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人才”在哪里?

“跨世纪人才”在哪里?

一、“跨世纪人才”今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周璇[1](2021)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文中提出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基于文学生产活动的生产一般性与艺术特殊性辩证统一而获得了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二重性也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观念批判和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视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也受到文学媒介的建构,并随着文学媒介演进而呈现出历史转化的文化实践面貌。因此,文学消费问题需要从历史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探讨。现代文学消费现象是在15世纪印刷媒介普及、文化进入现代阶段的历史前提下展开的。19世纪,随着文学生产的繁荣、印刷媒介的加速发展,在相对自主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中呈现出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面貌。20世纪,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具有媒介化特征的面向大众文化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在其媒介化特征中显示出了朝着符合人性化媒介趋势的媒介融合方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大众文化又可以表述为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阶段,它所依赖的电子媒介挤压了印刷媒介的生存空间,并强化了文学消费中的商品消费要素及其经济秩序,导致文学消费呈现出了二重性的对立态势。商品消费要素受到强化的文学消费于是作为一个问题被凸显了出来,并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视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普及与由其驱动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开启,将大众文化推进到了媒介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出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文学消费构成了文学消费的新旧两种形态。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因其文学产品形态中物质载体的消失而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的态势。传统印刷文学消费则继承并延续了之前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的二重性对立态势。新世纪的文学消费活动由此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态势及其对立态势并存的二重分化状况,并以此向文学消费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消费的二重分化状况影响着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的文学发展:两种文学消费形态的分化使文学场域转化为由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与印刷文学场域构成的复合性结构;媒介融合进程中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推动了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导致了前印刷媒介阶段的文学交往功能的数字化复兴。同时,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场域中的两种文学消费活动形态也在发展中显示出了大众文化趣味的感性趣味强化与日常趣味趋同化的问题。由于前者是90年代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文化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延续的结果,后者是新世纪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的产物,因此,这些媒介融合阶段的大众文化趣味问题所带来的非理性、“媚俗”等文学消费道德问题,就在贯穿始终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与新世纪叠加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强化下,显示为90年代以来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中的文学消费中的道德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立足于历史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与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去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与新感性。

廖浪[2](2020)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海外培养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校园足球的普及到职业足球联赛俱乐部青训梯队的要求以及最新的U23政策,再到目前兴起的幼儿足球教育,我国对足球青训环节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加深,而青少年海外培养一直是足球青训的一重要分支。我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向海外足球强国输送青少年人才留学,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海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多种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寻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结合日本足球青训发展特点以期为中国足球青训培养模式改进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扩大青少年海外培养队伍建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专家访谈、对比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依据留学组织主体的不同,将留学模式分为:(1)“足协+”海外培养模式(2)“俱乐部+”海外培养模式(3)“社会企业+”海外培养模式(4)个人出国海外培养模式。对四大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球员来源、资金来源、球员留学后去向进行特点分析,再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目前的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分别存在以下问题:“足协+”(1)未保障国内俱乐部及赞助企业相关利益(2)大批留学成果被同化。“俱乐部+”(1)俱乐部球员选拔资源分布不均(2)大量球员出口转内销。“社会企业+”(1)投资成本大,收益甚微(2)企业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管理。个人(1)留学途径狭隘(2)留学资金问题难以解决。最后根据日本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足球发展的现状与留学模式的问题最终得出以下策略来进一步完善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的发展:(1)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多方合作(2)政府大力支持,拓展留学渠道(3)培育多方足球人才(4)建设国内优质足球文化环境(5)扩大留学球员的媒体效应。并得出以下结论:“足协+”模式下培养成果最为显着,但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培养体系,培养断层严重。