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沈医附属一院新医科儿麻组[1](1976)在《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压膝疗法是我们在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疗法。本疗法共有两种压膝方法,一种是土法上马的悬吊压膝法;另一种是在中医小夹板的启发下,制成的长方形的夹板,叫加压小夹板。因
沈医附属一院新医科儿麻组[2](1976)在《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病情比较复杂,其临床体症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给临床认症造成一定困难,对进一步提高疗效也带来较大影响。为了便于认症,提高疗效,从一九七二年开始,我们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小儿麻痹后遗症"三类、
王常海[3](2007)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难治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致残。它多发生于全身负重大关节,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在诸多病因中,生物力学因素是该病最确切的病因。由于外伤、劳损、感受外邪等因素,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膝关节内部应力失衡,最终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害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由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存在膝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因此,对该病的认识,以往人们过多地关注其骨性改变,治疗上也以针对骨赘为主。但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疗效,而且骨性改变与其临床症状也多不相符。因此,近年来,一些医家以经筋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经筋疗法,本着“骨正筋柔”、“治筋以正骨”的原则,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临床上验证了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和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经筋理论源于《内经》。《灵枢》专立“经筋”篇,详细描述十二经筋的循行和病候特征,在诊疗上,提出了“以痛为输”和“以知为数”的原则。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发挥,逐步形成了经筋理论体系。生理上,经筋“主束骨”、“利关节”、“为刚为墙”,即具有连缀、约束、维护等功能;病理上,经筋的病理变化为筋急、筋纵、转筋、筋痿等,多表现在经筋循行所过部位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和疼痛;诊断上,多采用“候痛所在”、“按其处,应在中而解”、“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的手触查诊法,并总结出一系列“筋结”点;治疗上,运用多种针具针法,“解结”、“除灶”,并十分重视“按跷”等主动功能锻炼。当代医家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对经筋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一般认为,经筋的解剖实体,可对应于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膜和部分神经,近似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经筋与生物力学关系密切,经筋的病变造成人体局部及整体力学平衡的失调。然而,关于膝关节周围经筋病变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系,目前尚无系统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调查的研究,开展很少;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力学改变进而引起和促进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客观化测量研究,还未见报道。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影响了人们接受并推广这一有效疗法。本研究立足于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部分的经筋辨证,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分布进行了临床研究,并结合人体运动学、动力学和先进步态分析技术设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病变和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将有助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中医经筋理论的继承发扬。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力学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辨证进行客观化研究。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该部分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十二经筋的生理、病理和治疗三方面加以总结。之后探讨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重点针对现代膝关节经筋研究中的难点和盲区—膝关节经筋病变如何导致下肢力线异常和膝关节内部应力分布失衡的问题,运用生物力学知识进行了研究,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经筋病变的关系、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经筋病变的关系及膝关节的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论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从而为从经筋辨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临床研究部分,调查了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研究发现,虽然急性损伤和外受风寒等可以引起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在所调查病例中,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在于膝关节长期的屈伸、内外旋等运动中,由于过用、劳损所致。由于解剖学和运动学上的原因,足阳明经筋的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关注该经筋病变的治疗。虽然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它常于其它经筋病变相复合,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三阴经筋的病变均可能连带出现足太阳经筋的病变,因而治疗时同样不可忽视。本研究还总结出常见经筋病灶点的出现频次。上述这些研究,可以为运用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经筋病变导致运动的不协调和关节活动障碍,外在表现是步态的异常;观察患者的步态指征,可以反映其经筋病变情况。因此,本研究以生物力学先进的步态分析技术为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该部分也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概述了步态分析技术和设备,对步态分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了三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1,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研究,该研究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单足承重期时间减少,缓冲时间缩短,缓冲力系数降低,患者确实存在力学上的异常,为经筋病变导致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本研究中,借鉴了工程学中半功率点的思路,提出了缓冲力系数的指标,是一项有意义的创新。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临床研究2,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特征研究。该研究接着上一项研究,并紧扣整个研究的主题—经筋病变,调查了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三阴经筋各自不同的步态特征,研究发现,同样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由于经筋病变不同,其步态指征有异,为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该研究最后总结出膝关节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指标,该研究结果可能可以作为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诊断依据,同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具有参考价值。