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红[1](2018)在《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基层地方政府是我国政策链的最终输出端,负责调配整合辖区资源,落地上级政府各项政策。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基层治理中的实际执行者,其自身公共服务动机、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基层治理的成效。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整体公共服务动机较强,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升,但是近年来一些干部也存在贪腐、抑郁、倦怠的心理状态。探求负面心理状态出现的根源,调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状态,有助于塑造一支稳定健康的基层领导干部,推动我国基层治理体系良性运行。基层领导干部负面心理状态的实质是个体心理失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或行为,其产生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是源于需求的不满足。当人的机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时,就会诱发人体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的一定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出现短暂性的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控制,就会引发持续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基层领导干部常见的心理失衡状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消极懈怠、心理抑郁自杀、行为腐败堕落等。本文采取抽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外部诱因、失衡表现、内在心理品质、调适方式等维度研究福建省H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现状,再通过交叉分析各个维度因素对心理失衡的影响,深入剖析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引发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主要包括职级升迁、经济收入、地位名誉、价值认可、矛盾冲突等五个方面,内在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个体认知调节、情绪情感发泄、意志品质抗压等心理活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适对策:一是个人层面的自我清醒认知与自我调适;二是组织层面的教育引导、身边人员的关怀帮助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三是社会层面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希望通过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的努力,为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调适提供借鉴参考。
沈宏华[2](1996)在《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文中研究表明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沈宏华在干部考核工作中,有时对同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不同的考核者会作出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使主观评价与客观情况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背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核者的情感因素便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正视并研...
张麟凤[3](2020)在《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佛山市三水区各镇街抓住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机遇,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商业型乡镇的典型代表之一。进入21世纪后,全球“三明治”格局愈发凸显,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水区以镇街作为主战场的发展方式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三水区各镇街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日益重视乡镇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维护稳定的作用,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构建高效简约乡镇管理体制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能力素质是三水区各镇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完成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成熟的胜任力理论,构建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能力模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即选择这个课题的背景、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这个课题所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梳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合理界定镇街、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概念,对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方法、验证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形成清晰、正确认识,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从国内外政府部门公务员胜任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和以国家对乡镇具有全国适用性的重大战略和部署为视角的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文献成果、基于工作分析法推导的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三个角度、“共性”和“个性”两个层次演绎推理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胜任力,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和修正模型;第四部分论述了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优化选拔任用、激励、培训、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孙会岩[4](2017)在《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决定”与“社会决定”之间的争论一直影响着政党政治研究,随着近代社会爆发的工业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政治世界变迁,技术发展是政党政治发展的内生动力日渐被研究者肯定。时至今日,作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把中国带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开辟一个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这对现代国家政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对政党政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赢得广大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本文把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置位于三次技术革命之中,通过考察机器技术革命、电器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政党与政党理论来找寻互联网时代政党政治研究的最佳“范式”。随着技术时代的进步,民众对政党的支持和认同在变迁,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有了新发展,因而中国的执政党认同理论也随之构建起来。在实践维度上,意识形态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思想性资源,党的组织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组织性资源,党的领袖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魅力性资源,执政能力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政绩性资源。本文通过运用“技术进步-政党认同变迁”分析框架,考察技术革命与中共变迁的二元关联,特别是技术进步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影响。