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尖培养快速繁殖啤酒花的研究

茎尖培养快速繁殖啤酒花的研究

一、啤酒花(Humulus lupulus)茎尖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炎[1](2019)在《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枫香属(Liquidambar spp.)树种是世界性重要林业资源,特别是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北美枫香(L.styraciflua),二者具有的较高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目前我国枫香属的遗传改良相对较少,急需培育新种质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多倍体育种是创制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在枫香属中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以北美枫香为母本,枫香为父本,在控制授粉获得的杂交枫香种子的基础上建立杂交枫香组培再生体系;并以杂交枫香离体叶片和叶柄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并通过直接不定芽离体再生的方法对混倍体进行纯化;针对苗期的根茎变异开展转录组分析,解析四倍体再生植株变异原因。开展上述研究对实现枫香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突破、解析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变异机制和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宜多基因型杂交枫香生根和分化的组织培养体系,为下一步进行离体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吲哚丁酸(IBA)浓度显着影响杂交枫香离体植株的生根率、根数量和株高。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WPM基本培养基添加IBA2.0 mg/L、萘乙酸(NAA)0.1 mg/L、蔗糖30 g/L、琼脂2 g/L和倍力凝4 g/L,pH值调节为5.8~5.9,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85.1%,大田移栽成活率75.0%。噻苯隆(TDZ)浓度显着影响叶片和叶柄不定芽分化率和诱导率。叶片和叶柄最优分化培养基均为WPM基本培养基添加TDZ 0.2 mg/L、BA0.8 mg/L、NAA0.1 mg/L,最高分化率分别为86.6%和90%。研究发现高浓度TDZ促进不定芽横向生长,不利于不定芽伸长,导致大量畸形芽产生。添加BA 0.4 mg/L和NAA 0.1 mg/L的WPM培养基最有利于叶片和叶柄不定芽伸长,最高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58.33%和68.33%,最高平均不定芽个数分别为3.55和2.39个。(2)首次提出了一种在杂交枫香离体器官再生过程中施加秋水仙碱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并提出一种利用器官离体再生对混倍体进行纯化以获得四倍体的技术。叶片与叶柄切口周围的愈伤组织发育状态显着影响染色体加倍的效率,当叶脉切口和叶柄两端切口开始膨大、出现少量愈伤、并且愈伤组织内部出现大量分生组织时,是进行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最适宜时期。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诱导率受到基因型、预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其中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时间对叶片和叶柄的外植体存活率和加倍效率影响最大。叶片和叶柄的最佳预培养时间分别为8 d和6 d,最优处理条件都为在200 mg/L秋水仙碱下处理3 d。杂交枫香叶柄的加倍效率要高于叶片,四倍体诱导率分别可达18%。绝大多数基因型伤口周围的愈伤组织在预培养前期发育速度相对一致,预培养时间可以作为判别染色体加倍最优时期的有效指标。此外,将秋水仙碱浓度提高到350 mg/L时,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8.33%,同时获得最高为13.30%的混倍体诱导率。利用直接不定芽离体再生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倍体的纯化,基因型显着影响混倍体纯化效率,混倍体再生植株中四倍体最高的比率为20.18%。本研究共检测出7个基因型四倍体、8个基因型混倍体,共计15份枫香属新种质。(3)观察发现了染色体多倍体化会导致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尤其是根和茎的伸长能力与二倍体存在显着差异。生根培养25-50 d时,而四倍体仅增长1.93 mm,而二倍体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株高增加了 16.94 mm。四倍体叶片和叶脉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根的表皮和皮层的厚度显着大于二倍体,但茎的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厚度与二倍体没有显着差异。大多数四倍体在50 d时顶芽开始休眠,70 d时顶芽完全休眠,具有芽鳞结构。比较生长50 d的根结构发现,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出现的畸形根细胞宽度增加,形状更加不规则,并且根分生区长度减少,未见明显的中柱鞘和完整的中柱结构。但是,四倍体再生植株的木质部细胞、上和下表皮细胞、皮层细胞、髓细胞、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横切面积都大于二倍体。并且,一年生四倍体植株表现出矮化的特点,其中二倍体的平均株高49.13 cm,是四倍体的2.26倍,四倍体平均高度仅为21.74 cm。(4)总结了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再生植株在表型差异显着时期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糖和淀粉代谢、细胞周期等与再生植株器官伸长相关的生物学途径。对器官伸长起正调控作用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等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如YUCCA、TAA1、GH3、AUX1、SAUR、CPS、KO、KAO、GA20ox、GA3ox、BAS1、CYCD3等大多数为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四倍体再生植株根和茎伸长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5)证明了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内源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的含量差异与基因表达量呈现出相似的趋势,通过添加外源激素GA3和IAA可以显着提高四倍体再生植株的株高和根长。研究表明,四倍体根和茎中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含量显着低于二倍体。在初始阶段,施加外源GA3和IAA可以显着促进四倍体再生植株茎段和根系的伸长。

