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颉刚文库所藏家刻本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润[1](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杨慧[2](2014)在《民国时期私家藏曲研究》文中指出藏曲活动渊源已久,今于宋元时期藏书家目录、戏曲目录、学人笔记及文集中多有记载,然而在古代八百年藏曲活动的发展历史中,因秘而不宣的藏曲观念及戏曲从未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代藏曲活动显而不彰,如此不但藏曲未能长存不散,也未能对古代戏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兴起,在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中,由学人个体肩负起的藏曲活动不但在保护中国古籍文献与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戏曲学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相较古代藏曲活动,民国时期藏曲活动在藏曲者、藏曲观念、藏曲范围、藏曲作用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新变。首先,藏曲者身份多为戏曲研究者或是戏曲艺术家,他们或以戏曲表演为业,或以戏曲研究为业,藏曲之目的旨在学术研究,而在藏曲者间的藏曲活动交流及戏曲学交流极为频繁,国内戏曲研究者共同创办戏曲研究团体、互访戏曲文献,相讨戏曲研究中的各类问题;我国学者与日本学者者之间也互动频繁,不但为戏曲学保存了珍稀文献,也互相影响了他们戏曲文献的收藏范围及戏曲研究。其次,民国时期藏曲观念之新变对戏曲进入现代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戏曲研究者为研究需要而勤勉地搜集戏曲文献,提升了戏曲文献的价值,为戏曲学发展奠定了实证性研究基础。第三,民国时期藏曲范围相较我国传统藏曲,收藏范围由元曲杂剧、明清传奇等文人案头文献扩展至梨园抄本、曲谱、身段谱等民间场上文献,拓展了戏曲研究领域,由是民国时期藏曲数量蔚为大观。第四,民国时期私家藏曲的作用不但体现在文献的保存、整理、编纂出版方面为戏曲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对近代戏曲学体系的完善有实质影响,在戏曲史研究、戏曲文献研究、戏曲理论研究、戏曲剧场演出研究等方面推动了戏曲学的建构。论文通过系统整理民国时期私家藏曲活动相关史料,在中国藏曲发展史与戏曲学发展史视野下,将藏曲活动视为现代戏曲学实际发生及演变的存在方式,考察在民国藏曲活动中戏曲学的创建与变迁,考释民国时期私家藏曲者的藏曲实绩与取得戏曲学术成就。
顾洪[3](2002)在《顾颉刚藏书记(上)》文中指出 顾颉刚先生(原名诵坤,字铭坚)于1980年12月逝世,根据其"藏书不要分散,以便后人利用"的遗愿,家属将其藏书捐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1981年先由历史研究所代管,1988年由文献信息中心(当时称文献情报中心)正式接收,成立"顾颉刚文库"。内存线装书约6000部,3.6万余册;平装书约2600种,1万余册,共计4.6万余册。现已将线装书的编目工作完成,整理编辑为《顾颉刚文库古籍书目》,其中属于珍善本古籍、抄本、稿本
张帆[4](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指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邱林[5](2018)在《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文中指出关于晚清的学术史论述中,往往特别强调今文经学的复兴。在梁启超和钱穆所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孙诒让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梁、钱的书流传很广,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清代学术史的印象。相比之下,章太炎等人却对孙诒让有着极高的评价,称赞其为“晚清第一大师”“三百年绝等双矣”。参照章太炎的论述,孙诒让显然属于一般清代学术史论述中被低估的学人,因而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居士,浙江瑞安人,是晚清朴学大师和经学后殿。他在经学、诸子、金石文字、训诂校勘、文献目录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着作主要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等。孙诒让早年随父宦居大江南北,后半生偏居乡里,潜心着述。在晚清内忧外患之际,他也走出书斋致力于在温州等地区推广新式教育。因此,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问家,还是最早在浙江南部推行新式学堂的教育家。自孙诒让年少起,父亲孙衣言即指点其读书治学,不仅为他创造了优越的着述条件,还带他结识了众多一流学者。孙诒让本人也聪敏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位着作等身、成就卓着的朴学大师。孙氏治学服膺乾嘉之道,欣赏高邮王氏之学,在金石文字和校注《周礼》、《墨子》等典籍方面卓有成就,影响深远。