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工艺设备流程介绍

破碎工艺设备流程介绍

一、破碎工序设备流程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郝虎勇[1](2021)在《山西某矿区地形图航测技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山西某矿区原有地形图成果资料太陈旧已失去现势性,为了更科学地开发煤矿资源与前景规划,需要对原有成果进行更新,对该矿区的航测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胥天星[2](2020)在《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是我国最大的产糖基地,甘蔗机制糖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广西甘蔗机制糖业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实现了发展,但其在生产物流方面还普遍存在着生产线瓶颈影响物流畅通、生产物料配送等待时间过长、生产物流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生产物流中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论文以甘蔗机制糖业的生产物流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糖厂生产状况,分析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针对甘蔗机制糖业制糖生产线瓶颈工序的改善、生产物料配送的优化和高效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等进行研究,实现对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在对广西大型甘蔗机制糖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找出其生产物流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生产线瓶颈影响物流畅通、生产物料配送等待时间过长、生产物流信息传递效率不高。(2)针对制糖生产线存在瓶颈影响物流畅通的问题,先利用生产节拍和工序产能识别出存在生产瓶颈的工序,再采用5W1H法对瓶颈工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最后基于生产线平衡理论对改善前后的制糖生产线平衡性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促进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的畅通。(3)针对生产物料配送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通过分析甘蔗、絮凝剂、消泡剂、石灰及磷酸等生产物料的配送情况,综合考虑制糖生产物料属性和配送时间的要求,以配送总成本最低、配送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建立基于NSGA-Ⅱ算法的生产物料配送模型,采用迭代法求解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配送优化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4)通过分析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信息的传递过程,研究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数据的采集、传输方式,设计并开发出一套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物流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顾鸣岐[3](2020)在《基于DMAIC的D公司E产品生产线精益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马英琪[4](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黄金在通讯、电子、航空、医学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专家学者在提高黄金产量问题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精准的地质勘探、高水平设备的应用以及采选矿方法的不断改进成为提高黄金产量的主要措施。技术上的改进固然重要,管理上的提升也需重视,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在金矿企业或将成为提高生产效能新趋势。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将以客户满意度作为核心,以生产数据为驱动力,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法。精益生产关注企业的生产流程,致力于减少浪费,简化流程,建立高效的运营系统。将精益管理工具运用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为各行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精益生产工具,以提高选矿的精矿品位和精矿产量为目的,从提高回收率、降低损失率、降低贫化率的角度出发,分析理地质勘测、开采、提运以及洗选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矿石“三率(损失率,贫化率,回收率)”的因素,研究改善“三率”的方法,从管理和技术上对“三率”进行改善和控制。本文首先对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三率”改善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XC金矿企业背景和工艺流程,阐述使用六西格玛管理进行改善的理由。其次,通过分析客户需求,确定质量改善目标,分析改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定改善目标,为相应团队建设和计划安排提出建议。并对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然后梳理采矿和选矿流程图,针对“三率”分别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使用鱼骨图、因果矩阵分析和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确定各关键影响因素。接着通过开展标准化作业、全员设备维护、单点课活动和个人技能育成等工作对损失率和贫化率进行改善,分别通过数据分析建模、试验设计的方式改善选矿作业,进而提高回收率。最后,对改善措施进行控制,确定生产过程关键控制对象和关键控制点,安排控制计划,确保改善措施顺利执行,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李杰[5](2020)在《党家河矿半煤岩巷掘进迎头长距离临时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半煤岩巷采用“悬臂式掘进机+单体锚杆钻机”配合组织施工的掘进作业方式在我国矿井应用十分广泛。受掘进工艺流程影响,巷道一次掘进距离较短,导致掘进和支护工序作业频繁交替,巷道掘进效率较低。因此,研究在保证掘进迎头空顶区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长距离空顶区临时有效支护,延长综掘机掘进距离,对于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实现煤炭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以党家河矿110辅助运输顺槽半煤岩巷为工程背景,详细分析了掘进迎头长距离空顶区顶板力学结构及其稳定性,系统研究了掘进迎头长距离空顶区围岩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煤岩巷快速掘进迎头段围岩控制技术,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对临时支护区和穿管后段永久支护区进行了设计。