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难点透视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龙文军[1](2003)在《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经加入WTO,当前的农业保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是以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互动研究为主题,围绕如何建立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行为协调的农业保险制度展开分析。本文分为三部分共十章。 第一部分是农业保险的历史和现实,由第一章至第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与农业保险有关的基本问题,介绍了农业保险的特点和性质,特别分析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第二章分析了有关国家的农业保险做法和经验,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对中国农业保险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从农业保险三个行为主体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农业保险的市场机制问题,得出结论,政府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第二部分对农业保险中各行为主体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五章至第八章组成。第五章对农民的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运用了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分析了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通过冯·诺曼—摩根斯顿效用模型,对单个农民进行模拟分析后得出的理论结果与现实农民的行为不一致,从而得出结论:农民的农业保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保证农民的投保,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第六章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了政府行为的特点和影响政府农业保险行为的因素,并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进行了测算。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必须要补贴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第七章是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分析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影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因素,通过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人保上海分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做法,得出结论:对本应属于政策性保险的农业保险采取商业化经营,只可能使经营规模越来越萎缩。第八章对农业保险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博弈分析,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农民、保险公司三者的关系,得出结论: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第三部分对策建议由第九章、第十章组成。第九章在分析各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第十章根据前面所分析的中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结合构建新的农业保险模式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对策建议: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倡导政府行为;多渠道引进,强化政策性保险行为;全方位联动,鼓励农民的农业保险行为等。摘要 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农业保险的性质是政策性保险,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的经营必须采用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在这种经营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探索农业保险经营的有效途径。
马立珍[2](2010)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三农”问题突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金融支撑至关重要。金融支持不力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政策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我国的金融领域亦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发达的、现代的城市金融和传统的、落后的农村金融同时并存。落后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出,只剩下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局面;广大的农村几乎享受不到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恩泽;信贷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少数农户能享受到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信贷资源稀缺,农村信贷服务寻租现象普遍。贷款农户除了要支付贷款利息,还要额外支付一笔获得贷款的人情费、好处费。较低收益率的农业,无力承担高成本的信贷服务。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只能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金融,间接刺激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从而导致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正规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即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双重二元性”特征。金融约束严重地束缚着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出现多次反复,城乡金融的二元性加剧。自1979年开始陆续恢复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并进行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保险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上是无果而终,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农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出现萎缩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浪潮中,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整个金融改革的目标,致使1996年提出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再次被偏离。国有4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着农村金融局面,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一些重大的思想误区的突破,建设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尤其是日渐显现的农村金融约束问题,使得国家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步伐加快、力度加大。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各地围绕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2006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之后,涌现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初现多元化的竞争迹象。但是,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从各地反馈出的信息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态欠佳,存在着许多问题。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小额贷款公司因不能吸收存款存在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农民参与资金互助社积极性不高。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还很稚嫩,无力与农村信用社及大型的商业银行抗争。另外,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除了资金互助社,都是商业性的机构,提供信贷服务的收费较高,低收益的农业难以承受。受利润驱使,这些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非农化意识强烈。农村金融改革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问题,并不是靠市场化推进,就能解决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比城市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致命弱点。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了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发展困境。目前从国外的基本经验看,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金融服务和发达的合作金融是发达国家成功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主要作法。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国家的必要政策干预和介入,这种金融的“二元”性不会减弱,只能增强,其结果会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化经济结构的“二元”性。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他们通过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成功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没有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突出。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大教训,对完善我国的金融支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极为必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空前关注,相关的研究着述甚多。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根据中国的实践素材,丰富他们的金融发展理论。国内学者跟踪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动态,即时评说,并与中国农村金融的实际相比较,介绍发达国家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问题的着述较多。遗憾的是以西方经典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并不成功,西方一些着名学者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良方妙计并不灵验,一些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却难以奏效。如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是国际公认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经验,但不知为什么,中国的合作金融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发展不起来,已经建立的,多是有名无实,难以发挥为农民服务的效力。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效果却难如人意。在梳理了西方经典的金融理论以及广泛涉猎了众多学者的着述后,这些困惑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坚持系统性原理,要为某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创造系统性的环境条件。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最急需的系统环境就是建立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的有机配合关系。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对农村“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多予”、“反哺”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切入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思路是:㈠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及原则。农村金融改革应以建立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金融为补充、充分发挥民间金融重要作用的多层次、不留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法律手段、鼓励金融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㈡加大政策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㈢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合作金融体系。