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科教统筹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科教统筹

一、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积极推动农科教统筹(论文文献综述)

储诚炜[1](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张世定[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罗菊芳[3](2019)在《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布,让人们立足现实、勾勒未来的同时,不禁回溯往事。近代以来,遭遇了商品经济冲击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承受着自然经济解体和传统文化衰落的苦果,出现了混乱、无序、愚昧、迷茫的景象。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区域以农村为主,早期的文盲率高达95%左右,这对建设与巩固革命根据地、宣传革命文化极为不利,亦给抗战救国造成了障碍。面对现状,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自觉地承担起了复兴乡村、解放劳苦大众的重任,采取多种形式,普遍地实施社会教育。其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西北地区农村办冬学或冬书房进行补习教育的传统,将冬学确立为一种学制。冬学能有效地缓解生产劳作与接受教育之间的矛盾,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它是扫盲的利器,是普及教育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人识字、解放大众思想,缓解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他们的信赖与拥护。由是,才能广泛动员群众,集中人力和物力,踊跃投身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洪流中,使革命文化的星星之火在边区终成燎原之势。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此矛盾。陕甘宁边区时期,先辈们一笔一划书写的办教育的心得,为当今振兴乡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段尘封在历史中的过往,应该被后人铭记,这既是缅怀革命先辈们的辛勤耕耘,更要藉以反思和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农村建设之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中冬学教育的研究现状,从研究选题、研究目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采用历史研究法,根据已掌握史料,从宏观上对冬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从微观上对冬学的组织管理、实施过程进行深度剖析,详析冬学的社会作用、办学经验及其意义。实践证明,边区冬学教育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自1936年至1950年,十几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可谓硕果累累,逐渐降低的文盲率和愈加开明的观念悄然塑造着边区农村风貌。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冬学教育,在边区广大民众中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也贯彻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毋庸置疑,立足群众的自愿和需求,因地制宜办教育,方能有效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民族意识,夯实边区建设和发展的民众基础。立足当下来看,冬学教育正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先声,它的办学模式能为振兴乡村的国民教育提供镜鉴,从而搭建起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密切联系的桥梁。本研究共分六章内容,系统地呈现出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一是绪论。论述了选题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二是历史背景。分析了平民教育思潮、工农补习教育、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战时教育政策、以群众教育变革乡村社会的理念等因素对冬学教育的影响。三是历史演进。以时间为序,将边区冬学教育分为初兴、发展、改革、新发展四个阶段,详述了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及冬学自身的发展,在边区各地开展冬学教育的过程。四是组织管理。在开展冬学教育过程中,上至边区教育厅,下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在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运作等方面,将会议、报告、巡视等制度贯彻其中。五是实施过程。边区冬学实际运行状况反映着其办学成效。在全边区举办冬学,事务繁杂,任务紧迫,但各项具体工作都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得到了落实。六是社会作用、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边区冬学不仅在扫盲和普及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重塑了良好的乡村社会风貌,使新民主主义教育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同时,它坚持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群众需要的基本准则,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教育效果,对当今开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洋[4](2003)在《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等;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组织与管理体制、特点与类型、存在问题与发展走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当代社区教育的形成背景、发展趋势,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进展,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问题。 第二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理论问题。主要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特性、结构体系、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对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把握社区发展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人口以及农村教育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内容包括: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现存的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带来的挑战;②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合作经济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③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以及未来农村科技革命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迫切需要;④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的变革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落后的现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殊需求与迫切性。⑤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 第四章: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首先,阐述了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与内容、类型与特点、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对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差异及基本经验;最后,指出了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首先分析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其次,分析了构建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与基本构成要素;再次,对中国经济发展区域进行了划分,对我国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教育型模式、农村社区学院、网络型教育模式: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型模式、乡(镇)成人校为中心的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行政地域型模式、城乡结合型模式、双向互动型模式: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中心型模式、以可持续内容为主的模式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第六章:提出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从农村社区教育系统完善、外部环境优化、总体运作程式、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与建议,包括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建立、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区域差异的梯度式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社区教育队伍的稳定,以及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合理利用农村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等策略。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社会化的模式,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构建的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丰富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体系,对相关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于·布仁巴雅尔[5](2003)在《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学位论文《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在国内外研究极为薄弱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对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等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以侧重质性研究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整合性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基本原理和实践对策,尤其是充实民族文化、现代科技文明与民族地区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相整合的理念。因此,该论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阐释民族地区实用科技培训推广的基本理念;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民族文化传统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以阐明其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2)历史研究:总结我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与教训;(3)调查研究:探明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科技培训与推广的实践举措、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特殊问题;(4)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科技推广培训的制度和实践项目,尤其是比较具有跨时空、跨文化适应性、可供民族地区借鉴的策略、技术和手段,探讨促进当前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对策,包括体制改革、项目运作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其中,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是重点,对策研究是难点。 作为专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其一,指出了村民个体的文化资本和意识状态是制约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重要因素;其二,论证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本质是民族地区个体社会化和社区文化变迁的重要手段;其三,阐释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及其政府的责任;其四,剖析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及其理念;其五,说明了高校制度化地纳入乡村科技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其六,说明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中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与批判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操作技术;其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及其在推广培训中的调适。

