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论文文献综述)
程彤彤[1](2020)在《翻译伦理观照下《围城》隐喻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由珍妮·凯丽和茅国权于1979年合译出版。自《围城》译本问世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多角度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对译本进行总体评价,讨论“翻译的好不好”的问题;讨论“怎么译”的问题,即译文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探讨“为什么这么译”的问题。多数研究探究的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到翻译中的人际关系研究,探讨译者的道德和伦理选择倾向。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对珍妮·凯丽和茅国权的《围城》英译本进行分析,对译者的翻译伦理选择作深入研究。翻译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涉及语言与文化、作者与译者、赞助人与读者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本身就是一种道德选择与判断,它需要各种伦理规范来处理翻译中所涉及的各种关系。20世纪80年代,法国翻译家贝尔曼(Berman)首先提出了翻译伦理,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在翻译伦理基础上提出差异伦理,后来芬兰著名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对翻译伦理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将翻译伦理分为五种模式:“再现伦理”,即要求译者准确再现原作及原作者的意图,凸显翻译的真实与忠实;“服务伦理”,即要求翻译符合客户提出的要求,满足译者与委托人商定的目标;“交际伦理”,即译者要成为文化中间人,促进双方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规范伦理”,即译者要符合目的语社会规范,满足目的语文化对译作的期待;“承诺伦理”,即要求译者要忠于自己的职业,永远追求卓越翻译。论文依据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利用《围城》隐喻译例,分析文本中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而推断出译者面对他者文化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研究分析后发现,译者依据再现伦理,主要采用再现原文隐喻的策略,来再现源语形象,忠实传递原作者的意图。译者依据服务伦理,主要采用的是扩展隐喻和隐喻转明喻的翻译策略,满足读者与委托人要求,最大程度上消除沟通上的阻碍,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意义的表达。译者依据交际伦理,主要采用添加文外注释的策略,利用补充信息帮助目标读者接受具有中国文化蕴涵的特色表达,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译者依据基于规范的伦理,主要采用替代原隐喻形象的策略,将原文中的陌生化形象替换成目标语文化中的熟悉表达,满足西方读者文化心理和阅读习惯。承诺伦理强调译者为追求卓越翻译,可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在对《围城》及其英译本隐喻翻译分析后发现,译者主要遵循的是再现伦理和承诺伦理。本文不再局限于微观的语言处理问题,而是更多关注文本背后译者的伦理选择,其本身就是一种道德选择与判断,这有效地分析了《围城》英译本成功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翻译领域的学者们提供借鉴,进一步吸引学界对《围城》英译研究的密切关注,希冀能催生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译本。
姜小漫[2](2019)在《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杨士焯教授阐释其翻译写作学思想的《英汉翻译写作学》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工作语言和译例为翻译对象,共2.8万字。该部分内容为翻译写作学的中国传统译论理据和译文规范。该书英译有益于对外传播英汉翻译写作学的理论价值和现代价值,传播当今中国翻译界的学术成果,从而促进中西方翻译领域的学术交流。尤其体现在,为其他语言间译文写作规范的制定提供借鉴。因此,本选题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原文属于社科类学术文体,主体部分为理论论证,语言表述上有严谨周密、客观条理、简明扼要。部分章节具有学术散文的特征,译例及分析较多,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领域,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兼具多种修辞手法,“半文言性”强。此外,遣词造句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征,针对语言现象和理论的批判部分或诙谐或讽刺。所以,翻译目标除了要符合同类学术文本的语言规范,再现翻译写作学部分理论框架和论述方式,注重其对于目标读者的可读性;还要实现对原作者的风格个性和原文的美学效果的传译。对此,针对本文为含文学内容的学术文本的特点,译者在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的基础上,以纽马克翻译关联法为指导,从各个层面采用区别化的微观翻译策略。因此,本文还致力于说明,不能简单地根据整体文本类型采用“一刀切”的翻译策略,各种翻译技巧的结合更利于文本内容及风格的传译。
洪锦雪[3](2019)在《操控理论视阈下的小说英译特点和策略研究 ——以贾平凹的《高兴》英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为视角,基于1949年以来的中国小说翻译史和贾平凹的《高兴》英译本研究,探索中国小说的翻译特点和翻译策略。研究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小说翻译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且在不同操控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国家机构主导的初步发展期(1949-1966),选材以对外树立正面形象为目的,翻译主张文化的自我过滤。二、文革十年的停滞消极期(1967-1977),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导致选材单一,翻译首先关注赞助人的需求。三、改革开放的突破期(1978-1999),选材逐渐面向西方读者,翻译上则实现了自我突破。四、新世纪的多元发展期(2000-),以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为导向,选材多元,翻译灵活。在案例分析中,本文分析了三个操控因素对小说翻译的影响:意识形态方面,译者采取意译和增译的方法处理中西方宗教方面的差异,并借用英语俗语处理有关性的内容;在诗学的规约下,译者运用斜体以起强调和区分作用,运用删译以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采取对应语翻译,意译,直译,增译,创造性翻译等策略处理陕西乡土语言,以顺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而对人名和书名则采取音译与意译结合,以及增译的策略尽可能保留人名和书名的内在含义;赞助人则在文本选择和宣传上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提高译本的有效传播。结合历史与案例研究,本文发现为促进中国小说的“走出去”,应削弱政治因素的影响,以读者和市场为中心,采取灵活适当的翻译策略。
