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研制出高效猪饲料添加剂

我省研制出高效猪饲料添加剂

一、我省研制出高效猪用饲料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1](2017)在《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家禽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阐述了福建省家禽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科发展趋势、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期促进福建省家禽学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家禽学的育种、营养、疫病防控、健康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卫生等提供理论参考。

林威[2](2015)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配方组分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三穗鸭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为两组组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Ⅰ主要由:黄芪、神曲、陈皮、甘草、山药、五味子、肉桂、乌梅组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Ⅱ主要由:小茴香、杜仲、白术、麦芽、鱼腥草、山楂、陈皮、干姜组成。试验选取300只1日龄健康三穗鸭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试验组Ⅳ,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子。饲喂基础日粮的试验组为对照组,试验组Ⅰ添加1%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Ⅰ,试验组Ⅱ添加1.5%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Ⅰ,试验组Ⅲ添加1%的中草药配方饲料添加剂Ⅱ,试验组Ⅳ添加1.5%的中草药配方饲料添加剂Ⅱ。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完全相同,试验开始注射禽流感疫苗,试验期间每三天将水池里的水进行更换,定时对圈舍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全部试验三穗鸭均自由饮食,记录每天饲料消耗量,保持三穗鸭的健康生长。试验期为120天,通过饲养试验测定其生长指标;并分别在60日龄和120日龄时通过翅下静脉采血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有效促进三穗鸭的生长性能。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增重情况上相比,试验组Ⅰ、组Ⅱ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Ⅲ、Ⅳ组差异不显着,但也有所提高。绝对周增重各组在各个阶段都略有差异,相对周增重各组间都呈下降趋势。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Ⅳ组也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Ⅲ组有所降低。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试Ⅰ、Ⅳ组显着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有所降低。研究表明,添加1.5%基础日粮的中草药配方Ⅰ,能同时有效的提高三穗鸭311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2)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提高三穗鸭抗氧化能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着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GsH-Px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GsH-Px含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均有提升,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SOD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同时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均能显着降低三穗鸭血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水平(P<0.05)。(3)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三穗鸭免疫功能。试验Ⅱ组、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IgA含量分别显着提高10.41%、8.75%、9.71%(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IgA含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IgG含量试验各组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IgG含量分别显着提高9.25%、17.98%、9.07%、8.99%(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清IgM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其中试验Ⅱ组血清IgM含量相比其它各组提高最为明显;试验Ⅳ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提高9.62%,试验Ⅱ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着提高8.8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显着增加,其中试验Ⅱ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提高16.60%。(4)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试验各组三穗鸭血清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甘油三酯(TG)的影响,60日龄和120日龄时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与对照组相比其TG含量分别显着下降32.76%、23.53%(P﹤0.05);对总胆固醇(TC)的影响,60日龄和120日龄时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与对照组相比,其TC含量差异显着(P﹤0.05);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60日龄和120日龄时,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与对照组相比其LDL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120日龄时,试验组Ⅱ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DLC含量水平显着降低;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60日龄和120日龄时试验组Ⅲ、试验组Ⅳ与对照组相比其HDLC含量水平差异显着(P﹤0.05)。