《周礼正义》是孙诒让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写就的一部巨着,总结了历代《周礼》研究的成果,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至今无人可望其项背。在文字训诂、典章制度之外,他明确指出大宰“八法”为《周礼》的纲领所在,并通过对“官联”问题的梳理使全书脉络分明、前后呼应,从而超越了汉唐注疏。在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孙诒让延续了“周公作《周礼》”的观点。对此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但在阅读《周礼正义》一书时要有充分的认识。《墨子间诂》一书也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总结了清中叶以后诸家校注《墨子》的成果。该书三易其稿,始成定本,除了进一步进行训诂、校勘之外,孙氏还对墨子及墨家学说的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子间诂》是墨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对后来的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墨学真正复兴的基础。总体来说,孙诒让生活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初期,治学上偏向传统但又有着承前启后的特征。甲午战败后时事多艰、国难当头,孙诒让开始投身于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救国救民的实用人才。之后他又领导“温处学务分处”,筚路蓝缕,在浙江南部地区推行新式教育,堪称一位教育家。除此之外,孙诒让大量订阅各种新式书刊,关心时局变化,主张进行变法革新。甲午之后他提出创办“兴儒会”,以兴儒救国。清政府新政之际,他受盛宣怀的邀请起草了《变法条议》,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变革主张。晚年的时候孙诒让结交章太炎等人,表现出明显的同情革命的倾向。孙诒让不仅治学严谨、着作等身,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同时又关心社会,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
朱仙林[6](2012)在《罗泌《路史》文献学及神话学研究》文中指出罗泌《路史》是一部保存有大量神话传说内容的着作,它以其全面丰富的资料涵盖和数量巨大的佚文保存,为广大学者所重视。然而,这样一部难得的着作,却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研究。本论文的展开,首先从文献学角度对《路史》进行全面考察,其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路史》所蕴含的神话学价值。据此,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总结了学术界研究罗泌及其《路史》的现状,可知,对罗泌及其《路史》的研究虽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但至今尚未有深入细致的整理研究论着面世,亟待研究者全面展开。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共七章,分为上、下编。上编包括三章,首先对罗泌家世进行详细考察,揭示出罗泌的家学渊源对他进行《路史》编撰影响甚大;同时也对《路史》的撰修、注释、版本、流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初步探析,这对考察《路史》的文献学价值有关键性作用。(第一章)以此为基础,笔者进一步指出《路史》具有文献构成丰富的特点,并从《路史》引用文献考察(第二章),以及辑佚学价值考究(第三章)等方面入手进行充分论证。下编包括四章,在对《路史》文献学价值考察基础上,对《路史》所载上古神话传说进行深入剖析。笔者将探讨的重点落到对《路史》所载上古神话传说的具体分析中,在分析之初,首先对罗泌《路史》的编撰背景及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考察,然后对《路史》所引神话传说资料的来源及罗泌在《路史》中整合神话传说人物的方式给予重点关注。(第四、五章)其次,笔者着重考察罗泌在《路史》中构拟的上古帝王谱系,通过分析指出,由于罗泌对待上古帝王的态度是信仰和崇敬,故他在构拟上古帝王谱系时,对内容庞杂的材料往往不加区分,但凡记载的内容与上古帝王有关,他都绝不放弃,取用无疑。(第六章)最后,对神话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即神话、传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梳理;并结合罗泌《路史》的实际情况,指出在罗泌的意识里,不仅不存在神话与传说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也将神话与历史混淆不分。(第七章)第三部分为结论,此部分不仅将全文的重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梳理,指出罗泌《路史》一书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认真探讨。同时指出,本文的撰写虽然已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罗泌《路史》在文献学与神话学方面的价值与不足,但关于本课题尚有需要进一步展开,而限于篇幅,未能全面涉及者,这就只能留待以后。比如:宋代人何以会热衷上古史研究?我们如何定位《路史》与整个江西文化,乃至整个宋代文化发展的关系?
