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严青[1](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金运[2](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文中指出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时期,农村金融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具有相异性,农村金融改革的动机、目标、手段和方向等也具有差异性。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农村金融运动开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走过了漫长的9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成就,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与以往的农村金融改革不同,当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如何理解修饰农村金融的定语“全面深化”,这事关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全局。从历史的视角剖析和解读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解构,知悉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脉络,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全面深化”的内涵和要义。这对于全面深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整体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完整再现农村金融改革的全过程,科学分析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系统梳理农村金融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演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描绘和勾勒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巨幅画卷。本论文由七部分构成,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外内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这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第2章为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思想和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同时,又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本章一方面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和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源头;另一方面,全面的考察了党的五代领导集体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思想,包括毛泽东农村金融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金融改革思想两大主体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了中国化的农村金融理论体系。第3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以时间为节点,把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金融(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等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主要从农村正规金融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两个维度梳理)和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存量金融与增量金融改革两个方面)四个阶段。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文本分析和结构—过程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法与内容、原因与逻辑、问题与对策等,旨在系统还原农村金融改革的轨迹,整体勾勒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第4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经过九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金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等六大方面。本章节规避了学术界千篇一律的实证分析方法,而是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形态和形成逻辑进行阐释和分析,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探寻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张力。第5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背后逻辑。本章节运用抽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透视发现:就改革特征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改革、渐进式推进改革、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改革、存量与增量协同改革等特征;就改革逻辑而言,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核心动力、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等是支撑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就经验而言,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试点先行的改革方法以及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等是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经验。第6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又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尽管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随着农村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革,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等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前提。第7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改善农村金融现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本文详细归纳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整体研判农村金融的未来走势,认为农村金融改革应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具体说来,包括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来提升农村金融增量、以农村金融生态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对策。
刘广明[3](2014)在《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的农地功能,农地融资功能是农地基于其经济属性特质而具有的能够充当资金融通工具进而为农地权利人或其他民事主体融得所需资金的有利效能。农地融资功能的提出,既是由农地本身所固有的经济属性和农地之于农民的特殊意义所决定的,也是由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态势和城镇化水平日益加深的趋势所决定的。农地融资功能具有转让融资、转包融资、出租融资、入股融资、信托融资以及证券化融资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抵押融资是农地融资功能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且一般认为,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即为狭义上的农地融资功能,本文就以农地抵押融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呈制度性抑制状态,并因此引发了系列负面效应。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向来是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对任何一个问题皆需综合考量,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农地抵押融资功能问题亦是如此。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农民财产权和融资权的有效保护迫切要求全面实现农地抵押融资功能,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则使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和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为前提,并需遵循坚持政府适度干预、均衡保护各利益相关主体及兼顾农地其他功能等三大基本原则。从制度保障上看,实现农地抵押融资功能,除需完善农地(使用权)抵押这一主体制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包括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地(使用权)抵押经济激励、土地用途管制以及土地征收补偿等在内的配套制度体系。除绪论和结论外,本论文正文部分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农地融资功能的提出及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制度考察”,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农地融资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农地融资功能及农地功能的概念、农地融资功能的实现方式、农地融资功能的属性以及农地融资功能提出的缘起。此外,还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本文以农地抵押融资功能为研究对象,之所以做如此考虑,除受本人能力所限而无法统摄农地融资功能这一宏大专题研究外,主要是考虑到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法律制度应予以必要完善的迫切性。二是对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制度考察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从现行法律规定看,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当前处于制度性抑制状态,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农地抵押融资功能抑制的原因复杂,但从制度层面上讲,农地制度的政府“管控”是农地抵押融资功能抑制的深层原因所在,而政府的稳定偏好和法律的父爱主义理念束缚则是农地抵押融资功能抑制的两个根本性原因。第二章,“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理据分析”,首先对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若干理据分析思路进行了概要式的叙述,并在此基础上并进行了些许反思,本文认为对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理据分析必须要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农民财产权保护、农民融资权保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变革等四个角度对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探讨。从迫切性上讲,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是深化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之需、是有效保护农民财产权的应有之意、是有效保障农民融资权的基石所在;从可能性上讲,日益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为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实践的国内外考察”,除对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地抵押融资相关制度予以了必要考察外,还对包括四川成都、宁夏同心、湖北天门以及山东寿光等国内已有的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进行了考察。第四章,“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理路探讨”,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对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当前应继续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予以必要的完善,其关键是要构建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化代表。二是对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是农地抵押融资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除应按强化权利物权性质的思路对农用地使用权制度进行必要完善外,关键是要对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制度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予以全面系统的革新。三是对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包括坚持政府适度干预、均衡保护各利益相关主体以及兼顾农地其他功能。第五章,“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主体制度完善”,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对农地(使用权)抵押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即农用地(使用权)应实现“全面”抵押,宅基地(使用权)需“有条件”抵押,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应可“单独”抵押。二是对农地(使用权)抵押的设定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农用地(使用权)抵押人资格的界定、农地所有权人地位的界定、农地(使用权)抵押期限的设定、农地(使用权)抵押权人资格的界定、农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以及农地(使用权)抵押率的确定。三是对农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权实现方式的界定、农地(使用权)继受人范围的界定、农民(作为抵押人时)权益的“适当”保护以及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的权利保护。第六章,“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配套制度构建”,主要讨论了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的完善、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的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农地(使用权)抵押经济激励制度的构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强化以及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等几个问题。