刘学文[3](2013)在《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湖南是是猪肉生产大省,生猪业是全省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猪肉质量是否安全关系到湖南生猪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论文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为基本框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创新如下:(1)揭示了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畜牧生产理论能够为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专门知识和基本线索。风险管理理论为生猪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环节。系统理论能够为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2)描述了湖南猪肉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因素及来源。根据供应链原理,从养殖环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供应环节、生猪屠宰加工环节、物流储运及销售环节分析了主要存在的猪肉质量安全风险问题。论文简述了国内外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3)根据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类型,建构了一个较完整的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曹鹏[4](2012)在《山东省出口水产品药物残留分析及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其中养殖水产品占重要比重。在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控制各种疾病,渔用药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日益广泛,很多药物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虽已明令禁止使用,但仍有大量药物残留屡被检出;另外,允许使用的药物残留量超标现象也十分突出。因此,水产品中渔用药物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问题。对水产品中药品残留检测技术和代谢动力学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控制养殖过程中渔用药物的使用和减少药物残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加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的干扰因素,并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原药的方法;以山东省出口的主要养殖水产品-石鲽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用于检测石鲽鱼各组织中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并对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嗯唑、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和土霉素5种药物的代谢进行研究,确定了其休药期,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结果如下:1.禁用药物硝基呋喃原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研究通过实验建立了利用乙腈提取残留药物,经正己烷和酸性氧化铝净化,HPLC检测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原药的检测方法。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它酮三种残留药物的检出限为0.15mg/kg,定量限为0.5mg/kg,呋喃唑酮检出限为0.075mg/kg,定量限为0.25mg/kg,四种药物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均>75%,相对标准偏差均<10%。另外,对中日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水产品加工环节中干扰呋喃西林代谢物(SEM)检测结果的因素。加工环节中使用的次氯酸钠和面粉中含有的偶氮甲酰胺是SEM的主要干扰因素,而检测技术差别和加工过程中使用乙醇对SEM的检测结果无影响。2.鱼体各组织中27种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用含1%甲酸的正己烷饱和乙腈溶液提取残留药物,正己烷多次净化,UPLC-MS/MS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同时检测鱼体各组织中27种磺胺类和喹诺酮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0~100.0μ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0。27种药物在石鲽鱼肌肉、血液和肝脏组织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10.3%,相对标准偏差均<12%,定量限为6.0~10.7μg/kg。3.鱼体各组织中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用酸性缓冲溶液提取,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MS/MS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测定鱼体各组织中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200.0μg/kg,相关系数为0.9982-0.9996。4种药物在石鲽鱼肌肉、血液和肝脏组织的平均回收率均>76.0%,相对标准偏差均<11%,定量限为4.3~8.3μg/kg/。4.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水温15±2℃下以口灌模式和混饲模式两种投药方式,研究了石鲽鱼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和土霉素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发现,口灌模式下在石鲽鱼中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和土霉素的消除速度均为血浆>肌肉>肝脏,磺胺甲恶唑的消除速度为肌肉>肝脏>血浆;混饲模式下在石鲽鱼中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和二氟沙星的消除速度都为血浆>肌肉>肝脏,磺胺甲恶唑和土霉素的消除速度均为肌肉>血浆>肝脏。根据5种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制定了混饲模式下对于石鲽鱼的休药期。当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嗯唑、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和土霉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00mg/kg、100mg/kg、20mg/kg、20mg/kg和50mg/kg鱼体重时,它们的休药期分别为28天、28天、26天、28天和26天。

易泽忠[5](2012)在《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南是全国生猪业大省,生猪业是全省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风险及其管理是影响湖南生猪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论文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为基本框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并结合作者长期农村工作的实践,对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创新如下:(1)揭示了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畜牧生产理论能够为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提供专门知识和基本线索。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而风险本身可能来源于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这是生猪业风险管理的宏观背景。风险管理理论为生猪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另外,系统理论能够为生猪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2)分析了湖南生猪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产量进行了预测。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生猪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湖南生猪的品种分布、地域分布、生产方式、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湖南及全国未来数年的生猪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湖南生猪业的产量是一种波动性的持续增长趋势。(3)识别和分析了湖南生猪业的风险类型,并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生猪业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论文对湖南生猪业存在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灾变风险的成因和典型风险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运用德尔菲法和文献分析法,初步确定了湖南生猪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最终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多种方法对湖南生猪业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湖南生猪业的市场风险进行了实证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在四种风险类型中,猪肉质量安全风险所占的权重最大,而环境风险所占的权重最小,相对分散型生产模式,生猪的规模化生产模式的风险更大。另外,通过对19个基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调查,并利用最小割集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了生猪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各基本风险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基于偏好指数的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对湖南生猪业在不同的生产模式下的风险进行定性评价。最后,基于2000年以来湖南生猪业市场风险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对生猪市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生猪市场风险存在年度间差异显着,正向高度风险年度、正向一般风险年度、无风险年度、负向一般风险年度和负向高度风险年度。(5)对湖南生猪业的风险控制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湖南生猪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政策建议。在风险要素的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生猪与猪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建议推行HACCP体系;在养殖场址选择、防污设施建设、粪污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监控和引导;实施政策性补偿,建立生猪期货制度、提供信息预警服务;加强生猪保险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等。同时从理念转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南生猪业风险防控能力的保障措施。

