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庆,于浩,施岩[1](2021)在《舰载机滑跃起飞动力学与运动学特性》文中指出首先介绍了舰载机滑跃起飞技术的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基于作者在型号研制及试验试飞方面的工作经验,从滑跃起飞过程中的舰载机本体,包括起落架缓冲器、轮胎在内的多体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出发,分别对影响舰载机滑跃起飞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的若干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甲板风场、发动机、起落架、操纵系统和重量特性等。最后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结果,从飞机设计与使用两个维度识别出滑跃起飞设计所需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动力学与运动学成因以及相关设计指标,对滑跃起飞动力学与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与深层认知。可为从事相关型号的设计、试验及使用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曹奇凯,王鄢,姚念奎,何刚,陈忠明,张桂江,田智亮,吴新悦[2](2021)在《先进舰载战斗机强度设计技术发展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舰载战斗机是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为满足舰面起飞、着舰和停放等要求,舰载机需围绕起落架系统、拦阻钩系统和翼面折叠系统等"特征结构"进行设计。先进舰载战斗机着舰冲击能量是陆基飞机的6倍以上、拦阻带来的水平载荷超过陆基飞机的15倍,因此特征结构的高载荷对强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舰载机"特征结构"及"特征载荷",开展了主要的设计工作,包括:"特征载荷"计算,即起落架载荷、拦阻载荷和折叠载荷计算;"特征结构"的强度设计及试验验证,包括起落架系统、拦阻系统、翼面折叠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静/疲强度分析、折叠翼面的非线性颤振分析以及综合试验验证;"特征载荷"对其他机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分析,包括着舰载荷对起落架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载荷对后机身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着舰的全机动力学响应以及着舰载荷与拦阻载荷的共同作用对全机结构强度的影响;体现舰载机"特征结构"强度特点的试验验证方法等。上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先进舰载战斗机设计中。
王永庆[3](2021)在《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国竞争和国际战略环境激变的背景下,作战样式的变革、潜在的使用需求和先进技术的助推使得未来舰载机发展引向何处的讨论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剖析固定翼舰载机发展主要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支撑舰载机发展的起飞、着舰、一体化保障、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并基于对未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研判,针对未来舰载机作战使用涉及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多域协同、舰载航空体系化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
杨莹,唐克兵,方雄,姚小虎[4](2020)在《舰载机弹射起飞结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舰载机在弹射起飞过程中,载荷大、加速度大、距离短、时间短,且受大气扰动、航母运动的影响,存在复杂的强非线性多学科动力学耦合问题。文中建立了舰载飞机-弹射系统简耦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在舰面摇晃载荷、侧风载荷作用下,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舰载机弹射起飞进行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弹射起飞过程中飞机机体过载传递路径和应变分布。通过仿真分析与相关文献中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这种仿真方法能够高效模拟强非线性复杂载荷耦合下的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为舰载机弹射起飞全过程研究及机身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冯玉博,姚明智,李冬,张伟,欧阳文恒[5](2020)在《基于动态约束分析的舰载机着舰复飞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涡扇发动机动态模型和飞机气动模型,以舰载机着舰过程为典型剖面,依据能量法建立飞/发一体化控制模型,作为舰载机着舰复飞研究的基础。模型充分考虑了着陆时的升阻特性、地面效应和飞机重量等因素,采用功率提取法改进涡扇发动机加速控制规律和供油规律,并与原控制规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加速控制规律可以有效减少复飞所需的甲板滑跑长度和增加着舰重量,为舰载机着舰复飞方案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倪金付,黄琪,江维,刘晗[6](2020)在《地面效应对舰载机着舰点的影响及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国内现有文献中地面效应导致着舰偏差相关计算方法的不足,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了六自由度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评估了地面效应对着舰偏差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带反馈的平尾偏度补偿方法。