上述研究1和研究2,均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研究2的思路和方法,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临床研究3,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结合第一部分经筋病灶研究结果和第二部分的结论,运用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无论在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JOA标准),还是在步态指标上,均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验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的观点,步态分析可以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及中膝关节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膝骨关节炎患者存在广泛的经筋病灶,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因此,持续的疼痛、存在诸多经筋病灶、具有生物力学步态指标改变,不论是否有骨性改变,都可以认为是处于膝骨关节炎前期或超前期,这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膝关节经筋病变,其步态特征不同,这对于膝关节经筋疾病的诊断和经筋病证的分型具有参考价值;3、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步态分析可用于该病疗效的评价。该研究具有如下创新:1、提出膝骨关节炎是经筋疾病,分出经筋证型,并提出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是学术思想的创新;2、经筋疾病的诊断,传统采用手触诊方法。本研究提出并采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进行膝关节经筋疾病的客观化诊断研究,是技术方法的创新;3、运用生物力学知识和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研究膝骨关节炎的力学特征,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分布特点;仿照工程学中半功率点思路,提出并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缓冲力系数,是技术方法的创新。
涂永振,王玉,关秋霞[4](1978)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170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复杂难治之症。自1969年以来国内用多种疗法治疗本症,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遇到了新的困难。我院1975年对本症提出了三类三型八症的分类法,加深了
施雯馨[5](2009)在《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文中认为1目的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筋学理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和中医外治研究,具有实质的意义.同时,经筋病症所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除了一般的神经、运动系统疾病之外,还包括一些现代临床可见的疑难杂症,而这些疾病大多属于针灸、推拿治疗的适应证.不过,长期以来,经筋理论一直远不及经脉理论为人重视.在沉寂了千年之后,经筋理论如今开始崭露头角,不仅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相关的临床试验报导与理论研究文章也日益增多,证实适当运用经筋理论辨证施治能收到较快、较佳的疗效.由于目前仍未见中医学界发表有关经筋方面的共同看法或权威意见,故本论文拟为现阶段与经筋理论相关的文献做一大略的总结,以利日后更进一步的探讨.2方法以“经筋”为关键词或题名,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进行检索,筛选从1979年至2008年发表于医学期刊上与经筋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延伸阅读,共约有论文二百三十余篇.再加上相关着作二十余部作为基础研究资料,藉以归纳总结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情况.3结果目前关于经筋的研究已经具备有理论的规模与架构,包括了经筋的组织结构体系形态学论述、经筋的生理功能,经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检查诊断、治疗原则与施治方法等的详细论述.有个别医家依以其临床经验和学习领悟,对经筋提出了同中有异的独创理论,这些思想均可作为具有共识性的中医经筋理论的重要参考数据.此外,尚有多方面与经筋理论相关的学术研究发表,还有许多医师根据《灵枢·经筋》篇的叙述,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治方法,丰富了中医学的内涵.4结论经筋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深入探讨之,有助于对经络学说、诸多经络现象,以及各类中医疗法的全面认识与理解.经筋理论一方面深刻揭示了骨骼贾涞哪谠诹?为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定位诊断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医学对神经科疾患,特别是某些复杂的神经疾病,有整体的、本质的认识和正确的归类.经筋理论作为临床整体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对现代针灸科、骨科、神经科、疼痛科的临床和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同时,藉由现代医学对软组织学及神经学的认识,可以更进一步丰富经筋学的内容,提高、完善经筋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能更自然地体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本质,又可以真正特有的中医理论拓展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空间.因此,重视发展经筋理论,无论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或是对中西医结合的促进与深入,还是对科研、临床结果的提高与效益,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刘青[6](2021)在《针刀松解术前膝内翻患者脊柱骨盆下肢形态的影像学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膝内翻患者,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中下肢力线分布的相关角度,以及腰椎正侧位片中与脊柱骨盆形态相关的一系列参数,来描述其下肢力线分布、骨盆倾斜、腰椎前凸及侧弯的情况,进而对膝内翻患者的脊柱-骨盆-下肢形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从而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现有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行针刀松解术的36例膝内翻患者,所有病例均为双侧膝内翻,最终得到72例膝。拍摄术前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及腰椎正侧位片并存入计算机,使用Photoshopcc2018软件测量下列参数:(1)与下肢力线有关的参数:双下肢髋膝踝力线角(Hip-knee-ankle Angle,HKA)、双下肢胫骨角(Tibia Angle,TA)、双下肢股骨角(Femoral angle,FA);(2)与骨盆形态有关的参数:冠状面骨盆倾斜角(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矢状面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3)与腰部形态相关的参数:矢状面上测量腰椎前凸Cobb角,冠状面上测量腰椎侧凸Cobb角、L5倾斜角(L5 Obliquity Angle,L5OA)。运用Excel及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验证膝内翻患者上述各个参数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计完成36例膝内翻患者的脊柱-骨盆-下肢形态相关参数的测量,平均年龄29岁,最小15岁,最大59岁,其中男16人,占44.4%,女20人,占55.6%。2.左膝TA的值不服从正态分布,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验证,其他各项参数皆符合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膝内翻患者:(1)单纯从下肢形态而言,右侧TA与右侧HKA呈线性负相关(r=-0.634,P<0.01),与左侧TA成线性正相关(r=0.345,P<0.05);左侧TA与左侧HKA成线性负相关(r=-0.752,P<0.01),而与左侧FA成线性正相关(r=0.595,P<0.01);左侧FA与左侧HKA成线性负相关(r=-0.556,P<0.01);右侧HKA与左侧HKA成线性正相关(r=0.683,P<0.01)。(2)单纯从骨盆形态而言,POA与SS成线性正相关(r=0.368,P<0.05)。(3)单纯从腰椎形态而言,腰椎侧凸Cobb角与L5OA成线性正相关(r=0.334,P<0.05);L5OA与腰椎前凸Cobb角成线性正相关(r=0.350,P<0.05)。(4)就骨盆-下肢形态的联系而言,SS与右侧FA成线性正相关(r=0.427,P<0.01);POA与左侧HKA成线性负相关(r=-0.431,P<0.01),与左侧TA成线性正相关(r=0.460,P<0.01)。(5)就脊柱-骨盆形态的联系而言,L5OA与POA成线性正相关(r=0.549,P<0.01);腰椎前凸Cobb角与SS成线性正相关(r=0.490,P<0.01)。