黄薇[7](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朱湘铭[8](2014)在《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明清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文本”为依托,通过对各个版本的插图形态、与小说文本所描述故事情节之间关系的梳理,从而归纳出文—图表现的基本形态和互文现象的内在规律。文章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现有研究文献做系统梳理,内容包括本研究的由来、介绍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部分的文献梳理主要涉及国内外学者对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研究视角、内容梗概和存在的不足或尚待深入发掘之点等等,这对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力图从《三国志演义》与相关史传,如《三国志》裴松之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等相关史籍中,钩稽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的小说创作思路。同时,对历代三国故事在民间传说及文人创作中的流传、演绎历程做梳理。另外,本章还将对三国故事的相关图像(历代关于三国的绘画作品)及各类体裁的文本做整体梳理,以探求《三国志演义》产生的源流。第二章主要梳理和论述插图本《三国志演义》文图配置的特色及流变。由于明清通俗小说插图的绘制与刊刻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建阳叶逢春本插图具有明显的闽中地域特征:风格古拙质朴,图形较小,构图简单,线条粗犷,带有民间版画的较多特色,而双峰堂本在沿袭叶逢春本部分插图的同时,还对叶逢春本中不符合文本的插图进行了纠正。故此本章从建阳、金陵和苏杭三地的版画风格特色来研究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图像特色。建阳诸本主要介绍余象斗本、熊清波本、吴观明本及其他诸本,金陵诸本则介绍周曰校本和郑以祯宝善堂本,苏杭刻本主要介绍夷白堂本、吴郡宝翰楼本和绿荫堂本。另外,还有清代各地诸刻本的介绍。这些刻本的图像均具有典型性,代表了当时当地版刻的风格。现存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形式主要有文图一体式和文图分立式。前者包括嵌像式插图、偏像式插图及合像式插图,这些形式的插图大多插图位于文字上方,故又称上图下文式;后者则包括绣像图、卷首/回首图。同时,也注意总结出明清刻本文图形式的传承与演变规律。其中,卷首/回首插图是指在小说开篇(卷首有的在回首)初配一至数张甚至一系列的插图上去,这种方式最早来源于佛经,如晚唐咸通九年刊刻的《金刚经》,就是卷首插图式图文配置方式的最早来源。周曰校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于每卷卷首配有插图两幅。“上图下文式”则是指每一页都配有插图,基本上每页下面三分之二部分抄写或刻印文字,而上面三分之一部分为图像,而且图的左右有对联式的“榜题”。这种图文配置方式在《三国志演义》中较为常见。第三章论述《三国志演义》小说文本与图像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各自特色。在人物塑造方面,语言文字所塑造的人物虽有模糊性,但给读者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绘画所塑造的人物则具体直观,但它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绘画者对文本的解读。因而,这两种人物塑造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这必然会给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带来较大影响。本章既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总体特征,又注重结合个案的具体分析,即针对诸本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形象刻画与性格塑造)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读《三国志演义》的文—图关系。在记述一个情节时,语言可依时间顺序线性地顺次叙述或呈多线条式的复合叙述,而图像则只能以定格的方式呈现某个场景。在《三国志演义》诸本中,这种差异性普遍存在。如双峰堂《三国评林》对“周瑜喝斩曹公来使”一事,图像与文本叙述出现脱节,即文本叙述该事件是在大帐中进行的,而图像刻画的故事却发生在船上。再如汤宾尹本《新刻汤学士校正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孔明子敬拜探周瑜”一事,图像却将三人相见的场景改成孔明、子敬二人在周瑜府前等候通报的情景。余论部分主要是梳理和总结各章节的论述,而且将尚未涉及的诸多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问题作简单的梳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梳理《三国志演义》中文本与插图的互文现象;二是分析和论述《三国志演义》中文本与插图的修辞现象。
李西美[9](2019)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书汇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着录的杂家书爲考察对象。这类书计有孔甲《盘盂》、《大》、《伍子胥》、《子晚子》、《由余》、《尉缭》、《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内》、《淮南外》、《东方朔》、《伯象先生》、《荆轲论》、《吴子》、《公孙尼》、《博士臣贤对》、《臣说》、《解子簿书》、《推杂书》、《杂家言》等,共二十家。本文对有关以上书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搜集、系统分类与整理,然後以作品爲单位,分别从历代着录、诸家论说、作者传记三个角度归纳总结,形成汇考。以这一方式对《汉书·艺文志》所着录的杂家书进行较爲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体例要点是:按《汉书·艺文志》的着录顺序排列各书,并爲每部书编写序号,以方便检阅;重点考察作者生平事迹、成书年代及其真僞、版本、历代公私书目及文献着录、作品评论。
