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粮不同锰水平对肉仔鸡生长腿病发生率和某些血浆生化指标与免疫参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亮[1](2021)在《不同锰源预防肉鸡胫骨发育不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肉鸡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骨骼发育异常和腿部疾病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动物福利。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症(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是肉鸡养殖中常见的一类腿病;TD的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饲料喂养水平和日粮中钙、磷、锰等含量有关,其中锰与TD的发病密切相关,肉鸡饲料中缺锰将导致TD的发生。目前,我国肉鸡饲料中普遍采用无机锰(Mn SO4)作为添加剂,但其存在易受潮,吸收利用率低,排出量大而易污染环境等缺点。氨基酸螯合锰和蛋白质锰作为新型有机锰添加剂,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添加有机锰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生产中缺乏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发育的影响,对比添加无机锰和有机锰对肉鸡胫骨发育不良的预防效果。根据NRC(1994)标准配制基础日粮,测定锰含量为22 mg/kg,将其设为缺锰组日粮,其余各组在此测定基础上添加不同锰源至锰含量为60 mg/kg。1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为缺锰组(22 mg Mn/kg)、对照组(60 mg Mn/kg,Mn SO4)、甘氨酸锰组(60 mg Mn/kg,Gly-Mn)和蛋白锰组(60 mg Mn/kg,Pro-Mn)。饲喂42日龄,集中采样。收集生长过程中相关数据分析生长性能;采集胫骨测定胫骨长度、强度及生长板厚度,观察胫骨生长板的病理损伤程度;采集血清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采集肝脏、血清、肾脏、羽毛及粪便测定锰含量;采集胫骨生长板检测其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锰缺乏导致肉鸡料肉比升高,于饲养后期出现滑腱症,其余三组肉鸡发育良好,饲养过程中无腿病发生。但与对照组相比,两个有机锰添加组肉鸡体重略升高,料肉比略降低,但差异均不显着。(2)锰缺乏可引起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胫骨强度显着降低,胫骨生长板面积减小,生长板血管减少。与对照组相比,两个有机锰添加组肉鸡胫骨生长良好,胫骨长度以及强度显着增加,胫骨生长板发育良好。(3)锰缺乏显着降低锰在体内主要吸收部位(血清、肝脏、肾脏、胫骨、羽毛)及粪便中动态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机锰组特别是添加蛋白锰显着提高机体内各主要沉积器官中锰的含量,降低粪便中锰的排泄量。(4)锰缺乏导致肉鸡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氧化应激损伤。对比对照组(无机锰添加组),有机锰添加组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与对照组(无机锰添加组)相比,锰缺乏导致肉鸡胫骨生长板Mn SOD基因及蛋白水平显着下降,特别是Nrf2抗氧化应激通路基因及蛋白水平出现显着下调,但2个有机锰添加组显着上调胫骨生长板Nrf2抗氧化应激通路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胫骨的抗氧化能力。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锰缺乏导致肉鸡胫骨发育不良并介导氧化应激,有机锰特别是蛋白锰作为新型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能够显着提高料肉比,改善肉鸡胫骨发育不良,提高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机锰能促进锰在肉鸡体内的吸收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研究结果为有机锰在肉鸡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王传龙[2](2021)在《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不同水平钙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产指标、血液指标、骨发育指标及骨钙代谢利用标记物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等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敏感指标,评价了该生长阶段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的需要量。试验按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252只体重相近的22日龄商品代AA肉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各组饲粮钙水平分别为0.5、0.6、0.7、0.8、0.9、1.0和1.1%,各组非植酸磷水平均为0.31%。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饲粮钙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产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32);(2)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能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29);(3)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肉品质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8);(4)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中钙、磷及骨钙素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胫骨碱性磷酸酶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22),但对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增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线性升高(P<0.01);(5)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含量及抗压强度无显着影响(P>0.07),但对胫骨灰分钙含量、磷含量、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均有显着影响(P<0.02)。随着饲粮钙水平增加,胫骨灰钙、磷含量呈线性增高(P<0.04),而胫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1)。当饲粮钙水平为0.6%时,胫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达到平台;(6)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趾骨灰分磷含量无显着影响(P>0.24),但对趾骨灰分含量、灰分钙含量、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均有显着影响(P<0.04)。随着饲粮钙水平增加,趾骨灰分含量及矿物质含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3),而趾骨灰分钙含量和骨密度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3)。当饲粮钙水平为0.70%时,趾骨灰分含量、灰分钙含量及矿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当饲粮钙水平为0.6%时,趾骨骨密度达到平台;(7)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胫骨SOST(Sclerostion)及TRACP(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的m RNA表达水平无显着影响(P>0.18),但对ALP(Alkaline phosphatase)、OPG(Osteoprotegerin)、OC(Osteocalcin)、DMP-1(Dentinmateix protein-1)、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有显着影响(P<0.04)。随着饲粮钙水平增加,42日龄胫骨OPG、OC、DMP-1及BMP-2的m RNA表达水平均呈线性变化(P<0.01),而其ALP的m RNA表达水平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当饲粮钙水平为0.70%时,胫骨ALP的m 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值;(8)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胫骨ALP、OPG、OC、DMP-1、BMP-2、SOST、TRACP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着影响(P>0.46);(9)42日龄肉仔鸡胫骨矿物质含量、胫骨骨密度、趾骨矿物质含量、趾骨骨密度、趾骨灰分含量、趾骨灰分钙含量及胫骨ALP的m RNA表达水平7项指标是评价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的敏感指标。以上述所有敏感指标的最优断线、渐近线及二次曲线模型评价获得的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为0.55-0.72%。为满足22-42日龄肉仔鸡的所有骨骼发育及钙代谢需求,建议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钙需要量为0.72%,该建议量比相应阶段肉仔鸡的NRC(1994)和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推荐量(0.90%)低20%,对于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及减少钙对肉鸡饲粮适口性和其他养分吸收利用的不利影响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申仲健[3](2021)在《维生素K对北京鸭凝血功能、胫骨发育及盲肠菌群的营养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三个试验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K3对北京鸭胫骨质量指标、凝血时间、维生素K依赖蛋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筛选评价肉鸭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并得到育雏期北京鸭饲粮维生素K3适宜添加量,并从胫骨成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层面验证维生素K促进骨形成的分子机制,探究饲粮补充维生素K3对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盲肠菌属与胫骨发育之间的相关性,为肉鸭养殖生产中维生素K的合理使用和维生素K促进胫骨发育的营养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研究了维生素K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北京鸭胫骨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型饲粮为试验基础饲粮,设两种维生素K3源共13个饲粮处理组,其中,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和亚硫酸氢烟酰胺甲萘醌(MNB)为两种不同的维生素K3源,13个饲粮处理组包括1个饲喂基础饲粮的对照组,6个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添加组,6个亚硫酸氢烟酰胺甲萘醌(MNB)添加组。设6个维生素K3添加水平(0.5、1.0、2.0、4.0、6.0、8.0 mg/kg)。