黄中习[4](2009)在《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详细概述,以整体论观点,圆观遍照地考察翻译之道、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和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并以《庄子》英译为个案研究,以整体论新视角分析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在忠实性(信)、可读性(顺)和创造性(创)三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论文第一章概述典籍英译与研究的现状,指出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对关键词进行界定,介绍本研究的结构、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章详细概述海内外典籍英译的历程,重点介绍主要译家及其译作情况,对典籍英译的范围和历史分期作了划分,并勾勒出典籍英译与研究历史发展的四个特点。第三章综述考察典籍英译译者所提出和遵循的翻译标准,并简短回顾英语国家译入西方经典的历史和译者论者关于经典翻译理论的关切点,作为典籍英译标准概述和典籍英译标准整体观探讨的有益参照。第四章首先指出,以整体论视角研究典籍英译标准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五方面论证了典籍英译标准整体论研究模式的新颖之处和特点所在。作者以动态关联和圆融整体的视角把典籍英译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以中国传统哲学中“道”的圆融整体理念考察翻译和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之道是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圆融整体,它兼指翻译(translation)行为、翻译过程(translating)和译作(translations)。三者动态关联,融合成为一个连续的圆融整体,这就是翻译之道的本体内涵。作者接着审视典籍英译的目的和标准,认为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就是译者翻译的根本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律准则就是其翻译标准。作者还构建了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它是一个三向动态和辩证关联的理论,认为典籍英译标准是一个动态关联的圆融整体。作者进而以这一新视角综合考察典籍英译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及其对三元要素的中心取舍趋势,或忠实性(信),或可读性(顺),或创造性(创)。根据这一模式,典籍英译标准之道是一体,是多元标准一体化的整体,是一个抽象的标准。译者个体的翻译标准都以它为理想和目标。典籍英译译者的个体翻译标准也是三元要素一体化的整体,其构成的三元要素有着恒久的动态关联。典籍英译译者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个性化表述之总和就能接近或达到典籍英译标准之道。第五章是“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的个案运用和论证分析。为了全面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对“信顺创”三元要素的中心取向,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庄子》的英译历程和《庄子》英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更全面的概述,选取了四个典型的《庄子》英译本——理雅各的全译本、汪榕培的全译本、葛瑞汉和莫顿的选译本,以整体论视角来考察译者翻译整体标准在“信顺创”三元要素上的中心取向,从多方面论证了理雅各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忠实性为中心取向,汪榕培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可读性为中心取向,葛瑞汉和莫顿英译《庄子》的整体翻译标准是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本研究尝试融汇中西,打通古今,运用理论描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典籍英译译者的翻译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本质上属于哲理思辨的定性翻译理论研究。作者的研究路径是从源语出发,以原文为本,以译者为中心,以整体论视角来探讨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本文的个案运用分析表明,“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颇具解释力,可以更全面合理地描述、分析和解释典籍英译标准,典籍英译的现象,乃至其他翻译现象。
许贝[5](2014)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老残游记》两英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翻译观只是探讨怎么译,怎么译得好,译者最好是“画家”,“模仿者”,“复印机”,能完全写出原作的意义、思想和精神。翻译研究只注重语言层面的转化,忽视了语言以外的差异性,尤其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的研究视角加入了语言以外的种种因素,在这一影响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重视并逐渐增多。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视角来研究翻译,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它的理论基础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倡导以译者为中心,将翻译的过程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过程。“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译语和译语文化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生态翻译学为译品的产出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该理论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综合考虑了翻译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对翻译文本产生的影响,如语言、社会、文化和交际等,这是一个从新的角度描述和解释翻译过程的理论。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依据,研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在《老残游记》两英译本中的体现,通过对国内外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总结发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点:受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以译者为中心分为两个阶段,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译者的“适应性选择”,第一阶段译者要受原文本,读者等因素制约,经分析译者主体性下的受动性体现于此,在第二阶段,译者出于一定目的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选择符合其目的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做出创造性的转换,产出合格译本。经分析译者主体性下的目的性和创造性体现于此。为了进一步考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内涵,笔者以晚清时期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游记见闻类文本《老残游记》两个英译本为例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第一个译本是杨氏夫妇的The Travels of Lao Can(1947),第二个译本是哈罗德·谢迪克(Harold Shadick)的The Travels of Lao Ts’an,分别探讨了杨氏夫妇和哈罗德·谢迪克在翻译《老残游记》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各自主体性的,两位译者的主体性在各自的译本中是如何体现的?从而进一步验证译者主体性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体现。笔者结合案例对比分析发现:译者的受动性表现在以译者为中心的第一个翻译阶段,杨氏夫妇和谢迪克均受到目标语读者和原文本的制约,如:杨氏夫妇受目标语读者的制约,为了使其更好地接受其译本,将原文中涉及到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谋杀案大量省译,牺牲了文本的完整性,而谢迪克同样受目标语和源语文本的制约,为了满足那些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同样兴趣爱好的目标语读者,将原文中出现的所有拟声词直接音译,牺牲了译语的通顺自然性。译者的目的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翻译的第二个阶段,杨氏夫妇和谢迪克都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原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出于不同目的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杨氏夫妇为了迎合目标语读者而主要采用归化,而谢迪克出于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喜爱,意图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而主要采用异化。