马延安[4](2015)在《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农村目前存在的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在2006年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2008年提出建立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2010年要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2012年要求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进行特别监管,提出“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的政策;2014年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在适当板块(主板或创业板)上市;2015年提出支持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出,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需求逐步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仍存在抑制性,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的非均衡特征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改变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问题,促进实现供求平衡,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繁荣。本研究立足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在总结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揭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探究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成因,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期从宏观层面的制度法规建设、中观层面的区域金融体系构建、微观层面农户发展资金需求的满足这三个层面上,探索破解金融供给抑制、促进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在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手段以及本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章,理论基础。概述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等典型金融发展理论,及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农村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指出制度变迁,特别是金融制度创新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东北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通过对我国和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体系进行概括,分析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和作用力。第四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求分析。以农村金融改革为背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的现状及特点,探究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求的非均衡性特征。第五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性分析。概述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现象,利用博弈论中的最优解分析东北地区农村的正规金融供给,探讨与农村正规金融相对应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制度变革。第六章,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分析比较美、日、法、印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吸取有益经验,为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于内生性与多元化的要求,探索金融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及优化对策。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农村的正规金融存在商业性金融淡出、政策性金融受到局限、合作金融力量不足的问题,而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民间金融资金实力有限,导致东北地区农村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的金融抑制,表现为市场准入限制、利率管制等,阻碍了诱致性制度创新。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来看,立足国情、立法保障、政府扶持、市场主导,是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一般选择。因此,应立足东北区域特点,坚持内生性和多元化原则,选择商业银行直接进入、间接进入、中介主导进入等模式,推动金融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征信体系的建设,改善其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开发开创适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增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持体系,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失衡的局面,增强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力。
赵羽[5](2015)在《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博弈日趋明显,越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越容易陷入金融抑制和经济停滞的泥潭,而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资本资源配置效率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更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应优先发展金融业,通过实现农村落后地区资本的合理配置来打破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怪圈,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供给先行的原则保证涉农贷款需求,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三农”发展的资本积累,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改革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本研究是基于对内蒙古农牧区的调查展开的,欠发达的北疆区域正处在城镇化转型时期,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既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贫血”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有效需求难以甄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农村金融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城镇化转型所需资金配置的功能。当前,内蒙古农牧区金融面临着来自于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抑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一方面加强政策性支农力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实施县域金融机构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这种改革的效果很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丛丛,例如:农村金融组织吸收的储蓄存款“偏农离农”现象依然严峻,抽水机式的将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供给不畅迫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流产;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金融信贷技术的缺乏等等。本文研究发现转型期的农牧民金融需求具有小额性、分层性、零散性、多样性、民生性和非农产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选择标准是相悖的,严格的客户甄别使低质的农牧户需求受到正规金融的排挤,另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农村主体有效需求乏力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在面临制度或经济转型的良好发展机遇时,要深入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因地制宜地搭建适合于区域特征的农村金融架构的建议,针对我区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并且要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与正规金融一道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钱力[6](2014)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 ——基于创造内生成长环境的视角》文中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农村金融在解决“三农”发展制约瓶颈,缓解农村居民流动性约束,联结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不论是农村工作、“三农”问题,还是金融改革与发展,都是新形势下亟待改善和加强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再次吹响了改革创新的动员号,对做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央新的一号文件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更加务实和可操作,改革的重心已经转移到解决农村经济深层次发展问题上来。同时,我国金融改革工作的重心不断下移,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在农村基层的实际工作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然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一直以来落后于城市金融。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什么相对滞后?是什么因素削弱了旨在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效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应该如何营造引导和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内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村外部、内部这两个方面探讨可以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创造出内生化演进力量和机制的影响因素。本文重点研究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一是多维度的结构转型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结构转型以工农业相对比重、农业内部生产经营结构、城乡经济相对规模、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比重、贸易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度量。二是工业体系与城市体系发展的契合程度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的非协调性或者内在矛盾,是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但是被忽视的原因。三是以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为代表的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变动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从金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农村金融体系,它是源自农村内部的一大金融改革阻力。本文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本文从改革开放过程中在经济领域所出现的多维度结构性转型这个视角分析影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结构性力量。实证结果发现:在资本要素相对缺乏的资源禀赋结构中,一味强调追求工业水平的提升,确实对当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成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环境变量,特别重要的是,许多代表结构转变的经济变量都会通过开放程度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此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也有助于农村金融的内生化发展。第二,本文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发展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研究其对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可能存在协同特征,也可能出现相互偏离,后者会通过资本积累、收入分配等机制与政策变迁,将负面影响传递到农村金融体系。