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公藤多甙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杰[1](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凉血方活性成分经PI3K/AKT/GLUT1通路干预银屑病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表现有红斑、鳞屑等,中医称其为“白疕”,多因营血亏损,血热内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银屑病目前多从“血分”论治,血热证是其最常见的证型。清热凉血方是导师根据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从“犀角地黄汤”化裁而来。前期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证实清热凉血方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而中药复方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清热凉血方干预银屑病的有效成分和机制尚未阐明。网络药理学是基于药物分子、基因、蛋白等多个公共数据库,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揭示中药对机体网络调控作用的一门学科。运用网络药理学可较好地阐释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成分-靶点”网络。银屑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包括多基因遗传背景、T细胞免疫及环境的共同影响。银屑病尚无治愈的方法,现有的治疗手段难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调节代谢可能是银屑病治疗的新思路。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是一种广泛表达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可能通过促进表皮增殖、激活炎症以及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参与银屑病发病,并受到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目前尚无清热凉血方及其活性成分是否通过PI3K/AKT/GLUT1信号通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目的1、运用网络药理学挖掘清热凉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活性成分及靶点。2、比较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健康对照组的皮肤中GLUT1蛋白的表达情况。3、基于体内、外实验,观察清热凉血方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是否通过调控PI3K/AKT/GLUT1信号通路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一:通过数据库挖掘、文献检索构建了清热凉血方药物成分分子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方法通过评估药物分子的ADME性质,获取清热凉血方的有效化学成分,进一步构建了成分-靶标网络,并通过蛋白互作、GOBP分析、Reactome通路分析揭示清热凉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研究二:入组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名和健康对照组15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GLUT1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研究三:选用6~8周龄的BALB/c雄性小鼠47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7只,其余各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含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在去毛的背部部位,1次/天,每次62.5 mg,持续7天。雷公藤组灌胃浓度为7.56 mg/kg雷公藤多苷液,槲皮素低、中、高组分别灌胃浓度为30mg/kg、60mg/kg及120mg/kg的槲皮素溶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渗盐水。干预7天后,第8天采集小鼠背部皮损和血清。通过肉眼观察皮损改变并进行PASI评分,HE染色比较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并测量表皮厚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皮损中GLUT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皮损中AKT mRNA和GLU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损中AKT、pAKT和GLUT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含量。研究四:运用HaCaT细胞模型,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拟银屑病疾病组(ModelA)、疾病+PI3K/AKT通路抑制组(ModelB)、疾病+高剂量槲皮素组(ModelA+QCH)、疾病+中剂量槲皮素组(ModelA+QCM)、疾病+低剂量槲皮素组(ModelA+QCL)以及疾病+抑制+高剂量槲皮素组(ModelB+QCH)、疾病+抑制+中剂量槲皮素组(Model B+QCM)和疾病+抑制+低剂量槲皮素组(Model B+QCL),运用CCK-8法检测槲皮素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槲皮素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AKT、pAKT和GLU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一基于数据库构建和计算机分析,我们得到了清热凉血方的131个活性分子及483个靶标。根据Degree排名,槲皮素可能是清热凉血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主要靶点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清热凉血方干预银屑病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调节代谢、免疫等。研究二GLUT1强表达于部分棘细胞和基底细胞的细胞膜,弱表达于部分棘细胞和基底细胞的细胞核。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棘细胞和基底细胞细胞膜的GLU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研究三1、皮损变化方面,模型组小鼠出现比较典型的红斑、肥厚、鳞屑等“银屑病样”改变,槲皮素组的红斑、肥厚、鳞屑较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程度轻。PASI评分方面,槲皮素组在第8天的红斑、肥厚、鳞屑评分及总分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2、病理改变方面,模型组小鼠表现出典型的“银屑病样”改变,槲皮素各剂量组的表皮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较模型组的程度轻。表皮厚度方面,模型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130.93±69.66 μm vs 21.81±2.84μm,P<0.001),雷公藤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表皮厚度依次为 77.93±12.54 μm、71.87±12.99 μm、77.73±10.08 μm、62.33±11.41μm,且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GLUT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雷公藤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GLU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 值均<0.001)。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皮损中AKT mRNA和GLU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01),其余各组AKT mRNA和GLU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值均<0.001),且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AKT mRNA和GLU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递减。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皮损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比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的比值(pAKT/AKT)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和槲皮素高剂量组的pAKT/AKT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槲皮素低、中剂量组的pAKT/AKT均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模型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雷公藤组及槲皮素中、高剂量组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槲皮素低剂量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GLUT1相对表达量依次递减。6、血清炎症因子方面,模型组小鼠TNF-α、IL-17A、IL-6、IL-10水平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而模型组IFN-γ、IL-21、IL-22水平也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槲皮素高剂量组TNF-α、IL-6和IL-17A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研究四1、CCK-8法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槲皮素在不同给药时间下对 HaCaT 细胞抑制的 IC50 分别是:24h,IC50=160.3 mM;48h,IC50=73.28 mM;72h,IC50=42.20 mM。2、细胞凋亡结果显示,Model A组细胞凋亡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odel B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ModelA+QCH、ModelA+QCM和Model A+QCL组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且均显着高于Model A组(P值均<0.001)。Model B+QCH、Model B+QCM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且均显着高于Model B组(P值均<0.001),Model B+QCL组细胞凋亡率也高于Model 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Model A 组 pAKT/AKT 显着高于 Control 组(P<0.01),ModelB 组 pAKT/AKT 显着低于 Model A 组(P<0.01)。ModelA 组 GLUT1 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 Control 组(P<0.001)。Model A+QCH 组、Model A+QCM 组和 Model A+QCL组pAKT/AKT逐渐升高且均显着低于Model A组(P值均<0.001)。Model A+QCH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Model A组(P<0.05)。Model A+QCM组和Model A+QCL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均低于Model 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el B+QCH组、Model B+QCM组pAKT/AKT逐渐升高且均显着低于 Model B 组(P值均<0.01)。