(6)就脊柱-下肢形态的联系而言,L5OA与右侧HKA成线性负相关(r=-0.349,P<0.05),与右侧FA成线性正相关(r=0.424,P<0.01);腰椎前凸Cobb角与右侧FA成线性正相关(r=0.952,P<0.01)。其余各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膝内翻患者的脊柱-骨盆-下肢力线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单纯就下肢形态而言,双侧下肢形态参数具有相关性,同侧下肢力线的异常分布与同侧下肢的胫骨角、股骨角相关;(2)单纯从骨盆形态而言,冠状面上的骨盆倾斜与矢状面上的骶骨倾斜具有相关性。(3)单纯从腰椎形态而言,腰椎侧弯与L5椎体倾斜具有相关性,同时L5椎体倾斜与腰椎前凸角度相关。(4)就骨盆-下肢形态的联系而言,骨盆倾斜与下肢形态变化相关;(5)就脊柱-骨盆形态的联系而言,骨盆倾斜与冠状面上L5椎体倾斜相关,矢状面上腰椎前凸与骶骨倾斜相关;(6)就脊柱-下肢形态的联系而言,冠状面上L5倾斜与下肢形态相关,股骨形态与腰椎前凸角度强相关。因而,临床上对于膝内翻患者,将脊柱-骨盆-下肢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松解腰骶部、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针刀整体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韩德雄[7](2010)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为主,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功能、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价靳三针疗法对于缺血性卒中偏瘫的疗效,对靳三针疗法关于缺血性卒中偏瘫治疗的取穴、针刺角度、深度、刺激方法进行量化,规范靳三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的操作,使其具有可重复性,并进一步推广。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54例符合研究标准、发病在2周-3个月内的偏瘫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靳三针组83例、康复组84例和靳三针结合康复组87例。2、基础治疗:三组患者的基础药物治疗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方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以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3、治疗方法:①弛缓瘫:靳三针组:取穴:主穴:颞三针、四神针、手三针、足三针。随症配穴:口角歪斜加口三针;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加舌三针。辨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痰阻络加丰隆;气虚血瘀加健侧足三里;阴虚风动加太溪。所有穴位均规定具体的针刺方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行针次数等参数。康复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三版制定。操作包括: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和变形,床上活动,起坐训练,桥式运动,兴奋性促进手法如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感觉刺激(拍打、挤压等)诱发主动运动。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疗法结合加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同上述。②痉挛瘫:靳三针组:取穴:颞三针、四神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随症配穴:失语加舌三针;口角歪斜加口三针;腕关节严重痉挛加腕三针;踝关节内翻加踝三针;上下肢痉挛无法伸展加开三针;指趾浮肿加八邪、八风。辨证配穴同弛缓瘫。所有穴位均规范针刺方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行针次数等参数。康复组:操作包括:缓解肌张力,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转换,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疗法结合加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同上述。4、疗程:各组疗程均为28天,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共进行20次,每周5次,休息2天后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基础药物治疗为28天。疗效评定:对每组入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神经功能评定,量表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ADL)、肢体功能综合评定(FCA)五个方面。结果:1、组内比较:三组病例经过14天、28天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评分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天后与治疗14天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①NDS的变化:治疗14天、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结合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合组与康复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L的变化:治疗14天、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结合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与康复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上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治疗14天后三组之间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组和靳三针组、康复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下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治疗14天后靳三针组与康复组、结合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合组和康复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和靳三针组、康复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四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治疗14天后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合组和靳三针组、康复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⑥FCA的变化:治疗14天、28天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较靳三针组、康复组效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和康复训练均能良好的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偏瘫状态,两种疗法的效果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二者结合运用能够更好的促进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该研究所使用的靳三针配穴方法、操作方法规范实用,切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廖秀莲[8](2012)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配合化痰祛瘀通络法对符合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醒脑开窍配合益气活血通络法对符合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病例并依据辨证将病例分为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组、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组。遵循《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结合中风诊断要点辨证取穴。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化痰祛瘀通络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患者66例,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患者140例,两组病例的治疗次数均为每周治疗2次,3个月为1疗程。结果①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组:男女两组间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程度分布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且男女两组间性别与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差异也不显着(P>0.05)。