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隐身技术

飞机隐身技术

一、飞行器的隐身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志勇,郝璐[1](2016)在《超声速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美国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及趋势,并针对超声速飞行器对突防能力的需求,分析了超声速飞行器对隐身技术的使用需求。根据超声速飞行器的自身特点,以及现代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可应用于超声速飞行器的隐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贺媛媛,周超[2](2012)在《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及发展》文中认为隐身技术是未来飞行器研制的一个重点,可分为有源、无源式隐身技术,亦可分为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音隐身技术等。介绍了目前飞行器广泛运用和正在研究的隐身技术以及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徐含乐[3](2015)在《基于左手材料的飞行器隐身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研究飞行器隐身设计技术、提高生存能力已成为高性能飞行器前沿研究的重要课题。左手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具有吸收率高、厚度小、重量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隐身技术需求的角度出发,展开了左手材料在隐身设计中应用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并首次利用左手材料进行飞行器隐身设计。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设计两部分,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左手材料数值模拟、参数提取、电磁缩比测量方法及电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设计主要包括在飞行器中利用左手材料进行机翼前缘、天线舱以及垂尾的隐身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耦合补偿的传输/反射法,解决了传统传输/反射法在左手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时由于未考虑耦合作用而出现误差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将左手材料结构单元等效为双端口网络,研究两个强耦合方向中耦合补偿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左手材料电磁参数的提取精度,为后续左手材料区域等效提供了电磁等效参数提取方法。2、提出同频缩比估算和基于阻抗边界的矩量法-物理光学法混合估算两种左手材料雷达散射截面(RCS)估算方法,解决了左手材料电大尺寸目标中因模型较大RCS难以计算的问题。同频缩比估算方法根据RCS计算通用公式,利用同频缩比模型RCS估算实际模型RCS。基于阻抗边界的矩量法-物理光学法混合估算方法中,将左手材料利用等效电磁参数等效为均匀介质后,采用矩量法和物理光学法对整体模型进行分区域混合计算。通过制作实物模型并进行微波实验,验证了两种估算方法均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RCS,为后续左手材料在电大尺寸目标中隐身设计提供了计算方法。3、提出了一种夹芯型左手材料翼面隐身结构,有效解决飞行器机翼前缘强散射问题。该翼面隐身结构根据文中研究的左手吸波材料电磁特性,利用左手吸波材料、尖劈结构及渐变泡沫层对机翼前缘进行改进,并通过基于代理模型的多岛遗传算法对该隐身结构中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隐身翼面结构可显着降低飞行器机翼前缘RCS,相较金属翼面段RCS减缩最高可达15dBsm,相较金属腹板RCS减缩最高可达25dBsm。4、提出了一种左手材料隐身垂尾设计方法,解决了飞翼布局飞机航向稳定性差的问题。该隐身垂尾根据飞翼飞机航向稳定性要求进行垂尾设计,然后利用左手吸波材料对垂尾进行隐身设计。根据文中设计制作了相应的实物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和微波实验数据均验证了飞翼布局飞机采用隐身垂尾后RCS仅有较小增幅,而航向稳定性显着提高。5、采用左手材料设计了隐身天线舱,解决了飞行器由于安装天线舱导致RCS显着增大的问题。首先利用制作的左手天线舱模型进行了微波实验,验证了左手材料舱体结构中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尝试利用左手材料对天线舱进行隐身设计,并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下左手材料天线舱的散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左手材料隐身材料天线舱后飞行器隐身性能没有显着增大。

冯一哲[4](2019)在《溶胶凝胶制备磁性纤维及其吸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氧体和金属微粉是应用最广泛的磁性吸波材料,具有介电材料和铁磁性材料的双重性质,可以通过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共同吸收电磁波。但传统的铁氧体粉末和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具有密度大的缺点。本文针对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密度高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轻质磁性纤维,提高其吸波性能、研究其吸波机制,讨论制备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以柠檬酸、硝酸钴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oFe2O4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纳米纤维密度约为纳米颗粒的1/10。CoFe2O4纳米纤维具有典型的一维纳米结构,由许多细小的纳米颗粒沿一维方向紧密排列而成;CoFe2O4纳米颗粒尺寸不均匀,出现团簇现象。CoFe2O4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厚度为2-5mm的同心圆环样品反射损耗峰值均低于-10dB,最低峰值达到了-37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10GHz;CoFe2O4纳米颗粒仅在样品厚度为2mm和2.5mm时反射损耗峰值低于-10dB,最低峰值为-25.5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4.8GHz。以柠檬酸、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Fe3Ni合金纳米纤维。产物具有明显的纤维结构,当热处理温度为800℃时产物更加纯净。Fe3Ni合金纤维具有高电导率,因此介电常数较大,当圆环样品中纤维含量为50%时,介电常数会急剧增加,破坏阻抗匹配,使电磁波在材料表面被大量反射。含量为33%的圆环样品吸波性能较好,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最低反射峰值为-15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5GHz;热处理温度为800℃时,最低反射峰值为-15dB,最大吸收带宽为3GHz。以柠檬酸、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Fe2Ni合金纳米纤维,探究柠檬酸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Fe2Ni合金纤维吸波性能的影响。柠檬酸含量增加会使纺丝液粘度增大,纤维出现交联。Fe2Ni金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除2mol柠檬酸、热处理温度为800℃、纤维含量为33%的样品外,其余样品在2-5mm厚度下的损耗峰值都低于-10dB。

