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开展学报学研究的一点想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敏[1](2021)在《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国家首次提出“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设想。2016年,随着教育部联合十一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国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积极倡导研学旅行的开展。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之一,强调让学生亲自感悟自然与社会,并展开自主性的探究式活动。研学旅行通过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旨在充实研学旅行的相关理论研究,并发现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相关改进意见。研学旅行是指学习主体在学校教育机构或院校的组织下,通过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一种自然考察活动。研学旅行不同于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游学”“修学旅行”“教育旅行”等概念。总体上来说,研学旅行具有融合性、集体性、情境性等特点。本文选取了呼和浩特市10所小学3-6年级的800名学生以及200名家长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有相关研学旅行经验的50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法,对呼和浩特市研学旅行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存在整体推进迟缓;实施过程简单化、形式化;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实施主体、课程内容、研学师资、组织管理、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各实施主体对研学旅行的基本认识薄弱;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及资源不足;研学旅行组织管理难度较大;研学旅行评价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开展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明确研学旅行的现实定位,拓宽研学旅行的宣传渠道,突出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主体地位;设置丰富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整合研学旅行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多途径、多方式培养研学旅行专职教师,建立研学旅行专家型教师的选拔制度,建设研学旅行专业的教师队伍;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参与到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当中,在评价中融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设置综合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郭家骏[2](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3](2019)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
随国栋[4](2019)在《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教师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其自身素质对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急剧转型,教育改革频发,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的质量。面对教师角色发展的洪流,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一劳永逸”的发展观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小学教师必须深谙职业生涯管理之道,提升实践反思能力之术。过去,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师如何管理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生涯管理,而教师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教师的使命不是“照亮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获取人格的升华和自我价值的永存。小学教师在重视学生管理的同时,不应忽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小学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专业发展管理,还要协调好与学校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抓住学校提供的发展机遇,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福建省F市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现状;对不同背景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进行差异分析;对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讨论,探究了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及各维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总体水平偏低。第二,不同背景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教师优于女教师。第三,小学教师的“职业探索”在人口学变量上无差异。第四,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各维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五,学校支持各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学校支持对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为国家研究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提供可资之借鉴。
