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质谱仪器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质谱仪器的发展趋势

一、近年质谱仪器发展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郑滢亭[1](2021)在《功能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材料发展至今,经历了由无机多孔材料(沸石、活性炭、硅藻土等)到有机多孔材料(多孔有机笼、多孔有机聚合物等)的一系列演变。相比之下,多孔有机聚合物结合了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低密度、结构易调控和功能化等多种优势,激发了科研工作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因此设计合成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扩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本论文基于不同的制备策略,采用不同功能性的构筑单元分别设计合成了多种功能化的多孔有机聚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碳谱、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气体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形貌及基本性能进行了探究,并研究了这些聚合物在荧光传感、非均相催化和光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利用四-(4-(2-氨基嘧啶))苯乙烯与三聚氯氰缩合制备了一种荧光多孔四苯乙烯基有机聚合物,并通过气体吸附/脱附实验证实了该聚合物的永久孔隙率。最重要的是,该聚合物1,3,5-三嗪结构附近围绕着丰富的仲胺和嘧啶氮原子,这些氮原子的存在为金属离子提供了足够的螯合位点,使其能够快速地对三价铁离子产生荧光响应。该四苯乙烯基有机聚合物对水中三价铁离子的响应也非常灵敏,检出限远低于国内和国际标准水质指数对生活饮用水中三价铁离子的含量要求,这为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该荧光多孔四苯乙烯基有机聚合物对硝基苯也表现出优异的响应速率、选择性和灵敏度,有望在爆炸物检测方面得到实际应用。(二)对于催化反应来说,暴露更多非均相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2,3,6,7,14,15-六胺基三蝶烯和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为构筑单元在金属盐的存在下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维三蝶烯基双金属salen多孔有机聚合物。与一般二维π-π堆积的多孔有机聚合物不同,三蝶烯单元被设计用于支持双金属salen大环结构在通道侧壁的排列,以暴露更多的金属活性位点。双金属salen结构已经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碳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证实。气体吸附/脱附实验揭示了该系列聚合物的多孔性,其中含有金属钴的三蝶烯大环聚合物的二氧化碳吸附热高达42.1 kJ/mol,表明它对二氧化碳有很高的亲和力。由于该系列聚合物的多孔性、二氧化碳与Lewis酸性金属离子的高亲和力以及通道中大量活性催化位点的协同作用,使得环氧化物在含有金属钴的三蝶烯大环聚合物上与二氧化碳发生了高效的环加成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获与转化。本研究不仅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双金属salen多孔有机聚合物,而且为非均相催化暴露更多活性位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合成策略。(三)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晶态的酞菁基平面共轭多孔有机聚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确定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结构,并通过气体吸附/脱附实验证明其具有永久孔隙率。此外,在合成该系列酞菁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过程中,通过调控制备条件得到了两例新型A3B型不对称酞菁晶体,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它们的结构。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该系列聚合物在光照下能够生成单线态氧。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有潜力作为产生活性氧的光敏剂,并有望拓展酞菁基多孔有机聚合物在光动力治疗等光化学领域的应用。(四)设计合成了四种新型手性联二萘胺连接的芘化合物(R)-/(S)-1和(R)-/(S)-2,并通过一系列谱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包括MALDI-TOF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证明了手性联二萘胺的引入使得整个分子具有了固有手性。对于(R)-1和(S)-1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手性联二萘胺与芘连接产生的重氮八元环的确切结构。此外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它们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联二萘胺基团和芘发色团之间的电子转移情况。本研究对重氮八元环型手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旋光性的认识及其电子结构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怡悦[2](2021)在《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露天金属尾矿中残留的重金属通过风蚀、水蚀等途径向环境中扩散。为了探究废弃尾矿周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典型金/铁矿区土壤-植物(猪毛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重金属污染源进行源解析;通过同位素分馏效应揭示锌在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化过程;基于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究寡营养闭库铁尾矿库中自然定居植物—猪毛菜的生存策略,阐明尾矿土壤-猪毛菜体系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及演化过程,揭示尾矿土壤-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猪毛菜的重金属污染具有空间分布特异性。表层土壤中Pb、Zn、Cu、Cd、Cr、Ni、As 以及 Hg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9、124、42、0.47、103、39、7.64以及0.05 mg/kg,总体上呈轻度污染,其中矿业活动密集区呈中度到重度污染。土壤-猪毛菜体系中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根际土及叶片,猪毛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Cr>Zn>Pb>Cu>Fe>Cd,转移系数为Fe>Cd>Zn>Cu>Pb>Cr。(2)矿区206Pb/207Pb及208Pb/206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土壤1.10-1.18,2.10-2.19;尾矿 1.04-1.09,2.24-2.32;植物 1.11-1.16,2.11-2.20。尾砂是土壤及植物根部铅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对土壤铅的贡献率为43%-75%,对植物铅的贡献率为32%-50%。(3)猪毛菜地上部分富集锌的轻同位素,δ66/64Zn为-0.25%o;地下部分富集锌的重同位素,δ66/64Zn为0.17%o。锌在土壤根际迁移过程、根系吸收过程以及根部向地上部位转运过程均发生了同位素分馏效应,三种过程的Δ66/64Zn 分别为 0.26%o、-0.16%o以及 0.16%o。(4)重金属(Cu、Fe、Zn、Pb)显着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土壤-猪毛菜体系的核心功能菌群普遍具有重金属抗性,演化形成的核心功能菌群主要包括Pantoea等溶磷菌、Methylobacterium和Sphingomonas等有机物降解菌、Rhizobium等固氮根瘤菌。(5)贫瘠铁尾矿库微生物-猪毛菜演化过程为:猪毛菜产生有机酸及类黄酮素等代谢产物以吸引促生菌到根部定殖,根际促生菌分泌吲哚乙酸(IAA)、合成铁载体等促进植物生长,内生菌则通过遗传增强后代对矿山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形成微生物-猪毛菜互惠共生体。