㈣出台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政策,促使商业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应有明确的界限分工,不应让商业金融承担政策金融职能。㈤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应坚持分类治理原则。本论文在系统地梳理了农村金融经典理论、广泛涉猎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卢钦[3](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关键之所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了支农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批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出来。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资金配置效率低、市场运行机制受阻、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显着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研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成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运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和政府对金融干预理论,对全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失衡表现及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了农户信贷供求现状问题,分析了邯郸市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以及对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述了商业性金融在“三农”经济的地位;第六章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对“三农”发展支持的必要性;第七章论述了合作性金融的理论基础、改革进展状况及对“三农”服务的有效形式;第八章讨论了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方向;第九章从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进行阐述,提出了改革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除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阐述外,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地提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区别于其它一般论着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成果资源。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改善“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规律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改革发展应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并非是固定模式,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前进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遵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构建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金融基础。
张克兵[4](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利益福祉,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等等,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组织理论,以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状况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价值。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在农村特定场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基础的农村党基层组织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影响、控制、整合和改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经济发展力、文化繁荣力、社会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等五种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的强弱关乎党组织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因素很多,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主要包括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机制、组织生态、组织纪律、组织资源等八个方面,从党组织外部来看主要包括村民思想观念、村民构成状况、村庄经济状况、社会治理体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当中,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对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方法,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加强局部政权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党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构建全能型的政治体制来强化组织力;在改革开放后党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主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治理等方式来提升组织力。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但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以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标志,村民自治普遍建立也已三十多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情况既不同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领导农村政治方面,主要面临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政治权威分散化、党群联系纽带薄弱化、农村基层民主变异化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主要面临农业生产经营小农化、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薄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问题;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主要面临农村精神文化衰败化、农村物质文化匮乏化、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化等问题;在治理农村社会方面,主要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单元过疏化、治理内容复杂化等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主要面临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不畅、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组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对策的维度来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在领导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党的组织力,让党组织和党员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强的各项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记政治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增强政治工作本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提升政治领导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合理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资源,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文化繁荣能力;通过优化农村治理单元、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等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董杰[5](2004)在《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作用机制,并说明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及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由此引申出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应采取的金融发展政策,“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是该理论的核心命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一直占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而有效地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都未能获得应有的效应。现实中的农村金融抑制既是历史的惯性使然,也是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而这种金融发展状况又形成了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障碍。总览现有的对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人们多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市场及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寻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方,而从资本形成尤其是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多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金融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进行深入分析;接着探讨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实行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之路,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需要;最后围绕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提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实施策略。根据这一思路,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金融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二元经济理论述评,相当于文献综述。第二、三章在对国民经济金融化程度和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两者高度正相关的结论,同时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制度基础、主要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作深入研究。第四、五章,分别从我国<WP=5>加入WTO,金融业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宜采取的因应对策,并提出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等原则构想。第六至九章分别从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建设为农服务的农村商业金融、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角度,构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施方略。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在经济增长理论综述部分,除了对历史上有影响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观点有所记述外,重点介绍了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要素构成、实现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等作出了各自富有解释力的说明,而这些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都内含了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独特作用,这对于农村经济增长中资本需求及金融供给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部分,重点对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帕特里克的“供给导向”、“需求跟随”金融发展理论、赫尔曼等人的“金融约束”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以及当前关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新理论等进行综述和评论。