桑建华,张宗斌[5](2013)在《红外隐身技术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隐身技术在新式武器装备上被广泛应用,是现代武器装备的显着特征。红外传感器诞生并应用于导弹导引,已成为各类武器装备的重大威胁,以红外探测器为例尤为突出。通过对武器装备的威胁分析,阐述了红外隐身性能对各类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以及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固定翼飞行器为重点,同时也对直升机、水面舰艇及地面武器坦克装备等加以分析,并分别简述了各类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源、红外辐射强度控制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通过试验证明了红外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各类武器装备的重要性。

张乐[6](2016)在《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的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排气系统气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且其布局方式也将直接影响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同时,进排气系统作为一种电大尺寸凹腔结构是飞行器前向和后向的主要电磁散射源之一,其形成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对飞行器整体RCS贡献较大,极大地影响飞行器生存能力。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进排气系统布局方式以满足飞行器具有良好的气动和隐身性能是现代隐身飞行器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以大展弦比双发飞翼布局为背景,开展了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的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开展了基于三维可压缩N-S方程的气动数值模拟方法和几种用于电磁散射特性计算的数值方法研究。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开展了采用Roe格式空间离散格式、隐式LU-SGS时间推进方法、多种边界条件的气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次,开展了基于多层快速多极子(MLFMM)、物理光学法(PO)以及射线弹跳法(SBR)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并研究了其计算机理、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最后,分别通过实验与数值计算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气动和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是可靠的。(2)为了解决气动与隐身性能俱佳的设计问题,开展了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气动和隐身性能俱佳的类“鹰嘴”形前缘设计(减小翼型前缘半径),将其作为保形进排气系统设计的基础。研究主要针对大展弦比飞翼布局大鼓包式机身展开,分别基于隐身反设计和基于装载布置设计开展了飞翼布局设计研究,然后针对不同雷达频率下大展弦比飞翼布局呈现不同电尺寸特性,开展了相应的RCS预估方法研究,并通过某飞翼布局缩比模型的隐身测试进行了数值方法的验证。(3)为了解决耦合进排气系统下飞翼布局仍能获取良好气动和隐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进排气系统一体化保形设计思想,并在保持双发飞翼布局整体流线型的气动布局下开展了保形进排气系统外形一体化设计。首先,基于常规进气道设计准则,结合超椭圆方程,开展了S弯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并通过对规则形状(长方形进气口转圆形出口)S弯进气道设计进行了设计方法初步验证,共构建了5种不同中心线和截面积变化规律进气道。其次,基于所构建的S弯进气道设计方法,开展了双发飞翼布局保形进气道设计。最后,综合考虑气动、电磁隐身和红外隐身三者的相容性,开展了较大宽高比的飞翼布局保形非对称尾喷管设计。(4)为了获取更好的气动性能和更高的推进效率,针对双发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开展了气动设计及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推阻平衡原则和等熵流动假设,开展了飞翼布局进排气系统动力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引入压力边界条件来模拟发动机进排气效应,并结合推阻平衡原则进行动力参数调节,然后分别通过保形进气道和膨胀尾喷管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拟发动机进排气压力边界条件的有效性。其次,基于所建立的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开展了双发飞翼布局保形进气道和保形尾喷管气动特性分析及设计研究。然后,基于保形圆矩形尾喷管开展了一种新型推力矢量控制方式研究,即尾喷管燃气舵的概念设计。为了进一步提升保形进排气系统的内流特性,还开展了保形非对称S弯进气道设计及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心线和截面积变化规律的进气道参数化方法,并采用无限插值变形技术(TFI),且引入样本更新和多轮优化的思想构建优化体系。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系统时全机气动性能,开展了基于自由变形(FFD)方法的多鼓包减阻设计及优化研究。(5)基于双发飞翼保形进排气系统开展了电磁散射特性计算分析及设计研究,并针对不同电尺寸腔体目标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开展了腔体隐身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并通过进口斜切45°进气道腔体隐身实验进行了验证。其次,构建了与无人机保形进气道尺寸相同(进、出口截面面积相同)的方转圆规则形状S弯进气道,基于MLFMM方法开展了中心线和截面积变化规律对进气道电磁散射特性影响研究,并分析了其散射机理。然后,结合全尺寸大展弦比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基于SBR方法开展了不同进口形状进气道和不同面积比非对称喷管电磁散射特性影响及设计研究,并通过飞翼布局耦合矩形进气道隐身实验对比,进一步验证仿真算法的有效性。