刘大伟[6](2013)在《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文中指出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但陶研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研究内容重复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队伍分散化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陶行知研究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桎梏。为了能够帮助后人迅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分析前辈学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学人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对整个陶行知研究学术史分源别派、考镜源流就不仅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了。在陶行知研究学术发展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相似的学术起源,类似的话语结构与知识体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学人共同体。这一学术群体有着明确的研究纲领、旗帜性的引领人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谱系。这一学术谱系不仅有着传承核心学术理念的功能,而且还会不断地对核心理念加以阐释嬗变,以助于谱系的开枝散叶、开疆拓域。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学案体”,并加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陶行知研究中形成的学术谱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达到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效,还可以充分了解学术谱系内部学人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这其中社会结构对学人学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借鉴谱系学、知识社会学等理论分析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学人群体可以发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术素养、知识传承流派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学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群体。可以说,对陶研学术谱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史的功用范围以内,而是深层次的考察了社会对学术、对知识的重要影响。除了绪论与余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阐释了谱系与学术谱系、学术史与学术谱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纷繁杂乱的陶行知研究学术史中抽丝剥茧,勾勒出陶行知研究中已经形成的谱系群体。第二章“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归纳出一批与陶行知有着师徒“亲缘”或历史渊源上有着“亲缘”关系的学人群体,即形成的紧密型“亲缘”学人和松散型“亲缘”学人两个不同群体。通过对“亲缘”学人群体的陶研分析可以发现,紧密型“亲缘”学人虽然有着护师心切的研究心态,但对陶行知研究的推动以及松散型“亲缘”学人的研究都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松散型学人则在此基础上糅合了新的跨学科理论知识,将陶行知研究回归至学术本身。第三章“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是一群强调“行”的研究学人群体。他们突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实观照,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来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体现出极强的实践取向。华东区域的学人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注重以综述性研究入手,走向实践性操作,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游走,体现了陶行知研究的时代需求与内在张力。第四章“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重点研究了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极有影响的师承性学派——华中师范大学陶研学派。通过对这一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学人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学派中的学人完全是因为被陶行知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强调为研究而研究。此外,由于师承的缘故,三代学人的研究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血脉联系,突出强调学术的逻辑性,在研究结论上层层递进。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们打破了陶行知研究中较为陈旧的研究范式,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多个维度重新阐释了陶行知的历史世界。第五章“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具体探讨了海外较有影响力的陶研学人。通过对日本、欧美、港台地区六位学人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海外的陶行知研究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路径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研究的缘起和结论也不尽相同。日本强调主体性,欧美强调民主性,港台则强调教育思想与宗教思想,这一研究走向体现出了海外陶研的多元化趋势。余论部分,在总结陶研学人谱系的基础上,借助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后指出,之所以形成不同的研究群体、学派,除了谱系学所谓的知识起源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学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变迁历程,学术场域的内部斗争都成为左右每一位研究者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借助考察陶行知研究学术谱系这一个案,不仅对陶行知研究史起到了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作用,也揭示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内在联系。