Model B+QCH 组、Model B+QCM 组 GLUT1 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且均显着低于Model B组(P<0.01,P<0.05)。Model B+QCL组GLUT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低于Model 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热凉血方治疗银屑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络作用效应。槲皮素可能是清热凉血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2、槲皮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GLUT1信号通路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李爽[2](2018)在《基于活血通络的中药及中药复方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基于活血通络的中药及中药复方芪蓟肾康加味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本研究采用血管紧张素Ⅱ作为刺激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殖,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时间点,通过观察芪蓟肾康加味煎剂药理学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及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Smad2、Smad3、Smad7等靶点的影响,从而探讨芪蓟肾康加味煎剂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2、基于活血通络法,选取芪蓟肾康加味之君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之代表作用,干预由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选择细胞活性稳定之时间点观察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Smad2、Smad3、Smad7等靶点的影响,从而探讨丹参(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3、基于活血通络法,选取芪蓟肾康加味之使药海风藤,为通络之代表药,干预由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选择细胞活性稳定之时间点观察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Smad2、Smad3、Smad7等靶点的影响,从而探讨海风藤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材料1.1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辽)2015-0001,30只,体质量180-220 g,雌雄各半。1.2细胞株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货号Catalog#4200。1.3中药材黄芪、小蓟、丹参、白花蛇舌草等九味中药饮片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1.4主要仪器及试剂FC酶标仪(Thermo公司)血管紧张素Ⅱ(AngⅡ),Wako公司,批号014-18211;小牛血清(FBS),GIBICO公司,批号1108862;RPMI-1640培养液,HyClone公司,批号ABB212915;强的松片,国药集团容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32631;ELISA试剂盒:均由AMEKO公司购买,TGF-β96T ELISA试剂盒(AE98029Hu)、FN 96T ELISA试剂盒(AE90205Hu)、ColⅥ96T ELISA试剂盒(AE90348Hu)。兔抗Smad2多克隆抗体,Abclonal公司,批号分别为:A7699。兔抗Smad3多克隆抗体,Abclonal公司,批号分别为:A7536。鼠抗β-actin多克隆抗体,Proteintech公司,批号:60008-1-1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70123;海风藤颗粒剂,江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4053。2.方法2.1细胞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1-2天后更换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即完全培养液)培养,将细胞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待细胞覆盖培养瓶底80%,吸出原培养液,用PBS缓冲液润洗两次,加2-3 mL胰酶消化,放置于37℃0.5%CO2培养箱培养消化4-5 min,镜下观察细胞情况,待细胞边缘缩小、基本脱离瓶底时,加入完全培养液14 mL终止消化。用吸管反复吸取培养液轻轻吹打瓶壁细胞,确保瓶底全部被吹到。细胞脱离瓶底后形成细胞混悬液,收集于50 mL离心管中,1800 r/min离心10 min后,吸出上清液,加入完全培养液,制成密度为1.0×105/mL细胞混悬液,备用。2.2药理血清制备: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强的松组,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低浓度组。大鼠1 mL/100g(体质量)/天灌胃,连续灌胃5天,末次给药后1h腹主动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将同一组大鼠含药血清集中在一起,备用。2.2.1具体给药方法如下(实验一分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 g(体质量)每日灌胃一次。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按生药量47.2 g/kg/d(大鼠与人等效剂量的4倍)灌胃,每日1次;芪蓟肾康加味中浓度组按生药量23.6 g/kg/d(大鼠等效剂量的2倍)灌胃,每日1次;芪蓟肾康加味低浓度组按生药量11.8g/kg/d(大鼠与人等效剂量)灌胃,每日1次。(芪蓟肾康加味煎剂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煎药室制备)强的松组按照成人1.5 mg/kg/d,最多60 mg/d,折合大鼠药量6.25 mg/kg/d灌胃,每天一次。2.2.2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制备:煎煮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煎煮。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30min,煎煮开始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cm为宜。使用煎药机煎药,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min,煮沸后再煎煮15-20min。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2.3 MTT法:依据预实验结果采用15%浓度的含药血清及10-8mol/L浓度的AngⅡ进行实验,取1.0×105/mL细胞混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芪蓟肾康加味高、中、低浓度组,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一天后吸出原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的含0.5%FBS的RPMI-1640培养液,同步饥饿细胞24h后,吸出上清,每孔加200μL含药血清,37℃5%CO2培养箱同步培养(24h、48h、72h)后,每孔加入20uL MTT(5 mg/m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吸弃孔内培养液,加入150μL DMSO/孔,置摇床低速震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通过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90 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OD值)。2.3.1实验分组(1)实验二分组:正常组(完全培养液)、模型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200umol/L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20umol/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2umol/L丹参多酚酸盐)。(2)实验三分组:正常组(完全培养液)、模型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海风藤高剂量(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10mg/mL海风藤药液)、中剂量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1mg/mL海风藤药液)、低剂量组(完全培养液+10-8mol/L AngⅡ+0.1mg/mL海风藤药液)。2.4 ELISA法检测TGF-β、FN、ColⅣ含有量:分别于24h、48h、72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严格按试剂盒所附说明书操作,每组设10个复孔,检测TGF-β、FN、ColⅣ蛋白浓度。检测出OD值后,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对应浓度。2.5免疫印迹分析法(Weatern blot)检测:收集48h时间点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并提取各组总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各组样品中蛋白含量,根据蛋白定量的结果,加入相应体积的总蛋白样品与5×蛋白质凝胶电泳上样缓冲液,100℃加热5min使蛋白变性。按常规方法进行10%-12%的SDS-PAGE变性电泳,每泳道加样10ul,80V电泳30min,100V电泳90min,转至PVDF膜,转膜缓冲液中60mA转膜90min,TBST封闭1h,分别加兔抗Smad2、Smad3多克隆抗体(1:1000)4℃过夜,经振荡、TBST洗涤后分别加入羊抗兔二抗(1:5000),DAB显色,拍照。采用Scion Image软件分析对灰度值进行分析。2.5 Real-Time-PCR检测:收集48h时间点经处理的细胞,用trizol一步法抽取细胞总RNA,并测定A260/280,鉴定RNA纯度。分别取上述各组细胞克隆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按照试剂说明步骤行Real-time-PCR检测,以GADPH引物作对照分析。TGF-β-F:5′-TAC TAC GCA AGG AGG TCA-3′,TGF-β-R:5′-AGC AAC ACG GGT TCA GGT-3′;Smad7–F:5′-CCA AAG GTC ACC ACC ATC CC-3′,Smad7-R:5′-CTT CAG TTT CTT GAG CAC CGA GT-3′;GADPH-F:5′-GAA ACG GCT ACC ACA TCC-3′,GADPH-R:5′ACC AGA CTT GCC CTC CA-3′。引物由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扩增条件:95℃2min;95℃15s,60℃30s,共40个循环;取其循环阈值(Ct值),采用比较2-△△Ct法分析TGF-β、Smad7基因在细胞中的相对含有量。2.6统计学方法:各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TT法结果1.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的模型组OD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模型组比较,24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低浓度组及强的松组,48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低浓度组与强的松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时间点24h,48h,72h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丹参多酚酸盐各组与模型组比较,24h、48h及72h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比较,于24h、48h、72h均无统计学意义。