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谱学导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唐延林,魏晓楠[1](2018)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光谱学》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光谱学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适应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面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光谱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光谱学教学改革思路。
王勇,庄欠粉,倪永年[2](2017)在《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高等分析化学”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分析化学"是一门内容更新快、多学科交叉性强的实用性课程。在我校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该课程不仅内容繁琐、陈旧、抽象且系统性不强,而且课时相对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体系上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刘永梅,张晋芬,戴维林,孙立森,辜敏,范康年[3](2014)在《新形势下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与思考》文中提出新形势下对本科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复旦大学化学系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学生探索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李建强,鲁毅强,范慧俐,刘杰民,曹艳秋,弓爱君[4](2012)在《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文中指出在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突出了课程体系的现代性和实用性;采用交叉进行、循环作业的方式,弥补了单项实验仪器台套少的不足。
王立斌,林清夫[5](2009)在《化学化工学院实施创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化工学院在创新课程建设中,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参照以美国州立大学为代表的区域高校课程模式,构建了以"五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了单门课程按要素建设的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朱军,郭斌[6](2008)在《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诸要素探析——基于复旦大学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推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建设是"质量工程"项目之一。本文以组织行为学为视角,探讨并总结了建设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团队的领导、团队结构、团队精神、课程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要素。
范康年,陆靖[7](2007)在《大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和改革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范康年,陆靖,屠波,吴性良,傅正文[8](2005)在《《谱学导论》课程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本课程建设是按照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将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中关于结构分析的内容集中在一起,经过重新组合,并补充加强了除原来四大谱以外的其他结构分析方法,形成的一门新的化学类基础课程——谱学导论。
陆靖,吴性良,姚子鹏,范康年[9](2000)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大学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焦点 ,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二阶段、三层次”大学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新体系。即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按技术要素和能力要求划分成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侧重于各类操作技术的分类训练 ,后一阶段则主要训练各类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实验设计思想。每个阶段又由基本实验、拓宽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构成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范康年,陆靖[10](2000)在《以教学改革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复旦大学化学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文中研究说明
二、谱学导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谱学导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以学生为中心的《光谱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预习活动和网络辅助教学 |
三、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实践 |
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
(2)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高等分析化学”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分析化学”课程的定位 |
2“高等分析化学”教材建设 |
3“高等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
3.1引入比较法和文献补充法教学方式 |
3.2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直观性教学 |
3.3案例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
3.4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专题讨论 |
4“高等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体系 |
5实施“高等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后的效果 |
6结束语 |
(3)新形势下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物理化学实验面临的问题 |
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 |
1. 更新仪器设备, 推动传统实验内容的更新优化 |
2. 增开研究性实验, 加强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 |
3. 引入物质结构性质表征方面的实验内容 |
三、未来设想 |
(5)化学化工学院实施创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及步骤 |
1.1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1.2 国际高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 |
1.3 创新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
1.3.1 科学构建了以“五类”核心课程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
1.3.2 专业方向及课程的设置 |
1.3.3 植入课程的基本情况 |
2 单门课程要素建设及标准 |
2.1 单门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目标 |
2.2 单门课程要素及主要建设项目 |
3 创新课程建设的阶段性工作 |
3.1 院内研讨与论证阶段 |
3.2 校内研讨与验收整改阶段 |
3.3 校外评审论证及完善阶段 |
4 创新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 |
(6)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诸要素探析——基于复旦大学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
1. 明确的目标 |
2. 恰当的领导 |
3. 合理的结构 |
4. 团队精神 |
5. 课程评价 |
二、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的作用 |
1. 推进课程建设 |
2. 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
3. 培养师资队伍 |
4. 形成围绕教学展开研究的学术创新群体 |
三、建设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的要素 |
1、明确的目标和团队的领导构成了优秀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 |
2. 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构成优秀教学团队的内部要素 |
3. 团队结构和团队精神构成了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素 |
4. 建设优秀团队还需要激励机制、资源支持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环境要素 |
(7)大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和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物理化学课程结构现状 |
2 物理化学课程改革设想与实践 |
3 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讨和进一步计划 |
(9)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大学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三、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 |
(一) 实验教学的两个阶段 |
1.基础化学实验 |
2.综合化学实验阶段 |
(二) 实验教学的三个层次 |
1.基本实验 |
2.拓宽实验 |
3.设计性实验 |
四、谱学导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学生为中心的《光谱学》教学改革探讨[J]. 唐延林,魏晓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8)
- [2]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高等分析化学”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 王勇,庄欠粉,倪永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16)
- [3]新形势下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与思考[J]. 刘永梅,张晋芬,戴维林,孙立森,辜敏,范康年.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0)
- [4]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 李建强,鲁毅强,范慧俐,刘杰民,曹艳秋,弓爱君. 大学化学, 2012(06)
- [5]化学化工学院实施创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王立斌,林清夫.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 [6]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诸要素探析——基于复旦大学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思考[J]. 朱军,郭斌.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8)
- [7]大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和改革实践[J]. 范康年,陆靖. 大学化学, 2007(03)
- [8]《谱学导论》课程建设[A]. 范康年,陆靖,屠波,吴性良,傅正文. 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9]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大学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J]. 陆靖,吴性良,姚子鹏,范康年. 高等理科教育, 2000(06)
- [10]以教学改革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复旦大学化学基地建设情况汇报[J]. 范康年,陆靖. 大学化学,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