(6)基于双发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时前向区域散射明显增强,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保形进口格栅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并针对复杂进口格栅构建了一套有效的气动和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基于相关的工程应用实例,提炼出进口格栅设计原理及准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制作了斜切45°规则进口格栅耦合直腔体模型,并基于MLFMM算法开展了格栅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与实验的对比验证。其次,开展了格栅典型特征几何参数如格栅孔间距、格栅倾角及格栅厚度等对格栅电磁散射特性影响研究,还研究了不同频率和不同极化方式下格栅电磁散射特性。然后,基于优化后保形非对称S弯进气道,开展了飞翼布局保形进口格栅设计及电磁散射特性研究,且制作了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缩比模型并进行了隐身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格栅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最后,开展了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内外流一体化气动特性研究,考虑到保形进口格栅形状变化复杂,提出了基于混合网格的气动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不同孔间距格栅对机体内外流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孟新强[7](2005)在《国外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首先阐述与分析新隐身方法的有关概念、机理、实用前景以及研究、试验和应用现状;陈述与分析“常规”隐身技术(主要针对雷达信号特征)的新进展和新应用;第三,阐述红外隐身的一些主要措施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第四,陈述国外隐身飞行器研制的一些新情况和新进展;最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冯潇强[8](2019)在《ZrB2基陶瓷材料的抗氧化及电热传输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发动机尾喷管部位的雷达散射是制约飞行器全向隐身最重要的短板,尾喷管部位由于具有较高的环境温度,需要通过高温隐身实现降低RCS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在高温隐身领域的研究都以电性吸波材料为主,但电性吸波材料厚度较厚、吸波效果较差、实现难度较大,短期内难以投入应用,而将超材料设计应用到高温隐身领域则有希望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实现高温隐身的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超材料结构中的导电图形层通常采用的金属材料无法承受尾喷管的高温环境,而只有稳定的高温导电材料才是稳定的电磁波吸收或控制源,这是实现高温吸波的最关键因素。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由于具有高熔点、高电导、高热导、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等性能,是常规金属材料的最佳替代材料。ZrB2陶瓷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暴露于有氧气氛中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超材料隐身涂层的失效,这同时也是制约ZrB2陶瓷材料在高温领域的其他方面广泛应用的重要缺陷。而掺杂等方法在提高ZrB2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引起其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变化,从而对RCS减缩效果产生影响。本文针对超材料高温隐身涂层的设计需求和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开展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及机理,ZrB2基等离子喷涂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和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电热传输性能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升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实现ZrB2基涂层的制备,并实现高温下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电性能可调,为下一代隐身飞行器的全向隐身提供材料技术支撑。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掺杂法对ZrB2陶瓷材料进行“响应型”保护,使其在处于高温氧化环境时可以做出响应,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从而提升其抗氧化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对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进行SiC和WC共掺杂,显着增强了其抗氧化性能。通过与SiC单掺杂和WC单掺杂的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以及无压烧结工艺制备的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最优的抗氧化性能来源于多重抗氧化机制的互补效应,多重抗氧化机制包括:(1)SiC的掺杂会使材料的表面在氧化过程形成一层稳定的玻璃相保护层,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2)WC的掺杂有助于提升氧化产物ZrO2的致密度,从而增加氧气在ZrO2层中的扩散难度;(3)SiC和WC共掺杂会显着降低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气孔率,减少可供氧分子渗透的内部通道,从而提升其抗氧化性能。通过共掺杂实现多重抗氧化机制互补效应,显着提升ZrB2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是本论文的创新之一。2.通过包覆法对ZrB2陶瓷材料进行“预防型”保护,在其经受高温氧化之前预先包裹一层保护层,从而提升其抗氧化性能。利用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聚反应,通过溶胶凝胶法在ZrB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SiO2保护层,制备出ZrB2@SiO2包覆式复合粉体。利用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在ZrB2颗粒表面包覆不易挥发流失的氧化物保护层,制备出ZrB2@MexOy(ZrB2@Al2O3、ZrB2@Y2O3和ZrB2@ZrO2)包覆式复合粉体。首次利用原位合成法,在氟化物中原位合成ZrB2颗粒,从而制备出ZrB2@MeFx(ZrB2@YF3、ZrB2@CeF3、ZrB2@SrF2和ZrB2@LaF3)包覆式复合粉体,这是本文的又一创新之处。