具体包括民主革命时期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生成、建国后的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的与执政党认同的提升,并分析与总结不同时期党的认同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反思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信息爆炸、去中心化、泛娱乐化和数字鸿沟等特点,评估其对执政党认同带来的考验和风险,主要包括价值多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组织治理弱化对执政党认同的挑战、党的执政能力认同困境等,从而为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打下基础。在互联网时代,第一,意识形态建设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是重塑认同的应然选择。在宏观层面必须嵌入互联网思维使意识形态从管理走向治理,在中观层面通过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方式,在微观层面从面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再编码",形成有效的解释框架,赋予其新的内容进行传播,以赢得广泛的群众认同。第二,作为组织的执政党的治理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因此,一要对领导干部队伍进行重新考量,塑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认同;二要转变党组织建设思维和观念,推进基层组织结构扁平化、党组织信息即时化,最终以服务为核心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评价方式;三要推进“互联网+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服务”,使党员队伍形象在网络空间中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即时、高效,也更加精细、精准。四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党的规则建设,取长补短,保证党的制度机制在新环境下有序准确地运行,从而提升互联网时代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第三,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执政能力认同。从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适,增进互联网时代的民主政治参与,多方利益合作实现互联网社会的智慧治理,最终建构一套民众广泛认同的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价值观,以增强民众对党的执政能力认同。
付正[5](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敖小茂[6](2018)在《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提升治党的预见性和实效性离不开对党的建设的系统研究。政党治理作为从治理理论视角系统分析党的建设的尝试,是党的建设由“建党”到“整党”再到“治党”的自然演变产生的历史命题,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实践的理论审思,源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时代性发展。政党治理主张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参与性、治理结构的多层级网络化、治理方式的协商性合作性、以“善治”为引导构筑常态化的治理关系和运行机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治党研究包括为什么治理?治理什么?谁来治理?怎样治理和治理得怎样五大基本问题,全文也以这一框架逐次展开。“为什么要治党”实质是治党从什么出发、治党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决定了治党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赢得选举、获得执政地位,而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政权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工具和前提,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而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由以党建国的历史逻辑和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核心的现实逻辑所决定,根源于党的先进性。因此,党的历史使命—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党的先进性构成了政党治理的目标体系,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直接目标和核心命题。“治党治理什么”涉及的是治党内容的问题,实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化。那么,什么样的党才是先进政党呢?通过回归党作为一个社会政治组织的本质可以发现,只有在不断变革的执政环境中顺利解决党的组织力和“主义共同体”的内在品质、社会基础和社会认同、有效执政和防止肌体被侵蚀等六大课题才能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而我国追求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的复杂环境使治党面临多重难题。在明确了治党面临的问题之后,紧随而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治理党,而是“谁来治理党”的问题,其实质是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的问题。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和中国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党的治理不是分权制衡,而是党内主导的自我治理。我国形成了纵向上下互动、横向双向流动、全党共同参与的党内治理网络和党主导的、党外主体广泛参与的治党网络。“如何治理党”是自我治理模式如何展开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政治生活是实现治党的主要平台,治党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属性和实现党的制度化运行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纠错、防错和增益功能。作为党内自我治理的展开,治理过程是治党实践中最凸显的部分,本部分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治理得怎样”是对治党实效的评估,是对治党目标、治党课题、治党机制与过程的回归与反馈。本文认为,应当以规则和结果双重导向,从人民的认同度、组织体的生命力维度和党执政的有效性维度进行治党评估。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治党仍面临诸多长期性问题,党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推进政党治理。
柴世钦[7](2011)在《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领导干部价值观深刻影响和支配着领导活动的方式及其方向性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改革发展攻坚期、各类问题凸显期和社会矛盾多发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分析研究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和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分析入手,构建起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功能——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当前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探讨其生成机制与构建路径。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第一,采取比较分析方法,阐释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内涵。通过诠释价值观的内涵,并对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行政价值观、政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比较,将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领导干部价值观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持有的对从事的领导事务功效和意义的总体看法。从系统论视角考察,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对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基本概括,是关于领导工作实践比较系统的价值体系。领导工作实践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谁而解决问题等构成其基本内容。第二,采用结构——功能——机制分析框架,建构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理论分析的技术路线,对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生成机制作了探讨。