但性别与病情轻重分布相关性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风痰瘀阻证中风患者以女性为多,且重型者占多数(P<0.05)。患者疗程与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3个月治疗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75.8%,经6个月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98.5%。②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组:男女两组间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程度分布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且男女两组间性别与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但性别与病情轻重分布相关性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以女性为多,且重型者占多数(P<0.05)。患者疗程与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3个月治疗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69.3%。经6个月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97.1%。结论醒脑开窍配合化痰祛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风痰瘀阻证以及醒脑开窍合益气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均有确切疗效,且累积的效应越多,疗效越佳。患者性别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关,女性患者居多,且病情重者居多,为临床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和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辨证、取穴提供了依据。
陈得财[9](2010)在《朱明清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瘫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脑瘫的病名记载,但蕴含着大量与脑瘫有关的病证、病因、病机的描述,传统中医理论为脑瘫的现代治疗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针灸一直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朱明清头皮针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西医颅部解剖及神经学为用,通过头部特定的穴位和适量的刺激来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血气的作用,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针刺条件简易、治疗规范、痛感轻微、安全有效、疗效持久、临床效果可以重复验证等临床优势。目的本课题观察朱明清头皮针疗法对小儿脑瘫的近期治疗作用,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疗效,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1988年佳木斯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的诊断标准,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台湾陈得财中医诊所就诊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60例脑瘫患儿。本课题共观察60例,均为脑瘫患儿,其中治疗组30例,门诊病人30例;对照组30例,门诊病人30例。合格受试对象选择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合格受试对象的分组;两组用药及其方法;观测项目和观测方法;疗效判定标准及不良反应的判断等均按照由课题组制订,在开题报告会上通过的课题临床试验方案(详见正文第二章)实施。合格受试对象的分组根据简单随机的原则,事先由研究人员编制随机分配卡片,病人按其就诊的顺序,依次根据序号相同的随机分配卡上的规定(包括组别的确定及医嘱),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采用单盲随机化方法,按1:1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在西医康复的常规治疗方法(Vojta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头皮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的常规治疗方法(Vojta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分别用中国康复中心胡莹媛等制订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以及改Ashworth量表进行评分,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类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数据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图形的制作采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4.03完成。结果本研究共观察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月~3岁。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功能积分,痉挛程度积分,临床疗效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朱明清头皮针疗法在改善患儿综合功能、痉挛程度、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比较研究表明朱明清头皮针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的显效率,并能有效的缓解痉挛状态,初步证明了采用朱明清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余康潮[10](2013)在《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中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我国每年中风病发病率约为200万,死亡率约150万人,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会逐年增高,因此防治中风病仍是现今医学界工作的重心。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病病人在急性期得到有效的救治,绝大多数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三偏症状及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等,其中约15%的存活病人需要照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中风病后遗症的治疗是当今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目前国际上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针灸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上,考虑中风恢复期有效的治法,可以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减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减轻神经缺损的程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故在整个中风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中风恢复期是指中风发病1个月至半年以内,病程比较长,长期使用十四经穴,容易出现穴位耐受性的问题,导致穴位效应差;而董氏奇穴,有别于十四正经的独特的针灸体系,自成一派,现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中,遂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尝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董氏奇穴虽然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应用,但是对中风后遗症的具体疗效,它与常规针灸疗法孰优孰劣,还未见相关报道。综上,本研究通过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评价指标,观察董氏奇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为董氏奇穴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临床证据;为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的疗效作比较,为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1)病例来源和分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南方医院针灸科门诊、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盲法实行单盲法,盲患者。同时实行结果评估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3)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于1996年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为脑卒中病者。