此外,基于新型临时支护装置特点,设计了掘进迎头长距离临时支护装置使用的掘巷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对巷道采用新型临时支护装置后各工序用时进行预计及比对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建立了掘进迎头长距离空顶区顶板的薄板力学模型,推导了薄板模型的挠度w、应力及掘进迎头极限空顶距表达公式,并以顶板拉破坏准则为依据确定了掘进迎头理论上的极限空顶距为5.7m。帮部煤岩体强度对迎头空顶区顶板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帮部较大的支护强度会减小塑性区的演化范围,有效缩减帮部对顶板的有效支撑跨度,提高掘进迎头空顶区顶板结构的稳定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掘进迎头空顶距、埋深、侧压系数及巷帮煤岩比例对空顶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掘进迎头空顶距对空顶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为显着,当空顶距大于4.0m后,巷道顶底板及帮部变形量陡然加剧;不同埋深及侧压系数下,空顶区围岩变形规律大致相同,顶底板及帮部围岩随着滞后排距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巷帮煤岩比例的增大,空顶区巷道帮部围岩变形程度越大,越容易引起巷道其它部位围岩的变形破坏。采用钛合金和玻璃钢单体支柱等材料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装置,并结合巷道围岩分类结果和现场掘进实况进行了基本参数设计及现场掘进迎头3.2m空顶距预留设计。与此同时,基于原巷道掘进施工工序用时数据,对采用新型临时支护装置后各施工工序用时进行预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装置后巷道掘进速度比原方式提高近50%。

李来昱[6](2020)在《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水泥工业作为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水泥行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泥生产过程产生海量的时序数据,发掘这些数据的潜在价值,对于及时发现生产问题、优化工艺参数和追溯事故原因等意义重大。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方法研究是水泥企业综合数据管理系统项目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生产时序数据体量大、种类繁多、结构简单的特点,为适应企业的不同需求,给出了两套生产时序数据的存取方案:非压缩模式和压缩模式。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水泥工艺的基础上,对水泥企业生产数据的来源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典型水泥生产线,确定了时序数据监测点,完成了数据库整体设计。(2)水泥生产时序数据非压缩模式存取方法研究,结合具体水泥企业,完成了非压缩模式下的数据库与数据表详细设计,并设计了该模式下的数据访问接口。(3)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压缩模式存取方法研究。以熟料生产线时序数据为例,给出了水泥生产时序数据的压缩存储规则和存储流程,完成了压缩模式下的数据库与数据表的详细设计,并设计了压缩模式下的数据访问接口。(4)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性能优化方法研究。在数据库层面上,主要包括索引优化、SQL语句优化和表分区优化;在数据传输层面上,为了减轻网络传输压力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研究设计了数据传输前的筛选与压缩方法,以及客户端数据的缓存功能。最后,采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C#作为编程语言,实现了上述设计内容。研究成果已在多家水泥企业中投入应用。

王子豪[7](2020)在《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Y洗煤厂生产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能源革命的推进,煤炭市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去,煤炭企业面对巨大的盈利压力。如何通过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能、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煤炭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精益生产理论是近些年诞生的优秀运营管理理论,其强调的柔性生产、减少浪费等管理理念对企业生产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煤炭企业追求的改进方向也高度重合。自21世纪以来,国内大型煤炭集团企业对精益生产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真正的“精益”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洗选煤这一细分领域,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且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文以Y洗煤厂生产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洗选煤企业应用精益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Y洗煤厂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组织结构、洗选煤工艺流程、生产管理现状及工人生产状态,对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问题点展开细致的分析,发现Y洗煤厂工序分布杂乱、现场管理混乱,员工生产作业时不注意设备维护、操作随意不规范,生产调度与需求脱节,以上种种造成了大量的不增值活动。本文根据Y洗煤厂实际,结合精益生产理论工具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建议企业以生产能力核定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工序布局、实施标准化作业,开展现6S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生产维护。同时,提醒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改进时要注意避免急功近利、脱离员工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结构、塑造精益文化、开展多技能培训等保障措施,为企业夯实了长期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精益管理理论在洗选煤企业的应用,对Y洗煤厂实施精益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赵坤[8](2019)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石资源采选量越来越大,致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成为了危害人体身体健康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在注重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存的环境。