戚基艳[7](2020)在《舰载机牵引车行驶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舰载机在甲板上调运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其出动效率的直接保障。牵引车作为其调运的主要舰载设备之一,作用举足轻重。舰船狭窄和复杂的运行环境,舰船运动的不确定性和牵引车在牵引舰载机运动时的时变非线性等特性,使得舰载机牵引车极易出现行驶不稳定的问题,影响舰载机的调运,甚至造成甲板事故,从而影响舰船整体的任务实施。因此,研究舰载机牵引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控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的舰载机牵引车为课题组自主设计,由轮毂电机驱动,符合舰载设备小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它通过遥控进行控制,减少工作人员配备需求的同时,也为舰船设备智能化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本文针对其在舰船甲板面的行驶稳定性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后续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本文首先对目标牵引车相关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分析了舰船运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牵引系统的坐标系,明确了坐标系转换顺序,为后续分析牵引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了基础。根据牵引车实际结构以及研究的重点,主要从纵向动力学和操纵动力学两个方向,对舰载机牵引车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汽车行驶动力学和汽车理论相关知识,建立了牵引车纵向行驶动力学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中明确并详细分析了舰载机牵引车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行驶阻力。从牵引车动力需求与供应的角度,对牵引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参数进行了匹配,基于牵引车运行的功率需求,验证已建立的牵引车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确定并量化分析了舰载机质量和牵引车行驶速度这两个重要使用因素对牵引车功率的影响程度。讨论了舰载机牵引车直线稳定行驶的条件。基于汽车基本操纵模型和建立的舰载机牵引车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本文建立了舰载机牵引车2自由度时变非线性的牵引车横摆运动数学模型。提出通过外部激励的2自由度有阻尼受迫振动系统理论,在不求解方程稳定解的前提下,利用稳定裕度和稳态解振幅的理论,研究牵引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罗斯—霍尔威茨准则进一步判定了牵引车系统在行驶过程中一定存在横向摆振的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和敏感度,量化分析了两个重要使用因素对牵引车横摆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本文考虑牵引车受复杂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和横摆运动时变非线性的特性,提出通过准滑动模态滑模控制策略对舰载机牵引车的横摆稳定性进行控制。为了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时效性和稳健性,设计了同样适合该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采用零化质心侧偏角的2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横摆角速度作为牵引车的期望响应,通过产生补偿横摆力矩实现对牵引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分别设计了基于两种算法的牵引车横摆稳定控制器,并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采用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滑模控制策略情况下时效性和稳健性更好。该算法在5级海况及以下均能保持控制的时效性和稳健性,满足牵引车的实际使用需求。考虑牵引车实际加速运行的工况,本文提出应用极值搜索算法对舰载机牵引车进行驱动防滑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能够实现对牵引车的驱动防滑和防抱死制动的双向控制。基于所建立的舰载机牵引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牵引车及其驱动轮的运动学模型。由于舰船甲板面和海洋环境的的特殊性,根据轮胎力—滑转率关系曲线一定存在极值的特性,提出通过不需要预先识别甲板面附着系数和最优滑转率的极值搜索算法,对舰载机牵引车的驱动防滑进行控制。设计了基于滑模极值搜索和无稳态扰动极值搜索两种经典极值搜索算法的控制器,证明了两种算法的收敛性。同时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舰载机牵引车滑转率特性,验证了两种控制算法均能够在线搜索达到滑转率最优值邻域,保证稳健性,但无稳态扰动算法时效性更高。由于两种经典极值搜索算法都存在抖振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通过解调信号前的无稳态振荡扰动极值搜索算法来消除稳态振荡问题,保证算法时效性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朱玉莲[8](2020)在《舰载机“魔毯”着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舰载机着舰过程中存在如下控制问题:低动压稳定飞行控制问题、甲板跟踪及舰尾流抑制问题、着舰阶段操纵耦合问题。