吴凤颖[2](2019)在《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葡萄是世界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欧洲葡萄品种是主栽品种。葡萄白粉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病害的流行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葡萄抗病种质资源培育抗白粉病新品种是提高欧洲葡萄品种抗病性的有效方法。项目组前期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中白藜芦醇含量高,对白粉病具有较高的抗性,挖掘其抗病基因对提高欧洲葡萄抗病性与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丹凤-2’葡萄中克隆得到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基因序列,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抗病性弱的欧洲葡萄无核白中,进行抗白粉病功能分析。主要得到的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并响应白粉菌及非生物胁迫诱导与刺激,表达上调。这3个芪合成酶基因在接种白粉菌后12 h表达量显着上升,分别达到了为对照的38.2倍、54.15倍和103.4倍,其次在96 h至120 h表达量较高。在其他生物小分子化合物MeJA、SA、ABA和非生物类因子创伤、低温、盐、干旱胁迫处理下表达上调,其中VqSTS12基因和VqSTS24基因对低温处理最敏感;VqSTS25基因对创伤处理最敏感。2.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获得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1179 bp的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基因,编码392个氨基酸,均定位于16号染色体。序列分析发现在欧洲葡萄‘PN40024’中的同源基因分别为VvSTS31、VvSTS43和VvSTS39。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这3个芪合成酶定位在细胞质中。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欧洲葡萄无核白愈伤组织,共得到304个转VqSTS12基因无核白抗性苗,275个转VqSTS24基因无核白抗性苗,224个转VqSTS25基因无核白抗性苗。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最终得到7个转VqSTS12基因无核白植株,阳性率为2.30%;5个转VqSTS25基因无核白植株,阳性率为2.23%;转VqSTS24基因无核白抗性苗在Western blot检测中未检测到明显条带。3.转基因植株实时定量PCR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中芪合成酶(STS)基因与下游白藜芦醇糖基转移酶(RSGT)基因的表达升高,STS的底物竞争酶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表达降低。STS基因的表达产物中芪类物质主要是反式云杉新苷含量显着增加,其中VqSTS12过表达的OE-L7植株糖苷含量最高(135.19μg?g-1 Dw),是野生型植株的14.84倍。表明转基因植株中过量表达的VqSTS12和VqSTS25基因参与了白藜芦醇的合成。4.接种白粉菌后比较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对白粉菌的抗性。表型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对白粉菌的敏感性降低,菌丝发育迟缓,部分孢子萌发受抑制。转基因植株中VqSTS12和VqSTS25基因受白粉菌诱导表达显着增加,接菌后13 d表达量上升,是野生型植株的83112倍,接种第67 d表达量再次上升。同时检测到其表达产物白藜芦醇、云杉新苷、葡萄素与紫檀芪含量显着增加。较野生型植株发病较晚,病情较轻。表明转基因植株较野生型植株抗白粉病。5.干旱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无核白植株中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增加,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优于野生型无核白植株,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旱能力。上述研究发现,转VqSTS12和VqSTS25基因无核白植株中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不仅对非生物胁迫处理后表达,而且对接种白粉菌的表达也是增强的。因此,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可以作为改良欧洲葡萄品种的抗性基因,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是抗病育种的种质资源。