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关于领导干部行为选择的价值观念系统,而作为一个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结构、功能、机制,三者共同决定该系统的特征及运行效果。本研究采用结构——功能——机制分析框架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形成领导干部价值观特定功能情况的原因,探讨建立健全其实现机制,寻找增强其功能的基本路径。本文通过考察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结构,从不同视角分析其层次结构及内在特征,考察价值观对领导干部行为的正向和反向功能影响,从而提出要从价值目的、执政方式、制度监管等方面加强功能调控。因结构与功能的互动需要依托一定的实现机制,领导干部价值观通过主体内化与客体施压双向对象化,需要构建道德自律机制、教育培养机制、激励褒扬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第三,基于研究的问题意识,考察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及原因,并通过分析问题背后的内在动因,结合新形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了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的选择路径。新形势下部分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出现服务宗旨扭曲、领导方向迷失、功能运行错位等嬗变和扭曲,从其内在动因看要从指导思想、外部环境、社会制度、自身素质等方面深入考察,并根据新时期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现代科技创新和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全球化和多极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公民社会的兴起等,阐明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情为民系的地位观、利为民谋的名利观、执政为民的民主观、依法行政的法治观、科学发展的创新观。在此基础上,探寻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的策略选择,主要包括:深刻认识构建正确的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学习内化、注重领导干部价值观开拓创新及其科学发展、不断优化和调适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强化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制度建设与法治监督等方面。
何翔[8](2013)在《全球视域下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是政党政治时代。政党以其自身的功能成为了世界多数国家民主政治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政党的这一功能就是其对民众的利益代表功能。利益代表功能是政党的本质功能,是政党的生成逻辑和自身价值所在。而对于执政党而言,利益代表功能则尤为重要,它决定了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政党执政后掌握了国家权力从而增强了其利益代表功能,但同时与权力的紧密结合也加大了其利益代表功能嬗变的危险。因此,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持续保有利益代表功能,防止其嬗变乃至丧失就成为了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功能关系着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利益实现问题。因此,其利益代表功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利益代表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功能开始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如何能经受住挑战,始终保持住党的利益代表功能,防止其嬗变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解决只能依靠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本论文将从世界视阈出发在研究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运作中的某些共性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实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强化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的对策和思考。论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建构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从政党的生成逻辑中去探寻政党的原生功能,论证了利益代表功能是政党的本质功能;其次,从特点、内涵、基本内容和影响因素几方面论述了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基本理论;最后,阐述了研究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在全球视域下从宏观上对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政党发源地---西方国家的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现状的分析,论证了利益代表功能是执政党的生命所系、兴衰所在,并指出现代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本质是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衰退。第三章主要是在全球视域下从微观上对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进行考察。通过对三个丧失执政地位的老大党利益代表功能的研究,论证了利益代表功能的嬗变是造成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实现利益代表功能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利益代表功能各自的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论证了始终保持党的利益代表功能是中共持续执政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论证了中共在执政后所遭受的某些挫折是利益代表功能调适滞后所致。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利益代表功能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内部障碍。首先是外部挑战,主要包括全球化、社会转型和信息时代这三方面的挑战;其次是内部障碍,主要包括保持党的队伍先进性、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党的干部廉洁性这三方面的障碍。第六章是对未来中国共产党强化利益代表功能的对策思考。首先,强化功能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关键在于明确党与国家、党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其次,强化功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代表实现机制;最后,强化功能要塑造坚强先进的利益代表主体,通过党内的作风建设,塑造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高晶华[9](2019)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此,习近平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目标直指解决长期执政条件下党面临的诸多“老问题”与“新问题”,应对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严峻“四大考险”。通过党的自我革新,应对党面临着的“四大危验”。核心要义是以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和广大党员保持“初心”,整体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的地位得以保障。正是在这一逻辑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真正地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党的建设历史上乃至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奇迹,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中国化做出最新贡献,向世界各国政党政治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围绕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如何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主线,呈现出丰富的内涵。首先,习近平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整体布局,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关于政治建设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其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最鲜明特色。