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闫平云,褚海存[1](1998)在《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了。二十年改革,太原理论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可喜成就,积累了一定经验。认真回顾总结这一阶段的太原理论工作,对于在全市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推进太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
贾明建[2](1998)在《山西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西作为内陆省份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也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之后,我...
闫平云[3](1999)在《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文中研究说明
单峰[4](2004)在《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面对加入 WTO 后全球化压力的挑战和建设高度信息化、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空间的需求,很多城市政府提出了新建行政中心的设想。在新的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和最近兴起的城市概念规划中,行政中心外迁作为一种转换空间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被规划师们频频使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对安徽省合肥市实际建设状况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城市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共三章;这一部分在广泛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从中外城市在各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视角系统地探讨了城市行政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本部分使用的分析框架包括了城市行政中心的物质性作用与功能性作用(即城市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两方面。在第一部分的最后,论文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化社会有可能对城市行政中心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的趋势。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对合肥市建设状况的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了合肥市政务中心区外迁有可能对合肥市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造成的影响。论文通过详细的调研与分析指出了合肥市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以第一部分总结的理论为依归,具体从城市社会生态、土地利用结构、交通结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行政中心外迁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两方面的研究,在现状合肥市政务中心外迁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的情况下,论文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有关合肥市规划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梁宝伟[5](2019)在《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每一项执政活动都引人瞩目,给人深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密,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方式。其中,民主法律化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艺术。民主法律化,就是将人民民主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稳定化、权威化。民主法律化源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在邓小平思想论断的指导下,人民民主在法律的保障下不断迈进,推动着改革开放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治国理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使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迈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为今后继续推进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民主要发展,法治要加强,成为将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的重要准则。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具有历史思维、历史视野。1978年至1992年的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律化的重要发展时期。由此决定了对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的研究,既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问题。通过研究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发展历程,梳理其发展脉络,看待其历史影响,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有助于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经验参考,增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本文以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党史学、政治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民主法律化进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述这段时期重要法律制定的背景原因、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等,力图达到展示过程、梳理脉络、把握规律和总结经验。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七个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独立成篇。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对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给予重点阐释。第一章介绍民主法律化的思想发端及内涵要求,第二、三、四章是对民主法律化具体实践过程的论述,第五章则对该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第一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以邓小平“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论断为主要阐释,重点论述了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和要求。