对不同方法制备的三种包覆式陶瓷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其包覆层都对ZrB2陶瓷的抗氧化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为提高ZrB2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方向。3.利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实现了涂层型ZrB2陶瓷材料的制备,在不锈钢基底上沉积出厚度均匀、附着力高的ZrB2涂层,验证了用于超材料隐身的ZrB2导电图形层在尾喷管部位涂装的可行性。并对其组织结构和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制备的ZrB2等离子喷涂涂层结构疏松、孔隙率大,且抗氧化性能远不如与其材料组份相同的块体状样品的抗氧化性能。揭示了ZrB2等离子喷涂涂层较高的孔隙率是导致其抗氧化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4.为提升抗氧化等性能所做的改性处理会引起ZrB2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变其导电性和导热性,利用四探针法和闪光法对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进行电阻率和热导率测试,系统研究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电热传输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提高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抗氧化性能所掺杂的SiC对电传输来说属于绝缘相,而对热传导来说属于良导体,因此SiC的掺杂对电导率和热导率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作用。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作为典型的多晶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界面,内部界面对于电传输和热传导都起到阻碍作用,因此界面氧化物杂质的增多和界面面积的增大都会对电热传输产生消极影响。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可以改变ZrB2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实现对其电热传输性能的人为调控,从而满足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超材料的设计需求。

张帅浩[9](2015)在《一种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及协同作战研究》文中指出无人飞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的特点,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现代战争模式的演变,无人作战飞行器以其隐蔽性强、反应快、研制成本低、执行复杂军事任务的能力强的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国军方的青睐。现代战场环境日益复杂,作战任务难度高,伴随着无人作战机研究的深入,广大学者专家把目光瞄准了无人飞行器协同作战领域,多架无人飞行器协同执行作战任务成为了新兴的具有实战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无人作战机的发展进程中,采用特殊的无尾翼身融合布局的飞行器以其优良的气动特性和隐身特性吸引了国内外航空专家的广泛关注,被许多国家的军方所采用。本文在提出的设计要求基础上,根据飞机设计的相关要求完成了一架无尾翼身融合布局无人作战机的总体设计,同时采用CST参数化方法对机身段的翼型进行优化设计,运用CFD方法计算分析了所设计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并且用物理光学法分析评估了设计飞行器的隐身特性。最后,通过对现有的无人机协同作战编队控制方式进行了学习和研究,根据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状态感知的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方案。

苏亚东,王向明,吴斌,王福雨,汪嘉兴,邢本东[10](2018)在《4D打印技术在航空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潜力》文中研究说明4D打印技术是最近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新兴增材制造技术,对飞机等航空航天装备的结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前瞻性意义。本文论述了战斗机的发展及对多功能结构的需求,阐述了4D打印在实现飞机功能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4D打印的定义、专用材料、工艺装备及结构构型特征;讨论了4D打印在航空飞行器智能变体结构、新一代热防护及新型隐身技术方面的应用潜力;给出了4D打印的技术成熟度提升、关键技术突破及学科融合方面的发展建议。

二、飞行器的隐身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行器的隐身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速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
3 超声速飞行器隐身技术应用需求分析
4 未来超声速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趋势
    4. 1 隐身外形技术
    4. 2 耐高温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技术
    4. 3 耐高温隐身天线罩技术
    4. 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4. 5 超材料隐身技术
    4. 6 红外隐身技术
5 结束语

(2)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隐身技术
    1.1 有源隐身技术
    1.2 无源隐身技术
        1.2.1 雷达隐身技术
        1.2.2 红外隐身技术
        1.2.3 可见光隐身技术
        1.2.4 声音隐身技术
2 新型隐身技术
    2.1 等离子隐身技术
    2.2 全频谱隐身技术
    2.3 微波传播指示技术
    2.4 仿生技术
    2.5 智能隐身技术
3 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4 结束语

(3)基于左手材料的飞行器隐身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隐身技术概述
        1.1.1 隐身技术重要性
        1.1.2 飞行器雷达隐身技术
        1.1.3 雷达隐身技术存在的问题
    1.2 左手材料概述
        1.2.1 左手材料的发展
        1.2.2 左手材料的电磁特性
        1.2.3 左手材料的应用
        1.2.4 左手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背景
    1.4 论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2 左手材料计算方法及验证方法研究