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他们在语言维(句子结构和诗歌)、文化维(习语和文化词)和交际维(有意误译和称呼)进行的不同程度的转换,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性,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优秀译本。本文末还对二位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给后来的研究做些参考。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老残游记》研究综述。第三章为理论框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探讨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体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以《老残游记》的两英译本为案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比分析杨氏夫妇和谢迪克在各自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的。本章共分为四大部分:译者的生平及双语能力、译者在翻译的选择性适应阶段体现的受动性、译者在翻译的适应性选择阶段体现的目的性、以及在此阶段体现的创造性。第五章总结了两译本各自的特点并归纳了两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探讨了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及存在的不足。
刘畅[6](2015)在《“译异为异”:旅游翻译的伦理原则》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的交流从国家层面到民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跨国旅游在此背景下发展迅猛,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休闲选择,旅游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将翻译伦理与旅游资料的英译结合起来,以此来探讨其翻译的有效手段与翻译原则,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本旅行。它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它产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历史情境内,总是与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存在译者的转换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故而存在翻译伦理问题。本文坚持贝尔曼提出的“译异为异”(receiving the foreign as foreign)的翻译伦理原则,认为旅游翻译中应避免违背这一伦理原则的十二种倾向,即合理化、明晰化、扩充、高雅化、性质受损、数量缺失、韵律的破坏、对原文潜在指示网络的破坏、语言模式的破坏、对方言网络和异国情调的破坏、对固定表达方式和成语的破坏、多种语言重叠的消除。本文立足于旅游文本翻译,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尊重源语言特质的以及其所蕴含的的文化,尊重差异性、接受差异性是本文的核心论点。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旅游文本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翻译的可接受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外游客对源语文化的认可度。在英语处于文化统治地位的当今时代,非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依赖于旅游文化的推动。故此在旅游资料翻译中应尽可能保留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而非将本民族的文化形象无节制地转化为目的语文化意象导致文化主动性的丧失,以此来与英语固有的经典文化形象进行抗衡。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不能处于西化了的“他者”的地位任由英语文本进行描述。民族性的文化意象应留给本民族的译者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的英文转换,仅是语言层面的变化并非是文化上的根本的改变。为了说明上述旅游翻译的原则,本文列举了大量的翻译文本例句,这些资料均来自作者本人在旅游过程中长期的收集整理。在此研究过程中,作者深感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注重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接受差异化的翻译,贯彻“以异为异”的翻译伦理,同时注重翻译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源语言本土特征的保留,最终达到“译异为异”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旅游文本的翻译须让他者作为他者展现,而不把他者转化为同者,因为读者想要了解的就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独特世界。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应尽可能原汁原味保留和传达原文的异质特性。
谭亚兰[7](2017)在《文化间性伦理视域下的特写英译研究 ——以《今日中国》英文版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一活动发生在由不同主体,如译者、作者、原语、译人语、原语文化、译入语文化以及读者等等,形成的一张充满张力的关系网络之中,而译文就是译者在这一网络中对种种张力进行协调的产物。有鉴于此,翻译必然受制于带有价值判断的交往关系规范,因而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伦理问题。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思潮在译学界兴起,翻译被越来越少地看作单纯的符码转换,反而越来越多地被置于相互关系的博弈之中。译什么,怎么译,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文本选择或是语言操作的问题,还是伦理的问题。一定的伦理观念能够从内心深处影响翻译的行为主体,使之做出一定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在这样的趋势下,翻译的伦理问题渐渐凸显。而如今,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交流加速、文化霸权和本土抵抗并存。作为文化碰撞和交融的重要阵地,翻译更是无法避免伦理问题,即如何对待自身文化和文化的他者的问题。不仅如此,现如今,随着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防、军事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明确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翻译,尤其是对外翻译,已成为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翻译促进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也要面对伦理抉择,即如何对待自身文化,又应如何对待他者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内背景下,如何从伦理层面对翻译行为予以指导、批评甚至规约,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新闻一直是国家之间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汉语新闻的英译有助于展现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提升中国软实力做出贡献。然而,在国内,新闻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报道上,而同样作为重要新闻体裁的特写,其翻译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特写更具趣味性和人情味,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中文特写的英译实践及其相关的研究对促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相对于丰富的翻译实践,已有的研究较多停留于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没有深入思考翻译方法和技巧背后的更为本质的问题,因此无法对翻译实践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翻译从本质上而言是人类交往活动,必然涉及翻译主体间互动伦理关系,即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如何对待“自我”的传统和文化,又应该如何对待“他者”的传统和文化,这是一个立场取向的翻译原则问题,也是跨文化的伦理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对特写英译实践进行探讨。