李建楠[7](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唐智彬[8](2012)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农村问题,中央政府最近连续9年均将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涉农”。农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和国民待遇的改善,而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让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承担了面向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提供正式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创业培训等诸方面的内容。涉及面广且体系复杂,目前问题较多,改革的难度较大。基于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本文认为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特征,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内容与举措。本文分别从两个视角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迁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从手工业时代,到前期工业经济时代,再到发达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同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要适应一定阶段与一定区域的主流生产方式,才可能具备满足需求的服务能力。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问题上,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经济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嵌入”是理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嵌入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具有典型的嵌入性特征;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与分析。在历史研究部分,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回顾了民国教育家的农村教育实验、“社来社去”模式、“半农半读”模式、“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模式、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等,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历史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本文从经济、社会与政策三个方面对办学模式改革的嵌入环境进行了分析,嵌入环境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特征。嵌入环境下办学模式改革需求主要体现在功能扩展、质量提高和注重地区差异等方面。因此,办学模式改革主要是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方式、办学内容;在改革的措施方面,要重视发挥政府职能、拓展部门合作机制、改革培养模式,激发教育产业的融资功能、树立正确改革代价观等。基于上述讨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个地区的办学模式,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办学模式是否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及发展需求相适应,在一个地区被验证为成功的办学模式,在“移植”到其他地区之后,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造。因而,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附录部分是两个案例研究:一是湖南邵阳“十百千万工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脱嵌”及其遭遇挫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教训;二是湖南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改革的嵌入性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反思,我们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要走出“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圈、要走出过度依赖政府、走出部门之间合作困局,办学模式改革也要超越“设计”与“内生”之争,在充分考虑嵌入性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方案与发展对策。

重庆市渝北区课题组,陈捷,余国源[9](2006)在《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是农科教结合思想的有效实践模式。它突破城市初中升学预备教育或简单技术培训的办学思路,以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及其子弟生存需要的办学模式和施教方式,引入最有助于贫困人群脱贫的“绿色证书”教育内容。在课程方面,致力构建国家分科课程、区级农科教结合实践课程和校级农科教结合实践课程;在教学方面,致力构建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为上位结构和以校园实践、庭园实践、田园实践为下位结构的教学模式;在办学思路方面,致力构建文化教育中心、农技培训推广中心、创业指导培训中心、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农村初中新模式。该模式探索出了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的一系列具体运作方式,从思想引领、工作职责、师资配置、校本课程、督导评估、政策机制等方面入手,搭建了支持平台,推进了制度创新;产生了教育、经济和社会多方面效益,具有课程综合化、教学实践化、办学社会化、资源市场化、服务多元化、效益连锁化等多方面特征。