张强,杜忍让[6](2011)在《新型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4PCA应用效果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以2600只海兰蛋鸡,22头奶牛、160头商品猪及60头肉牛为试验动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及0.5%新型复合酶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简称复合酶制剂)进行饲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蛋鸡产蛋率提高13.8%,蛋重平均增加7.1 g,料蛋比明显下降,破蛋率减少,死淘率降低,育肥猪平均增重0.74 kg,较对照日增重提高12.1%,料肉比降低17%。奶牛较对照每日头均多产奶2.88 kg,产奶量提高16.6%,奶料比提高13.1%,采食量加大,消化功能增强。肉牛平均日增重较对照增加22.98%,对照组料肉比为3.46∶1,试验组为2.91∶1,料肉比降低15.9%。

陈青青[7](2009)在《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文中认为福建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历史悠久,拥有着的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省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中药材产业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对我省中药材资源的现状进行科学可靠的评价,进而据此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对中药产业而言无异于沙中筑塔,徒劳无功。因此,福建省需要对本省的资源情况掌握最翔实的调查数据与产业研究政策,这对推动福建中药材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通过实地勘查与对相关部门的数据分析,详细阐述了福建省中药材的发展历史、资源与分布状况、中草药产业发展目标与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了制约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中药材中农药及重金属含量超标、原料质量问题突出、野生资源保护不力、GAP建设规模不大、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科学技术应用落后、造假掺假屡禁不止、龙头企业带动不力、GAP建设积极性不高、市场运作不到位等。据此作者结合福建省的省情,提出了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科学布局优势区域、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加强药材示范基地培育、加强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出台药材生产优惠政策、强化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完善组织及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国内外药材产业合作、加强药材行业监督管理、开发动物中草药保健饲料等几项解决措施,并提出建设“海西”医药产业园、福建特色中药材资源圃、特色药材示范基地和扶持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等几个重大中药材项目。

侯佐赢[8](2009)在《云南中药资源在畜牧业发展中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疑难》文中研究指明中草药是一类具有防治疾病与保健功能特殊效应的天然物.具有功能作用广泛、双向调节、副作用少、残留低、无耐药性等优点,并且资源广泛、易种易收、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持久等特点。我国加入WTO后,兽药实施GMP管理,国内外的药物,尤其是食品性动物约品,转向发展低毒、无残留、高效药物,紧接着国家农业部又出台了食品性动物禁止使用抗病毒化学药物的规定,因此,这正是中兽药发展的大好时机。号称"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种类繁多的中药资源,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极为有利的药源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云南中约资源分布情况、中药在畜牧业发展中利用的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综合性论述。意在为云南中药资源充分利用到畜牧业的发展中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冯善祥[9](2009)在《“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为了提高小尾寒羊增重速度,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结合中兽医学传统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益补气血、扶正固本、健脾开胃为原则,结合免疫学、现代中药药理学以及小尾寒羊的消化生理特点,在多次筛选试验的基础上,用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黄芪和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行气消积作用的山楂为主药,优化组合成适于小尾寒羊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羊宝”。其目的是寻求在小尾寒羊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筛选出“羊宝”最佳添加量,对以后小尾寒羊的饲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优良的中药材,按照“羊宝”组方配制,经粉碎,过60目筛,混匀,密封保存备用。选择健康的断奶小尾寒羊公母各20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8只,公母各半。对照组不添加中草药,4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5%、1%、1.5%、2%的“羊宝”,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试验,预饲期15天,正试期60天。测量其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每组剖杀1只,测量其胸腺、脾脏重,计算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血液指标。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羊宝”添加量0.5%、1.0%、1.5%和2.0%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1.23%、53.00%、61.57%和61.84%,其中添加量1.5%的组饲料干物质/增重与精料/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7.10%和47.65%。(2)饲料中分别添加“羊宝”0.5%、1.0%、1.5%和2.0%的试验组,小尾寒羊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的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添加“羊宝”量1.5%的组效果最佳。(3) 1.5%处理组中血清尿素氮、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血清葡萄糖、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不显着(p<0.05)。(4)各试验组中生长激素水平、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生长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比对照组均有提高,添加量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比对照组下降,添加“羊宝”量1.5%组差异显着(p<0.05)。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不显着。各试验组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总蛋白均有提高,添加“羊宝”量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纯1.5%中草药组方饲料添加剂“羊宝”对小尾寒羊具有显着的增重保健效果;能够促进小尾寒羊的血液有形成分生成及免疫活性细胞激活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添加“羊宝”量1.5%的组效果最佳。

