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机油再生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文明福,周园芳,欧阳少波,熊道陵,薛茹萍,杨凯,吴泰平[1](2021)在《废润滑油絮凝-减压蒸馏再生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对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絮凝条件下自制絮凝剂对废润滑油透光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真空度下减压蒸馏对废油出油率、油渣量、不凝性气体量、汽油和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添加体积比3%、絮凝反应温度80℃、絮凝反应时间30 min、沉降温度70℃和沉降时间12 h的絮凝条件下,油品的透光率约为60%。对该絮凝条件下处理的废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再生,结合油品密度、色度的检测,发现减压蒸馏的真空度越高,废润滑油的再生越完全且色度变浅,在真空度-99 kPa下,出油率达到95%以上,再生油的密度为0.892 4 g/mL,色度值为5#标准比色液。
吴烈善,杨肖娜,王鑫平,刘小萍,李青倩,梁柳玲[2](2021)在《典型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及性质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并对废油性质进行鉴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种典型废油样中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类化合物信息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制动机油样品中未检测出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类化合物,为非矿物油,其他4种油样含有矿物油特有的指纹信息,通过物理性质比对判断为废矿物油。废齿轮油、自动变速器油、废机油2#中萜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在废制动机油分布较为丰富;废机油2#的甾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废齿轮油次之;废制动机油中不含有任何种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的指纹分析中,废机油1#的萘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他3种废矿物油菲类含量最高。研究成果对完善废矿物油指纹分布特征、性质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秦旭[3](2021)在《废机油净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赵乐欣[4](2021)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笑[5](2021)在《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截至2019年6月,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178辆,同时平均车龄上升至5年,汽车维修企业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了其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开始将绿色高质量转型放进了企业发展规划之中。虽然,绿色高质量转型理念备受推崇,但如何帮助汽车维修企业科学地对自身的绿色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帮助其找到改进的方向,仍缺乏相关研究和规范的实施方法。为此,本文以汽车维修企业为对象,开展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应用论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度评价指标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方法及其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分析了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现状和绿色化需求,设计了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以及分三个阶段预计九年完成实施的总体规划。其中,第一个三年的目标是,规划并形成企业绿色化的发展基础;第二个三年的目标是,控制损耗、杜绝浪费,避免环境污染;第三个三年的目标是,继续提高绿色化指标和承担汽车维修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据每个三年目标,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基本绿色化要求,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实现第一个三年目标和任务为对象,开展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其次,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化发展目标及其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研究并构建了第一阶段的绿色度实施框架,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一个目标层,六个方面的绿色化准则层,包括运营管理、能源利用、材料利用、经济成本、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以及面向上述六个准则层的20个指标层。通过收集大量的标准要求和企业数据,研究设计了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第三,研究了面向企业绿色度目标的多层次、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汽车维修企业为例,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对该企业近年来的绿色度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应用企业在运营管理、材料利用、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绿色化改造成果,明显提升了应用企业的整体绿色度水平。实施企业绿色度改进后,节省了企业相关支出,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声誉。第四,在第一阶段绿色度改进过程中,发现了企业实现绿色度关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关键指标间的正相关和负相关作用。例如,为提升指标“单位产值耗电量”,故采取了措施降低了总耗电量后,使得再生能源使用量对总耗电量的占比上升,即提高了指标“再生能源利用率”;又由于为了提升维修质量,严格管控交车前质检工作,使得内部返修的频次增加,同时又增加了危险废弃物管理要求,因此,使得维修工时增加,导致单台次维修成本上,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交车后返修率。分析了指标之间的潜在相关联系,发现“内部返修率”,“再生能源利用率”,“员工安全”,“单位产值耗电量”以及“绿色维修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等指标属于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关键指标。当然,在能源利用以及经济指标方面的绿色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已将其作为2020年或近三年的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将重视企业绿色度关键指标及其关联指标的共同发展,并已将其纳入第二阶段绿色度评价体系设计和实施。
李少希,王岳,肖向彬,武晓燕,肖明[6](2021)在《废机油滤芯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废机油滤芯的处理处置工艺,提出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分别从工艺路线、工艺安全保障方面对新工艺进行全面介绍,并以实际应用为案例,对比说明该技术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杨肖娜[7](2021)在《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常见的废润滑油、废机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工艺、30天风化实验,分别对再生工艺所产生的废油渣及风化后废矿物油中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甾烷、萜烷)进行分析,探究温度、酸化、碱洗、活性白土吸附、风化对色谱图、相对浓度、诊断比值、重复性限、风化百分比图(PW图)等油指纹信息的影响;并根据相关废矿物油污染实例,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以期为涉及废矿物油、废油渣的环境污染案件提供有力的环境法医学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在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实验过程中,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温度为160℃时丰值损失最大;生物标志化合物受温度影响最小,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加酸百分比为10%时,废油渣中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仍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加酸百分比为0~10%时,随着加酸百分比的增加PAHs损失逐渐加大。