王帅[10](2016)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重点与难点。中小学校的设置与布局,是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2001年5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颁行,农村由分散办学开始变为实行集中办学。2012年9月,国务院发文对这项政策予以严厉规范,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学校。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集中办学、学校进城镇的理念仍有着较强的政策惯性和吸引力。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关乎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效普及巩固,是当务之急的一项政策议题。本研究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进程中考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历史回溯中对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脉络与价值嬗变进行剖析,审思和明确新时期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的政策安排。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采取“立足现实—倒叙追溯—回应现实”的探究和阐述方式,剖析了2001-2012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影响,梳理揭示了1980-200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直接诱因与形成过程,对30多年来农村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变迁进行公平、效率与质量的价值分析,从现实观照、理论观照和国际观照三重维度,审思新时期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提出适切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和发现包括:①2001-2012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是中央一度大力推动与地方较大强度执行的共同结果。在中央政策指令和资金诱导下,一些省份采取了目标量化、效率导向、“一刀切”的政策执行方式,凸显了提高规模效益、减少教育财政投入的动机,2008年以来一些省份、县市政府还凸显了以撤并农村学校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提升城镇化率的非教育动机。整体上这项政策在初中阶段的推行相对温和,在小学阶段较为剧烈,农村小学、教学点大量消失,农村小学生成为受影响最大的利益群体。它取得了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积极成效,但也造成了农村学生上学远、农民教育负担加重、辍学增加、乡村文化凋敝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②在学龄人口减少、城乡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颁行有着教育领域的直接诱因,经历了持续酝酿的形成过程。80年代,为普及小学教育农村形成了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的分散办学格局。90年代初,义务教育普及目标进度有所冒进,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境不断加剧,构成了集中办学逐渐取代分散办学的直接诱因。80年代后期-90年代末,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不断酝酿并终于形成,这一过程尤其寓于中西部地区的基本“普九”进程中,与财政部影响、乃至基本主导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策略有着密切的关联。③30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暗含着公平、效率与质量的政策价值嬗变。分散办学格局建构了一种农民广泛参与、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教育,体现了低效率、低质量、但却基于农村社会经验层面的相对公平价值。90年代中期、尤其新世纪以来,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原则、市场逻辑要求,财政部对中央义务教育决策影响的大为增强,以及地方政府教育决策的功利化,引致了效率价值的不断强化和集中办学的格局。国家强化了对农村教育的管控统括,农村教育拒斥乡村参与、不断“悬浮”,在办学上片面追求城镇样式、工业标准和技术逻辑,教育质量追求出现异化。效率强化与质量异化,干扰了公平价值的扩大,导致公平与质量受到双重损伤。④从现实观照、理论观照和国际观照三重维度,审思新时期的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具有“存在合法性”,“农村教育城镇化”有着一定的逻辑片面性,盲目推动撤并农村学校不可取。公平与质量具有教育本体价值上的内在统一性,而效率主要是一种工具价值,公平和质量具有对效率的价值优先性。农村教育应理智平抑效率的价值追求,以扩大公平与提升质量的统一为长远价值目标,借鉴“小班小校”、农村教育振兴的国际经验,实行符合农村实际、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政策。⑤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应实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政策要求,强化教育部门的正当职权、扩大地方基层的办学自主权,重申就近入学,允许多种形式办学;采取扩大公平、强基固本的政策举措,推动公共教育资源有效下沉至农村,稳定农村学校布局;树立包容、多元的农村教育质量观,明确“小班小校”的优点和正当性,重建农村学校与社区环境的关联,促进农村教育的社区化和生活化;探索合理有效的农村教师供给补充机制。