第二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本章以1979年至中共十二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步开始的时代背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等方面,主要对《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选举法》《刑法》的制定过程、主要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本章以中共十二大以后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时代背景,从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三大的战略决策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从宪法的根本法律保障、人大制度的法律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专门立法、村民自治组织法律的制定以及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扩大与法律保护的加强等方面,重点对《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民族区域自治法》《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作了阐述。第四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本章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中共十四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围绕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这两个方面,重点对《代表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事诉讼法》以及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等作了阐述。第五章题目为“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本章围绕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历程,进行概括总结,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了民主为什么要法律化和民主能够法律化,指出了实行民主法律化的必然性,以此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法律化的合理性。二是分析了十四年民主法律化进程的历史影响,认为它较好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推动了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三是总结十四年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法律化的执政经验,主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改革开放等八条经验。第三部分为结语章“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本章在阐述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作了阐释,指出十四年民主法律化历程必然走向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民主法律化,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坚持民主法治的紧密结合。
周法兴[6](2007)在《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投资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政策手段。政府投资政策是政府投资的职能定位及实现其职能的具体运作和管理方式。通常,政府投资政策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经济体制、国家发展战略等在投资领域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各时期具体战略目标,我国政府投资政策一直处于不断演变之中,而这对各时期发展战略的落实、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总体而言,效果却不是十分显着。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得失取决于国家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选择,以及政府投资政策选择本身。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合理调整政府投资政策并使其有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按照历史维度,本文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1979-1997年)和1998年以来的市场经济完善时期,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并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对我国政府投资政策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全面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方向和策略。全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概要性探讨了政府投资政策自身的转变历程。通过对上述三个不同时期政府投资政策的形成和转变的总结归纳,理出了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方向和步骤,并分析了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基本特点和利弊得失。通过分析发现,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的投资政策还存在不适应整体发展战略的地方。因而,进一步转变我国政府的投资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其次着重分析了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对经济总量和波动的影响、对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影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波动趋势;(2)政府投资作为财政政策手段之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政府投资不足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并造成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4)各时期由于经济体制变化,政府投资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中,影响方式和影响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我国迫切需要改进政府投资政策。最后系统地提出了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战略构想。