习近平在思想建设方面提出了精神“补钙”论,理想信念“总开关论”,赋予了理想信念以新的内涵,围绕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进行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高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第三,习近平将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认识高度,明确指出世界最大党组织建设于兴党兴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既要抓住关键少数,选拔任用好干部,又要优化党员队伍内部治理,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第四,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最大亮点。强调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作风建设的核心,重点解决党内四风问题,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第五,习近平特别提到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纪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六,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抓住了制度问题的症结。探索与推进新时代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高管党治党的法治化水平,以严明的制度推进世界最大党成为世界最强党,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治党逻辑。第七,习近平还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破了以往的潜规则,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努力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改变传统运动式、集中式反腐,构建腐败治理的三不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反对和克服一切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认识矛盾,分析并解决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这一管党治党的最新科学认识最鲜明的特点是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方法,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战略高度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运用了创新思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创新精神。新时代党的建设趋向于法治化,政党治理步入法治轨道,开启了法治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征程。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将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党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予以新的结合,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理目的,服务于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新需要,坚持自我革命与强化监督相结合,实现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又一鲜明特点。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在战略指导下做出重大策略,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制度治党双管齐下,吸取一切优秀治理成果,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党、老党的建设新道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好党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回答了如何加强管党治党,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重大历史问题,具有重大时代意义。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准概括,对党的建设的核心要旨予以新升华新凝练。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学说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新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予以强化的重大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习近平在新的条件下高度凸显出了制度治党的重要性,以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并把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标本兼治的良效。从世界性视角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具有典型的示范效果。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被越来越多的政党学习、借鉴。同时,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党的建设实践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面貌也开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加强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全党的党性修养,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革新的能力,从而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结晶,也进一步拓宽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眼界和战略思维。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能否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否顺利推进。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党的政党功能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开辟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境界。
刘胜华[10](2009)在《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体系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关键在人才。加强军事人才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提高军事核心竞争能力,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队伍。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担负作战保障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预备役军官作为预备役部队的主体和核心,其履职能力和积极性直接关系到预备役部队的整体建设和战斗力的提升。所以,如何考评和激励预备役军官,就成为预备役军官管理中较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本论文以预备役军官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的考评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目前预备役军官的考评和激励工作的现状入手,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构建预备役军官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相关基础理论。其次,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从预备役军官的特点及履职能力构成方面切入,将预备役军官的考评作为一个系统,从考评的主体、客体、指标体系、考评方法、程序、考评结果分析与运用、考评监督等方面构建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引入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和全方位评价方法,将传统的定性考核和现代的定量考评有机结合。第三,从预备役军官的工作特性和需求分析入手构建了预备役军官综合激励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履职能力考评结果的激励模型;最后,并以作者所在单位为例进行了考评和激励的实证分析和应用,将预备役军官管理中的考评和激励两个核心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概述 |
2.1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相关概念 |
2.1.1 基层领导干部的范围界定 |
2.1.2 心理失衡的含义 |
2.1.3 心理失衡的特性 |