二、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积极推动农科教统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积极推动农科教统筹(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1.5.5 农民工教育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4.3.1 制度惯性
        4.3.2 教育困境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5.1.1 绿色证书工程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8.1.1 体制性障碍
        8.1.2 结构性问题
        8.1.3 现实性挑战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8.2.1 层次创新
        8.2.2 模式创新
        8.2.3 内容创新
        8.2.4 方法创新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 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陕甘宁边区
        (二) 社会教育
        (三) 冬学教育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平民教育思潮与工农补习教育的影响
    二、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革命道路的实践
    三、抗战救国背景下中央苏区的教育政策及其实施
    四、以乡村教育变革乡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兴起(1936年初——1937年8月)
        (一) 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开展
        (二)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求
        (三) 冬学运动与新文字教育的首次结合
    二、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发展(1937年9月——1942年12月)
        (一) 边府教育厅领导各分区属县全面开展冬学运动
        (二) 新文字教育与冬学的再次结合
    三、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改革(1943年初——1946年6月)
        (一) 大生产运动后的经济繁荣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二) 整风运动及边区文教大会推动冬学全方位改革
    四、冬学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发展(1946年7月—1950年1月)
        (一) 冬学直接为人民解放战争服务
        (二) 战后冬学教育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的组织管理
    一、边区冬学的行政组织
        (一) 边区政府教育厅统一领导
        (二) 各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
        (三) 县区乡冬学委员会具体实施
    二、边区冬学的行政管理
        (一) 集体领导制度
        (二) 计划报告制度
        (三) 巡视辅导制度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实施过程
    一、组织动员与设校选址
        (一) 组织动员
        (二) 设校选址
    二、学校招生与留生问题
        (一) 群众入学心理与招生
        (二) 学生状况与留生
    三、教员遴选与经费收支
        (一) 教职员选拔与培训
        (二) 经费来源与支出
    四、课程与教学管理
        (一) 课程设置和教材类型
        (二) 教学法和管理法
    五、学生的社会活动与自我管理
        (一) 冬学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 冬学学生的社会活动
    六、考核奖惩与毕业安置
        (一) 学校和学员测验与奖惩
        (二) 教员评价与奖罚
        (三) 冬学结束与学员毕业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社会作用、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社会作用
        (一) 冬学教育极大地加速了扫除文盲与普及教育的进程
        (二) 冬学教育促进了边区农村社会面貌的重塑和改造
        (三) 冬学教育在实践中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二、陕甘宁边区因地制宜办冬学的历史经验
        (一) 因地制宜办冬学的根本要求是立足于群众的自愿和需要
        (二) 冬学教育的推行有效地增强了边区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民族意识
        (三) 冬学教育的普及有益于夯实边区建设和发展的民众基础
    三、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冬学教育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先声
        (二) 冬学教育的模式为振兴乡村的国民教育提供了镜鉴
        (三) 冬学教育搭建起了近现代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的桥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可持续发展趋势
        1.1.2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
        1.1.3 学习社会化理念的发展
        1.1.4 世界性社区发展浪潮
        1.1.5 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1.2 社区教育发展及其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2 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研究方法
        1.5.1 系统观-本文研究的思想方法
        1.5.2 本文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创新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1.6.1 创新之处
        1.6.2 有待研究问题
第二章 农村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社区
        2.1.2 农村社区
        2.1.3 社区教育
        2.1.4 农村社区教育
        2.1.5 终身教育
        2.1.6 学习化社会
    2.2 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性
        2.2.1 教育类型的多样性
        2.2.2 教育结果的显效性
        2.2.3 组织管理的统筹性
        2.2.4 农村学校的辐射性
    2.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体系
        2.3.1 多序列的社区教育体系
        2.3.2 多样性的社区教育结构
        2.3.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的相互联系
    2.4 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
        2.4.1 农村社区教育与教育
        2.4.2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教育
        2.4.3 农村社区教育与城市社区教育
        2.4.4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学校教育
        2.4.5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
        2.4.6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终身教育
    2.5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系统
        2.5.1 内涵
        2.5.2 组织形态
    2.6 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
        2.6.1 社区发展功能
        2.6.2 教育辅助功能
        2.6.3 双向服务功能
    2.7 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2.7.1 管理行为
        2.7.2 管理体制
    2.8 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2.8.1 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
        2.8.2 运行机制的启动
第三章 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背景因素分析
    3.1 社会经济因素
        3.1.1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
        3.1.2 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挑战
    3.2 政治制度因素
        3.2.1 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
        3.2.2 社区组织
    3.3 科学技术因素
        3.3.1 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
        3.3.2 农村科技革命迫切需要社区教育
    3.4 人口因素
        3.4.1 思想观念因素
        3.4.2 人口素质
    3.5 农村教育因素
        3.5.1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3.5.2 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社区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4.1 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
        4.1.1 教育为农村政治服务
        4.1.2 教育面向农村实际需要
        4.1.3 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4.2 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
        4.2.1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4.2.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4.2.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教育思想
    4.3 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4.3.1 早期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4.3.2 近期农村业余教育的开展
    4.4 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4.5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4.5.1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
        4.5.2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机构
        4.5.3 农村社区教育目标与内容
        4.5.4 农村社区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4.5.5 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保障
    4.6 区域差异分析
    4.7 基本经验
    4.8 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
        4.8.1 处于起步阶段而又发展极不平衡
        4.8.2 对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4.8.3 缺乏“合作经济”作为基础
        4.8.4 组织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4.8.5 农村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尚未完成
        4.8.6 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
    4.9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4.9.1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4.9.2 从“农科教统筹”走向“经科教文一体化”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5.1 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5.1.1 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两大模式
        5.1.2 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5.1.3 对中国的启示
    5.2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5.2.1 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成要素
        5.2.2 构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
        5.2.3 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5.2.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模式选择
    5.3 中国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
        5.3.1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5.3.2 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5.3.3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5.3.4 落后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5.3.5 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选择
第六章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策略
    6.1 内部系统的完善
        6.1.1 管理机制
        6.1.2 教育形式与内容
        6.1.3 师资队伍
    6.2 外部环境的优化
        6.2.1 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
        6.2.2 社区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6.2.3 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
    6.3 总体运作方式
        6.3.1 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6.3.2 增强示范效应
        6.3.3 区域差异与社区教育的梯度式推进
    6.4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
        6.4.1 发挥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的作用
        6.4.2 农村社区教育的评价方式
        6.4.3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6.4.4 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方案与实施 第二章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发展回顾
第一节 旧中国乡村教育改良实验与科技推广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新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状调查: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个案研究
第一节 西南个案: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一. 拉祜族与澜沧县概况
    