柯维忠,徐文慧,谢妮妮,吴夏俊鹏,占学林[3](2018)在《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遗传变异的AFLP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变异,本研究利用AFLP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江西铅山红芽芋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后的多态性位点数在4970范围之内。多态性百分率最低是E36M72,为89.23%,多态性百分率最高是E59M66,为100%;观测等位基因数Na在1.892 32.000 0的范围之内,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616 61.908 2的范围之内;Nie’s基因多样度H的范围为0.357 40.473 8,Shannon信息指数I的范围为0.526 80.666 2;依据其荧光AFLP扩增结果进行编码组合,构建了江西铅山红芽芋AFLP组合编码指纹图谱。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均出现了AFLP变异位点,每个样本变异位点平均出现的数量为8.7323.30;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 80.796 2,样本间的相似度不是很高,低温疗法脱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在遗传相似系数0.605 1处,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被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样本1和样本30,第Ⅱ类包括样本27和样本29,第Ⅲ类包括样本26和样本28,剩下的样本均归于第Ⅳ类。表明低温疗法脱毒造成了江西铅山红芽芋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本试验结果为江西铅山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脱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董佳莉[4](2018)在《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病原鉴定及基因组克隆》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药用植物病毒病发生逐年加重,寄生性强、致病力大、传染性高,已经成为影响药用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但是药用植物病毒病的研究还很不完善,发生情况不详,病原不明,难以指导生产实践。本研究旨在对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发生情况做初步调查和病原鉴定,为药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采用RT-PCR方法结合生物学检测和一代测序技术,研究了人参、西洋参、罗汉果、菊花、白术、太子参、宁夏枸杞、薄荷、曼陀罗和牛蒡10种药用植物的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病毒侵染情况。在地黄、罗汉果、菊花、太子参、薄荷和曼陀罗上检测到病毒侵染,并将病原病毒鉴定到了种或属。另外,在检测基础上构建完善了针对药用植物病毒病的RT-PCR检测体系,为后续大范围开展药用植物病毒病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高通量测序发现,表现矮化症状的菊花样品中含有与Carlavirus属病毒相似度较高的病毒。借助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目的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确定其为Carla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菊花R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R,CVR)。CVR的基因组全长为8,874nt(不包括poly(A)尾),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田间调查数据表明,菊花栽培过程中接近半数的样品被CVR侵染,其为害情况高于菊花常见病毒CVB。田间调查时发现有表现病毒花叶症状的菘蓝植株,用RT-PCR方法检测到其被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侵染。通过对CMV菘蓝分离物CP基因序列的扩增和特征分析,明确了其属于CMVⅠ亚组。这是首次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CMV可以侵染菘蓝,对菘蓝花叶病综合有效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分别采集毛花洋地黄样品,经生物学检测和RT-PCR分子生物学检测,秋季样品被CMV和甜菜西部黄化病毒(Beet Western Yellow Virus,BWYV)复合侵染,春季样品被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2,BBWV2)和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复合侵染。设计特异引物进行RT-PCR克隆了 BWYV-毛花洋地黄分离物、BBWV2-毛花洋地黄分离物和YoMV-毛花洋地黄分离物的部分序列信息。这是首次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毛花洋地黄病毒病样品上分别检测到了 CMV和BWYV及BBWV2和YoMV的复合侵染。

冯筠庭[5](2016)在《三华李果实发育转录组分析及其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原产长江流域,经长期栽培已在华南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南亚热带栽培群体,并成为广东省第一大落叶果树,主要有三华李类(红皮红肉)、绿皮白肉类(竹丝李、红线李等)和红皮白肉类(三月李等)等三种类型,其中三华李类品种栽培面积约占广东全省李面积80%以上。本研究以三华李类品种‘华蜜大蜜李’和‘白脆鸡麻李’为材料,通过RNA-Seq技术进行果实、花、嫩茎叶和胚等进行转录组测序,初步建立起三华李果实发育转录数据库,挖掘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花青苷生物合成、果实成熟软化相关的细胞壁代谢等差异表达基因,为今后果实着色改良、耐储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华蜜李大蜜李的叶芽、花朵、胚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花后75 d、花后100d、花后130 d)为材料建立三华李开花结果时期转录组数据库,获得68,484条Unigene;并对其进行GO、KEGG、NR、PlnTFDB等数据库注释,共有33,630条Unigene获得注释;并对1 kb以上的Unigene进行SSR位点开发,共发现7,984个SSR位点。2、基于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华蜜大蜜李果实样品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共获得5,394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因子预测、KEGG、表达模式GO富集分析发现一些时期高表达基因模块;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一些高蛋白互作集中模块。对果实发育差异表达基因预测分析,发现大部分激素相关基因呈下调表达趋势,并发现30个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对细胞壁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分析,发现41个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其中1个华蜜李幼果期(花后75 d)特异表达、2个华蜜李成熟果(花后130 d)时期特异表达基因。3、对三华李果实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发现41个可能花青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26个可能参与花青苷转运、39个可能花青苷合成相关转录因子、3个果实色素积累而下调的基因。4、以特异引物扩增条带单一、溶解曲线峰值高、最高峰值温度波动小为标准进行筛选内参基因,筛选结果表明HMBS2为华蜜大蜜李果实的基因表达量分析较合适的qRT-PCR内参基因。通过对10个候选花青苷生物合成基因、9个候选MYB转录因子进行qRT-PCR验证表明,相比华蜜大蜜李叶和花,华蜜大蜜李成熟果(花后130 d)果实颜色深可能是受c23975.graphc0(ANS)和c19863.graphc0(UFGT)表达的影响;与白脆鸡麻李成熟果(花后130 d)相比较,华蜜大蜜李成熟果(花后130 d)果肉颜色更深可能是受c21951.graphc0(CHS2)和c19863.graphc0(UFGT)的影响。并发现c6572.graphc0可能是影响果实花色苷形成的有效MYB转录因子之一。5、利用TA克隆技术,得到了c6572.graphc0的cDNA全长;并对cDNA进行结构预测,发现其含有蛋白R2R3结构域。