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目标定位和变动方向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进行,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尝试性地提出了三重政府投资概念,由于对政府投资新的定义,从而解决了仅以财政预算内投资作为政府投资统计口径所造成的统计不全及可能引起的宏观调控偏差,为政府制订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将更加有利于政府转变自身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第二,紧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和国家战略选择,结合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本文鲜明地提出了政府投资应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目标定位;第三,提出了政府投资重点“三个转变”的结构调整思路,从而明晰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投资转变的具体政策方向和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第四,提出了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即部分第三重政府投资支持经济建设的观点,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政府投资越位与缺位问题,并试图解决在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政府投资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建设职能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宋永圭[7](2004)在《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认知功能语法和语义学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讨论了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典型的情态动词“能”。本文主要从否定角度对“能”的语法特征作穷尽性地分析,从而充分揭示出该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里的地位。这对认识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具有较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全文共八章,约 15 万字。第一章交待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意义、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并对语料的选定作了说明。第二章是“否定”和“情态动词”研究的综述。为了准确地把握课题的研究情况,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全面梳理了“否定”和“情态动词”研究的脉络。第三章分析“Neg+能+Vp”构式。在讨论“一/三人称+不能+Vp”时,说明了“负向义/正向义 Vp”和情态动词“能”的组配情况。由于“能”的语义限制,在肯定陈述句里,“能” 不能和负向义 Vp 搭配。在讨论“你+不能+Vp”时,我们主要从言语行为的角度,与“别+Vp”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一量名+都/也+不能+Vp”时,我们指出该构式不是全称否定句,而是对“潜力”或“许可”的否定。关于“没+能+Vp”,我们以“作用力图式”理论解释了该构式的认知特征,指出该构式缺乏说话者的“主观性”,从这种意义上讲,该构式是“非情态句”,整个构式的基本语义是主语在心理上愿意做“V”,可是由种种条件的干扰,没做成“V”。第四章讨论“Neg+M+Neg+Vp”构式。主要讨论了“不能不+Vp”和“不能没+Vp(或 Np)构式。在“不能不+Vp”的语气强弱、语义解读上,存在歧义,主要是因为其层次切分不同造成的;由于交际的需要,说者选择不同的结构层次切分来表达强弱不同的语气和不同的语义,并指出“不能/不+Vp”,“不能不/Vp”的解释之间存在着语法范畴上的高度对立性。本章还讨论了“不+能+没(有)+Vp1+就+Vp2”,重点探讨了事件“没+Vp1”和“Vp2”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事件是内容上连贯、时间上连续的事件。本章还详细考察了“不+能+没(有)+Vp1+就+Vp2”的情态动词义项的呈现随着主语指称的变化和参照时间的移动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讨论“不+能+没(有)+Np”时,指出该构式的主语、参照时间与“能”的义项呈现之间的关系与“不能没+Vp1+就+Vp2”构式的情况基本吻合。第五章分析“M+Neg+Vp?”构式。首先讨论了“能不+Vp?”,把 其中的“Vp”分为正向义 Vp 和负向义 Vp 进行讨论。正向义 Vp 一般不在陈述语气的“能+不+Vp”里出现,而可在反问语气的“能+不+Vp?”里出现,表示的是双重否定。本文把“能不+Vp?”看作“不能不+Vp”的等值式。负向义 Vp 除了可在陈述语气的“能不+ Vp”里出现以外,在反问语气(否定句)的“能不+ Vp?”里也可 i<WP=8>出现。反问语气的“能不+VP?”的等值式是“不能不+Vp”,其层次切分是“不能不/Vp”,出现这种现象是动词的〔-自主〕语义和“不能不”的“不得已”语义互相限制的结果。“能+不+形容词?”的等值式是“不+能+不+形容词”,其层次一般切分为“不能不/Vp”,“能”解读为认识情态(具有〔+动态〕〔+控制〕特征的形容词是例外)。这是形容词的语义(〔+静态〕〔-控制〕)限制的结果。本文把“不能没+Np”看作“能+没+Np?”的等值式。然后提出“不+能+没+Np”的主语的指称、时间指示、“能”的义项解读之间的关系基本与“不能没有+Vp1+就+Vp2”吻合的看法,并得出“能+Neg+Vp?”的标记模式。第六章讨论与“能”组配的情态动词连续连用的否定问题(主要以双重否定为主)。“不能不会+Vp”和“不能不敢+Vp”的层次切分是“不能/不会+Vp”“不能/不敢+Vp”。“能”一般解读为道义情态。“会”“敢”一般解读为动力情态。“不会不能+Vp”的“会”一般解读为认识情态,“能”解读为动力情态或道义情态。“能不会+Vp”在陈述语气中一般不成立,而在反问语气里成立。实际上它是双重否定。“不应该不能+Vp”的“应该”一般解读为认识情态,“能”一般解读为道义情态或动力情态。所以“不应该不能+Vp”的解读是“认识 〉道义”或“认识 〉能力”(“〉”意为“先于”)。通过本章的讨论,认为情态动词连续连用否定式(主要是双重否定)也遵循肯定情态动词连续连用的规律,即“认识情态 〉道义情态 〉动力情态”。第七章讨论情态动词“被”字句的语法问题。在“不能+被+述人施事+Vp”构式里,情态动词一般不解读为动力情态,而应该解读为认识情态或道义情态。“不能+被+非述人施事+Vp”的“能”一般解读为道义情态,是对受事主语发出道义上的要求的构式。“没能被+Np+Vp”构式可用作用力图式理论解释。“不能不+被(Np)+Vp”构式的层次切分为“不能不/ 被(Np)+Vp”,这是“不能不”的“不得已”、“被迫”语义和“被”字的被动义互相限制的结果。第八章是结语。整理和总结本文讨论的内容,并列举了今后拟进一步研究的与本文有关的课题。通过本文的讨论,针对提出的几个假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现代汉语情态句有情态壳,这种“情态壳”概念是属于语义上的范畴,但是同时要受到句法上的制约;第二,“不”是情态否定标记,不能透过情态壳,只和情态动词一起?