碱洗对废油渣中的化合物无影响。活性白土对废油渣中的化合物均有吸附性,且活性白土添加百分比为5%,吸附达到最大。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实验筛选出5种烷烃、15种生物标志化合物诊断比值满足相对标准偏差(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润滑油后所产生的废油渣来源鉴别。2、在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实验过程中,废机油油浴温度从80℃增加到160℃时,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丰值损失与温度呈正相关;生物标志化合物在160℃范围内,相对浓度RSD小于5%,表现出对温度很高的耐受性。在0~10%加酸百分比范围内,废机油中的烷烃、PAHs随浓硫酸添加百分比的增加丰值损失逐渐加大;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浓度RSD对酸化耐受性较高,RSD小于5%。碳酸钠、活性白土添加量分别达到最大添加百分比10%、5%时,废油渣中的烷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仍表现出对碱洗、活性白土吸附很高的稳定性。通过模拟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实验筛选出7种烷烃、4种PAHs、15种生物标志化合物诊断比值满足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硫酸/白土法再生废机油后所产生的废油渣来源鉴别。3、30天风化实验结果表明,废润滑油中的烷烃、PAHs损失趋势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生物标志化合物在30天风化过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化合物PW图呈现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分布规律。所选用的40种诊断比值满足废润滑油RSD、重复性限要求,可以用于经风化影响后的废润滑油来源鉴别。4、废机油中的化合物受风化影响较小,30d风化结果显示,废机油中的烷烃、PAHs、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浓度RSD小于5%;废机油中的化合物PW图呈现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分布规律。所选用的40种诊断比值均满足废润滑油、废机油风化实验鉴别要求,可以用于经风化影响后的废机油来源鉴别。5、依据硫酸/白土法再生废矿物油及30天风化实验的研究成果,将筛选的26个废机油诊断比值应用于一起废机油油渣非法倾倒案件中,根据色谱图、重复性限、PW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废油渣鉴别手段成功找出企业A的污染排放点。
张雪飞[8](2021)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行车体验,易于修复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耐久性不足,易老化破坏的缺点。老化后的路面材料经铣刨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合理有效地利用废旧沥青可以节约石油沥青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我国毛竹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具有丰富的毛竹资源,本文采用环境友好、来源广泛的毛竹裂解木焦油作为老化沥青再生剂的主体部分,附以生物质纤维等其他添加剂制备复合再生剂再生老化70#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以RA-102再生剂作为对照组,结合物理性能、流变性能、化学特性及微观特性等试验探究木焦油基再生剂沥青结(混)合料的性能和再生机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木焦油基再生剂各组分占老化沥青质量的比例为:15%木焦油、0.3%生物质纤维、5%增塑剂、0.3%增容剂、1%稳定剂。(2)与RA-102再生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具有更好的热储存稳定性,木焦油基再生剂不易与沥青产生分离,在搅拌均匀的前提下,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可储存时间更长,使用性能更稳定。(3)物理和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显着提高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和抗裂性能,但会略微降低老化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由于生物质纤维的加筋作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略优于RA-102再生沥青。(4)组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老化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剂再生沥青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少,再生剂可通过稀释作用溶解老化沥青质,补充轻质组分达到恢复老化沥青使用性能的效果。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再生后S=O键和C-O键强度减弱,再生SBS改性沥青还表现出对应丁二烯的C=C键强度略微增强,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与SBS改性剂发生化学反应,修复改性剂的网状结构。(5)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促进老化沥青蜂状结构的分解,减小蜂状结构的面积占比,提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含量,减小沥青表面的粗糙度,较好地恢复老化沥青的表面形貌。(6)AC-13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木焦油与生物质纤维协同作用可显着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优于RA-102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木焦油及其复合再生剂对老化沥青使用性能恢复的内在机制对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国废旧沥青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与实践意义。
罗浩原,黄晓明[9](2021)在《废油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与组分变化》文中提出目前对于回收废油再生沥青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其是否能使老化沥青的各项性能恢复至原有水平,而对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损失关注较少。基于此,研究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废食用油(RCOB)、废生物油(RBOB)、废机油(REOB)再生剂对具有13年服役历史的70#沥青进行再生,并对再生沥青进行RTFOT,PAV20h, PAV40h三阶段的老化模拟,跟踪每阶段老化后再生沥青的基本指标、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变化,对各阶段老化后的再生沥青组分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其性能改变与组分变化间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3种再生剂都能以提升轻质组分的方式将回收沥青的基本性能恢复至原始水平附近;RCOB以提供饱和分为主,但其会在RTFOT后迅速流失,致使各项性能在该阶段迅速下降,继续老化后,组分状态趋于稳定,性能下降也逐渐缓和;REOB再生沥青由于原料中存在机械金属残渣构成的灰分,其对沥青的氧化和缩聚存在催化作用,导致REOB再生沥青在长期老化后性能迅速下降且没有逐渐稳定的趋势;RBOB再生沥青由于具备相对稳定的胶体结构,且不存在对老化起催化作用的灰分,在3阶段老化中其组分损失过程是最稳定有序的,因此,其性能也表现为阶段性的合理损失;研究基于组分变化提出了新指标"测试沥青与原始沥青各组分间的平均偏差σ"来衡量沥青的老化程度,该指标与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低温临界开裂温度,135℃高温黏度这5个指标具有显着相关性。研究表明对于再生沥青的评价,不能仅注重再生后与原始沥青的性能差距,应更多地集中到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损失上,以筛选出真正性能优良,抗老化能力显着的再生剂产品。
符峰,王潇潇,刘振民,张雅婕,薛永兵[10](2021)在《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道路沥青在生产与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化学组分会发生变化,其中轻质组分的挥发以及其他各组分的氧化、聚合是沥青老化的主要原因,基于沥青胶体结构理论,可通过添加再生剂,使其恢复路用性能。文章从沥青的性能、组分、结构、动力学角度剖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系统地阐述了沥青的再生机理、再生剂的种类及再生性能要求,进而分析了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资源再利用及公路的养护有重要的意义。
二、废机油再生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机油再生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废润滑油絮凝-减压蒸馏再生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 |