将832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按照每试验单元初始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共分为1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21天。结果表明:维生素K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两种维生素K3源对北京鸭胫骨质量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无显着性差异(P>0.05),维生素K3添加水平为2.0 mg/kg时,胫骨长度、脱脂重、灰分重、骨密度等胫骨质量指标显着提高(P<0.05);对照组血浆钙水平显着低于4.0 mg/kg MSB添加组和0.5 mg/kg MNB添加组(P<0.05),对照组血浆磷水平显着低于2.0、4.0、6.0、8.0 mg/kg MSB添加组和0.5、4.0、8.0 mg/kg MNB添加组(P<0.05);8 mg/kg维生素K3组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K3添加组血浆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K3添加水平为8.0 mg/kg时,胫骨成骨细胞标志基因STC2和维生素K依赖蛋白羧化酶标志基因GGCX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5),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试验二研究了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饲粮添加维生素K3对北京鸭凝血和胫骨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6个维生素K3添加水平(0.0、0.5、1.0、2.0、3.0、4.0 mg/kg),MSB为维生素K3源。将1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按照每试验单元初始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共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试验期为21天。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水平维生素K3对1~21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21日龄北京鸭胫骨骨密度、骨强度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1.0、2.0 mg/kg维生素K3组21日龄北京鸭胫骨骨韧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0 mg/kg维生素K3组骨骺软骨厚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1.0、2.0、3.0、4.0 mg/kg维生素K3组血清磷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对14日龄北京鸭凝血酶原时间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并采用折线模型估算育雏期北京鸭维生素K3适宜添加水平为2.00 mg/kg;对21日龄北京鸭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羧化不全骨钙素和羧化不全基质Gla蛋白等维生素K依赖蛋白均产生显着影响(P<0.05),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1.0、2.0、3.0、4.0 mg/kg维生素K3组血清基质Gla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饲粮添加维生素K3可显着上调胫骨成骨细胞标志基因STC2、OPG表达量(P<0.05),增强成骨细胞功能。试验三在试验二的基础上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K3对北京鸭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试验二对照组和2.0 mg/kg维生素K3添加组中各选取试验鸭6只,测定两组试验鸭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并在属水平上进行菌群与胫骨发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维生素K3可显着提高北京鸭盲肠拟杆菌属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维生素K3组魏斯氏菌、普雷沃氏菌属、葡萄球菌属、乳酸菌属相较对照组为优势菌属;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显示厚壁菌门可作为对照组生物生物标记物,拟杆菌门可作为维生素K3组的生物标记物;拟杆菌属与胫骨发育指标呈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改善北京鸭凝血功能和胫骨质量,通过参与羧化影响凝血酶原前体蛋白、骨钙素、基质Gla蛋白等维生素K依赖蛋白的调控,进而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和骨骼发育,还可诱导成骨细胞标志基因STC2和OPG表达量上调,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以14日龄北京鸭凝血酶原时间为评价指标,估算育雏期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2.00 mg/kg;并且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提高盲肠中拟杆菌属丰度,与胫骨发育呈显着正相关。
胡东硕[4](2021)在《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骼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不同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平衡模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组织矿物元素含量、胫骨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饲粮中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发育的关系,为完善饲粮中不同微量元素的组合用量在饲粮中的现有知识,提高养殖效益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雏鸡,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为:第1组在扣除饲粮中提供的可利用量后,以无机盐形式添加铜、铁、锰、锌至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肉鸡微量元素的推荐量;第2组铜、铁、锰、锌的添加量同于第1组,以有机络合物形式添加;第3组铜、铁、锰、锌的添加量为第2组的70%,以有机络合物形式添加;第4组按照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肉鸡微量元素的推荐量添加铜、铁、锰、锌,添加形式为有机络合物;第5组按照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肉鸡微量元素的推荐量添加铜、铁、锰、锌,添加形式为无机盐。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1)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1~21日龄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10),但显着影响22~42和1~42日龄的生长性能(P<0.10),其中第3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显着低于、耗料增重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10),第2组日增重显着高于第5组(P<0.10)。(2)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21日龄血清SOD、MDA、TG和GOT(P<0.10),其中四个处理组SOD活性均高于第5组(P<0.10),MDA均低于第5组(P<0.10);除第3组外其他三组TG含量和GOT活性均显着低于第5组(P<0.10),第3组与第5组或其他三组间TG含量和GOT活性差异不显着(P>0.10)。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42日龄血清MDA和GOT活性(P<0.10),其中第1组MDA含量显着高于除第3组外的其他各组(P<0.10),其他组间MDA含量均无差异(P>0.10);第2组和4组GOT活性显着低于第5组(P<0.10),第1和3组GOT活性与第5组间差异不显着(P>0.10)。(3)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腹脂率、肝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及胸腺指数影响显着(P<0.10),除第1组腹脂率与第5组无差异(P>0.10)外,其他三组腹脂率均低于第5组(P<0.10);第1组肝脏指数低于第4组(P<0.10),其他四组间无显着差异(P>0.10);第2组和4组胸腺指数高于第5组和其他两组(P<0.10),法氏囊指数也高于第1组和3组(P<0.10)。(4)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胸肌滴水损失和a*值(P<0.10),其中第2和4组胸肌滴水损失显着低于其他三组(P<0.10),第1组数值最高;第2和4组a*值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10),其他三组间胸肌a*值无显着差异(P>0.10)。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腿肌滴水损失、a*值和b*值(P<0.10),其中除第1组滴水损失和b*值与第5组无差异(P>0.10)外,其他三组两项指标均低于第5组(P<0.10);第2组a*值高于除第3组外的其他三组(P<0.10)。(5)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胫骨中Ca、Fe和Zn的含量(P<0.10),其中第2组钙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10),第1组钙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四组(P<0.10);第2组和4组的铁和锌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的三个组(P<0.10),两组间或其他三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10)。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肝脏Fe、Cu和Zn的含量(P<0.10),其中第2组和4组三个元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10)。(6)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显着影响胫骨骨密度和骨强度(P<0.10),其中第2组、3组、4组骨密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组(P<0.10);第2组和4组胫骨骨强度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10),其他组间无差异(P>0.10)。综上所述,第2组在各阶段肉仔鸡中表现出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最佳、降低腹脂率、提高肉品质、增加胫骨和肝脏灰分铁、锌含量及促进胫骨发育。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1~21日龄阶段采用饲粮中扣除原料元素利用量后添加复合氨基酸铜4.6 mg/kg、甘氨酸铁58.9 mg/kg、复合氨基酸锰114.6 mg/kg、复合氨基酸锌87.1 mg/kg的平衡模式;22~42日龄阶段采用饲粮中扣除原料元素利用量后添加复合氨基酸铜4.9 mg/kg、甘氨酸铁42.5 mg/kg、复合氨基酸锰95.2mg/kg、复合氨基酸锌67.8 mg/kg的平衡模式。
