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袁宏川[1](2011)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 ——以三峡工程为例》文中认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凝结了无数中国人心血和智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食粮。三峡工程合同管理,以其规范的运作、严格的管理和难以替代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安置的顺利进行,为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新形势下国家投资兴建大型工程项目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力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以合同管理为标志的建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就是促使建筑市场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有力工具,它从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或招投标)阶段开始,历经工程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等各个阶段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包括业主、承包商、勘察设计、监理咨询、银行、保险、交通运输、卫生检疫、政府部门甚至于群众个人等各个主体的工作成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协调、指挥、处理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中出现的重大经济、技术问题,调解、仲裁各种纠纷,化解矛盾,提高效率,是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推手。本文通过对众多三峡工程合同管理文件内容的分析,从合同管理组织的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两方面入手,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独创性研究和探索:1.借鉴、融合企业管理绩效评价和项目评价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方法,在广泛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把绩效评价方法首次运用于考核和评价三峡工程合同管理效果的实践,扩展和延伸了绩效评价的应用范围;2.建立了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实用的绩效评价模型,对三峡工程众多合同管理文件的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取得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三峡后续工程建设和其它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3.提出了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的最高目标和现阶段的操作思路,并付诸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为下一步建立更大范围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和整个建筑行业的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4.制定、增加、修改、补充和完善了部分合同范本的条款,使之更适合于我国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改变了我国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主要参照和沿用国外示范文本的做法;5.从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高度对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范云春[2](1998)在《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范云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已由一个宏伟的理想变成现实。三峡工程规模浩大,库区移民迁建、安置任务十分繁重,且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大量的经济、民事行为需要从一开始就纳入有序的法制轨道。而公证这一法律手段,为移民工程服务,...
盛明泉[3](2004)在《社会工程财务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工程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正相关性,社会工程的发展对于全社会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关部门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国际经验也证实了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社会工程项目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的先导作用。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程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发展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必将掀起新一轮社会工程建设的高潮,使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需要社会工程建设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财务理论的指导。 笔者在论文的前言部分即提出深入开展社会工程财务研究的一系列理由: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哪些社会工程项目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提供的?其技术可行性如何?其社会效益如何?公平与效率能否兼顾?工程相关利益人(尤其是受损利益主体)的利益是否能给予充分合理的考虑?当前的国力承受力如何?政府能否包揽投资?如不能的话,能否在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拿出对非政府投资者有足够吸引力的商业运作计划,保障工程的财务效益以吸引非政府投资者的踊跃参与?面对社会工程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是否已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对不同类型的社会工程项目的融资策略是否已有充分的研究?各级政府的利益能否有效的协调,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的现象?尤其是能否有效避免一系列违背科学决策程序的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出现?是否会由于工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股东”而出现“权钱交易”、引发权力“寻租”现象?