而大气污染由于其具有广阔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微细粉尘(PM10、PM2.5),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重点空气监控的指标。本文是针对金属矿山在选矿生产工艺中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影响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等问题。为了改善当前矿山企业粉尘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的特征,优化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对选矿厂的选矿系统进行除尘工程设计。除尘效果达到如下要求:(1)厂房内的环境(岗位粉尘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标准;(2)排放粉尘浓度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安徽某金属矿为设计研究对象,采用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和机械通风除尘相结合方式治理选矿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扬尘。其中转运工序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系统,通过利用超声波产生雾化的微细雾滴,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内捕获、凝聚扬起的微细粉尘,同时对物料加湿,减少破碎、筛分等后续工序中扬尘的产生,减轻后续除尘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尘器的净化效果。破碎、筛分工序的扬尘利用集气罩减少扩散区域,然后由机械通风除尘系统收集起来,最后经除尘器净化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机械通风除尘系统中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影响粉尘排放浓度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属矿山粉尘的高浓度、高湿度、颗粒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匀、细颗粒粉尘比例大等特点,进行多种除尘器比选后选用新型微孔膜过滤除尘器。该除尘器克服常规袋式除尘器出现的粘袋、糊袋现象的缺点,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为基材,通过独特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制成,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阻力低、清灰效果好、微孔膜不吸水等优点。为了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采用湿法造桨处理,泥浆通过渣浆泵输送到主厂房回收利用。本文还阐述了除尘系统运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系统风量分配的方法,为除尘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除尘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在矿山选矿粉尘治理得到了成功利用。除尘系统在选矿厂运行后,厂区环境明显改善,经检测厂房内岗位粉尘浓度均小于1 mg/m3,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不超过20 mg/m3(标),满足国家铁矿采选工艺污染物排放标准。

刘明凯[9](2019)在《F银矿选矿流程精益化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世界市场经济格局变化影响,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限制,我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态势,全球矿业市场活动指数持续降低,矿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矿业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在矿产资源储量减少和环境保护日趋严苛的背景下,探索多元矿业经济发展路径,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推行地质科技与管理模式双渠道创新的新型矿业生产活动是寻求矿业经济逆势增长的有效办法。对矿业生产活动现场进行管理方法改善是全面推行矿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本文为了对矿业生产活动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选取矿业生产活动中较为典型的选矿生产为研究对象,以F银矿选矿生产流程为具体改善案例展开研究。本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并对精益生产、价值流分析和工业工程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进行阐述,结合F银矿生产现状搜集相关生产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并绘制价值流现状图,根据现状图找出存在的问题,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找出其中的瓶颈因素,发现F银矿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设备老旧化程度高、工人积极性不高车间布局不合理及操作工序多,进一步运用ECRS、5W1H、TPM等方法提出改善意见,结合F银矿选矿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改善实施方案:1.调整选矿生产现场布局;2.更新替换选矿生产设备;3.人员素养提升与动态管理。并绘制价值流未来图,对改善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论是:经一次性精益化改善提升后,增值时间与总作业时间比提升17.12%,效率提高21.69%,输出矿石每班次增加30吨,此次改造可使得选矿经济效益显着提升。通过对F银矿选矿流程进行精益化改善进行研究,有效解决F银矿选矿生产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升了F银矿选矿经济效益。本文对矿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有一定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借鉴意义。

于磊[10](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认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二、破碎工序设备流程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碎工序设备流程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某矿区地形图航测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路线
3 航线布设
4 像控点测量方法
5 空三加密
    5.1 空三加密流程
    5.2 空三加密情况统计表
6 精度评定
7 结语

(2)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产线瓶颈问题研究
        1.2.2 生产物料配送优化研究
        1.2.3 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路线和内容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分析