本文拟用皮姆的“文化间性”翻译伦理对《今日中国》的特写英译实践进行分析批评。“文化间性”伦理主张译者以改善文化间关系,促进文化间合作为价值目标,并以此价值目标指导翻译策略或翻译方法的选择。该翻译伦理着眼于价值和事实,为翻译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翻译标准的规约机制。一方面,以合作为价值目标,翻译实践不会失去原则,陷入相对主义;另一方面,由于不像“忠实”等传统的翻译标准将价值等同于事实行为,“文化间性”伦理不会将译者限制在狭隘、僵化的教条之中,而是围绕价值目标,提供充满弹性的行为选择空间。此外,皮姆的“文化间性”伦理中蕴藏着的“帮助弱者”原则和“参与”原则十分契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今日中国》是对外宣传的权威刊物,自创办以来,就以向读者介绍中国历史与文化,促进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宗旨,致力于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今日中国》中的特写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对中国文化信息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以皮姆的“文化间性”翻译伦理为理论框架,探讨《今日中国》特写的英译实践,不仅有助于凸显在伦理层面对翻译行为予以指导、批评甚至规约的重要作用,还有助于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特写英译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见解。
刘晓丽[8](2011)在《《红楼梦》引语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不仅在中国文化里广泛流传,而且也通过其译文在异域文化里得到传播。与此同时,随着杨译和霍译两个全译本的出现,对《红楼梦》的翻译批评和研究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形势。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无论是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很少有研究借用叙事学的理论。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以人物话语表达方式为中心探讨《红楼梦》的翻译。论文将探讨《红楼梦》中引语的使用情况,并比较杨译和霍译中引语的翻译,分析不同引语形式在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翻译方法和策略。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论文框架。第二章将概括介绍中外引语的主要类型,重点介绍三种引语: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两可型及其各自的作用。在接下来的三章中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引语在《红楼梦》中的使用以及翻译情况。第三章探讨直接引语的翻译,首先简单分析《红楼梦》中直接引语的使用情况,介绍在翻译该种引语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从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转化,也就是风格和叙事这两方面,通过杨宪益和霍克斯两译本的比较对《红楼梦》中直接引语的翻译进行分析。这是本章的重点。第四章、第五章间接引语和两可型的分析将遵循与直接引语相同的研究逻辑和方法:首先分析《红楼梦》中出现的该种引语,介绍一些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分析两个译本中该种引语的翻译。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受中国古典叙事传统和汉语本身特点的影响,在原文本中对话语的叙述主要以直接引语为主,附带有间接引语和两可型。在翻译过程中,杨宪益的翻译倾向于直译,保留原文的话语类型,从而使译文能生动地再现原文中人物的话语特点和个性特点;而霍克斯则将话语的形式以更多、更灵活的方式译出,从而使人物个性和语言更加凸现。有些情况下,在保证原文风格特点的前提下,两者也会采取相同的翻译方法。
盛程[9](2012)在《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手段,它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文本的转换,它更是文化的转换,包含了不同思维,生活方式的对抗与融合。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的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语境下,翻译已经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纯技术形式的翻译,而且也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从一种文化转化为另外一种文化的“转化”(transform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和“再现”(representation)(王宁:2005)。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文化身份也自然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会有意无意的显露个人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会通过译本选择,翻译策略,语言风格等手段来塑造其文化身份。分析译者文化身份有利于我们对译者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形式,翻译态度及翻译目的等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无疑能为翻译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深入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维度。《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共出现了十一种洋洋大观的译本,成为中国文学英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术界对《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也从未间断。然而,国内外对《红楼梦》英译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怎么译”的问题,将《红楼梦》英译本悬置于真空环境之中,对其译本质量进行评估。笔者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视角出发来审视《红楼梦》英译,研究译者的文化身份在其译文中是如何彰显的,并揭示其深层原因。本文从全球化语境这一多元化视角下阐明译者文化身份对《红楼梦》英译研究的启示作用,为《红楼梦》英译研究引入一个新的参数。
文鸿炳[10](1989)在《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文中研究说明 1. The more. the better. 2. Better an empty purse than an empty head. 3. Better a glorious death than a shameful life 4. Better be alone than in bad company. 5.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or: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horse. 6. Better master one than engage with ten 7. 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 8. Better is a neighbour that is near than a brother far off
二、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伦理观照下《围城》隐喻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Purposes and Questions of the Research |
1.4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Fortress Besieged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Fortress Besieged 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Fortress Besieged at home |
2.1.3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etaphor and Metaphor Translation |