研究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趋于协调一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中用于农业部分的比例,进而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比较有效地阻止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第三,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研究视角是研究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会通过储蓄、投资等诸多方面对金融体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增强或削弱金融体系的内在发展动力。通过使用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代表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基尼系数与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之间的联系:从短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可能是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格兰杰原因,而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有一些探索创新,主要包括:第一,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最显着的一个特征是多维度的结构转型,因此,本文不局限在传统的“二元经济”框架下,即主要针对工业与农业的相对比重变化的影响,而是将结构性调整因素拓展到包含工农业产值占比之外的多个方面,例如以贸易开放度衡量的国内外经济体量等多个方面。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三十多年中的另一个显着特征是,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下逐步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结合。因此,本文不是单纯地从工业化或者城市化单一性的角度去分析造成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原因,而是尝试从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否协调性地融合这个角度,来考察影响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更深层次的阻力。第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然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情况也出现了新的不平等。因此,从改革的利益分配角度看,本文不局限于研究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而是尝试从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角度,来考察其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在对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内生化发展所需要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考察与解释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第一,为取得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必须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必须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第二,提高工业化效率和城市化效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城市化与产业化的融合,注重产城结合、以人为本,这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第三,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旨在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应当更多地考虑农村经济发展与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开放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第四,要使得农村金融体系走上内生成长的道路,还必须从农村内部理顺一些主要的经济社会关系,其中,改善农村收入分配状态,能够激发农村金融需求和活力,从而实现内生的农村金融发展。第五,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心之一,应当是针对农村信用状况的特点和实际,细致培育农村信用体系,进一步降低“三农”金融活动的门槛和成本。第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要与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素,例如粮食、土地、农机等结合起来,选择好操作点和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积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七,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应当注重克服资本逐利的局限性,更加注重政策性、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积极发挥政府及政策的积极引导效应。第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尤其要注意维护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范农村民间金融活动,抑制非法金融行为,保持可控、稳定的农村金融秩序。当然,受到作者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还留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吕思杨[7](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推进的整个进程中,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必经之路。而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资金的大部分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村合作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本文在此背景之下,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依据金融支持理论,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建议及对策,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道路。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阐述。界定了合作经济、农村合作经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范围。对本文涉及的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理论作出阐述。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关系。第三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现状。第四章:阐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现状中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巴西的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与需求做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即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第七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陈熹[8](2014)在《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来自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他将它定义为“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后来的诸多不同学派对社会资本也都有不同的定义,但共同点是都采用了“信用”这一核心内容。信用在借贷行为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农村社会环境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如今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狭路相逢。农村资金外流、农户借贷难等问题困扰着走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路上的农民们。单纯靠政府推动商业银行下农村,把城市商业融资模式生搬硬套到农村土地上是不可行的,如何因地制宜,帮助农民渡过转型期的难关,促使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有它的独特性,建立在血缘、族缘和地缘基础上牢固的社会网络关系中蕴藏着“信用”的巨大能量,使用好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力,开发出适合农村社会的借贷模式,是缓解以上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大问题:(1)社会资本对农户获得贷款的影响;(2)社会资本对农户归还贷款的风险影响;(3)社会资本对农户使用贷款的福利效果影响。归纳起来,即是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中、后期全过程。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合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结构洞理论、强关系和弱关系命题、社会资源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等多学科展开研究。由于农户社会资本和借贷行为没有现成的数据,只有通过发放问卷和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得。调查从2013年11月开始持续到2014年1月,覆盖上饶婺源,鹰潭贵溪,抚州东乡,吉安永丰,宜春丰城、靖安,九江永修,南昌湾里、南昌(县)在内的江西省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风土民情的九个县,采用多人座谈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经过筛选之后,最终有效的1294份问卷成为本文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和博弈模型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首先,本文对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从马克斯·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中发掘出社会资本的具体含义,并对社会资本做了如下定义:社会资本指的是一种以诚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以及嵌入到这个网络中为个体(组织)带来各种效益的潜在的或是显现的资源的集合。明确了社会资本是有价值存量的、可增值的、以非物质的无形态存在的。在对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类型和变迁进行了分析,我们把本文的农村社会资本分为直接型社会资本和间接型社会资本两个大类。把农户借贷行为从1978年改革开放发展至今(2014年)的36年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93年,1994年至2002年,2003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14年),就农户借贷行为“纺锤形”的基本现状展开说明,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时间差异的纵向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横向比较分析和类型差异的条件比较分析,并就农户借贷发生率、借贷规模、借贷资金来源、借贷用途、借贷利率、期限、借据和担保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次,本文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期阶段展开讨论。将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社会资本分为宗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社团型社会资本、法理型社会资本、口碑型社会资本和身份型社会资本,具体到从亲戚走往数量、亲戚信任程度、邻里信任和睦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关系、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等级、是否参与农户联保、在乡里乡亲间的诚信评价水平、是否是党员、是否是机关工作人员等方面研究它们对农户获得有效借贷机会的影响。以江西这一农业大省为例,通过对1294份问卷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亲戚信任程度、邻里信任和睦度、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关系、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等级以及在乡里乡亲间的诚信评价水平对农户获得有效借贷机会具有显着影响,亲戚走往数量、是否参与农户联保、是否是党员、是否是机关工作人员对农户获得有效借贷机会影响不显着。同时,围绕结构洞和强弱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展开分析。首先就调查问卷中对应强弱关系四维度测算标准的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问题结果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来自东乡县、贵溪市、婺源县三个地区的不同案例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定性分析。再次,本文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中期和后期阶段进行了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经常走往和信任度较高的亲戚关系、信任和睦的邻里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农户联保小组、正规金融机构关系、政治身份特征和信用口碑特征这些社会资本均对农户借贷违约风险有强烈的正向约束力。因此,应当利用好社会资本来建立对农户借贷风险的控制机制,通过农户联保制度、担保人制度、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信用评级建设来降低农户借贷违约率。农户借贷行为实质上是借贷主体通过不断重复博弈生成诚信达到纳什均衡的一个过程,因此,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对农户借贷风险进行了分析。借贷后期的贷后福利效果本文从物质心理满足和增加收入两个方面做分析。就借贷资金带来的物质和心理满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得出借贷资金对增加家庭纯收入、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消费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帮助的结论。