“俱乐部+”模式目前数量最多,各家俱乐部培养体系各不相同部分俱乐部已形成循环输送机制,但低级别俱乐部暂时还不具备输送球员的能力。“社会企业+”与个人出国模式的海外培养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规划与提升。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刘庆军[4](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百娣[6](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王岩松[7](2017)在《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1979年中国壁画复兴以来,当代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传统的壁画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壁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静止的绘画形态,而拓展出多维、立体、动态的多元形态。壁画创作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态。媒介作为壁画最根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理论研究和壁画实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壁画媒介是壁画形态与叙事模式的传达媒介物。从壁画的演进轨迹来看,壁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壁画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壁画创作者的观念、壁画的叙事模式、壁画的形态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此,壁画媒介的演进与壁画的发展同步。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这一现象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中国壁画的三种形态,即: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和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得出了“壁画传统的继承、艺术观念的冲击、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筑空间的制约是形成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现象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媒介如何介入壁画”是“线”,“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是“点”,通过对不同媒介、不同叙事模式、不同壁画形态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壁画形态多元化现象的成因,推论出中国当代壁画的未来走向,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分析。本文中的“当代壁画”界定为“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区别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特指。同时,本文从“媒介”这一理性、客观的脉络入手,提炼出关于媒介介入与壁画形态的本体问题,包括媒介的形式、媒介的介入方式、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叙事模式转换、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形态转换等问题。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论文从壁画媒介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媒介的概念、价值及影响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客观因素,概述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的分类及特征。同时,以历时性的视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去审视与梳理壁画的媒介与形态的嬗变历程,分别从新媒介的介入、媒介的拓展、媒介的创新三个角度,剖析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传统壁画媒介介入与叙事模式转换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的成因;同时,又以多元媒介的实例论证了创新媒介介入后,促使当代壁画形态异化的成因。本文通过对壁画媒介多元介入壁画并形成多元的壁画形态这一现象的剖析,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壁画创作演进过程的梳理。最终,总结了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壁画形态的理论,剖析了壁画的现实形态,为壁画的未来走向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判断。

申晓辉[8](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张春[9](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张文东[10](2013)在《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向中国古代小说“传奇叙事”传统以及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经验”进行承袭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有关历程与表现的一种系统整理和论述。本文遵循传统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中传奇叙事传统的全面检视,以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来的叙事特征的系统梳理,发现并确证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传奇叙事样貌,并将这种样貌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多元、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不同阶段、层面以及不同主题、载体的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充分地论证说明:传奇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样式和基本传统,历经现代小说以来的特殊承袭和转型,其精神和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当中,并因特殊的时代际遇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也更有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当中,作为真正具有小说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核心的叙事“表现”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普通大众最传统的小说“接受”模式,对于包括二十世纪小说在内的中国小说整体发展演变而言,它必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模式和叙事传统。第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尽管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但作为一种强大文学传统的传奇叙事,还是因现代社会的形成、启蒙与救亡的目的、大众读者的扩展、民间样式的萃取等等社会与文学的因素,不断焕发出更为深刻而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小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当中被有意识并个性化地转化、使用和发展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首先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意义上,直接承袭了自“延安文学”以来的“革命文学”的经验和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创作方法的导引下,把最具有民间、大众基础的传奇叙事作为自己完成“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现实革命政治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革命传奇”样貌。