是否有针对社会工程项目的审计及后评价制度安排,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社会工程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但这里所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需要从国家、甚至全球财务战略层面对社会工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以政府为主导主体的工程发包人的角度,以社会工程财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对社会工程财务与社会效益评价、投融资、风险管理、审计及后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第一篇是导论。本篇即论文的第一章,首先论述了开展社会工程财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第三,探讨了社会工程的涵义、种类及特征;第四,介绍了社会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五,阐述了社会工程项目的决策因素及决策分析原则;第六。阐明了社会工程项目的实施程序;最后,提出了社会工程财务研究的目标、方法、思路及主要框架。 第二篇是社会工程决策的前评价。此篇内容较多,包括本文的第二至第五章。第二章研究了社会工程的财务效益评价,笔者首先界定了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的涵义及其作用,紧接着探讨了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的基本程序及内容,并对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最后探讨了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章研究了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笔者首先指出何谓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及其形式,紧接着探讨了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程序及方法,最后本章重点探讨了社会工程对环境影响损失的估算以及经济效益估算。第四章研究了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笔者首先界定了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涵义并指出其必要性,紧接着探讨了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费用和效益、分析了参数(尤其是影子价格)的选取,第三对社会工程与社会相互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第四简要说明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所采用的方法,第五对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进行了指标体系设计。第五章研究了社会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笔者首先分析了社会工程所面临的风险的本质及其分类,紧接着探讨了如何对社会工程风险进行评估,第三提出了社会工程风险的控制防范措施及财务处理对策,第四全面分析了社会工程实施全方位与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新思路,第五以三峡工程风险分析的个案说明如何对社会工程项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社会工程决策方案的综合优选,对于大型社会工程项目除进行社会效益测度、财务效益评价、风险分析外,还要进行国力承受力评价、工程波及机会评价、上马时机机会评价、利益格局协调研究及超效益分析等。 第三篇是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和投资。本篇包括本文的第六及第七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及其来源,对社会工程项目融资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对社会工程项目融资的可能资金来源进行了分析;二是分析了中国社会工程项目融资的障碍及大力发展的对策;三是对社会工程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思路;四是提出融资方案构造的设想及比较的思路;五是提出BOT应成为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值得大力推广的典型模式,对我国社会工程项目采用BOT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探索了BOT的合约方式,对BOT社会工程项目融资进行了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分析,研究了社会工程BoT融资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第七章主要探讨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工程投资估算,研究了估算的依据、要求、特点、步骤、内容和方法;二是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社会?
黄晓霞[4](2005)在《三峡移民法规冲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造成近120万的库区人民搬离自己的家园,这在世界水利工程移民史上堪称之最,国外水利专家也把三峡移民工程称之为“世界级难题”。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移民是否安置得好不仅关系到三峡工程能否取得成功,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保证三峡工程移民的顺利进行,1993年我国出台了一部专门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93《移民条例》)对三峡移民工程进行规定,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对具体的移民工程制定的法规,经过十多年的移民实践,该移民条例的一些弊端已经显露无疑,我国于2001年又颁布了新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01《移民条例》)。但这两次颁布的移民条例都存在许多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相冲突的地方,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大部分集中在93《移民条例》上,对01《移民条例》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2001年颁布的新条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冲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法规冲突的一些思路,以期实现移民政府真正作到依法行政,依法移民,保障库区移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
刘发成[5](2000)在《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的对策》文中指出针对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和社会系统角度分析了库区移民法律适用过程中所发生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依据法律适用的公正、客观、科学等原刚,阐释了保证长江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的公正严肃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适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库区移民法律适用体系,把握正确的法律适用依据和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执法、司法人员素质的培养。