马晓稳[10](2017)在《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吴越文字资料主要是指东周时期吴越两国铸刻有文字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本文裒1了目前已发表的全部吴越文字资料,计吴国91器,越国240器(其中包括石刻100件),存疑37器,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比较深入的总结与研究。吴越王名的释读一直是历史学、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述评了现有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吴越文字多集中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这正是战国文字“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形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字形、字用等角度,比较吴越文字与其他区系的异同,以文字学方法侦测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古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位置。本文主体由四部分组成。一、绪论。介绍吴越文字资料的着录与研究概况,分析以往着录、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後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二、吴越文字资料图录与注释。图录部分包括器物的出土时地、收藏单位、尺寸重量、着录情况、释文、器形图像、拓本、摹本等;注释部分则撮述学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三、吴越王名的研究。梳理了出土文献中所见吴越王名与传世文献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吴越王名的结构与释读规律。四、吴越文字研究。包括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字形对照表,吴越文字与他系文字用字习惯对照表两部分。
二、顾颉刚文库所藏家刻本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顾颉刚文库所藏家刻本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民国时期私家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私家藏曲渊源及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古代私家藏曲发展回顾 |
一、文人别集、序跋、笔记 |
二、见于私家藏书目录记载者 |
三、不见记载,依据传世文献可考者 |
四、据戏曲目录编撰判断可能接触私家藏曲者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私家藏曲发生的社会环境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私家藏曲新变 |
一、藏曲家的群体性出现及身份之新变 |
二、藏曲数量蔚为大观及藏曲观念之新变 |
三、藏曲用途之新变 |
第二章 藏曲家及其藏曲活动述论 |
第一节 藏曲家概述 |
一、学者型藏曲家 |
二、收藏型藏曲家 |
三、艺术家型藏曲家 |
四、日本藏曲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藏曲家的交游(上) |
一、马廉与郑振铎、傅惜华等人的交游 |
二、吴梅与郑振铎、钱南扬、卢前的交游 |
三、齐如山与梅兰芳、傅惜华等人的交游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藏曲家的交游(下) |
一、中国学者赴日访曲 |
二、日本学者来华访曲——长泽规矩也与马廉、傅惜华等人的交游 |
第四节 浅谈藏曲家用印 |
一、藏曲印的内容 |
二、藏曲印的功能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所藏戏曲文献叙考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私家所藏戏曲文献类型 |
一、藏曲文献类型 |
二、所藏戏曲的体裁 |
三、收藏戏曲的地域 |
第二节 对明代坊间刻本的收藏 |
一、明代坊间刻本收藏概貌 |
二、明代坊刻本的商业特征 |
第三节 日本学者所藏中国戏曲文献 |
一、国内稀见抄刻本 |
二、地方曲艺文献的收藏 |
三、时调曲谱 |
第四节 海外戏曲文献的归流 |
第五节 众家藏《坠钗记》版本比较 |
第四章 私家藏曲与现代戏曲学析论 |
第一节 民国藏曲活动与戏曲研究的兴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私家藏曲与现代戏曲学的演进 |
一、藏曲目录的集中刊发 |
二、作为藏曲节点的珍稀文献公布 |
三、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戏曲研究者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私家藏曲与现代戏曲学格局的形成 |
一、藏曲与戏曲文献学 |
二、藏曲与戏曲史研究 |
三、藏曲与戏曲演出研究 |
第五章 戏曲研究者的藏曲活动 |
第一节 吴梅藏曲活动 |
一、藏曲概貌 |
二、吴梅藏曲与曲学成就 |
第二节 郑振铎藏曲活动 |
一、藏曲概貌 |
二、郑振铎藏曲与戏曲研究 |
第三节 傅惜华藏曲活动 |
一、藏曲概貌 |
三、傅惜华藏曲与曲学成就 |
第六章 戏曲艺术家藏曲活动 |
第一节 齐如山藏曲活动 |
一、百舍斋所藏戏曲文献 |
二、北平国剧学会中的齐如山藏曲 |
三、齐如山藏曲的归宿 |
第二节 梅兰芳藏曲活动 |
一、缀玉轩藏珍本戏曲 |
二、缀玉轩剧本汇存 |
三、缀玉轩藏其它戏曲史料 |
第三节 程砚秋藏曲活动 |
第七章 日本学者的藏曲活动 |
第一节 长泽规矩也藏曲及其戏曲目录编纂 |
一、长泽规矩也戏曲研究概述 |
二、日本戏曲目录编纂略论 |
三、长泽规矩也戏曲目录编纂的特点 |
四、余论 |
第二节 神田喜一郎藏曲与戏曲目录的编纂 |
一、《鬯盦藏曲志》自题诗与神田喜一郎的藏曲旨趣 |
二、《鬯盦藏曲志》的版本与内容 |
第三节 泽田瑞穗藏曲活动 |
一、泽田瑞穗的藏曲与《风陵文库目录》 |
二、泽田瑞穗的藏曲特点 |
三、藏曲归宿及文献价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3)顾颉刚藏书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1. 初始期 |
2. 积累期 |
3. 鼎盛期 |
4. 散佚期 |
