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取得哪些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蔡蔓蔓[1](2019)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温州,以商业经济全国闻名,甚至因此完全掩盖了它作为一座有着千年文化遗存的古城的形象。事实上,温州城现存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一个历史地段,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貌独特,2016年,也顺利取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这些文化遗产是温州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善加挖掘、保护、传承,有助于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经济的振兴。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描述和总结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分析地方政府在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完善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对策建议。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做法可归纳为——修建、管理和文化传承。其中修建主要是当地政府用财政资金对五马主街的几次修缮,以及对背街小巷的修缮,原本的五马街区沿街建筑破旧、道路狭小,经过政府的几轮修缮才有今日的样子。政府对五马街区的管理主要集在三方面,其一是改五马街为步行街并引导商户进行文明经营,其二是结合文化开辟出新的经营场所,其三是增派综合管理机构进驻街区进行管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传承虽一直有在进行,但在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取得前,几乎是民间自发进行传承,2011年开始政府才加大了文化挖掘及宣传引导工作。总结当地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经验为: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组织编制保护规划、部门联动协调控制保护工作、以及以旧修旧实施保护修缮。《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出台,共同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使当地政府在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有章可循,有利于规范温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动。温州政府编订《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明确保护原则、目标和保护框架;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风貌带保护规划;明确近期保护规划;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具体保护要求等。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温州政府对街区保护的方式也更加注重原真性和遵重历史修旧如旧原则,城市拆迁过程中有意识收集老旧材料,并在2018年五马街中改造大量运用以旧修旧。虽然政府一直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成效明显,但距离温州第一街、浙南第一街、温州古南市该有的形象还是有差距,毋庸讳言,政府在保护过程暴露出的问题很多:街区文化挖掘传承不够、街区管理工作力度不够、街区保护资金来源单一、街区保护专业队伍缺乏。虽然,政府在五马街区保护工作中已经进行了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植入,文化内涵的挖掘意识已有初步表达。但对于古城历史遗迹最丰富的街区之一五马街区而言,目前所做的文化挖掘继承和发扬工作无论是从文化挖掘和植入的数量、深度及广度方面都远远不够。而街区管理模式并没有因为是历史文化街区而与城市里其他道路有所区别,在保洁、秩序维护、商业运营管理还是街区内的文化活动举办上等都没有创新,管理力度也显出跟不上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街区保护的资金基本依赖财政保障,虽法律法规上有多渠道筹集的要求,但并未得到落实。街区保护队伍都为临时拼凑而成,稳定差且队伍结构不合理。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原因为:理念引导不到位、保护方式方法有待完善、管理工作不够创新有力、资金筹集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宣传的侧重点囊括不全面,没有很好地引起民众共鸣,也没有起到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侧重于保护有形建筑,而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变迁中受到冲击和存在的危机,也没很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在动态发展中留下的信息,使得保护修缮的原真性大打折扣。街区管理循规蹈矩、业态调整全部放任市场调节,使得街区修缮完成后转入后继无力的状态,辐射力、影响力受到大影响。街区保护资金过分依赖财政保障,渠道单一,使保护工作常因资金不足陷入停滞。街区保护的人员队伍呈现打散工状态,没有从制度上加以稳固和保证。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即提出深入挖掘与针对宣传相结合、分类修缮与有机更新相结合、专职管理与业态引导相结合、善用财政资金与拓宽资金来源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加强培养相结合等,以便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在街区整体,在于其格局、传统风貌以及空间环境,保护中应以整体街区为单元充分挖掘文化,系统梳理分析整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引导、广泛发动,进行多层次,多形式,有针对、全方位宣传发动,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由于历史街区的形成是逐步的、缓慢的,因而,街区保护不是静止的、对某个时点的保护,不应切断其自身的发展,而必须确保其中历史脉络的完整和延续,保证代表各历史时期的建筑的共生共存。当然,街区保护不应只是修缮,而是要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实现文化复兴。再进一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本质是街区内各类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同样不同建筑利用方式也应有区别。比如,将历史价值高的名人故居改成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将废置的宿舍楼、旧民居改造成创作室、客栈、咖啡馆、露天舞台等,将一些毁损严重且无特殊价值的建筑进行推倒,重建成一些建筑艺术与公共设施等。无可厚非,保护修缮更新只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第一步,之外,还需依靠管理。由专职机构对照高标准进行管理,业态以市场为主并加强政府引导作用,街区后续发展才能有力。当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无论处在哪个阶段,人财兼备是基本要求。财政资金要合理使用,各级法律法规提及的多渠道筹资也应一一予以落实。凡事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专业人才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功的关键,招引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促进队伍建设。总而言之,历史文化街区是公共产品,街区保护是项系统工程,牵涉主体众多,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聚集各方力量共同推进。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李飞,米卜[3](2013)在《群众运动式营销——基于多案例的理论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群众运动式的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群众运动式营销理论,主要包括:(1)群众运动式营销是企业员工或顾客广泛参与的营销活动;(2)它与政治运动在目的、主体、方式和规模方面存在不同;(3)营销运动可以是整体或某几个营销要素方面的运动;(4)实施营销运动的好处,在于快速大规模占领市场和增强员工、顾客信心;(5)成功的营销运动,需要具备三个内部条件、三个外部条件,以及5W1H中各方面的匹配。最后,建立了一个营销运动的管理框架模型。