1.3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24h,48h,72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海风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24h及48h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2h时间点仅海风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ELISA法检测结果2.1 ELISA法检测TGF-β含量: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24h、48h、72h)的模型组TGF-β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24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各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各时间点低浓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ELISA法检测FN含量: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24h、48h、72h)的模型组FN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24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中、低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各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低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各时间点低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 ELISA法检测ColⅣ含量: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24h、48h、72h)的模型组Col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24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各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芪蓟肾康加味煎剂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各时间点低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Western Blot)3.1实验一:收集48h时间点细胞进行实验,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2、Smad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中、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浓度组比较,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实验二:收集48h时间点细胞进行实验,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Smad2、Smad3表达均增多(P<0.01);丹参多酚酸盐各组与模型组比较,Smad2、Smad3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丹参多酚酸盐各组比较,Smad2蛋白:高、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3蛋白:各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3实验三:收集48h时间点的各组细胞进行实验,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Smad2、Smad3表达均增高(P<0.01);海风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Smad2、Smad3蛋白表达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风藤各组比较,Smad2蛋白:海风藤高、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Smad3蛋白:海风藤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表达水平下调(P<0.01)。4.Real-Time-PCR结果4.1实验一:收集48h时间点的各组细胞进行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mRN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各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中、低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浓度组比较,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7 mRN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给药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强的松组比较,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中浓度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芪蓟肾康加味煎剂高浓度组比较,中、低浓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浓度组比较,低浓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实验二:选择48h时间点收集细胞进行实验,TGF-βmRNA相对表达情况: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多酚酸盐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7 mRNA相对表达情况: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多芬酸盐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3实验三:收集48h时间点的各组细胞进行实验,TGF-βmRNA相对表达情况: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风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7 mRNA相对表达情况: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风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增殖;2.强的松能够有效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殖,并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3.芪蓟肾康加味煎剂能够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的增殖,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各靶点,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4.芪蓟肾康加味煎剂的类激素样作用随着剂量增高而呈现加强趋势;5.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通过作用于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各靶点,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6.海风藤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通过作用于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各靶点,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
杨海跃[3](2018)在《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药效、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雷公藤是一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难治性疾病具有确切疗效的传统中药,大量研究显示雷公藤及其主要成分如二萜、三萜等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在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方面。目前临床上雷公藤及其提取物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确切,但由于雷公藤具有较大毒性使得很多患者无法坚持长期服用,顺应性差。目前市售雷公藤制剂多为雷公藤经简单提取纯化后制成的普通制剂,其化学成分复杂,药效及毒性物质基础亦不明确,质控指标选择和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差别较大,致使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制剂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其毒副作用耐受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使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在明确雷公藤药效和主要毒性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提取纯化工艺,制备低毒高效的雷公藤制剂,建立稳定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促进雷公藤制剂研发和保证安全用药的可行思路。本课题组前期以此为思路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建立雷公藤指纹图谱的基础上,以谱效分析为指导,明确了雷公藤的主要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并利用硅胶色谱法制备了多个不同药效和毒性成分比例的纯化部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外药效和毒性实验研究,评价课题组前期制得的雷公藤不同纯化部位的药效和毒性差异,优选低毒高效部位,并评价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和安全性,为后续雷公藤低毒高效制剂研发和建立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本课题体外实验研究对象为课题组前期纯化方案所得的18个纯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方案(方案A)得部位A1~A8,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方案(方案B)得部位B1~B10。以市售雷公藤多苷片(江苏美通)为参照。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炎症模型,以TNF-α和IL-6为评价指标考察各纯化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以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模型,以IFN-y和IL-2为指标考察各纯化部位体外免疫抑制活性;以正常心肌细胞H9c2、肝细胞L-02、肾小球系膜细胞GNM-SV40考察各纯化部位的体外毒性作用。结果显示B3、B7和B10药效较强且毒性小,较符合低毒高效的要求,故选择其进行后续体内药效和毒性研究。体内实验以B3、B7和B10为研究对象,以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为参照。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为炎症模型考察B3、B7和B10体内抗炎活性;以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为免疫抑制模型考察体内免疫抑制活性;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试验模型考察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作用;以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为试验模型考察安全剂量范围和体内毒性作用。体内药效实验结果显示B3、B7和B10均具有较强的药效活性,且B10活性作用最强;毒性试验结果显示B10的毒性作用最小,优势最明显。故最终确定B10为最优低毒高效部位。