5. 重聚期 |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孙诒让的治学之路 |
第一节 家学影响条件优越 |
第二节 聪敏好学持之以恒 |
第三节 结交论学见多识广 |
第四节 服膺乾嘉宗法二王 |
第二章 《周礼》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第一节 《周礼正义》的撰写与成就 |
第二节 《周礼》官联问题研探 |
第三节 关于“周公作《周礼》”说 |
第三章 《周礼正义》的刊刻 |
第一节 初次刊刻 |
第二节 楚本刊刻 |
第四章 《墨子间诂》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一节 《墨子间诂》的撰写 |
第二节 《墨子间诂》的学术贡献 |
第三节 评价与影响 |
第五章 孙诒让的办学活动 |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
第二节 难题与解决之道 |
第三节 教育观念及办学成效 |
第六章 孙诒让的政治态度分析 |
第一节 主张变法的开明态度 |
第二节 支持新政的施行 |
第三节 晚年同情革命的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罗泌《路史》文献学及神话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上编《路史》的文献学考察 |
第一章 罗泌家世及其《路史》研究 |
第一节 罗泌家世及着述考 |
一、 罗泌家世新考 |
二、 罗泌行年及着述 |
三、 《路史》及其价值 |
第二节 《路史》纂修、注释及刊行 |
一、 《路史》的纂修 |
二、 罗苹及《〈路史〉注》 |
三、 《路史》的刊行 |
第三节 《路史》流传与历代着录 |
一、 宋、元人征引 |
二、 明代着录 |
三、 清代着录 |
四、 现当代着录 |
第四节 《路史》版本考辨 |
一、 宋代刻版 |
二、 明代刊本 |
三、 清代刻本 |
四、 现代印本 |
第二章 《路史》引用文献考察 |
第一节 引用文献范围考辨 |
一、 引用文献方式举证 |
二、 引用文献特点考察 |
三、 引用文献范围梳理 |
四、 引用文献缺陷考辨 |
第二节 引用文献来源考察——以《太平御览》为例 |
一、 《御览》引文数量及宋代刊本述略 |
二、 《路史》所引《御览》文考察 |
三、 《路史》转引《御览》中他书内容详考 |
第三节 引用谶纬资料考论 |
一、 引用谶纬资料价值辨析 |
二、 所引谶纬资料考——以《纬书集成》为参照 |
第三章 《路史》的辑佚学价值考究 |
第一节 利用《路史》辑佚状况回顾 |
第二节 马、王、洪利用《路史》辑佚辨证 |
一、 马国翰利用《路史》辑佚举证 |
二、 王仁俊利用《路史》辑佚举证 |
三、 洪颐煊利用《路史》辑佚举证 |
四、 三家据《路史》辑佚缺陷辨析 |
下编《路史》所载上古神话传说考究 |
第四章 《路史》神话创作及神话人物整合分析 |
第一节 《路史》神话创作的背景及前期准备 |
一、 内在动力—回向“三代”的时代要求 |
二、 直接原因及前期准备工作 |
第二节 《路史》对神话人物的整合分析 |
一、 《路史》整合神话人物的背景及价值 |
二、 罗泌对神话传说的整合方式探析—以“女娲神话”为例 |
三、 从“女娲神话”整合看罗泌“神话历史”观 |
第五章 《路史》所引神话传说来源及价值解析 |
第一节 所引神话传说的文献来源梳理 |
一、 经部文献 |
二、 史部文献 |
三、 子部文献 |
四、 集部文献 |
第二节 所引谶纬神话分类解析 |
一、 所引谶纬文献中的创世神话 |
二、 所引谶纬文献中的感生神话 |
三、 所引谶纬神话中的圣王异相 |
四、 所引谶纬文献中的祥瑞灾异 |
第六章 《路史》构拟的上古帝王谱系研究 |
第一节 层累构建的上古帝王谱系 |
一、 层累构建上古帝王谱系之历史回顾及背景分析 |
二、 层累构建的上古帝王谱系举证—刘恕《通鉴外纪》 |
第二节 《路史》所构拟上古帝王谱系论析 |
一、 构拟上古帝王谱系总论 |
二、 构拟上古帝王谱系分论——循蜚纪 |
三、 构拟上古帝王谱系分论——因提纪 |
四、 构拟上古帝王谱系分论——禅通纪 |
五、 构拟上古帝王谱系分论——疏仡纪 |
第七章 罗泌《路史》及其“神话历史”观 |
第一节 神话与传说关系界说 |
一、 对神话的界说 |
二、 对传说的界说 |
三、 对神话与传说关系的辨析 |
第二节 “古史辨派”的古史神话观 |
一、 历史演进法 |
二、 用故事的眼光看待古史神话 |
三、 层累造成的古史神话观 |
四、 神话历史化或人化 |
第三节 “神话历史”理论及其价值 |
一、 “神话历史化”与“神话历史” |
二、 罗泌《路史》体现出的“神话历史”观 |
三、 “神话历史”理论对古史辨派古史神话观的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路史》引书目录(一)存书 |
附录2:《路史》引书目录(二)佚书 |
附录3:《路史》引书目录(三)佚文 |
附录4:《路史》校释示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清代前期 |
二、清代中期 |
三、清代后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
二、考古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中原地区 |
二、西部地区 |
三、南方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五、东部地区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
二、高校研究群体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
一、萌芽期 |
二、雏形期 |
三、蜕变期 |
四、融合期 |
五、成熟期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三国故事的演绎与传承及相关图像述略 |
第一节 三国故事的演绎与历史传承 |
一、三国故事的传承与积淀 |
二、《全相三国志平话》中的三国故事 |
第二节 三国人物及故事之图像概述 |
一、历代关于“图”“文”关系的梳理 |
二、三国人物的画像 |
三、三国故事题材的绘画 |
四、其他形式的三国图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的版本与插图形式及演变 |
第一节 插图本《三国志演义》版本梳理 |
一、明代建阳刻本 |
二、明代金陵刻本 |
三、明代苏杭刻本 |
四、清代各地刻本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的结合形式 |
一、文—图一体式 |
二、文—图分立式 |
第三节 明清诸本插图与文本结合形式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中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文本的人物塑造 |