朱东恺[6](2005)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研究 ——问题分析、制度透视与创新构想》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首次从制度视角就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 论文基于国家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开发这一方针,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产生问题的现状,在综述经济学视角、制度视角相关的移民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论文基于制度分析理论,引入利益冲突分析工具,阐述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拓展制度分析理论,尝试将制度评价纳入制度分析框架,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的评价标准,将拓展的制度分析框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分析,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制度分析范式(假设)。 论文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政策的多样性和多层面性,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项目层面三个层面对政策进行评价,对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论文在移民问题识别的基础上,归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特点,基于问题根源分析,引入利益相关者分析,探究制度创新,实现从冲突到互惠的转变,改进补偿机制,对补偿机制进行风险、成本分析,提出成本化解的思路。 论文在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识别的问题和可能制度创新,尝试合理的制度安排:首先,在移民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上,提出分两阶段进行制度安排;其次,在项目决策机制上,提出建立水利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接着,在移民管理体制保障上,构建转型期的移民管理体制;最后,在移民政策制定中,构建移民政策评价制度;在政策实践中,构建移民政策监测反馈制度。 论文进行了案例研究,将前面形成的制度分析思路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案例分析中,对南水北调移民政策进行评价,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
李京蔓[7](2007)在《三峡移民工程中的政府开发性移民安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举世瞩目的特大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方面地综合效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三峡工程的兴建涉及百万人的迁移与安置,预计到工程全部完工,搬迁人口约113万。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为中外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百万移民安置事关三峡工程的成败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被喻为是一道“世界级”难题。然而,移民安置不仅仅只是一个人口“迁移”的问题,它涉及到移地、移境、移文化,是一种社会整体迁移行为,是一个人口“迁移——就业——致富”的动态组合过程;它要求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复合目标,由此构成一个“人——自然——社会——经济”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央政府在总结以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经验教训上,在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中提出了水库移民新观念,即开发性移民方针。开发性移民的实质就是在促进库区生态环境良性演化的前提下,通过超前补偿和投入,启动开发性移民机制,合理地开发与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扩展移民环境容量,为高起点安置移民创造条件,以使库区移民尽快达到或超过迁移前的生活水平。在移民安置中,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有不同的适应条件,正确选择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是移民安置成功的关键之一。三峡库区环境容量有限,农村移民素质偏低并且心态复杂,因此,从开发性移民安置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三峡工程移民应坚持科学的安置原则,采取合理的开发性移民安置的方式和途径,基本思路就是将移民安置与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搬迁的机遇,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使库区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目前,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库区的经济开发已初见成效,然而开发性移民安置方针在执行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注意和解决。这就要求库区政府把三峡移民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加以整合,移民必须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是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