本研究最终确定纯化部位B10为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并确定了低毒高效部位的提取纯化工艺,为后续雷公藤低毒高效制剂的研发和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促进雷公藤制剂的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张昭[4](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为平台,以李济仁教授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整理、挖掘,着重探讨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其寒热辨证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李济仁教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历(门诊及住院病历),按照医案选取标准进行筛选,将入选的64例病历,包括86诊次,包括相关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等情况,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得到入选的病案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选方用药用量等方面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李济仁教授学术思想及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所录入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案中,高频次症状为关节疼痛、关节压通、关节屈伸不利、游走性关节疼痛等;中医症候中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寒热错杂证分别占有52次、35次、30次;治则治法以宣痹止痛、清热宣痹、祛湿宣痹为主。药物性味以温平、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胃经为主。高频词药物为青风藤、苦参、萆薢等清热利湿药物;黄芪、当归、鸡血藤、大血藤、乳香、没药等补气活血通络药物;全蝎、蜈蚣等搜风通络止痛药物;川草乌、制草乌、桂枝等温经通络止痛药物。其中,青风藤、黄芪、苦参为频次最高的三味药,它们的最高用量分别为15g、80g、15g。使用频次大于50的药对共有34个,其中前三个药对分别为苦参、青风藤;青风藤、萆薢;黄芪、青风藤。关联度大于0.40及以上的药对有20个,前三个药对分别为萆薢、绞股蓝;萆薢、白花蛇舌草;青风藤,巴戟天;同时挖掘出36个核心组合和10首新处方。结论:李济仁教授临床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丰富。在辨证时,重视“寒、热”,以寒热平调、标本兼顾、顾护脾胃为治疗原则,以风寒湿热的偏性、复杂转化为依据,在用药方面,主要有祛风除湿药、清热除湿药、活血止痛药、补虚药等。用药特色:寒温并用,调和营卫;培本固元,重视脾肾;善用黄芪,益气驱邪;虫藤配伍,化瘀通络;辨位用药,引经入络。共挖掘出10首核心方。新处方属于隐性经验,是对治疗该病的创新性发现和认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李娜[5](2016)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病程迁延的慢性非特异性结直肠炎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UC的发病率快速增长,相关的治疗药物也成了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治疗UC常配合中药口服或灌肠,这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而且还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及减轻长期服用的副作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为我国传统的动物类中药,具有通利血脉之功效。近年来,以美洲大蠊为原料制成的制剂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显着,如放射性食管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类消化性溃疡,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相关报道和基础研究甚少。因此,本试验首先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试验探讨其对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对UC时细菌易位的干预作用;其次进一步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及其各极性部位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各极性部位对成纤维细胞功能、免疫活性的影响,以期阐明抗UC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多肽(17.59 mg/g)、氨基酸(5.75mg/g)、多元醇(11.60 mg/g)、粘糖氨酸(4.65 mg/g)、尿嘧啶(0.189 mg/g)。(2)以2,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建立的UC大鼠为模型,探讨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抗UC的疗效。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7):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洲大蠊提取物三组(20,40,80 mg/kg)、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造模完成次日,给予药物干预,连续给药10 d。每天记录大鼠体重、大便性状,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实验结束后,解剖收集肛门以上约3 cm处的直肠,用于MPO水平及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能降低大鼠DAI、减轻肠道炎症指标水平并且能够改善上皮细胞缺损、腺体破坏、杯状细胞消失、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3)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并且耐氨苄西林的大肠杆菌为示踪菌,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细菌易位的干预作用。将24只无抗药性的UC模型大鼠连续给药4 d,同时灌服示踪菌,每天一次。实验结束后,解剖收集大鼠结肠、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美洲大蠊提取物高剂量组(80 mg/kg)能显着降低UC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率(p<0.05)。(4)从细胞水平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及其各极性部位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E及各极性部位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中PAE终浓度为250μg/m L时,促增殖作用达到高峰。采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测定药物对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AE对胶原蛋白合成具有促进作用。考马斯亮蓝测定细胞总蛋白合成,结果表明PAE能够促进细胞总蛋白的合成。划痕实验表明PAE能使较多的细胞进入创口模型,加速细胞愈合速度,促进细胞的迁移。(5)以环磷酰胺(80 mg/kg)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为模型,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及其各极性部位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uOH部位能够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并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较好的激活作用,可见美洲大蠊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以Bu OH部位活性最好。
陈静静[6](2015)在《助孕丸中健脾组方提取物的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建立UPLC/Q-TOF-MSE方法在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采集助孕丸健脾组方(由党参、黄芪、白术组成)的一级及多级质谱信息,较全面地对助孕丸健脾组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及鉴定,阐明了健脾组方的物质基础,并归属了主要色谱峰的中药材来源,为提高助孕丸健脾组方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化学依据;建立UPLC/Q-TOF-MS定量检测党参炔苷含量的快速、高效、准确的液质联用方法,并应用该液质联方法检测中药党参提取液及健脾组方提取液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以党参炔苷为代表性成分研究健脾组方在SD大鼠体内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与党参炔苷单体、中药党参中的党参炔苷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进行比较,以探讨中药及组方中多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药配伍理论提供实验依据,也有助于助孕丸的药效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体外原代培养人早孕蜕膜细胞,应用米非司酮建立蜕膜细胞损伤模型,并考察健脾组方各组分对该模型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一助孕丸健脾组方物质基础分析:购买健脾组方中的道地药材党参、黄芪、白术并进行鉴定,采用冷凝回流提取的方法制备助孕丸健脾组方提取液。应用UPLC/Q-TOF-MSE技术,通过正、负离子全扫描的检测模式对健脾组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及鉴定。对于有标准品的化合物,通过Masslynx 4.1 software比对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和一级、多级质谱图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鉴定;对于无法获取标准品的化合物的检测,结合质谱图上给出的准分子离子峰,应用Masslynx系统软件推测其可能的化学组成,将该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与同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比较,结合参考文献资料后进行推测。并归属了主要的色谱峰的药材来源,对健脾组方进行了较全面地物质基础分析。实验二UPLC/Q-TOF-MS测定健脾组方及党参提取物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建立快速、高效地测定党参炔苷含量的UPLC/Q-TOF-MS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党参提取液及健脾组方提取液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实验三基于UPLC/Q-TOF-MS技术党参炔苷药代动力学研究:以相同的党参炔苷灌胃量为标准,制备党参炔苷单体灌胃液、党参灌胃液及健脾组方灌胃液。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上3组,每组8只。于灌胃后的5min、15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240min、480min、720min、1440min 进行眼眶取血约 0.5mL置于加有0.5%肝素的EP管内,常温下静置半小时。以35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离心后取上次层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处理。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并绘制药时曲线。应用PK.Solution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总体清除率(CL)。比较党参炔苷以当党参炔苷单体形式、中药党参形式、健脾组方形式灌胃后其药代动力学差异。实验四蜕膜细胞的原代培养:采用复合酶(0.25%胰酶+0.1%Ⅰ型胶原蛋白酶)消化的方法消化分离人早孕蜕膜组织,原代培养蜕膜细胞,通过差时贴壁及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蜕膜细胞。经倒置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所培养的蜕膜细胞进行鉴定。