王瑞国[3](2021)在《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多氯联苯(PCBs)及其羟基化代谢物(OH-PCB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但是,对于PCBs和OH-PCBs在养殖动物体内吸收、代谢、富集和迁移规律等基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为此,本论文研究了环境中污染丰度较高的7种指示性PCBs(IN-PCBs)同系物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和代际传递规律。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饲料和动物组织样品中IN-PCBs和OH-PCBs高灵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硫酸硅胶脱脂方法,研究IN-PCBs在硅胶柱上“吸附—洗脱”行为,设计玻璃层析柱自动加压装置,实现了样品溶液高效、快速、批量净化,极大提高了IN-PCBs样品前处理效率;提出了针对复杂样品基质中OH-PCBs检测的“反萃+冷冻离心+硫酸硅胶”的净化思路,简化了OH-PCBs检测步骤,扩大了检测目标物范围;探明了OH-PCBs分子结构特征及其Log P值对其在气相色谱柱DB-5MS上洗脱行为影响的规律,为科学合理推测未知OH-PCBs分子结构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鸡肝微粒体体外代谢IN-PCBs试验,揭示了鸡肝脏微粒体对PCBs发生羟基化代谢的分子结构专一性。鸡肝微粒体无法代谢苯环对位(para-)全部被氯原子取代的PCBs(PCB 28、PCB 118、PCB153、PCB 138和PCB 180),能够代谢苯环上至少存在1对毗邻的对位/间位(para/meta-)无氯取代的PCBs(PCB 52和PCB 101),代谢产物的羟基发生在对位(para-)和间位(meta-)。鸡肝微粒体对PCB 101羟基化代谢的米氏常数Km约为5.7μmol/L,其中4`-OH-PCB101是主要代谢产物,代谢速率约为3`-OH-PCB 101的4倍。开展了蛋鸡暴露IN-PCBs试验,探明了7种IN-PCBs同系物在“饲料—蛋鸡—鸡蛋—雏鸡”全链条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总体上看,IN-PCBs在蛋鸡体内具有高吸收率、高亲脂性和高代际传递的特点,IN-PCBs分子中氯原子的数量和取代位置是影响其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氯原子取代数量决定了其在蛋鸡体内吸收、分布、蓄积和代际传递行为,氯原子取代位置决定了IN-PCBs能否被代谢。氯原子数量越多,吸收率相对越低,在体内组织间分布速率下降,但由母体向鸡蛋的传递能力增强。OH-PCBs在蛋鸡体内的分布特征与前体PCBs显着不同,具有易于在血液持留和向鸡蛋传递蓄积,难以在体内脂肪组织中富集的特点。其中,血浆中4`-OH-PCB 101浓度是蛋黄、肝脏、脂肪等组织中浓度的3.7、23.8和200倍。开展了IN-PCBs及OH-PCBs代际传递试验,子代雏鸡组织间IN-PCBs分布浓度和模式较母体蛋鸡组织发生了大幅变化,子代肝脏和鸡肉中呈现出显着的IN-PCBs浓度放大效应;IN-PCBs同系物代际传递模式具有分子结构选择性,低氯取代(3氯)的PCB 28由母体向子代传递呈稀释效应;高氯取代(≥5氯)的IN-PCBs由母体向子代传递呈放大效应,且具有氯原子取代数量越多,放大效应越强的趋势;鸡胚胎发育阶段已经表现出对PCBs的代谢作用,子代雏鸡体内4`-OH-PCB 101/PCB 101相对丰度显着高于母体蛋鸡。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为检测IN-PCBs和推测未知OH-PCBs分子结构提供了技术手段,为科学评估蛋鸡IN-PCBs暴露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和蛋鸡产品中IN-PCBs等环境污染物溯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苏婷[4](2021)在《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人类真菌病原体,既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的浅表感染,也可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长期使用引起耐药激增,多途径治疗念珠病的临床需求日益提高。现代研究表明乌拉草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其抑菌产品应用广泛,但其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匮乏。本研究通过开展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生物导向分离,筛选抑菌活性组分,并开展活性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研究,挖掘乌拉草抗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为乌拉草药用资源开发、抗菌制剂成型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1.考察乌拉草70%乙醇提取物(CM-70)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CM-70提取物,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组分,并初步分析该组分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CM-D90组分,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组分。2.通过测定活性组分90%乙醇洗脱组分(CM-D90)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麦角甾醇含量,比较黏附作用、芽管生成、胞外磷脂酶分泌,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观察生物膜细胞形态,分别考察CM-D90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随后考察硅胶分离活性组分对胞外蛋白含量、芽管生长、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筛选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通透性、抑制菌丝生长、破坏生物膜作用机制的主要活性物质。3.分别构建小鼠口腔念珠病、系统性念珠病模型,考察CM-D90组分、G-20组分干预后小鼠生存及感染情况、靶器官损伤及菌丝定植状态、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4.分析并初步鉴定G-20组分成分,并通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该组分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差异,根据差异蛋白功能,明确G-20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增殖及菌丝形成的通路和靶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验证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抑制情况。采用qrt-PCR技术考察G-20组分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非同源蛋白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比较G-20组分中主要成分与菌丝形成关键蛋白结合能力,分析最佳结合成分与靶蛋白结合模式。结果:1.乌拉草CM-70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125、500、62.5μg/m L。筛选发现大孔树脂分离组分中CM-D90具有显着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并推测指认出该组分中脂肪酸、黄酮等类的94个化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共从CM-D90组分分离获得57个组分,其中45个组分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筛选并确定G-20、G-32、G-46、G-51组分为主要抑菌活性组分。2.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M-D90组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并对24 h内增殖产生抑制;能够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31.25μg/m L)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引起胞内蛋白泄漏(≥62.5μg/m L);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性、芽管生长(≥62.5μg/m L)等毒力因子,并使白色念珠菌致密网状的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从而抑制生物膜细胞(SMIC50为125μg/m L)。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组分机制发现,G-51组分改变细胞通透性作用最强,G-20组分抑制芽管生成作用最为显着,且抑制生物膜能力最强(SMIC50为15.625μg/m L)。G-20组分为CM-D90组分抑制菌丝形成的主要活性组分。3.体内活性研究表明,浓度为65、130、260 mg/Kg的CM-D90组分干预口腔念珠病小鼠后,其舌背伪膜面积减小、菌丝定植降低,口腔内菌量减少,舌乳头损伤被修复,小鼠脾脏萎缩得到控制;而干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后,其体重恢复,肾脏累积菌量降低、菌丝定植减少、结构恢复,炎性细胞侵润降低。32.5、65、130 mg/Kg的G-20组分能够抑制小鼠口腔、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清除靶器官菌落,缓解菌丝侵入,修复靶器官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M-D90组分、G-20组分治疗后两模型的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和IL-22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残留,缓解炎症损伤。3.