2.2.1 Definition of metaphor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metaphor and metaphor translation abroad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metaphor and metaphor translation at home |
2.2.4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Definition of Ethics |
3.2 Ethics in Translation |
3.3 Chesterman’s Five Models of Translation Ethics |
3.3.1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
3.3.2 Ethics of service |
3.3.3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
3.3.4 Norm-based ethics |
3.3.5 Ethics of commitment |
3.4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Ethical Models for the Study |
Chapter Four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
4.1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
4.2 Classifications of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
Chapter Five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NFORTRESS BESIEGED BASED ON ANDREW CHESTERMAN’S FIVEETHICAL MODELS |
5.1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Representing the Original Text |
5.2 Ethics of Service——Considering the Target Readers |
5.3 Ethics of Communication——Promo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5.4 Norm-based Ethics——Conforming to the Target Social Norms |
5.5 Ethics of Commitment——Striving for Excellence |
5.6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RERENCES |
APPENDICE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
(2)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1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
1.1.2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Source Text |
1.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2.1 Macro Textual Analysis |
1.2.2 Micro Textual Analysis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Newmark's Correlative Theory and Relative Approaches Adopted |
2.1.2 Translation Schedule |
2.1.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Program |
2.1.4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
2.2.2 Unforeseen Difficulties |
2.3 Post-translation Auditing |
2.3.1 Quality-Control Analysis Result and Revision Plan |
2.3.2 Specific Operations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Lexical Level |
3.2 Syntactic Level |
3.3 Textual Level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Contributions of the Transaltion Project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4.3 Conclus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3)操控理论视阈下的小说英译特点和策略研究 ——以贾平凹的《高兴》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中文文摘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Novels |
2.2 Studies on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
2.3 Studies on Jia Pingwa’s Happy Dream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to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
3.2 Three Main Manipulative Factors |
Chapter Four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Novels Since 1949 |
4.1 Period Ⅰ :Primary Development Dominated by State Institutions(1949-1966) |
4.2 Period Ⅱ :Stagnant and Negative Period(1967-1977) |
4.3 Period Ⅲ :Breakthrough Period(1978-1999) |
4.4 Period Ⅳ:Diversified Development(2000- )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ase Analysis: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Happy Dreams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5.1 Happy Dreams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
5.2 Ideology’s Manipu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5.3 Poetics’ Manipu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5.4 Patronage’s Manipulation on Selection and Dissemination |
5.5 Enlightenment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 |
(4)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典籍英译——机遇和挑战 |
1.1 缘起 |
1.1.1 典籍的整理研究和翻译出版事业硕果累累 |
1.1.2 典籍英译,成就斐然 |
1.1.3 关于典籍英译的认识误区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古籍、典籍、经典及典籍英译 |
1.2.2 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 |
1.2.3 翻译标准与翻译规范 |
1.2.4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
1.3 研究的结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典籍英译简史及主要译家概述 |
2.1 典籍英译的范围划分和历史分期 |
2.2 早期和传教士时期海外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
2.2.1 早期的典籍英译 |
2.2.2 早期海外的典籍英译主要译家 |
2.2.3 传教士的典籍英译:英国译者 |
2.2.4 传教士的典籍英译:美国译者 |
2.3 现当代海外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
2.3.1 现当代海外的典籍英译概况 |
2.3.2 现当代的典籍英译:英国译者 |
2.3.3 现当代的典籍英译:美国译者 |
2.3.4 海外其他的典籍英译知名译者 |
2.4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及主要译家 |
2.4.1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概况 |