实验五健脾组方中化学成分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应用米非司酮(RU-486)建立蜕膜细胞损伤模型,观察助孕丸健脾组方各成分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的作用。应用MTS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孕酮组和不同药物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应用AnnexinV-PI法流式检测各药物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早期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药物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影响,初步筛选出健脾组方中的药效成分。结果:实验一:完成了道地药材党参、黄芪、白术的鉴定。建立了分析助孕丸健脾组方UPLC/Q-TOF-MS的方法。得到了健脾组方及部分标准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一级和多级质谱图,对健脾组方中的主要成分(黄酮类、皂苷类、内酯类、糖苷类等)进行了质谱裂解规律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健脾组方的化学成分,快速地表征了 37个色谱峰(误差范围为≤±5 ppm),并对这些色谱峰归属了药材来源。利用已知标准品鉴定了7个代表性化合物党参炔苷、黄芪甲苷、白术内酯Ⅰ、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实验二:建立了测定党参及健脾组方中党参炔苷含量的UPLC/Q-TOF-MS的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r>0.999,在5-500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精密度、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应用该方法测得中药党参和健脾组方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分别为239.5μg/mL、87μg/mL。实验三:血浆样品中的党参炔苷在5-500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6.0%和5.0%,血浆样品中党参炔苷的回收率为70%,内标的回收率为70.0%以上。最低检测限为5ng/mL。应用药动学软件PK.Solutions 2.0计算出党参炔苷单体组、中药党参组、健脾组方组中党参炔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峰浓度 Cmax(ng/mL):138.59±28.65、127.61 ± 16.88、172.26±94.71;达峰时间 Tmax(hr):172.26±94.71、1.57±0.61、1.20±0.47;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Areang-hr/mL):176.61±20.59、551.07±83.26、737.57±127.97;平均滞留时间 MRT(areahr):2.27±1.80、4.46±1.86、5.37±1.94;总体清除率CL(mL/hr):6791.79±1785.45、2023.76±311.44、1559.73±334.67.比较三者峰浓度(Cmax)结果得知党参中的成分对党参炔苷单体的体内的达峰浓度无影响,而健脾组方中的成分可提高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达峰浓度;比较三者达峰时间(Tmax)可知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均可使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达峰时间推后;比较三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可知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可提高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比较三者平均滞留时间(MRT)结果可知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可延长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比较三者总体清除率(CL)结果可知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可降低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清除率。总体上讲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有促进党参炔苷单体在体内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的作用。也为中药组方配伍提供了实验依据。实验四:采用复合酶消化的方法成功地完成了蜕膜细胞的原代培养,经倒置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法(角蛋白为阳性,波形蛋白为阴性)综合鉴定所培养的细胞为蜕膜细胞;用差时贴壁及自然传代增殖法纯化后检测所培养细胞的分泌功能显示99%以上的细胞都有泌乳素蛋白的表达,表明所培养的蜕膜细胞纯度高。实验五:通过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早期凋亡率及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表明采用60μmol/L的米非司酮所造的蜕膜细胞损伤模型是成功的。健脾组方、党参炔苷、黄芪甲苷、白术内酯Ⅰ、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孕酮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结论:1.建立了液质联用分析健脾组方提取物药效物质基础的的方法,该方法快速、高效、精确,为提高助孕丸健脾组方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化学依据。并为黄酮类、皂苷类、内酯类、糖苷类等化合物的分析提供了质谱裂解规律的参考。2.应用UPLC/Q-TOF-MS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中药党参及健脾组方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该方法的方法学考察结果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均符合实验要求。为中药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3.建立了 UPLC/Q-TOF-MS测定大鼠血浆中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采用的液液萃取的处理血浆样品的方法简便,快速,党参炔苷及内标连翘苷的回收率较高。进行方法学考察时,其专属性,线性关系、定量限、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等均符合实验要求。该方法可用于党参炔苷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经比较单体组、中药党参组及健脾组方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党参及健脾组方中的物质有促进党参炔苷的吸收,提高党参炔苷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党参炔苷在体内停留时间等作用。4.利用米非司酮(RU-486)建立的蜕膜细胞损伤模型筛选出了健脾组方中药效成分,健脾组方中的党参炔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等均对RU486蜕膜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健脾组方总提取物、孕酮亦有同样的作用。健脾组方及其中的化学成分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有抑制早期凋亡率及凋亡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推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损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实现的。
马菲[7](2013)在《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侵害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反复发作的滑膜炎症为特征,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因其病因仍未真正明确,西医尚无根治办法,治疗以控制炎症和关节的损伤,延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伤等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着临床效果。有毒中药如雷公藤、细辛、乌头类(川乌、草乌与附子)等临床用于治疗痹证,疗效明显。附子因其毒性较川乌、草乌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合理配伍广泛用于RA的治疗,但因其毒副作用限制临床使用。目的:对临床应用含有不同剂量附子的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病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试图总结并探讨临床应用附子的毒性与证候、疗效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制定临床上重用附子的临床用药指导原则。方法:收集160例临床应用运用含附子的中药复方治疗RA(寒湿阻络证)的病例,按附子的不同剂量分为15g、20g、30g组以及50g组,每组各40例,疗程为8周,收集附子用量、用法、配伍、煎煮、疗效及不良反应资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总积分,在治疗前及治疗8后对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28joints, DAS28)评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附子复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例,其中脱落病例8例(15g组3例,20g组2例,30g组1例,50g组2例),2例因违反治疗方案加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而被剔除(30g组1例、50g组1例)。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共150例,病例脱落率为5%,剔除率为1.25%,脱失率6.75%,小于20%。2、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四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和自身总体评价随观察时点的推移,在治疗2周时上述临床指标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50g组在治疗治疗2、4、6、8周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15g、20g和3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在治疗6、8周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15g和2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5g组和20g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治疗后(第8周)上述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比较,50g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优于15g、20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20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中医症状、体征方面,四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关节不利、关节畏寒、全身畏寒等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不利、晨僵、关节畏寒、全身畏寒方面,50g组在治疗2、4、6、8周时疗效均优于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5g组、20g组和3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改善患者手足不温、夜间痛甚、神疲乏力方面,尚不能认为四组疗效有差异。