上述理论从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地解释了金融发展的内涵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它们不仅为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而且其中不少理论工具被直接借鉴用于本篇论文的研究(如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供给导向”和“需求跟随”金融发展论、“金融约束”论等),或者成为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在二元经济理论述评部分,重点对刘易斯、乔根森等人的理论进行述评。二元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该理论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第二章,农村经济金融化测度以及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性分析。在区分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基本概念之后,运用金融深化程度<WP=6>(DEATH)、金融相关率(FIR)、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BANK)等几个指标对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分析,形成了我国金融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压抑状态的基本判断。联系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数量分析,并以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国民经济金融化水平、以及城镇经济金融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村经济金融化较为滞后的结论。最后一节以实证的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的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同样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则成为逻辑的必然。第三章,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在于城乡经济与金融二元性,即政府实施的扶持城市经济与金融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的经济与金融
袁建岐[6](2006)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跨越式发展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差距及其金融支持不足的危害,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揭示了造成县域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及其它根源,以实现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县域金融深化政策及加强县域金融支持的措施选择。全文共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己有研究文献做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金融与经济高度相关,本章从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金融及其体系的动员储蓄、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监督经理和促进交换功能,分析了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阐述了金融结构变化规律、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农业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从县域金融支持的差距出发,详细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及信贷投放量萎缩的表现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危害;从县域金融本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县域金融现状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因;最后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做了描述。第四章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考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证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第五章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金融组织体系是保障金融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伴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生过许多变化。本章在对我国县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县域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功能和绩效,指出正规金融的不足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分蘖,致使县域非正规金融成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最后在探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县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温涛[8](2005)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总结和归纳金融组织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的理论范畴和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结合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剖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得出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农村金融自身内部运营和农村金融发展外部环境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其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水平的基本状况,并构造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与救援机制;最后,在确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重组的战略模式与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困扰 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演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困扰。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一方面正面临自身内部运营风险的阻碍,主要表现为:超高负债经营与巨大不良资产包袱所导致的农村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的加剧;农村金融产权与治理结构缺陷所导致的对农村金融稳健性的危害;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不力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滋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过度管制与不规范运作致使风险不断产生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正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风险问题、农村金融经济失调风险问题、金融结构风险问题、农村金融区域风险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2、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经济1952—2003年和1978—2003年的阶段性分析,可以知道,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由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下,一方面,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结构性”的抑制,而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又对农村金融深化形成约束,这种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制约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生成、积聚和扩散。另一方面,在“二元
张延雷[9](2020)在《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扶贫作为一种政府脱贫减贫的手段,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扶贫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现阶段各商业银行都充分发挥自身各项优势,积极参与到金融扶贫的实践工作中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而且形成了多样化的扶贫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政府及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对促进和鼓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内在运行规律,对于我国现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DE农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金融扶贫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作用机制和路径方面入手,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致贫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问整理出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对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的背景、人员及组织框架、产品及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中面临的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发展方式较为传统、金融扶贫渠道建设能力较弱等问题。通过SWOT分析,结合DE农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和DE县产业结构特点,提出金融扶贫业务提升的措施,确立了优化客户结构、风险缓释物的多元化、业务转型发展、推动金融创新、渠道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措施提升金融扶贫水平,并由此提出资源配置、政策制度、专业扶贫方案、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业务流程优化等保障措施支持金融扶贫业务的提升。通过本文对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有助于农业银行DE县支行能够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DE县贫困人口的脱贫提供支持,推动DE县域内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县域地区商业银行金融扶贫业务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陈华[10](2012)在《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发挥好农村金融的基础性支持作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结构完善、系统安全、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的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乃至整个经济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高效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和内需型国民经济战略的实现,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也直接关乎亿万农民的金融权益和发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分工协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农村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金融服务不到位和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资源不足,农户、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伴随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状况,长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总之,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较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农业本身具有的弱质性、农户经营的分散性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金融天然具有的高风险、高成本和低收益特征和由此导致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失灵,而在于农村金融发展思路的摇摆及制度创新的滞后和保守,难以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三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按照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主渠道的发展思路,既无法解决农村金融的抑制问题,又无法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扭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必须采取以商业性金融为主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并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构建既符合现代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2日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于2012年5月26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视角,以揭示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内涵为切入点,通过比较研究和深入剖析首次揭示了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农村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二重属性,继而对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发展条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相关理论框架基础上,本文对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律和发展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比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寻求经验借鉴。