邱文,吴爱民,刘维善[4](2011)在《深圳:4个结合使“3·15”活动别样精彩》文中研究说明一年一度的消费者的盛大节日“3·15”即将来临。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深圳市,一直非常重视“3·15”活动,把它作为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契机推动深圳社 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机会,政府拨出专款,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使每一年的“3·1
郑倩[5](2010)在《让诚信成为城市文明的关键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10月7日,记者就这一活动在我市的开展情况走访了市商务局局长罗秋生。活动因“信”而生: 民意决定生命力 记者:商务部门是“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最早发起单位之一,您能介绍一下
曾永联,曾伟[6](2009)在《一座城市的完美升华》文中研究说明“南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啦!”1月20日,特大喜讯传出,南宁市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10多年来,该市无论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如何变动,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始终没有变,工作力度始终没有减。经过艰苦努力,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成效。2005年,该市荣获全国创建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范晓林 聂鑫[7](2007)在《湖南路效应》文中研究说明$T湖南路原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路,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先后被中宣部等国家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和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购物放心满意一条街”称号。2006年3月1日,被中宣部
王开忠[8](2007)在《为了让示范点更加亮丽》文中研究指明
蒋维祥[9](2006)在《南京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向纵深推进》文中研究指明【南京日报报道】今天,中宣部将在南京举行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10周年工作座谈会,昨天,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用诚信铸就的“金字招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十年综述》,以南京湖南路10年的变迁为代表,全面展示中宣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
吴震[10](2003)在《2003/“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大力“建设”打假 防伪的“钢铁长城”》文中研究指明 时值岁末,似可盘点收获。作为与每一个中国消费者切身利益都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工程和社会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自1995年开展至今,已经整整8年了;今年这项活动开展的情况怎样,有哪些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这是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关注打假防伪的业界人士所关心的。实际上,每一个中国消费者都有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的充分理由,因为他们就是这项活动的需求者和裁判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参与这项活
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取得哪些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取得哪些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历史文化街区 |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
(三)政府职能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温州斗城文化及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一、温州斗城文化简述 |
二、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
(一)五马街简介 |
(二)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 |
(三)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资源 |
三、地方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做法 |
(一)五马街区修建历程 |
(二)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历程 |
(三)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传承 |
四、地方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要经验 |
(一)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 |
(二)组织编制保护规划 |
(三)部门联动协调控制保护工作 |
(四)以旧修旧实施保护修缮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街区文化挖掘传承不够 |
(二)街区管理工作力度不够 |
(三)街区保护资金来源单一 |
(四)街区保护缺乏专业队伍 |
二、地方政府对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理念引导不到位 |
(二)保护方式方法有待完善 |
(三)管理工作不够创新有力 |
(四)资金筹集机制不健全 |
(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对策建议 |
一、深入挖掘与针对宣传相结合 |
(一)系统深入地进行文化挖掘 |
(二)广泛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引导 |
二、分类修缮与有机更新相结合 |
(一)分类修缮街区建筑并活化利用 |
(二)坚持渐进式修旧如旧保证有机更新 |
三、专职管理与业态引导相结合 |
(一)组建专职部门进行联合管理 |
(二)控制业态比例引导调整 |
四、善用财政资金与拓宽资金来源相结合 |
(一)合理使用财政资金 |
(二)积极拓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来源渠道 |
五、引进人才与加强培养相结合 |
(一)不拘一格招引专业人才 |
(二)采取多种方式促进队伍快速成长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
二、与前人相关研究的讨论 |
三、本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1.连续出版物 |
2.专着 |
3.学位论文 |
4.国际、国家标准 |
5.报纸文章 |
6.其他 |
附录1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资源列表 |
附录2 温州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访谈提纲(市民版) |
附录3 温州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访谈提纲(专家版) |
后记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取得哪些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蔡蔓蔓.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群众运动式营销——基于多案例的理论构建研究[A]. 李飞,米卜. 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3
- [4]深圳:4个结合使“3·15”活动别样精彩[N]. 邱文,吴爱民,刘维善. 中国消费者报, 2011
- [5]让诚信成为城市文明的关键词[N]. 郑倩. 益阳日报, 2010
- [6]一座城市的完美升华[N]. 曾永联,曾伟. 广西日报, 2009
- [7]湖南路效应[N].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范晓林 聂鑫. 南京日报, 2007
- [8]为了让示范点更加亮丽[J]. 王开忠. 党建, 2007(01)
- [9]南京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向纵深推进[N]. 蒋维祥. 南京日报, 2006
- [10]2003/“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大力“建设”打假 防伪的“钢铁长城”[J]. 吴震. 中国防伪,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