件MSTMap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成功绘制一张含有824个SN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全长1927.5 cM,覆盖甘蓝型油菜19个遗传连锁群,平均分子标记间距为 2.3 cM;3.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菌核病抗性QTL,共鉴定到8个QTLs,其中苗期叶片抗性3个:LRA6、LRA7和LRC7;成株期茎秆抗性5个:SRA5、SRA9R、SC5、SRC6和SRC7。并且连续两年检测到位于C6连锁群上的一个稳定存在的QTL SRC6,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率9.98%和13.86%,抗性等位基因来自于由抗病亲本皖油29号。本研究鉴定到的QTL SRC6和前期GWAS鉴定到的位于C6染色体上的位点重合,为同一 QTL。HIGS技术是一种基于RNA干扰的方法,通过产生靶向病原体的小干扰RNA片段,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实验室前期筛选到了 3个在核盘菌致病过程中高表达基因PG1、OAH1和CBH,在基于HIGS技术的转基因研究中,获得了不同程度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油菜。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同时干扰三个致病基因,从而提高油菜菌核病抗性。通过宿主诱导基因沉默技术的原理,进行了油菜的遗传转化工作,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油菜的菌核病抗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通过人工合成一段新的干扰片段,串联了核盘菌三个重要的致病基因SS1G10167、SS1G08218和SS1G09020的各250 bp,随后人工合成了串联片段的dsRNA。用含有该dsRNA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核盘菌,发现可同时抑制核盘菌中3个靶基因的表达;将该dsRNA喷施到烟草叶片表面,随后再接种核盘菌,发现喷施该dsRNA可以抑制核盘菌的侵染;2.成功构建了三串联片段的干扰载体,通过油菜遗传转化方法获得HIGS转基因油菜。经sRNA测序,发现转基因油菜可以同时稳定表达3个靶基因siRNA;对转基因材料进行菌核病抗性鉴定,发现在子叶期、苗期和成株期转基因油菜的菌核病抗性均有显着的提升;3.对接种HIGS转基因油菜的核盘菌进行靶基因表达量检测,发现HIGS转基因油菜的抗性提高是由于植株表达的siRNA转移进入核盘菌,抑制了核盘菌3个靶基因的表达,最终抑制了核盘菌的侵染能力。上述研究结果为图位克隆油菜抗菌核病基因和深入解析油菜抗菌核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还为油菜抗菌核病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金星娜[4](2021)在《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指出优质牧草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寻找优质高产的牧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饲用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作为一种优质饲草,提高饲草产量也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而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选择表型良好的亲本杂交培育获得优良小黑麦品种,工作量较大且选择具有盲目性。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是小黑麦重要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273个单株构成的RIL群体F6代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等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值,开展了该群体的表型分析,并结合课题组构建的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进行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浅析了小黑麦饲草产量的遗传机制,为小黑麦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RIL群体中饲草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鲜重(64.10%)、分蘖数(45.05%)、穗下节间长(34.29%)、株高(14.85%)、旗叶长(10.59%)和旗叶宽(9.68%),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均表现出超亲的遗传特点;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鲜重的相关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穗下节间长<旗叶长<株高<旗叶宽<分蘖数,各性状指标间株高、穗下节间长均与分蘖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穗下节间长与株高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性,穗下节间长与旗叶宽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0.81%。(2)对RIL群体表型变异较大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共检测出16个QTL位点分布于7个连锁群,其中检测到5个与株高相关的QTL,4个与分蘖数相关的QTL,3个与穗下节间长相关的QTL,4个与单株鲜重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两种饲用型小黑麦杂交后的273个单株构成的F6代RIL群体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并结合小黑麦该群体分子图谱,以此为基础共检测出16个与饲草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王磊[5](2021)在《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起源于南美安地斯山脉,于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我国虽然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抗晚疫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十分缺乏,引进马铃薯种质并综合评价,是改良我国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198份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的材料进行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评价该种质资源的抗晚疫病能力,为优良抗病品种选育提供良好的亲本资源。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3年,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2个试验基地进行了198份材料的22个表型性状的评价,发现两地出苗率变异系数相差很大,张北县该指标显着低于康保县,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在两地均高。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均一度指数(J)的评价,除芽眼深浅指标,198份材料的21个表型指标均具丰富的多样性和很好的均一度。因子确定为6水平且遗传距离在40处时,198份材料被聚类为6类,定义为G1~G6组,其中G2组、G5组和G6组均可分为2个亚组,G4组仅有1份材料(BFY005);分析各聚类群含有的资源数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特点后发现,品性优良的资源有G5类群(73份)和G3类群(12份),品性中等为G6类群(57份),品性差的资源有G2类群(52份)、G1类群(3份)和G4类群(1份)。2、利用多态性好的17对引物扩增,获DNA特异性片段186条,清晰条带3360条,其中2770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占比82.44%;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介于7~15个之间,Shannon指数(I)1.479~2.301,各位点多态信息指数(PIC)0.680~0.861,故该群体具很好的遗传多样性;当欧式距离为0.44时,198份材料聚类为6类,其中Class 1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198份材料被分为4个Q群,各群体所含材料数量为47份(Q1)、75份(Q2)、50份(Q3)和26份(Q4),其中Q1~Q3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46.81~58.00%,Q4群中Q值大于0.6的材料,占比96.15%,说明Q1~Q3的172份材料来源较为多样化,遗传背景也较为宽泛,来自于Q4群的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极为狭窄。4个Q群体的材料在不同来源的9个群体(A、B1、B3、LTVR、B3-HT、B3-LTVR、BW和VARIETY、来源不明确)中均有分布,分布无明显界线。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优良组的G5类群,其在SSR分群中主要被划归于Class1和Class2群,且表型聚类中划归为中等组的G6类群和低劣组的G2类群,与G5群的情况类似;表型聚类中也划归为优良组的G3类群,在SSR分群中仅被划归于Class1、2和4群。3、连续三年鉴定198份材料的晚疫病抗性,确定具有晚疫病抗性背景的材料群体具有较多的免疫抗性资源(8.33~14.63%);以抗病毒为目的筛选的75份LTVR群体,晚疫病免疫抗性材料仅占4.00%,且高感和感病材料则达60份;不明来源的材料,也具有较高比例的免疫资源(11.76%);4份染色体倍性不确定的材料,其倍性变化与晚疫病抗性能力无关;SSR技术确定的遗传距离很近的3份材料(BFY089、129、189)的晚疫病抗性能力差别很大。4、77份材料含12个被检测的抗性基因,5份材料仅含11个,当缺乏Rpi_abpt或Rpi-blb1基因时,2份材料表现为高感,但包含12个抗病基因的7份材料也表现出高感,故晚疫病的抗性是十分复杂的,需增加检测基因数量;82份材料基于K-value下分群越多,不同类群的材料交织越多,将其分为2个类群时,其中Q2群体占比高,达77.08%,且2个群的遗传背景均极为单一;基于SNP数据下,82份材料被聚类为5个类群,其中a和d类群分别只占1份材料,b类群占33份材料,c类群占8份材料、e类群占39份材料,在这些类群中,b和e类群又分别可分成2个亚群;本聚类结果由于部分基因序列相似、数目较少等,使晚疫病高感材料和免疫材料被聚类在同一个群体中。5、在马铃薯S.tuberosum Group Phureja(DM)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69个NB-LRR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分为CNL和TNL两大类,分别由321个和48个基因组成。对其理化特性、染色体的分布、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基因复制事件、系统发育关系、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筛选出NB-LRR基因家族中响应接种晚疫病P.infestans不同生理小种后的候选基因15个(CNL)和4个(TNL)。