李玲[8](2014)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招投标作为国际通用的建设工程项目采购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引入招投标制度能够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业主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自2000年招投标法颁布以来,我国的关于招投标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针对必须招标的工程范围、招投标监督的职责分工、评标委员会的构成、评标方法的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认定等问题逐一颁布实施及管理办法。然而招投标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最低价格招标导致竞争加剧,过低的价格产生了许多劣质工程。综合评价招标中存在投标人贿赂评标专家的问题。以上问题与投标人参加招投标时的行为动机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从招标人和投标人决策的视角,研究现行招投标制度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内在原因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投标人遵守规章制度以改善上述非效率问题。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从制度演化角度对我国招投标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总结招投标引入我国以来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制度规定、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的制度改进,在此基础上分析现行招投标制度的有效性。第二部分分析承包商和监理合谋导致最低价格招标中恶意报价发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当监理发现由于承包商的偷工减料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时,承包商可以选择与监理合谋以逃避返修或返工成本,因此承包商可以通过事后和监理合谋弥补事前低价中标造成的损失。分析指出监理的有限责任导致对其罚款可以但无法完全抑制其与承包商之间的合谋,提出罚款结合监理的资质管理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合谋,从而解决最低价格招标中存在的恶意报价问题。第三部分基于拍卖的机制设计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招标模型,通过分析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发现在招标人的评标准则完全体现社会价值时,综合评价招标法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使社会收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论证引入设置最低分数的综合评价招标法能够在维持社会收益不变的同时提高招标人的财务效率。
钟吉鹏,金生刚,龚德康[9](2003)在《企业大搬迁 结构大调整 经济大发展——重庆市万州区工矿企业迁建的十年回顾》文中指出 三峡移民迁建给库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三峡移民迁建正式启动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十年,是国家产业政策重大变革的十年,也是重庆市万州区的工业经济走过的历史上最艰难而又最辉煌的十年。万州区是三峡库区淹没的最大的城市,也是库区城市工业最集中的受淹城市,工业经济的兴衰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兴衰,城市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幅射作用也影响着周边经济的发展。万州区(原万县市)
朱敏[10](2000)在《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的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三峡移民案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法律法规体系的分析,指出现有三峡移民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由此给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所造成的困难。为三峡移民法律适用问题的有效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象。
二、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 ——以三峡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的特点分析 |
1.2.1 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项目评价的关系 |
1.2.2 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关系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与作用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作用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说明 |
2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2.1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研究概述 |
2.1.1 建设工程合同在我国法律上的沿袭定位 |
2.1.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内容分解 |
2.1.3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分析 |
2.1.4 三峡移民工程合同实例 |
2.2 绩效评价研究概述 |
2.2.1 西方国家绩效评价的演变过程 |
2.2.2 我国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
2.2.3 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
3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的涵义及表现 |
3.1 组织绩效管理 |
3.1.1 组织绩效管理的作用 |
3.1.2 组织绩效管理的目标 |
3.2 合同管理绩效 |
3.2.1 合同管理绩效目标 |
3.2.2 合同管理绩效内容 |
3.3 三峡工程合同管理变更与索赔实例 |
4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 |
4.2 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目标(或对象) |
4.2.2 指标体系 |
4.3 指标权重 |
4.4 评价指标体系举例 |
5 三峡(部分)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
5.1 原始资料收集 |
5.1.1 问卷调查 |
5.1.2 抽样调查 |
5.1.3 工程量量测法 |
5.1.4 审阅复核法 |
5.1.5 查询取证法 |
5.2 原始资料处理 |
5.2.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2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
5.3 绩效初评 |
5.4 综合评价 |
5.4.1 评价模型 |
5.4.2 综合评价实例 |
5.5 三峡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经验总结 |
6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分析与思考 |
6.1 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的分析 |
6.1.1 评价结果分析 |
6.1.2 评价主客体分析 |
6.1.3 评价指标分析 |
6.1.4 评价标准分析 |
6.1.5 评价方法分析 |
6.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操作要点归纳 |
6.3 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
6.3.1 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的经济学思考 |
6.3.2 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的管理学思考 |