再通过设定借贷福利模型收入方程就社会资本对增加农户贷后收入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得出有机会获得贷款有助于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的结论。同时发现,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其中,较之关系型社会资本,农户通过组织型社会资本获得的借贷资金对农户贷后收入的增长作用更加明显。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农户借贷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农户借贷金额变大,借贷资金来源有从亲戚朋友向正规金融机构倾斜的趋势,借贷用途由婚丧嫁娶、贴补家用向发展生产转变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小农经济向规模化大型农业经济转型。2.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社会资本分为宗族型社会资本、乡土型社会资本、社团型社会资本、法理型社会资本、口碑型社会资本和身份型社会资本。具体表现为亲戚信任程度、邻里信任和睦度、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关系、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等级以及在乡里乡亲间的诚信评价水平对农户获得有效借贷机会具有显着影响,亲戚走往数量、是否参与农户联保、是否是党员、是否是机关工作人员对农户获得有效借贷机会影响不显着。3.借方和贷方仍以强关系为主,结构洞决定话语权。根据调查问卷中对应的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此四项强弱关系测算标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来自东乡县、贵溪市、婺源县三个地区的案例分析,证明强关系比弱关系更容易形成牢固和长期的借贷关系并带来更多的借贷资金。而如果借方和贷方之间存在结构洞,在民间借贷中,中介人或是资金互助组织的负责人往往因此获利;在政策性贷款中,政府这一角色也因此成为制定规则的一方。4.社会资本可以成为防控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利器。建立在血缘族缘基础上的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风险有着比城市网络更好的防控功能。通过调研发现,经常走往和信任度较高的亲戚关系、信任和睦的邻里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农户联保小组、正规金融机构关系、政治身份特征和信用口碑特征这些社会资本均对农户借贷违约风险有强烈的正向约束力。因此,应当利用好社会资本来建立对农户借贷风险的控制机制,通过农户联保制度、担保人制度、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信用评级建设来降低农户借贷违约率。因此,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严格监管农村土地流转和交易,正确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为农民经营好自己的土地提供政策指导和资金供给两方面的帮助。2.逐步脱离政策性贷款依赖,建立依托农村社会资本的信用体系,为农户借贷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3.肯定和培育合适的农村民间借贷模式,同时国家和地方加强监管,为农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赵鑫[9](2014)在《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合作制为原则,由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成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活动的总称。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主体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合作基金会、农村党员互助会与合会等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本文简称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最有代表性、最为主要的组织类型。农村合作金融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中建立起来的。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决定了,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及豁免范围。反垄断法的基本属性是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反垄断豁免是反垄断法实施的例外,又是重要的补充。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豁免问题就是在探讨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村合作金融垄断合法性问题。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是国家反垄断法在农村金融领域功能强弱的检测器,其价值取向与制度设置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也决定了这一制度的设立应当根据国家的实际国情而进行取舍、整合和平衡。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发展程度和农村金融产业政策是影响和决定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豁免的重要因素。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市场主体,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与其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就这一特点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与竞争性。正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商业竞争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进入反垄断法领域来探讨适用与否的问题。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在互助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维持合作金融组织的长期有效运行,最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互易性、服务性的资金需要。正是这种特殊的经营性质,决定了有必要深入探讨反垄断法是否应对其适用豁免的问题。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等市场主体,因客观经济环境因素,形成了资源占有的优势,从而造成了市场份额、市场影响力、价格控制能力等多方面优势,最终形成了市场支配地位。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的农村信用社等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主体,进行了诸如差别待遇交易、附加条件交易、强制收费、捆绑收费、强制搭售、指定交易及强制交易等滥用支配地位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而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反垄断法重要的法益目标,消费者权益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中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适用标准。这类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属于学理上“剥削性滥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类型。同时,农村合作金融又存在利率同盟等限制竞争协议行为。另外,因其机构合并重组等事件的发生和经营者集中审查标准的“失灵”,农村合作金融领域还存在着经营者集中的垄断风险。虽然农村合作金融领域存在着垄断问题与垄断风险,但是基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特殊性,我国的反垄断法应该对其实现一定程度的豁免。农村合作金融进行反垄断法豁免有充分的依据,主要体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作为弱势主体联合体的互助共济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财产关系的特殊性及民主管理的组织原则等“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实现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制度功能与反垄断法及反垄断豁免制度的功能具有契合性。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分别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对于农村合作社行为进行豁免规定,我国可以考虑借鉴这些先进立法经验。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豁免的行为认定问题,首当其冲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定的原则。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豁免的认定原则问题,我们应该依据具体情况而综合运用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在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豁免的认定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所涉行为是否符合合作社目的、“规定识别”与“推定识别”的区别、组织行为对内性与对外性的区分等。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具体适用反垄断法豁免制度问题,需要在机制与程序层面予以解决。我国当前《反垄断法》有关豁免的规定体现在第七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等规定中,农村合作金融若想获得反垄断豁免并不能直接套用以上规定,或者说,现有法律条文中并不能找到农村合作金融可获豁免的直接依据。豁免制度是包括于反垄断法中的固有制度,因此,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反垄断豁免,不能单独创设出一种制度,而是应该运用“解释论”的方法,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解释适用,在我国反垄断法现有的制度框架中,探讨如何将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适用于农村合作金融领域,从而探究出农村合作金融进行反垄断豁免的具体适用方式与程序。在豁免方式方面,我国应选择酌定豁免方式;在豁免决定权的配置机制方面,基于行政权决定机制本身的制度优势以及与中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兼容性,我国应确立行政权决定机制,同时在机构与职能的设置上,对于商务部、工商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三大执法机构进行合理的职能设置与分工;在豁免程序方面,我国应该适用行为豁免程序。
吕晔[10](2015)在《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重要课题。从2004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发布开始,中央已经连续12个年头在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而在现代社会里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农民要富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业作为货币融通的行业,经营过程中要面对各种风险,因此其运行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传统金融服务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品等担保,贷款流程也十分严格,以降低经营风险。但是,从“三农”融资的环境来看,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收益低、风险高、生产的季节性强,因此,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很多需要资金的农民几乎没有或者具有很少的抵押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涉农金融机构债权保护不到位和信用意识缺失,导致提供涉农金融服务具有较大风险,这就需要在农村地区发展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的金融业态。本文尝试探讨农村地区的微型金融发展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满足我国“三农”金融需求提供新的思路。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介绍了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澄清了微型金融、小额贷款和普惠金融几个易混淆的概念。之后,简要介绍了微型金融的相关理论,即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以及团体贷款与关系型贷款理论。第二章对我国农村传统金融体系的历史进程做以简单梳理,并在总结大量前人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阶段划分,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传统金融发展的五个阶段。同时,在对我国传统金融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金融相关率(FIR)理论,采集并加工了大量经济及金融数据,通过测算,得出我国农村理论金融资产总量和实际金融资产总量,进而求出农村金融资产缺口。测算的结果显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速和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传统金融缺口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印证了关于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缺失的判断,由此发展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就凸显其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第三章对国际微型金融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就开始了微型金融的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本文梳理了目前世界上几种较为成功的微型金融业务模式,其中包括众所周知并被广为学习的格莱珉模式,又称GB模式,其团体贷款制度、强制储蓄制度、灵活的还款安排等创新非常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本文还介绍了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Banco Sol)、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部(BRI)以及国际社区基金会村庄银行(FINCA)等其他有着自己鲜明特性的微型金融模式。