第四,“新时期文学”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小说,尽管流派众多并有着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内转”的“新潮”取向等,但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思想资源,还是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传统,传奇叙事始终都是文学开始形成“自觉”之后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论是在“改革”或“知青”小说等现实主义主流中,还是在“地域”或“市井”小说等“寻根”的意识里,或是在“民间”或“历史”的重新发现并重构的意义上,始终都有着连绵不断的传奇叙事的艺术取向。第五,进入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面对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以及“泛文学”的语境,其原本属于文学的传奇叙事精神也在大众狂欢的意义上以各种“类文学”的形式发生了新变与转型,并通过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以及影视镜像的表现,呈现出种种面向大众、迎合市场、制造消费的姿态,从而使在这个意义上所演发出的传奇叙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大众语态的传奇性。通过上述这种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基于不同文学表现所完成的较大规模地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还始终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得到了创造性的承袭和发展,即便仅就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经验”的传奇叙事传统,也始终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丰富性存在的必然条件。因此,本文这种基于“传统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文学史辨析,便不仅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来认识中国文学及其小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在新世纪文学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某种更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二、“跨世纪人才”今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世纪人才”今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学消费问题的提出
        1.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问题
        1.1.3 “文学消费”的界定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历程
        1.2.2 国内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奠基于文学生产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1 奠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1.1 文学生产的二重性:一般生产与特殊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互构
        2.1.3 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批判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2.1 “艺术创造”观念对文学消费问题的遮蔽
        2.2.2 “艺术创造”观念的批判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发展
        2.2.3 “艺术创造”批判中间接呈现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视域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3.1 “有限生产次场”中作为审美接受的文学消费
        2.3.2 “大生产”场中作为商品消费的文学消费
        2.3.3 统一于文学场域二重结构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第3章 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转化
    3.1 建构于文学媒介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3.1.1 受到文学媒介形塑的文学审美接受
        3.1.2 受文学媒介制约的文学商品消费
        3.1.3 见于文学媒介的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3.2 媒介变迁中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历史转化
        3.2.1 印刷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辩证统一
        3.2.2 电子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对立态势
        3.2.3 数字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4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与文学消费
    4.1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4.1.1 大众文化的六种定义
        4.1.2 生产社会化的大众文化
        4.1.3 在社会化生产中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4.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现象
        4.2.1 大众文化启幕前的80 年代:二重性被建构的文学消费
        4.2.2 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90 年代:二重性呈对立态势的文学消费
        4.2.3 大众文化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新世纪:二重性对立、融合的文学消费
第5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对文学的影响
    5.1 文学消费的形态分化与文学场域的结构变迁
        5.1.1 数字化文学消费推动数字化亚文学繁荣发展
        5.1.2 亚文学繁荣发展催生出数字化文学亚场域
        5.1.3 文学场域成为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文学亚场域组成的复合结构
    5.2 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与数字化亚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5.2.1 媒介融合使数字化亚文学产品形态呈现泛媒介化趋势
        5.2.2 数字化亚文学消费泛媒介化发展推动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5.3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与文学活动的功能变迁
        5.3.1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二重性融合态势消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时空距离
        5.3.2 时空距离的消弭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交流
        5.3.3 直接的、双向的媒介交流复兴并发展了口头文学的交往功能
第6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中的文化趣味变迁