冯倩倩[5](2021)在《低蛋白饲粮中甘氨酸和胱氨酸水平及其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文中认为甘氨酸(Gly)在肉仔鸡低蛋白质(LP)饲粮中的促生长作用已成共识,但其具体机理尚不明晰。饲粮中胱氨酸(Cys)水平与Gly的促生长作用密切相关,二者的组合效应有待阐明。本研究在总含硫氨基酸满足需要量的条件下,确定了LP饲粮中Gly和Cys的适宜组合剂量,然后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LP饲粮中Gly和Cys的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为Gly和含硫氨基酸(SAA)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家禽业氮减排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一:富含Gly的肉仔鸡LP饲粮中Cys的适宜剂量研究。试验处理:正对照(PC)组为正常蛋白质饲粮;负对照(NC)组为降低4.5个百分点且添加1.06%Gly的LP饲粮;Cys组在NC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0.15%和0.20%的Cys。结果表明:添加Cys线性和二次提高了试验前期肉仔鸡平均体重(ABW)、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0.05%和0.10%Cys组肉仔鸡试验后期和全期F/G显着低于PC组(P<0.05)。42日龄肉仔鸡胸肌率(BMP)和腿肌率(LMP)随Cys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变化(P<0.05)。二次曲线拟合结果表明,LP饲粮中Cys添加量为0.08%~0.14%时,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最佳。各LP饲粮组肉仔鸡氮存留率(NRR)极显着高于PC组(P<0.01)。0.20%Cys组肉仔鸡21和42日龄血清尿酸(UA)含量显着低于PC组(P<0.05)。基于生长性能结果,选择PC组、NC组和NCC组(0.10%Cys组)进行后续分析。与NC组相比,NCC组血清苏氨酸、磷酸丝氨酸、谷氨酸和肌肽水平显着升高(P<0.05),蛋氨酸(Me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CC组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NMT)的m RNA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谷胱甘肽合成酶(GSS)的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本试验表明,在总含硫氨基酸和Gly满足需要量的条件下,LP饲粮中添加0.10%Cys可通过改变血清游离氨基酸代谢和肝脏SA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肉仔鸡生长。以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为判据,推荐肉仔鸡LP饲粮中Cys的适宜添加量为0.08%~0.14%(Cys占总含硫氨基酸的35%~41%)。试验二:富含Cys的肉仔鸡LP饲粮中Gly的适宜剂量研究。试验处理:PC组同试验一;NC组为降低4.5个百分点且添加0.10%Cys的LP饲粮;Gly组在NC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5%、0.70%、1.05%和1.40%的Gly。结果表明:添加Gly线性和二次提高了肉仔鸡各时期ABW(P<0.05),线性和二次提高了试验前期和全期ADG(P<0.05),线性和二次降低了试验前期和全期F/G(P<0.05);与NC组相比,0.70%和1.05%Gly组肉仔鸡试验后期ADG显着提高(P<0.05),F/G显着降低(P<0.05)。42日龄肉仔鸡BMP随Gly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和二次提高(P<0.05)。二次曲线拟合结果表明,LP饲粮中Gly添加量为0.70%~1.30%时,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最佳。与PC组相比,各LP饲粮组肉仔鸡NRR极显着提高(P<0.01),UA水平显着降低(P<0.05)。基于生长性能结果,选择PC组、NC组(0.10%Cys)和NCG组(0.10%Cys+0.70%Gly)进行后续分析。与NC组相比,NCG组血清中Gly、丝氨酸(Ser)和苯丙氨酸水平显着升高(P<0.05),精氨酸(P=0.071)和牛磺酸(P=0.096)水平有提高趋势。NCG组半胱氨酸亚磺酸脱羧酶(CSAD)的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NC组(P<0.05)。本试验表明,在总含硫氨基酸满足需要量且Cys适宜的条件下,LP饲粮中添加0.70%或1.05%Gly能通过改变机体代谢,上调CSAD的m RNA表达量,提高血清中Gly、Ser、苯丙氨酸、精氨酸和牛磺酸的含量,从而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以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为判据,推荐肉仔鸡LP饲粮中Gly的适宜添加量为0.70%~1.30%(饲粮总Gly+Ser含量为1.62%~2.57%)。试验三:基于代谢组学研究LP饲粮中Gly与Cys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基于试验二生长性能结果,选择PC组、NC组(0.10%Cys)和NCG组(0.10%Cys+0.70%Gly)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利用T检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筛选组间的差异代谢物(P<0.05,变量权重值(VIP)>1),并作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PC组相比,NC组氨基酸(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等)和脂质(二十碳五烯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等)等代谢物水平显着提高(P<0.05),而精胺、亚油酸和白三烯C4等代谢物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CG组二甲基异咯嗪、亚油酸、精胺和白三烯C4等代谢物水平显着提高(P<0.05),而5’-甲硫腺苷等代谢物水平显着降低(P<0.05)。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PC组相比,NC组氨基酸代谢(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等)、脂质代谢(鞘脂代谢等)和Fox O信号通路等显着上调(P<0.05);与NC组相比,NCG组核黄素代谢和亚油酸代谢显着上调(P<0.05),β-丙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有上调趋势(0.05≤P<0.10)。本试验表明,LP饲粮中适宜组合Gly和Cys能改变肉仔鸡肝脏代谢产物(亚油酸、二甲基异咯嗪和精胺等),并通过调控亚油酸、核黄素、谷胱甘肽和β-丙氨酸等代谢途径,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综上,LP饲粮(较正常蛋白质饲粮降低4.5个百分点粗蛋白)中添加适宜组合的Gly和Cys(0.10%Cys+0.70%Gly)可上调肝脏CSAD的m RNA表达量,提高血清中Gly、Ser、苯丙氨酸、精氨酸和牛磺酸的水平,并通过调控肝脏亚油酸、核黄素、谷胱甘肽和β-丙氨酸等代谢途径,促进肉仔鸡生长。
徐逸男[6](2020)在《饲粮钙、磷及锰水平对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狐是珍贵的特种经济动物,其毛皮性能优良,可制作各种高档裘皮产品。矿物质营养是动物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类营养物质,其中钙、磷和锰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参与骨骼发育并且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毛皮动物蓝狐钙、磷和锰营养研究报道很少,适宜我国本土化的蓝狐各个不同生理时期的钙、磷和锰适宜需要量没有标准。此外,钙、磷和锰对蓝狐生产性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尚不明确,评价蓝狐钙、磷和锰营养生物学利用率的敏感指标有待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及转录组学方法评估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和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生化指标和毛皮质量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饲粮锰来源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搭配蓝狐日粮,确定适宜的钙、磷和锰添加水平提供科学支持。试验一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3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35只60日龄育成期的蓝狐公狐(平均体重±标准差,1.93±0.27 kg)随机分成9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钙磷比恒定为1.5/1,9组饲粮分别包含3个钙水平0%、0.4%和0.8%,和3个维生素D3水平1000、2000和4000IU·kg-1。基础饲粮中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0.8%与327 IU·kg-1。所以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0.8%与1327 IU·kg-1、0.8%与2327 IU·kg-1、0.8%与4327 IU·kg-1、1.2%与1327 IU·kg-1、1.2%与2327 IU·kg-1、1.2%与4327 IU·kg-1、1.6%与1327 IU·kg-1、1.6%与2327 IU·kg-1、1.6%与4327 IU·kg-1。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期60 d。该部分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和V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的生长性能有显着影响(P<0.05);(2)钙的水平对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有正向线性影响(P<0.05);(3)随着钙添加水平的升高脂肪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P<0.05);(4)钙水平线性增加了净蛋白利用率但降低了钙磷的消化率(P<0.05);(5)饲粮钙和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的食入氮、氮沉积、净蛋白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高剂量的钙对维生素D3在氮沉积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上有相互促进作用(P<0.05);(6)在粪磷方面,高剂量的钙对维生素D3有拮抗作用(P<0.05)。育成期固定为1.5/1的钙磷比条件下,育成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4-0.8%、维生素D32000 IU·kg-1时即总钙1.2-1.6%、维生素D32327 IU·kg-1较为适宜。试验二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3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35只120日龄冬毛期蓝狐公狐(平均体重±标准差,4.03±0.25 kg)随机分成9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钙磷比恒定为1.4/1。9组饲粮钙与维生素D3水平同试验一。试验预饲期10天,试验期87天。该部分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水平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皮张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钙水平的增加冬毛期蓝狐的生长性能线性下降(P<0.05);(2)钙水平降低了营养物质消化率(P<0.05);(3)钙水平提高了粪钙粪磷含量降低了磷的消化率(P<0.05);(4)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的交互作用对钙磷消化率有显着影响(P<0.05);(5)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体长显着降低(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时,蓝狐体长最大;(6)维生素D3水平对蓝狐体长和皮长均无显着影响(P>0.05);(7)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胫骨钙含量显着提高(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8%时,蓝狐胫骨钙含量最高;(8)维生素D3水平对蓝狐胫骨灰分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9)饲粮钙的添加显着降低了心脏和肝脏指数(P<0.05)。