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发现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354个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蛋白功能显示G-20组分通过影响核糖体合成、叶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通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影响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经扫描电镜观察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受到极显着抑制,该组分为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活性组分。经qrt-PCR技术验证了G-20组分通过下调Asr2、Efg1、Sun41、Sec2的表达,影响菌丝形成及伸长,从而抑制菌丝生长。G-20组分主要成分与成药性较好的菌丝形成相关蛋白Efg1、Sun41、Sec2能够不同程度结合,热点残基具有相似性,呈现协同互补共同调控的特点,其中靛玉红、染料木素、α-亚麻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等具有潜在阻断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乌拉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G-20组分为其主要活性组分。该组分主要包含脂肪酸、黄酮、生物碱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合成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抑制核苷酸合成影响DNA复制,并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及增殖;该组分可以通过阻断Efg1对菌丝特异蛋白启动和抑制菌丝特异蛋白Sun41、Sec2的表达,抑制菌丝形成及伸长,降低致病性。本研究挖掘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筛选出乌拉草可用于治疗口腔、系统性念珠病的成药靶点,为乌拉草抗真菌制剂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乌拉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周巧玲[5](2021)在《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除虫菊素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与其人工类似物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样,都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长期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并且导致很多昆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用天然除虫菊素是更有潜力更环保的害虫防治手段。天然除虫菊素对蚊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仅对蚊虫具有杀灭活性,还具有驱避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天然除虫菊素的活性研究大多聚焦于击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驱避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结合驱避行为实验以及昆虫电生理手段,探索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对白纹伊蚊而言,天然除虫菊素是与传统驱避剂避蚊胺驱避效力相当的强效驱避剂。EAG实验表明天然除虫菊素可被白纹伊蚊触角识别,激活嗅觉神经元。为了明确天然除虫菊素的六种活性成分的驱避效果,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串联质谱等手段,分离、制备和鉴定得到六种纯度大于98%的活性成分。进一步对分离得到的六种活性成分进行驱避作用评估和触角电位检测,结果表明除虫菊素Ⅰ、除虫菊素Ⅱ、瓜叶菊素Ⅰ、瓜叶菊素Ⅱ和茉酮菊素Ⅱ可以被触角识别,具有EAG信号;除虫菊素Ⅰ、除虫菊素Ⅱ、瓜叶菊素Ⅱ和茉酮菊素Ⅱ对白纹伊蚊具有驱避作用,可作为驱避剂。此外,研究表明天然除虫菊素中含量较多的除虫菊素Ⅰ、除虫菊素Ⅱ与含量较少的瓜叶菊素Ⅱ和茉酮菊素Ⅱ相比,驱避效力并无显着性差异。进一步利用昆虫触角单感器记录技术定位天然除虫菊素在白纹伊蚊雌蚊触角上的靶标嗅觉感器,发现雌蚊触角上sst类型中的一种功能亚型感器对天然除虫菊素有响应,并明确了该类感器的化合物反应谱。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机制,为发展高活性的驱避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驱避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提供指导,也为阐明感知天然除虫菊素的嗅觉受体奠定了基础。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6](2021)在《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文中指出本文回顾并综述了2011-2020年间我国在岩石与矿物分析测试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元素含量分析、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主流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等。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发出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岩矿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现代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需求和人类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共同对岩矿分析测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据此对未来岩矿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赖金龙[7](2021)在《甘薯块根对铀/镉吸收、转运、微区分布及逆境生理响应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铀矿冶、核设施退役、金属与非金属矿冶伴生的放射性核素(如铀)和重金属(如镉)等已成为环境,特别是土壤、水体放射性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铀及伴生重金属镉在土壤-植物界面的迁移行为、对生物的放射性与重金属的双重毒性效应,一直是农作物食用安全性评价及环境风险控制的重点。块根(茎)植物作为重要的粮食、药用及经济作物,其贮藏根(茎)直接与污染土壤接触,受土壤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污染风险最高,但有关块根(茎)植物对铀、镉等吸收、转运差异及生理响应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以不同累积型甘薯(―紫罗兰‖紫薯;―苏薯8号‖红薯)为材料,设置铀(U)、镉(Cd)及U+Cd试验处理,利用多组学技术从转录组、代谢组、离子组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诠释了本文提出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U、Cd在土壤-块根植物系统中的吸收、转运、微区分布及逆境生理响应机制,并阐明影响和调控U、Cd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长时期,两种甘薯根系是U/Cd最主要的累积器官,富集量占全株90%以上(U、Cd水平:100 mg·kg-1g和15 mg·kg-1)。在甘薯收获期,Cd在甘薯各器官、组织中的累积特性表现为:侧根>块根皮>茎>块根贮藏组织>叶;U累积特性表现为:侧根>块根皮>茎>叶>块根贮藏组织。块根贮藏组织Cd累积量为0.80~1.17 mg·kg-1,污染指数(Pi)为1.01~1.93(轻度污染,NY 861-2004,≤0.2 mg·kg-1)。甘薯贮藏组织中U累积量为1.10~1.97 mg·kg-1,低于粮食限量标准(≤1.9 mg·kg-1,GB 14882-1994)。结果表明:尽管甘薯贮藏块根直接与污染土壤接触,受土壤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污染风险最高,但贮藏组织中核素及重金属累积风险较低。2、U/Cd处理下,两种甘薯在不同生长时间、不同器官,各离子组均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P<0.05),U/Cd处理是造成甘薯矿质代谢、重金属累积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侧根-块根皮-贮藏组织界面,甘薯对U、Cd吸收、转运、累积行为属于非选择性吸收、转运过程,品种差异导致的离子组含量差异(矿质元素相对含量:紫薯>红薯),是影响U、Cd累积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外源添加U、Cd,两种甘薯根际土壤速效态U、Cd含量分别提高了3.65~4.58、2.33~3.75倍(P<0.01)。土壤U、Cd有效态含量、矿质元素竞争吸收差异是造成甘薯U、Cd累积差异的直接原因之一。