张霞[6](2021)在《小偃麦种质系SN304的鉴定及重要性状QTL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是小麦重要的近缘植物之一,具有生长繁茂、大穗多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多种病虫害有良好的抗性,是小麦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利用中间偃麦草和普通小麦的远缘杂交创制的小偃麦种质系,保留了中间偃麦草的多种优良性状,是向小麦转移中间偃麦草优异基因的重要桥梁材料。目前,中间偃麦草向普通小麦转移优异的抗病、抗虫基因报道较多,关于中间偃麦草中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和重测序等技术,对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系SN304的遗传组成进行鉴定;同时利用SN304和普通小麦YN15创建RIL群体,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手段构建了高质量的遗传图谱,进而对其不同环境中的重要性状进行QTL分析,定位来自中间偃麦草重要性状的QTL,并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的小偃麦新种质。主要结果如下:1.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对SN304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结果没有检测到中间偃麦草的杂交信号;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套对SN304和YN15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在2A、7A、2B、3B、6B和7B染色体上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差异;利用多对分子标记在SN304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的特异条带。以上结果表明SN304属于小麦-中间偃麦草隐形渐渗系。2.利用包含296个家系的SN304和YN15创建的RIL群体,通过SLAF-seq技术开发多态性标记并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最终获得一个包含3053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8个连锁群,全长1401.44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6cM。3.在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对SN304、YN15及RIL群体的24个重要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并统计分析,除生育期等个别性状外,亲本SN304的多个重要性状均显着高于YN15,RIL群体的大多数重要性状在不同环境中均表现连续变异,变异系数在正常范围内,在基因型和环境间均达到显着水平。4.不同肥力条件下,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同时对24个重要性状进行QTL分析,连锁分析共检测到385个重要性状的QTL,分布在小麦的17条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1.52-45.84%,LOD值最大为75.34,其中有104个QTL在两个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59个QTL的表型变异率大于10%,为环境间稳定表达的主效QTL。通过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709个SNP位点,有2214个SNP位点的表型贡献率超过10%,其中5个环境以上能检测到1444个SNP位点,为多环境间稳定表达的SNP位点。结合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的结果,共同的QTL位点有159个,包含82个环境间稳定表达的QTL,其中有50个QTL加性效应是来自于SN304;包含48个在低肥环境下特异表达的QTL,其中18个为主效QTL。5.在干旱环境下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同时对24个重要性状进行QTL检测,连锁分析共检测到102个重要性状的QTL,位于小麦的15条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1.99-40.85%,LOD值最大为42.88,其中有8个QTL在两个干旱环境中能被检测到,3个为干旱环境间稳定表达的主效QTL。通过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033个SNP标记,其中有494个在两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有1312个SNP的贡献率大于10%。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结合,共有11个共同的QTL位点,与正常水浇地环境对比,其中有10个QTL共同定位在一个区间,有1个QTL为干旱环境中特异表达的QTL。6.利用开发双端锚定引物和重测序的方法验证重要性状QTL区间与中间偃麦草的关系,对50个增效基因来自SN304的QTL区间开发双端锚定引物,找到3对定位在2B、6B和7B染色体上的引物在SN304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的条带。将SN304和YN15的重测序序列与中国春参考基因组比对,发现两者在2BL、6BS和7BL的部分染色体片段明显存在差异;将差异序列与中间偃麦草基因组序列相比,发现SN304的2B染色体上的特异序列与中间偃麦草第二同源群上的一个序列具有较好的同源性。以上结果在2B染色体上的序列变化与SN304和YN15在荧光原位杂交中的差异信号相一致,而且2B染色体上定位了47个重要性状的QTL,包含6个QTL簇,初步推测2B染色体上重要性状的QTL区间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的渗入相关。7.基于SN304和YN15穗子的差异,对其及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小穗家系R104和R223在二棱期和四分体时期的幼穗进行转录组分析,在两个时期关于穗子差异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57和509个。通过层次聚类筛选,SN304和R104高表达的基因216个和106个,筛选到9个位于4B染色体上的候选基因,位于4B染色体上控制穗部性状定位的QTL区间,这些基因的功能需要后续的深入分析与验证。8.在SN304和YN15构建的RIL群体中筛选到20份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较早的小偃麦种质系,14份SN304经60Co-γ射线辐照的小偃麦种质系后代,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这些小偃麦种质系的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晓慧[7](2021)在《TaBBM基因调控小麦植株再生和籽粒大小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普通小麦(俗称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籽粒大小和粒重是产量的组成要素。植株再生关键基因的鉴定对于建立高效的小麦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多种植物的BABAY BOOM(BBM)转录因子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关键调节因子,但其在小麦中同源基因的的功能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克隆了TaBBMs并对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Ensembl Plants数据库中以拟南芥(Arabisopsis thaliana)BBM的氨基酸序列为钓饵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小麦基因组含三个得分值最高的候选TaBBM同源基因,它们均定位于3号染色体上,将其命名为TaBBM-3A、TaBBM-3B和TaBBM-3D。以小麦栽培品种中国春和Fielder的胚为材料,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到三个TaBBM的CDS序列,它们分别含有2109、2250和2247个碱基。进化树分析发现,TaBBMs与水稻(Oryza sativa)BBM3的亲缘性较近。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TaBBM蛋白定位于细胞核。q RT-PCR和原位杂交实验的结果显示,TaBBMs在中国春小麦的早期籽粒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在胚中表达水平最高。为揭示TaBBMs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构建了TaBBM-3A-OX、TaBBM-3B-OX、TaBBM-3B-DOWN、p ER8-TaBBM-3A和ami R-TaBBMs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Fielder小麦。目前已获得TaBBM-OX、TaBBM-3B-DOWN和ami R-TaBBMs的T4代阳性植株以及p ER8-TaBBM-3A的T2代阳性植株。q RT-PCR分析表明,TaBBMs在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水平显着上调,TaBBMs的表达水平在TaBBM-3B-DOWN和ami R-TaBBMs植株中明显下调。植株再生实验结果表明,TaBBM-3A-OX和TaBBM-3B-OX的小麦幼胚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和再生数目均显着高于野生型;形态学的观察结果显示,过表达TaBBM-3A促进胚性细胞团形成和维持。这表明TaBBMs通过诱导胚性细胞的形成提高小麦的芽再生能力,这与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拟南芥等植物的BBM基因促进体细胞胚发生的功能不同。