2.2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契约理论 |
2.2.2 需要层次理论 |
2.2.3 勒温场域理论 |
2.3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常见表现 |
2.3.1 人际关系紧张 |
2.3.2 工作消极懈怠 |
2.3.3 心理抑郁自杀 |
2.3.4 行为腐败堕落 |
2.4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危害 |
2.4.1 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
2.4.2 不利于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和依法行政 |
2.4.3 不利于基层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第三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查分析 |
3.1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生成机理 |
3.1.1 心理失衡的需要诱发过程 |
3.1.2 心理失衡的认知过程 |
3.1.3 心理失衡的情绪情感过程 |
3.1.4 心理失衡的意志过程 |
3.2 个别访谈 |
3.2.1 访谈设计 |
3.2.2 访谈整理 |
3.3 问卷调查 |
3.3.1 问卷的编制依据与内容 |
3.3.2 问卷的发放 |
3.3.3 问卷的回收和统计 |
3.3.4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3.3.5 调查对象自变量因素的交叉分析 |
3.3.5.1 不同年龄段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
3.3.5.2 不同行政级别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
3.3.5.3 不同文化程度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
3.3.5.4 不同工作年限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
第四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成因分析 |
4.1 个人层面的心理原因 |
4.1.1 盲目攀比心理 |
4.1.2 错位补偿心理 |
4.1.3 角色冲突心理 |
4.1.4 从众侥幸心理 |
4.2 所在组织层面的原因 |
4.2.1 工作压力过大 |
4.2.2 晋升渠道狭窄 |
4.2.3 用人体制机制不健全 |
4.2.4 心理疏导渠道缺失 |
4.3 社会层面的外部环境原因 |
4.3.1 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与挑战 |
4.3.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4.3.3 社会诱惑和舆论压力大 |
第五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适对策 |
5.1 个人层面:基层领导干部的自我调适 |
5.1.1 重视心理健康 |
5.1.2 清醒认知自我 |
5.1.3 善于自我调适 |
5.2 组织层面:多措并举,调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 |
5.2.1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 |
5.2.2 建立心理预警机制,畅通心理疏导渠道 |
5.2.3 营造政治清明的良好用人环境 |
5.2.4 建立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约束机制 |
5.3 社会层面:营造宽容和谐社会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
5.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2 进一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
5.3.3 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个案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镇街 |
2.1.2 镇街党政领导干部 |
2.1.3 胜任力 |
2.1.4 胜任力模型 |
2.2 文献综述 |
2.2.1 胜任力内涵研究综述 |
2.2.2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推导 |
3.1 基于国内外政府实践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
3.2 基于文献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
3.3 基于工作分析法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
3.3.1 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政策的胜任力推导 |
3.3.2 基于三水区镇街政府职能的胜任力推导 |
3.4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库的建立 |
第四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 |
4.1 相关胜任力定义 |
4.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胜任力实证 |
4.2.1 确定绩效标准和访谈对象 |
4.2.2 编制访谈提纲和开展访谈 |
4.2.3 访谈结果分析 |
4.3 基于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
4.3.1 问卷调查 |
4.3.2 因子分析 |
4.3.3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五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优化 |
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优化 |
5.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激励优化 |
5.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录 B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二)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三) 对已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 论文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变迁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构成及其功能定位再探讨 |
一、技术进步视角下的政党及其功能定位 |
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功能定位 |
三、作为概念的互联网时代及其政治特征 |
四、执政党认同:概念分析与要素特征 |
第二节 三次技术革命下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 |
一、技术进步在政党政治研究中的起源和基础 |
二、机器技术革命推动现代政党与政党理论诞生 |
三、电器技术革命与现代政党及其理论发展 |
四、信息技术革命与当代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理论 |
一、政党认同理论起源及其在技术年代的发展 |
二、构建中国的执政党认同理论 |
三、互联网时代下执政党认同理论发展新维度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理论要素考量 |
一、意识形态: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思想性资源 |
二、政党组织: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组织性资源 |
三、党的领袖: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魅力性资源 |
四、执政能力: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政绩性资源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变迁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生成 |
一、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近代遗产 |
二、技术进步与中共创建时期的组织认同萌芽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技术进步思想与认同生成 |
四、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比较与中共认同发展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的发展 |
一、建国初期政治动员下的经济恢复确立了执政党认同 |
二、十年探索时期技术进步与“阶级动员-认同聚合”的发展 |
三、文革期间技术停滞与执政党领袖认同的异化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党认同调试与提升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的执政党认同调试 |
二、维护民众利益的“三个代表”与执政党认同发展 |
三、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党认同提升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塑造政党认同的经验启示 |
一、建国前中共赢得组织和领袖认同 |
二、建国后树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