根际组学分析显示,U、Cd处理导致根际土壤初级代谢产物(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含量差异,重塑了微生物群落结构,诱导产生适应U、Cd污染的特殊微生物菌群,并影响土壤U、Cd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甘薯通过根际土壤、植物器官中离子组的拮抗与竞争,并调控根际土壤代谢谱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过程,改变根际U、Cd生物有效性和根系吸收、转运,降低土壤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污染风险。3、溶液培养条件下,U、Cd处理导致根系生长异常、光合代谢和矿质代谢紊乱。病理切片分析显示,U处理主要破坏根系边缘细胞层,且U、Cd均诱导根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基于亚细胞分室模型,细胞壁是U的最重要的积累位点,71%~80%U被阻滞在根系的细胞壁。Cd主要分布在甘薯细胞壁(48%~55%)、液泡(27%~39%)细胞解毒区中,缓解了Cd对细胞器的损伤。基于元素赋存形态分析,甘薯根部U的化学形态主要为残渣态(85%~87%)和盐酸提取态(12%~14%);Cd主要为Na Cl提取态(34%~53%)和醋酸提取态(14%~17%),表明细胞壁作为U、Cd主要的累积位点,阻滞了U、Cd进入细胞质中;U被螯合至细胞壁后,以不溶解态形式存在,造成U在根中难转移。4、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两种甘薯根中分别鉴定了4,625个、4,865个代谢物。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分析,U处理下,紫薯、普通红薯中分别鉴定了643个、191个差异代谢物(DEMs);Cd处理下,分别鉴定了526个、426个DEMs;U+Cd处理下,分别鉴定了634个、463个DEMs。其中,鉴定出的c AMP、c GMP等是甘薯响应U和Cd处理的信号感受和转导的关键因子;植物激素及其衍生物(吲哚乙酸类似物、玉米素、水杨酸、脱落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参与了U和Cd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代谢水平,U、Cd的植物毒性机理主要是通过诱导光合作用和三羧酸循环(TCA)等代谢异常,进而影响嘌呤与嘧啶合成、氮同化及氨基酸代谢等初级代谢途径异常。5、RNA-seq分析,U、Cd处理下,两种甘薯差异基因在核糖体合成、光合碳代谢途径中显着富集(P<0.05)。在糖酵解途径中,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激酶(PPCK)、焦磷酸果糖-6-磷酸转移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3-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基因呈显着下调(P<0.05),降低了磷酸己糖库碳源转化为磷酸丙糖的效率;TCA途径中,U、Cd处理显着抑制了cyt MDH基因的表达,抑制了苹果酸盐(Malate)分解为草酰乙酸盐(Oxalacetate);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中,U、Cd显着抑制了ATP合成酶(F1-ATPase)基因的表达,细胞ATP合成障碍,细胞能量代谢异常,这是U、Cd导致甘薯根系坏死的分子机理。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U、Cd诱导关键转录因子auxin influx carrier(AUX1)、auxin response factor(ARF)、auxin-responsive protein IAA(AUX/IAA)、auxin responsive GH3 gene family(GH3)、SAUR family protein(SAUR)表达紊乱,是导致甘薯生长异常的内在机制之一。紫薯根系与无机离子转运蛋白(如二价阳离子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家族和门控通道家族)相关的上调基因数量(上调156)明显大于普通红薯(上调68),表明紫薯根系对U、Cd及矿质元素具有较高的吸收、转运能力,是紫薯U、Cd累积量较高的原因之一。6、在U-Cd胁迫环境中,甘薯形成的规避风险的生理响应机制表现为:在根际土壤-甘薯块根界面,耐受U、Cd污染的微生物群落重塑了根际土壤代谢谱,改变了土壤中U、Cd生物有效性,降低了甘薯根系对U、Cd的吸收;叶片蒸腾拉力形成的水分与矿质元素吸收上行网络,与光合产物贮存下行网络相对独立是甘薯各部位U、Cd累积差异的生理机制;块根侧根-外表皮-贮藏组织阻滞U、Cd转运的生理屏障细胞壁及固持作用,使U、Cd难以转移、贮存到块根贮藏组织;逆境胁迫信号转导分子c AMP、c GMP、植物激素等代谢物的合成,逆境胁迫基因AUX1、AUC/IAA、GH3等关键基因的表达。

徐凯[8](2021)在《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文中指出目前子午线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的主流,我国在子午胎制造与研发领域投入巨大,子午胎产量与规模逐年增加,中国轮胎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而言,目前国产品牌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与性能都亟待提升,同时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为了提升品质与性能,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开始将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作为研究重点与突破口,以此来推动轮胎结构与配方设计的技术创新。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工作选取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的一款12R22.5规格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断面切割与解剖,分析花纹与结构特点,同时重点研究了轮胎主要部位的配方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整胎进行切割,制备轮胎断面,使用适当工具设备剖取待测部位胶料并制备物性试片,同时对轮胎断面进行骨架结构解剖。(2)分析胎面花纹与轮胎骨架结构特点,对待测部位胶料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硬度、比重、回弹以及耐磨性与粘弹性等。(3)采用热分析、色谱、质谱、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胶料化学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橡胶体系、补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和粘合体系等6大胶料配方体系的原材料种类与含量。(4)根据胶料配方体系测试数据得到还原配方,以此配方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相应的硫化胶,对硫化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与比对,结果表明配方还原制备的硫化胶与目标轮胎剖取的硫化胶在物理性能测试数据方面基本一致,说明本次还原配方与实际配方相似度极大。

殷天涛[9](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提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赵洋[10](2020)在《2,3,4,9-四氢-1H-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已导致农业有害生物抗性水平迅速发展,加之研发成本逐年增加、难度与日俱增,新农药的创制速度甚至不及农业有害生物抗性产生的速度。因此,迫切需要科研工作者运用最新的国内外科学发展成果和技术,创制分子结构新颖、高效、低毒具有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本论文紧紧围绕新农药创制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探索如何运用农药医药联合开发理念,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效率,为我国新农药创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案。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农药医药联合开发策略,以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Oct4蛋白为靶标受体,发展了一种基于Oct4蛋白复合结构的选择性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虚拟筛选策略,应用该方法从2万多个化合物中筛选发现了可靶向Oct4蛋白和JAK2激酶的双靶点抑制剂AH057,经合成、结构鉴定,并采用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同时测试了化合物AH057及其中间体Ⅰ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四氢咔唑类化合物AH057和Ⅰ在100 mg/L浓度下对马铃薯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草莓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这表明来源于天然产物的四氢咔唑结构可以作为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先导骨架。2)为提高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效率,选择立枯丝核菌JAK2激酶为靶标受体,发展了一种四氢咔唑酰胺衍生物羧酸片段的高效筛选方法,并成功筛选并合成了3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3,4,9-四氢-1H-咔唑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正确。