创制诱导型启动子或其它组织特异启动子驱动TaBBM表达的小麦新种质,有望作为高效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研究发现,与对照Fielder相比,TaBBM-3B-DOWN和ami R-TaBBMs转基因小麦的籽粒增大,包括粒宽、粒长、粒厚均明显增加,粒重显着提高;而TaBBM-3A-OX、TaBBM-3B-OX转基因小麦的籽粒变小,粒重减轻。形态学和组织学的观察结果显示,细胞体积增大是TaBBM表达水平降低导致籽粒变大的细胞学基础。为解析TaBBMs调控籽粒大小的机理,本研究以Fielder和ami R-TaBBMs转基因小麦花后12 d的籽粒为试材,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中表达水平上调的基因有1435个,下调的基因有8507个。q RT-PCR的验证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可靠性。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子功能在代谢和细胞学过程有明显富集。KEGG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氨基酸代谢、碳代谢、脂代谢以及信号转导过程功能方面高度富集。其中,转基因小麦中表达水平上调的基因在细胞学过程和信号转导等方面的通路明显富集;转基因小麦中表达水平下调的基因在生物合成和代谢等方面的通路明显富集。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抑制TaBBMs的表达导致籽粒中六个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s)的表达水平提高明显,暗示Ta EXPs基因可能参与TaBBMs对籽粒大小的调控。这些结果为解析TaBBMs调控小麦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综上所述,降低TaBBMs的表达水平促进籽粒的细胞生长,导致小麦籽粒增大,粒重提高,表明TaBBMs是小麦籽粒大小和粒重的负调控因子。在小麦中过表达TaBBM-3A和TaBBM-3B基因可以提高小麦幼胚外植体的植株再生能力。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操控TaBBMs的表达水平进而进行小麦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和高效再生体系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静[8](2021)在《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由布氏白粉菌(Bgt,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大麦区常见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小麦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良。挖掘白粉病抗性新基因,培育和种植具白粉病抗性的小麦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本课题组通过染色体工程和远缘杂交等方式创制了一批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经过初步的白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5个抗性材料,其中编号为H5-5-4-2-2-2和H3-5-9-3-1-4的衍生后代材料对白粉病抗性表现优异。以这两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法确定H5-5-4-2-2-2和H3-5-9-3-1-4的遗传构成,明确有无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导入,并对外源染色体和外源基因进行初步的归属和定位分析;构建了H3-5-9-3-1-4×铭贤169的F2分离群体及F2:3群体,采用BSA法建立感病池和抗病池,进行SSR分子标记筛选和660K SNP芯片扫描,根据筛选结果利用连锁分子标记对H3-5-9-3-1-4的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本试验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白粉菌株E09对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华山新麦草及其小麦亲本7182、感病对照铭贤169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显示H5-5-4-2-2-2和H3-5-9-3-1-4与其野生亲本华山新麦草在两个时期所呈现的白粉病抗性相似,均免疫或高抗白粉病菌,而H18-1-3-1-6-2和H30-4-4-1-6-2则表现为苗期中感白粉病而成株期高抗,H30-2-3-1-1则表现为苗期高感而成株期中感白粉病。2.通过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H5-5-4-2-2-2和H3-5-9-3-1-4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H5-5-4-2-2-2含有一对华山新麦草外源染色体和42条小麦染色体,并经EST-STS分子标记分析,表明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第一同源群有部分同源群关系,确定H5-5-4-2-2-2为小麦-华山新麦草1Ns二体附加系;H3-5-9-3-1-4的根尖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GISH鉴定并未观察到明显的荧光杂交信号,其原因可能是导入外源片段过小;结合SSR标记分析及抗病鉴定结果,推测H3-5-9-3-1-4为小麦-华山新麦草渐渗系。3.利用白粉菌株E09对H3-5-9-3-1-4×铭贤169的F1、F2群体及其F2:3家系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其F1所有单株均免疫白粉病,F2群体以及F2:3家系发生性状分离,其抗、感分离比均符合3:1的理论比值,而F2:3家系中纯合抗病、杂合抗病与感病的比例符合1:2:1,推测渐渗系H3-5-9-3-1-4中的白粉病抗性基因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并暂命名为Pm H3-5-9-3-1-4。4.通过集群分离分析法(BSA)构建抗感池,进行SSR标记筛选及660K SNP芯片扫描。以SSR标记初步筛选抗、感病亲本和抗、感病池间的差异多态性,发现3A染色体上的Xbarc321具有显着多态性;根据660K SNP扫描结果,共检测到了1616个多态性SNP标记,其中3A染色体上存在较多的差异位点,达284个,并且多数富集于3AS的5-20c M区段内。5.根据目标区域选择合成SSR引物进行连锁分析,筛选到标记Xbarc310和Xbarc321与Pm H3-5-9-3-1-4紧密连锁,连锁顺序为Xbarc310-Pm H3-5-9-3-1-4-Xbarc321,连锁距离分别为7.5c M、3.2c M。因此Pm H3-5-9-3-1-4可能是一个3AS上新的抗白粉病基因。

李家创[9](2021)在《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文中指出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2n=2x=14,Ns Ns)是来自禾本科(Poaceae)、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cski)的一种多年生二倍体异花授粉植物,因其具有早熟、抗多种小麦病害(锈病、白粉、赤霉、全蚀)、耐寒抗旱、耐盐碱、矮秆、分蘖多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和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创制而成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系则是快速有效利用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最重要的中间材料。本研究利用七倍体杂种H8911(2n=49,AABBDDNs)和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Trs-372(2n=28,AABB)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经连续自交6-7代后从中筛选出5个衍生后代:DH5、DH88、DH66、TR77、DH109,综合采用细胞学观察、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Mc-FISH)、分子标记技术(EST-STS、SSR、SCAR和SNP芯片)等方法,结合田间性状调查,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对研究材料的外源亲本—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组进行了初步的核型分析,推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2m(4sat)+2sm,Stebbins核型为2A型,平均臂比为1.4,在属内居于较高的水平,但其在植物界进化水平偏低。(2)细胞学观察表明DH5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Ti=21Ⅱ+Ti(Ti指小片段染色体);GISH分析显示DH5含有一个小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片段,该片段无法在减数分裂阶段与小麦染色体配对,只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传递率约为1/2;FISH实验表明DH5是一个2A缺体2B四体;分子标记结果表明DH5中附加的外源小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短臂;利用标记转化法开发了8对可以用于检测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的SCAR标记。农艺性状调查表明DH5株高较低,对条锈病有较高抗性,外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有无对农艺性状影响不大。(3)细胞学观察表明DH88的染色体组型为2n=44=22Ⅱ;GISH分析显示其含有一对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这对外源染色体片段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EST-STS分子标记表明DH88所附加的一对染色体片段来自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DH88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可能是由于华山新麦草6Ns染色体的抗病基因进入导致。(4)细胞学观察DH66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GISH实验显示DH66中有一对小麦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所替代,这对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并传递到子代中;Mc-FISH实验结果表明DH66缺失了其一对5D染色体。