1.1 试验药品及仪器 |
1.2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
1.3 试验操作 |
1.3.1 絮凝试验 |
1.3.2 减压蒸馏再生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絮凝剂预处理废润滑油 |
2.1.1 絮凝剂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1.2 絮凝反应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1.3 絮凝反应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1.4 沉降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1.5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2 减压蒸馏再生工艺对反应的影响 |
2.3 油品检测 |
2.3.1 密度测定 |
2.3.2 色度测定 |
3 结论 |
(2)典型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及性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采集 |
1.3 样品预处理 |
1.4 气相色谱/质谱运行条件 |
1.5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
1.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 油指纹分布特征 |
2.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2.2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 |
2.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3 废油性质鉴定 |
4 结论 |
(5)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分析 |
1.2.1 绿色度评价指标及其构建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2 汽车维修企业相关管理技术的相关研究 |
1.2.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关不足的综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主要章节及其关联性 |
第二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总体设计 |
2.1 汽车维修企业实施绿色度的基本条件分析 |
2.1.1 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
2.1.2 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分析 |
2.1.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建设的需求分析 |
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目标设计 |
2.2.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基本概念 |
2.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需求分析 |
2.2.3 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设计 |
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框架设计 |
2.3.1 设计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基本设计原则 |
2.3.2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维度设计原则 |
2.3.3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分期实施原则 |
2.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的长期实施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结构及指标设计 |
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体系结构设计 |
3.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
3.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2 构建六维度绿色度评价体系 |
3.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 |
3.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筛选及确立 |
3.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1 企业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2 企业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3 企业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4 企业经济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5 企业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6 企业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建设与评价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及工作流程 |
4.1.1 权重设计方法的评述 |
4.1.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的权重设计案例 |
4.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绿色度评价工作流程 |
4.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分析法的编程 |
4.2.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4.2.5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分析 |
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4.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计算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编程 |
4.3.3 典型案例的应用测试及其有效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
5.1 应用企业的需求分析与实施基础 |
5.2 应用企业绿色度实施效果的统计分析 |
5.2.1 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2 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3 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4 经济指标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5 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6 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3 实施绿色度后的总体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5.3.1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关键指标分析 |
5.3.2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
5.3.3 实施效果的综合评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各指标定义 |
附录B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废机油滤芯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废机油滤芯资源化工艺 |
1.1 破碎分拣系统 |
1.2 铁皮清洗系统 |
1.3 废油纸胶圈的利用系统 |
2 工艺安全保障 |
3 应用案例 |
4 小结 |
(7)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废矿物油炼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废矿物油风化过程 |
1.3.3 油指纹鉴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4 油指纹分析方法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原理及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准备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实验操作 |
2.2.3 仪器与运行准备 |
2.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3 实验原理 |
2.3.1 油指纹鉴别原理 |
2.3.2 油指纹鉴别数据处理原理 |
2.4 分析方法 |
2.4.1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
2.4.2 色谱图分析 |
2.4.3 相对浓度分析 |
2.4.4 诊断比值分析 |
2.4.5 重复性限分析 |
2.4.6 风化百分比图分析 |