6.3.3 对我国开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和主持参与的研究项目 |
(3)社会工程财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篇 导论 |
第一章 社会工程财务——一项亟待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社会工程的涵义、种类及特征 |
四、社会工程财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社会工程项目决策因素、决策分析原则 |
六、社会工程项目实施程序 |
七、社会工程财务研究目标、方法、思路及主要框架 |
第二篇 社会工程项目决策的财务评估 |
第二章 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微观视角 |
一、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及其作用 |
二、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的基本程序 |
三、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的基本内容 |
四、社会工程不确定性分析 |
五、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六、非盈利性社会工程财务效益评价指标 |
第三章 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可持续发展视角 |
一、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及其形式 |
二、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要求 |
三、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价程序探讨 |
四、社会工程环境效益评估的方法探析 |
五、社会工程对环境影响损失的估算 |
六、社会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效益估算 |
七、社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
第四章 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宏观视角 |
一、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
二、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费用和效益 |
三、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主要参数选取 |
四、社会工程与社会相互适应性的定性分析 |
五、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方法 |
六、社会工程社会效益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五章 社会工程风险分析、管理与决策方案的优选——更为可靠的保障机制 |
一、风险的本质 |
二、风险的分类 |
三、社会工程风险评估 |
四、社会工程风险防范及处理 |
五、社会工程实施全方位与全过程风险管理 |
六、对三峡工程风险的初步分析 |
七、社会工程决策方案的综合优选 |
第三篇 社会工程项目投融资管理 |
第六章 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多渠道的思索 |
一、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及其来源 |
二、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在中国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
三、社会工程项目融资风险分析与管理 |
四、社会工程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
五、BOT——社会工程项目融资值得推广的典型模式 |
第七章 社会工程投资——实时全程监控 |
一、社会工程投资估算 |
二、社会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
三、社会工程项目招标 |
四、社会工程合同管理 |
五、社会工程投资监管 |
六、社会工程竣工验收 |
七、社会工程竣工决算 |
第四篇 社会工程项目审计与后评价 |
第八章 社会工程审计——项目建设全过程外审监督 |
一、社会工程审计的内涵 |
二、社会工程审计的原则 |
三、社会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审计 |
四、在建社会工程审计 |
五、社会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
六、国外贷援社会工程审计 |
七、社会工程审计案例 |
第九章 社会工程后评价——功过与是非评说 |
一、工程项目后评价及国内外发展情况概况 |
二、社会工程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影响其质量的因素 |
三、社会工程后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
四、社会工程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五、社会工程后评价运行机制构建 |
六、社会工程后评价案例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单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活动情况 |
后记 |
图表 |
表1-1 |
表3-1 |
表3-2 |
表3-3 |
表3-4 |
表3-5 |
表5-1 |
表6-1 |
表6-2 |
表6-3 |
表7-1 |
表7-2 |
表7-3 |
表7-4 |
表9-1 |
表9-2 |
表9-3 |
表9-4 |
表9-5 |
表9-6 |
表9-7 |
图1-1 |
图2-1 |
图4-1 |
图5-1 |
图5-2 |
图9-1 |
(4)三峡移民法规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三峡移民政策法规概述 |
一、移民基本情况 |
(一) 淹没情况 |
(二) 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
二、移民工作概述 |
(一) 什么叫移民 |
(二) 水利工程移民 |
三、移民迁建安置的原则 |
(一) “前期补偿,后期扶持”原则 |
(二) “政府行为,移民任务和补偿经费双包干”原则 |
(三) “开发性移民”原则 |
四、三峡移民政策法规概况 |
第二章 三峡移民法规冲突状况概述 |
一、法规冲突的界定 |
二、三峡库区移民法规冲突概还 |
(一) 《移民条例》与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
(二) 《移民条例》与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
(三) 《移民条例》存在的立法盲点 |
第三章 引起三峡移民法规冲突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 |
(一) 权利保护的观念缺乏 |
(二) 移民本身的想法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
二、客观现实方面的原因 |
(一) 中国的国情是产生冲突的背景因素 |
(二) 库区的客观实际情况是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
三、我国现有制度方面的原因 |
(一) 我国宪法没有给予个人财产权利充分的保护 |
(二) 我国没有完善的公益征用立法 |
(三) 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公民有迁徙自由权 |