马莹[8](2017)在《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中的合作与竞争 ——一个新制度主义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铁何以凭借掌握领先世界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高铁是举国体制下合作创新的典范,也有些学者针锋相对地指出政府在创新中的过度干预会扼杀竞争从而导致内在创新动力的缺失。在笔者看来,中国高铁实现技术创新的奥秘恰恰在于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产业政策同时促进了合作与竞争的深化,通过双轮驱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合作与竞争,在中国高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和内涵并不一致,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本文致力于回答在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不同时期,行业内外的合作与竞争呈现出何种特征?竞合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因素最终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变迁?既有文献对创新模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市场、网络和政府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市场派将企业家精神作为创新的第一推动力,认为企业家从经济理性出发,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为了企业利润会主动抓住创新机遇,推动技术创新。网络派则更加关注由企业和相关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的研究网络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政府派则强调在崇尚计划理性的发展型国家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选定某一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形式直接干预经济,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的非市场治理机制组织技术创新。三种理论视角虽然在创新主体、创新机制上各有侧重,但实际上它们共享着同一理论假设,即存在一种先验的理性。不管是企业家、教育科研机构还是政府,都是在趋利避害的先验理性的驱动下,选择相应的手段,竞争或者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显然,理论预设的单一,决定了应用上述理论视角开展的研究,要么强调竞争,要么侧重合作,都不能对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丰富实践,尤其是不同阶段合作与竞争的不同模式及内在原因,给予深入解读和分析。引入新的分析视角显得尤为必要。经济社会学长期以来致力于对经济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尤其是其新制度主义学派,强调理性并非是先验的,它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理性只能是行动者在某一具体场域中的表现,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技术创新而言,创新主体在场域中的理性是受到当时所处的制度环境和认知框架共同建构的。制度塑造了创新主体所要遵循的社会秩序,而认知提供了创新主体理解世界的图谱,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共同建构了场域中的行动理性。因此,本文将以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实践为例,分析一种由政府主导的,既合作又竞争的技术创新模式的独特之处。笔者在原有发展型国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将新经济社会学制度和认知两大变量引入本文的分析框架,指出制度环境和认知框架建构出不同的产业政策范式从而影响创新模式的形成。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认知框架的作用下,高铁产业在技术创新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形成了独立自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全面自主创新三种不同的产业政策范式。正是在这些时代特色鲜明、形态各异的产业政策范式的指引下,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为首的行业主管部门打造出一个集合作和竞争于一体、双轮驱动的高铁创新体系.其中,合作机制表现为政府通过对经济的强有力管控,尤其是凭借原铁道部特有的网运合一、政企不分的大一统体制,整合铁路系统内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甚至吸纳必要的路外资源,为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国之力实现技术赶超;竞争机制突出表现为政府管控下的寡占竞争,即一种既区别于自由竞争,又不同于完全垄断的中等竞争程度的市场结构。在这种竞争模式下,市场中只存在少数几家实力相当的大企业进行适度竞争,既维持了市场活力,又防止过度竞争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在高铁技术创新的三个不同时期,政府均借助大一统体制赋予的支配地位,通过技术发展政策、市场准入政策和促进竞争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发展政策确立不同时期技术创新的目标及创新路径;市场准入政策划定行动主体的创新职责与权限;竞争政策营造中等竞争程度市场。通过上述产业政策,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平台为载体,整合创新力量,打造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打造寡占竞争格局,通过保持适度竞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新制度主义视角看,中国高铁技术创新模式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由此也意味着,中国高铁的这种创新模式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产业或者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技术发展。运用这种模式推动技术创新需要符合特定的产业制度环境和技术特征:其一,技术特征表现为整体磨合型,这是因为相比于模块化生产的标准化零部件,这类型技术更加需要多行动主体的合作;其二,拥有相对集中的制度环境,这将为政府推行竞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这并不是说大一统的体制优于其他体制,而是大一统体制作为一种结构性条件,在政府推行竞合机制过程中更有利,更有利于政府整合资源,制定市场准入政策,打造产业内部的竞合机制;其三是选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这是因为相对集中体制环境下政府推行的竞合机制在保障全球化开放环境下核心技术的引进最有效。以上的三个要素构建起一个适用由政府主导通过竞合机制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型。
张军[9](2010)在《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明与文化是既相近又有差异的统一体,就企业而言,主要目的是从企业的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凝聚团队力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和谐,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