张莹[5](2019)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起源于证据的确立,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是物理学科实证性的必然要求。证据意识作为一种物理意识,贯穿于物理研究和学习的全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就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概念要分清楚,对象要弄明白,思维要有逻辑,步骤要有条理,说话要有证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概括了证据意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归纳了前人在物理证据意识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培养学生物理证据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对证据意识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证据意识划分为四个水平,以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物理证据意识培养的可行性。通过对三所学校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初中生物理证据意识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学生对物理证据了解不够、搜集证据的主动性不强、难以从多角度搜集证据、难以对物理证据进行甄别和运用、部分教师不注重证据意识的培养等等。文章的最后,基于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现状,从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深度备课,精心预设、在探究活动中强化证据意识、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教授学生证据运用的方法五个方面提出了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一线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许振江[6](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谢依伦(CHIA JEE LUEN)[7](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陶野[8](2018)在《杨振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初年,陈独秀、胡适等人掀起了宣扬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与思想。其中,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新时代文人墨客的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了。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教育家、作家的推动,而杨振声就是这样一位对于新文学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振声在近现代史上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但是,杨振声对中国新文学以及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应该被铭记的。杨振声先后接受了私塾、新式中小学、大学、国外留学教育,成为了民国时期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将民主、科学的精神作为执着的信仰。在结束学生生涯后,杨振声投身大学教育事业,先后在国立中山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及从事行政工作,一生致力于将新文学引入大学课堂,改革大学国文教育。在近现代的社会变迁中,杨振声作为一名“五四”闯将,不仅在“五四”运动时身先士卒践行民主、科学的精神,更是将“五四”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在之后的诸多场合下都体现出了对民主、科学精神的坚守。在思想上,他经历过封建礼教的束缚,对腐朽的旧文化道德嗤之以鼻,对新兴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热烈欢迎;在课堂上,他教学民主,与学生平等交流,深受学生喜爱;在生活中,他待人平和、风度翩翩,与很多文人结交朋友,又非常洒脱,不与人争锋。杨振声作为一名教育家,吸收了前辈的先进办学经验,在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时,从严治校,广招人才,身体力行传道授业,打造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在其他学校,杨振声也是积极改革中文系教育,力图将现代文学教育引入大学课堂。他用新颖的教育思想、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众多新文学人才。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外,杨振声还积极参与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新文学刊物的编辑及国文教科书编写等工作,用文学作品剖析社会,用文学理念改造思想,为推广现代文学奉献了毕生精力。以《玉君》为代表的反对封建旧俗、提倡婚姻自由,反映民间疾苦的小说,已成为杨振声文学作品的名片。杨振声淡泊名利、正气凛然、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平等待人、甘于奉献,他对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文学事业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着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也是“五四”精神的代表性人物。然而这样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现在却慢慢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其中的深层原因,也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探究。通过对杨振声的整体研究,希望能将一个饱满的杨振声的形象呈现出来,将他的文教思想及历史影响发扬光大。