三、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执政绩效认同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现实挑战评估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一、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带来网络主流价值认同危机 |
二、互联网时代引起的主流意识形态吸引不足 |
三、互联网“泛娱乐化”摧毁了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组织治理弱化对执政党认同的挑战 |
一、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对基层党组织认同的现实挑战 |
二、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优秀形象认同缺失 |
三、互联网时代党员队伍认同的现实挑战 |
四、互联网时代党内民主制度要求与历史路径依赖的博弈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能力认同困境分析 |
一、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对政党认同的考验 |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对民主政治参与的考验 |
三、互联网时代“数字鸿沟”对传统社会治理的挑战 |
第四章 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认同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理念认同 |
一、嵌入互联网思维使意识形态从“管理”走向“治理” |
二、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应然转型 |
三、重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国家意识形态治理方式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一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文化认同 |
一、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深化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
三、推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第三节 微观层面一畅通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认同传播途径 |
一、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 |
二、适应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传播转型 |
三、提升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需求偏好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推进互联网时代执政党组织自身的认同 |
第一节 塑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魅力形象认同 |
一、塑造互联网时代政党领袖的魅力形象 |
二、打造互联网时代民众认同的干部队伍 |
三、领导干部运用新兴媒体提升民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提升以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基层党组织认同 |
一、建构基层党组织"即时化服务"的云平台 |
二、以“众治”方式实现互联网时代基层组织扁平化认同 |
三、创建以群众认同为核心互联网时代组织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建构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党员队伍认同 |
一、运用“互联网+”发展党员保证党员队伍质量 |
二、优化互联网时代的党员教育管理资源 |
三、建立分层激励机制,保障党员先进性认同动力 |
第四节 推进互联网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则认同 |
一、构建互联网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则 |
二、畅通党内民主功能释放的互联网路径 |
三、版本升级:科学构建“互联网+反腐倡廉”机制 |
第六章 提升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能力认同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适与认同 |
一、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国家治理理念发展与认同提升 |
二、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民主政治参与:民众认同新渠道 |
一、网络民众的认同:话语重构与政治参与整合机制 |
二、信息技术发展与政党政府决策智慧科学化 |
三、互联网时代助推公共权力监督科学化 |
第三节 多方利益合作实现互联网时代社会智慧治理 |
一、基层社会突发事件处置与政党认同提升 |
二、互联网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安全认同 |
一、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安全认同的宏观构想 |
二、加强国内制度建设维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安全 |
三、基于网络空间主权的国际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
一、“消极悲观论” |
二、“民主转型论” |
三、“柔韧有余论” |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
结语 |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6)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治党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辨析 |
一、治理理论与政党治理 |
(一)治理理论及其概念属性 |
(二)政党治理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
二、几对概念的关系辨析 |
(一)政党治理与政党建设 |
(二)政党治理与政党管理 |
(三)政党治理与执政党建设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治党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治党的历史依据 |
(一)治党是党的建设历史演进的结果 |
(二)从“党要管党”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
二、中国共产党治党的实践依据 |
三、中国共产党治党的理论依据 |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治党的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治党的思想渊源 |
(三)治理理论与治党的契合 |
第三章 治党的逻辑起点和目标体系 |
一、党的本质属性与治党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 |
(一)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治党的出发点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
(二)党的共产主义最终目标规定了政党治理的基本特性 |
(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规定了政党治理的责任性 |
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是政党治理的承接目标 |
(一)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前提 |
(二)以政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
(三)以政党治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
(四)以政党治理推进社会整合 |
三、增强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直接目标 |
(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源于其先进性 |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核心命题 |
(三)以政党治理保持党的先进性 |
第四章 当代复杂环境下治党的课题分析 |
一、作为社会政治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
(一)作为一个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
(二)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
(三)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政党治理课题 |
二、政党治理环境:复杂交织的现代化图景 |
(一)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脉络之一 |
(二)现代化的复杂性全方位形塑政党治理 |
三、复杂交织的执政环境下治党面临的多重现实问题 |
(一)市场经济理性泛化导致的信仰缺失问题 |
(二)社会多元化与党面临的组织整合不足问题 |
(三)权力依赖与市场规则交织凸显脱离群众的问题 |
(四)风险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
(五)市场经济转型下的腐败防治问题 |