此外,本章还对国际上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业务渠道以及微型金融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讨论了邮政储蓄以及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微型金融业务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并指出社区银行将是我国未来微型金融主要的新模式,结合浙江台州商业银行的具体实践,对社区银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特色做了介绍。另外,由于微型金融服务群体大都是享受不到或者说没有机会享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社会中低阶层人员和小微企业,微型金融的贷款服务具有笔数多、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微型金融服务的贷款定价便不能适用传统的贷款技术,本章便对微型金融特殊的贷款定价技术做了介绍,从贷款组织形式上,分为团体和个人两类,从具体定价方法上来看,则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基准利率法等三种,其中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所采用最多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本章的最后介绍了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监管的现状。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即使命漂移问题加剧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着融资困境与政策限制,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不合理的定价模式以及不完善的监管体系。第六章针对第五章的问题与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通过差别定价化解使命漂移问题,积极推动政策创新,拓宽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实行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方法等,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发达程度,创造性提出了专门立法、分类监管的农村微型金融监管模式,从而为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了一个可以尝试的监管模式。结论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综上,本文在论述我国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必要性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国际微型金融业务模式的比较研究,详细讨论我国当前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开展和监管的现状,从微型金融的使命漂移、融资渠道、定价方法与监管四个维度深刻剖析了阻碍当前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种种问题与障碍,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及金融市场的发育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使得广大的农村低收入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现代、快捷、便利的微型金融服务。
二、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1.6.3 改进方法 |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4.1 研究的成果 |
2.4.2 研究的不足 |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
3.2.1 发展模式 |
3.2.2 机构模式 |
3.2.3 贷款模式 |
3.2.4 利率模式 |
3.2.5 监管模式 |
3.2.6 扶持模式 |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5.1 调查样本来源 |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
5.3 对农户的分类 |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5.1 总体需求特征 |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
5.7.1 问卷调查法 |
5.7.2 收支平衡法 |
5.7.3 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6.1 调查样本来源 |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
6.2.1 资金来源 |
6.2.2 信贷额度 |
6.2.3 贷款方式 |
6.2.4 贷款投向 |
6.2.5 贷款期限 |
6.2.6 贷款利率 |
6.2.7 办贷时间 |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
6.6.1 政策执行情况 |
6.6.2 贷款变化情况 |
6.6.3 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
7.6.1 郁南模式 |
7.6.2 梅州模式 |
7.7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
8.1 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发展模式 |
8.2.1 总体模式 |
8.2.2 运行机制 |
8.3 组织机构模式 |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
8.4 资金来源模式 |
8.4.1 农村信用社 |
8.4.2 商业银行 |
8.4.3 村镇银行 |
8.4.4 小额贷款公司 |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
8.4.6 NGO |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
8.4.8 民间资本 |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
8.6 农户贷款模式 |
8.6.1 运作机制 |
8.6.2 贷款条件 |
8.6.3 贷款种类 |
8.6.4 贷款额度 |
8.6.5 贷款用途 |
8.6.6 贷款期限 |
8.6.7 贷款利率 |
8.7 信贷保险模式 |
8.7.1 政府主导模式 |
8.7.2 市场主导模式 |
8.8 扶持模式 |
8.8.1 法律法规保障 |
8.8.2 财政政策支持 |
8.8.3 货币政策引导 |
8.8.4 金融生态建设 |
8.9 监管模式 |
8.9.1 监管原则 |
8.9.2 监管重点 |
8.10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农村金融 |
1.3.2 农村金融改革 |
1.4 研究现状 |
1.4.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1.4.2 农村金融改革反思与批判研究 |
1.4.3 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
1.4.4 农村金融改革评价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性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金融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信用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高利贷思想 |
2.2 列宁金融思想 |
2.3 毛泽东金融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思想 |
2.4.1 邓小平金融思想 |
2.4.2 江泽民金融思想 |
2.4.3 胡锦涛金融思想 |
2.4.4 习近平金融思想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农村金融改革(1921-1949) |
3.1.1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2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3 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2 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及改革(1949-1978) |
3.2.1 农村金融骨干框架的形成及改革 |
3.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 |
3.3 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78-2002) |
3.3.1 农村正规金融改革 |
3.3.2 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 |
3.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3-) |
3.4.1 深化农村金融存量改革 |
3.4.2 加快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
4.1.1 农村金融体系内涵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组织形态 |
4.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4.2.1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
4.2.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
4.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
4.3.1 正式制度安排下的担保体系 |
4.3.2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的信用体系 |
4.3.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4.4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
4.4.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
4.4.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4.5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
4.5.1 农村金融存量“蓄水”政策体系 |
4.5.2 农村金融增量“注水”政策体系 |
4.6 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 |
4.6.1 “量”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2 “质”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3 农村金融高水平演进轨迹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 |
5.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 |
5.1.1 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农村金融改革 |
5.1.2 渐进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3 以点带面整体性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协同推进 |
5.1.5 机构观与功能观包容共生的改革范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逻辑 |
5.2.1 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导向 |
5.2.2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动力 |
5.2.3 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 |
5.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经验 |
5.3.1 坚持党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领导 |
5.3.2 以试点方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
5.3.3 强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 |
6.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 |
6.1.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表现 |
6.1.2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成因 |
6.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
6.2.1 体制机制失衡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 |
6.2.2 行政力量不当干预破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
6.2.3 农业弱质性增加潜在系统性风险 |
6.2.4 信用担保体系滞后制约农户信贷可得性 |
6.2.5 法制环境落后影响农村金融市场治理 |
6.3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 |
6.3.1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主体失重 |
6.3.2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结构不合理 |
6.4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 |
6.4.1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要素分析 |
6.4.2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结构失衡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 根本出路: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7.1.1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7.1.2 强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 |
7.1.3 深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改革 |
7.2 基本方向: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
7.2.1 政府角色的转化及定位 |
7.2.2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7.3 关键布局: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 |
7.3.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共生环境 |
7.3.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联结的制度安排 |
7.4 突破重点: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提升农村金融增量 |
7.4.1 农村金融系统开放的基本原理 |
7.4.2 全面开放农村金融系统的思路 |
7.5 核心内容: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
7.5.1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目标 |