马庆林[9](2018)在《中国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博弈—互补”范式》文中研究表明本学位论文将面子文化置于法律背景,以调解语言和庭审语言为研究对象,以戈夫曼的面子理论以及布朗和赖文森的面子语用策略为理论参照,通过构建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博弈——互补”范式来探讨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法律心理和法律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面子观与法律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法律语言进行实例分析。本研究应用“调查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等对当今社会的热门案例或话题,如快播案、典型知识产权案等,进行“博弈一—互补”分析和法律语言分析,发现面子文化无论从个人、机构乃至国家层面而言均对中国的司法实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子是中国人传统法律心理的语言投射。面子文化可以通过内涵丰富的法律心理对法律语言施加影响,并最终通过语言外现于情绪变化及行为方式。运用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的“博弈——互补”范式来阐释面子文化、法律心理、法律语言三者在范式中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该理论范式可以解释法律语言在微观层面如调解语言、庭审语言之间及其内部存在的细微差别,展示法律语言内涵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分析说明在司法实践活动中调解员或法官如何借助语言策略等互补性语用手段使冲突各方达到利益和预期上的均衡。在调解活动中,调解员与调解各参与方处于“博弈”状态。调解员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话与协调,在了解调解各方的利益和预期需求的同时,采用一定的调解语言策略等互补手段实现沟通的目的。互补包括引入社会规范、道德和民俗民约等面子语用策略。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同样通过对话与沟通,了解诉讼各方的预期,并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动用必要的庭审语言策略等互补手段完成案件的审理工作。为了维护法律所赋予的形象,法官的语言、语言策略以及互补性语用策略等带有明显的机构性特征。法律语言中所表露出来的个人、集体与国家的面子对司法实践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正视面子文化的客观存在并消除面子文化的负面影响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法律语言使用的策略性、技巧性和规范性,有助于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破除过度依赖单一司法诉讼模式转变为以非诉方式为主的纠纷解决途径,有助于改善调解语言的合理表达,使面子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与调处息争相结合,还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庭审语言权力分配机制,保障诉讼各方当事人的话语权。
朱鲜峰[10](2016)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学衡派” ——以其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其教育主张独树一帜。与此同时,“学衡派”主要成员多执教于国内着名学府,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亦卓有建树。本文以“学衡派”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对这一学派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着重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指出学界目前对于“学衡派”的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学衡派”成员及相关高校的研究不平衡、对“学衡派”的教育实践重视不够等,继而讨论并界定了论文的核心概念,同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重要史料文献。第二章着重讨论近代留美学生与“学衡派”的发轫。“学衡派”主要成员早年深受传统人文教育熏陶,此后大多赴美留学,受到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学说影响,倡导“人文之学”,反对“唯科学主义”,为此后“学衡派”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章重点考察“学衡派”的教育主张及其在东南大学的教学活动。1922年《学衡》的创刊标志着“学衡派”正式登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大舞台,“学衡派”一方面极力弘扬中国人文教育传统,另一方面积极引介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学说,其立场迥别于时流。在高等教育格局方面,20世纪20年代前期呈现出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双峰并峙的局面,前者以“激进”着称,后者以“保守”自持。作为“东南学风”的代表,“学衡派”在教学实践中同样展现出独特的风采。第四章着重论述“学衡派”的分流与重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衡派”成员在1924年前后逐渐星散,辗转于东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高校,这一状况持续至抗战前夕。这一阶段可谓“学衡派”的低谷期,但其间亦不乏亮点,如吴宓主持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即享有极高的声望,“学衡派”在中央大学创办的《国风》杂志亦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探讨浙江大学与“学衡派”的重新崛起。1936年4月,着名科学家、原东南大学教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此后大量起用“学衡派”成员。抗战期间,“学衡派”在浙江大学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如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强调培育通才,国文系主任郭斌龢重视文言文教学,史地系主任张其昀倡导史地合一,可谓各呈异彩,“学衡派”创办的刊物《思想与时代》更是成为抗战后方的学术重镇,影响极大。第六章单独探讨胡先骕主持下的中正大学。1940年8月,胡先骕受命出任新成立的国立中正大学校长,成为“学衡派”中唯一担任国立大学校长的学人。在中正大学校长任上,胡先骕多有革新,并试图将民族文化与政治作更紧密的联结,但最终仍难逃被政治力量左右的命运,在1944年被迫辞职,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反思。第七章着重叙述“学衡派”的谢幕。抗战期间,“学衡派”内部因性格不合、政见不同等分歧而产生矛盾,梅光迪在1945年底因病逝世,更是令“学衡派”再度分裂。此后郭斌龢转赴中央大学,吴宓改就武汉大学,“学衡派”最终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中风流云散。第八章“结语”对“学衡派”的人文教育理念、教育成就与局限等问题展开探讨,指出“人格完善”与“文化传承”为“学衡派”人文教育理念的核心。“学衡派”在继承中国人文教育传统的同时,亦对传统教育有所反思,并通过吸取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而与西方人文教育传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衡派”所倡导的人格教育、文言文教学等主张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效。相较之下,“学衡派”更大的贡献在于对人文教育的形态有所开拓,通过在院校、科系及教师个人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尝试,“学衡派”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及培养专家的模式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二、谈谈开展学报学研究的一点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开展学报学研究的一点想法(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政策倡导研学旅行 |