    2.1 左手材料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1.1 电磁计算方法理论
        2.1.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2.2 基于双向耦合补偿的左手材料传输/反射法
        2.2.1 传统传输/反射法
        2.2.2 左手材料结构及相邻单元耦合关系
        2.2.3 双向耦合补偿方法
        2.2.4 基于双向耦合补偿的传输/反射法
        2.2.5 改进传输/反射法仿真结果
    2.3 金属底板左手吸波材料参数提取
        2.3.1 金属底板左手吸波材料参数提取弊端
        2.3.2 基于Nicolson-Ross算法的参数提取方法
        2.3.3 参数提取仿真结果
    2.4 左手吸波材料缩比测量方法研究
        2.4.1 经典相似律
        2.4.2 有耗介质相似律
        2.4.3 左手材料的相似律
        2.4.4 左手材料缩比测量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左手吸波材料电磁特性研究
    3.1 左手吸波材料电磁特性分析及测试验证
        3.1.1 左手吸波材料表面电流和场分布
        3.1.2 左手吸波材料后向散射分析
        3.1.3 左手吸波材料后向电磁特性
        3.1.4 实验及仿真验证
    3.2 曲面左手吸波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
        3.2.1 曲面左手吸波材料模型
        3.2.2 曲面左手吸波材料表面电流和场分布
        3.2.3 曲面左手吸波材料材料的吸收特性和散射特性
    3.3 本章小结
4 左手材料电大尺寸目标的估算方法研究
    4.1 FITD在左手材料电大尺寸目标中计算弊端
    4.2 同频缩比估算方法
        4.2.1 金属同频缩比估算方法及验证
        4.2.2 左手吸波材料同频缩比估算方法及实验验证
    4.3 MOM-PO混合估算方法
        4.3.1 传统MOM-PO混合算法
        4.3.2 基于阻抗边界的左手材料MOM-PO混合估算方法
        4.3.3 仿真及实验验证
    4.4 两种估算方法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左手材料的翼面隐身结构设计
    5.1 翼面隐身结构
        5.1.1 隐身结构
        5.1.2 翼面隐身结构
    5.2 基于左手吸波材料的翼面隐身结构设计
        5.2.1 金属尖劈及左手材料尖劈散射特性
        5.2.2 夹芯型左手材料翼面隐身结构
    5.3 左手材料翼面隐身结构优化策略
        5.3.1 试验设计法
        5.3.2 代理模型
        5.3.3 优化方法
    5.4 基于左手吸波材料的翼面隐身结构优化
        5.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5.4.2 优化流程
        5.4.3 优化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左手材料的隐身垂尾设计
    6.1 飞翼布局的隐身特性计算分析
    6.2 无尾飞翼的稳定性问题
    6.3 垂尾飞翼飞机的稳定性和隐身特性
        6.3.1 垂尾对飞翼布局飞机稳定性改善
        6.3.2 垂尾对飞翼布局飞机隐身特性的影响
    6.4 飞翼飞机中的左手材料隐身垂尾设计
        6.4.1 平面左手吸波材料垂尾
        6.4.2 曲面左手吸波材料垂尾
        6.4.3 具有左手材料垂尾飞翼飞机及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左手吸波材料的天线舱设计
    7.1 天线RCS及机载天线系统
        7.1.1 天线RCS
        7.1.2 机载天线系统RCS特性分析及隐身措施
        7.1.3 天线舱隐身
    7.2 左手材料隐身天线舱设计
        7.2.1 左手材料舱体计算方法及其实验验证
        7.2.2 左手材料舱体模型
        7.2.3 不同剖面左手材料舱体散射特性
        7.2.4 隐身天线舱设计
        7.2.5 具有隐身天线舱的飞翼飞机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溶胶凝胶制备磁性纤维及其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飞行器雷达隐身技术
    1.3 吸波材料分类
    1.4 磁介质型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4.1 铁氧体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4.2 磁性金属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5 静电纺丝技术
        1.5.1 纳米纤维
        1.5.2 静电纺丝技术
    1.6 溶胶凝胶法
        1.6.1 溶胶凝胶法
        1.6.2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
        1.6.3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金属及合金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所用材料、仪器和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表征方法
        2.3.1 实验表征设备
        2.3.2 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表征
第3章 CoFe_2O_4 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制备流程
    3.3 X射线衍射分析
    3.4 热重分析
    3.5 样品形貌表征
    3.6 电磁参数及反射损耗
    3.7 吸波机理分析
        3.7.1 损耗机制
        3.7.2 1/4 波长模型
    3.8 吸波性能差异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Fe_3Ni合金纤维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Fe3Ni合金纤维制备流程
    4.3 X射线衍射分析
    4.4 形貌表征和热重分析
    4.5 电磁参数及反射损耗
    4.6 吸波机理分析
        4.6.1 损耗机制分析
        4.6.2 1/4 波长匹配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Fe_2Ni合金纤维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Fe2Ni合金纤维制备流程
    5.3 X射线衍射分析
    5.4 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
    5.5 电磁参数与反射损耗
    5.6 吸波机理分析
        5.6.1 损耗机制分析
        5.6.2 1/4 波长匹配模型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红外隐身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固定翼飞行器红外隐身技术
    1.1 固定翼飞行器红外辐射源
    1.2 固定翼飞行器红外隐身技术措施
2 直升机红外隐身技术及措施