(4)纳入标准①符合上文诊断标准,男女不限;②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③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配合并坚持治疗者;④发病时间有1-6个月的患者,上、下肢肌力在Ⅰ~Ⅲ级;⑤自愿接受本疗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5)排除标准①符合上文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但无明显中风后遗症症状的患者;②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或伴有完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者,或伴有中风后抑郁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或有严重出血倾向;④年龄≥70岁,或≤40岁者;⑤病程>6月者;⑥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痉挛在1级以上(不包括1级)者;⑦惧怕针刺者;⑧服用与本病治疗无关药物者。(6)中止试验标准试验过程中病情恶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均应中止试验,已超过1/2疗程者,计入疗效统计;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者,计入不良反应病例统计。(7)治疗方法1.基础治疗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脑出血病人给予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脑梗死病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治疗。2.董氏奇穴疗法取穴:以健侧灵骨、大白、中九里,双侧肾关(天皇副穴)为主穴。舌强不语配商丘、正会;肩痛配对侧侧三里、六完;中风手拘挛配对侧重子、重仙。以上穴位可依据患者病情及体位酌情增减。操作:大白向同侧灵骨齐刺0.5-1寸;灵骨向同侧重仙齐刺1.5-2寸;中九里直刺1-2寸后,左右各旁开1寸向其齐刺;肾关向后肾经方向刺1-2寸。得气后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同时嘱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3.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以水沟或百会,双侧内关,患侧极泉、尺泽、委中、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口角歪斜者配颊车、地仓;言语蹇涩配哑门、廉泉、通里;患侧经筋屈曲拘挛,肘部者配曲泽,腕部配大陵,膝部配曲泉,踝部配太溪。以上穴位可依据患者病情及体位酌情增减。操作:水沟用雀啄术,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诸穴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每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8)观察方法1.主要指标①临床疗效:观察周期结束后,临床疗效的观察。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发“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病类诊断标准”记录两组治疗前评分和治疗后评分,计算百分数折算值[病类疗前评分与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再参照“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恢复:≥81%,6分以下;显着进步:≥56%,<81%;进步:≥36%,<56%;稍进步;≥11%,<36%;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评定临床疗效。②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进行评价。2.次要指标:①观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上述指标均在治疗开始前和疗程结束(或试验中止)时,由专人在不知道患者分组的情况下,各测量1次。(9)数据处理所得数据由专人整理后,用SPSS13.0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用X±SD表示计量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60例患者无1例中断与脱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性、病位、病情严重程度和证型的资料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1例,显着进步2例,进步7例,稍进步15例,无变化5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着进步4例,进步9例,稍进步14例,无变化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达90.0%;两组临床疗效经Mann-Whitney U检验,Z=-0.890,P=0.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疗效相当。(3)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比较组内比较,经Wilcoxon符号检验,两组患者面瘫(Z治疗组=-3.051,P治疗组=0.002;Z对照组=-4.264,P<0.001)、言语(Z治疗组=-3.140,P治疗组=0.002;Z对照组=-3.025,P对照组=0.002)、上肢肌力(Z治疗组=-4.378,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069,P对照组<0.001)、手肌力(Z治疗组=-4.195,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110,P对照组<0.001)、下肢肌力(Z治疗组=-4.099,P治疗组<0.001;Z对照组=-3.775,P对照组<0.001)和步行能力(Z治疗组=-4.565,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358,P对照组<0.001)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即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而意识和水平凝视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CSS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t治疗组=8.635,P治疗组<0.001;t对照组=8.686,P对照组<0.001),即治疗后两组患者CS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面瘫因子分差值(Z=-2.197,P=0.028)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面瘫因子改善情况高于治疗组;而水平凝视、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上述各CSS因子分分值相当。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CSS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相当。(4)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的比较组内比较,经Wilcoxon检验,两组患者进食(Z治疗组=-3.890,P治疗组<0.001;Z对照组=-3.695,P对照组<0.001)、穿衣(Z治疗组=-4.089,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455,P对照组<0.001)、如厕(Z治疗组=-4.257,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195,P对照组<0.001)、个人卫生(Z治疗组=-3.779,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064,P对照组<0.001)、自己洗澡(Z治疗组=-3.981,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271,P对照组<0.001)、椅/床转移(Z治疗组=-4.498,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391,P对照组<0.001)、行走/坐椅子(Z治疗组=-4.384,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317,P对照组<0.001)和上楼梯(Z治疗组:=-3.873,P治疗组<0.001;Z对照组=-4.179,P对照组<0.001)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即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而大便控制和膀胱控制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MBI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t治疗组=-9.713,P治疗组<0.001;t对照组=-11.86,P对照组<0.001),即治疗后两组患者MB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大便控制、膀胱控制、进食、穿衣、如厕、个人卫生、自己洗澡、椅/床转移、行走/坐椅子和上楼梯因子分,以及上述因子治疗前后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各MBI因子分分值相当。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MBI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相当。(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后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不管是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还是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董氏奇穴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相当。临床上,为避免中风患者病程长,长期使用十四经穴,董氏奇穴是一个很好的替换疗法,值得推广。