(一) 拉祜族的族源与历史
    
(二) 拉祜族文化特点
    
(三)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 近年乡村技术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
    
(三) 基层调查:东回乡
第二节 西北个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述
    二. 巴州农业经济发展:访州计划发展委员会负责人S先生
    三. 近年乡村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三) 对畜牧部门的调查
    
(四) 基层调查:巴音布鲁克牧区
第三节 个案分析
    一.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特殊性
    二.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制约因素
三. 小结 第四章 理论阐释: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理念
第一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本质
    一. 对于村民个体:不断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二. 对于乡村社区: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手段
第二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质
    一. 经济学的分析: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 教育学的分析:全民教育的理念
第三节 确定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一. 目前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的局限
    二. 确定实用科技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学习心理与科技推广培训
    一. 成人学习心理的角度
    二. 跨文化学习心理的角度
第五节 科技推广培训中的文化问题
    一. 现代科技文化的影响力
    二. 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张力
    三.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张力
    四. 推广培训中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张力的调适 第五章 对策研究: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
第一节 借鉴研究
    一. 发达国家案例:美国合作推广制度
    
(一) 美国合作推广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显着效益
    
(三)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特点:农业合作推广服务的机制
    二. 发展中国家案例:印度个案
    
(一) 政策分析:政府举措
    
(二) 项目个案:运作机制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体制革新
    
(一) 管理体制
    
(二) 机构设置
    二. 项目实践革新与质量保证举措
    
(一) 项目实践革新
    
(二) 质量保证举措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6)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一) 将人置于历史的中心
        (二) 梳理出陶研主流思想
    三、研究现状
        (一) 学术史研究现状
        (二) 陶行知研究学术史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
    一、概念与方法
        (一) 谱系与学术谱系
        (二) 口述与叙事
    二、视域与体系
        (一) 当代学术何以成史
        (二) 学术史·学术谱系·学人
    三、脉络与谱系
        (一) 陶研历史脉络
        (二) 陶研谱系鸟瞰
第二章 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
    一、紧密型“亲缘”陶研学人
        (一) 刘季平
        (二) 方与严
        (三) 张劲夫与张健
        (四) 戴伯韬
        (五) 方明
        (六) 戴自俺
        (七) 王琳
        (八) 胡晓风
    二、松散型“亲缘”陶研学人
        (一) 郭笙与储朝晖
        (二) 朱小蔓、杨东平、梅汝莉与姚文忠
        (三) 晓庄学人的研究贡献
    三、“亲缘”学人的思想传承
第三章 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
    一、开拓期华东学人
        (一) 张文郁与张癸
        (二) 胡国枢
        (三) 童富勇
    二、探索期华东学人
        (一) 金林祥
        (二) 金门弟子的贡献
    三、华东学人共同体的思想流变
第四章 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
    一、革故与鼎新:第一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董宝良
        (二) 章开沅与唐文权
        (三) 夏德清
    二、形塑与再造:第二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周洪宇
        (二) 余子侠
        (三) 喻本伐
        (四) 熊贤君
    三、启新与拓域:第三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胡志坚
        (二) 蔡幸福
        (三) 陈竞蓉等人的贡献
    四、华中学派的学术传承
第五章 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
    一、日本:斋藤秋男与牧野笃
        (一) 斋藤秋男
        (二) 牧野笃
    二、港台:何荣汉与曹常仁
        (一) 何荣汉
        (二) 曹常仁
    三、欧美:黄冬与姚渝生
        (一) 黄冬
        (二) 姚渝生
    四、海外群体的特点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2.2.1 劳动能力提升
        2.2.2 劳动形态变化
        2.2.3 劳动范围拓展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为什么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二、为什么选择“嵌入性”视角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办学模式”在国家教育政策中的出现与演变
        二、办学模式的有关研究
        三、嵌入理论的有关研究
        四、国外关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研究假设与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结构安排
        三、核心概念界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基本健全,体系初步完善
        二、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普职比逐步合理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效益逐步显现,影响扩大
    第二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基层体系破环严重,功能难以发挥
        二、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仍严重,农村职业教育认同度低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难以满足需求
    第三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一种典型的依赖型困境
        二、我国基层财政体制特征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三、功能性约束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
    第四节 从办学模式角度看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体制单一性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困难
        二、办学内容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三、培养模式的功能性不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参与度不高
        四、保障措施不完善与执行不力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乏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一) ——生产方式变革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第一节 手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学徒制模式
        一、手工业阶段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二、手工业时代的传统学徒制职业教育
        三、传统学徒制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二、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三、前期工业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二、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三、发达工业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三、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五节 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
        一、生产方式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内在特质
        二、生产方式影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外在形态