离体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A10,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85mg/L和5.42 mg/L,优于先导化合物AH057。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阐明了先导化合物与靶标酶的作用模式。3)以A10为先导,通过中间体衍生化法对四氢咔唑骨架的6位和2位进行修饰,设计并合成了59个结构新颖的四氢咔唑类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随后通过抑菌活性评估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大部分化合物在25 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6-三氟甲基四氢咔唑酰胺类化合物C2对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为0.43 mg/L,优于先导化合物A10(1.85 mg/L),并且C2对油菜菌核病的活体防治效果与多菌灵相当(100 mg/L),可作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的抑菌活性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四氢咔唑类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今后基于活性骨架指导先导化合物的合理优化提供指导思路。

二、近年质谱仪器发展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质谱仪器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多孔有机聚合物
        1.1.1 概述
        1.1.2 分类与发展
    1.2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应用
        1.2.1 荧光探针领域
        1.2.2 非均相催化领域
        1.2.3 光化学领域
        1.2.4 其他领域
    1.3 本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2 多孔四苯乙烯基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于三价铁离子和硝基苯快速荧光响应的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和测试方法
        2.2.3 材料的合成与基本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构筑单元的表征
        2.3.2 材料基本表征
        2.3.3 材料性质表征
        2.3.4 材料应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三蝶烯基双金属salen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高效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的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和测试方法
        3.2.3 材料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基本表征
        3.3.2 材料性质表征
        3.3.3 材料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酞菁基平面共轭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单线态氧产生的应用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2 实验和测试方法
        4.2.3 材料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_3B型不对称酞菁分子
        4.3.2 材料基本表征
        4.3.3 材料性质表征
        4.3.4 材料应用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新型手性联二萘胺连接的芘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光谱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和测试方法
        5.2.3 化合物的合成与基本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本结构表征
        5.3.2 单晶结构
        5.3.3 光学性质研究
        5.3.4 电子结构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
        2.1.1 金属矿山开采及尾矿
        2.1.2 尾矿的环境危害
        2.1.3 废弃尾矿库的生态恢复
    2.2 铅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1 铅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2 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3 矿山环境微生态研究
        2.3.1 矿山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3.2 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微生物潜在功能活性
        2.3.3 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背景介绍
        3.1.2 铁尾矿库自然定居植物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4.2 化学前处理
        3.4.3 环境因子分析测定
        3.4.4 铅同位素分析测试
        3.4.5 锌同位素分析测试
        3.4.6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3.4.7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3.4.8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
        3.4.9 DNA提取与检测
        3.4.10 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测序
        3.4.11 代谢物分析测试及数据预处理
        3.4.12 数值计算及统计分析
    3.5 实验试剂及设备
        3.5.1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3.5.2 实验设备
4 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4.1 采样区详情
    4.2 表层土壤及尾矿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1 土壤及尾矿理化性质及肥力
        4.2.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3 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4.3 琉璃河沿岸植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4.3.1 植物元素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物根/茎/叶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 重金属在土壤-猪毛菜体系中的迁移机制
        4.4.1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迁移特征
        4.4.2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5 土壤-猪毛菜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
    5.1 表层土壤及尾矿铅同位素特征
        5.1.1 土壤及铁尾矿的铅同位素组成
        5.1.2 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5.2 猪毛菜体系铅同位素特征
        5.2.1 猪毛菜铅同位素特征值
        5.2.2 植物(猪毛菜)污染源解析
    5.3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特征
        5.3.1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组成及分馏特征
        5.3.2 锌同位素在矿山环境中溯源的可行性
    5.4 小结
6 尾矿土壤-猪毛菜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6.1 微生物群落结构
        6.1.1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6.1.2 Beta多样性分析
        6.1.3 群落组成分析
    6.2 物种差异分析及功能物种比较
        6.2.1 细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2 真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3 功能物种比较分析
    6.3 物种共现网络分析
        6.3.1 共现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6.3.2 功能物种及关键物种分析