7.5.2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进原则 |
7.5.3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指标体系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地融资功能的提出及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制度考察 |
第一节 农地融资功能的提出 |
一、 农地融资功能的界定 |
二、 农地融资功能的属性 |
三、 农地融资功能提出的缘起 |
四、 农地融资功能的实现方式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制度考察 |
一、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现状考察:制度性抑制 |
二、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制度性抑制的负面效应 |
三、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制度性抑制的原因 |
第二章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理据分析 |
第一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若干理据分析思路及其反思 |
一、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若干理据分析思路概要 |
二、 对相关理据分析思路的些许反思 |
第二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是深化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必然之需 |
一、 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及路径梳理 |
二、 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检讨及其负面影响分析 |
三、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解困的必然之需 |
第三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是有效保护农民财产权的应有之意 |
一、 农地(使用权)和住房:农民最主要的财产 |
二、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保护农民财产权的应有之意 |
第四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是有效保障农民融资权的基石所在 |
一、 融资权: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核心内容 |
二、 农民融资权的保障需以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为前提 |
第五节 日益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化解了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或可引发的问题 |
二、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视角下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辩证看待 |
第三章 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实践的国内外考察 |
第一节 农地抵押融资相关制度的国外考察 |
一、 德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考察 |
二、 美国农地抵押融资制度考察 |
第二节 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的国内考察 |
一、 四川省成都市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考察 |
二、 宁夏自治区同心县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考察 |
三、 湖北省天门市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考察 |
四、 山东省寿光市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创新实践考察 |
第四章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理路探讨 |
第一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前提性制度之一:坚持、完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 |
一、 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现存问题及其影响 |
二、 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三、 完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前提性制度之二:完善农地使用权制度 |
一、 完善农用地使用权制度 |
二、 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
三、 完善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制度 |
第三节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基本原则探讨 |
一、 坚持政府适度干预 |
二、 均衡保护各利益相关主体 |
三、 兼顾农地其他功能 |
第五章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主体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农地(使用权)抵押适用范围的界定 |
一、 农用地(使用权)应实现“全面”抵押 |
二、 宅基地(使用权)需“有条件”抵押 |
三、 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应可“单独”抵押 |
第二节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设定 |
一、 农用地(使用权)抵押人资格的界定 |
二、 农地所有权人地位的界定 |
三、 农地(使用权)抵押期限的设定 |
四、 农地(使用权)抵押权人资格的界定 |
五、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登记 |
六、 农地(使用权)抵押率的确定 |
第三节 农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 |
一、 农地(使用权)抵押权实现方式的界定 |
二、 农地(使用权)继受人范围的界定 |
三、 农民(作为抵押人时)权益的“适当”保护 |
四、 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的权利保护 |
第六章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配套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完善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 |
一、 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意义解读 |
二、 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三、 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建立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 |
一、 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意义解读 |
二、 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总体状况和现存问题 |
三、 建立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
一、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解读及现状考察 |
二、 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构建农地(使用权)抵押经济激励制度 |
一、 农地(使用权)抵押经济激励制度的意义解读及基本原则分析 |
二、 农地(使用权)抵押经济激励制度构建的主要内容探讨 |
第五节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一、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的必要性解读 |
二、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六节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
一、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视角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缺陷分析 |
二、 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视角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完善思路 |
结论 |
1.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当前呈制度性抑制状态且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对农地的严格“管控” |
2.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有其迫切性 |
3.日益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
4.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为前提 |
5.农地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必须要以坚持政府适度干预、均衡保护各利益相关主体以及兼顾农地其他功能为基本原则 |
6.实现农地抵押融资功能首先需完善农地(使用权)抵押这一主体体制 |
7.实现农地抵押融资功能还需要构建包括农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等在内的配套制度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的创新与存在不足 |
(一)主要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理论概述 |
一、金融发展与金融抑制理论 |
(一)政府干预抑制与金融活动 |
(二)金融抑制缓解与金融深化 |
(三)政府适度干预与金融约束 |
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分析 |
(一)农村金融功能分析 |
(二)国内对农村金融行为的认识 |
三、农村金融制度演化与变迁 |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及其动力 |
(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发展 |
一、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 |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发展 |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 |
(四)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变迁 |
二、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基本内涵 |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 |
三、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 |
(一)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建设 |
(二)农村金融组织运行及其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求分析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 |
(二)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
(三)农村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
二、东北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
(一)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 |
(二)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分析 |
(三)东北地区农村资金外流 |
三、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非均衡性 |
(一)农村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
(二)农村金融供求非均衡性拉高农村借贷成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性分析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供给型抑制的表现及影响 |
(一)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表现 |
(二)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影响 |
二、东北地区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形成及原因 |
(一)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形成 |
(二)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成因 |
三、东北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抑制机制分析 |
(一)农村金融改革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二)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方式决定的博弈分析 |
四、东北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供求失衡 |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制度需求 |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门槛 |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
一、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一致性 |
(二)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
二、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启示 |
(一)政策支持 |
(二)国情选择 |
(三)立法保障 |
(四)适度干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一、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深化东北地区农村金融改革 |
(二)合理定位政府的职能与作用 |
(三)完善农业担保和信贷保险体系 |
(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 |
(五)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发展 |
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供给导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 |
(一)商业银行的直接进入模式 |