    2.1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及特点
        2.1.1 生产物流概述
        2.1.2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状况
        2.1.3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特点
    2.2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影响因素
    2.3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存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线瓶颈工序改善
    3.1 制糖工艺及甘蔗机制糖业生产流程
        3.1.1 制糖工艺
        3.1.2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概述
    3.2 相关方法和理论
        3.2.1 生产节拍和工序产能
        3.2.2 5W1H分析法和生产线平衡理论
    3.3 生产线瓶颈识别与分析
        3.3.1 广西X糖厂介绍
        3.3.2 生产瓶颈识别
        3.3.3 生产瓶颈分析
    3.4 优化方案设计与评价
        3.4.1 压榨工序改善
        3.4.2 蒸发工序改善
        3.4.3 改善方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料配送优化
    4.1 多目标优化问题及NSGA-Ⅱ算法
        4.1.1 多目标优化问题
        4.1.2 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
    4.2 算法设计
        4.2.1 染色体编码和初始种群构造
        4.2.2 路径解码和适应度函数确定
        4.2.3 遗传算子设计
        4.2.4 算法终止规则设计
    4.3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料配送模型
        4.3.1 时间窗
        4.3.2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料配送描述
        4.3.3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料配送模型建立
    4.4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料配送模型实例
        4.4.1 实例分析
        4.4.2 结果分析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5.1 系统架构和开发技术
    5.2 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5.2.0 生产物流信息采集分析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系统功能分析
        5.2.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5.2.4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5.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5.3 系统实现
        5.3.1 系统管理
        5.3.2 基本信息管理
        5.3.3 生产作业管理
        5.3.4 物料配送管理
        5.3.5 仓储信息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2.2 本文所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
    2.3 本章小结
3 XC金矿现状和目标界定
    3.1 XC金矿工艺流程介绍
    3.2 “三率”的定义
    3.3 项目界定
    3.4 本章小结
4 关键过程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关键过程测量
    4.2 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项目改善及控制
    5.1 项目改善
    5.2 改善效果控制
    5.3 项目改善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球磨机单耗统计表
附录2过程能力分析精矿品位两个月数据
附录3 二次模型试验设计数据
附录4 皮带机设备维护标准菜单
附录5 综合计划部经理助理(工程审计)工作标准
附录6 安全组织管理标准
附录7 测量专业技术标准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党家河矿半煤岩巷掘进迎头长距离临时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掘进工作面迎头空顶区围岩稳定性研究
        1.2.2 掘进工作面迎头空顶区围岩控制技术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矿井地质概况
    2.2 掘进工作面概况
        2.2.1 掘进工作面设备及施工工艺
        2.2.2 掘进工作面原支护方式
    2.3 影响巷道掘进速度的因素分析
    2.4 巷道围岩力学性质
        2.4.1 试样与设备
        2.4.2 煤(岩)样物理力学测试结果
        2.4.3 岩体质量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掘进迎头长距离空顶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3.1 掘进迎头空顶区顶板结构及力学模型
        3.1.1 空顶区顶板挠度的求解
        3.1.2 极限空顶距确定
    3.2 巷帮支护强度对空顶区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掘进迎头长距离空顶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FLAC3D软件介绍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本构及参数赋值
        4.2.2 数值模拟方案
    4.3 掘进迎头空顶区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分析
        4.3.1 掘进迎头空顶距
        4.3.2 地应力
        4.3.3 巷帮煤岩比例
    4.4 本章小结
5 掘进巷道迎头段围岩控制方案
    5.1 掘进迎头长距离临时支护区控制技术
        5.1.1 临时支护参数设计
        5.1.2 高强低密度临时支护装置设计
    5.2 穿管后段永久支护区围岩控制技术
        5.2.1 锚(杆)索支护参数理论计算
        5.2.2 锚(杆)索支护参数模拟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工业性应用设计
    6.1 掘进迎头段的支护参数设计
        6.1.1 试验巷道地质概况
        6.1.2 临时支护距离及装置使用排距设计
        6.1.3 永久支护参数设计
    6.2 长距离临时支护装置使用的施工工序
        6.2.1 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6.2.2 掘进施工工序用时预计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泥企业生产数据分析与数据库整体设计
    2.1 水泥企业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概述
    2.2 水泥生产工艺
    2.3 生产数据来源与分类