        三、生产方式影响职业教育具体办学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二) ——嵌入性理论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嵌入性理论的源流与内容
        一、卡尔.波兰尼对“嵌入性”理论的开创
        二、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性”理论的重新阐释与发展
        三、“嵌入性”理论的几个重要内容
    第二节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分析视角
        一、嵌入性理论视角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切性
        二、嵌入性理论视角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方式
    第三节 嵌入性视角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体现嵌入性的事实与特征
        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嵌入经济社会环境的方式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历史研究
    第一节 1949年前农村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启示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
        三、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农教育实验
        三、中华平民教育推进会——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四、乡村教育实验的几点启示
    第二节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回顾与启示
        一、农村业余教育、“社来社去”及“半农半读”的基本做法
        二、农村业余教育、“社来社去”及“半农半读”的启示
    第三节 “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一、“三教统筹”的基本做法
        二、“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基本做法
        三、“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启示
    第四节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一、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二、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重要经验
        三、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启示
    第五节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一、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二、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启示
    第六节 历史比较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特点与规律
        一、办学模式总是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契合
        二、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政府主导、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各方因素参与互动的过程
        三、办学模式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具备持久的生命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经济背景
        一、我国三次产业的总体发展特征
        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生产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并存
        四、工业转型升级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六、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城乡差距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特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农民进城”
        四、我国人力资源构成的结构性矛盾
        五、非正规化就业模式逐渐普遍
        六、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问题的简单分析
    第三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政策背景
        一、农村发展的相关重要政策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
        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重要政策
    第四节 嵌入环境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需求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着改革的重要机遇与条件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功能扩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培养质量提高
        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地区差异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一、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理想目标
        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一般过程
        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举措
        一、重视对改革对象的调研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与推动职能
        三、拓展部门的合作机制
        四、发挥教育产业的融资功能
        五、尊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六、遵循农村空间特征对办学的需求
        七、尊重农村不同人群的教育服务需求和认知规律
        八、树立正确的改革代价观
    本章小结
结语: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附录一:“脱嵌”与“十百千万工程”办学模式的挫折
    第一节 “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上世纪90年代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
        二、“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萌发
        三、“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发展与影响扩散
        四、“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式微
    第二节 “脱嵌”与“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挫折
        一、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两次选择的回顾、反思及启示
        二、为什么选择“十百千万工程”模式作为分析对象
        三、“十百千万工程”办学模式的“脱嵌”及理论分析
    第三节 “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教训及启示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要尊重职业教育办学的自身规律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应加强制度建设以保障实施
附录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改革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案例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为什么选择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二、进入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案例的过程与收获
    第二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状况
        一、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嵌入分析
        一、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政治嵌入分析
        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经济嵌入分析
        三、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结构嵌入分析
        四、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文化嵌入分析
        五、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嵌入性分析的反思
    第四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反思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能走出“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圈?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如何不再过度依赖政府的作用?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走出部门之间难以合作的困局?
        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到底是需要设计还是内生?
参考文献
后记