3 水面舰艇红外隐身技术
    3.1 水面舰艇红外辐射源
    3.2 水面舰艇红外隐身技术措施
4 坦克红外隐身技术
    4.1 坦克红外辐射源
    4.2 坦克红外隐身技术
5 结论

(6)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的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飞翼布局的发展及特点
        1.1.2 耦合进排气系统的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进排气系统设计方法
        1.2.2 进排气系统气动特性研究
        1.2.3 进排气系统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
        1.2.4 隐身进口格栅设计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气动及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2.1 气动数值计算方法
        2.1.1 流动控制方程
        2.1.2 有限体积法
        2.1.3 空间离散格式
        2.1.4 时间推进方法
        2.1.5 边界条件
        2.1.6 湍流模型
    2.2 CFD技术可信度验证
        2.2.1 ONERA M6机翼验证
        2.2.2 DLR-F6翼身组合体绕流验证
        2.2.3 圆形S弯进气道验证
    2.3 几种电磁散射数值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2.3.1 雷达散射截面
        2.3.2 几种雷达散射截面预估方法对比研究
    2.4 电磁散射数值方法可信度验证
        2.4.1 对平板的计算验证
        2.4.2 对二面角的计算验证
        2.4.3 对圆柱体的计算验证
        2.4.4 对直腔体的计算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
    3.1 基于隐身反设计的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
        3.1.1 基于隐身反设计的飞翼布局优化构型设计
        3.1.2 机身前缘钝形和类“鹰嘴”形设计气动特性对比
        3.1.3 机身前缘钝形和类“鹰嘴”形设计隐身特性对比
    3.2 基于装载布置设计的飞翼布局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
        3.2.1 基于装载布置设计的飞翼布局外形设计
        3.2.2 机身低鼓包和双鼓包设计气动特性对比
        3.2.3 机身低鼓包和双鼓包设计隐身特性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外形一体化设计
    4.1 飞翼布局双发动机布置
    4.2 飞翼布局保形进气道设计
        4.2.1 进气道设计方法
        4.2.2 飞翼布局保形S弯进气道设计
    4.3 飞翼布局保形非对称尾喷管设计
        4.3.1 飞翼布局两种保形非对称尾喷管设计
        4.3.2 尾喷管主要性能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气动设计及优化研究
    5.1 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及验证
        5.1.1 推阻平衡原则
        5.1.2 动力参数设定与调节
        5.1.3 进排气系统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5.2 飞翼布局保形进排气系统通流时气动特性对比研究
        5.2.1 通流下计算方法及计算网格
        5.2.2 通流下纵向基本气动特性对比分析
        5.2.3 通流下典型迎角气动特性对比分析
    5.3 飞翼布局保形进排气系统耦合动力时气动特性对比研究
        5.3.1 不同保形进气道对飞翼布局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5.3.2 不同保形尾喷管对飞翼布局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5.3.3 尾喷管燃气舵概念设计研究
    5.4 优化设计方法
        5.4.1 试验设计方法
        5.4.2 代理模型
        5.4.3 优化算法
    5.5 飞翼布局保形非对称S弯进气道设计及优化研究
        5.5.1 进气道参数化方法
        5.5.2 无限插值网格变形技术
        5.5.3 优化设计流程
        5.5.4 优化设计结果与流场对比分析
    5.6 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系统下多鼓包减阻设计及优化研究
        5.6.1 FFD参数化方法
        5.6.2 数值计算方法及 g-Reqt转捩模型验证
        5.6.3 多鼓包参数化模型
        5.6.4 多鼓包优化设计策略
        5.6.5 优化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飞翼保形进排气系统电磁散射特性计算分析及设计研究
    6.1 腔体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6.1.1 腔体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
        6.1.2 进气道腔体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6.2 方转圆规则形状S弯进气道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6.2.1 进气道中心线变化规律对隐身特性影响研究
        6.2.2 进气道截面积变化规律对隐身特性影响
    6.3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排气系统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及设计研究
        6.3.1 飞翼布局耦合不同保形进气口进气道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6.3.2 飞翼布局耦合不同非对称尾喷管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
    7.1 格栅设计思想
        7.1.1 格栅设计原理及准则
        7.1.2 格栅研究内容
    7.2 格栅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及几何参数影响研究
        7.2.1 格栅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
        7.2.2 格栅特征几何参数对电磁散射特性影响研究
        7.2.3 格栅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验证与分析
    7.3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7.3.1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设计
        7.3.2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电磁散射特性及实验验证