二、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一 骨性关节炎现代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现状 |
前言 |
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膝关节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膝骨关节炎的经筋辨证 |
1 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 |
1.1 经筋理论 |
1.2 经筋病症与经筋辨证 |
1.3 经筋病的治疗 |
1.4 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 |
2 理论研究经筋病变与KOA的关系 |
3 临床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 |
3.1 对象和来源 |
3.2 检查方法 |
3.3 检查次序和经筋腧穴命名 |
3.4 临床分型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 |
1 理论探讨:步态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
1.1 步态分析概述 |
1.2 步态分析仪器概述 |
1.3 步态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
1.4 步态分析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 |
1.5 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进行KOA步态分析研究的思路 |
1.6 研究所用仪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简介 |
2 临床研究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2 研究设备 |
2.3 指标选取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7 对KOA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意义 |
2.8 存在问题 |
2.9 结论 |
3 临床研究2:膝骨性关节炎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特征研究 |
3.1 对象与方法 |
3.2 研究设备 |
3.3 指标选取 |
3.4 统计学分析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3.8 意义 |
4 临床研究3: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
4.1 对象与方法 |
4.2 指标选取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成果与意义 |
创新 |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5)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成果 |
1 概念 |
1.1 经筋 |
1.2 经筋病 |
2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及其特点 |
2.1 循行分布 |
2.2 循行特点 |
2.2.1 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基本一致,然亦有别 |
2.2.2 行于体表,不入脏腑 |
2.2.3 循行走向呈向心性 |
2.2.4 经筋循行途中有"结"、有"聚" |
2.2.5 经筋之间的交会与联系 |
2.2.5.1 经筋之间的"交"、"合" |
2.2.5.2 集中结聚 |
2.2.6 其他 |
2.2.6.1 经筋与"脊"的联系 |
2.2.6.2 经筋循行至对侧者有二 |
2.2.6.3 阳经经筋的分支多,阴经经筋则几无分支 |
2.2.6.4 经筋起止处的细微分析 |
3 经筋的生理与功能 |
3.1 生理 |
3.1.1 经筋与脏腑的关系 |
3.1.1.1 肝 |
3.1.1.2 脾、胃 |
3.1.1.3 肾 |
3.1.1.4 肺 |
3.1.1.5 心 |
3.1.2 经筋与经脉的关系 |
3.1.2.1 足厥阴肝经 |
3.1.2.2 足阳明胃经 |
3.1.2.3 足太阳膀胱经 |
3.1.2.4 跷脉 |
3.1.2.5 其他 |
3.1.3 经筋与络脉和卫阳之气的关系 |
3.2 功能 |
3.2.1 联络百骸,维络周身,固定内脏 |
3.2.2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是人体动力的主要来源 |
3.2.3 护卫脏腑经络及全身各组织器官 |
3.2.4 反映脏腑功能及病候 |
3.2.5 经筋与人体部分感觉功能相关 |
4 病因病机 |
4.1 病因 |
4.1.1 外因 |
4.1.1.1 外力伤害--伤筋 |
4.1.1.2 外邪侵袭 |
4.1.2 内因 |
4.1.2.1 年龄 |
4.1.2.2 体质 |
4.1.2.3 解剖构造 |
4.1.2.4 过用损伤 |
4.1.2.5 脏腑疾病 |
4.1.2.6 神失协调 |
4.1.2.7 情志劳伤 |
4.1.2.8 结筋病灶点/筋结/痛性反应物 |
4.1.2.9 其他 |
4.1.3 不内外因 |
4.1.3.1 房室所伤 |
4.1.3.2 针刺中筋 |
4.2 病机 |
4.2.1 气血病机 |
4.2.1.1 气滞血瘀 |
4.2.1.2 气血虚衰 |
4.2.2 精津病机 |
4.2.3 经筋病机 |
4.2.3.1 邪结于筋 |
4.2.3.2 经筋损伤 |
4.2.4 经脉病机 |
4.2.4.1 经脉瘀滞 |
4.2.4.2 经脉气血不足 |
4.2.5 脏腑病机 |
4.2.5.1 脏腑虚证 |
4.2.5.2 脏腑实证 |
5 经筋病候 |
5.1 一般筋病 |
5.1.1 筋急 |
5.1.2 筋缓 |
5.2 特殊筋病 |
5.2.1 筋急 |
5.2.2 筋缓 |
5.3 经筋病累及病症 |
6 诊断 |
6.1 诊察 |
6.1.1 鉴别诊断 |
6.1.2 经筋病症切诊方面的特点--"筋结" |
6.1.3 "筋结"的检查 |
6.1.4 关于压痛点(tender point) |
6.1.4.1 压痛与压痛点 |
6.1.4.2 压痛点的检查 |
6.2 辨证 |
6.2.1 辨病位 |
6.2.2 辨病性 |
6.2.2.1 辨阴阳 |
6.2.2.2 辨寒热 |
6.2.2.3 其他 |
6.2.3 辨表里 |
6.2.4 辨虚实 |
7 治疗 |
7.1 治则 |
7.1.1 治筋求本,辨经筋论治 |
7.1.2 筋骨并重 |
7.1.3 《灵枢·经筋》篇的治则与解读 |
7.1.3.1 "燔针劫刺" |
7.1.3.2 "以知为数" |
7.1.3.3 "以痛为输" |
7.1.3.4 "维筋相交",交叉取穴 |
7.1.3.5 综合疗法 |
7.1.4 "解结"以疏通经络 |
7.1.5 协调阴阳 |
7.2 治法 |
7.2.1 针灸疗法 |
7.2.1.1 取穴方法 |
7.2.1.2 针具 |
7.2.1.3 刺法 |
7.2.1.4 艾灸法 |
7.2.2 推拿/手法治疗 |
7.2.2.1 舒筋活络法 |
7.2.2.2 经筋推拿疗法 |
7.2.2.3 中华(或壮医)经筋疗法中的经筋手法 |
7.2.2.4 经筋手疗法 |
7.2.2.5 循经按摩法 |
7.2.2.6 其他针对不同病种而施行的整复理筋疗法 |
7.2.2.7 弹拨经筋法 |
7.2.3 其他疗法 |
8 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发展 |
8.1 临床应用 |
8.1.1 经筋所至,主治所及 |
8.1.2 "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在临床上的影响与发展 |
8.1.2.1 开后世"阿是穴"应用之先河,是针灸治疗选穴原则"近部取穴"的始源 |
8.1.2.2 "对应点"针刺法 |
8.1.2.3 在针刺麻醉方面的应用 |
8.1.2.4 以"筋结"为腧 |
8.1.3 "维筋相交"的临床指导作用 |
8.1.3.1 从"维筋相交"论治麻痹性斜视 |
8.1.3.2 从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 |
8.1.4 创经筋病治疗的多种疗法 |
8.1.5 不同"经筋刺法"治疗特定经筋病症的临床应用情况 |
8.1.5.1 四肢拘挛症 |
8.1.5.2 中风后痉挛状态 |
8.1.5.3 小儿麻痹后遗症 |
8.1.5.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8.1.6 指导目前针灸临床对软组织疼痛的认识与治疗 |
8.1.7 中药结合经筋理论治验经筋病与杂病 |
8.1.7.1 经筋病 |
8.1.7.2 从经筋论治Ⅲ型前列腺炎 |
8.1.7.3 脉诊结合经筋理论治验杂病 |
8.1.8 经筋理论的延伸思路与应用 |
8.2 现代研究发展 |
8.2.1 《灵枢·经筋》篇的原文理解与发挥 |
8.2.2 《灵枢·经筋》篇在经络学说中所代表的意义 |
8.2.3 经筋痹痛与软组织力学变化 |
8.2.4 骨病治筋—"筋痹"与"骨痹" |
8.2.5 "筋结"可能的致病方式 |
8.2.6 从经筋理论探讨针刺麻醉 |
8.2.7 以经筋理论阐释武术健身与锻炼的机制 |
9 经筋实质的探讨 |
9.1 经筋的实质包括筋肉组织及神经 |
9.1.1 筋的定义(狭义) |
9.1.2 筋的定义(广义) |
9.2 经筋的实质是筋肉组织 |
9.2.1 经筋与肌学 |
9.2.2 经筋与韧带学 |
9.3 经筋的实质是神经 |
9.3.1 对"筋"的认识 |
9.3.1.1 "筋"的字义 |
9.3.1.2 软组织与五体中的"筋" |
9.3.1.3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的另一种理解 |