2.4.2 现当代国内的典籍英译主要译家 |
2.4.3 典籍英译的其他国内知名译者 |
2.5 典籍英译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
2.5.1 典籍翻译与研究是西方传统汉学的中心内容 |
2.5.2 传统西方汉学以译介中国文史哲典籍为核心 |
2.5.3 典籍译介队伍不断壮大,译本数量和质量大有提高 |
2.5.4 典籍英译与研究的方法:融合和并峙 |
第三章 典籍英译标准及其整体观探讨的回顾 |
3.1 英语国家译入西方经典及其关注点的回顾 |
3.1.1 中世纪英国译入经典及其关注点 |
3.1.2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译入经典及其关注点 |
3.1.3 近代英国译入西方经典的关注点 |
3.1.4 现当代英语国家的经典英译之关注点 |
3.2 典籍英译标准的概说 |
3.2.1 典籍英译标准表述的回顾 |
3.2.2 理雅各:学究式忠实观 |
3.2.3 庞德和翁显良:意象传神 |
3.2.4 辜鸿铭:整体把握与风格传神 |
3.2.5 林语堂:忠顺美 |
3.2.6 刘重德:信达切 |
3.2.7 许渊冲:信达优 |
3.2.8 汪榕培:传神达意 |
3.2.9 王宝童:以诗译诗 |
3.2.10 典籍英译标准的其他表述 |
3.3 先前的翻译标准整体观探讨 |
3.3.1 以整体观论说翻译标准的尝试 |
第四章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
4.1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之意义 |
4.2 整体论是翻译标准研究的新路径 |
4.2.1 中国的古典整体观 |
4.2.2 整体论当代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
4.2.3 整体论是典籍英译标准研究的新路径 |
4.2.4 以译者为中心是当代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
4.2.5 “圆”形象征“大道”和圆融的学问 |
4.3 翻译之道 |
4.3.1 “道”的含义 |
4.3.2 翻译之道众说 |
4.3.3 翻译之道:一个圆融整体 |
4.4 翻译标准之道与译者的翻译标准 |
4.5 典籍英译的文本目的和翻译标准 |
4.5.1 典籍英译的目的 |
4.5.2 典籍英译译者的自律准则 |
4.6 “信顺创”:三元要素中心取向的典籍英译整体标准 |
4.6.1 中心取向之一:追求典籍英译的忠实性 |
4.6.2 中心取向之二:追求典籍英译的可读性 |
4.6.3 中心取向之三:发挥典籍英译的创造性 |
4.7 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动态发展的圆融整体 |
4.7.1 典籍英译标准之道:多元标准一体化的整体 |
4.7.2 译者的典籍英译标准:三元要素一体化的整体 |
4.7.3 “信顺创”:三元要素的动态关联整体 |
4.8 典籍英译标准:动态关联的圆融整体 |
第五章 《庄子》英译与译者的整体翻译标准 |
5.1 《庄子》英译历程的概述 |
5.1.1 道家典籍是西方汉学界译介典籍的重要内容 |
5.1.2 《庄子》英译的概述 |
5.1.3 《庄子》英译发展历程的三个特点 |
5.2 《庄子》英译研究成果的概述 |
5.2.1 国内的《庄子》英译研究成果要点 |
5.2.2 海外《庄子》全译本的研究成果概述 |
5.2.3 海外《庄子》主要选译本的研究成果概述 |
5.2.4 海外其他译介道家哲学及道教术语的探讨 |
5.2.5 《庄子》英译研究发展历程的特点 |
5.3 理雅各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忠实性为中心取向 |
5.3.1 考证研究和传译《庄子》,力求忠实 |
5.3.2 详解各章题旨,忠实传译《庄子》的思想 |
5.3.3 详尽注释,追求《庄子》英译的最大忠实性 |
5.3.4 多用音译和直译,以体现对原典的忠实性 |
5.4 汪榕培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可读性为中心取向 |
5.4.1 以广大的中外英语读者为对象 |
5.4.2 以直译为主,译法灵活,虚实有度 |
5.4.3 不加注释,把相关的研究解释体现在译文中 |
5.4.4 传神达意地再现《庄子》的文学艺术性 |
5.5 葛瑞汉和莫顿英译《庄子》的整体标准: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 |
5.5.1 葛瑞汉的《庄子》英译: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的标准 |
5.5.2 莫顿的《庄子》英译: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的整体标准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综评 |
6.1.1 全面梳理海内外的典籍英译史及其主要特点 |
6.1.2 详尽考察海内外主要典籍译家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
6.1.3 提出和构建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
6.1.4 以整体论视角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的中心取向 |
6.2 当代典籍英译的策略选择 |
6.2.1 以正确的翻译观指导典籍英译的研究与实践 |
6.2.2 重视典籍英译的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
6.2.3 以“传神达意”为总原则,指导当代的典籍英译 |
6.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6.3.1 全面梳理和描述了典籍英译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6.3.2 提出和构建“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 |
6.3.3 整体论说翻译之道、翻译标准之道和翻译标准 |
6.3.4 详细考察《庄子》英译译者整体翻译标准的中心取向 |
6.3.5 提出当代典籍英译译者应注意的三个翻译策略 |
6.4 本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 《庄子》英译研究参考电子文献选录 |
致谢 |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老残游记》两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Table of Cont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Methodology |
1.4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t home and abroad |
2.1.1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2.1.2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broad |
2.1.3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
2.2.1 The development of eco-translatology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Liu E's Lao Can You Ji in English |
2.3.1 A brief view of Liu E and Lao Can You Ji |
2.3.2 Studies on English versions of Lao Can You Ji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Main idea of eco-translatology |
3.1.1 Nature of translation |
3.1.2 Translation process |
3.1.3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4 Translation methods |
3.2 Embodimen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eco-translatology |
Chapter 4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under Eco-translatology |
4.1 Translator's life experience and bilingual ability |
4.1.1 A brief to the Yangs and their versio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
4.1.2 A brief to Harold Shadick and his version The Travels ofLao Ts'an |
4.2 Translator's passiveness manifested in Selective Adaptation under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
4.2.1 Passiveness set by restraints of SL text |
4.2.2 Passiveness set by TL readers' needs |