2.4.7 多元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废润滑油经硫酸/白土法处理后废油渣指纹变化研究 |
3.1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1.1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1.2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1.3 温度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2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2.1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2.2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2.3 酸化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3 碱洗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4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3.4.1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3.4.2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3.4.3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润滑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3.4.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机油经硫酸/白土法处理后废油渣指纹变化研究 |
4.1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1.1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4.1.2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4.1.3 温度对废机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4.2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2.1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烷烃的影响 |
4.2.2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PAHs的影响 |
4.2.3 酸化对废机油油渣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4.2.5 废机油酸化后酸渣指纹分析 |
4.3 碱洗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4 活性白土吸附对废机油油渣指纹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化实验对油指纹各项指标的影响 |
5.1 风化对废润滑油指纹的影响 |
5.1.1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烷烃的影响 |
5.1.2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PAHs的影响 |
5.1.3 风化对废润滑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5.1.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5.1.5 PW图分析 |
5.2 风化对废机油指纹的影响 |
5.2.1 风化对废机油中烷烃的影响 |
5.2.2 风化对废机油中PAHs的影响 |
5.2.3 风化对废机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5.2.4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5.2.5 PW图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指纹鉴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
6.1 废油渣鉴别程序 |
6.2 样品采集 |
6.3 指纹鉴定分析 |
6.3.1 指纹图谱分析 |
6.3.2 重复性限结果分析 |
6.3.3 PW图对比分析 |
6.3.4 聚类分析 |
6.3.5 主成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木焦油基再生剂与再生沥青的制备 |
2.1 原样沥青 |
2.2 老化沥青的制备 |
2.3 木焦油基再生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3.1 原材料 |
2.3.2 正交试验 |
2.3.3 再生剂施工安全性 |
2.3.4 再生剂热稳定性 |
2.4 再生沥青的制备 |
2.5 本章小结 |
3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3.1 试样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软化点试验 |
3.2.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 |
3.2.3 组分分析试验(SARA) |
3.2.4 红外光谱试验(FTIR) |
3.3 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 |
3.3.1 软化点试验 |
3.3.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3.3 组分分析试验 |
3.3.4 红外光谱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结合料性能表征与作用机制 |
4.1 试验方法 |
4.1.1 物理性能 |
4.1.2 流变性能 |
4.1.3 化学特性 |
4.1.4 微观特性 |
4.2 测试结果分析 |
4.2.1 物理性能 |
4.2.2 流变性能 |
4.2.3 化学特性 |
4.2.4 微观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5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5.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沥青 |
5.1.2 集料和矿粉 |
5.1.3 混合料配合比 |
5.2 试验方法 |
5.2.1 高温性能 |
5.2.2 低温性能 |
5.2.3 水稳定性 |
5.2.4 抗老化性能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高温性能 |
5.3.2 低温性能 |
5.3.3 水稳定性 |
5.3.4 抗老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9)废油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与组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再生剂掺量的确定 |
1.3 试验方法 |
1.3.1 沥青分时老化试验 |
1.3.2 沥青的性能测试 |
1.3.3 沥青组分分析测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废油再生剂与再生沥青的组分构成 |
2.2 二次老化后的性能变化分析 |
2.2.1 基本性能变化 |
2.2.2 高温稳定性变化 |
2.2.3 低温抗裂性变化 |
2.3 二次老化后的组分变化分析 |
3 结 语 |
(10)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老化机理的研究 |
1.1 物理性能指标的变化 |
1.2 族组成的变化 |
1.3 微观结构的变化 |
1.4 老化动力学的研究 |
2 老化沥青再生剂的研究 |
2.1 沥青再生理论的研究 |
2.2 再生剂的研究 |
3 结论 |
四、废机油再生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润滑油絮凝-减压蒸馏再生工艺研究[J]. 文明福,周园芳,欧阳少波,熊道陵,薛茹萍,杨凯,吴泰平.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1
- [2]典型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及性质鉴定[J]. 吴烈善,杨肖娜,王鑫平,刘小萍,李青倩,梁柳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废机油净化关键技术研究[D]. 秦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4]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的试验研究[D]. 赵乐欣. 长春工程学院, 2021
- [5]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李笑. 东华大学, 2021(01)
- [6]废机油滤芯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J]. 李少希,王岳,肖向彬,武晓燕,肖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06)
- [7]油指纹技术在废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肖娜. 广西大学, 2021(12)
- [8]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雪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废油再生沥青二次老化后的性能与组分变化[J]. 罗浩原,黄晓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21(10)
- [10]沥青老化机理及再生剂的研究进展[J]. 符峰,王潇潇,刘振民,张雅婕,薛永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