朱亚[6](2016)在《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青岛大花"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升汞5分钟处理啤酒花脱毒苗茎段的灭菌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不同处理激素水平对啤酒花脱毒苗根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但对愈伤组织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激素水平为6-BA 0.05 mg·L-1+IAA 0.01 mg·L-1处理时,啤酒花脱毒组培苗的增殖倍数最高;凉开水对啤酒花脱毒组培苗生根率影响较大,幼苗健壮,且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葡萄糖对啤酒花生根和增殖具有显着地影响。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过程中以150 m L三角瓶接种6株数最佳,其增殖倍数最高,为2.87倍,不但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的繁殖倍数,还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邱彩玲[7](2016)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文中提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影响中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原,一般可引起马铃薯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块茎变小、畸形,产量下降等。该病害可以通过机械、无性繁殖以及实生种子等多种途径传播。目前,中国有很多马铃薯育种材料(包括种质资源和育成的品系等)已经感染了PSTVd,而PSTVd又很难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脱除,且可以通过种子传递给下一代,因此,PSTVd已经给中国马铃薯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更给马铃薯育种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目前,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生产健康(无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在马铃薯种薯的生产过程中,对脱毒马铃薯种薯/苗进行田间、库房和实验室检测是种薯/苗质量控制的最基本、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手段。目前,中国在PSTVd研究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PSTVd检测技术体系尚不完善;(2)中国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发生、系统发育情况及致病力尚不十分清楚;(3)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复杂、不明确等。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结果:(1)建立了PSTVd的qRT-PCR检测体系:设计了3组引物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引物对PSTV-234F和PSTV-356R。利用这对引物,结合设计的Taqman探针(PSTV-251T),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PSTVd的q RT-PCR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不仅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极限为31.1拷贝/μL(101.17 ag/μL),而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一体系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马铃薯样品的检测。该体系的建立不仅丰富了PSTVd的检测手段,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PSTVd检测的准确性。(2)PSTVd发生情况调查及中国分离物的序列分析:2009年2014年间,对1000余份马铃薯种薯/苗样本进行了PSTVd调查,结果显示,在此期间,PSTVd每年都有发生,平均感染率为6.5%。本研究测定了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和陕西共6个省份的71个不同样本中的PSTVd序列。序列分析发现,每个分离物中至少含有一种主流序列,共获得74条主流序列。这些主流序列包含42种不同的序列变体(Accession numbers KR611334KR611376)。BLAST结果表明,在42种不同的序列变体中,有12种与Gen Bank中登录的PSTVd的序列相同,而其余30种则是新的PSTVd变体,目前仅从中国分离得到。这些序列的获得为理解PSTVd的传入、流行、遗传变异等问题奠定了基础。首先,分析了中国流行的PSTVd序列变体,发现在中国流行的变体与其他国家的PSTVd分离物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或者完全一致;其次,在中国,除弱毒株系外,从中国还分离到3种PSTVd中间株系,表明PSTVd中国分离物具有不同的致病性;此外,对获得的42种不同的PSTVd序列变体与Gen Bank中登录的165条自然条件下分离出PSTVd的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整体上,PSTVd可以被分成两组(第I组和第II组),第II组能够被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亚组AC)。所有的中国PSTVd分离物均被包含在第II组,而且总是与俄罗斯的分离物聚在一起,这表明中国和俄罗斯的PSTVd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最后,对42种不同的中国PSTVd变体的突变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变体通过一个位点的突变就可以联系到一起,这表明突变可能是中国PSTVd分离物进化的主要动力。(3)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性验证及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表现。将PSTVd中国分离物接种到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荷兰15,夏坡地,克新18和尤金)后,观察症状表现,调查株高、叶片、单株产量、块茎外观等指标。观察发现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块茎变小、产量降低和块茎畸形等症状。说明这4个马铃薯品种对PSTVd的侵染均是敏感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感病植株的平均株高降低30.1%,平均单株产量降低40.2%。这些结果表明:虽然PSTVd中国分离物可能是弱毒株系,但其对马铃薯生产仍然具有严重的影响。此外,不同品种感染PSTVd后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在进行田间和库房检测时应注意品种之间的差异。总之,本研究建立了PSTVd q RT-PCR检测技术体系,提高了PSTVd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通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目前PSTVd在中国北方的发生情况;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对中国PSTVd分离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基本掌握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分子进化关系及系统发育情况;通过PSTVd接种马铃薯鉴定,推测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力情况,并了解了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后植株和块茎的表现,为PSTVd田间和库房检测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上工作为PSTVd的防控、风险评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解决PSTVd对马铃薯育种工作造成的影响提供了防控的技术手段。