冬毛期固定为1.4/1的钙磷比条件下,冬毛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0.4%、维生素D31000 IU·kg-1时即总钙0.8-1.2%、维生素D31327IU·kg-1较为适宜。试验三饲粮钙磷对蓝狐骨髓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以本试验冬毛期蓝狐维生素D3最适宜添加量为1000 IU·kg-1的结果为依据,选取试验二中维生素D3添加量为1000 IU·kg-1时3个钙水平0%、0.4%和0.8%的每组3只蓝狐为研究对象。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取胫骨的骨髓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该部分试验旨在揭示饲粮钙磷对蓝狐生产性能影响的部分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COG、K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32,499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基于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利用edge R的程序分析,其中两个参数分别为FDR=0.05和FC=2,结果发现转录组中有差异基因1085个,其中上调基因650个,下调基因435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式聚类、功能注释以及富集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O数据库的样品组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RNA-引导的DNA生物合成过程、果糖1,6酮糖代谢过程、甘油分解过程、液泡质子转运V型ATP酶复合物组装等功能是富集分析中显着性最高的几个功能。在COG分类图中差异基因多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和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上富集的基因最多。利用q PCR法对10个基因表达水平验证。结果表明q PCR法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试验四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确定钙磷添加量的基础上,试验分为7组,设2种锰源(硫酸锰和氨基酸螯合锰)和3个锰水平(20、40、6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56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蓝狐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探讨锰水平和锰源对蓝狐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锰添加水平增加,育成期蓝狐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干物质摄入量及干物质消化率在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60 mg/kg有机锰添加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P消化率最高(P<0.05),但与有机螯合锰40 mg/kg添加组无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发现育成期固定为1.5/1的钙磷比条件下,育成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4-0.8%、维生素D32000 IU·kg-1时即总钙1.2-1.6%、维生素D32327 IU·kg-1较为适宜。(2)冬毛期固定为1.4/1的钙磷比条件下,冬毛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0.4%、维生素D31000 IU·kg-1时即总钙0.8-1.2%、维生素D31327 IU·kg-1较为适宜,能提高蛋白质和磷的利用率降低粪钙和粪磷的排出量,从而改善环境。(3)饲粮钙磷水平影响蓝狐生产性能分子机制中,功能基因涉及RNA-引导的DNA生物合成过程、果糖1,6酮糖代谢过程、甘油分解过程、液泡质子转运V型ATP酶复合物组装等;(4)蓝狐育成期饲粮1.5/1的钙磷比条件下,总钙为1.40%时,有机锰的适宜添加量为40mg/kg。
蒋守群,李龙,苟钟勇,王一冰,林厦菁,蒋宗勇[7](2020)在《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总结了关于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从其能量、粗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需要等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总体来讲,近年在营养需要量方面研究重要突破在于提出了不同品种类型黄羽肉鸡能量需要量动态模型;从研究方法上,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量研究正朝精细化方向发展,但在净能需要量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等方面仍需大量深入研究。
王言[8](2020)在《不同锰源及添加水平对母猪和仔猪锰营养代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锰对动物的物质代谢、免疫、生殖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整个机体的代谢活动过程中都担任重要角色。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的有效利用,本课题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低水平的蛋氨酸锰(Mn-Met)、硫酸锰(MnSO4)与混合锰,对妊娠后期、哺乳期母猪,以及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妊娠后期母猪锰的适宜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体况良好、妊娠期80天、34胎次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共48头,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锰源);试验组2添加15 mg/kg MnSO4;试验组3添加10.5 mg/kg MnSO4+4.5 mg/kg Mn-Met;试验组4添加7.5 mg/kg MnSO4+7.5mg/kg Mn-Met;试验组5添加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试验组6添加25mg/kg MnSO4(以锰含量计)。每个组均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测定母猪的体况变化、初乳成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仔猪的生长发育、血液和组织生理生化指标和相关组织锰沉积规律。试验有妊娠期与哺乳期两个阶段,试验期划分为预试期5d,妊娠期34d,哺乳期21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及水平的Mn对母猪妊娠期与哺乳期的背膘厚度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仔猪初生、7日与14日龄的平均体重以及心脏、肝脏的器官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Mn后均显着提高了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血清中TP、ALB、TCHO、T-SOD和Mn-SOD水平(P<0.05);显着降低了血清中MDA水平(P<0.05);显着提高了仔猪初生与21日龄的血清中ALP活性,TP、ALB和TCHO、MDA、T-SOD和Mn-SOD的变化与母猪相一致,以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处理组变化最为显着(P<0.05)。此外,添加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和添加25 mg/kg MnSO4显着提高21日龄仔猪心脏、肝脏中Mn-SOD活性(P<0.05)。饲粮添加锰,显着提高了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与仔猪(初生和断奶)的抗氧化能力。饲粮中添加7.5 mg/kg MnSO4+7.5 mg/kg Mn-Met、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和25 mg/kg MnSO4显着提高初生仔猪跖骨中Mn的沉积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的Mn显着提高初生仔猪心脏和肝脏Mn的沉积,并以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组含量最高(P<0.05),此外21日龄仔猪血清中Mn水平也有上升趋势(0.05<P<0.1)。不同来源及水平的Mn对母猪的初乳、10天常乳与21天常乳中Mn含量无显着影响。饲粮添加锰,显着提高初生仔猪跖骨、心脏与肝脏的Mn沉积量。饲粮中添加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和25 mg/kg MnSO4显着提高初乳中IgG、IgA和IgM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7.5 mg/kg MnSO4+7.5 mg/kg Mn-Met、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和25 mg/kg MnSO4显着提高初生仔猪血清中IgG含量,另外IgA含量有上升趋势(0.05<P<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Mn可以显着提高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并可以影响仔猪;母猪饲粮中添加Mn可以显着提高仔猪的初生、7日与14日平均体重和Mn的沉积能力,有益于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提高;有机Mn与无机Mn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无机Mn,并且高水平添加组优于低水平添加组,在本试验中,添加4.5 mg/kg MnSO4+10.5 mg/kg Mn-Met效果最好。
杨云峰[9](2020)在《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钙水平的玉米-豆粕实用型饲粮,观测其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骨骼性能指标及胫骨中与钙利用相关的酶和蛋白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筛选特异敏感功能性指标,用以评价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钙需要量,为肉仔鸡生产中合理补充钙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20只1日龄商品代AA肉公雏,按体重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参照美国NRC(1994)和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规定的0-3周肉鸡饲粮钙推荐量1.0%,将饲粮钙水平设置为0.60、0.70、0.80、0.90、1.00、1.10和1.20%,各处理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均保持在0.39%。试验期21天。肉仔鸡保持24小时恒定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耗料/增重比、死亡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平均日增重随饲粮钙水平升高显着降低(P<0.01)。(2)饲粮钙水平不影响血清和胫骨中钙磷含量(P>0.05),但显着影响血清和胫骨中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P<0.05)。(3)饲粮钙水平对中趾灰分含量和骨矿物质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显着影响胫骨灰分含量、骨矿物质含量、胫骨和中趾骨骨骨密度(P<0.05),中趾骨灰分中钙含量随饲粮钙水平升高呈线性增加(P<0.05)。