4.3 Translator's purposiveness manifested in Adaptive Selection under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
4.3.1 Purposiveness manifested in translator's selection and interpetation of ST |
4.3.2 Purposiveness manifested in choos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4 Translator's creativity manifested in Adaptive Selection under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
4.4.1 Translator's creativity in linguistic dimension |
4.4.1.1 Sentence structure |
4.4.1.2 Poems |
4.4.2 Translator's creativity in cultural dimension |
4.4.2.1 Idioms |
4.4.2.2 Culture-loaded words |
4.4.3 Translator's creativity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4.4.3.1 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 |
4.4.3.2 Forms of addres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characteristic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
5.2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ttachment |
Acknowledgement |
(6)“译异为异”:旅游翻译的伦理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thics at Home and Abroad |
1.2 Studies on Tourism Materials 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Ethics of Antoine Berman |
2.1 The Background of Antoine Berman's Theory |
2.1.1 Antoine Berman and His Works |
2.1.2 The Perspectives of Antoine Berman |
2.2 Translation as the Trial of the Foreign |
2.2.1 Categories of Translation: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Non-literature Translation |
2.2.2 Twelve Deforming Tendencies |
2.2.3 Berman's Translation Principle---Literal Translation through Ethics to Foreignization |
2.2.4 The Influence and Limitations of Berman's Translation Thought |
Chapter Thre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 Writings and TheirTranslation Problems |
3.1 Text Features of Tourism Materials |
3.2 The Types of Tourism Materials |
3.3 Functions of Tourism Materials |
3.4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ourism Translation |
3.4.1 Irresponsible Translation---The Destruction of Vernacular Network |
3.4.2 Cultural Loss---Clarification |
3.4.3 Spelling Errors and Ungrammatical Translation---Qualitative Impoverishment |
Chapter Four Ethics Principles of Tourism Materials Translation |
4.1 Respecting the Foreignness of Source Materials |
4.1.1 Avoiding Twelve Deforming Tendencies |
4.1.2 Being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
4.1.3.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
4.2 Employment of Local Culture Images |
4.2.1 Localization of Culture Images Dispel Rationalization |
4.2.2 Unific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ppellation |
4.3 Unfolding Other in Versions |
4.3.1 Application of Local Language in Tourism Text Remedying the Destruction of Expressions and Idioms |
4.3.2 Transliter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Destruct the Destruction of Rhythm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
Appendix B 中文长摘要 |
Appendix C 论文实证资料 |
(7)文化间性伦理视域下的特写英译研究 ——以《今日中国》英文版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 |
1.3 Research objectives |
1.4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s |
1.5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6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Chapter Two Pym's Ethics of Inter-culturality |
2.1 Philosophic origin of inter-culturality |
2.2 Pym's application of inter-culturality as an ethical principle |
2.2.1 Ideal of inter-culture cooperation |
2.2.2 Flexibility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
2.2.3 Mutual benefit |
2.2.4 Responsibility of translators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Ethics ofInter-culturality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a Today |
3.2 Appropriately foreignized translations |
3.2.1 Transliterations |
3.2.2 Literal translations |
3.2.3 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
3.2.4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3.2.5 Summary |
3.3 Appropriately domesticated translations |
3.4 Translations with appropriate restrictions on ideology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s against the Ethics of Inter-culturality |
4.1 Overly domesticated translations |
4.1.1 Omission |
4.1.2 Replacement |
4.1.3 Summary |
4.2 Translations with overly strong ideological color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8)《红楼梦》引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5 Research Structure |
Chapter 2 Speech Presentation |
2.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odes of Speech Presentation |