5、在DAS28评分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50g组较其他3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较15g组和20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组和2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后DAS28评分减少值比较,50g组的降幅较其它3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g组与15g组、20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g组和2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疗效判定,15g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愈显率0%),20g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愈显率2.63%),30g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愈显率7.89%),50g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愈显率35.14%),经统计分析,四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g组明显优于其它3组。7、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附子50g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均因其煎煮方法不当,症状自行缓解。结论:附子虽是有毒中药,因有良好消炎、止痛及免疫调节作用用于RA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临床应用关键是发挥其疗效而规避或减少其毒性。经临床观察得出初步结论,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剂量,经合理配伍和正确的煎煮方法,附子临床应用是安全并且有效的。
张楠[8](2013)在《祛风除湿活血通痹中药有效成分在兔眼外滤过术中抗瘢痕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青光眼(Glaucoma)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其特征是病理性眼压升高或正常眼压合并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青光眼属于终身疾病,而且较大部分就诊患者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药物已经不能满足靶眼压的需要,青光眼外滤过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小梁切除术是青光眼外滤过手术中最经典的术式。然而术后眼内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术区的炎症反应,滤过区域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的增生,以及最终结膜下瘢痕组织的形成造成房水流出通道闭合,导致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术中联合抗代谢药如丝裂霉素C (MMC).5-氟尿嘧啶(5-FU)等抑制滤过泡瘢痕化,其效果得到一致肯定,但副作用及并发症较明显,故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中医抗瘢痕治疗多以祛风除湿通痹、活血通络化瘀、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治疗多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但临床上全身应用多见,眼科应用较少,抗滤过通道瘢痕化的机制尚无十分精确的阐述。目的在兔眼外滤过术中局部应用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粉防已碱(Tet)和雷公藤甲素(TP),探讨祛风除湿活血通痹中药有效成分对术后切口部位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包括:生理盐水(NS)组,丝裂霉素(MMC)组,0.2mg/mlTet组,0.4mg/mlTet组,0.2mg/mlTP组,0.4mg/mlTP组,正常组。其中药物组(6组)每组6只(12眼),术中局部浸润给药2min,正常组4只(8眼)作为空白对照,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术后6天、14天观察兔眼眼压及前节局部表现,每药物组于术后6天分别随机处死3只实验兔(6眼)作为6天组,每组余下3只实验兔(6眼)于术后14天处死,作为14天组。所有实验兔处死后立即制备眼球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并制作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于光镜下观察。结果1不同时间段眼压监测术后第1天,各组眼压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以后各组眼压随时间均逐渐向正常值回升。生理盐水组术后眼压升高较为明显,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眼压与术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丝裂霉素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第14天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浓度Tet组、低浓度Tet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术后第14天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高浓度TP组、低浓度TP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术后第14天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第1天,两浓度Tet组、两浓度TP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眼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丝裂霉素组相比,眼压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6天,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浓度Tet组、低浓度Tet组、高浓度TP组、低浓度TP组眼压偏低,且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丝裂霉素组相比,四中药组眼压偏低,其中高浓度Tet组、高浓度TP组、低浓度Tet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浓度TP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浓度Tet组、低浓度Tet组、高浓度TP组、低浓度TP组眼压偏低,且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丝裂霉素组相比,四中药组眼压偏低,其中高浓度Tet组、高浓度TP组眼压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浓度Tet组眼压有显着性差异(P<0.05),低浓度TP组眼压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同一测量时间点,Tet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眼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TP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眼压于术后14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测量时间点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术后两周内,生理盐水组术后眼压回升较快,可达术前水平;两浓度Tet组、两浓度TP组和丝裂霉素组术后眼压回升缓慢平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2不同时间段眼前节局部表现术后第1天,各组兔眼前节滤过泡均较为透明、高度隆起、较为弥散。术后第6天,两浓度Tet组、两浓度TP组和丝裂霉素组滤过泡较为透明、中度隆起、较为弥散、表面充血不明显,生理盐水组滤过泡透明度降低、隆起度降低、相对局限、部分表面轻度充血;术后14天,两浓度Tet组、两浓度TP组和丝裂霉素组滤过泡形态基本相似,均较为透明、中度隆起、较为弥散、表面充血不明显,生理盐水组滤过泡部分微透明、微隆起、较为局限、表面充血明显,部分呈纤维包裹样外观。3并发症的观察各组均未出现滤过泡渗漏、眼内炎、角膜上皮缺损等并发症。丝裂霉素组1例术后第1天出现角膜水肿,一例出现前房出血。4组织病理学表现4.1HE染色6天组:生理盐水组滤过道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丝裂霉素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均较生理盐水组小,滤过道间隙较大,周围组织疏松;高浓度Tet组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较小,滤过道清晰可见,周围组织较为疏松,胶原排列规律;低浓度Tet组炎性细胞较少,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较小,滤过道清晰可见,周围组织较为疏松,胶原排列规律;高浓度TP组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较小,滤过道清晰可见,周围组织较为疏松,胶原排列规律;低浓度TP组炎性细胞较少,成纤维细胞胞体、胞核较小,滤过道清晰可见,周围组织较为疏松,胶原排列规律。14天组:生理盐水组滤过道可见胶原纤维密集排列,上皮下结缔组织致密、排列紊乱;丝裂霉素组可见散在的胶原纤维,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高浓度Tet组滤过道开放,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低浓度Tet组滤过道开放,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高浓度TP组滤过道开放,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低浓度TP组滤过道开放,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上皮下结缔组织疏松。术后6天及14天,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浓度Tet组和两浓度TP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6天,与丝裂霉素相比,两浓度Tet组和高浓度TP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浓度TP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14天,与丝裂霉素相比,两浓度Tet组和高浓度TP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浓度TP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Tet高浓度与低浓度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TP高浓度与低浓度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2TGF-β1免疫组化染色6天组:各用药组滤过道成纤维细胞胞浆TGF-β1染色阳性颗粒少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呈深棕色颗粒,各用药组均呈棕黄色颗粒。14天组:各用药组滤过道成纤维细胞胞浆TGF-β1染色阳性颗粒与生理盐水组大体相近,均呈棕黄色颗粒,数量较6天组减少。结论1正常兔眼的单纯小梁切除术造模后,术区滤过道组织形态学变化与临床上抗青光眼术后的改变基本吻合。2按照术后6天为早中期,14天为晚期划分阶段,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粉防已碱和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均能维持眼压较低水平,晚期雷公藤甲素高浓度组优于低浓度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粉防已碱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的降眼压效果均优于同期丝裂霉素组;高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的降眼压效果均优于丝裂霉素组,低浓度的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的降眼压效果优于丝裂霉素组,术后晚期则与其基本相同。3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粉防已碱和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均能维持滤过泡透明、中度隆起、弥散。4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粉防已碱和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有助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合成,且效果均优于同期丝裂霉素组;早中期粉防已碱及雷公藤甲素高浓度组均优于低浓度组,晚期雷公藤甲素组高浓度组优于低浓度组。5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粉防已碱和雷公藤甲素于术后早中期和晚期有助于抑制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