一、《三国志演义》中的“三绝”形象 |
二、《三国志演义》中的君主形象 |
三、《三国志演义》中的武将群像 |
四、《三国志演义》中的文臣群像 |
五、《三国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
六、《三国志演义》中的隐士形象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人物刻绘 |
第三节 明清插图本《三国志演义》人物形象演变 |
一、蜀汉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二、曹魏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三、孙吴集团人物形象演变 |
四、三国人物形象演变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及功能 |
第一节 古代典籍的插图及图像叙事传统 |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一、明代《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二、清代《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特色 |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插图的叙事功能 |
一、《三国志演义》插图的意会性 |
二、《三国志演义》插图的情理性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的互文现象 |
二、《三国志演义》插图的隐喻现象 |
三、《三国志演义》插图所寓含的立场和倾向性 |
附录一: 明清商业出版与《三国志演义》传播 |
附录二: 图版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书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凡例 |
01.孔甲《盘盂》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02.《大(?)》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03.《伍子胥》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04.《子晚子》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05.《由余》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06.《尉缭子》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07.《尸子》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08.《吕氏春秋》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09.《淮南内》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10.《淮南外》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1.《东方朔》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12.《伯象先生》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3.《荆轲论》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14.《吴子》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5.《公孙尼》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6.《博士臣贤对》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作者传记 |
考证 |
17.《臣说》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8.《解子簿书》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19.《推杂书》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20.《杂家言》 |
历代着录 |
诸家论说 |
考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吴越文字资料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
二、以往的着录与研究 |
三、本文主要内容及收获 |
上编 吴越文字资料图录及研究 |
凡例 |
第一章 吴国铜器图录及研究 |
诸樊及诸樊之子 |
句余 |
夷末 |
光 |
夫差 |
者钟 |
吴季子之子逞剑 |
吴国其他 |
第二章 越国铜器图录及研究 |
句践 |
者旨於睗 |
丌北古 |
州句 |
翳 |
诸咎 |
存疑 |
者差其余 |
者钟 |
越国其他 |
第三章 越国石器图录及研究 |
第四章 存疑器图录及研究 |
真伪存疑器 |
时代、国别存疑器 |
附录 |
吴国铜器出土信息综览 |
越国铜器出土信息综览 |
着录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四、顾颉刚文库所藏家刻本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民国时期私家藏曲研究[D]. 杨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3]顾颉刚藏书记(上)[J]. 顾洪. 文献, 2002(01)
-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孙诒让的生平与学术[D]. 邱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罗泌《路史》文献学及神话学研究[D]. 朱仙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明清《三国志演义》文本与插图关系研究[D]. 朱湘铭. 南京大学, 2014(04)
- [9]《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书汇考[D]. 李西美. 温州大学, 2019(01)
- [10]吴越文字资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马晓稳.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