连海燕,李建光,赵晓丽,吕玉峰,孙宁,邓丛良,许志春[8](2015)在《啤酒花潜隐类病毒RNA提取方法及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纳米磁珠提取法(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改良的Li Cl沉淀法、CTAB法、TRIzol法和RNeasy Plant M ini Kit 5种方法提取感染啤酒花潜隐类病毒(Hop latent viroid,HLVd)的啤酒花叶片总RNA,结果显示Li Cl沉淀法、CTAB法和M NP法提取的RNA的质量较好,而M NP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环境友好和批量提取的优势,适用于啤酒花潜隐类病毒RNA的快速提取。体外转录制备HLVd RNA标准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绘制标准曲线,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进行评估。应用纳米磁珠提取啤酒花总RNA,结合实时荧光RT-PCR技术,建立了HLVd的快速、高效的M NP-RT-q PCR定量检测方法。

张梅秀,魏玉杰,臧广鹏,杨振华,李彦荣,陈调军,于红霞[9](2013)在《脱毒啤酒花的高温快繁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啤酒花在高温35℃、湿度10%培养条件下的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试管苗明显优于固体培养,且成本更低;液体培养基的量、接入的芽数、培养基的支持体对啤酒花脱毒苗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陈晓玲,张金梅,辛霞,黄斌,卢新雄[10](2013)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发布的世界各国的《第二份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现状报告》以及有关国际会议和相关文献资料,从超低温保存材料类型、基本程序、方法技术、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保存费用、保存策略和保存现状、实际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全球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前景,旨在加强非正常型种子植物种质资源的安全长期保存。文章最后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今后努力方向和发展的建议。