谢艳,郭云鹏[9](2013)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单味中药,文章对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对淋巴细胞的影响、对酶类的影响、对核内转录因子NF-κB的调节、对氧自由基分解产物的作用和对炎症介质的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和开发雷公藤提供参考,并对雷公藤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柳风祥,徐海花[10](2013)在《中药提取物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临床健康鸡和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不同方法提取的中药提取物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水提取物和乙醚提取后的水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对健康鸡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有显着影响(P<0.01),可显着提高其抗体水平。REV也同样诱发了试验动物体重和免疫器官的抑制,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的体重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免疫器官重量有显着作用(P<0.05),可显着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器官重量没有影响(P>0.05)。试验表明,中药的水溶性成分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鸡的抗体水平,并可以显着增加免疫抑制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重量,而由同样中药组成的乙醚提取成分则没有免疫增强作用。
二、雷公藤多甙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多甙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凉血方活性成分经PI3K/AKT/GLUT1通路干预银屑病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网络药理学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网络药理学概念及应用 |
4. 网络药理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细胞代谢在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 基本的T细胞代谢 |
2. T细胞的代谢调节因子 |
3. 代谢基质 |
4. T细胞代谢的其他调节途径 |
5. T细胞代谢异常在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研究进展 |
1. GLUT1的定义及功能 |
2. GLUT1参与多种疾病进展 |
3. 多种小分子能调节GLUT1的表达 |
4. GLUT1作为载药靶点具有良好的前景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清热凉血方活性成分及干预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GLUT1蛋白表达水平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槲皮素对咪喹莫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槲皮素对HaCaT细胞PI3K/AKT/GLUT1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基于活血通络的中药及中药复方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
实验一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丹参多酚酸盐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海风藤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综述一 从“络”论治儿童肾小球疾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丹参、海风藤、青风藤与雷公藤治疗肾小球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药效、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体外抗炎及免疫抑制药效研究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
1.2.3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1.2.4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LPS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 |
1.2.5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Con 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2的影响 |
1.3 统计分析 |
1.4 结果 |
1.4.1 雷公藤纯化部位(A1-A8、B1-B10)抗炎药效结果 |
1.4.2 雷公藤纯化部位(A1-A8、B1-B10)免疫抑制结果 |
1.5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体外毒性评价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H9c2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
2.2.3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L-02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
2.2.4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GNM-SV40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毒性作用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不同雷公藤纯化部位对H9c2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
2.4.2 不同雷公藤纯化部位对L-02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
2.4.3 不同雷公藤纯化部位对GNM-SV40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毒性作用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体内抗炎及免疫抑制药效评价 |
3.1 试剂与动物 |
3.2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 |
3.2.1 动物分组 |
3.2.2 给药及测定 |
3.3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
3.3.1 动物分组 |
3.3.2 给药及测定 |
3.4 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 |
3.4.1 动物分组 |
3.4.2 给药及测定 |
3.5 统计分析 |
3.6 实验结果 |
3.6.1 B3、B7和B10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3.6.2 B3、B7和B10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3.6.3 B3、B7和B10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所致耳肿胀的影响 |
3.7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方法 |
4.2.1 动物分组 |
4.2.2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诱导和评价 |
4.2.3 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测定 |
4.2.4 免疫器官指数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B3、B7和B10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影响 |
4.4.2 B3、B7和B10对关节炎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4.4.3 B3、B7和B10对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PGE-2分泌的影响 |
4.4.4 B3、B7和B10对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研究 |
5.1 动物与试药 |
5.2 急性毒性实验 |
5.2.1 急毒实验预实验 |
5.2.2 急毒实验 |
5.3 长期毒性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3.2 观察指标 |
5.3.3 血液生化学检查 |
5.3.4 系统解剖 |
5.3.5 脏器系数 |
5.3.6 病理组织学检查 |
5.4 统计分析 |
5.5 实验结果 |
5.5.1 急毒实验结果 |
5.5.2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 |
5.5.2.1 对体重变化的影响 |
5.5.2.2 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2.3 对脏器系数的影响 |
5.5.2.4 雷公藤纯化部位对主要脏器的影响 |
5.6 讨论与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医案选取标准 |
1.4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库标准化 |
2.2 建立数据库 |
2.3 统计与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频数分析 |
1.1 医案证素组成分析 |
1.2 RA方剂中药物组成分析 |
2 组方分析 |
2.1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用药规律分析 |
2.2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3 用量分析 |
讨论 |
1 李济仁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1 新安医学及其学术思想 |
1.2 “张一帖”家族传承及学术思想 |
1.3 中医经典古籍有关痹病的学术思想 |
1.4 当代中医医家对RA的认识 |
2 李济仁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规律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2 药物频次及学术思想分析 |
2.3 组方分析 |
2.4 新方及其对应的证型分析 |
3 典型病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美洲大蠊的研究概况 |
1.1.1 美洲大蠊药材简介 |
1.1.2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研究 |
1.1.3 美洲大蠊药理活性 |
1.1.4 美洲大蠊的毒性与安全性 |
1.2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概况 |
1.2.1 UC的临床表现 |
1.2.2 UC的发病机理 |
1.2.3 UC的药物治疗 |
1.3 细菌易位与肠黏膜屏障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药品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美洲大蠊提取物(PAE)的制备 |
2.2.2 PAE的分步萃取 |
2.2.3 TLC鉴别 |
2.2.4 含量测定 |
2.3 结果 |