同时,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实施的商业化改革和服务“三农”战略,力图为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寻求实践指导,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应以商业性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渠道,以构建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为基本目标的农村金融改革思路,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财税、货币扶持政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通过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及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分析比较,首次揭示出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农村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二重属性;二是结合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经济条件、制度环境和文化基础等环境条件,提出了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三是以中国农业银行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农村商业性金融的改革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借鉴;四是提出了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核心特征、构成要素及构建思路。
二、对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难点透视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难点透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 |
五、 论文的基本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业保险概述 |
一、 保险与可保风险 |
二、 农业保险及其性质 |
三、 农业保险的特征与功能 |
四、 农业保险经营的难点 |
五、 关于农业保险基本理论 |
第二章 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和启示 |
一、 国外农业保险的做法 |
二、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的基本经验 |
三、 国外农业保险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评述 |
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农业保险 |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82年以前的农业保险 |
三、 农业保险的复苏阶段 |
四、 当前的农业保险 |
五、 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评述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分析 |
一、 来自政府的问题 |
二、 来自农民的问题 |
三、 来自商业保险公司的问题 |
四、 来自农业保险市场机制的问题 |
五、 对中国农业保险问题分析的结论 |
第五章 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一、 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的特点 |
二、 农民应对风险的手段分析 |
三、 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 |
四、 运用冯.诺曼-摩根斯顿效用模型对农民风险行为的判断 |
五、 对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农业保险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一、 农业保险中政府行为的特点 |
二、 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 |
三、 政府补贴农业保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四、 对农业保险中政府行为分析的结论 |
第七章 农业保险中商业保险公司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一、 农业保险中商业保险公司行为的特点 |
二、 影响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主要因素 |
三、 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形式 |
四、 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实证分析 |
五、 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行为分析的结论 |
第八章 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互动分析 |
一、 农业保险主体行为博弈的基本要素 |
二、 在农民投保高风险农产品时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三、 在农民投保中等风险产品时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四、 在农民投保低风险产品时农业保险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五、 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分析的结论 |
第九章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 |
一、 五种比较典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二、 对以上五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评析 |
三、 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 |
第十章 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农业保险大发展 |
二、 开拓进取,强化政策性保险行为 |
三、 多方联动,鼓励、激励农民的保险行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学术论文目录 |
(2)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农村金融体系整体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政策性金融 |
1.2.3 关于农村商业性金融 |
1.2.4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 |
1.2.5 关于农村民间金融 |
1.2.6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
1.2.7 简要评论 |
1.3 论文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基本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概述 |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1.2 金融约束理论 |
2.1.3 简要评述 |
2.1.4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分析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1 农业融资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简要评述 |
2.2.5 农村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3章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4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
3.2.3 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
3.2.4 泰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5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 |
3.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
4.1 改革以来金融支农体系发展历程回顾 |
4.1.1 金融支农体系的建立与形成阶段(1979-1996 年) |
4.1.2 金融支农体系的调整阶段(1997-2002 年) |
4.1.3 金融支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阶段(2003 年以来) |
4.2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
4.2.1 政策金融支农现状——政策性金融服务缺位 |
4.2.2 合作金融支农现状——农村信用社难当重任 |
4.2.3 商业金融支农现状——国有商业银行不为 |
4.2.4 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现状——有实无名 |
4.2.5 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金融支农乏力 |
4.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
4.3.1 没有一个明确的、贯彻始终的改革目标 |
4.3.2 对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特点认识不足,改革中未能实行城乡有别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 |
4.3.3 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不够,对策失当 |
4.3.4 对民间金融缺少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
4.3.5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滞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
4.3.6 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滞后 |
4.3.7 未能以法律手段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正确的目标及指导原则 |
5.1.1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5.1.2 建立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不存在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5.1.3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巩固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
5.1.5 解放思想,鼓励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
5.2 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体系 |
5.2.1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
5.2.2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思路 |
5.3 扶持合作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合作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 |
5.3.1 建立多层次的、规范、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基本目标 |
5.3.2 加大对合作金融组织的扶持、保护力度,是合作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
5.3.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 |
5.3.4 规范、引导、扶持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5.4 进行相应的体制、制度调整,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 |