分子标记表明DH66获得了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而失去了小麦5D染色体;DH66的小麦15K SNP芯片结果也在5D染色体的位置上出现了和华山新麦草相似度高和小麦亲本7182相似度低的交叉峰,综合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以得知DH66中一对5D染色体被华山新麦草5Ns染色体所代换。DH66株高较低,在成株期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籽粒品质较好,可以作为抗条锈病和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材料。(5)有丝分裂分析表明TR77的染色体组型为2n=42=21Ⅱ,其中有一对染色体超过1/2的部分被外源染色体所替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外源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并传递给子代,表明TR77是一个细胞遗传学稳定的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分子标记和Mc-FISH分析显示在TR77中形成了5DL-3DS·3DL染色体和3DS-Ns L·Ns S染色体,因此TR77是一个包含了双重易位的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材料。对TR77的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推断出易位发生在5D染色体物理位置的202.3Mb和213.1Mb处,靠近着丝粒。TR77具有圆锥状的穗型且无芒,其穗子较长,穗粒数多,株高较高,在全生育期对白粉病表现高抗,可作为研究小麦和其近缘属种间多重易位和抗白粉病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6)衍生系DH109和衍生系DM131的异同性分析:DH109从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筛选而来,DM131从小麦—滨麦衍生后代中筛选获得。通过分子细胞遗传鉴定确认两个衍生系都为3Ns(3D)二体异代换系材料,但是DH109为小麦—华山新麦草3Ns(3D)二体异代换系,DM131为小麦—滨麦3Ns(3D)二体异代换系。两个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和GISH结果较为相似,均是稳定的衍生系材料。但是,两者的STS和SCAR标记共用性不高,外源染色体的FISH核型图完全不同。农艺性状上,两者都轻微感条锈病,苗期都高抗白粉病;对于赤霉病,DH109表现为高抗而DM131表现为高感。形态学特征上,DH109的籽粒较大,而DM131的穗子更长、穗粒数和分蘖数较多;两个材料的籽粒品质特征介于两个小麦亲本之间。综上,华山新麦草3Ns染色体和滨麦3Ns染色体对小麦的性状改变差异明显。这两个衍生系可以用于小麦抗白粉、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新麦草属和赖草属中Ns染色体的差异化比较。华山新麦草核型图的绘制为进一步了解这一外缘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五个衍生后代的鉴定丰富了小麦的遗传种质库,对于抗病、高产和优质小麦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不同属Ns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差异比较对研究小麦近缘属种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庞升艳[10](2021)在《一个玉米高温敏感突变体Zmhsl的表型鉴定及其基因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玉米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遭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如干旱、盐、高温、低温和病虫害等,这些胁迫会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随着全球变暖,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叶片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的重要场所,环境温度过高会引起叶片萎蔫,连续的高温可导致叶片早衰,并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开展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有助于解析与耐高温胁迫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进而为玉米耐高温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另外,提高玉米适应高温胁迫能力,对于稳定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前期以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为背景材料,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获得了一个多代自交仍表型稳定的突变体,该突变体在田间高温(30℃以上)条件下,植株的叶片呈现出萎蔫的表型,将其命名为Zmhsl(Zea mays L.heat sensitive leaf)。在实验室前期对突变体表型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系列正向遗传学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Zmhsl的表型观察与基因显隐性遗传分析。表型观察结果表明:与背景材料郑58相比,Zmhsl表现为株高变矮、叶色变浅、花期延迟和百粒重下降等。在田间25℃温度条件下,Zmhsl的叶片没有表现出萎蔫表型;但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Zmhsl叶片出现萎蔫,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萎蔫程度会越发严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Zmhsl受隐性单基因控制(3:1,χ2-test,p=0.54)。2、Zmhsl的基因定位与功能验证。利用BSA基因性状定位,筛选到两个定位在第5号染色体上的候选基因。通过对等位基因突变体表型观察和遗传分析,确定候选基因为Zm00001d013561,我们将其命名为Zm HSL。Zm HSL的CDS全长为2247 bp,编码含有748个氨基酸的内切1,4-β-木聚糖酶(endo-1,4-β-xylanase)。3、Zm HSL基因表达模式及其蛋白酶活测定。对Zm HSL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发育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组织中,Zm HSL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Zm HSL蛋白具有酶活性。4、苗期Zmhsl非生物胁迫处理。对苗期Zmhsl进行非生物(高温、高温+黑暗、干旱和盐胁迫)胁迫处理,结果表明:Zmhsl对高温胁迫敏感,并且光照加重了Zmhsl高温敏感表型。5、Zmhsl的细胞壁结构及组成成分分析。对郑58和Zmhsl植株中叶片和茎横切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与郑58相比,Zmhsl厚壁组织的细胞壁结构异常。对郑58和Zmhsl的叶片和茎的解剖结构进行间苯三酚染色,结果表明:Zmhsl茎和叶片木质部结构异常,木质素显色较郑58浅,推测Zm HSL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壁结构影响了水分运输。6、Zmhsl的水分运输能力检测。为了确定Zmhsl植株水分运输能力是否受到影响,我们进行红墨水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Zmhsl红墨水的位移要低于郑58,说明在Zmhsl茎内水分运输速度低于郑58。取生长6周龄的郑58和Zmhsl植株的叶片进行水分散失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郑58,Zmhsl水分散失略慢,这可能与Zmhsl木质部结构受损,水分运输能力受到限制有关。7、Zmhsl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生理指标测定。对上午、中午两个时间点的光合参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内,Zmhsl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上升和下降趋势,这与郑58存在显着差异,说明Zm HSL参与了高温胁迫下叶片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的调节。另外,在对郑58和Zmhsl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Zmhsl植株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明显下降。8、Zmhsl植株叶片在不同温度下RNA-seq分析。我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24℃)和中午(34℃)取拔节期的野生型和Zmhsl植株叶片,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出与Zmhsl表型最相关的关键差异基因,包括富集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的的热休克蛋白(HSP)和与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DEGs)。对这些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差异表达对细胞壁功能影响较大。此外,一些热胁迫功能、光合系统I和II、叶绿素合成过程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在Zmhsl和郑58中也存在显着差异。9、Zmhsl和郑58叶片中细胞壁组成成分测定。因Zmhsl的细胞壁结构异常,我们测定了郑58和Zmhsl植株中叶片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相比郑58,Zmhsl中的木质素含量降低,但其半纤维素含量却明显增加。为了了解Zmhsl中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对RNA-Seq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鉴定出在高温胁迫下,影响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关的关键基因。综上所述:我们在对玉米郑58进行EMS诱变获得的突变体群体中,鉴定到一个高温敏感的突变体,通过BSA基因性状定位方法,并通过酶活性测定,确定突变基因编码内切1,4-β-木聚糖酶。通过植物生理指标测定、细胞壁结构观察和木质部染色、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和RNA-seq数据分析等,验证突变基因通过调控木质素积累参与次生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水分运输,参与高温胁迫下叶片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的调节,进一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在玉米的响应耐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小麦离体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离体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椒单倍体诱导技术