    6.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6.4.1 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
        6.4.2 环境因子与群落组成分析
        6.4.3 环境因子与功能物种关联分析
    6.5 小结
7 尾矿土壤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7.1 根际微生物功能基因
        7.1.1 固碳途径
        7.1.2 氮循环
        7.1.3 磷循环
        7.1.4 重金属抗性基因
    7.2 猪毛菜生长过程根系分泌物的演变
        7.2.1 根系分泌物组成与HMDB分类
        7.2.2 KEGG化合物分类与功能通路
        7.2.3 不同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聚类
    7.3 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
    7.4 小结
8 总结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氯联苯简述
        1.1.1 多氯联苯的化学结构
        1.1.2 PCBs的命名
        1.1.3 PCBs的理化性质
        1.1.4 PCBs的生产和使用
        1.1.5 PCBs性质
        1.1.6 指示性PCBs
    1.2 PCBs的污染和环境行为
        1.2.1 PCBs的污染来源
        1.2.2 PCBs的环境行为
        1.2.3 PCBs的污染监测
    1.3 PCBs的毒性
        1.3.1 PCBs结构—活性对应关系
        1.3.2 PCBs的毒性当量
        1.3.3 PCBs的毒性效应
    1.4 羟基多氯联苯研究进展
        1.4.1 羟基多氯联苯的生成和来源
        1.4.2 人体OH-PCBs暴露
        1.4.3 动物OH-PCBs暴露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饲料和动物组织中PCBs及OH-PCBs的测定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标准溶液配制
        2.2.4 检测材料的准备
        2.2.5 样品前处理
        2.2.6 仪器分析条件
        2.2.7 方法验证
        2.2.8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3 结果分析
        2.3.1 质谱条件优化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2.3.3 结果计算
        2.3.4 方法验证
    2.4 讨论
        2.4.1 IN-PCBs样品前处理方法改进
        2.4.2 OH-PCBs样品前处理方法改进
        2.4.3 OH-PCBs在气相色谱柱洗脱行为
    2.5 小结
第三章 鸡肝微粒体对IN-PCBs体外代谢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鸡肝微粒体孵育预实验
        3.2.4 鸡肝微粒体对PCB101代谢动力学
        3.2.5 肝微粒体中PCB101羟基代谢物消长动力学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IN-PCBs在蛋鸡肝微粒体中羟基化代谢产物研究
        3.3.2 蛋鸡肝微粒体对PCB101羟基化反应代谢动力学
        3.3.3 PCB101羟基化代谢物在鸡肝脏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消长规律
    3.4 讨论
        3.4.1 OH-PCBs的确认与分子结构推测
        3.4.2 蛋鸡肝脏微粒体对IN-PCBs羟基化代谢的分子结构选择性
    3.5 小结
第四章 IN-PCBs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4.2.4 试验日粮
        4.2.5 饲养管理
        4.2.6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7 样品测定
        4.2.8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生产指标与健康状况
        4.3.2 IN-PCBs的表观消化率
        4.3.3 饲料、鸡、鸡蛋和粪便中IN-PCBs质量守恒分析
        4.3.4 鸡蛋中IN-PCBs分布和蓄积规律
        4.3.5 蛋鸡组织中IN-PCBs分布和蓄积规律
        4.3.6 IN-PCBs在饲料、蛋鸡组织、鸡蛋、粪便中分布模式变化规律
        4.3.7 蛋鸡对IN-PCBs代谢及其主要代谢物
        4.3.8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鸡蛋中分布和蓄积规律
        4.3.9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蛋鸡体内分布和蓄积规律
        4.3.10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蛋鸡粪便中排出规律
    4.4 讨论
        4.4.1 IN-PCBs在蛋鸡体内吸收、蓄积和消除规律
        4.4.2 IN-PCBs在蛋鸡体内羟基化代谢
        4.4.3 OH-PCBs在蛋鸡体内分布和排泄规律
        4.4.4 蛋鸡IN-PCBs暴露的食源性风险
    4.5 小结
第五章 IN-PCBs及其羟基化代谢物蛋鸡代际传递规律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5.2.4 样品测定
        5.2.5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IN-PCBs代际传递系数
        5.3.2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IN-PCBs传递系数
        5.3.3 新生雏鸡组织中IN-PCBs浓度
        5.3.4 新生雏鸡组织中4`-OH-PCB101 浓度
    5.4 讨论
        5.4.1 蛋鸡IN-PCBs及OH-PCBs代际传递
        5.4.2 鸡胚胎发育过程对PCBs的代谢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乌拉草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1.1 乌拉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 乌拉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常见念珠病研究进展
        2.1 口腔念珠病研究进展
        2.2 系统性念珠病研究进展
    3 白色念珠菌与宿主作用研究进展
        3.1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素
        3.2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识别
        3.3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反应
        3.4 白色念珠菌免疫逃避策略
    4 念珠病临床用药及作用机制
        4.1 一线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4.2 中药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分离及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乌拉草提取物制备
        2.2 乌拉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2.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乌拉草CM-70 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2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筛选
        3.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4 CM-D90 组分硅胶柱层析分离
        3.5 硅胶分离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乌拉草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2.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3.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乌拉草活性组分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2.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影响
        2.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3.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