(4)饲粮钙水平对胫骨中ALP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P>0.05),但显着降低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mRNA表达水平(P<0.05)。(5)胫骨中OPG、OC、B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不受饲粮钙水平的影响(P>0.05),但ALP的蛋白表达水平随饲粮钙水平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研究发现,肉仔鸡日增重随着饲粮钙水平增加而明显下降,其最佳生长所需的饲粮钙水平约为0.60%;血清和胫骨ALP活性、胫骨灰分含量、胫骨骨强度、胫骨和中趾骨骨密度、胫骨ALP蛋白表达水平可用于评价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的需要量,用以上这些特异敏感功能性指标分别与饲粮钙水平拟合的最佳断线、二次曲线模型获得的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钙需要量为0.80-1.00%;为满足肉仔鸡骨骼发育的需求,建议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钙需要量为1.00%,此与相应阶段肉仔鸡的NRC(1994)和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推荐量(1.00%)相一致。以上饲粮钙需要量水平可分别使肉仔鸡获得最佳生长和骨骼发育,因而对于确保现代肉仔鸡的健康和高效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陈媛婧[10](2020)在《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耗水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钠和氯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对调节酸碱平衡、水盐代谢、维持机体渗透压、保证营养物质适宜的代谢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禽饲粮的配制上应对钠、氯适宜添加水平加以重视,但此类研究在鹅上还很少。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实用日粮为基础,选用多种钠盐、氯盐,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和29-70日龄2个阶段仔鹅生长性能、耗水量以及饲料养分利用率等的影响,以期探明不同阶段仔鹅饲粮钠和氯的适宜添加水平,为饲粮科学配制和肉鹅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由三部分构成。试验一研究了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等的影响。选用同一批出雏、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江南白鹅公雏70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试验期为28天。试验二研究了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产性能等的影响。选用29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江南白鹅公鹅43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期为42天。试验一、试验二均采用两因素3×3析因设计,设置3个钠添加水平(0.10%、0.15%、0.20%)和3个氯添加水平(0.15%、0.20%、0.25%),共制备9种饲粮。试验三研究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在试验二结束时(70日龄),分别从0.10%钠×0.15%氯、0.10%钠×0.25%氯、0.20%钠×0.15%氯和0.20%钠×0.25%氯等4个处理组中每组随机选取6只仔鹅,单独饲养于不锈钢代谢笼中,原处理组饲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一周后,连续3天,准确记录每只鹅的采食量和饮水量,并收集全部排泄物。试验一的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钠和氯水平显着影响了仔鹅28日龄体重、1-28日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两者间存在极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低水平的钠、氯造成的不利影响更显着;(2)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耗水量及28日龄仔鹅器官指数没有显着影响(P>0.05);(3)饲粮钠水平及钠、氯互作效应对血清尿素氮(UN)有显着影响(P<0.05),且随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P<0.05)。饲粮氯水平及钠、氯互作效应显着影响了血清肌酐(CR)和尿酸(UA)含量(P<0.05),且随氯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5)。(4)钠、氯水平对血清Na+和Cl-含量产生显着影响(P<0.05),且钠和氯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血清Na+和Cl-含量随饲粮钠、氯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5)。试验二的结果表明:(1)饲粮钠、氯水平及其互作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影响(P>0.05);(2)随着钠水平的提高,63和70日龄的仔鹅平均耗水量显着升高(P<0.05),随着氯水平的提高,56、63和70日龄的仔鹅平均耗水量显着升高(P<0.05),0.20%钠×0.25%氯处理组耗水量最高;(3)饲粮钠、氯水平及其互作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没有影响(P>0.05);(4)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随饲粮钠水平的升高而显着增加(P<0.05),HGB含量和血细胞比容(HCT)与饲粮氯水平呈显着二次曲线关系(P<0.05);(5)饲粮钠水平对仔鹅血清Ca2+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0.10%钠水平血清Ca2+含量最高,随着饲粮钠含量的升高,血清Mg2+水平显着降低(P<0.05),随着饲粮氯水平的升高,血浆Zn2+含量显着升高(P<0.05);(6)饲粮钠、氯水平显着影响空肠隐窝深度(P<0.05),但对其他消化道指标没有显着影响(P>0.05);(7)饲粮钠、氯水平的提高显着降低仔鹅胫骨强度(P<0.05)且有显着降低胫骨钙含量的趋势(P=0.070)。试验三的结果表明:(1)饲粮高钠高氯显着提高了仔鹅的排泄物含水率(P<0.05);(2)钠、氯水平对仔鹅排泄物中Na、Cl、Ca和P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钠水平显着提高了仔鹅对Na的利用率(P<0.05);(3)饲粮钠、氯水平对仔鹅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利用率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添加范围内,低水平的钠和氯会对1-28日龄仔鹅的生长性能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也未影响耗水量,建议钠含量不低于0.15%,推荐量为0.20%,氯含量0.20%~0.25%,推荐量为0.20%。对于29-70日龄的仔鹅,钠、氯并未对其产生显着影响,但高水平的钠和氯会增加育成期仔鹅的耗水量和排泄物含水率,本着环保和节约水资源的理念,推荐钠和氯含量分别为0.15%和0.15%。
二、饲粮不同锰水平对肉仔鸡生长腿病发生率和某些血浆生化指标与免疫参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粮不同锰水平对肉仔鸡生长腿病发生率和某些血浆生化指标与免疫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锰源预防肉鸡胫骨发育不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肉鸡生产中的腿病发病现状 |
1.2 肉鸡腿病发病因素 |
1.2.1 感染性因素 |
1.2.2 非感染性因素 |
1.3 肉鸡胫骨发育不良 |
1.4 胫骨的发育 |
1.4.1 肉鸡胫骨的生长特点 |
1.4.2 胫骨生长板结构 |
1.4.3 软骨细胞发育及作用 |
1.5 影响胫骨发育不良的因素 |
1.5.1 环境因素 |
1.5.2 中毒因素 |
1.5.3 管理因素 |
1.5.4 营养因素 |
1.6 锰 |
1.6.1 锰的生物学功能 |
1.6.2 锰与肉鸡生长发育 |
1.6.3 锰与肉鸡骨骼发育 |
1.6.4 锰与酶的关系 |
1.6.5 锰与生殖功能 |
1.7 锰在体内的代谢规律 |
1.7.1 锰在体内的吸收及分布 |
1.7.2 影响锰吸收的因素 |
1.7.3 锰的排泄 |
1.8 肉鸡生产中不同锰源的应用现状 |
1.8.1 肉鸡生产中锰的添加现状 |
1.8.2 有机锰化学性质 |
1.8.3 有机锰吸收特点 |
1.8.4 肉鸡添加不同锰源对机体的利用率研究 |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场地 |
2.1.2 饲料日粮配置 |
2.1.3 试验动物饲养 |
2.1.4 生产指标的记录 |
2.1.5 样品采集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相关试剂的配制 |
2.4.1 组织固定液配置方法 |
2.4.2 10× Western Blot电泳缓冲液配制方法 |
2.4.3 10× Western Blot转膜缓冲液配制方法 |
2.4.4 10× TBS溶液配制方法 |
2.4.5 1 ×TBST工作液配制方法 |
2.4.6 30%丙烯酰胺配制方法 |
2.4.7 10%SDS配制方法 |
2.4.8 10%过硫酸铵(APS)配制方法 |
2.4.9 5 %脱脂奶粉封闭液配制方法 |
2.5 试验方法 |
2.5.1 RT-PCR操作步骤 |
2.5.1.1 总RNA的提取步骤 |
2.5.1.2 转录步骤(罗氏20μL经典体系) |
2.5.1.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5.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5.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3 HE染色方法 |
2.5.4 Western Blot样品制备、电泳及显影 |
2.5.5 锰含量检测 |
2.5.6 胫骨强度测定方法 |
2.5.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1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形态发育的影响 |
3.1.2 添加不同锰源对不同阶段肉鸡体重的影响 |
3.1.3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发育指标的影响 |
3.2.1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形态的影响 |
3.2.2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长度的影响 |
3.2.3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生长板厚度的影响 |
3.2.4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强度的影响 |
3.3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软骨发育的影响 |
3.4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4.1 氧化应激终产物MDA水平的变化 |
3.4.2 锰参与调节相关酶类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
3.4.3 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5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各组织器官中锰含量的影响 |
3.6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粪便中锰动态排泄状况的影响 |
3.7 胫骨生长板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 |
3.8 胫骨生长板中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状况 |
4.讨论 |
4.1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胫骨发育的影响 |
4.3 添加不同锰源对锰生物学效价的影响 |
4.4 添加不同锰源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钙的生理学功能 |