闫艳红[10](201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大厦的架构师,依据大厦的设计蓝图,世界上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历经岁月的考验,饱受敌对势力的各种威胁,但是至今还有很多国家依然屹立在世界上,中国就是其中之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的革命、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不仅一直保持着本色,而且还在不断的进行着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新和发展,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均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实践、研究、改革、创新的坚定步伐,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难免会多走弯路。在中国革命时代我们党既学习苏联,又有自己的创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建设时代,我们党基本没有参考的样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使人们对这个“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模糊到清晰认识、把握本质和精髓并不断创新,进而又用创新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在实践中理清理论创新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亦随之经历多次高潮。随着实践和工作重心的变化,我们党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建党以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次高潮,分别是建党时期通过建立并规范理论教育组织,创办刊物进行理论传播,通过运动强化教育力度,开始针对主要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潮,体现出理论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到了延安时期理论宣传刊物多元发展,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院,针对党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整风并开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容教育,体现出理论教育的自觉性特点;到建国时期,党内整顿思想,形成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学科体系,并通过树立典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民众,通过工农兵学哲学来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和自学,体现出理论教育的全局性特点;了改革开放时期,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人们清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飞跃。在“三个代表”的深入学习中更好的建设我们党,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式提出和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对完备的体系,体现出理论教育的先导性特点。整体看来,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用习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在理论教育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寻求创新点。每一次理论教育的高潮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的继续完善,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体系。通过历次教育高潮,本文力图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以便更好的为理论教育添砖加瓦。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逻辑规律、理论逻辑规律、主客体结合规律、理论教育的方法论规律。最后本文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瞻望,如理论教育必须有主线,理论教育要不断完善体系,并且理论教育要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才有驱动力。
二、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4)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第 1 章 引 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范围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城市结构 |
1.4.2 城市行政中心 |
第 2 章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关于城市空间物质属性的研究 |
2.2 关于城市空间社会属性的研究 |
2.3 关于城市空间解析理论的研究 |
2.4 关于社会空间统一体的研究 |
2.5 关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2.6 当前中国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 |
上篇 理论篇 |
第 3 章 工业革命前西方国家的城市及其行政中心 |
3.1 早期的城市 |
3.2 古希腊造就的城市文明 |
3.3 希腊化时代的转变和罗马帝国的城市 |
3.4 中世纪的城市 |
3.5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
3.6 巴洛克的影响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
第 4 章 古代中国的城市及其行政中心 |
4.1 中国城市的起源 |
4.2 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及城市中宫殿、衙署与城池的关系 |
4.2.1 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 |
4.2.2 地方城市的平面布局 |
4.3 城市行政中心与城市行政管理 |
4.3.1 宫城 |
4.3.2 衙门 |
4.4 中西方传统城市行政中心特点之比较 |
第 5 章 现代主义的影响与后现代的转向 |
5.1 重商主义的城市 |
5.2 从理性主义到“英雄时代” |
5.3 后现代的批判 |
5.4 网络化社会与信息时代的未来 |
下篇 实践篇 |
第 6 章 合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6.1 历史沿革 |
6.2 区域背景 |
6.2.1 合肥市与长江经济带的关系 |
6.2.2 合肥市与周边省会城市的比较 |
6.2.3 合肥市在省内城市中的地位 |
6.3 合肥市的发展条件 |
6.3.1 园林城市 |
6.3.2 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 |
6.3.3 国家陆路交通枢纽 |
6.3.4 发达的制造业基地 |
6.3.5 大有可为的第三产业 |
第 7 章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
7.1 合肥城市建设的发展史 |
7.2 合肥城市规划的历史回顾 |
7.3 从合肥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看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
7.3.1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研究综述 |
7.3.2 合肥市商业空间结构演进分析 |
7.3.3 商业空间结构演进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
第 8 章 合肥市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合肥市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社会生态的影响 |