2.研学旅行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
3.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的现实困境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1.充实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 |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
3.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4.有利于指导研学旅行的实施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特点与理论基础 |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
1.概念界定 |
2.相关概念辨析 |
(二)研学旅行的特点 |
1.融合性 |
2.集体性 |
3.情境性 |
(三)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 |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2.生活教育理论 |
3.集体教育理论 |
4.多元智能理论 |
二、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 |
(一)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现状的调查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目的 |
3.问卷的编制 |
4.问卷调查实施 |
5.问卷质量分析 |
(二)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现状的调查结果 |
1.学生调查结果 |
2.家长调查结果 |
3.教师访谈结果 |
(三)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
1.研学旅行整体推进迟缓 |
2.研学旅行实施简单化、形式化 |
3.研学旅行效果欠佳 |
三、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各实施主体对研学旅行的基本认识薄弱 |
1.学校、教师未深入理解研学旅行相关政策 |
2.家长接收研学旅行相关讯息的渠道单一 |
3.学生主体性意识差 |
(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及资源不足 |
1.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单一 |
2.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缺失 |
(三)研学旅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
1.研学旅行专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失衡 |
2.研学旅行专家型教师队伍紧缺 |
(四)研学旅行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
1.学生基数大、层次多 |
2.缺乏及时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 |
3.权责难以统一 |
(五)研学旅行评价体系不健全 |
1.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统一进行监管 |
2.学校缺少统一的研学旅行评价量表 |
四、解决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提高各主体对研学旅行的认识 |
1.明确研学旅行的现实定位 |
2.拓宽研学旅行的宣传渠道 |
3.突出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主体地位 |
(二)丰富研学旅行的课程及资源 |
1.以多样化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
2.整合研学旅行校内外资源 |
(三)建设研学旅行专业教师队伍 |
1.多途径、多方式培养研学旅行专职教师 |
2.建立研学旅行专家型教师选拔制度 |
(四)多主体参与研学旅行组织管理 |
1.学生自主管理 |
2.家长参与管理 |
3.社会人员辅助管理 |
(五)建立多元化与综合性研学旅行评价体系 |
1.评价体系多元化 |
2.设置综合性评价量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3 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一章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 |
第二节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
第三节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第三章 问卷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二节 项目分析 |
第三节 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学校支持现状 |
第三节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现状 |
第四节 不同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关系 |
第一节 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二节 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关系讨论 |
第三节 学校支持对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预测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附录1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
附录2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3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证据意识的概念界定 |
2.1.1 证据 |
2.1.2 意识 |
2.1.3 证据意识及物理证据意识 |
2.2 判断证据意识强弱的四个方面 |
2.2.1 能否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 |
2.2.2 能否从多种途径搜集证据 |
2.2.3 是否有判断证据质量的意识 |
2.2.4 能否运用证据去解决问题 |
2.3 证据意识培养的心理学基础 |
2.3.1 信息加工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3 调查过程的实施 |