1.2 钙的吸收调节及排泄 |
1.3 骨骼生长发育 |
1.4 双能X线吸收法在畜禽钙需要量研究中的应用 |
1.5 骨钙代谢利用标记物在畜禽钙需要量研究中的应用 |
1.6 钙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和经典估测试验 |
1.7 肉鸡钙需要量研究进展 |
1.8 现阶段肉鸡钙需要量研究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 |
2.1 背景目的及科学假说 |
2.1.1 试验背景及科学假说 |
2.1.2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2.3 试验饲粮 |
2.2.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5 样品分析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饲粮钙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能的影响 |
2.4.3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
2.4.4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指标和胫骨ALP及TRACT活性的影响 |
2.4.5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中趾骨骨骼参数的影响 |
2.4.6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胫骨骨骼参数的影响 |
2.4.7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胫骨中骨钙代谢利用标记物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8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胫骨中骨钙代谢利用标记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9 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模型 |
2.5 讨论 |
2.5.1 饲粮钙水平对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5.2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能的影响 |
2.5.3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
2.5.4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及胫骨灰分钙磷含量的影响 |
2.5.5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胫骨和趾骨性能的影响 |
2.5.6 饲粮钙水平对42日龄肉仔鸡骨钙代谢利用标记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7 根据最佳拟合曲线模型评价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的结果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主要创新点 |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维生素K对北京鸭凝血功能、胫骨发育及盲肠菌群的营养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维生素K的分类与特性 |
1.1.1 维生素K的概念和分类 |
1.1.2 维生素K的特性 |
1.2 维生素K的吸收与代谢 |
1.2.1 维生素K的吸收和转运 |
1.2.2 维生素K循环 |
1.2.3 维生素K的分解代谢 |
1.3 维生素K的生理作用 |
1.3.1 凝血作用 |
1.3.2 参与骨代谢 |
1.3.3 抑制血管钙化 |
1.4 维生素K与肠道菌群 |
1.4.1 微生物合成维生素 K_2 |
1.4.2 肠道菌群对维生素K生理功能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北京鸭胫骨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1.2 试验饲粮 |
2.1.3 测定指标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1~21 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2.2.2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形态和重量的影响 |
2.2.3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密度的影响 |
2.2.4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骨代谢相关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5 不同维生素 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血浆维生素 K依赖蛋白的影响 |
2.2.6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STC2和GGCX表达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1~21 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2 维生素K_3源及不同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质量及骨代谢相关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维生素 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血浆维生素 K依赖蛋白的影响 |
2.3.4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STC2和GGCX表达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饲粮添加维生素K_3对北京鸭凝血和胫骨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3.1.2 试验饲粮 |
3.1.3 测定指标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14 日龄北京鸭凝血时间的影响 |
3.2.2 不同维生素 K_3添加水平对14 日龄北京鸭血清维生素 K依赖蛋白的影响 |
3.2.3 育雏期北京鸭维生素K_3需要量估算 |
3.2.4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1~21 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5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发育指标的影响 |
3.2.6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软骨发育的影响 |
3.2.7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骨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8 不同维生素 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血清维生素 K依赖蛋白的影响 |
3.2.9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细胞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14 日龄北京鸭凝血时间的影响 |
3.3.2 不同维生素 K_3添加水平对北京鸭血清维生素 K依赖蛋白的影响 |
3.3.3 育雏期北京鸭维生素K_3需要量估算 |
3.3.4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1~21 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5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发育的影响 |
3.3.6 不同维生素K_3添加水平对21 日龄北京鸭胫骨细胞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饲粮添加维生素K_3对北京鸭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和样品采集 |
4.1.2 总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3 PE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1.4 原始数据的优化 |
4.1.5 OUT聚类和分类学分析 |
4.1.6 OUT水平的物种分析 |
4.1.7 门、科、属水平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
4.1.8 盲肠菌群与胫骨发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1.9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盲肠微生物OTU聚类和多样性分析 |
4.2.2 维生素K_3对盲肠微生物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的影响 |
4.2.3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
4.2.4 盲肠菌群与胫骨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维生素K_3对盲肠微生物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的影响 |
4.3.2 盲肠菌群与胫骨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同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 |
1.1.1 铜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 |
1.1.2 铁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 |
1.1.3 锰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 |
1.1.4 锌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 |
1.2 不同有机微量元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
1.3 试验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的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2 试验动物 |
2.2.3 试验材料 |
2.2.4 试验饲粮 |
2.2.5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6 样品分析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4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胸肌、腿肌肉品质的影响 |
2.3.5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胫骨和肝脏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2.3.6 不同微量元素的添加模式对肉仔鸡胫骨发育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低蛋白饲粮中甘氨酸和胱氨酸水平及其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肉仔鸡LP饲粮的研究进展 |
1.1.1 理想氨基酸模式(IAAP) |
1.1.2 肉仔鸡LP饲粮的研究与应用 |
1.1.3 肉仔鸡LP饲粮的研究展望 |
1.2 肉仔鸡Gly营养研究进展 |
1.2.1 Gly的发现及分子结构特性 |
1.2.2 Gly的合成、代谢、转运及生理功能 |
1.2.3 Gly与 SAA代谢的关系 |
1.2.4 Gly在肉仔鸡LP饲粮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目的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含Gly的肉仔鸡LP饲粮中Cys的适宜剂量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
2.2.3 饲养管理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胴体组成的影响 |
2.3.3 基于回归模型对肉仔鸡LP饲粮中Cys需要量的估算 |