8.2 合肥市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8.3 合肥市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交通结构的影响 |
第 9 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 |
第一节 “使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的提出 |
一、“文革”结束后的反思 |
二、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 |
第二节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和要求 |
一、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 |
二、民主法律化思想的要求 |
第二章 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
二、《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
三、选举民主的法律恢复与发展 |
四、正确认识人大建设法律化的逻辑顺序 |
五、《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与《选举法》的作用 |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 |
一、刑事法律是维护人民民主的重要利器 |
二、发展人民民主要求制定刑法 |
三、《刑法》的制定与维护人民民主的特点 |
四、《刑法》维护人民民主的历史功效 |
第三章 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 |
第一节 中共党代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决策部署 |
一、中共十二大召开与民主法律化的任务要求 |
二、中共十三大对民主法律化的指导 |
第二节 “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根本法律保障 |
一、宪法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法律化形式 |
二、“八二宪法”的制定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
三、“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顶层设计 |
四、“八二宪法”保障人民民主的历史地位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展开 |
一、继续加强各级人大组织的法律建设 |
二、选举民主法律化的进一步推进 |
三、推动人大议事决策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门立法 |
一、民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基础 |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特点 |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带来民主和繁荣 |
第五节 村民自治组织的试行立法 |
一、村民自治组织法律化的必要性 |
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及主要特点 |
三、《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历史影响 |
第六节 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丰富与法律保护的加强 |
一、《民法通则》的制定对人民权利的丰富 |
二、“民告官”的法律保障 |
三、社会治安法律规制的加强 |
第四章 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 |
第一节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 |
一、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继续肯认 |
第二节 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 |
一、加强人大代表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
二、《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拓展 |
第三节 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 |
一、加强公民行使权利的法律规制以维护社会稳定 |
二、保护人民群众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完善 |
三、加强对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
第五章 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 |
第一节 对民主法律化必然性的认识 |
一、民主为何要法律化 |
二、民主能够法律化 |
第二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影响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
第三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经验 |
一、民主法律化必须坚持的根本经验 |
二、民主法律化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 |
结语 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
1.3 本文中政府投资的概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
2 政府投资政策的转变历程 |
2.1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 |
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 |
2.3 1998 年以来新形势下的政府投资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3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1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表现形式 |
3.2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3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4 1998 年以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5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布局的影响 |
4.1 我国各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 |
4.2 各时期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增长 |
4.3 政府投资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分析及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投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5.1 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 |
5.2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
5.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的形成过程 |