3.4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访谈研究 |
4.1 访谈提纲的拟定 |
4.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3 访谈的过程 |
4.4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建议 |
5.1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
5.2 深度备课,精心预设 |
5.3 在探究活动中强化证据意识 |
5.4 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 |
5.5 教授学生证据运用的方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成果展示 |
6.2 不足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 |
致谢 |
(6)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探讨难点 |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
三、口述史学方法 |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结语 |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
后记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杨振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杨振声的早年生活和求学之路 |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生活 |
第二节 求学北大 |
一、从古板到灵活的教育经历 |
二、早期朋友圈的影响 |
三、新潮社与《新潮》杂志 |
第三节 “五四”闯将 |
第四节 留学深造 |
第二章 职业生涯 |
第一节 初出茅庐:早期高校从教经历 |
第二节 渐入佳境:国立清华大学 |
第三节 从教生涯第一个高峰:国立青岛大学 |
一、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出任校长 |
二、开展学校工作,促进学术繁荣 |
三、经费困难、学潮危机,黯然离职 |
第四节 回归北平 |
一、教育工作:从编写教科书开始 |
二、文学工作:在刊物编辑中迎来创作高峰 |
三、其他工作 |
第五节 从教生涯的第二个高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一、抗战开始后的内迁 |
二、不辱使命,主持工作 |
三、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
第六节 不辞劳苦,从教至终 |
一、北大复校,坚持工作 |
二、跨越新时代的教育家 |
三、为教育事业奋斗至终 |
第三章 杨振声与社会政治变迁 |
第一节 宏大时代:“五四”运动 |
第二节 风起云涌:大变革浪潮 |
第三节 存亡关头:“教育”抗日 |
第四节 历史选择:留守北平 |
第四章 杨振声与“五四”启蒙思潮 |
第一节 对封建思想的摒弃及对启蒙思潮的支持 |
第二节 对“五四”精神的坚守 |
第三节 对“五四”思潮精神的思考 |
第五章 杨振声教育思想及实践 |
第一节 从严治校,规范管理 |
第二节 广罗人才,不拘一格 |
第三节 科学设科,创新文教 |
第四节 教研教辅,平衡发展 |
第五节 教学灵活,激励学子 |
第六章 杨振声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文学思想及文学贡献 |
第七章 杨振声的人际交往 |
第一节 与文人同事朋友的往来 |
第二节 与后辈的交往 |
结语:杨振声为什么会逐渐被人们淡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博弈—互补”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定位 |
1.2 选题缘由 |
1.3 研究问题 |
1.4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 结果和发现 |
1.6 全文组织构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0 引言 |
2.1 面子文化研究 |
2.2 法律心理研究 |
2.3 法律语言研究 |
2.4 博弈论研究 |
2.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面子观 |
3.0 引言 |
3.1 面子与脸 |
3.1.1 丢脸与丢面子 |
3.1.2 要脸、不要脸与要面子 |
3.1.3 脸皮厚、脸皮薄、顾面子、做面子与撕破脸面 |
3.2 面子与人情 |
3.3 面子与法律 |
3.4 面子的多元特性 |
3.4.1 面子的文化属性 |
3.4.2 面子的社会属性 |
3.4.3 面子的语言属性 |
3.5 个人、集体与国家的面子 |
3.5.1 个人的面子 |
3.5.2 集体的面子 |
3.5.3 国家的面子 |
3.6 面子的社会功能 |
3.6.1 面子的资源聚集功能 |
3.6.2 面子的资源交换功能 |
3.6.3 面子的资源辐射功能 |
3.7 面子的界定 |
3.8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面子文化与法律心理 |
4.0 引言 |
4.1 面子文化对法律的影响 |
4.1.1 面子文化对法律的正面影响 |
4.1.1.1 面子对司法改革的激励作用 |
4.1.1.2 面子对民众守法及官员约束的作用 |
4.1.1.3 面子对法律效果的促进作用 |
4.1.2 面子文化对法律的负面影响 |
4.1.2.1 面子遮蔽法律事实 |
4.1.2.2 面子损害法律精神 |
4.1.2.3 面子干扰公正办案 |
4.2 面子文化支配下的法律心理 |
4.2.1 敬畏权势与敬畏法律的心理 |
4.2.2 集体主义至上的心理 |
4.2.3 厌讼与息讼的心理 |
4.2.4 赌气与争气的心理 |
4.2.5 热衷关系的心理 |
4.2.6 好面子的心理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范式 |
5.0 引言 |
5.1 范式的理论基础 |
5.2 “博弈——互补”范式的提出 |
5.2.1 范式前提:调解语言与庭审语言的价值取向 |
5.2.2 范式构建:“博弈——互补”的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 |
5.3 “博弈——互补”范式的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面子文化与调解语言 |
6.0 引言 |
6.1 调解视角的切入 |
6.1.1 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 |
6.1.2 调解与和解 |
6.2 调解语言的物理场景 |
6.2.1 调解语言的多样化场景 |
6.2.2 多样化场景的形成原因 |
6.3 调解语言的角色分配 |
6.3.1 调解人员 |
6.3.2 各方当事人 |
6.4 调解语言的主要特征 |
6.4.1 语言的通俗化 |
6.4.2 语言的情理化 |
6.4.3 语言的智慧化 |
6.4.4 语言的理性化 |
6.5 面子文化下的调解语言策略 |
6.5.1 常见的调解语言策略 |
6.5.1.1 浓重鲜活的感情语言 |
6.5.1.2 生动形象的比喻语言 |
6.5.1.3 轻松风趣的幽默语言 |
6.5.1.4 逻辑严密的客观语言 |
6.5.1.5 精辟别致的俗谚语言 |
6.5.2 必要的辅助性调解语言策略 |
6.5.2.1 丰富适宜的面部表情 |
6.5.2.2 亲和灵巧的肢体语言 |
6.5.2.3 速度恰当的语音声调 |
6.6 面子文化下的调解语言策略与法律心理互动 |