2.3.4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氮代谢的影响 |
2.3.5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6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2.3.7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肝脏SA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胴体组成的影响 |
2.4.3 基于回归模型对肉仔鸡LP饲粮中Cys添加量的估算 |
2.4.4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氮代谢的影响 |
2.4.5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6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2.4.7 LP饲粮中添加Cys对肉仔鸡肝脏SA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富含Cys的肉仔鸡LP饲粮中Gly的适宜剂量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
3.2.3 饲养管理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胴体组成的影响 |
3.3.3 基于回归模型对肉仔鸡LP饲粮中Gly需要量的估算 |
3.3.4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氮代谢的影响 |
3.3.5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6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3.3.7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肝脏SA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胴体组成的影响 |
3.4.3 基于回归模型对肉仔鸡LP饲粮中Gly需要量的估算 |
3.4.4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氮代谢的影响 |
3.4.5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6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3.4.7 LP饲粮中添加Gly对肉仔鸡肝脏SA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LP饲粮中Gly与 Cys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
4.2.3 饲养管理 |
4.2.4 肝脏代谢组学检测与分析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肝脏LC-MS代谢组多元统计分析 |
4.3.2 肝脏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3.3 肝脏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
4.3.4 肝脏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饲粮钙、磷及锰水平对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蓝狐及其养殖概况 |
1.2 毛皮动物及蓝狐矿物质营养研究进展 |
1.2.1 毛皮动物钙和磷营养 |
1.2.2 维生素D_3对毛皮动物钙、磷营养的影响 |
1.2.3 甲状旁腺激素毛皮动物钙、磷营养的影响 |
1.2.4 降钙素毛皮动物钙、磷营养的影响 |
1.2.5 毛皮动物锰营养 |
1.3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营养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转录组测序 |
1.3.2 转录组测序在营养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
1.4 PPAR通路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1 试验动物与及分组 |
2.1.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1.5 试验方法 |
2.1.6 数据统计分析 |
2.2 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动物与及分组 |
2.2.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2.3 饲养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5 试验方法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2.3 饲粮钙磷对蓝狐骨髓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 |
2.3.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3.2 样品采集 |
2.3.3 试验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1 试验动物与及分组 |
2.4.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4.3 饲养管理 |
2.4.4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4.5 试验方法 |
2.4.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消化率的影响 |
3.1.3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
3.1.4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
3.1.5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6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血清激素的影响 |
3.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消化率的影响 |
3.2.3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
3.2.4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
3.2.5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6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血清激素的影响 |
3.2.7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毛皮质量的影响 |
3.2.8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皮张长度的影响 |
3.2.9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胫骨发育的影响 |
3.2.10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脏器指数的影响 |
3.2.1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 钙磷对蓝狐骨髓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 |
3.3.1 RNA质量检测结果 |
3.3.2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3.3.3 组装结果统计 |
3.3.4 测序数据与组装结果的比对统计 |
3.3.5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 |
3.3.6 Unigene功能注释 |
3.3.7 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8 差异表达分析 |
3.3.9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3.10 荧光定量PCR验证 |
3.4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1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饲粮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3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
3.4.4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血清指标的影响 |
3.4.5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锰代谢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消化率的影响 |
4.1.3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
4.1.4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
4.1.5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6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育成期蓝狐血清激素的影响 |
4.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消化率的影响 |
4.2.3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氮代谢的影响 |
4.2.4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
4.2.5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6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血清激素的影响 |
4.2.7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毛皮质量的影响 |
4.2.8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皮张长度的影响 |
4.2.9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胫骨发育的影响 |
4.2.10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脏器指数的影响 |
4.2.11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冬毛期蓝狐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4.3 钙磷及维生素D_3对蓝狐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荧光定量PCR验证 |
4.4 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能量需要量及其预测模型 |
2 CP需要量 |
3 氨基酸需要量及其平衡模式 |
3.1 赖氨酸需要量 |
3.2 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
3.3 氨基酸平衡比例与低蛋白质饲粮 |
4 矿物元素需要量 |
4.1 钠与氯 |
4.2 钙与磷 |
4.3 微量元素需要量 |
5 维生素需要量 |
5.1 维生素A |
5.2 维生素D3 |
5.3 维生素E |
5.4 核黄素(维生素B2) |
5.5 烟酸 |
5.6 胆碱 |
6 小结 |
(8)不同锰源及添加水平对母猪和仔猪锰营养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锰的营养生理作用 |
1.1.1 锰与脂肪 |
1.1.2 锰与酶 |
1.1.2.1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
1.1.2.2 锰激活酶 |
1.1.3 锰与免疫系统 |
1.1.4 锰与生产性能 |
1.1.5 锰与生长性能 |
1.1.6 锰与抗氧化 |
1.1.7 锰缺乏 |
1.1.8 锰中毒 |
1.2 锰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 |
1.2.1 锰分布 |
1.2.2 锰吸收运输代谢 |
1.2.3 锰的形式与来源 |
1.2.4 影响锰利用的因素 |
1.3 锰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
1.3.1 锰在猪中的研究进展 |
1.3.2 锰在禽类上的研究进展 |