(四) 我国移民立法思路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 |
四、移民工作中的人为原因 |
(一) 当地政府、移民单位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搬迁超过一定限度是一个主要原因 |
(二) 移民建设工程管理不善是造成移民工作诸多矛盾的原因之一 |
(三) 移民资金管理不严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
(四) 一些移民工作人员法治观念不强,素质不高是造成移民矛盾的关键原因 |
第四章 解决三峡库区移民法规冲突的思路与建议 |
一、在我国实现依法移民的重要性 |
(一) 依法移民是由三峡库区移民的内在规律和任务特点决定的 |
(二) 依法移民是由移民工作的政府行政行为决定的 |
(三) 依法移民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决定的 |
二、解决冲突的建议 |
(一) 完善三峡工程移民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
(二) 移民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三) 完善三峡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保证库区移民安得稳,并且逐步能致富 |
(四) 确立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研究 ——问题分析、制度透视与创新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对象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非自愿移民与工程移民 |
1.2.2 移民与失地农民 |
1.2.3 移民外部性问题 |
1.2.4 移民交换价格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
1.3.2 问题分析与观点综合 |
1.3.3 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经济学视角相关研究 |
1.4.2 制度视角相关研究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分析:理论、拓展及其运用 |
2.1 制度分析脉络 |
2.1.1 制度 |
2.1.2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
2.1.3 制度安排 |
2.1.4 制度分析框架 |
2.2 利益冲突分析 |
2.2.1 制度:利益冲突直接根源 |
2.2.2 利益:制度创新动因 |
2.2.3 制度变迁:利益调整途径 |
2.2.4 利益分析:移民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 |
2.3 制度评价:公平与效率 |
2.3.1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主题 |
2.3.2 制度经济学和帕累托标准 |
2.3.3 移民安置的新福利经济学特征 |
2.3.4 移民制度安排的评价标准 |
2.4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制度分析范式 |
小结 |
第三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演变与现状 |
3.1 国际层面比较制度分析 |
3.1.1 世界银行移民政策演变历程 |
3.1.2 世界银行移民政策特点 |
3.1.3 借鉴与启示 |
3.2 国家层面分析 |
3.2.1 我国移民政策演进历程 |
3.2.2 我国移民政策特点分析 |
3.2.3 世界银行与我国移民政策比较分析 |
3.3 项目层面分析 |
3.3.1 小浪底工程移民:世行经验的实践 |
3.3.2 三峡工程移民:强政府行为的体现 |
3.3.3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转轨时期的探索 |
3.4 现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的理论透视 |
3.4.1 现行水利水电开发项目评价制度有待改进 |
3.4.2 移民制度与投资体制不匹配 |
3.4.3 移民政策评价制度巫待建立 |
3.4.4 现行征地制度缺陷分析 |
3.4.5 现行补偿制度缺陷尤为突出 |
3.4.6 移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缺陷 |
小结 |
第四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创新:问题导向 |
4.1 问题识别:识别水利水电开发中的两难困境 |
4.1.1 公平与效率之争 |
4.1.2 困境识别 |
4.2 问题分析:解析困境 |
4.2.1 困境的制度根源 |
4.2.2 困境之解:制度创新 |
4.3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1 利益相关者识别 |
4.3.2 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分析 |
4.3.3 利益相关者与制度演进 |
4.4 创新构想:补偿机制研究 |
4.4.1 改进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4.4.2 补偿机制的建立原则和构想 |
4.4.3 补偿机制改革成本测算与风险分析 |
4.4.4 结论性建议:补偿机制改革成本化解思路 |
小结 |
第五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安排 |
5.1 移民法律法规制度框架 |
5.1.1 过渡阶段:现行移民政策的改进 |
5.1.2 最终目标:制定《征地移民法》 |
5.2 项目决策机制:水利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 |
5.2.1 发展观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
5.2.2 项目评价理论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 |
5.2.3 启示与建议 |
5.3 移民管理体制保障 |
5.3.1 移民管理体制确定原则 |
5.3.2 构建转型期的移民管理体制 |
5.4 移民政策评价及监测反馈机制 |
5.4.1 政策制定:移民政策评价制度 |
5.4.2 政策实践:移民政策监测反馈制度 |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制度视野中的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问题 |
6.1 项目背景 |
6.1.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6.1.2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时代背景 |
6.2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特性分析 |
6.2.1 跨行政区移民政策协调问题 |
6.2.2 政府负责、项目法人参与的体制 |
6.2.3 干线与库区移民并存 |
6.3 丹江口移民——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变迁的缩影 |
6.3.1 移民遗留问题的起点 |
6.3.2 补偿性向开发性的转变 |
6.3.3 南水北调移民政策对新老移民的影响分析 |
6.4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制度分析 |
6.4.1 现有移民制度安排 |
6.4.2 制度安排设计建议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特点和创新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三峡移民工程中的政府开发性移民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水库移民性质及其特征 |
1.2.1 水库移民的性质 |
1.2.2 大型水库移民的特征 |