5.4 政府投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 我国各时期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6.2 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6.3 政府投资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用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转变政府投资政策的策略思考 |
7.1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重新确定政府投资定位 |
7.2 推进第一、二重政府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 |
7.3 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承接政府投资经济建设职能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创新点 |
8.2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课题的情况 |
(7)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图式目录 |
表格目录 |
符号目录 |
术语目录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的意义 |
1.2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
1.3 几个基本假设 |
1.4 语料的选定 |
第二章 “否定”和“情态动词”研究综述 |
2.1 “否定”研究综述 |
2.1.1 现代汉语否定词研究 |
2.1.2 否定句的划定 |
2.1.2.1 否定句的划定标准 |
2.1.2.2 情态反问句是不是否定句 |
2.1.3 否定的“焦点”和“辖域” |
2.1.4 双重否定 |
2.1.5 语用否定 |
2.1.6 冗余否定 |
2.1.7 小结 |
2.2 “情态动词”研究综述 |
2.2.1 情态语义研究 |
2.2.1.1 从逻辑角度看情态语义 |
2.2.1.2 自然语言的情态语义 |
2.2.2 情态动词的几个语法问题 |
2.2.2.1 情态动词的划界 |
2.2.2.2 情态动词的归类 |
2.2.2.3 情态动词的句法特征 |
2.2.2.4 情态动词的语法功能 |
2.2.3 情态动词“能”的研究 |
2.2.3.1 “能”和别的情态动词的比较研究 |
2.2.3.2 情态动词“能”的个案分析 |
2.2.4 情态动词的否定 |
2.2.5 小结 |
第三章 “Neg+M+Vp”构式分析 |
3.1 “不+能+Vp”构式分析 |
3.1.1 述人主语+不能+Vp |
3.1.1.1 第一/三人称+不能+ Vp |
3.1.1.2 第二人称+不能+ Vp |
3.1.2 一+量(名)+都/也+不+能+ Vp |
3.1.2.1 最小量“一”“半”的否定 |
3.1.2.2 副词“都”和“也” |
3.1.2.3 “一+量+(名)”的语义格和语法性质 |
3.1.2.4 情态否定句的焦点 |
3.1.2.5 “一量(名)+都/也+不能+Vp”是情态否定 |
3.1.3 小结 |
3.2 “没+能+ Vp”构式分析 |
3.2.1 从“能+VP”到“没+能+ Vp”:“作用力与障碍图式”的变化 |
3.2.1.1 对“作用力图式”理论的简单回顾 |
3.2.1.2 以“作用力图式”解释“能”的语义 |
3.2.1.3 “没+能+Vp”的“作用力与障碍图式” |
3.2.1.4 [无生命] 主语“没+能+Vp”的解释 |
3.2.2 “没+能+ Vp”构式的语义结构 |
3.2.2.1 “没+能+ Vp”与“过”、“起来”、“下去” |
3.2.2.2 “没+能+ Vp”与“着 ”、“了 ” |
3.2.2.3 “没+能+VP”和“不+能+ Vp”对比 |
3.2.3 “没+能+ Vp”的一些语义(语用)特征 |
3.2.3.1 “没+能+ Vp”的时间指示和它在可能世界中的位置 |
3.2.4 小结 |
第四章 “Neg+M+Neg+Vp(或 Np)”构式分析 |
4.1 “不+能+不+Vp”构式分析 |
4.1.1 不+能+不+心理动词 |
4.1.1.1 “不+能+不+心理动词”的句法特征 |
4.1.1.2 “不+能+不+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 |
4.1.1.3 “第二人称+不+能+不+心理动词”分析 |
4.1.2 不+能+不+动作动词 |
4.1.2.1 和“不”不搭配的动作动词的“不能不+Vp”构式 |
4.1.2.2 否定极性动作动词的“不能不+Vp”构式 |
4.1.2.3 和“不”可以搭配的动作动词的“不能不+Vp”构式 |
4.1.3 小结 |
4.2 “不+能+没+ Vp(或 Np)”构式分析 |
4.2.1 “不能没+ Vp1+就+ Vp2” |
4.2.1.1 该构式的否定辖域和焦点 |
4.2.1.2 复合命题“没(有)+Vp1+就+Vp2”的事件关系结构特征 |
4.2.1.3 情态动词“能”的多个义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
4.2.1.4 “不+能+没(有)+Vp1+就+Vp2”中“能”的义项解读 |
4.2.2 “不+能+没+(有)+Np” |
4.2.2.1 “有字(句)”研究概观 |
4.2.2.2 “不+能+没(有)+Np”构式分析 |
4.2.3 小结 |
第五章 “M+neg+Vp?”构式分析 |
5.1 “能不+ Vp?”构式分析 |
5.1.1 “V”是动词 |
5.1.1.1 正向义Vp |
5.1.1.2 负向义Vp |
5.1.2 “V”是形容词 |
5.2 “能+没+Np?” 构式分析 |
5.2.1 述人主语 |
5.2.2 非述人主语 |
5.3 小结 |
第六章 情态动词连用时的否定 |
6.1 已有的情态动词连用研究 |
6.2 “能”与其他情态动词连用时的否定式 |
6.2.1 “能”与“会”连用时的否定式 |
6.2.1.1 “不能不会+Vp” |
6.2.1.2 “不会不能+Vp” |
6.2.1.3 “能不会 Vp?” |
6.2.2 “能”与“应该”连用时的否定式 |
6.2.2.1 “不应该不能+Vp” |
6.2.3 “能”与“敢”连用时的否定式 |
6.2.3.1 “不能不敢+Vp” |
6.3 小结 |
第七章 情态“被”字句的否定 |
7.1 “被”字句研究概观 |
7.2 情态“被”字句的单项否定 |
7.2.1 “不能+被 Np+Vp”构式 |
7.2.1.1 述人施事 |
7.2.1.2 非述人施事 |
7.2.2 “没能+被 Np+Vp”构式 |
7.2.2.1 述人施事 |
7.2.2.2 非述人施事 |
7.3 情态“被”字句的双重否定 |
7.3.1 “不能不+被(Np)+Vp”构式 |
7.3.1.1 述人施事 |
7.3.1.2 非述人施事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中的合作与竞争 ——一个新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创新点 |
四 资料获取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 市场视角:经济人理性下的竞争机制 |
二 网络视角:经济人理性下的合作机制 |
三 政府视角:计划理性下的竞合机制 |
四 经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理性的社会建构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一 产业政策范式的社会建构 |
二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三章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技术积累期 |
一 技术线路发展滞后 |
二 多元化的高速列车 |
第二节 技术引进期 |
一、技术线路跨越式发展 |
二、高速列车逆向本土化 |
第三节 自主创新期 |
一、核心技术自主化 |
二、跻身国际市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政策范式的社会建构 |
第一节 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范式 |
一 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环境 |
二 自力更生的认知框架 |
三 高铁独立自主的政策范式 |
第二节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业政策范式 |
一 抓大放小 |
二 市场换技术 |
三 高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范式 |
第三节 全面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范式 |