(9)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背景及内涵
二、模式框架设计
    (一) 以“绿色证书”为载体的农科教结合课程模式
    (二) 以“绿色证书”为载体的农科教结合教学模式
    (三) 以“绿色证书”为载体的农科教结合办学模式
三、模式运作方式
    (一) 课程模式运作方式
        1.课程内容:
        2.课程安排:
        3.教材建设:
    (二) 教学模式运作方式
        1.课型设计:
        2.教学方式:
        3.教学评价:
    (三) 办学模式运作方式
四、模式支持平台
    (一) 加强思想引领。
    (二) 落实工作职责。
    (三) 配置专业师资。
    (四) 开发校本课程。
    (五) 坚持督导评估。
    (六) 建立政策机制。
五、实验研究效益
    (一) 教育效益
    (二) 经济效益
    (三) 社会效益
六、基本特征讨论
    (一) 课程综合化。
    (二) 教学实践化。
    (三) 办学社会化。
    (四) 资源市场化。
    (五) 服务多元化。
    (六) 效益连锁化。

(10)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1.3.2 义务教育
        1.3.3 农村教育
        1.3.4 教育公平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证研究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
        2.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影响
        2.1.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与价值追求
        2.1.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2.2 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的相关研究
        2.2.1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2.2.2 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政策安排
        2.2.3 效率优先、教育产业化与农村教育
        2.2.4 质量追求、城镇化与农村教育
        2.2.5 农村教育普及的文化变迁
第3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3.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
        3.1.1 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
        3.1.2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及动机
    3.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效果影响
        3.2.1 中小学校的数量、城乡分布结构变化
        3.2.2 政策产生的复杂影响
        3.2.3 对盲目撤并农村学校的纠正与制止
第4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直接诱因与形成过程
    4.1 分散办学:1980年代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策略选择
        4.1.1 分散办学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格局
        4.1.2 与分散办学相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
    4.2 集中办学取代分散办学的直接诱因
        4.2.1 有所冒进的义务教育普及目标进度
        4.2.2 不断加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境
    4.3 中央与地方互动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形成
        4.3.1 80年代后期:教育部门主导下学校布局调整的初显
        4.3.2 90年代前期:财政部门影响下学校布局调整的扩大
        4.3.3 90年代后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合法化
第5章 公平、效率与质量: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价值分析
    5.1 相对公平: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教育
        5.1.1“为农”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取向
        5.1.2 农民对农村教育的广泛参与
    5.2 效率强化: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管控统括
        5.2.1 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效能化
        5.2.2 教育决策机制的技术化、功利化
    5.3 质量异化:城市导向的农村教育现代化
        5.3.1“向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取向
        5.3.2 农村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城镇化
        5.3.3 农村教师的高学历化、非本土化
    5.4 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价值失衡
第6章 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审思
    6.1 农村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未来定位
        6.1.1 城镇化之下农村教育的危机境况
        6.1.2 新型城镇化之下农村教育的“存在合法性”
        6.1.3 辨识“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念主张
    6.2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效率与质量
        6.2.1 价值嬗变下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两种模式
        6.2.2 公平、效率与质量价值关系的理论准则
        6.2.3 公平、效率与质量的农村教育价值重塑
    6.3 城镇化、少子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振兴的国际经验
        6.3.1 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转向
        6.3.2 国际视野中农村教育振兴的基本理念
第7章 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的政策建议
    7.1 实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学校布局要求
        7.1.1 纠正“城市导向”,回归“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哲学
        7.1.2 强化教育部门的正当职权,扩大地方基层的办学自主权
        7.1.3 重申就近入学原则,并允许符合实际的合理变通
        7.1.4 多种形式办学,允许教学点、复式教学的必要存在
    7.2 采取强基固本、稳定农村学校布局的政策举措
        7.2.1 扩大公平、城乡教育均衡的山西晋中案例
        7.2.2 推动公共教育资源下沉至农村的政策启示
    7.3 树立包容、多元的农村教育质量观
        7.3.1 明确“小班小校”的优点,顺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新常态”
        7.3.2 重建农村学校与社区环境的关联,丰富农村教育的质量内涵
    7.4 探索合理有效的农村教师供给补充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积极推动农科教统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3]陕甘宁边区冬学教育研究[D]. 罗菊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 刘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5]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D]. 于·布仁巴雅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6]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D].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8]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 唐智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报告[J]. 重庆市渝北区课题组,陈捷,余国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 [10]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D]. 王帅.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科教统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