    7.4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气动特性研究
        7.4.1 飞翼布局耦合保形进口格栅气动计算网格及验证
        7.4.2 飞翼布局耦合进口格栅内外流一体化气动特性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国外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概念隐身方法
    1.1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1.1.1 基本概念及国外概况
        1.1.2 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
        1.1.3 面临的新问题
    1.2 仿生技术
    1.3 “微波传播指示”技术
    1.4 有源隐身技术
        1) 电子欺骗和电子干扰
        2) 使用低截获概率雷达
        3) 采用特殊照明系统和电致变色材料
        4) 采取有源对消法
    1.5 变制导方式隐身
    1.6 降高隐身
    1.7 主动隐身技术
2 “常规”隐身技术
    2.1 外形技术
        2.1.1 美国的猛禽战斗机
        2.1.2 法国阿帕奇导弹的隐身改型
        2.1.3 法国的ASLP D2隐身远程巡航导弹
        2.1.4 英国的Scalp EG/风暴前兆导弹
        2.1.5 美国的联合攻击战斗机X-35验证机
        2.1.6 美国的防区外共形隐身JASSM导弹
        2.1.7 美国的X-45无人战斗机
        2.1.8 俄罗斯的米格1.42多用途前线战斗机 (MFI)

(8)ZrB2基陶瓷材料的抗氧化及电热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高温隐身研究进展
        1.2.1 国际方面研究现状
        1.2.2 国内方面研究现状
        1.2.3 高温隐身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1.2.4 提高高温隐身性能的途径
    1.3 超高温导电材料选择依据
        1.3.1 难熔金属及其合金
        1.3.2 石墨材料
        1.3.3 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
        1.3.4 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
    1.4 ZrB_2基材料研究现状
        1.4.1 ZrB_2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1.4.2 ZrB_2的合成
        1.4.3 ZrB_2的致密化
        1.4.4 ZrB_2的力学性能
        1.4.5 ZrB_2的氧化性能
        1.4.6 ZrB_2的电热传输性能
    1.5 本文研究目标
    1.6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1.7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掺杂改性对ZrB_2基陶瓷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2.1 引言
    2.2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氧化机理
        2.2.1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氧化热力学
        2.2.2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氧化动力学
    2.3 实验原料与设备
    2.4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
        2.4.1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2.4.2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烧结性能研究
        2.4.3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
    2.5 ZrB_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
        2.5.1 纯ZrB_2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
        2.5.2 SiC掺杂ZrB_2基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
        2.5.2.1 ZrB_2-SiC低于1000℃的氧化行为
        2.5.2.2 ZrB_2-SiC高于1000℃的氧化行为
        2.5.3 WC掺杂ZrB_2基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
        2.5.4 SiC和 WC共掺杂ZrB_2基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覆改性对ZrB_2基陶瓷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提升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
    3.3 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型ZrB_2@SiO_2 复合陶瓷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3.3.1 包覆型ZrB_2@SiO_2 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
        3.3.2 包覆型ZrB_2@SiO_2 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3.4 共沉淀法制备包覆型ZrB_2@Me_xO_y复合陶瓷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3.4.1 包覆型ZrB_2前驱体的制备
        3.4.2 包覆型ZrB_2@Me_xO_y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
        3.4.3 包覆型ZrB_2@Me_xO_y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及抗氧化性能
    3.5 原位法制备包覆型ZrB_2@MeF_x复合陶瓷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3.5.1 ZrB_2陶瓷材料的合成工艺研究
        3.5.2 包覆型ZrB_2@MeF_x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
        3.5.3 包覆型ZrB_2@MeF_x陶瓷复合粉体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涂层型ZrB_2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设备
    4.3 等离子喷涂ZrB_2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
        4.3.1 烧结破碎法
        4.3.2 喷雾造粒法