    1.1 花药培养技术
    1.2 小孢子培养技术
2 辣椒单倍体加倍技术
    2.1 辣椒自然加倍法
    2.2 辣椒人工加倍法
3 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3.1 新品种培育
    3.2 DH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
    3.3 遗传图谱构建
4 展望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和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菌核病和核盘菌
        1.1.1 油菜菌核病现状
        1.1.2 核盘菌的致病过程
        1.1.3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1.2 油菜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
        1.2.1 油菜菌核病抗性种质鉴定
        1.2.2 油菜菌核病抗性种质
    1.3 油菜抗菌核病防御机制和抗性遗传
        1.3.1 油菜抗菌核病防御机制
        1.3.2 油菜菌核病抗性遗传分析
    1.4 油菜菌核病抗病育种
        1.4.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4.2 细胞工程育种
        1.4.3 基因工程育种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遗传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亲本与F_(2:3)家系的菌核病抗性统计分析
        2.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3.3 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菌核病抗性QTL
        2.3.4 不同接种鉴定方法检测的QTL比较分析
        2.3.5 不同年份成株期接种检测的QTL比较分析
    2.4 讨论
        2.4.1 QTL定位的准确性
        2.4.2 和不同群体己定位到的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QTLs比较
第3章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种质创新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串联基因的选择和合成
        3.3.2 体外合成串联基因的dsRNA靶向抑制核盘菌相关基因表达
        3.3.3 体外合成串联基因的dsRNA抑制核盘菌侵染能力
        3.3.4 创建串联片段的HIGS转基因材料
        3.3.5 串联基因的RNAi转基因材料表达siRNA提高菌核病抗性
    3.4 讨论
        3.4.1 合成串联基因应用于HIGS靶向沉默病原菌多基因
        3.4.2 在作物生产中应用基因沉默技术进行植物抗病的途径
第4章 结论和创新点
    4.1 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黑麦研究进展
        1.1 小黑麦概述
        1.2 小黑麦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2.1 DNA分子标记
        2.2 分子标记类型
        2.3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3 分子图谱
        3.1 作图群体的选择与建立
        3.2 作图群体杂交亲本
        3.3 适当的分离群体类型
        3.4 群体大小
        3.5 统计方法及阀值
    4 分子标记选择
        4.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4.2 禾本科分子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5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5.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5.2 禾本科QTL定位研究进展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2.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3.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小黑麦RIL群体的表型鉴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 QTL定位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RIL群体表型正态分布
        2.2 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特点
        2.3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2.4 控制小黑麦株高的QTL分析
        2.5 控制小黑麦分蘖数的QTL分析
        2.6 控制小黑麦穗下节间长的QTL分析
        2.7 控制小黑麦单株鲜重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材料的应用价值
        3.2 DNA提取
        3.3 小黑麦杂交亲本和作图群体选择
        3.4 小黑麦的分子图谱
        3.5 小黑麦连锁群饲草产量相关QTL分布
        3.6 小黑麦QTL位点的重叠性
        3.7 影响QTL检测的因素
        3.8 QTL的应用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5)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种质资源起源与多样性
    1.2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情况
        1.2.1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育种进展
        1.2.2 我国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进展
        1.2.3 引进种质资源在我国马铃薯育种中的利用现状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利用
        1.3.1 系谱分析
        1.3.2 形态学标记
        1.3.3 遗传标记法
        1.3.4 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5 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1.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马铃薯晚疫病与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
        1.4.1 马铃薯晚疫病概述
        1.4.2 寄主与病原物互作机制
        1.4.3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
        1.4.4 马铃薯抗晚疫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
        1.4.5 马铃薯晚疫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全基因组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98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1 试验区情况及材料方法
        2.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2.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2.1.3 田间表型性状测定及赋值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1.4.1 定量性状划分
        2.1.4.2 遗传多样性评价
        2.1.4.3 统计各性状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2.1.4.4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定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1.1 不同试验点定量性状的表现
        2.2.1.2 定量性状与环境和年度的互作效应
        2.2.1.3 定量性状的分布与分级
        2.2.1.4 定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2.1 定性性状频率与分布
        2.2.2.2 定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2.2.3 田间21 个形态学性状的因子分析
        2.2.4 田间21 个表型指标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田间22 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3.2 田间21 个表现性状的聚类分析
        2.3.3 几个极端材料的描述
第三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倍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气候环境及土壤
        3.1.2 试验材料来源及种植
        3.1.3 染色体倍性研究方法
        3.1.3.1 试验材料采集与保存
        3.1.3.2 核提取液制备
        3.1.3.3 叶片细胞核悬浮液制备
        3.1.4 SSR遗传标记的聚类分析方法