(二)商业银行的间接进入模式 |
(三)商业银行的中介主导进入模式 |
三、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实现供求平衡具体对策 |
(一)健全农村征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二)建设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 |
(三)完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农村金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金融问题:理论进展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3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城镇化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求 |
4.1 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
4.2 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领域 |
4.3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4.4 内蒙古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需求角度分析 |
5.1 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 农牧民金融需求的特征分析 |
5.3 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成因分析 |
5.4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与农牧户借贷需求的错配分析 |
5.5 农村市场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性分析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供给角度分析 |
6.1 “粮食银行”功能:支农作用甚微 |
6.2 商业化倾向:直接减少农村金融供给 |
6.3 非农化: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
6.4 “抽水机”式服务:只吸不贷加速农村资金外流 |
6.5 农业保险“缺位”:加剧农村资金紧张局面 |
6.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缺乏稳定性 |
第七章 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抑制的解除 |
7.1 合作金融的改革路径 |
7.2 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的提升 |
7.3 非正规金融的规范与合法地位的确认 |
7.4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7.5 加快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 |
7.6 激活农村金融需求的政策调整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 ——基于创造内生成长环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结构 |
1.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阐释 |
2.2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观点 |
2.3 中国学者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 |
2.3.1 正规与非正规二元金融结构下的农村金融改革 |
2.3.2 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中的农村金融改革 |
2.3.3 城市与工业的协调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 |
2.3.4 农村的收入分配和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与评判 |
3.1 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恢复与初步建立 |
3.2 体制改革对三位一体农村金融格局的强化 |
3.3 经济趋冷时期农村正规金融的收缩 |
3.4 以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为目标的农村金融改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特色 |
4.1.1 美国:高市场化程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4.1.2 法国:官民结合的农村金融模式 |
4.1.3 德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模式 |
4.1.4 日本:多方参与的混合型农村金融模式 |
4.2 新兴市场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比较 |
4.2.1 印度:法律规制、政策环境与农村金融改革 |
4.2.2 韩国:新农村运动与农村金融改革 |
4.2.3 孟加拉国: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创新 |
4.3 国外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4.3.1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经验 |
4.3.2 国外农业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结构转型约束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5.1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 |
5.1.1 决定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一般性因素 |
5.1.2 结构转型因素对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
5.2 数据与指标 |
5.2.1 构建相关指标 |
5.2.2 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 |
5.3 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工业体系非协调发展约束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6.1 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6.2 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非效率的原因 |
6.3 城市-工业体系非协调发展在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 |
6.4 回归模型和指标 |
6.5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含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约束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
7.1 农村收入分配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机制 |
7.1.1 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一般联系 |
7.1.2 我国农村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 |
7.2 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政策含义 |
8.1 总结 |
8.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意义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理论 |
2.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 |
2.1.1 合作经济与农村合作经济 |
2.1.2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
2.1.3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2.2 农村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 |
2.2.1 农村金融供需理论 |
2.2.2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
2.2.3 农村金融深化理论 |
2.2.4 农村金融约束理论 |
2.2.5 小额信贷/小额金融理论 |
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
2.3.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
2.3.2 金融发展需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现状 |
3.1 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
3.1.1 农村合作经济及金融需求的发展历史 |
3.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
3.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供给主体 |
3.2.1 政策性金融 |
3.2.2 商业性金融 |
3.2.3 农村合作金融 |
3.2.4 农业保险 |
3.2.5 农业担保 |
3.3 农村金融市场 |
3.3.1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
3.3.2 农产品期货 |
3.3.3 扶贫贴息贷款 |
3.4 农村金融基础建设状况 |
3.4.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3.4.2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 |
3.5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扶持政策 |
3.5.1 国家金融政策 |
3.5.2 国家财政政策 |
3.5.3 地方扶持政策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新型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不规范 |
4.1.2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差别大 |
4.1.3 农村合作经济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 |
4.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
4.2.1 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 |
4.2.2 商业性金融积极性不高 |
4.2.3 合作性金融难当重任 |
4.2.4 民间金融蕴藏较大社会风险 |
4.2.5 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较低 |
4.2.6 农业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 |
4.3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匮乏 |
4.3.2 农村金融机构差别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3.3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不健全 |
4.3.4 各涉农业态市场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
4.4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
4.4.2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缓慢 |
4.4.3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
4.5 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4.5.1 对农村金融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
4.5.2 金融财政扶持政策缺乏有机结合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借鉴 |
5.1 发达国家经验 |
5.1.1 美国 |
5.1.2 日本 |
5.1.3 法国 |
5.2 发展中国家经验 |
5.2.1 印度 |
5.2.2 孟加拉国 |
5.2.3 巴西 |
5.3 国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借鉴 |
5.3.1 政府扶持作用明显 |
5.3.2 金融支持主体多元 |
5.3.3 金融市场发展成熟 |
5.3.4 金融政策法律健全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水平实证分析 |
6.1 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模型建立 |
6.1.1 模型选择与方法介绍 |
6.1.2 农村金融指标建立 |
6.2 实证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
7.1 金融需求自身建设急需完善 |
7.1.1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的管理和财务体制 |
7.1.2 提高农村合作经济主体金融知识素质 |
7.1.3 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管控机制 |
7.1.4 广泛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7.2 金融供给主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7.2.1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和服务职能 |
7.2.2 推动商业性金融积极履行为农服务义务 |
7.2.3 确立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地位 |
7.2.4 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
7.2.5 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
7.3 金融市场创新协调发展需要加强 |
7.3.1 加速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7.3.2 加快完善各涉农业态的农村金融市场 |
7.4 金融基础建设投入水平需要增加 |
7.4.1 优化农村信用金融生态环境 |
7.4.2 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
7.4.3 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
7.5 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强化 |
7.5.1 加快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7.5.2 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 |
7.5.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
7.5.4 强化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 |
7.5.5 完善农村金融监督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户 |
1.2.2 农户借贷行为 |
1.2.3 正规借贷 |