杨建武[10](2009)在《湖南饲料三十年(四)》文中研究说明第三节饲料管理一、管理机构(一)湖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1.管理机构设置1985年9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关于"要建立统一饲料工业管理机构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的要求,经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批准成立了湖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并同时成立湖南省饲料

二、我省研制出高效猪用饲料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研制出高效猪用饲料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2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现状
    2.1学科平台建设
    2.2学科人才培养
    2.3学科研究现状
        2.3.1家禽遗传育种
        2.3.2家禽饲料生产
        2.3.3禽病防治
        2.3.4兽药新产品
        2.3.5其他
    2.4学科主要获奖成果
    2.5学会活动及学术交流
3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趋势
    3.1 家禽育种
    3.2 家禽营养
    3.3 家禽疫病防控
    3.4 家禽的生态健康养殖与产品深加工
4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4.2 饲养标准不健全
    4.3 疾病防治及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
    4.4 优秀人才匮乏
    4.5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4.6 产业化水平不高
5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
6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6.1 发展思路
    6.2 发展目标
7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
    7.1 家禽遗传育种
    7.2 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加工设备
    7.3 动物重要疫病防治
    7.4 禽产品加工
    7.5 畜禽场环境控制与废弃无害化、资源化
8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8.1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科发展提供设施平台
    8.2 强化学科关键技术攻关研究, 为学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8.3 加强学科人才培养与整合, 为学科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8.4 加大对家禽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产学研和学科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 三穗鸭简介
    2 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2.1 抗生素研究应用的历史
        2.2 应用抗生素带来的负面效应
        2.3 研发抗生素的替代品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性
        3.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3.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免疫功能的影响
        3.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4.1 试验的目的
        4.2 试验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4.3 试验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中草药对三穗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1.2 试验用鸭
        1.3 试验所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
        1.4 试验方法
        1.5 试验期基础日粮
        1.6 饲养管理
        1.7 指标测定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中草药组分对三穗鸭体重增重情况的影响
        2.2 不同中草药组分对三穗鸭饲料消耗的影响
        2.3 不同中草药组分对三穗鸭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中草药对三穗鸭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1.2 试验对象
        1.3 试验所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伍
        1.4 试验设计
        1.5 试验期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6 饲养管理
        1.7 指标测定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血清免疫蛋白含量的影响
        2.2 复方中草药对三穗鸭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血清免疫蛋白的影响
        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中草药对三穗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1.2 试验对象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期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5 试验所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伍
        1.6 饲养管理
        1.7 样品采集与试验指标的测定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组分中草药添加剂对甘油三酯(TG)的影响
        2.2 不同组分中草药添加剂对总胆固醇(TC)的影响
        2.3 不同组分中草药添加剂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
        2.4 不同组分中草药添加剂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后续研究进展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缩略语
附录
图版