二、啤酒花(Humulus lupulus)茎尖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花(Humulus lupulus)茎尖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枫香属概述
        1.1.1 枫香生物学特性
        1.1.2 枫香属的用途
        1.1.2.1 经济价值
        1.1.2.2 观赏价值
        1.1.2.3 医用价值
        1.1.2.4 生态价值
    1.2 枫香育种研究进展
        1.2.1 种源试验
        1.2.2 枫香选择育种
        1.2.3 枫香引种
        1.2.4 枫香杂交育种
        1.2.5 枫香分子育种
        1.2.5.1 分子辅助育种
        1.2.5.2 枫香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
    1.3 枫香繁殖方法
        1.3.1 有性繁殖
        1.3.2 无性繁殖
        1.3.2.1 扦插和嫁接
        1.3.2.2 组培离体快繁
    1.4 植物多倍体育种
        1.4.1 多倍体概述
        1.4.2 多倍化引起的表型和生理变化
        1.4.2.1 器官巨大性
        1.4.2.2 适应能力强
        1.4.2.3 代谢产物含量增强
        1.4.2.4 可育性降低
        1.4.2.5 其他优点
        1.4.2.6 多倍体的生殖和生长劣势
        1.4.3 植物多倍体的获得方法
        1.4.3.1 有性加倍
        1.4.3.2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1.4.3.2.1 活体体细胞加倍
        1.4.3.2.2 离体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1.4.3.3 加倍新途径
        1.4.3.4 多倍体鉴定方法
    1.5 植物多倍化的基因表达变化
        1.5.1 转录水平变化
        1.5.2 植物基因组结构改变造成表达变化
        1.5.3 表观遗传变异造成表达变化
        1.5.3.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1.5.3.2 小RNA调控
    1.6 植物器官伸长研究进展
        1.6.1 光强
        1.6.2 光质
        1.6.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6.4 琼脂浓度
        1.6.5 其他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2.1 枫香种间杂交和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1.7.2.2 杂交枫香四倍体诱导
        1.7.2.3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变异观测
        1.7.2.4 杂交枫香四倍体离体根和茎变异的转录组分析和代谢物验证
2. 杂交枫香的获得及组培体系建立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花枝采集和花粉收集保存
        2.1.2.2 树上杂交
        2.1.2.3 杂交枫香无菌苗制备
        2.1.2.4 不同浓度IBA对离体植株生根和生长影响
        2.1.2.5 驯化和移栽
        2.1.2.6 不定芽伸长条件筛选
        2.1.2.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北美枫香授粉时期生物学特征和结实差异比较
        2.2.2 杂交枫香生根培养基筛选与移栽
        2.2.3 TDZ浓度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2.3 小结
3. 离体诱导杂交枫香四倍体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离体叶片和叶柄切口处组织发育进程观察
        3.1.2.2 染色体加倍处理
        3.1.2.3 染色体加倍体系优化
        3.1.2.4 流式细胞检测
        3.1.2.5 染色体计数法
        3.1.2.6 混倍体分离
        3.1.2.7 移栽
        3.1.2.8 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植体早期发育形态观测与加倍时期的初步研究
        3.2.2 杂交枫香染色体加倍条件优化研究
        3.2.2.1 不同处理条件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3.2.2.2 正交试验结果和验证研究
        3.2.2.3 不同培养时间切口处发育状态观察与评价
        3.2.2.4 秋水仙碱浓度对染色体加倍效率的影响
        3.2.3 混倍体纯化获得四倍体的离体再生的方法研究
    3.3 小结
4.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变异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杂交枫香四倍体组培苗表型测定
        4.1.2.2 组织解剖学观察
        4.1.2.3 杂交枫香四倍体移栽苗表型测定
        4.1.2.4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发育时期四倍体组培苗表型差异研究
        4.2.2 再生植株叶片表型和组织细胞学观察
        4.2.3 再生植株茎组织细胞学观察
        4.2.4 再生植株根组织细胞学观察
        4.2.5 杂交枫香四倍体移栽苗生长表型差异观测
    4.3 小结
5.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根茎的转录组分析和重要代谢物验证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2.1 总RNA提取
        5.1.2.2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5.1.2.3 RNA-Seq数据分析
        5.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1.2.5 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
        5.1.2.6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5.1.2.7 外源激素的添加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茎和根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1.1 转录组测序和组装
        5.2.1.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2 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茎DEGs的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5.2.3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根DEGs的GO及通路富集分析
        5.2.4 四倍体与二倍体茎伸长相关调控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2.4.1 四倍体与二倍体茎中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DEGs
        5.2.4.2 四倍体与二倍体参与茎伸长的其他相关DEGs分析
        5.2.5 四倍体与二倍体根与伸长相关调控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2.5.1 四倍体与二倍体根中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DEGs
        5.2.5.2 四倍体与二倍体参与根伸长的其他相关DEGs分析
        5.2.6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的DEGs相关重要代谢产物验证
        5.2.6.1 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根和茎激素和糖含量分析
        5.2.6.2 激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
    5.3 小结
6 讨论
    6.1 远缘杂交创制新种质与亲本选择研究
    6.2 影响杂种枫香叶片和叶柄再生的分析
    6.3 影响杂种枫香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分析
    6.4 杂种枫香四倍体离体表型和细胞学变异特点
    6.5 植物激素对杂种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伸长的作用
    6.6 杂种枫香四倍体离体伸长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特点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生产及存在的病害问题
    1.2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1.3 芪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1.4 葡萄白粉病简介
    1.5 葡萄转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1.5.1 葡萄的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1.5.2 葡萄转基因研究进展
        1.5.3 植物的遗传转化方式
        1.5.4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载体与菌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引物
    2.2 方法
        2.2.1 总RNA的提取与c DNA的合成
        2.2.2 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2.2.3 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的克隆分离与序列分析
        2.2.4 芪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的转化
        2.2.5 烟草表皮亚细胞定位分析
        2.2.6 农杆菌介导的无核白葡萄遗传转化
        2.2.7 外源基因的检测
        2.2.8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2.2.9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处理后生理指标测定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白粉菌诱导条件下表达分析
    3.2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3.3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3.4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的克隆分离与序列分析
    3.5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6 毛葡萄芪合成酶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定位在细胞质中
    3.7 农杆菌介导的欧洲葡萄无核白遗传转化
    3.8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3.9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抗白粉病分析
        3.9.1 白粉菌接种观察及抗病性分析
        3.9.2 白粉菌诱导下无核白转基因植株芪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与产物分析
    3.10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对干旱胁迫抗性分析
    3.11 转基因无核白植株白藜芦醇合成相关基因qRT-PCR表达分析与芪类物质积累量检测
第四章 讨论
    4.1 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4.2 转入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无核白葡萄植株的遗传转化
    4.3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提高了抗白粉病能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遗传变异的AFLP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预扩增
    1.2 AFLP分析
    1.3 AFLP组合编码指纹图谱的构建
    1.4 遗传变异的AFLP鉴定
    1.5 聚类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接头和引物信息
    3.3 样品DNA提取
    3.4 AFLP试验
    3.5 毛细管电泳方法
    3.6 数据分析
作者贡献