1.4 有机微量元素的优势 |
1.4.1 安全性强,稳定性好 |
1.4.2 生物学利用率高 |
1.4.3 有机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 |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试验设计 |
2.4 饲粮组成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与仔猪的生长性能 |
2.5.2 血液指标测定 |
2.5.2.1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2.2 血清抗氧化指标 |
2.5.3 微量元素测定 |
2.5.4 肝脏、心脏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数据分析 |
3.1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背膘厚度的影响 |
3.2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脏器指数的影响 |
3.3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仔猪血清生化酶的影响 |
3.5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仔猪血清生化产物的影响 |
3.6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跖骨、肌肉锰沉积量的影响 |
3.7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出生仔猪器官锰沉积量的影响 |
3.8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血清锰含量的影响 |
3.9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血清锰含量的影响 |
3.10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乳中锰含量的影响 |
3.11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妊娠后期母猪粪中锰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12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13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心脏、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14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心脏、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15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16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背膘厚度的影响 |
4.2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脏器指数的影响 |
4.3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仔猪血清生化酶的影响 |
4.5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仔猪血清生化产物的影响 |
4.6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初生仔猪组织锰沉积量的影响 |
4.6.1 对仔猪骨、肌肉锰沉积量的影响 |
4.6.2 对不同器官锰沉积的影响 |
4.6.3 对血清锰含量的影响 |
4.6.4 对乳汁锰沉积的影响 |
4.7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8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仔猪肝脏、心脏抗氧化的影响 |
4.9 不同锰源及水平对母猪初乳与初生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5 总体结论及创新点 |
5.1 总体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6 参考文献 |
(9)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钙的生理学作用 |
1.2 钙的吸收利用与代谢调节 |
1.3 钙的营养需要量 |
1.3.1 钙需要量研究方法 |
1.3.2 肉鸡钙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
1.3.3 钙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
1.4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2 试验动物 |
2.2.3 试验饲粮 |
2.2.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5 样品分析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死亡率的影响 |
2.4.2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血清指标和胫骨ALP活性影响 |
2.4.3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胫骨骨骼参数的影响 |
2.4.4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中趾骨骨骼参数的影响 |
2.4.5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钙代谢相关酶或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6 饲粮钙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钙代谢相关酶或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5 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3.1 主要结论 |
3.2 主要创新点 |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耗水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钠、氯的生理功能及代谢 |
1.1 钠、氯的营养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1.2 钠、氯在家禽体内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
1.3 钠、氯与家禽饲粮电解质平衡的关系 |
1.4 钠、氯与家禽机体酸碱平衡的关系 |
1.5 钠、氯的缺乏与过量 |
2 钠、氯在家禽中的研究现状 |
2.1 钠、氯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钠、氯对家禽饮水量和排泄物含水率的影响 |
2.3 钠、氯对家禽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2.4 钠、氯对家禽代谢疾病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耗水量、器官指数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设计与饲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耗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钠、氯水平对28日龄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钠、氯水平对28日龄仔鹅血液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钠、氯水平对1-28日龄仔鹅耗水量的影响 |
3.3 不同钠、氯水平对28日龄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钠、氯水平对28日龄仔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产性能、耗水量、血液指标、消化道指标和胫骨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设计与饲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耗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2.4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
2.5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血液指标的影响 |
2.6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消化道指标的影响 |
2.7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胫骨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钠、氯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耗水量的影响 |
3.3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
3.5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血液指标的影响 |
3.6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消化道指标的影响 |
3.7 不同钠、氯水平对70日龄仔鹅胫骨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排泄物含水率的影响 |
2.2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矿物元素利用率的影响 |
2.3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常规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排泄物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矿物元素利用率的影响 |
3.3 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常规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饲粮不同锰水平对肉仔鸡生长腿病发生率和某些血浆生化指标与免疫参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锰源预防肉鸡胫骨发育不良的应用研究[D]. 唐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22-42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D]. 王传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维生素K对北京鸭凝血功能、胫骨发育及盲肠菌群的营养调控研究[D]. 申仲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骼发育的影响[D]. 胡东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5]低蛋白饲粮中甘氨酸和胱氨酸水平及其组合效应促进肉仔鸡生长的机理[D]. 冯倩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饲粮钙、磷及锰水平对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徐逸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J]. 蒋守群,李龙,苟钟勇,王一冰,林厦菁,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10)
- [8]不同锰源及添加水平对母猪和仔猪锰营养代谢的研究[D]. 王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9]1-21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钙需要量研究[D]. 杨云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不同钠、氯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耗水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D]. 陈媛婧.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