为解决舰载机着舰阶段控制问题,参考美国“魔毯”控制系统并分析其关键技术机理,设计了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以及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的控制系统。首先对舰载机和着舰环境进行非线性建模,并对舰载机动态特性进行分析。针对着舰阶段设计了常规着舰控制系统,并引入舰尾流和甲板运动扰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常规着舰控制系统抑制舰尾流和跟踪甲板运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引入“魔毯”着舰技术,并对“魔毯”的四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综合直接升力、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以及改进的平视显示器。其次,对“魔毯”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设计。为提高着舰控制器对气流扰动的抑制能力和轨迹跟踪能力,针对舰载机着舰阶段设计了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以及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的设计采用直接升力与轨迹角保持相结合,由直接升力操纵面直接控制轨迹角速率,该控制结构可以大幅提高轨迹响应带宽。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是在飞行轨迹速率控制的基础上,添加了轨迹增量控制,提高了飞行员的控制层级。分别对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和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模式较常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地舰尾流抑制能力和甲板跟踪能力,轨迹跟踪响应较快。最后针对控制器中经典PID存在快速性与超调性的冲突,采用自抗扰代替PID进行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以及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的设计。基于自抗扰的控制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快速性与超调性的矛盾,且可以自动对干扰进行观测并加以补偿,有利于舰载机快速安全地着舰。
李满舟[9](2020)在《大型舰艇及多机起降气动耦合研究》文中指出直升机/舰船耦合流场的研究是直升机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单机与驱逐舰舰型的研究上,随着我国两栖攻击舰的服役,在大型舰艇上的多机/舰船耦合流场的研究也变得越发迫切起来。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动量源方法的机/舰和多机/舰耦合流场的研究,分析了多种工况下耦合流场的流动特点和直升机旋翼的受力情况;另一方面,基于单向耦合直升机配平计算方法,建立了与CFD双向耦合的直升机配平计算方法并用于直升机理论风限图的生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对机/舰、大型舰船上的多机起飞干扰和直升机起降风限图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的直升机/舰船耦合CFD计算集中于单机/单舰的模式,不能满足我国未来两栖攻击舰上的航空作业的需求;同时理论风限图的生成主要基于单向耦合的方法,没有考虑旋翼对流场的干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对多机起降流场的计算分析、建立双向耦合的直升机配平计算模型用于理论风限图的生成。第二章,建立了基于RANS和混合LES/RANS模型的孤立舰船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在RANS方法的基础上添加动量源模型建立了直升机/舰船耦合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孤立LHA舰船模型和孤立旋翼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建立的流场计算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直升机/舰船耦合流场的研究。利用建立的耦合流场计算分析模型,第三章分别开展了孤立舰船流场、机/舰耦合流场的研究。利用雷诺平均N-S方程、混合LES/RANS方法和动量源方法对相关算例进行计算,较为详细分析了孤立舰船与机/舰耦合流场的特征,并对使用混合LES/RANS方法的孤立舰船流场进行监测。为下文深入开展多机/舰船耦合流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对两栖攻击舰一类的大型舰船甲板宽大,飞机起降点众多,且各个部分的甲板流场变化较大的特点。第四章利用动量源方法分别对位于舰船前甲板和后甲板上的多机间的耦合流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风向、旋翼与甲板的距离以及旋翼横向移动距离对甲板流场特性、旋翼拉力的频谱特性以及旋翼操纵量的变化。为多机在大型舰船上的安全起降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基于动量源CFD计算,将传统的单向耦合直升机配平计算方法改为双向耦合的配平计算模型,结合国内外对飞行安全的限制条件,并将耦合配平计算模型用于直升机着舰风限图的生成,为舰载直升机安全起降提供参考。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对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田欣[10](2020)在《舰载飞机着舰拦阻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舰载飞机的起降过程蕴含着十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降落航母甲板主要由拦阻装置完成。