(3)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3.3 研究方法
    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核心概念
        1.1 食品质量安全
        1.2 风险
        1.3 猪肉供应链
    2 相关理论
        2.1 风险分析理论
        2.2 畜牧生产理论
        2.3 系统工程理论
第三章 湖南猪肉质量安全因素及来源分析
    1 影响湖南猪肉质量安全因素
    2 来源因素分析
        2.1 养殖环节带来的安全风险
        2.2 屠宰加工环节带来的安全风险
        2.3 投入品环节带来的安全风险
        2.4 物流环节带来的安全风险
第四章 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1 思路与原则
        1.1 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路
        1.2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1.3 构建方法
    2 评价指标的遴选
        2.1 一级指标的遴选
        2.2 二级指标的遴选
    3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优化
    4 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的评价
        4.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 确定评价指标风险值
        4.4 建立评估数学模型
第五章 国内外控制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的主要经验
    1 发达国家经验
        1.1 瑞典绿色养猪模式
        1.2 丹麦猪肉一体化安全生产体系
        1.3 美国的PQA体系
        1.4 荷兰的IKB体系
    2 国内其他省份经验
第六章 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1 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猪肉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猪肉产业化组织化经营水平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猪肉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水平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猪肉安全风险交流平台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6 推行HACCP体系,实施良好操作规范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山东省出口水产品药物残留分析及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产养殖业中主要监控的药物
        1.1.1 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1.1.2 水产养殖限用药物
    1.2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检测方法
        1.2.1 渔药残留前处理方法
        1.2.2 渔药残留检测方法
    1.3 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
        1.3.1 水产品药物残留主要问题
        1.3.2 水产品药物残留分析特点
    1.4 水产品中药物代谢研究
        1.4.1 药代动力学定义
        1.4.2 水产品中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
        1.4.3 休药期定义
        1.4.4 制定休药期的基本程序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的配置
        2.2.2 实验过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实验
        3.1.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1.2 净化方法的选择
        3.1.3 仪器条件的选择
        3.1.4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1.5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2 中日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方法比较实验
    3.3 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的影响因素
        3.3.1 生产加工后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结果
        3.3.2 次氯酸钠对生鱼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影响
        3.3.3 次氯酸钠对熟制鱼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影响
        3.3.4 乙醇对熟制鱼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影响
    3.4 偶氮甲酰胺对呋喃西林代谢物检测结果的影响
        3.4.1 方法的线性范围
        3.4.2 添加ADC的面粉处理后呋喃西林代谢物的检测结果
    3.5 鱼体各组织中27种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3.5.1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3.5.2 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
        3.5.3 流动相的选择
        3.5.4 定容溶剂的选择
        3.5.5 质谱条件的确定
        3.5.6 基质效应的消除
        3.5.7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5.8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6 鱼体各组织中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3.6.1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3.6.2 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
        3.6.3 流动相和色谱柱的选择
        3.6.4 质谱条件的确定
        3.6.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6.6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7 主要限用药物在石鲽鱼体内的药物代谢规律
        3.7.1 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在石鲽鱼体内的代谢规律
        3.7.2 恩诺沙星和二氟沙星在石鲽鱼体内的代谢规律
        3.7.3 土霉素在石鲽鱼体内的代谢规律
        3.7.4 石鲽鱼中药物休药期的确定
    3.8 水产品药物残留防控措施研究
        3.8.1 出口水产养殖企业的自我防控措施
        3.8.2 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控制措施
4. 讨论
    4.1 饲料中四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4.2 中日两国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方法的比较
    4.3 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影响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结果的因素
    4.4 偶氮甲酰胺对呋喃西林代谢物检测结果的影响
    4.5 鱼体各组织中27种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4.6 鱼体各组织中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4.7 主要限用药物在石鲽鱼体内药物代谢规律
5. 创新点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键概念的界定
        1.2.2 生猪业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1.2.3 生猪业发展中的政策建议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其借鉴
    2.1 畜牧生产理论及其借鉴
        2.1.1 畜牧生产理论概述
        2.1.2 畜牧生产理论对生猪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借鉴
    2.2 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借鉴
        2.2.1 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2.2.2 风险社会理论对生猪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借鉴
    2.3 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借鉴
        2.3.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3.2 风险管理理论对生猪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借鉴
    2.4 系统理论及其借鉴
        2.4.1 系统理论概述
        2.4.2 系统理论对生猪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南省生猪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3.1 全球生猪业的发展概况
    3.2 我国生猪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2.1 我国生猪业发展的历程
        3.2.2 我国生猪业发展的现状
        3.2.3 我国生猪业的发展趋势
    3.3 湖南生猪业发展现状
        3.3.1 湖南省自然概貌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3.2 湖南生猪业的发展历程
        3.3.3 湖南生猪业发展概貌
    3.4 全国及湖南生猪业的产量预测
        3.4.1 灰色模型建立
        3.4.2 我国生猪业2011-2020年产量预测
        3.4.3 湖南2011-2020年生猪产量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南生猪业的风险类型分析
    4.1 生猪业的市场风险
        4.1.1 生猪业的市场风险界定
        4.1.2 公共政策话语中的生猪市场风险
        4.1.3 生猪市场风险的基本成因
        4.1.4 典型生猪市场风险事件
    4.2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
        4.2.1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的界定
        4.2.2 公共政策话语中的猪肉质量安全问题
        4.2.3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的基本成因
        4.2.4 典型猪肉质量安全风险事件
    4.3 生猪养殖的环境风险
        4.3.1 生猪养殖的环境风险界定
        4.3.2 公共政策话语中的生猪环境风险
        4.3.3 生猪环境风险的基本成因
        4.3.4 典型生猪环境风险事件
    4.4 生猪生产的灾变风险
        4.4.1 生猪生产的灾变风险界定
        4.4.2 公共政策话语中的生猪灾变风险
        4.4.3 生猪灾变风险的基本成因
        4.4.4 典型生猪灾变风险事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南生猪业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湖南生猪业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
        5.1.1 湖南生猪业风险的特点
        5.1.2 湖南生猪业的发展趋势
        5.1.3 湖南生猪业风险指标构建的基本思路
    5.2 湖南生猪业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5.2.1 湖南生猪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2.2 生猪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5.3 生猪市场风险评价指标的遴选
        5.3.1 生猪市场风险一级指标变量的遴选
        5.3.2 生猪市场风险二级指标变量的遴选
    5.4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遴选
        5.4.1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一级指标的遴选
        5.4.2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二级指标的遴选
    5.5 生猪业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的遴选
        5.5.1 环境风险一级指标的遴选
        5.5.2 环境风险二级指标的遴选
    5.6 生猪业灾变风险评价指标的遴选
        5.6.1 生猪灾变风险一级指标的遴选
        5.6.2 生猪灾变风险二级指标的遴选
    5.7 生猪风险指标的优化
    5.8 生猪风险指标变量解说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南生猪业风险评价
    6.1 基于AHP方法的生猪业风险评价
    6.2 基于偏好指数的生猪业风险评价
    6.3 基于最小割集模型的生猪业安全性评价
        6.3.1 生猪风险事件的定性分析
        6.3.2 生猪业系统安全性的定量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湖南生猪市场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7.1 基本方法
        7.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
        7.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1.3 指标属性量化方法
        7.1.4 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7.1.5 风险等级的设置
        7.1.6 建立综合估算系统
    7.2 实例分析
        7.2.1 指标计算及分析
        7.2.2 生猪市场风险的总体评价
        7.2.3 分析与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湖南生猪业的风险控制
    8.1 湖南生猪业风险控制的目标
    8.2 湖南生猪业风险控制的主体
    8.3 湖南生猪业风险控制的对象
    8.4 湖南生猪业风险控制的措施
        8.4.1 猪肉质量安全风险因素的控制
        8.4.2 生猪业环境风险因素的控制
        8.4.3 生猪业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
        8.4.4 生猪灾变风险因素的控制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提高湖南生猪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政策建议
    9.1 通过理念转变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9.2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9.3 通过产业升级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9.4 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总结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主要创新点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新型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4PCA应用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1.2 试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1.2.1 产蛋鸡
        1.2.2 商品猪
        1.2.3 选择临渭区吝店镇荆村郭民旭户奶牛
        1.2.4 选择吝店镇红池村王安金、交斜镇仁村张志峰两养殖户
    1.3 试验日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鸡
    2.2 育肥猪
    2.3 奶牛
    2.4 肉牛
3 结论与讨论