(4)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病原鉴定及基因组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1.2 药用植物病毒病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基本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2.3 基本实验方法
第三章 药用植物病毒病检测与RT-PCR检测体系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叶片总RNA提取和RT-PCR检测
        3.1.3 高通量测序和序列拼接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菊花的病毒检测
        3.2.2 罗汉果的病毒检测
        3.2.3 太子参的病毒检测
        3.2.4 薄荷和曼陀罗的病毒检测
        3.2.5 人参、西洋参、白术、牛蒡和宁夏枸杞的病毒检测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菊花新病毒CVR的发现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病毒全基因组克隆策略与引物设计
        4.1.3 RT-PCR扩增病毒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
        4.1.4 5'RACE-PCR
        4.1.5 3'RACE-PCR
        4.1.6 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比对与分析
        4.1.7 菊花的病毒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病毒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
        4.2.2 病毒基因组5'和3'末端的序列
        4.2.3 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比对与分析
        4.2.4 菊花的病毒检测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菘蓝病毒病的检测和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克隆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叶片总RNA提取
        5.1.3 RT-PCR检测
        5.1.4 序列比对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T-PCR检测
        5.2.2 CMV菘蓝分离物CP基因序列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毛花洋地黄病毒病的检测与鉴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生物学检测
        6.1.3 叶片总RNA提取和RT-PCR检测
        6.1.4 设计引物扩增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
    6.2 毛花洋地黄中CMV和BWYV的鉴定及BWYV部分序列克隆
        6.2.1 RT-PCR检测
        6.2.2 BWYV毛花洋地黄分离物近全长基因组克隆
    6.3 毛花洋地黄中YoMV和BBWV2的鉴定
        6.3.1 生物学检测
        6.3.2 RT-PCR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5)三华李果实发育转录组分析及其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李的研究现状
        1.1 李概述
        1.2 栽培历史和生产情况
        1.3 我国李种的起源和现今分布
        1.4 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选育
    2 果实发育成熟
        2.1 果实发育
        2.2 果实成熟
    3 转录组的研究概述
        3.1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3.2 测序技术的发展
        3.3 基于NGS的转录组测序
    4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三华李转录组测序及注释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取样材料
        2.2 植物总RNA提取
        2.3 数据产出和组装结果的统计
        2.4 Unigene的功能注释
        2.5 基因表达量的计算
        2.6 SSR、SNP预测分析
    3 讨论
        3.1 植物总RNA的提取
        3.2 三华李转录组数据组装与注释
        3.3 SSR、SNP预测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三华李果实发育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2 各时期果实表达基因分布情况
        2.3 三华李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讨论
        3.1 果实发育KEEG分布、GO富集
        3.2 果实发育成熟细胞壁代谢
    4 小结
第四章 三华李果实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分析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可能相关酶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2.2 花青苷积累相关基因的分析
        2.3 基因CDS和全长克隆
    3 讨论
        3.1 华蜜大蜜李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3.2 华蜜大蜜李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可能相关转录因子
    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6)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研究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灭菌方法对啤酒花脱毒苗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2.2 不同激素水平对啤酒花脱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不同水质对啤酒花脱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不同碳源对啤酒花脱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5 接种密度对脱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 讨论