9.3.2 经筋与神经的相对应性 |
9.3.2.1 中枢神经系统 |
9.3.2.2 周围神经系统 |
9.4 经筋的实质是筋膜等结缔组织 |
9.5 经筋的实质包括更多的组织 |
讨论 |
1 关于"对应点"针刺法 |
2 "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 |
3 关于"肌"、"肉"、"筋"等名词的概念及其他想法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刀松解术前膝内翻患者脊柱骨盆下肢形态的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摄影方法 |
2.2 测量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3.2.1 右侧T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2 左侧T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3 右侧F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4 左侧F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5 右侧HK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6 左侧HK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7 PO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8 腰椎侧凸Cobb角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9 L5OA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10 SS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3.2.11 腰椎前凸Cobb角与其他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膝内翻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探析 |
1.2 中医学对腰膝相关性的理论认识 |
1.3 针刀医学对膝内翻的认识与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膝内翻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膝关节的解剖特点 |
2.3 膝内翻的病因及分类 |
2.4 膝内翻的发病机制 |
2.5 膝关节病变与腰椎病变的解剖联系 |
2.6 西医治疗 |
3 测量指标选择依据 |
3.1 下肢力线测量依据 |
3.2 脊柱-骨盆形态相关角度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腰膝相关性理论指导矫形外科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
结语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膝内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概念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针灸对于中风病治疗的研究 |
4 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5 中药关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研究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1 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
3 缺血性卒中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4 缺血性卒中辅助检查技术 |
5 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
6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
7 康复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偏瘫的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基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病例选择 |
2 治疗方法 |
2.1 弛缓瘫 |
2.2 痉挛瘫 |
3 疗效评定 |
3.1 观察量表 |
3.2 观察时间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基础资料 |
4.2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 |
5 讨论 |
5.1 缺血性卒中后肢体肌张力的变化 |
5.2 靳三针疗法治疗偏瘫的选穴意义 |
5.3 各量表的分析 |
5.4 小结 |
5.5 创新 |
5.6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方法 |
附录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
附录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法) |
附录4:四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 |
附录5:功能综合评定(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量表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2. 中医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级量和评价与疗效评定标准等 |
2.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1.2 中医诊断要点 |
2.1.3 疾病分期标准 |
2.2 病情级量评价标准 |
2.2.1 症状分级量化的评价标准 |
2.2.2 中风病病情轻重诊断标准 |
2.2.3 肢体运动功障障碍程度的评价标准 |
2.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的依据 |
2.2.5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标准 |
2.3 中风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2.3.2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 |
2.3.3 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 |
2.3.4 中风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2.6.1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2 中止试验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 |
5.1 风痰瘀阻证针灸治疗前临床资料分析 |
5.1.1 66例风痰瘀阻证中风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比较 |
5.1.2 66例风痰瘀阻证中风患者的性别与病情轻重比较 |
5.1.3 66例风痰瘀阻证中风患者的年龄与病情轻重比较 |
5.2 风痰瘀阻证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分析 |
5.2.1 临床症状与疗程的比较计 |
5.2.2 疗程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5.2.3 疗程、性别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5.2.4 疗程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级比较 |
5.2.5 风痰瘀阻证上下肢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积分平均值的比较 |
5.2.6 气虚血瘀证上肢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积分平均值的比较 |
5.2.7 疗程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比较 |
5.2.8 疗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5.2.9 风痰瘀阻证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值比较 |
5.2.10 疗程与功能缺损治愈率比较 |
5.2.11 疗程、性别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5.3 气虚血瘀证中风针灸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分析 |
5.3.1 140例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比较 |
5.3.2 140例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的性别与病情轻重比较 |
5.3.3 140例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的年龄与病情轻重比较 |
5.4 气虚血瘀证中风针灸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分析 |
5.4.1 临床症状与疗程比较 |
5.4.2 疗程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5.4.3 疗程、性别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5.4.4 疗程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级比较 |