5.4.1 出台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政策,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农业信贷服务 |
5.4.2 尽快明确农业银行的身份性质,为规范农业银行的支农行为奠定基础 |
5.4.3 深化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5.5 规范、保护民间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 |
5.5.1 区分民间金融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治理 |
5.5.2 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壁垒,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 |
5.5.3 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
1.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
1.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
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
1.3.1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
1.3.2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
1.3.3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
1.3.4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
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
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
2.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
2.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
2.3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
2.3.1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
2.3.2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
2.3.3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
3.1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
3.1.1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3.1.2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
3.1.3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
3.1.4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
3.1.5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
3.2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2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
3.3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
3.3.1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
3.3.2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
3.3.3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
3.3.4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
3.3.5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 |
4.1.1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
4.1.2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
4.1.3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4.1.4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
4.2 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1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3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
4.3 农村合作金融 |
4.3.1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2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3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4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
4.4.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
4.4.2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
4.4.3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
5.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5.1.1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
5.1.2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
5.1.3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
5.1.4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
5.2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5.2.1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5.2.2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5.3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5.3.1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
5.3.2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
5.3.3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5.3.4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4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
5.4.1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
5.4.2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
5.5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
5.5.1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
5.5.2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6.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6.1.1 政策性金融内涵 |
6.1.2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6.2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
6.2.1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6.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
6.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
6.4.1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
6.4.2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
6.4.3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7.1 合作性金融概述 |
7.1.1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2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3 简要评价 |
7.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
7.2.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
7.2.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
7.3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
7.3.1 德国 |
7.3.2 日本 |
7.3.3 美国 |
7.3.4 几点启示 |
7.4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
7.4.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
7.4.2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
7.4.3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
7.4.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7.5 小额信贷 |
7.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7.5.2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7.5.3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
8.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8.1.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8.1.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
8.2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8.2.1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
8.2.2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
8.2.3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
8.2.4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
8.3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
8.4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
8.4.1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
8.4.2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8.5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
8.5.1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
8.5.2 民间金融合作化 |
8.5.3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
8.5.4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
9.1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9.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
9.1.2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
9.1.3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
9.1.4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
9.1.5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
9.1.6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
9.1.7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
9.2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
9.2.1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
9.2.2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
9.3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
9.3.1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
9.3.2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
9.3.3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
9.3.4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
9.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9.4.1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
9.4.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9.4.3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
9.4.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9.4.5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
9.5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