2.1.1 Western Modes |
2.1.2 Chinese Modes |
2.2 Three Modes of Speech Presentation |
2.2.1 Direct Speech |
2.2.2 Indirect Speech |
2.2.3 Blend |
2.3 Summary |
Chapter 3 Translation of 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3.1 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3.2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Direct Speech |
3.2.1 The Social Elements |
3.2.2 The Personalized Elements |
3.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3.3.1 From Direct Speech to Direct Speech |
3.3.2 From Direct Speech to Indirect Speech or 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s |
3.4 Summary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4.1 In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4.2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Indirect Speech |
4.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Indirect Speech in Hong Lou Meng |
4.3.1 From Indirect Speech to Indirect Speech |
4.3.2 From Indirect Speech to Free Indirect Speech |
4.3.3 From Indirect Speech to 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s |
4.4 Summary |
Chapter 5 Translation of Blend in Hong Lou Meng |
5.1 Blend in Hong Lou Meng |
5.2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Blend |
5.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Blend in Hong Lou Meng |
5.3.1 Transference of the Blend: Free Direct Speech/ Free Indirect Speech |
5.3.2 Transference of the Blend: Narrative Report/ Free Indirect Thought/ Free Direct Thought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9)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红楼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Ideas of Cultural Identity |
1.1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
1.2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dentity |
1.2.1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
1.2.2 Multi-dimens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
Chapter Two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y and Translation |
2.1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2.2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y |
2.3 Features of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y |
2.4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y in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ies in the EnglishTranslation History of Hong Lou Meng |
3.1 Hong Lou Meng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history |
3.2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ie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 |
3.2.1 British diplomats in China |
3.2.2 Intellectual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Redology Movement |
3.2.3 Authoritative sinologists and experts of Redology |
Chapter Four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ies on theirEnglish Translations of Hong Lou Meng |
4.1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national identities on their translations |
4.1.1 Transla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
4.1.2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1.3 Translato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itle |
4.2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socio-historical identities on theirtranslations |
4.2.1 Socio-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 |
4.2.1.1 Colonization move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
4.2.1.2 New Redology Movement during 1920 to 1929 |
4.2.1.3 Breakout of the World War Ⅱ |
4.2.2 Reflection of translators' socio-cultural identities on their translations |
4.2.2.1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
4.2.2.2 On theme |
4.2.2.3 On language style |
4.2.2.4 On translation form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伦理观照下《围城》隐喻英译研究[D]. 程彤彤. 江南大学, 2020(01)
- [2]纽马克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写作学》(节选)汉英翻译报告[D]. 姜小漫. 厦门大学, 2019(08)
- [3]操控理论视阈下的小说英译特点和策略研究 ——以贾平凹的《高兴》英译本为例[D]. 洪锦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 ——以《庄子》英译为例[D]. 黄中习. 苏州大学, 2009(06)
-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老残游记》两英译本为例[D]. 许贝. 湖北大学, 2014(03)
- [6]“译异为异”:旅游翻译的伦理原则[D]. 刘畅.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7]文化间性伦理视域下的特写英译研究 ——以《今日中国》英文版为案例[D]. 谭亚兰. 武汉大学, 2017(09)
- [8]《红楼梦》引语翻译研究[D]. 刘晓丽.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9]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红楼梦》英译研究[D]. 盛程. 中南大学, 2012(03)
- [10]Proverbs Containing“better”怎么译?[J]. 文鸿炳. 英语知识, 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