拦阻装置是航母上重要的配备设置,对于舰载飞机的安全着舰具有关键性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对拦阻动力学及拦阻装置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也进行了大量的拦阻着舰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近年来国内对舰载飞机的研制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取得大量成果,但对于考虑舰载飞机-拦阻装置耦合动力学行为的研究相对单薄。本文针对Mark7Mod3型液压缓冲式拦阻装置,详细分析了拦阻索动力学特性及拦阻装置的液压系统动力学特性,并运用联合仿真技术完成舰载飞机与拦阻装置的联合仿真,以便为舰载飞机动载荷分析和拦阻装置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离散化思想,采用柔性连接——线性轴套力,利用Macro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建立了柔性拦阻索模型,对拦阻索动态特性及拦阻索张力变化等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偏心及偏航挂索等工况下的对拦阻索动力学特性影响。对于拦阻装置,分析了舰面下液压系统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完整的液压系统模型,考虑了滑轮缓冲系统、绳索末端缓冲系统及动/定滑轮绳索传动系统及其相互联系。利用ADAMS软件与AMESim软件之间的联合接口,实现了柔性拦阻索-液压系统的联合仿真,研究了舰载机重量、着舰速度及有/无绳索末端缓冲系统对拦阻装置阻拦性能的影响。
二、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舰载机滑跃起飞动力学与运动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滑跃起飞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发展现状 |
1.2发展趋势 |
2滑跃起飞过程及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 |
2.1滑跃起飞过程 |
2.2滑跃起飞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 |
3影响滑跃起飞的关键因素分析 |
3.1甲板风场 |
3.2发动机 |
3.3起落架系统 |
3.3.1缓冲器 |
3.3.2轮胎 |
3.3.3起落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建模特点 |
3.4操纵系统 |
3.4.1纵向配平 |
3.4.2操纵杆自平衡 |
3.5重量特性 |
3.5.1重量 |
3.5.2重心 |
3.5.3转动惯量 |
4重点因素及指标总结 |
5结论 |
(2)先进舰载战斗机强度设计技术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舰载机强度设计总体思路 |
2 高承载起落架强度设计 |
3 拦阻钩及支撑结构强度设计 |
3.1 舰载机拦阻着舰大能量冲击载荷分析 |
3.2 拦阻系统功能性构件的强度设计 |
3.3 瞬态载荷的捕捉、识别与分析 |
3.4 大能量冲击载荷的当量化匹配 |
3.5 抗冲击结构动静态综合设计及试验验证 |
4 折叠机翼强度设计 |
4.1 高承载翼面折叠机构的力学特征参数设计 |
4.2 复杂对接结构的数值仿真技术 |
4.3 折叠翼面功能试验载荷谱的编制技术 |
5 着舰拦阻冲击动力学分析与验证 |
5.1 舰载机全机拦阻着舰动力学仿真建模技术 |
5.2 舰载机全机结构拦阻着舰冲击仿真分析技术 |
5.3 拦阻着舰状态起落架与拦阻钩动载荷耦合分析技术 |
5.4 考虑自由飞行钩住的舰载机前起落架强度设计方法 |
6 折叠机翼非线性颤振分析与模型试验验证 |
6.1 采用虚拟质量法的折叠翼颤振响应分析技术 |
6.2 低速颤振模型中折叠机构的物理模拟 |
7 全尺寸结构功能试验设计与验证 |
7.1 运动机构细节应变测量与应力反演技术 |
7.2 折叠翼面静力/功能一体化综合试验设计技术 |
7.3 考虑着舰载荷的全机静力试验设计技术 |
8 结论 |
(3)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舰载机发展历程 |
1.1 舰载机发展的驱动因素 |
1.2 舰载机主要发展历程 |
2 舰载机关键技术 |
2.1 起飞技术 |
2.2 着舰技术 |
2.3 有限空间的快速保障技术 |
2.4 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
2.4.1 腐蚀防护与控制技术 |
2.4.2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
3 舰载机未来发展 |
3.1 体系作战的关键要素 |
3.2 多域协同作战 |
3.3 未来舰载机的主要能力特点和技术特征 |
4 结束语 |
(4)舰载机弹射起飞结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舰载机-弹射系统简耦多体动力学模型 |
1.1 起落架缓冲模型 |
1.2 机身柔性体模型 |
1.3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
2 载荷施加设置 |
3 仿真计算结果 |
4结论 |
(5)基于动态约束分析的舰载机着舰复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飞/发一体化控制模型 |
1.1 发动机动态模型 |
1.2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控制模型 |
2 舰载机着舰复飞典型航段评估分析 |
3 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研究 |
4 舰载机/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计算算例 |
5 总结 |
(6)地面效应对舰载机着舰点的影响及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飞行动力学仿真模型 |
2 地面效应对着舰点的影响研究 |
2.1 着舰重量影响分析 |
2.2 下滑角影响分析 |
3 平尾偏度补偿方法 |
4 结论 |
(7)舰载机牵引车行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舰载机牵引车国外发展现状 |
1.2.2 舰载机牵引车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舰载机牵引车运动系统分析 |
2.1 舰载机无杆式牵引车结构 |
2.1.1 结构分析 |
2.1.2 动力系统 |