9.5.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9.5.2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
9.5.3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力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
一、政治领导力 |
二、经济发展力 |
三、文化繁荣力 |
四、社会治理力 |
五、自身建设力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内部因素 |
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外部因素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加强政权建设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建立群众组织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提升组织力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构建全能型政治体制提升组织力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繁荣农村文化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领导农村治理提升组织力 |
第三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外部问题 |
一、领导农村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内部问题 |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组织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组织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 |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
二、牢记政治使命责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建党初心 |
三、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心骨 |
四、增强政治工作本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
第二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力 |
一、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为本地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 |
二、合理整合农村分散资源,集中统一提供公共品保障 |
三、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
四、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
五、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力军 |
第三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力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
三、以打造文化生力军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力 |
一、在优化治理单元中提升组织力 |
二、在理顺主体关系中提升组织力 |
第五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力 |
一、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二、优化农村党组织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生力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
第一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金融化测度以及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基本分析 |
一、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 |
二、 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一般分析 |
三、 对我国金融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分析 |
一、 农村经济金融化发展历程 |
二、 农村经济金融化的数量分析 |
三、 对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一、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二、 模型建立与分析 |
三、 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城乡经济与金融二元性 |
一、 城乡经济二元性 |
二、 城乡金融二元性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 |
一、 存贷款利率管制 |
二、 变相的信贷配给 |
三、 民间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 |
四、 城乡金融市场分割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 |
一、 农村金融主体不全、功能欠佳 |
二、 农村金融工具匮乏、业务单调 |
三、 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存贷失调 |
四、 农村居民投融资渠道狭窄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
一、 农村资金向城市及非农产业流失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
二、 农村居民金融依存度降低,二元经济结构固化 |
三、 农业投资增长乏力,农业基础地位削弱 |
第四章 金融业开放与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 |
第一节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
一、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影响 |
二、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影响 |
三、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约束理论与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 |
一、 金融约束理论简介 |
二、 有约束条件下的农村金融深化 |
第三节 有约束条件下农村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 |
一、 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
二、 渐进的利率体制市场化改革 |
三、 继续保持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 |
四、 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第四节 有约束条件下农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 |
一、 实现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 |
二、 放松民间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 |
三、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四、 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监管的强化 |
第五章 加入WTO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
一、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阶段的简要回顾 |
二、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机遇 |
二、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挑战 |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及其趋向 |
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 |
二、 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若干趋向 |
第四节 现阶段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 |
一、 农村经济增长与资金融通 |
二、 农业投资格局与农村金融需求 |
第六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一:重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溯源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回顾 |
一、 试办、推广阶段(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夕) |
二、 调整、巩固阶段(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三、 回归与恢复阶段(1978年三中全会后至1984年“105号”文件出台前) |
四、 全面改革与整顿阶段(1984年至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 |
五、 深化改革阶段(1996年以来)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现实变异 |
一、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 |
二、 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管理制度 |
三、 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制度 |
四、 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制度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模式 |
第五节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 坚持合作制产权制度 |
二、 组建高级化的农村合作银行 |
三、 探索合作制和商业性有机结合的经营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二:建设为农服务的农村商业金融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基本属性 |
一、 商业银行的特征 |
二、 商业银行的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一、 建国后至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
二、 从农业银行恢复到199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
三、 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全面转轨的改革 |
第三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难点 |
一、 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
二、 农业银行组织体系存在缺陷 |
三、 农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不可避性 |
四、 农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相对弱化 |
五、 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难以完全剥离 |
第四节 构建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 |
一、 农业银行产权组织制度的选择 |
二、 构筑农业银行新型的组织结构 |
三、 进一步确立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 |
四、 进行金融创新,推动多元化经营 |
五、 优化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外部保障制度 |
第五节 农业银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 |
一、 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 |
二、 创新方式、扩大范围,满足农村多方面信贷需求 |
三、 形成农业银行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八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三: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属性 |
一、 政策性金融的特征 |
二、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的背景 |
二、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
第三节 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
一、 从代理制到自营制都是有缺陷的经营组织制度安排 |
二、 资金来源和负债结构不合理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
第四节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促进 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 |
一、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二、 建立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制度 |
三、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营制度 |
四、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区域发展政策 |
五、 农业发展银行外部相关制度建设 |
第九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四: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
第一节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机理分析 |