        2.3.1 生产数据来源
        2.3.2 时序数据与非时序数据
    2.4 生产时序数据监测点选取
        2.4.1 能源与过程数据
        2.4.2 设备、环保与质量数据
    2.5 数据库整体设计
        2.5.1 整体结构
        2.5.2 数据库分类
        2.5.3 分布式存储模式
        2.5.4 数据存取流程设计
        2.5.5 主要功能模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生产时序数据非压缩存取方法研究与实现
    3.1 能源数据库设计
        3.1.1 总体结构设计
        3.1.2 具体表结构设计
    3.2 过程数据库设计
        3.2.1 总体结构设计
        3.2.2 具体表结构设计
    3.3 环保数据库、质量数据库、设备数据库设计
        3.3.1 总体结构设计
        3.3.2 具体表结构设计
    3.4 数据访问设计
        3.4.1 数据访问接口
        3.4.2 数据访问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压缩存取方法研究与实现
    4.1 压缩存储规则
    4.2 过程数据库设计
        4.2.1 总体结构设计
        4.2.2 具体表结构设计
    4.3 存储规则配置
    4.4 存储流程设计
        4.4.1 开关量数据存储流程
        4.4.2 模拟量数据存储流程
    4.5 数据访问设计
        4.5.1 数据访问实现
        4.5.2 数据还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性能优化方法研究
    5.1 数据库层面优化措施
        5.1.1 索引优化
        5.1.2 SQL语句优化
        5.1.3 表分区优化
    5.2 数据传输层面优化措施
        5.2.1 数据筛选处理
        5.2.2 JSON格式数据压缩处理
        5.2.3 数据本地化缓存处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Y洗煤厂生产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精益生产理论概述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精益生产理论概述
        2.1.1 精益生产的起源
        2.1.2 精益生产的内涵
        2.1.3 生产过程的浪费
        2.1.4 精益生产的主要工具
    2.2 精益生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2.2.1 国外研究情况
        2.2.2 国内研究情况
    2.3 精益生产在我国煤炭行业的研究应用
        2.3.1 早期接触探索阶段
        2.3.2 官方引导提倡阶段
        2.3.3 大量实践应用阶段
第三章 Y洗煤厂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Y洗煤厂简介
    3.2 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3.2.1 公司管理组织结构
        3.2.2 洗煤生产工艺流程
    3.3 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生产厂区规划不合理,工序分布杂乱
        3.3.2 现场管理混乱,内部管控不到位
        3.3.3 设备老旧落后,不注意维护更新
        3.3.4 岗位分工不平衡,员工操作不规范
        3.3.5 生产调度与需求脱节,额外库存造成大量浪费
    3.4 原因分析
        3.4.1 编制生产计划不科学
        3.4.2 公司管理水平落后
        3.4.3 生产数据采集滞后,缺乏信息管理手段
        3.4.4 工人年龄结构老化,素质较低缺少培训
    3.5 实施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5.1 优化的必要性
        3.5.2 优化的可行性
第四章 Y洗煤厂精益生产优化策略
    4.1 生产能力核定
    4.2 优化工序布局
    4.3 作业标准化
        4.3.1 绘制标准化工作图
        4.3.2 开展动作分析研究,确定标准化操作
        4.3.3 建立“标准化工作表”
    4.4 生产现场6S管理
        4.4.1 建立管理机构
        4.4.2 明确改进目标
        4.4.3 制定实施细则
        4.4.4 实施6S管理
    4.5 全面质量管理(TQM)
        4.5.1 对原料煤的质量控制
        4.5.2 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5.3 对产品储装运的质量管理
        4.5.4 严格煤质检验
    4.6 全面生产维护(TPM)
        4.6.1 自主保全
        4.6.2 专业保全
第五章 Y洗煤厂精益生产管理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5.1 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易发生问题
    5.2 创造精益生产方案实施的条件
        5.2.1 明确精益生产原则
        5.2.2 精益生产实施阶段
    5.3 精益生产方案实施的保障
        5.3.1 改进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5.3.2 塑造精益生产企业文化
        5.3.3 开展员工操作技能培训
        5.3.4 严密企业管理措施
        5.3.5 优化企业薪酬体系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粉尘尘化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2.1 矿山粉尘颗粒的分类
    2.2 矿山粉尘的性质
        2.2.1 粒径
        2.2.2 粉尘密度
        2.2.3 粘附性
        2.2.4 安息角
        2.2.5 润湿性
        2.2.6 电性
        2.2.7 磨损性
        2.2.8 流动性
    2.3 矿山粉尘的危害
        2.3.1 矿山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2.3.2 矿山粉尘对设备产品的影响
        2.3.3 矿山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2.4 矿山粉尘产生机理
        2.4.1 矿山粉尘尘化分析
        2.4.2 产尘设备与尘源分析
        2.4.3 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措施
    2.5 干雾抑尘机理分析
        2.5.1 空气动力学原理
        2.5.2 “云”物理学原理
        2.5.3 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
    2.6 潮湿环境粉尘过滤机理分析
        2.6.1 传统滤料过滤机理
        2.6.2 微孔膜过滤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除尘系统优化设计
    3.1 选矿厂基本概况
        3.1.1 破碎筛分
        3.1.2 磨矿磁选
    3.2 除尘方案的优选
        3.2.1 治理方案论证
        3.2.2 除尘系统的划分原则
        3.2.3 除尘工艺分析
        3.2.4 设计原则
    3.3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3.3.1 尘源密闭