2.2 舰船运动描述 |
2.2.1 舰船运动坐标系及其变换 |
2.2.2 舰船运动模型 |
2.3 牵引运动系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舰载机牵引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
3.1 纵向受力分析 |
3.1.1 车轮滚动阻力分析 |
3.1.2 空气阻力分析 |
3.1.3 舰载机系统重力分力 |
3.1.4 加速阻力分析 |
3.1.5 舰载机所需牵引力分析 |
3.2 仿真模型搭建 |
3.3 动力性验证 |
3.3.1 轮毂电机功率确认 |
3.3.2 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3.3.3 电池的选择 |
3.3.4 动力验证仿真 |
3.4 牵引车速度和舰载机质量对动力性的影响 |
3.5 舰载机牵引车直线行驶稳定性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舰载机牵引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
4.1 牵引车失稳分析 |
4.2 牵引车运动受力分析 |
4.2.1 系统运动描述 |
4.2.2 运动学分析 |
4.2.3 运动学方程建立 |
4.3 横摆稳定性讨论 |
4.4 稳定性仿真模型 |
4.4.1 相关参数选取 |
4.4.2 仿真模型建立 |
4.4.3 舰船摇摆状态下的牵引车行驶特性 |
4.5 影响横摆稳定性的使用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舰载机牵引车稳定性控制 |
5.1 横摆力矩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5.1.1 运动跟踪层 |
5.1.2 转矩决策层 |
5.1.3 控制分配层 |
5.2 横摆力矩控制策略选择 |
5.2.1 控制变量和参考模型的选择 |
5.2.2 控制算法的选择 |
5.3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横摆力矩控制 |
5.3.1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 |
5.3.2 准滑动模态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5.3.3 稳定性证明 |
5.4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横摆力矩控制 |
5.4.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 |
5.4.2 PID控制算法设计 |
5.4.3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5.5 控制系统仿真 |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舰载机牵引车驱动防滑研究 |
6.1 驱动防滑技术发展现状 |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纵向运动学方程 |
6.2.2 驱动轮模型 |
6.2.3 驱动轮—舰船甲板面模型 |
6.3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选择 |
6.4 基于极值搜索算法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设计 |
6.4.1 滑模极值搜索算法控制器设计 |
6.4.2 单参数扰动极值搜索算法控制器设计 |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1 滑转率和滑模极值搜算法控制仿真 |
6.5.2 单参数扰动极值搜索算法控制仿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舰载机“魔毯”着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魔毯”着舰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舰载机着舰过程建模与常规控制系统设计 |
2.1 舰载机着舰过程建模及分析 |
2.1.1 舰载机动力学与运动学建模 |
2.1.2 舰载机特性分析 |
2.1.3 着舰环境建模及仿真分析 |
2.2 舰载机常规着舰控制系统设计 |
2.2.1 纵向控制器设计 |
2.2.2 侧向控制器设计 |
2.3 常规着舰控制仿真 |
2.4 小结 |
第三章 “魔毯”着舰关键技术分析 |
3.1 着舰控制问题 |
3.1.1 低动压稳定飞行控制问题 |
3.1.2 甲板跟踪及舰尾流抑制问题 |
3.1.3 操纵耦合问题 |
3.2 “魔毯”关键技术分析 |
3.2.1 综合直接升力控制 |
3.2.2 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 |
3.2.3 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 |
3.2.4 改进的平视显示器 |
3.3 小结 |
第四章 “魔毯”着舰关键控制技术设计 |
4.1 直接升力控制技术 |
4.1.1 直接升力原理 |
4.1.2 直接升力性能分析 |
4.1.3 直接升力控制律设计 |
4.2 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设计 |
4.2.1 控制方案设计 |
4.2.2 控制律设计 |
4.3 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设计 |
4.3.1 控制方案设计 |
4.3.2 控制律设计 |
4.4 仿真验证与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抗扰的“魔毯”着舰控制技术设计 |
5.1 自抗扰控制的原理 |
5.1.1 自抗扰控制方法简介 |
5.1.2 跟踪微分器 |
5.1.3 扩张状态观测器 |
5.1.4 状态误差反馈 |
5.2 基于自抗扰的飞行轨迹速率控制模式设计 |
5.2.1 迎角回路控制 |
5.2.2 速度回路控制 |
5.2.3 轨迹角速率回路控制 |
5.2.4 高度回路控制 |
5.3 基于自抗扰的飞行轨迹增量控制模式设计 |
5.4 仿真验证与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大型舰艇及多机起降气动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舰载机着舰域流场研究 |