一、 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根由 |
二、 正规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不足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外因 |
三、 农村民间金融的业务特征与农民的金融需求特点存在耦合关系 |
第二节 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 |
二、 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
一、 承认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
二、 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 |
三、 正确对待民间自由借贷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致 谢 |
(6)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及其功能演化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 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 |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困境 |
3.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实践 |
3.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困境及其影响 |
3.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抑制的成因 |
3.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县域金融状况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支持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4.3 结论及启示 |
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的特征与缺陷 |
5.1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5.2 县域正规金融组织及其绩效 |
5.3 县域非正规金融组织及其作用 |
5.4 现有县域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
第六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的主体与内容 |
6.1 县域经济特征及其类型 |
6.2 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 |
6.3 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及内容 |
6.4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特点 |
第七章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
7.1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目标 |
7.2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思路 |
7.3 县域经济金融支持模式构建的原则及步骤 |
第八章 强化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8.1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制度创新 |
8.2 建设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
8.3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
8.4 优化县域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形成金融支持的良好氛围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8)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及资料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金融组织理论 |
2.1.1 宏观金融组织理论 |
2.1.2 微观金融组织理论 |
2.2 金融风险理论 |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2 金融波动性理论 |
2.2.3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结构论 |
2.3.2 金融深化论 |
2.3.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3章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 |
3.1 农村金融理论范畴的界定 |
3.1.1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
3.1.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生成原理 |
3.2.1 金融风险及其作用原理 |
3.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
3.2.3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生成原理 |
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 |
3.3.1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涵义 |
3.3.2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 |
3.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原则 |
3.4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农村金融重组的关系 |
3.4.1 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
3.4.2 科学的风险控制模式是农村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
3.5 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实证研究的程序设计 |
3.5.1 研究的理论假设 |
3.5.2 研究的程序安排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风险问题 |
4.1 中国农村金融的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 |
4.1.1 农村正规金融的组织演变与制度变迁 |
4.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形成与变迁 |
4.1.3 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规律 |
4.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分析 |
4.2.1 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问题分析 |
4.2.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问题分析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 |
5.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外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1.1 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抑制 |
5.1.2 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对农村金融的“约束作用” |
5.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内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2.1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有效供给” |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与“非规范性”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机制 |
6.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核心思想 |
6.1.1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基本思路 |
6.1.2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 |
6.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流程的设计 |
6.2.1 农村金融风险的信号采集与传导 |
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感知与识别 |
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度量与评价 |
6.2.4 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决策 |
6.2.5 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管理反馈 |
6.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与技术选择 |
6.3.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 |
6.3.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选择 |
6.3.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3.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宏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6.4.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微观约束机制建设 |
6.4.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与救援机制 |
7.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机制 |
7.1.1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的长效机制 |
7.1.2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
7.1.3 完善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 |
7.1.4 构造地方金融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 |
7.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救援机制 |
7.2.1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确定 |
7.2.2 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挽救 |
7.2.3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安排 |
第8章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战略重组 |
8.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8.1.1 中国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防范的内在要求 |
8.1.2 中国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 |
8.1.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可行性分析 |
8.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框架设计 |
8.2.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核心目标 |
8.2.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基本原则 |
8.2.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模式 |
8.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方案设计 |
8.3.1 农村金融组织的重构 |
8.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 |
8.3.3 农村金融监管的再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运用 |
9.2.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 |
9.2.2 加快农村金融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建设 |
9.2.3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发展 |
9.2.4 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成长 |
9.2.5 加强农村金融预警与监控的区域合作 |
9.2.6 逐步健全农村金融安全网络系统 |
9.2.7 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9)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 |
2.1 金融扶贫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
2.1.1 精准扶贫与贫困人口认定 |
2.1.2 金融扶贫的内涵 |
2.1.3 金融扶贫的运行机制 |
2.1.4 金融扶贫的经济学含义 |
2.2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资本相关的致贫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
2.2.3 金融减贫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DE农行金融扶贫状况分析 |
3.1 DE县及地方扶贫工作概况 |
3.1.1 DE县概况 |
3.1.2 DE县扶贫工作概况 |
3.2 DE农行的金融扶贫现状 |
3.2.1 DE农行概况 |
3.2.2 金融扶贫组织架构及扶贫方式 |
3.2.3 主要金融扶贫产品介绍 |
3.2.4 DE农行金融扶贫实效 |
3.3 DE农行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扶贫客户结构失衡 |