(7)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与马铃薯生产概况
        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
        1.1.2 中国马铃薯生产
    1.2 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质量控制
        1.2.1 马铃薯种薯发展历程
        1.2.2 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基本模式
        1.2.3 影响马铃薯种薯质量的主要病害
        1.2.4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
    1.3 类病毒
        1.3.1 类病毒的历史、分类
        1.3.2 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3.3 类病毒的结构
    1.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1.4.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寄主范围
        1.4.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传播途径
        1.4.3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危害
        1.4.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对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影响
    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防控
        1.5.1 建立完善的PSTVd检测技术体系,生产健康马铃薯种薯
        1.5.2 培育抗性品种
        1.5.3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
        1.5.4 卫生防疫
        1.5.5 加强马铃薯育种过程中PSTVd的监控,避免PSTVd在育种过程中传播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q RT-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2.2.2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及合成
        2.2.3 标准品制备
        2.2.4 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引物的筛选
        2.2.5 检测灵敏度分析
        2.2.6 qRT-PCR检测稳定性分析
        2.2.7 qRT-PCR检测马铃薯样品
    2.3 结果
        2.3.1 阳性菌落及其PCR鉴定
        2.3.2 引物的比较和筛选结果
        2.3.3 检测灵敏度
        2.3.4 qRT-PCR检测稳定性
        2.3.5 qRT-PCR检测技术体系的应用
    2.4 讨论与结论
3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发生情况调查及其分子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PSTVd发生情况调查
        3.1.2 样品保存
        3.1.3 克隆和测序
        3.1.4 Taq DNA聚合酶的保真性验证
        3.1.5 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
        3.1.6 二级结构预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发生率
        3.2.2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PCR产物测序
        3.2.3 基因克隆获得的PSTVd序列
        3.2.4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分子多态性
        3.2.5 Taq酶保真度测试
        3.2.6 突变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3.2.7 中国流行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变体
        3.2.8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4 PSTVd中国分离物的致病性验证及不同马铃薯品种感染PSTVd的症状表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STVd序列测定结果
        4.2.2 株高
        4.2.3 单株产量
        4.2.4 叶片症状
        4.2.5 块茎症状
        4.2.6 PSTVd经保存和与寄主互作后的序列变化
        4.2.7 PSTVd经试管保存和与寄主互作后的序列变化及其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5 全文结论
    5.1 建立了PSTVd q RT-PCR检测体系
    5.2 通过调查掌握了PSTVd在中国的发生情况
    5.3 了解了PSTVd中国分离物的多态性及遗传进化情况
    5.4 PSTVd中国分离物对马铃薯影响显着且不同品种表现不同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啤酒花潜隐类病毒RNA提取方法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引物与探针
    1.3 核酸提取
    1.4 c DNA合成
    1.5 普通PCR
    1.6 实时荧光PCR
    1.7 标准曲线
    1.8 RT-q PCR特异性
    1.9 HLVd核酸提取效果及检测灵敏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
    2.2 核酸提取方法比较
    2.3 特异性检测
    2.4 普通RT-PCR检测HLVd
    2.5 实时荧光RT-PCR
3 讨论

(9)脱毒啤酒花的高温快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液体培养基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液体培养基的量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芽数对成苗的影响
        1.2.4 培养基的不同支持体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液体培养基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液体培养基的量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芽数对成苗的影响
    2.4 培养基的不同支持体对啤酒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5 效益分析
3 小结

(10)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1.1 超低温保存外植体材料类型
    1.2 超低温保存基本程序
        1.2.1 材料选择与准备
        1.2.2 预处理
        1.2.3 降温冰冻
        1.2.4 化冻
        1.2.5 存活鉴定
        1.2.6 遗传稳定性分析
    1.3 超低温保存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1.3.1 超低温保存方法技术的发展
        1.3.2 超低温保存方法的基本原理
    1.4 超低温保存影响因素
    1.5 超低温保存机理研究
        1.5.1 低温物理学研究
        1.5.2 冷冻生物学研究
        超低温保存对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超低温保存对膜脂的影响
        超低温保存对细胞含糖量的影响
        超低温保存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超低温的“永久”保存问题
2 超低温保存费用
3 超低温保存的其他用途
    3.1 超低温脱毒
    3.2 抗性育种
    3.3 遗传转化
4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策略
5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
    5.1 各国超低温库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情况
    5.2 中国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及研究现状
6 小结
    6.1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
    6.2 超低温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6.3 中国作物种质超低温保存努力方向和建议

四、啤酒花(Humulus lupulus)茎尖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D]. 张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12)
  • [2]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D]. 吴凤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遗传变异的AFLP检测[J]. 柯维忠,徐文慧,谢妮妮,吴夏俊鹏,占学林.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4)
  • [4]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病原鉴定及基因组克隆[D]. 董佳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5]三华李果实发育转录组分析及其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冯筠庭.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6]啤酒花脱毒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J]. 朱亚.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2)
  • [7]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qRT-PCR检测及其遗传进化分析[D]. 邱彩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
  • [8]啤酒花潜隐类病毒RNA提取方法及检测技术的研究[J]. 连海燕,李建光,赵晓丽,吕玉峰,孙宁,邓丛良,许志春.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3)
  • [9]脱毒啤酒花的高温快繁技术[J]. 张梅秀,魏玉杰,臧广鹏,杨振华,李彦荣,陈调军,于红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5)
  • [10]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 陈晓玲,张金梅,辛霞,黄斌,卢新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03)

标签:;  ;  ;  ;  ;  

茎尖培养快速繁殖啤酒花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