        3.1.4.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1.4.2 SSR引物筛选
        3.1.4.3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3.1.4.4 SSR标记分析
        3.1.4.5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2.2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3.2.2.1 引物筛选及其退火温度确定
        3.2.2.2 种质资源SSR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分析
        3.2.2.3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3.2.3 种质资源的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2.4 种质资源的SSR聚类与表型聚类的关联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种质资源群体的染色体倍性鉴定
        3.3.2 种质资源群体的多态性及聚类分析
        3.3.3 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SSR分类群体与表型分类群体的关联性
第四章 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离体评价及其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基因组信息
        4.1.2 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室内鉴定方法
        4.1.3 基因组测序及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4.1.3.1 DNA提取和测序方法
        4.1.3.2 SNP数据统计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 份材料离体叶片晚疫病抗性鉴定
        4.2.2 82 份材料中12 个晚疫病抗性基因的检测
        4.2.3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主成分分析
        4.2.4 82 份材料基于SN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5 82 份材料的SNP分类与表型聚类和SSR分群的关联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晚疫病抗病能力及所选相关抗性基因的评价
        4.3.2 82 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五章 马铃薯NB-LRR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马铃薯基因组中NB-LRR成员的鉴定
        5.1.2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
        5.1.3 马铃薯NB-LRR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分析与基因重复事件分析
        5.1.4 NB-LRR的进化分析与分类
        5.1.5 NB-LRR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NB-LRR的鉴定及染色体分布
        5.2.2 NB-LRR基因复制事件分析
        5.2.3 NB-LRR进化分析与分类
        5.2.4 NB-LRR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5.2.5 NB-LRR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
        5.2.6 NB-LRR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1 CNL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6.2 TNLs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7 NB-LRR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1 C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2.7.2 TNL基因家族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5.3.1 NB-LRR中CNL家族的分类特征
        5.3.2 NB-LRR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的表达分析
        5.3.3 NB-LRR基因响应晚疫病不同生理小种的表达分析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小偃麦种质系SN304的鉴定及重要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近缘植物产量相关性状优异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1.1.1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的培育和利用
        1.1.2 长穗偃麦草Lr19 染色体区段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1.1.3 簇毛麦染色体区段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2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遗传改良
        1.2.1 小麦和中间偃麦草远缘杂交进展
        1.2.2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利用
    1.3 小麦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
        1.3.1 QTL定位的作图群体
        1.3.2 QTL定位方法
        1.3.3 SLAF-seq 技术与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
    1.4 小麦重要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1.4.1 小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1.4.2 小麦籽粒性状QTL定位
        1.4.3 小麦株高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1.4.4 小麦旗叶性状的QTL定位
        1.4.5 小麦生育期的QTL定位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地点
    2.4 试验方法
        2.4.1 田间试验设计
        2.4.2 产量及相关性状田间调查
        2.4.3 原位杂交
        2.4.3.1 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
        2.4.3.2 探针标记
        2.4.3.3 杂交步骤
        2.4.3.4 杂交信号检测
        2.4.4 分子标记分析
        2.4.4.1 DNA提取
        2.4.4.2 分子标记类型和来源
        2.4.4.3 PCR分析
        2.4.5 遗传图谱绘制和数据分析
        2.4.5.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4.5.2 表型数据、QTL分析与关联分析
        2.4.6 转录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偃麦种质系SN304的遗传组成鉴定
        3.1.1 SN304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3.1.2 SN304的分子标记鉴定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2.1 多态性标记和SLAF-seq标记的筛选
        3.2.2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3.3 RIL群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分析
    3.4 不同肥力条件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3.4.1 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3.4.2 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4.3 株高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4.4 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4.5 生育期的QTL分析
        3.4.6 QTL簇
    3.5 不同肥力条件下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1 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2 籽粒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3 株高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4 生育期和旗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6 干旱环境下重要性状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
        3.6.1 干旱环境下重要性状的连锁分析
        3.6.2 干旱环境中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7 SN304 重要性状QTL位点与中间偃麦草区段的关系
        3.7.1 利用重测序分析SN304与YN15的遗传组成差异
        3.7.2 SN304中重要性状QTL位点与中间偃麦草区段分析
    3.8 SN304 与YN15 幼穗发育转录组分析
        3.8.1 幼穗取样及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8.2 SN304与YN15幼穗发育差异表达分析
        3.8.2.1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3.8.2.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富集分析
        3.8.3 层次聚类挖掘幼穗发育相关基因
    3.9 次生优良小偃麦种质系的选育