1.2.2 舰载机着舰风限图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舰以及多机/舰耦合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1 数值模拟方法的建模 |
2.2.2 旋翼/尾桨气动模型建立 |
2.3 数值模拟方法算例验证 |
2.3.1 孤立舰船流场算例验证 |
2.3.2 动量源方法算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孤立舰船及机/舰耦合流场研究 |
3.1 引言 |
3.2 孤立舰船流场及其特性研究 |
3.3 旋翼/舰船耦合流场特征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直升机/舰船耦合流场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舰岛干扰下的多机起降研究 |
4.2.1 风向角对耦合流场影响的研究 |
4.2.2 上游旋翼方位对耦合流场干扰的研究 |
4.3 舰岛艉流区对多机起降干扰的研究 |
4.3.1 风向角对耦合流场影响的研究 |
4.3.2 上游旋翼方位对耦合流场干扰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量源耦合数值模拟风限图计算 |
5.1 引言 |
5.2 直升机配平计算数学建模 |
5.3 风限图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特色 |
6.3 后续研究内容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舰载飞机着舰拦阻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拦阻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拦阻装置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结构概略 |
第二章 舰载飞机拦阻力变化规律研究 |
2.1 舰载飞机拦阻力变化规律 |
2.1.1 拦阻力的设计要求 |
2.1.2 拦阻钩与拦阻索之间力学关系 |
2.1.3 气动载荷计算及拦阻力范围确定 |
2.2 确定拦阻力的变化规律的方法探究 |
2.2.1 设计拦阻力变化规律 |
2.2.2 最小拦停距离求解 |
2.2.3 已知拦停距离情况下求解拦阻力恒定值 |
2.2.4 拦阻载荷变化规律 |
2.3 拦阻力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拦阻索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3.1 拦阻索力学特性分析 |
3.2 基于ADAMS的柔性拦阻索建模 |
3.2.1 拦阻系统模型简化分析 |
3.2.2 柔性拦阻索建模分析 |
3.2.3 柔性连接的定义 |
3.2.4 柔性拦阻索ADAMS模型 |
3.3 拦阻索动力学仿真分析 |
3.3.1 拦阻索应力波动仿真分析 |
3.3.2 对中着舰拦阻索动力学仿真 |
3.3.3 偏航着舰拦阻索动力学仿真 |
3.3.4 偏心着舰拦阻索动力学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MESim的拦阻装置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
4.1 舰载机拦阻装置构成及运行机理 |
4.1.1 舰载机拦阻装置的构成及作用 |
4.1.2 舰载机拦阻着舰过程及工作原理 |
4.1.3 舰载机与传动绳索之间的动力学关联 |
4.2 滑轮缓冲系统建模分析 |
4.3 拦阻机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建模 |
4.3.1 动/定滑轮组系统缠绕方式 |
4.3.2 动/定滑轮组运动分析 |
4.3.3 动/定滑轮组受力分析 |
4.3.4 动/定滑轮组AMESim模型建立 |
4.4 拦阻机建模分析 |
4.4.1 拦阻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2 定长冲跑控制阀 |
4.5 绳索固定缓冲系统建模分析 |
4.6 拦阻装置液压系统AMESim模型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载机拦阻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AMESim与 ADAMS联合仿真环境及接口设置 |
5.1.1 AMESim与 ADAMS仿真环境设置 |
5.1.2 ADAMS中绳索数据输出设置及接口设置 |
5.1.3 拦阻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
5.2 钩索啮合对中仿真分析 |
5.3 舰载机质量参数对拦阻着舰影响 |
5.4 舰载机航向速度参数对拦阻着舰影响 |
5.5 绳索固定缓冲器对拦阻着舰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舰载机滑跃起飞动力学与运动学特性[J]. 王永庆,于浩,施岩. 航空学报, 2021(08)
- [2]先进舰载战斗机强度设计技术发展与实践[J]. 曹奇凯,王鄢,姚念奎,何刚,陈忠明,张桂江,田智亮,吴新悦. 航空学报, 2021(08)
- [3]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J]. 王永庆. 航空学报, 2021(08)
- [4]舰载机弹射起飞结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与应用[J]. 杨莹,唐克兵,方雄,姚小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6)
- [5]基于动态约束分析的舰载机着舰复飞技术研究[J]. 冯玉博,姚明智,李冬,张伟,欧阳文恒. 燃气轮机技术, 2020(03)
- [6]地面效应对舰载机着舰点的影响及补偿方法研究[J]. 倪金付,黄琪,江维,刘晗. 教练机, 2020(02)
- [7]舰载机牵引车行驶稳定性研究[D]. 戚基艳.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舰载机“魔毯”着舰技术研究[D]. 朱玉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9]大型舰艇及多机起降气动耦合研究[D]. 李满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10]舰载飞机着舰拦阻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 田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