    4.4 等离子喷涂ZrB_2-SiC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4.5 等离子喷涂ZrB_2-SiC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处理对ZrB_2基陶瓷材料电热传输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与设备
    5.3 改性处理对ZrB_2陶瓷材料电传输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5.3.1 ZrB_2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5.3.2 ZrB_2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测试
        5.3.2.1 不同SiC掺杂量ZrB_2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测试
        5.3.2.2 不同B4C掺杂量ZrB_2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测试
        5.3.2.3 不同粒径ZrB_2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测试
        5.3.2.4 ZrB_2@Al_2O_3 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阻率测试
        5.3.3 温度变化对ZrB_2陶瓷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5.3.4 改性处理对ZrB_2陶瓷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机理
        5.3.4.1 ZrB_2陶瓷复合材料组成成份对其电阻率的影响
        5.3.4.2 ZrB_2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内部界面电阻率
    5.4 ZrB_2基陶瓷材料的热传输性能及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一种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及协同作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研究现状
        1.2.1 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的主要特点
        1.2.2 现代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的发展
    1.3 无人机任务协同及其战术研究
        1.3.1 多无人机任务协同研究现状
        1.3.2 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总体设计
    2.1 设计要求
    2.2 主要参数估算
    2.3 重量估算
        2.3.1 飞机起飞重量的构成
        2.3.2 燃油重量系数的估算
        2.3.3 空机重量系数的估算
        2.3.4 起飞重量的估算
    2.4 动力装置设计
    2.5 总体布局设计
        2.5.1 机翼主体外形设计
        2.5.2 机身设计
    2.6 进气道设计
    2.7 翼型选择
    2.8 基于CST参数化方法的机身段翼型优化设计
        2.8.1 CST参数化描述
        2.8.2 优化模型
        2.8.3 优化结果分析
    2.9 操纵面设计
        2.9.1 襟翼设计
        2.9.2 升降副翼设计
    2.10 起落架设计
    2.11 无人机CAD模型的建立
    2.1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
    3.1 CFD基本理论
        3.1.1 流体控制方程
        3.1.2 附面层方程
        3.1.3 方程离散与求解
        3.1.4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3.2 模型网格的划分
        3.2.1 模型的修改
        3.2.2 网格的生成
    3.3 无人飞行器升阻特性分析
        3.3.1 气动力特性
        3.3.2 表面压力系数分布
        3.3.3 流场空间涡流
    3.4 无人飞行器稳定性分析
        3.4.1 纵向静稳定性分析
        3.4.2 横航向静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飞行器隐身特性分析
    4.1 雷达隐身技术概述
        4.1.1 雷达目标特性
        4.1.2 外形隐身技术
    4.2 雷达隐身特性计算理论
    4.3 无人飞行器的外形隐身技术
    4.4 无人飞行器的RCS计算与分析
        4.4.1 计算方法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协同作战研究
    5.1 无人机协同作战概述
    5.2 现有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5.3 基于状态感知的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飞行器的隐身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速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 罗志勇,郝璐. 战术导弹技术, 2016(02)
  • [2]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及发展[J]. 贺媛媛,周超. 飞航导弹, 2012(01)
  • [3]基于左手材料的飞行器隐身设计研究[D]. 徐含乐.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4]溶胶凝胶制备磁性纤维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 冯一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红外隐身技术发展趋势[J]. 桑建华,张宗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01)
  • [6]飞翼布局耦合进排气的气动与隐身综合设计研究[D]. 张乐.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4)
  • [7]国外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 孟新强. 飞航导弹, 2005(06)
  • [8]ZrB2基陶瓷材料的抗氧化及电热传输机制研究[D]. 冯潇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一种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及协同作战研究[D]. 张帅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3)
  • [10]4D打印技术在航空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潜力[J]. 苏亚东,王向明,吴斌,王福雨,汪嘉兴,邢本东. 航空材料学报, 2018(02)

标签:;  ;  ;  ;  

飞机隐身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