一 政府救市 扩大内需 |
二 创新型国家 |
三 高铁全面自主创新政策范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高铁技术创新的竞合模式 |
第一节 路局多元竞争下的系统内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一 系统内产学研合作网络 |
二 路局多元化竞争格局 |
第二节 寡占竞争格局下的中外联合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一 中外联合产学研合作网络 |
二 四大中外联合体寡占竞争 |
第三节 双寡头竞争格局下的国家级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一 国家级政产学研合作网络 |
二 政府调控下的双寡头竞争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理性的社会建构 |
二 竞合模式的普适性讨论 |
三 后铁道部时期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特征 |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 |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 |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的途径 |
1、培育企业价值观。 |
2、锤炼企业精神。 |
3、建设企业道德。 |
4、开展目标教育。 |
5、塑造企业形象。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 |
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1.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西方主要马克思主义流派 |
2.1.2 国外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
2.2.2 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
3.1 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
3.1.1 理论教育的目的 |
3.1.2 理论教育的意义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
3.2.1 经典作家重视理论教育 |
3.2.2 十八大报告对理论教育的重视 |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次高潮 |
4.1 建党时期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 |
4.1.1 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历史必然 |
4.1.2 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的表现 |
4.1.3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础性特点 |
4.2 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二次高潮 |
4.2.1 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
4.2.2 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的表现 |
4.2.3 延安时期理论教育自觉性特点 |
4.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三次高潮 |
4.3.1 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背景 |
4.3.2 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表现 |
4.3.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全局性特点 |
4.4 改革开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 |
4.4.1 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现实背景 |
4.4.2 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表现 |
4.4.3 改革开放时期理论教育先导性特点 |
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 |
5.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逻辑规律 |
5.1.1 理论教育与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 |
5.1.2 理论教育与历史使命的耦合 |
5.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逻辑规律 |
5.2.1 理论教育与理论本体的共生 |
5.2.2 理论教育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共促 |
5.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客体结合规律 |
5.3.1 理论教育的主体自为 |
5.3.2 理论教育的客体他律 |
5.3.3 理论教育的主客体互动 |
5.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论规律 |
5.4.1 教育方法论普适性与差异化并存 |
5.4.2 教育方法稳定性和创新性结合 |
5.4.3 教育方法时代性和现代性结合 |
5.4.4 教育与传播的独立性和交叉性融合 |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启示 |
6.1 理论教育要有主线 |
6.2 理论教育要形成体系并准确理解体系 |
6.2.1 高校理论教育体系继续完善 |
6.2.2 将理论教育体系与文化体系融合 |
6.3 理论教育要联系实际 |
6.3.1 理论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匹配,增强道路自信 |
6.3.2 理论教育要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增强理论自信 |
6.3.3 理论教育要和党建结合,强化制度自信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J]. 闫平云,褚海存. 城市研究, 1998(05)
- [2]山西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J]. 贾明建. 前进, 1998(12)
- [3]二十年改革与太原理论工作[J]. 闫平云. 理论探索, 1999(01)
- [4]行政中心外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D]. 单峰. 清华大学, 2004(03)
- [5]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D]. 梁宝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D]. 周法兴.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7]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 宋永圭. 复旦大学, 2004(01)
- [8]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中的合作与竞争 ——一个新制度主义视角[D]. 马莹. 上海大学, 2017(02)
- [9]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J]. 张军. 知识经济, 2010(05)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D]. 闫艳红. 浙江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