(7)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发展中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1.1 发展中药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方向
        1.2 发展中药材业者的经济效益显着
        1.3 发展中药材产业凸显福建特色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福建省中药材的历史渊源
        2.2 福建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2.3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2.4 福建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
        2.5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措施
    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福建省中药材历史渊源
    1 建国前中药材应用历史概况
        1.1 福建中药材的利用
        1.2 福建中药材的管理与流通
        1.3 福建中药材进出口贸易
        1.4 福建的着名中成药
        1.5 福建的医学专家与医书
    2 建国后中药材产业发展历程
        2.1 组织机构
        2.2 产业规划
        2.3 药材管理
        2.4 药材推广
        2.5 药材企业
        2.6 药业效益
        2.7 药材进出口
        2.8 闽台合作
        2.9 着作教材
        2.10 科技教育
第三章 福建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1 福建省中药材资源
        1.1 福建区域内中药材分类
        1.1.1 根据中药材的入药部位分类
        1.1.2 根据中药材的药性分类
        1.2 福建省的本地地道药材
    2 福建中药材的地理分布
        2.1 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2.2 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3 福建省中药材资源普查情况
第四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 福建中药材品种概况
        1.1 野生转家种
        1.2 引种与驯化
    2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3 中药材经济效益显着
    4 科教平台基本形成
    5 先进技术推动发展
    6 GAP 基地建设情况
    7 产业发展不断深化
    8 闽台港澳合作优势凸显
第五章 福建发展中药材产业目标、意义
    1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目标
        1.1 要实现中药材产业现代化
        1.2 要确保中药材可持续发展
        1.3 要保障原药质量稳定可控
        1.3.1 实施各类产品质量认证
        1.3.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1.4 要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1.5 要发展各种产业化组织形式
    2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义
        2.1 利于化解化学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
        2.2 利于人和动物疾病的防治
        2.3 利于增加出口和提高农民收入
        2.4 利于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2.5 利于传播福建中药材文化
        2.6 利于闽台药业发展和优势互补
第六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中药材中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
        1.1 农药残留严重
        1.2 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原料质量问题突出
        2.1 原料药材种植栽培技术低
        2.2 品种改良工作滞后
        2.3 其他
    3 野生资源保护不力
    4 GAP 建设积极性不高
    5 GAP 建设规模不大
    6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7 科学技术应用落后
        7.1 科研经费有限
        7.2 科研人员数量少
        7.3 科研手段与水平不高
    8 造假掺假屡禁不止
    9 龙头企业带动不力
    10 市场运作不到位
第七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1 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2 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
        2.1 建立种质基因库
        2.2 建设中药资源保护圃
        2.3 加强良种选育与繁育
        2.4 重视原产地保护
        2.5 有规划地开发利用
    3 科学布局优势区域
    4 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
        4.1 实行“三品”认证
        4.2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4.3 其他
    5 加强药材示范基地培育
    6 加强加工技术研究开发
    7 出台药材生产优惠政策
    8 强化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
        8.1 加强先进技术开发
        8.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 完善组织、信息服务系统
        9.1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9.2 建立中药材相关协会
        9.3 设立信息咨询中心
        9.4 创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9.5 创建销售服务平台
    10 加强国内外药材产业合作
    11 加强药材行业监督管理
        11.1 种植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11.2 中药知识产权监督管理
    12 开发动物中草药保健饲料
    13 建议重点发展的中药材项目
参考文献
附件1 福建 53 家单位被批准为第二批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项目
附件2 中药材 GAP 示范基地建设企业名单
附件3 福建省部分中药材图片
致谢