5.4.5 气虚血瘀证上下肢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积分平均值的比较 |
5.4.6 气虚血瘀证上肢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积分平均值的比较 |
5.4.7 疗程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比较 |
5.4.8 疗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5.4.9 气虚血瘀证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值比较 |
5.4.10 疗程与功能缺损治愈率比较 |
5.4.11 疗程、性别与临床症状治愈率比较 |
临床研究探讨与体会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探讨 |
综述一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概念、病名及病位的文献综述 |
1.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认识的概述 |
2.1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概念 |
2.1.1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临床症状的概述 |
2.2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概念 |
2.2.1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症状的概述 |
3.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位的各种不同认识的概述 |
3.1 传统中医学对脑的概述 |
3.2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主要病位在脑的概述 |
3.3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主要病位在脑络的概述 |
3.4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主要病位在经络和脏腑的概述 |
3.5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主要病位在心的概述 |
3.6 传统中医学对脑与生理病理关系的概述 |
3.7 传统中医学对脑与胃肠关系的概述 |
3.8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与肝关系的概述 |
综述二 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文献综述 |
1. 探讨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因病机的文献综述 |
1.1 唐宋前的“外风”论 |
1.2 唐宋后的“内风”论 |
1.3 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 |
2. 探讨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辨证分型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传统中医学对中风治疗的文献综述 |
1. 探讨传统中医学对中风病按阶段与证型制定治则的概述 |
1.1 中风急性期的治则 |
1.2 中风先兆期或急性期的治则 |
1.3 中风实证的治则 |
1.4 中风邪中经络的治则 |
1.5 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原则 |
1.6 对中风后遗症的治则 |
2. 探讨传统中医学对中风分期的治疗概述 |
2.1 中风先兆症状防治 |
2.2 中风初发时的治疗 |
2.3 中风极盛之时的治疗 |
2.4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
3. 传统中医对中风选经用穴概要 |
3.1 于中风卒厥、人事不知选穴治疗的文献 |
3.2 关于中风偏瘫选穴治疗的文献 |
3.3 关于中风失语、口眼歪斜选穴治疗的文献 |
综述四 现代中医对中风选经用穴概况 |
1. 关于“气虚血瘀”的认识和现代研究近况 |
2. 临床应用 |
2.1 体针 |
2.1.1 循经取穴 |
2.1.2 分期治疗方法 |
2.1.3 固定取穴 |
2.1.4 醒脑开窍 |
2.1.5 择时取穴 |
3. 头针疗法 |
4. 芒针疗法 |
5. 井穴疗法 |
6. 综合疗法 |
7. 针刺头颈部穴位 |
8. 其它疗法 |
综述五 西医学对中风病观点文献综述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
1. 西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1 西医学对中风病的医学观点 |
1.2 西医学对中风病理分型的认识 |
1.3 西医学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西医影像学对中风病的检验依据 |
1.5 西医学中风神经损伤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附录1 中风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2 中风病情轻重诊断标准表 |
附录3-1至3-4 简式Fugl-Meyer运动障碍评定表 |
附录5-1至5-2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 |
附录6 中风后遗症病残程度评分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朱明清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小儿脑瘫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小儿脑瘫的相关认识 |
1.2.1 病因学 |
1.2.2 发病机理 |
1.2.3 临床表现 |
1.2.4 现代康复治疗机理 |
1.3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1.3.1 头针 |
1.3.2 体针 |
1.3.3 穴位注射 |
1.3.4 电针 |
1.3.5 穴位埋线 |
1.3.6 感觉统合训练 |
1.3.7 综合疗法 |
1.3.8 多种疗法相结合 |
1.3.9 特殊疗法 |
1.4 结语 |
第二章 朱明清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2.3 中医诊断标准 |
2.2.4 纳入标准 |
2.2.5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随机分组 |
2.3.2 治疗方法 |
2.3.3 疗效评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数据管理 |
2.4.2 资料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
2.5.2 患者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3.1 研究结果探讨 |
3.2 头针的发展及原理 |
3.3 头针治疗脑瘫的作用机制探讨 |
3.4 朱明清头皮针法的特色 |
3.5 Vojta疗法 |
3.6 关于量表的选择 |
3.7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方法 |
四、观察结果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一、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概况 |
二、评价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常用疗效评定指标 |
三、董氏奇穴概述 |
四、巨刺疗法概述 |
五、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成绩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书 |
四、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压膝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三大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0例临床观察[J]. 沈医附属一院新医科儿麻组. 医学研究, 1976(01)
- [2]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J]. 沈医附属一院新医科儿麻组. 医学研究, 1976(01)
-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D]. 王常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4]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170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体会[J]. 涂永振,王玉,关秋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78(01)
- [5]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D]. 施雯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针刀松解术前膝内翻患者脊柱骨盆下肢形态的影像学观察[D]. 刘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的疗效研究[D]. 韩德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廖秀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朱明清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D]. 陈得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 余康潮.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