6.6.1 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的法律心理 |
6.6.2 调解语言策略与法律心理的互动 |
6.7 “博弈——互补”范式下的民事调解语言实例分析 |
6.7.1 人民调解语言实例分析 |
6.7.2 法院调解语言实例分析 |
6.8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面子文化与庭审语言 |
7.0 引言 |
7.1 庭审视角的展开 |
7.2 庭审语言的物理场景 |
7.2.1 物理场景的布置 |
7.2.2 庭审场景中的情景对应 |
7.3 庭审语言的角色分配 |
7.3.1 审判人员 |
7.3.2 检察官 |
7.3.3 辩护律师 |
7.3.4 双方当事人 |
7.3.5 证人 |
7.4 庭审语言的主要特征 |
7.4.1 语言的专业性 |
7.4.2 语言的程序性 |
7.4.3 语言的严肃性 |
7.4.4 语言的规范性 |
7.5 面子文化下的庭审语言策略 |
7.5.1 法官的语言策略 |
7.5.2 公诉人的语言策略 |
7.5.3 辩护律师的语言策略 |
7.6 面子文化下的庭审语言与法律心理互动 |
7.7 “博弈——互补”范式下的刑事庭审语言实例分析 |
7.7.1 “快播案”的辩论环节评析 |
7.7.2 “辛普森案”的证人证言评析 |
7.8 小结 |
第八章 “博弈——互补”范式再论 |
8.0 引言 |
8.1 范式讨论:以知识产权案为例 |
8.1.1 奥运主题曲《我和你》着作权纠纷案 |
8.1.2 个人知识产权权益VS国家利益 |
8.2 范式思考:汲取面子文化的传统资源 |
8.2.1 思想与政策层面:提倡德治与追求法治的并行不悖 |
8.2.2 社会与现实层面:和谐秩序与权利维护的共同愿景 |
8.2.3 事实与价值层面:与人方便与与己方便的心理目标 |
8.3 启示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概述 |
9.2 结论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学衡派” ——以其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先期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初露头角:留美学生与“学衡派”的发轫 |
2.1 “学衡派”成员与传统人文教育 |
2.1.1 晚清教育改革与文教之存续 |
2.1.2 “学衡派”主要成员早期教育经历概述 |
2.1.3 梅光迪早期教育经历 |
2.1.4 吴宓早期教育经历 |
2.2 留美学生与“两种文化” |
2.2.1 中国学生留美情形概述 |
2.2.2 科学之学 |
2.2.3 人文之学 |
2.3 梅光迪、吴宓等人在哈佛大学 |
2.3.1 文学积淀与文化情怀:梅光迪在哈佛大学 |
2.3.2 融会中西,贯通文史:吴宓与哈佛大学 |
2.3.3 “学衡派”其他成员及盟友在哈佛大学 |
3 风云际会:“学衡派”与东南大学 |
3.1 东南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高等教育格局 |
3.1.1 20世纪2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格局 |
3.1.2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改革 |
3.1.3 郭秉文与东南大学的崛起 |
3.2 《学衡》的创刊与“学衡派”的教育主张 |
3.2.1 《学衡》的创刊及其背景 |
3.2.2 “学衡派”的教育主张 |
3.2.3 《学衡》在教育界的影响 |
3.3 “学衡派”与东南大学的人文教育 |
3.3.1 力秉中枢——刘伯明 |
3.3.2 旧学领袖——柳诒徵 |
3.3.3 援西入中——梅光迪、吴宓 |
3.4 东南大学风潮与“学衡派”的困境 |
3.4.1 “学衡派”的内忧外患 |
3.4.2 柳诒徵与东南大学“易长风潮” |
4 群英散落:“学衡派”的分流与重组 |
4.1 “学衡派”与东北大学 |
4.1.1 “学衡派”重聚东北大学 |
4.1.2 “学衡派”与东北大学的人文教育 |
4.1.3 东北大学困局与“学衡派”的离去 |
4.2 吴宓与清华大学 |
4.2.1 吴宓转赴清华始末 |
4.2.2 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 |
4.2.3 吴宓与清华大学外文系 |
4.2.4 个案分析:“文学与人生” |
4.3 中央大学与“学衡派”的重组 |
4.3.1 中央大学变局与罗家伦的上任 |
4.3.2 南北学风分合与“学衡派”的重组 |
4.3.3 《国风》及其文化、教育主张 |
5 东山再起:“学衡派”与浙江大学 |
5.1 “学衡派”的阵地转移及其动因 |
5.1.1 浙江大学沿革 |
5.1.2 “学衡派”的阵地转移 |
5.1.3 从东大到浙大:人文精神的传承 |
5.2 “学衡派”与浙江大学的人文教育 |
5.2.1 培育通才:梅光迪与浙江大学文学院 |
5.2.2 力倡文言:郭斌龢与浙江大学国文系 |
5.2.3 史地合一:张其昀与浙江大学史地系 |
5.3 “学衡派”与抗战后方学术圈 |
5.3.1 从《国命旬刊》到《思想与时代》 |
5.3.2 同声相应:着名学者的讲学活动 |
5.3.3 浙大文学院与新派人物 |
6 别求新声:胡先骕与中正大学 |
6.1 中正大学的创办与胡先骕的上任 |
6.1.1 “政教合一”理念与中正大学的创办 |
6.1.2 胡先骕执掌中正大学始末 |
6.2 文化与政治之间:胡先骕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
6.2.1 胡先骕的办学理想与现实处境 |
6.2.2 胡先骕的办学实践 |
6.2.3 个案分析:文史系的办学活动 |
6.3 “《民国日报》事件”与胡先骕的办学困境 |
6.3.1 冲突初起:话剧义演风波 |
6.3.2 捣毁民国日报社及其影响 |
6.3.3 胡先骕的两难处境 |
7 曲终人散:“学衡派”的谢幕 |
7.1 萧墙之内:“学衡派”的隐忧 |
7.2 梅光迪病逝与“学衡派”的再度分裂 |
7.3 “学衡派”与武汉大学 |
8 结语 |
8.1 “学衡派”的人文教育理念剖析 |
8.2 “学衡派”与中西人文教育传统 |
8.3 “学衡派”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政治、文化语境 |
8.4 “学衡派”的教育成就与局限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谈谈开展学报学研究的一点想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市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梁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研究[D].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学校支持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相关研究[D]. 随国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现状研究[D]. 张莹. 苏州大学, 2019(04)
- [6]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8]杨振声研究[D]. 陶野.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面子文化与法律语言:“博弈—互补”范式[D]. 马庆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学衡派” ——以其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D]. 朱鲜峰. 浙江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