    6.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中的大众感性趣味强化
        6.1.1 在大众生产与媒介化特征中建构的大众文化感性趣味
        6.1.2 文学商品消费性质强化趋势中大众感性趣味的强化
    6.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中大众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6.2.1 在数字化媒介融合进程中凸显的大众文化日常趣味
        6.2.2 文学接受体验同质化趋势中大众文化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第7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道德建构
    7.1 文学道德
        7.1.1 文学道德的定义
        7.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道德取向问题
    7.2 见于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道德取向:非理性与“媚俗”
        7.2.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感性化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非理性取向
        7.2.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日常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媚俗”取向
    7.3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消费的道德建构:新理性与新感性
        7.3.1 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
        7.3.2 在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海外培养模式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加强足球国际交流是时代的需求
        1.1.2 相关政策条例凸显青少年海外培养要求
        1.1.3 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成果不显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相关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对比分析法
        2.2.5 追踪法
3. 四大足球青训海外培养模式特点及案例分析
    3.1 “足协+”海外培养模式
        3.1.1 “足协+”海外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3.1.2 案例分析:健力宝青年队赴巴西(1993)
    3.2 “俱乐部+”海外培养模式
        3.2.1 “俱乐部+”海外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3.2.2 案例分析:河北精英俱乐部赴巴西(2010)
    3.3 “社会企业+”海外培养模式
        3.3.1 “社会企业+”海外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3.3.2 案例分析:万达希望之星计划(2012)
    3.4 个人出国海外培养模式
        3.4.1 个人出国海外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3.4.2 案例分析:邴常宝自费留学(2005)
4. 四大足球青训海外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4.1 “足协+”海外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4.1.1 合作机构相关权益未得到保障
        4.1.2 大批留学成果被同化
    4.2 “俱乐部+”海外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4.2.1 俱乐部球员选拔资源分布不均
        4.2.2 大量球员出口转内销
    4.3 “社会企业+”海外培育模式存在问题
        4.3.1 投资成本大,收益甚微
        4.3.2 企业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管理
    4.4 个人出国海外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4.4.1 留学途径狭隘
        4.4.2 留学资金问题难以解决
5. 我国足球青训海外培养模式发展策略
    5.1 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多方合作
    5.2 政府大力支持,拓展留学渠道
    5.3 培育多方足球人才
    5.4 建设国内优质足球文化环境
    5.5 扩大留学球员的媒体效应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足协+”海外培养
        6.1.2 “俱乐部+”海外培养
        6.1.3 “社会企业+”海外培养
        6.1.4 个人出国海外培养
    6.2 建议
        6.2.1 构建考核机制实现竞争式成长
        6.2.2 加强与海外学校的教育合作
        6.2.3 加强幼儿足球运动的推广活动
        6.2.4 推动各类青少年足球海外留学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专家访谈纲要
致谢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第一节 助词
        一、助词“了”
        二、助词“过”
        三、助词“着”
        四、助词“的”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一、趋向补语
        二、数量补语
        三、结果补语
        四、表程度义补语
        五、可能补语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一、数量定语
        二、涉指示词语
        三、性状义定语
        四、格关系定语
        五、“什么”
        六、其他定语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五章 总结
    第一节 内容总结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的对象
        1.1.3 研究的基本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壁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现状分析
        1.2.3 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1.3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论资源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现象分析法
        1.4.2 分析与归纳法
        1.4.3 个案调研法
        1.4.4 文献学研究方法
        1.4.5 田野作业研究方法
        1.4.6 图像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多元的壁画媒介与多元的壁画形态
    2.1 壁画媒介的概念、价值
        2.1.1 壁画媒介的概念
        2.1.2 壁画媒介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2.2 促进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影响因素
        2.2.1 壁画传统的继承
        2.2.2 艺术观念的冲击
        2.2.3 科技手段的应用
        2.2.4 建筑空间的制约
    2.3 多元的壁画媒介
        2.3.1 传统媒介
        2.3.2 拓展的传统媒介
        2.3.3 异化的媒介
    2.4 多元的壁画形态
        2.4.1 壁画形态的分类标准
        2.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2.4.3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2.4.4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第三章 1979年以来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嬗变的历程