2.3.1 提取物浸膏得率 |
2.3.2 PAE的TLC鉴别 |
2.3.3 PAE各极性部位中多肽含量 |
2.3.4 PAE各极性部位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
2.3.5 PAE各极性部位中多元醇含量 |
2.3.6 PAE各极性部位中粘糖氨酸含量 |
2.3.7 PAE各极性部位中尿嘧啶含量 |
2.3.8 PAE及各极性部位中各成分含量的汇总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的疗效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3.2 方法 |
3.2.1 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
3.2.2 实验剂量的确定 |
3.2.3 供试药物的制备 |
3.2.4 分组处理 |
3.2.5 观察指标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 |
3.4.2 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直肠组织 |
3.4.3 光学显微镜观察(HE染色)各组大鼠直肠组织 |
3.4.4 直肠MPO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细菌易位的干预 |
4.1 材料 |
4.1.1.实验动物 |
4.1.2 示踪菌 |
4.1.3 实验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1.5 主要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
4.2.2 实验剂量的确定及供试药物的制备 |
4.2.3 分组处理 |
4.2.4 观察指标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大鼠体重变化 |
4.4.2 细菌培养及鉴定 |
4.4.3 肠道细菌易位率及组织细菌含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
5.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0 仪器 |
5.1.1 试剂 |
5.1.2 主要试剂的配置 |
5.1.3 细胞培养 |
5.1.4 供试药物的制备 |
5.2 方法 |
5.2.1 最佳接种浓度确定 |
5.2.2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
5.2.3 细胞增殖的测定 |
5.2.4 胶原合成量的测定(羟脯氨酸试剂盒法) |
5.2.5 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5.2.6 体外细胞迁移能力 |
5.3 统计学处理 |
5.4 结果 |
5.4.1 最佳接种浓度的确定 |
5.4.2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 |
5.4.3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增殖的影响 |
5.4.4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胶原合成的影响 |
5.4.5 PAE各极性部位对NIH3T3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5.4.6 PAE对NIH3T3迁移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 |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1.1 仪器 |
6.1.2 试剂 |
6.1.3 实验动物 |
6.1.4 相关溶液的配置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剂量的确定及供试药物的制备 |
6.2.2 实验分组与给药 |
6.2.3 相关考察指标 |
6.3 统计学处理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6.4.2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
6.4.3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6.4.4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4.5 PAE各极性部位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助孕丸中健脾组方提取物的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助孕丸治疗自然流产研究现状 |
1.1.1 助孕丸治疗自然流产的临床有效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
1.1.2 助孕丸治疗自然流产的实验研究 |
1.1.3 助孕丸补肾组方研究现状 |
1.1.4 助孕丸中健脾组方中药的相关研究 |
1.2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1.2.1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
1.2.2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建立中的应用 |
1.2.3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
1.2.4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中的应用 |
1.2.5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 |
1.3 自然流产与细胞凋亡 |
1.3.1 自然流产相关凋亡蛋白 |
1.3.2 蜕膜细胞损伤、凋亡模型的建立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立论依据 |
2.2 实验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 助孕丸健脾组方物质基础分析 |
2.3.1 实验目的 |
2.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2.4 UPLC/Q-TOF-MS测定健脾组方及党参提取物中党参炔苷的含量 |
2.4.1 实验目的 |
2.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 |
2.4.4 讨论 |
2.4.5 小结 |
2.5 基于UPLC/Q-TOF-MS技术党参炔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1 实验目的 |
2.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5.3 结果 |
2.5.4 讨论 |
2.5.5 小结 |
2.6 蜕膜细胞的原代培养 |
2.6.1 实验目的 |
2.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6.3 结果 |
2.6.4 讨论 |
2.6.5 小结 |
2.7 健脾组方中化学成分对蜕膜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 |
2.7.1 实验目的 |
2.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7.3 结果 |
2.7.4 讨论 |
2.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类风湿关节炎西医研究进展 |
1 RA病因学研究 |
1.1 感染因素 |
1.2 遗传因素 |
1.3 内分泌因素 |
1.4 营养因素 |
1.5 其他因素 |
2 RA发病机制研究 |
2.1 T淋巴细胞 |
2.2 B淋巴细胞 |
2.3 树突状细胞 |
2.4 肥大细胞 |
2.5 自然杀伤细胞 |
2.6 细胞因子 |
3 RA病理表现 |
4 RA临床表现 |
4.1 全身表现 |
4.2 关节表现 |
4.3 关节外表现 |
5 RA的诊断 |
6 RA的治疗 |
6.1 一般治疗 |
6.2 药物治疗 |
6.3 其它治疗方法 |
6.4 RA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痹证的阐述 |
1.2 现代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
2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常见证候及分型 |
3.1 按病因分类 |
3.2 按病机变化分类 |
3.3 按症状特征分类 |
3.4 按分期分类 |
4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附子临床应用研究 |
1 对附子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1.2 近现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附子的认识 |
2 附子的临床应用 |
2.1 古代医家应用附子 |
2.2 近现代医家应用附子 |
2.3 现代医家对附子的临床应用 |
3 附子毒性及不良反应 |
3.1 附子的毒性成分及中毒机理 |
3.2 附子中毒的临床表现 |
3.3 附子中毒的救治 |
3.4 附子中毒原因及减毒方法分析 |
4 《黄帝内经》“有故无殒”思想对有毒中药的认识 |
4.1 “有故无损”的内涵 |
4.2 “有故无损”的临床意义 |
4.3 “有故无损”思想对有毒中药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治疗结果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有故无殒,亦无殒”在附子安全性评价中的意义 |
3 病机基础分析 |
4 方药分析 |
5 关于附子用量的分析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表 |
中医症状与体征评分 |
(8)祛风除湿活血通痹中药有效成分在兔眼外滤过术中抗瘢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试剂配置方法 |
2.2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造模方法 |
2.4 观察内容及观察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眼压 |
2 前节局部表现 |
3 并发症 |
4 组织病理学表现 |
4.1 HE染色 |
4.2 TGF-β1免疫组化染色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前节局部表现典型图片 |
HE染色典型图片 |
免疫组化染色典型图片 |
实验相关图片 |
(9)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2 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
3 对酶类的影响 |
4 调节核内转录因子NF-κB |
5 对氧自由基分解产物的作用 |
6 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
7 展望 |
四、雷公藤多甙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凉血方活性成分经PI3K/AKT/GLUT1通路干预银屑病的作用[D]. 马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基于活血通络的中药及中药复方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D]. 李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3]雷公藤低毒高效部位药效、安全性评价研究[D]. 杨海跃. 厦门大学, 2018(07)
- [4]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济仁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案的回顾性研究[D]. 张昭. 皖南医学院, 2016(05)
- [5]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D]. 李娜. 江苏大学, 2016(11)
- [6]助孕丸中健脾组方提取物的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D]. 陈静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5)
- [7]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 马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8]祛风除湿活血通痹中药有效成分在兔眼外滤过术中抗瘢痕的实验研究[D]. 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9]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谢艳,郭云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04)
- [10]中药提取物对鸡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 柳风祥,徐海花. 家畜生态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