(9)“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人类健康需求及中草药优势
    2. 抗生素残留与危害
    3. 国内外食品安全
        3.1 国内绿色食品问题
        3.2 国外绿色食品问题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色分析
    1.中草药添加剂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研究概况
        1.1 中草药添加剂的概念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5 国内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发展概况
        1.6 国外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发展概况
    2.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中兽医理论基础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生长机理
        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免疫增强作用机理
    4. 中草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有效成分分析
        4.1 生物碱与免疫功能
        4.2 多糖与免疫功能
        4.3 皂甙与免疫功能
        4.4 蒽类物质与免疫功能
        4.5 挥发油与免疫功能
        4.6 有机酸与免疫功能
    5. “羊宝”组方中兽医理论基础
    6. “羊宝”组方方解
    7. “羊宝”的应用前景及现实意义
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羊宝”方剂组成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3 日粮组成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羊宝”对小尾寒羊消化率的影响
        2.3 “羊宝”对小尾寒羊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酶的影响
        2.4 “羊宝”对小尾寒羊血清激素相关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羊宝”对小尾寒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3.3 “羊宝”对小尾寒羊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酶的影响
        3.4 “羊宝”对小尾寒羊血清激素相关指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湖南饲料三十年(四)(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理机构
    (一)湖南省饲料工业办公室
        1. 管理机构设置
        2. 省饲料办领导变动情况
        3. 主管部门及有关情况
    (二)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
        1. 协会成立时间:1985年11月3日
        2. 换届情况:
        3. 领导人变动情况
        4. 理事人数
        5. 常务理事人数
        6. 会员数(团体)
        7. 编制
        8. 体制
        9. 下属机构
        1 0. 地市协会情况
二、饲料科技
三、饲料机械

四、我省研制出高效猪用饲料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家禽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A].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 林威. 贵州大学, 2015(01)
  • [3]湖南猪肉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控制研究[D]. 刘学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4]山东省出口水产品药物残留分析及代谢动力学研究[D]. 曹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8)
  • [5]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易泽忠. 中南大学, 2012(01)
  • [6]新型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4PCA应用效果试验[J]. 张强,杜忍让. 畜牧兽医杂志, 2011(01)
  • [7]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D]. 陈青青.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2)
  • [8]云南中药资源在畜牧业发展中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疑难[A]. 侯佐赢. 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羊宝”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冯善祥.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湖南饲料三十年(四)[J]. 杨建武. 湖南饲料, 2009(03)

标签:;  ;  ;  ;  ;  

我省研制出高效猪饲料添加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