4 讨论
    4.1 小麦异源染色体渐渗系
    4.2 小偃麦种质系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
    4.3 QTL成簇分布和性状的相关性
    4.4 SN304 重要性状QTL与已报道基因或QTL的比较
    4.5 低肥环境下产量及相关性状QTL的应用和研究
    4.6 株高与生育期的互作及对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TaBBM基因调控小麦植株再生和籽粒大小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的再生
        1.1.1 芽的再生
        1.1.2 体细胞胚发生
        1.1.3 小麦再生和遗传转化
    1.2 植物种子大小的调控
        1.2.1 IKU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3 G蛋白信号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4 MAPK信号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5 植物激素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6 转录因子途径调控种子大小
        1.2.7 小麦籽粒大小和粒重研究现状
    1.3 转录因子BBM的功能
        1.3.1 BBM转录因子是植物胚胎发生的关键标记基因
        1.3.2 BBM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再生
        1.3.3 BBM基因调控无融合生殖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与其生长培养条件
        2.1.2 菌株与质粒载体
        2.1.3 酶及其生化试剂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1.5 引物序列合成
        2.1.6 DNA测序
        2.1.7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2.2.2 植物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2.2.3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的cDNA
        2.2.4 培养基的配制
        2.2.5 载体构建
        2.2.6 mRNA原位杂交
        2.2.7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8 根癌农杆菌的转化
        2.2.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实验
        2.2.10 转基因小麦阳性植株的鉴定
        2.2.11 小麦籽粒的组织学观察
        2.2.12 小麦成熟籽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2.2.13 烟草的瞬时转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TaBBMs的克隆和同源蛋白进化树分析
    3.2 TaBBM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3.3 TaBBMs在胚中高水平表达
    3.4 TaBBMs在小麦中的遗传转化
        3.4.1 T0代TaBBM小麦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鉴定
    3.5 过表达TaBBM对小麦再生能力的影响
        3.5.1 过表达TaBBMs促进胚性细胞形成
        3.5.2 TaBBM-3A-OX愈伤组织中胚胎特异基因的表达
        3.5.3 过表达TaBBMs提高小麦再生能力
    3.6 TaBBM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3.6.1 T1代TaBBM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3.6.2 T3代TaBBM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3.6.4 T3代amiRTaBBMs转基因小麦籽粒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3.6.5 T4代TaBBM转基因小麦籽粒的组织学观察
    3.7 amiR-TaBBMs籽粒大小的转录组分析
        3.7.1 样品差异分析
        3.7.2 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3.7.3 实时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
        3.7.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3.7.5 TaEXP基因可能参与TaBBMs对小麦籽粒大小的调控
4 讨论
    4.1 TaBBMs属于AP2 转录因子家族的euANT亚群成员
    4.2 TaBBMs调控胚性细胞的发生
    4.3 TaBBMs是小麦的籽粒大小和粒重的负调控因子
    4.4 TaBBMs对小麦其它农艺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2 华山新麦草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2.1 华山新麦草简介
        1.2.2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创制与发展
        1.2.3 外源Ns染色体的检测
    1.3 小麦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1.3.1 小麦白粉病菌
        1.3.2 小麦白粉病的症状和危害
        1.3.3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4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研究现状
        1.4.1 基因的抗性类型
        1.4.2 抗性基因的来源
        1.4.3 已正式命名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
        1.4.4 Pm基因的染色体分布
    1.5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的方法研究
        1.5.1 DNA分子标记在Pm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5.2 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
        2.1.3 全基因组DNA提取
        2.1.4 根尖的制备
        2.1.5 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2.1.6 基因组原位杂交
        2.1.7 STS/SSR标记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粉病抗性评价
        2.2.2 抗病衍生系的细胞学观察
        2.2.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
        2.2.4 EST-STS/SSR分子标记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抗白粉病小麦-华山新麦草渐渗系H3-5-9-3-1-4 成株期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3.1.3 遗传群体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3.1.4 F_2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3.1.5 BSA法构建抗、感池与SNP芯片扫描
        3.1.6 660K SNP芯片数据分析
        3.1.7 SSR标记连锁分析
        3.1.8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3.2.2 SSR分子标记筛选
        3.2.3 小麦660K SNP结果分析
        3.2.4 H3-5-9-3-1-4 的抗性基因的SSR连锁分析
        3.2.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的小麦育种
        1.1.1 小麦育种历程
        1.1.2 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
        1.1.3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1.2 小麦远缘杂交进展
        1.2.1 小麦的近缘属种
        1.2.2 小麦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1.2.3 外源物质向小麦中的转移方式
        1.2.4 小麦中外源物质的检测
        1.2.5 远缘杂交在小麦改良中的作用
    1.3 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
        1.3.1 新麦草属介绍
        1.3.2 华山新麦草的利用价值
        1.3.3 华山新麦草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根尖材料的获得与处理
        2.1.3 根尖染色体制片
        2.1.4 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模式图的绘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图分析
        2.2.2 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核型模式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5和DH88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细胞学观察
        3.1.3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获得
        3.1.4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3.1.5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1.7 来自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条带的分析和SCAR标记开发
        3.1.8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H5和DH88的细胞学观察