1.3 国内外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 |
1.3.1 我国水库移民的经验与教训 |
1.3.2 国外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理论创新 |
2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概况 |
2.1 三峡工程简介 |
2.1.1 三峡工程的性质及目标 |
2.1.2 三峡工程的意义 |
2.2 三峡库区简介 |
2.2.1 行政区划 |
2.2.2 自然地理 |
2.2.3 经济及教育状况 |
2.3 艰巨的移民安置任务——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
2.3.1 三峡移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2.3.2 三峡移民的指令性和突变性 |
2.3.3 三峡移民的开发性和开放性 |
2.3.4 三峡移民的重组性和扩张性 |
2.3.5 三峡移民的关键性和全局性 |
3 开发性移民安置理论与库区可持续发展 |
3.1 开发性移民的背景、含义及特征 |
3.1.1 水库移民存在的问题及“开发性移民”的提出 |
3.1.2 开发性移民的含义 |
3.1.3 开发性移民的特征 |
3.2 开发性移民的原则 |
3.2.1 开发性移民的一般原则 |
3.2.2 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及补偿类型 |
3.2.3 开发性移民安置的政策支持 |
3.3 开发性移民与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
3.3.1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3.3.2 库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3.3.3 开发性移民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4 三峡库区政府开发性移民安置的方式分析 |
4.1 政府开发性移民安置的原则 |
4.1.1 开发性移民安置的基本原则 |
4.1.2 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安置的科学原则 |
4.2 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安置的方式分析 |
4.2.1 移民安置的方式 |
4.2.2 库区开发性农村移民安置的方式分析 |
4.2.3 库区的城镇迁建 |
4.2.4 库区的工矿企业迁建 |
4.2.5 库区的专业设施复建 |
4.3 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对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4.3.1 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提高和改善了中华民族整体人权状况 |
4.3.2 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4.3.3 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改变了库区贫穷落后面貌 |
4.3.4 开发性移民安置方式促进库区可持续性发展 |
5 开发性移民安置中的政府职能及行为 |
5.1 开发性移民安置中的政府职能 |
5.1.1 开展移民前期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5.1.2 移民安置规划 |
5.1.3 实施监理监督 |
5.1.4 后期扶持与发展 |
5.2 开发性移民安置中的政府行为 |
5.2.1 理顺移民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 |
5.2.2 管理移民经费 |
5.2.3 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 |
5.2.4 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
5.2.5 发展库区特色经济,广开就业门路 |
6 开发性移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6.1 移民的教育培训问题 |
6.2 产业项目筛选问题 |
6.3 移民与安置区居民关系处理问题 |
6.4 规划工作精度问题 |
6.5 后期扶持资金来源问题 |
6.6 文物保护问题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工程项目招投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机制设计理论 |
2.1.1 理论背景 |
2.1.2 概念介绍 |
2.1.3 机制设计理论模型 |
2.1.4 显示原理 |
2.2 承包商道德风险研究 |
2.3 单属性拍卖理论 |
2.3.1 理论背景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的均衡策略 |
2.3.4 拍卖最优机制设计 |
2.3.5 保留价的设置 |
2.4 多属性拍卖理论 |
3 招投标制度的历史沿革 |
3.1 招投标制度引入前我国的招采情况 |
3.2 招投标兴起阶段 |
3.3 招投标深入探索阶段 |
3.4 招投标立法完善阶段 |
3.5 小结 |
4 承包商监理合谋对最低价格招标恶意报价的影响机制 |
4.1 合谋对最低价格招标的影响 |
4.2 承包商监理合谋模型 |
4.2.1 基本模型 |
4.2.2 纳什讨价还价解 |
4.2.3 罚款政策 |
4.3 政策模型 |
4.3.1 监理的有限责任 |
4.3.2 资质管理政策分析 |
4.3.3 资质管理政策对最低价格招标恶意报价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5 综合评价招投标模型及效率分析 |
5.1 基本模型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投标企业行为分析 |
5.1.3 均衡解 |
5.1.4 综合评价招标法效益分析 |
5.2 最低分数综合评价招标模型 |
5.2.1 投标企业最优策略 |
5.2.2 最优最低分数设计 |
5.2.3 最低分数综合评价招标效益分析 |
5.2.4 讨论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等式证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 ——以三峡工程为例[D]. 袁宏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2]三峡移民工程招投标公证实践[J]. 范云春. 当代司法, 1998(01)
- [3]社会工程财务研究[D]. 盛明泉. 天津财经学院, 2004(04)
- [4]三峡移民法规冲突研究[D]. 黄晓霞.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5]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的对策[J]. 刘发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 [6]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研究 ——问题分析、制度透视与创新构想[D]. 朱东恺. 河海大学, 2005(03)
- [7]三峡移民工程中的政府开发性移民安置研究[D]. 李京蔓. 重庆大学, 2007(06)
- [8]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研究[D]. 李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企业大搬迁 结构大调整 经济大发展——重庆市万州区工矿企业迁建的十年回顾[J]. 钟吉鹏,金生刚,龚德康. 中国三峡建设, 2003(10)
- [10]三峡库区移民法律适用的现状[J]. 朱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