1.2.4 非正规借贷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的研究现状 |
2.1.2 农户借贷行为特征的研究现状 |
2.1.3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 |
2.2 文献述评及研究发展趋势 |
3 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金融发展理论 |
3.2 金融风险理论 |
3.2.1 逆向选择 |
3.2.2 道德风险 |
3.3 农村金融理论 |
3.4 社会资本理论 |
3.4.1 社会资本的内涵 |
3.4.2 农村社会资本的内涵 |
3.4.3 农村社会资本的一般测量 |
3.5 结构洞理论 |
3.6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与具体表现 |
3.6.1 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 |
3.6.2 农村社会资本的类型 |
3.7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 |
3.7.1 传统宗法依附型社会资本 |
3.7.2 现代公民型社会资本 |
3.8 社会资本在农村金融借贷活动中的作用 |
3.8.1 事实存在的无形“抵押物” |
3.8.2 “看不见”的资源配置工具 |
3.9 本章小结 |
4 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和特征 |
4.1 农户借贷行为发展历程 |
4.2 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现状 |
4.3 农户借贷行为的比较分析 |
4.3.1 纵向比较:时间差异分析 |
4.3.2 横向比较:区域差异分析 |
4.3.3 条件比较:类型差异分析 |
4.4 农户借贷行为主要特征 |
4.4.1 农户借贷行为调查数据说明 |
4.4.2 借贷发生率较高、借贷规模在10万元以内 |
4.4.3 借贷资金来自正规和非正规途径、借贷用途向生产性需求倾斜 |
4.4.4 借贷利率、期限、借据和担保 |
4.5 本章小结 |
5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分析 |
5.1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分析 |
5.1.1 农户的六种社会资本类型 |
5.1.2 样本数据来源和Logistic回归建模 |
5.1.3 社会资本类型的变量选择 |
5.2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实证分析结果 |
5.2.1 宗族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2.2 乡土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2.3 社团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2.4 法理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2.5 口碑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2.6 身份型社会资本的影响 |
5.3 结构洞、强弱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 |
5.3.1 案例1:结构洞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 |
5.3.2 案例2:强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 |
5.3.3 案例3:弱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户贷中和贷后分析:借贷违约风险和贷后福利效果 |
6.1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形成 |
6.1.1 农民财产权的模糊形成的抵押缺失 |
6.1.2 农业生产特征的弱点形成的产业制约 |
6.1.3 农村重亲轻理的思想形成的信用失衡 |
6.2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识别:基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分析 |
6.2.1 基于直接型社会资本的借贷违约风险分析 |
6.2.2 基于间接型社会资本的借贷违约风险分析 |
6.3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
6.3.1 建立非物质形态抵押担保机制 |
6.3.2 转变农业产业支撑机制 |
6.3.3 完善农村信用约束机制 |
6.4 农户借贷风险的重复博弈分析 |
6.4.1 重复博弈的基本理论 |
6.4.2 农户借贷风险的重复博弈分析 |
6.5 农户贷后福利效果 |
6.5.1 借贷资金带来的物质和心理满足 |
6.5.2 农户贷后福利效果的理论模型 |
6.5.3 农户贷后福利效果的实证 |
6.6 本章小结 |
7 政策建议和主要结论 |
7.1 政策建议 |
7.1.1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
7.1.2 建立和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信用体系 |
7.1.3 鼓励和引导农村民间借贷 |
7.1.4 小结 |
7.2 主要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户社会资本类型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论文基本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一般原理 |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念、组织形式与相关理论 |
一、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辨析 |
二、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 |
三、 农村合作金融中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概说 |
一、 适用豁免与适用除外 |
二、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领域垄断行为的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一、 农村合作金融“相关市场”的特定化 |
二、 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 |
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表现 |
四、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理分析 |
第二节 限制竞争协议 |
一、 协议主体 |
二、 主观目的 |
三、 客观行为 |
四、 市场影响 |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 |
一、 客观表现 |
二、 审查标准“失灵” |
三、 反竞争效果分析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依据 |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合作经济组织”属性 |
一、 互助共济性 |
二、 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
三、 财产关系的特殊性 |
四、 民主管理的组织原则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与反垄断豁免制度功能的内在契合 |
一、 实现经济民主的功能契合 |
二、 实现政治民主的功能契合 |
三、 实现社会公益的功能契合 |
第三节 国外立法的借鉴 |
一、 关于农业合作社行为豁免之借鉴 |
二、 关于金融业豁免之借鉴 |
第四章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认定 |
第一节 认定原则 |
一、 本身违法原则 |
二、 合理原则 |
三、 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的综合运用 |
第二节 认定中的综合考量因素 |
一、 合作社目的 |
二、 “规定识别”与“推定识别” |
三、 组织行为的对内性与对外性 |
第五章 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的方式与程序 |
第一节 我国当前《反垄断法》对农村合作金融的规制现状与评析 |
一、 规制现状 |
二、 现状评析 |
第二节 豁免方式的选择 |
一、 法定豁免和酌定豁免方式的比较 |
二、 我国对酌定豁免方式的选择 |
第三节 豁免决定机制的适用 |
一、 司法权决定机制 |
二、 行政权决定机制 |
四、 不同决定机制的比较 |
五、 我国对行政权决定机制的适用 |
第四节 豁免程序的应用 |
一、 行业豁免与行为豁免程序的比较 |
二、 我国对行为豁免程序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微型金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微型金融的相关概念 |
一、小额信贷 |
二、微型金融 |
三、普惠金融 |
第二节 微型金融的理论基础 |
一、金融发展理论 |
二、农村金融理论 |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 |
四、团体贷款与关系型贷款理论 |
第二章 农村微型金融:弥补传统金融缺失 |
第一节 我国农村传统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
一、初步形成阶段(1949 年-1957 年) |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 年-1978 年) |
三、恢复创立阶段(1979 年-1991 年) |
四、改革深化阶段(1992 年-2005 年) |
五、完善创新阶段(2006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分析 |
一、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测算的基本构想 |
二、我国农村金融资产缺口的具体测算 |
三、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村微型金融弥补传统金融缺失的作用机理 |
一、灵活多元的信用评价标准 |
二、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与风险控制机制 |
三、独特易行的关系型贷款方式 |
四、方便快捷的贷款流程 |
第三章 国际微型金融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微型金融典型业务模式研究 |
一、GB模式的基本特点 |
二、BancoSol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三、BRI模式的基本特点 |
四、FINCA村庄银行模式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国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业务渠道研究 |
一、国际微型金融机构主要类型及客户定位 |
二、国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业务渠道 |
第三节 国际微型金融监管的基本模式 |
一、基于现有银行立法的监管模式 |
二、专门微型金融立法下的监管模式 |
三、微型金融自律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国际微型金融模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
一、积极培育农村微型金融市场体系 |
二、有效地引入格莱珉银行的贷款模式 |
三、扩大微型金融资金来源 |
四、加强微型金融的创新 |
五、国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业务的渠道选择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开展现状 |
一、邮储银行开办微型金融业务的有益尝试 |
二、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
三、社区银行——值得推广的新型微型金融机构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贷款组织形式与定价方法 |
一、小额贷款组织形式 |
二、小额贷款定价方法 |
三、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具体计算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监管现状 |
一、多头的微型金融监管体制 |
二、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监管 |
三、存款保险制度初步覆盖微型金融机构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
第一节 使命漂移加剧农村金融服务缺失 |
一、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使命漂移的困境及衡量 |
二、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使命漂移问题的现实影响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融资困境与政策限制 |
一、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融资困境 |
二、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 |
第三节 不合理的微型金融定价机制 |
一、不健全的信用环境导致定价依据不足 |
二、传统的定价方法导致定价不够科学 |
第四节 不完善的微型金融监管体系 |
一、微型金融监管立法滞后 |
二、监管链条过长,基层监管资源不足 |
三、监管标准和要求有待完善 |
四、某些微型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之外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利用差别性定价和政策性引导弱化使命漂移问题 |
一、探索差别性定价,化解使命漂移难题 |
二、加强政策性引导,纠正使命漂移问题 |
第二节 培育农村新型微型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一、打造多层次农村新型微型金融组织体系 |
二、采用多种手段拓展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空间 |
第三节 健全农村微型金融定价机制 |
一、健全农村微型金融的信用保障体系 |
二、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 |
第四节 完善农村微型金融的监管体制 |
一、明确微型金融监管的特殊要求 |
二、逐步向专门微型金融立法下的监管模式转型 |
三、探索实施农村微型金融的分类、分层监管 |
四、建立差别化的农村微型金融监管标准与要求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
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D]. 金运. 吉林大学, 2015(08)
- [3]农地抵押融资功能实现法律制度研究[D]. 刘广明.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4]中国东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马延安.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5]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D]. 赵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 ——基于创造内生成长环境的视角[D]. 钱力. 复旦大学, 2014(12)
- [7]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D]. 吕思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陈熹. 江西财经大学, 2014(12)
- [9]农村合作金融反垄断法适用豁免研究[D]. 赵鑫. 吉林大学, 2014(03)
- [10]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D]. 吕晔.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