        3.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乌拉草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2.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2.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2.4 成药靶点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3.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3.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3.4 成药靶点考察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术语表
1 前言
    1.1 天然除虫菊素概述
        1.1.1 天然除虫菊素
        1.1.2 天然除虫菊素的杀虫活性
        1.1.3 天然除虫菊素的驱避作用
    1.2 白纹伊蚊概述
        1.2.1 蚊的概述
        1.2.2 白纹伊蚊
        1.2.3 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
        1.2.4 天然除虫菊素对蚊虫的防治
    1.3 嗅觉系统概述
        1.3.1 昆虫嗅觉系统
        1.3.2 蚊子嗅觉系统
        1.3.3 驱避作用与嗅觉系统
    1.4 本研究的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3 技术路线
2 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数据记录与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Arm in cage行为试验
        2.4.2 EAG实验
    2.5 讨论
    2.6 小结
3 天然除虫菊素的六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与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正相HPLC分离天然除虫菊素条件确定
        3.3.2 六种成分收集时间的确定及纯度鉴定
        3.3.3 六种成分的UHPLC-MS鉴定
        3.3.4 六种除虫菊素的含量
    3.4 讨论
    3.5 小结
4 天然除虫菊素的六种活性成分的驱避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Arm in cage行为实验
        4.3.2 EAG实验
    4.4 讨论
    4.5 小结
5 天然除虫菊素的靶标嗅觉感器定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数据记录与处理
    5.4 实验结果
    5.5 讨论
    5.6 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量元素分析
    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
    1.3 其他仪器方法
2 微量元素分析
    2.1 全岩样品溶液ICP-MS/ICP-AES分析
    2.2 矿物样品电子探针分析
    2.3 矿物及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2.4 传统的样品制备和前处理方法与LA-ICP-MS的结合
    2.5 矿物微区面扫描技术
3 放射成因同位素分析
    3.1 U-Th-Pb同位素
    3.2 Rb-Sr同位素
    3.3 Sm-Nd同位素
    3.4 Lu-Hf同位素
    3.5 Re-Os同位素
4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
        4.1.1 质谱仪稳定性
        4.1.2 化学提纯流程
        4.1.3 质谱测量
    4.2 近期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进展
5 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
6 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
    6.1 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研发
    6.2 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定值
7 岩矿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
    7.1 光谱仪器
        7.1.1 原子吸收光谱(AAS)仪器
        7.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7.1.3 原子荧光仪器
    7.2 质谱仪器
        7.2.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器
        7.2.2 二次离子质谱(SIMS)仪器
8 展望

(7)甘薯块根对铀/镉吸收、转运、微区分布及逆境生理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1.1 铀污染来源及危害
        1.1.2 镉污染来源及危害
        1.1.3 铀及伴生重金属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 铀/镉在农作物中的累积特性及植物毒性效应
    1.3 土壤铀/镉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1.4 植物对铀及伴生重金属的富集机理
    1.5 植物根系铀/镉吸收、转运的影响因素
    1.6 环境组学在植物重金属富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7 选题依据、内容及提出的科学问题
        1.7.1 选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1.7.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甘薯对土壤铀/镉的吸收、转运特性及光合响应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盆栽实验设计
        2.1.2 植物样品前处理
        2.1.3 标准溶液制备及仪器工作参数
        2.1.4 植物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薯不同时期各器官U/Cd累积特性
        2.2.2 U/Cd对不同时期甘薯光合碳代谢的影响
        2.2.3 甘薯U/Cd累积特性与光合代谢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薯离子组代谢对铀/镉污染的响应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盆栽实验设计
        3.1.2 植物样品前处理
        3.1.3 混合标准溶液制备及仪器工作参数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U/Cd对紫薯不同时期离子组代谢的影响
        3.2.2 U/Cd对普通红薯不同时期离子组代谢的影响
        3.2.3 甘薯离子组与U/Cd的互作网络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与代谢组对铀/镉响应机理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盆栽实验设计
        4.1.2 根际土壤样品的制备
        4.1.3 土壤元素速效态的提取
        4.1.4 混合标准溶液制备及仪器工作参数
        4.1.5 根际土壤离子组数据处理
        4.1.6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1.7 根际土壤代谢组分析
        4.1.8 数据可视化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甘薯根际土壤有效态元素离子组分析
        4.2.2 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3 甘薯根际土壤代谢组分析
        4.2.4 甘薯根际土壤差异代谢物与微生物多样性关联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薯对铀/镉的微区分布及植物毒性机理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材培养及处理
        5.1.2 植物生长状态及光合参数分析
        5.1.3 植物U/Cd及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5.1.4 根系U/Cd微区分布表征
        5.1.5 根部代谢组分析
        5.1.6 根部转录组分析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U/Cd对甘薯生长、光合及根系结构的影响
        5.2.2 甘薯根中U/Cd的微区分布及赋存形态
        5.2.3 甘薯矿质代谢对U/Cd的响应
        5.2.4 甘薯根系代谢组对U/Cd暴露的响应
        5.2.5 甘薯根系转录组对U/Cd的响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讨论
    6.2 结论
    6.3 主要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全钢子午胎的产品设计特点
        1.2.1 全钢子午胎的花纹类型
        1.2.2 全钢子午胎的结构组成
        1.2.3 全钢子午胎的配方体系
        1.2.4 全钢子午胎的性能要求
    1.3 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技术应用
        1.4.1 热重分析技术
        1.4.2 气相色谱技术
        1.4.3 光谱分析技术
        1.4.4 元素分析技术
        1.4.5 纳米材料性能表征技术