        3.3.2 主要扬尘设备的密闭
        3.3.3 密闭罩设计
        3.3.4 除尘排风量设计
        3.3.5 吸尘罩设计
        3.3.6 管网水力计算
        3.3.7 除尘器选型和计算
        3.3.8 风机选型及计算
        3.3.9 排气筒设计
    3.4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
        3.4.1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组成
        3.4.2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计算
    3.5 除尘系统控制
        3.5.1 光电控制雾化抑尘系统
        3.5.2 通风除尘系统控制
    3.6 粉尘处理与回收
        3.6.1 卸尘装置
        3.6.2 粉尘处理与回收
        3.6.3 喷水量设计
        3.6.4 泵坑设计
第四章 除尘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风量调整
    4.1 除尘系统的单体调试与运行
        4.1.1 除尘器与输灰系统
        4.1.2 除尘风机
    4.2 除尘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开停机
        4.2.1 除尘器的开停机
        4.2.2 除尘风机的开停机
        4.2.3 输灰系统的开停机
    4.3 除尘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4.3.1 风管系统
        4.3.2 除尘风机
        4.3.3 布袋除尘器
    4.4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
        4.4.1 风量调整的目的
        4.4.2 风量调整前的调试准备
        4.4.3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基本原理
        4.4.4 测试内容与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除尘系统实施效果
    5.1 测试必备的条件
    5.2 测试操作点的安全措施
    5.3 采样要求
        5.3.1 采样位置的选择
        5.3.2 采样孔的结构
        5.3.3 测试的操作平台要求
    5.4 采样仪器
        5.4.1 原理
        5.4.2 主要技术指标
    5.5 检测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6.1 工程投资
        6.1.1 除尘系统主体设施投资
        6.1.2 给排水设施投资
        6.1.3 电气设施投资
        6.1.4 工程直接投资
        6.1.5 工程建造其他费用
        6.1.6 工程总投资
    6.2 运行费用
        6.2.1 电费
        6.2.2 人工费
        6.2.3 运行水费
        6.2.4 维修费
    6.3 折旧费用
    6.4 该矿山粉尘处理单价
    6.5 经济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F银矿选矿流程精益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精益生产理论基础
        §2.1.1 精益生产概述
        §2.1.2 精益生产工具
        §2.1.3 精益生产实施步骤
    §2.2 价值流分析理论基础
        §2.2.1 价值流分析概述
        §2.2.2 价值流图析技术概述
        §2.2.3 价值流图析技术应用流程
    §2.3 工业工程理论基础
        §2.3.1 工业工程概述
        §2.3.2 基础工业工程方法
        §2.3.3 TPM管理
第三章F银矿选矿流程现状分析
    §3.1 F银矿概况
    §3.2 F银矿选矿生产现状分析
        §3.2.1 生产流程工艺现状
        §3.2.2 生产流程程序分析
        §3.2.3 F银矿选矿生产布局
    §3.3 F银矿选矿流程价值流现状分析
        §3.3.1 生产数据采集及分析
        §3.3.2 绘制价值流现状图
        §3.3.3 基于价值流现状图的问题分析
    §3.4 基于ISM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F银矿选矿车间流程改善
    §4.1 F银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改善
        §4.1.1 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4.1.2 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优化
    §4.2 选矿车间布局现状改善
        §4.2.1 选矿车间布局现状分析
        §4.2.2 选矿车间布局优化
    §4.3 选矿设备运行的TPM管理
        §4.3.1 选矿设备运行现状分析
        §4.3.2 构建TPM设备管理体系
    §4.4 选矿生产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改善
        §4.4.1 选矿生产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4.4.2 选矿生产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五章 方案实施及改善效果分析
    §5.1 改善方案的实施
        §5.1.1 选矿生产现场布局调整
        §5.1.2 选矿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
        §5.1.3 人员素养提升与动态管理
    §5.2 改善后价值流图的绘制
        §5.2.1 改善方案实施效果数据搜集
        §5.2.2 绘制价值流未来图
    §5.3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破碎工序设备流程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某矿区地形图航测技术探讨[J]. 郝虎勇. 西部探矿工程, 2021(12)
  • [2]甘蔗机制糖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D]. 胥天星. 广西大学, 2020(07)
  • [3]基于DMAIC的D公司E产品生产线精益改善研究[D]. 顾鸣岐. 天津大学, 2020
  • [4]基于六西格玛的XC金矿“三率”改善控制研究及应用[D]. 马英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党家河矿半煤岩巷掘进迎头长距离临时支护技术研究[D]. 李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水泥生产时序数据存取方法研究与实现[D]. 李来昱. 济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Y洗煤厂生产管理优化研究[D]. 王子豪. 山西大学, 2020(01)
  • [8]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D]. 赵坤.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8)
  • [9]F银矿选矿流程精益化改善研究[D]. 刘明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破碎工艺设备流程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