3.3.2 传统业务模式影响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3.3.3 金融扶贫的渠道建设有待加强 |
4 DE农行SWOT分析及金融扶贫提升目标和思路 |
4.1 DE农行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金融扶贫工作提升目标和总体思路 |
4.2.1 总体目标 |
4.2.2 总体思路 |
4.2.3 支持重点 |
4.3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路径 |
4.3.1 优化金融扶贫客户结构 |
4.3.2 转型发展提高金融扶贫业务效率 |
4.3.3 渠道优化升级 |
5 DE农行金融扶贫业务提升保障措施 |
5.1 资源配置保障 |
5.1.1 加强信贷规模和费用资源保障 |
5.1.2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
5.2 政策制度保障 |
5.2.1 强化金融扶贫优惠政策落实 |
5.2.2 强化专项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
5.3 风险控制保障 |
5.3.1 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 |
5.3.2 坚持依法合规 |
5.4 专项考评与统计监测保障 |
5.4.1 设立金融扶贫专项业务指标 |
5.4.2 设立专职统计监测岗位 |
5.5 业务流程优化保障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农村商业性金融概述 |
2.1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三种理论流派 |
2.1.2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效率和功能的理论 |
2.1.3 关于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基本内涵 |
2.2.1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 |
2.2.2 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 |
2.2.3 商业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 |
2.2.4 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 |
2.2.5 农村商业性金融基本内涵的揭示 |
2.3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功能定位 |
2.3.1 农村金融的地位和功能 |
2.3.2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一般职能 |
2.3.3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特殊功能定位 |
3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路径选择 |
3.1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环境条件 |
3.1.1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经济条件 |
3.1.2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
3.1.3 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文化基础 |
3.2 农村商业金融性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1 明确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定位 |
3.2.2 重点服务于农业产业化,促进间接融资体系建设 |
3.2.3 积极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大力开展业务创新 |
3.2.4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面化、综合化,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
3.2.5 积极投身于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3.2.6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金融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双赢 |
4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对我国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启示 |
4.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
4.1.1 美国农村金融制度 |
4.1.2 法国农村金融制度 |
4.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
4.2.1 印度农村金融制度 |
4.2.2 印尼农村金融制度 |
4.3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
4.3.1 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重视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 |
4.3.2 政府在农村金融建立和完善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
4.3.3 可以将商业性金融纳入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一同建设 |
4.3.4 高覆盖率的网点对于改善农村金融制度必不可少 |
4.3.5 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有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提高 |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
5.1.1 农村金融机构的初步多元化阶段(1979—1993年) |
5.1.2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构造形成阶段(1994—1996年) |
5.1.3 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化阶段(1997—2006年) |
5.1.4 以多元化和市场化为原则的新一轮改革阶段(2006年至今) |
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
5.2.1 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5.2.2 农村金融的管制逐步放松 |
5.2.3 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逐步多元化 |
5.2.4 农村金融的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市场结构逐步优化 |
5.2.5 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
5.2.6 农村金融监管机制逐步完善 |
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取得的主要成就 |
5.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及服务“三农”战略对推进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启示 |
6.1 农业银行的变革与发展历程 |
6.1.1 计划经济下的艰难探索阶段(1951—1979年) |
6.1.2 作为国家专业银行阶段(1979—1993年) |
6.1.3 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阶段(1994—2006年) |
6.1.4 全面建设现代商业银行阶段(2006—2010年) |
6.1.5 打造大型优秀上市银行阶段(2010年至今) |
6.2 农业银行股改的争论与商业化改革方向的最终确立 |
6.2.1 农业银行改革的难点和困境 |
6.2.2 农业银行股改的几种讨论方案 |
6.2.3 农业银行改革定位的确立 |
6.3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创新与探索 |
6.3.1 创新“三农”金融业务的组织管理模式 |
6.3.2 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机制 |
6.3.3 拓展服务“三农”的项目和领域 |
6.3.4 积极探索适应“三农”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 |
6.4 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及服务“三农”战略对推进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启示 |
6.4.1 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
6.4.2 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 |
6.4.3 发挥商业性金融在“三农”金融供给中的主渠道作用 |
6.4.4 通过规范和引导逐步实现民间金融的合法化 |
7 推进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
7.1 农村商业性金融改革的总体构想 |
7.1.1 农村商业性金融改革的基本目标 |
7.1.2 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
7.2 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2.1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信贷市场 |
7.2.2 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
7.2.3 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
7.3 培育商业上可持续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体系 |
7.3.1 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建立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运作机制 |
7.3.2 分类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合作性金融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 |
7.3.3 深化农业银行改革,探索市场化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模式 |
7.3.4 破除限制和障碍,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
7.3.5 加强规范和引导,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
7.4 建立基本完备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
7.4.1 构建新型农村支付清算体系 |
7.4.2 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4.3 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监管 |
7.5 完善保障有力的农村商业性金融生态环境体系 |
7.5.1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环境 |
7.5.2 规范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7.5.3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制环境 |
8 促进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财税货币政策建议 |
8.1 财税支持政策 |
8.1.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8.1.2 完善支持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税收优惠制度设计 |
8.1.3 发挥公共财政在建立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体系中的作用 |
8.2 货币支持政策 |
8.2.1 循序渐进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危机救助机制 |
8.2.3 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减轻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经营负担 |
8.2.4 放宽农村商业性金融再贴现政策 |
8.2.5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农村金融市场货币供给量 |
8.3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
8.3.1 建立财政货币支持农村金融政策的信息沟通与保障机制 |
8.3.2 做好财政货币支持农村金融政策的协调规划工作 |
8.3.3 增强政策配合的同步性和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对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难点透视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 龙文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2]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马立珍. 中国人民大学, 2010(10)
-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 卢钦. 河北大学, 2010(10)
- [4]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 张克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 董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6]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袁建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 温涛.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9]DE农行金融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延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 陈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