        1.4.6 硫化胶样品预处理技术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样品
        2.1.1 轮胎样品
        2.1.2 胶料样品
    2.2 实验设备与试剂
        2.2.1 仪器设备
        2.2.2 药品试剂
    2.3 测试条件与方法
        2.3.1 测试流程
        2.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轮胎花纹与结构剖析
        3.1.1 轮胎花纹分析
        3.1.2 轮胎结构剖析
    3.2 轮胎胶料物理性能测试
        3.2.1 基本性能测试
        3.2.2 力学性能测试
        3.2.3 磨耗性能测试
        3.2.4 粘弹性能测试
    3.3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
        3.3.1 橡胶体系组分分析
        3.3.1.1 溶剂抽出物
        3.3.1.2 橡胶烃含量
        3.3.1.3 橡胶种类鉴定
        3.3.1.4 并用胶比分析
        3.3.2 补强填充体系组分分析
        3.3.2.1 炭黑含量
        3.3.2.2 炭黑种类
        3.3.3 硫化体系组分分析
        3.3.3.1 硫含量测定
        3.3.3.2 活性剂分析
        3.3.3.3 促进剂与防焦剂分析
        3.3.4 防护体系组分分析
        3.3.4.1 防老剂分析
        3.3.4.2 防护蜡分析
        3.3.5 增塑体系组分分析
        3.3.5.1 增塑剂种类分析
        3.3.5.2 多环芳烃(PAHs)含量
        3.3.6 粘合体系组分分析
        3.3.6.1 橡胶-橡胶粘合剂
        3.3.6.2 橡胶-骨架材料粘合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方还原与验证
    4.1 胶料化学组分含量
    4.2 胶料配方逆向还原
    4.3 胶料还原配方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矿床特征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3.1 沉积特征
    3.2 物源分析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4.1 ~(14)C测年原理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4.3 分析结果
    4.4 地层时代讨论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5.1 样品与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矿物学分析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6.1 元素地球化学
    6.2 硫同位素
    6.3 碳、氧同位素
    6.4 卤水化学分析
    6.5 古盐度分析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环境
    7.3 盐矿成因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2,3,4,9-四氢-1H-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术语和缩略语表
氨基酸中英文名称、简写符号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与医药联合开发
        1.1.1 农药与医药化学品研究的共同点
        1.1.2 农药与医药研究成果的相互转化
        1.1.3 农药与医药联合开发的未来
    1.2 以肿瘤干细胞关键信号分子Oct4蛋白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
        1.2.1 肿瘤耐药与肿瘤干细胞
        1.2.2 Oct4因子简介以及功能研究
    1.3 咔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1.3.1 咔唑-1,4-醌生物碱
        1.3.2 咔唑-3,4-醌生物碱
        1.3.3 咔唑-1,4-醌醇生物碱
    1.4 四氢咔唑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1 抗肿瘤活性
        1.4.2 抑菌活性
        1.4.3 抗病毒活性
        1.4.4 其他生物活性
    1.5 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
        1.5.1 同源模建
        1.5.2 分子对接
        1.5.3 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靶向Oct4 蛋白和JAK2 激酶的2,3,4,9-四氢-1H-咔唑衍生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计算与实验方法
        2.2.1 以Oct4蛋白复合结构为靶标的虚拟筛选方法
        2.2.2 抗肿瘤活性测定
        2.2.3 目标化合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2.2.4 抑菌活性测试方法
        2.2.5 Oct4蛋白结合模式分析
        2.2.6 表面等离子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ce, SPR) 测试方法
        2.2.7 Western blot测试小分子对JAK2 蛋白和STAT3 蛋白活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虚拟筛选命中化合物
        2.3.2 小分子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2.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4 化合物抑菌活性普筛
        2.3.5 AH057与Oct4蛋白的结合模式分析
        2.3.6 BIAcore实验证明AH057 直接结合Oct4 蛋白
        2.3.7 在Hela细胞系中AH057 抑制JAK/STAT通路磷酸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甲基-2,3,4,9-四氢-1H-咔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与实验方法
        3.2.1 JAK2同源模型的构建方法
        3.2.2 虚拟化合物库的构建和筛选方法
        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2.4 抑菌活性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立枯丝核菌JAK2激酶三维模型建立
        3.3.2 虚拟库构建和目标化合物搜索
        3.3.3 中间体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4 目标化合物的抑制真菌活性
        3.3.5 结合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3,4,9-四氢-1H-咔唑衍生物的合理设计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2 四氢咔唑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4.2.3 抑菌活性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衍生物合理设计
        4.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3 抑菌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全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四、近年质谱仪器发展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郑滢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D]. 张怡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D]. 王瑞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天然除虫菊素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研究[D]. 周巧玲. 浙江大学, 2021(01)
  • [6]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J].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7]甘薯块根对铀/镉吸收、转运、微区分布及逆境生理响应机制[D]. 赖金龙.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8]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D]. 徐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9]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10]2,3,4,9-四氢-1H-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赵洋. 浙江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近年来质谱仪器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