        3.2.2 DH5和DH88的GISH鉴定
        3.2.3 DH5和DH88的FISH鉴定
        3.2.4 DH5和DH88的EST-STS分子标记分析
        3.2.5 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SCAR标记开发与验证
        3.2.6 DH5和DH88的农艺性状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66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学观察
        4.1.3 顺序FISH/GISH技术
        4.1.4 小麦15K SNP芯片分析
        4.1.5 分子标记(EST-STS、SSR和 SCAR)分析
        4.1.6 农艺性状调查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H66的细胞学观察
        4.2.2 DH66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4.2.3 DH66的15K SNP芯片分析
        4.2.4 DH66的分子标记分析
        4.2.5 DH66的农艺性状评价
    4.3 讨论
第五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TR77分子细胞遗传学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细胞学观察
        5.1.3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
        5.1.4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1.5 小麦15K SNP育种芯片
        5.1.6 分子标记分析
        5.1.7 农艺性状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R77的细胞学观察
        5.2.2 TR77的分子标记分析
        5.2.3 TR77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分析
        5.2.4 TR77的SNP芯片分析
        5.2.5 TR77的田间表型和白粉病抗性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后代DH109和小麦—滨麦后代DM131 之间的异同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细胞学观察
        6.1.3 分子标记分析
        6.1.4 顺序FISH/GISH分析
        6.1.5 小麦55K SNP育种芯片
        6.1.6 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调查
    6.2 结果与分析
        6.2.1 DH109和DM131的细胞学观察
        6.2.2 DH109和DM131的GISH分析
        6.2.3 DH109和DM131的分子标记分析
        6.2.5 DH109和DM131的55K SNP芯片分析
        6.2.6 DH109和DM131的抗病性分析和农艺性状差异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一个玉米高温敏感突变体Zmhsl的表型鉴定及其基因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温胁迫与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概述
        1.1.1 高温胁迫(热胁迫)
        1.1.2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4 高温胁迫对植物叶绿体的影响
    1.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
    1.3 植物抵抗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
        1.3.1 植物的耐高温的机制
        1.3.2 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应答
        1.3.3 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应答
    1.4 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1.4.1 热休克蛋白的类别
        1.4.2 热休克蛋白的功能
    1.5 植物细胞壁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概述
        1.5.1 植物细胞壁组织结构与功能
        1.5.2 植物细胞壁响应高温胁迫
        1.5.3 次生细胞壁GH10家族
第2章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3.4 玉米植株的表型鉴定
    3.5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3.6 木聚糖酶活性测定
    3.7 进化树构建
    3.8 扫描电镜观察
    3.9 木质素染色
    3.10 细胞壁组成成分测定
        3.10.1 纤维素含量测定
        3.10.2 半纤维素含量测定
        3.10.3 木质素含量测定
    3.11 Zmhsl水分运输测定
    3.12 RNA-seq方法
        3.12.1 送检样品
        3.12.2 总RNA提取及建库测序流程
        3.12.3 测序分析流程
        3.12.4 测序分析流程
    3.13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3.14 实验所用引物
    3.15 数据统计分析与图片处理
        3.15.1 数统统计分析
        3.15.2 图片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突变体表型鉴定
        4.1.1 突变体表型观察
    4.2 突变体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4.2.1 突变体遗传分析
        4.2.2 Zmhsl的基因定位
    4.3 Zmhsl的基因功能分析
        4.3.1 Zmhsl和Zmhsl-2的鉴定
        4.3.2 ZmHSL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4.3.3 ZmHSL基因的克隆及蛋白功能验证
    4.4 突变体植株中组织结构的解剖学分析
        4.4.1 突变体植株茎和叶片的次生细胞壁结构分析
        4.4.2 突变体植株茎和叶片的木质素分析
        4.4.3 突变体植株中茎的水分运输测定
        4.4.4 突变体植株叶片的水分散失测定
    4.5 ZmHSL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4.6 Zmhsl的植株在苗期对高温、干旱和盐胁迫敏感
    4.7 突变体Zmhsl植株叶片RNA-Seq分析
        4.7.1 差异基因(DEG)分析
        4.7.2 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的DEG分析
        4.7.3 高温胁迫下的DEG分析
        4.7.4 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叶片与热休克反应(HSR)相关DEG表达
        4.7.5 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叶片中UPR高温胁迫的响应
        4.7.6 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叶片与细胞壁相关DEG表达
    4.8 构建与突变体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
        4.8.1 高温胁迫对Zmhsl光合参数的影响
        4.8.2 高温胁迫对Zmhsl光合色素的影响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ZmHSL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
        5.1.2 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改变导致突变体的生长发育受阻
        5.1.3 木质部结构的改变导致突变体的水分运输受阻
        5.1.4 高温胁迫抑制突变体Zmhsl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
        5.1.5 高温胁迫降低Zmhsl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5.1.6 高温胁迫降低Zmhsl次生细胞壁的木质素含量
        5.1.7 高温影响Zmhsl材料半纤维素生物合成
        5.1.8 Zmhsl对温度机制的高度响应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小麦离体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姚秋菊,常晓轲,程志芳,韩娅楠,张玉乐,王彬,刘卫. 中国瓜菜, 2021(07)
  •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和种质创新[D]. 殷生亮. 扬州大学, 2021
  • [4]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金星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198份CIP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6]小偃麦种质系SN304的鉴定及重要性状QTL分析[D]. 张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TaBBM基因调控小麦植株再生和籽粒大小的机理研究[D]. 李晓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8]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D]. 韩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5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评价[D]. 李家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一个玉米高温敏感突变体Zmhsl的表型鉴定及其基因功能验证[D]. 庞升艳. 西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小麦体外培养性状的遗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