    3.1 媒介的装饰——20 世纪80年代装饰化的壁画形态
        3.1.1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3.1.2 媒介多元与装饰化的机场壁画形态
        3.1.3 机场壁画形态的社会影响
        3.1.4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的局限性
        3.1.5 机场壁画复兴运动后的壁画新媒介与新形态
    3.2 媒介的拓展——20 世纪90年代泛化的壁画形态
        3.2.1 媒介的拓展与应用
        3.2.2 泛化的壁画形态
        3.2.3 泛化的壁画形态的理论探索
    3.3 媒介的创新——21世纪初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3.3.1 媒介的创新
        3.3.2 壁画与建筑理性融合的异化形态
        3.3.3 全国美展参展壁画的异化形态
第四章 传统媒介拓展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1 传统媒介的拓展
        4.1.1 混合媒介:蔡玉水印尼壁画《天堂巴厘岛》的媒介拓展
        4.1.2 从油彩到玻璃:叶武林中国现代文学馆壁画的媒介拓展
    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2.1 赏析辨识:教育、宣传、导视性壁画的功能转换形态
        4.2.2 视听音画:全景画的叙事模式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3 小结
第五章 传统媒介介入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5.1 传统媒介与叙事模式的转换方式
        5.1.1 传统媒介的介入
        5.1.2 传统壁画的形式借鉴
        5.1.3 历史符号的片段移植
        5.1.4 地域特色的壁画表达
    5.2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5.2.1 墙上的虚幻:3D壁画的叙事转换形态
        5.2.2 宣泄与时尚:涂鸦壁画的本土化形态
        5.2.3 气质吻合、以石为绘:贝聿铭中国建筑作品中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5.2.4 绘山刻水、锻古绣今:南京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壁画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5.3 小结
第六章 创新媒介介入与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6.1 创新媒介的介入与创作语境的拓展
        6.1.1 创新媒介的介入
        6.1.2 传统经典与历史遗存的新表达
        6.1.3 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的新变化
    6.2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6.2.1 虚拟与互动:北京地铁新媒体壁画的地域文化新呈现
        6.2.2 音画与影像:上海中华艺术宫新媒体壁画的形态转换
        6.2.3 3D打印与蝴蝶效应:上海地铁新媒体壁画的新形态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理论研究与现实形态
        7.1.1 艺术本质的理性坚守
        7.1.2 壁画现状的剖析应对
    7.2 壁画亟待解决的问题
        7.2.1 呼吁立法与保护当代壁画
        7.2.2 推广与传播当代壁画
    7.3 未来走向
附件
附:图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8)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地方高校
        (二) 文化
        (三) 地方传统文化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一) 四大怀药
        (二) 名人雅士
        (三) 太极故里
        (四) 名山秀水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一、提高理论认识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二、改进策略研究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三、制定配套政策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一、从“选本”到“年选”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传奇叙事模式与传奇叙事传统
    二、中国现代小说发端期的传奇叙事背景
    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一章 从现代走进当代的“革命传奇”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制度与方法——建国后文学的特殊时空
        一、无限的生活与有限的空间
        二、明确的道路与统一的方法
    第二节 “红色经典”——传统背景下的“革命传奇”
        一、传统与经验——英雄的传奇与史诗的意味
        二、题材与类型——《林海雪原》与《青春之歌》
        三、主题与模式——双重维度上的“对立共构”
    第三节 “文革小说”——政治叙事中的“英雄传奇”
        一、极端政治背景下的话语时空和可能选择
        二、特殊政治话语中的特殊传奇模式
第二章 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生传奇”
    第一节 文学的回归——人与现实主义的“新时期”
        一、为文艺正名——新时期文学的空间与选择
        二、走出时代的“伤痕”——“反思”与“改革”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二节 走向历史与人生的深处
        一、文学的根与文化的根——“寻根”的背景与意识
        二、文学的寻根——“寻根小说”中的“地域”传奇叙事
        三、文化的寻根——“市井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第三节 发现乡村与创造历史——“民间”与“历史”的传奇
        一、方法的空白与意义——在“先锋”的潮流背后
        二、乡村的发现与再现——莫言的“红高粱传奇”
        三、历史的记忆与颠覆——苏童的“新历史传奇”
第三章 泛文学语境中的“大众传奇”
    第一节 主体的失落——时代与文学的“大众化”
        一、“泛文学语境”:文学的市场与市场化的文学
        二、“非虚构写作”:可以质问的“文学可能性”
    第二节 言情小说——都市浮沉中的“情感传奇”
        一、从传统走进现代:言情叙事的历史与新变
        二、从现实走进梦想:现代都市的流行情感与叙事
        三、从梦想走向“穿越”: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第三节 网络小说——大众狂欢叙事中的“虚拟传奇”
        一、传奇的背景:大众狂欢与网络写作
        二、传奇的创造——网络传奇的叙事模式
    第四节 影视镜像——大众化叙事的“消费传奇”
        一、读图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与影像叙事
        二、镜像传奇:文学市场与大众文化的共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跨世纪人才”今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D]. 周璇. 辽宁大学, 2021
  • [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海外培养模式与发展研究[D]. 廖浪. 苏州大学, 2020(03)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7]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D]. 王岩松. 上海大学, 2017(02)
  • [8]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10]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D]. 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跨世纪人才”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