第五章 党的领导地位决定自我治理的治党模式 |
一、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政党治理的主脉络是自我治理 |
(一)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治理不是分而治之 |
(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政党治理的核心主体是党自身 |
二、自我治理的可行性:党的治理动力与治理能力分析 |
(一)执政环境的变革是党不断自我革新的外推力 |
(二)勇于自我革命的内在品格是党自我治理的内驱力 |
(三)百年大党的治党经历为治党提供丰富的积累和经验 |
(四)丰富的治党实践为党自我治理提供创新源泉 |
三、党内治理结构分析 |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治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纵向治理结构 |
(三)党委领导、分口负责、纪委相对独立监督的横向治理结构 |
(四)全党参与型治理:党员在治党中的主体作用 |
四、党的自我治理与党外监督的统一 |
第六章 党自我治理的载体、方式与过程分析 |
一、党内政治生活是党自我治理的基础与主要平台 |
(一)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的流变及其实质 |
(二)党内政治生活在治党中的基础性功能 |
二、治党的方式: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 |
(一)思想建党的实质是如何从“思想”上建成无产阶级政党 |
(二)制度治党的实质是实现党的制度化 |
(三)以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共同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 |
三、基于三个个案的治党过程分析 |
(一)兰考专题民主生活会:集中教育治理的当代样本 |
(二)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寓治党于制度化运行之中 |
(三)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被改组:以问责重建自我治理机制 |
第七章 政党治理评估与治党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
一、治党评估是对政党治理实效的反馈 |
(一)政党治理评估的意义 |
(二)政党治理评估框架的初步探讨 |
二、政党治理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
(一)自我治理路径下治党的动力问题 |
(二)治党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问题 |
(三)政党治理机制的综合效应问题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内涵释义 |
2.1 价值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 |
2.1.1 价值、价值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 |
2.1.2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 |
2.1.3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行政价值观 |
2.1.4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政党价值观 |
2.1.5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构成要素 |
2.2.1 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基本概括: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存在基础 |
2.2.2 系统的价值体系: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
2.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
2.3.1 选择与判断的主观性 |
2.3.2 相对稳定性与长期性 |
2.3.3 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2.3.4 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
2.4 领导干部价值观内容的历史变迁 |
2.4.1 古代官员合理价值观的内容 |
2.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价值观的内容 |
2.4.3 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内容 |
2.5 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
2.5.1 人本发展观 |
2.5.2 全面发展观 |
2.5.3 协调发展观 |
2.5.4 可持续发展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分析 |
3.1 价值观结构的基本内涵 |
3.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结构 |
3.2.1 价值主体:各级领导干部 |
3.2.2 价值客体:被领导者和领导事务 |
3.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层次结构 |
3.3.1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层次性 |
3.3.2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
3.3.3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历史发展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分析 |
4.1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正向功能 |
4.1.1 价值认同功能 |
4.1.2 行为指引功能 |
4.1.3 软性激励功能 |
4.1.4 规范约束功能 |
4.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反向功能 |
4.2.1 致使价值目标偏离 |
4.2.2 导致政治资源流失 |
4.2.3 增加领导工作成本 |
4.2.4 诱发腐化堕落行为 |
4.3 领导干部价值观功能的调控 |
4.3.1 价值目标调控 |
4.3.2 执政方式调控 |
4.3.3 制度监管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及原因剖析 |
5.1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的主要表现 |
5.1.1 服务宗旨扭曲 |
5.1.2 领导方向迷失 |
5.1.3 功能运行错位 |
5.2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的原因剖析 |
5.2.1 理想信念严重扭曲 |
5.2.2 西方不良价值观的侵蚀 |
5.2.3 制度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 |
5.2.4 传统行政文化弊端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
6.1 生成机制及其动力: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 |
6.1.1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内涵:主客体的价值互动 |
6.1.2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动力:基于需要——满足的视角 |
6.2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机制的影响因素 |
6.2.1 经济因素 |
6.2.2 政治因素 |
6.2.3 社会因素 |
6.2.4 文化因素 |
6.2.5 心理因素 |
6.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生成机制 |
6.3.1 道德自律机制:唤醒领导干部的理性自觉 |
6.3.2 教育培养机制: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 |
6.3.3 激励褒扬机制:增强价值观生成基本动力 |
6.3.4 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价值观生成健康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路径 |
7.1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机遇与挑战 |
7.1.1 现代科技创新和发展 |
7.1.2 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和多极化 |
7.1.3 社会利益结构的高度分化 |
7.1.4 公民社会的兴起 |
7.2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理论依据 |
7.2.1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 |
7.2.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 |
7.2.3 建设法治社会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 |
7.2.4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 |
7.3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目标定位 |
7.3.1 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 |
7.3.2 树立情为民系的地位观 |
7.3.3 树立利为民谋的名利观 |
7.3.4 树立执政为民的民主观 |
7.3.5 树立依法行政的法治观 |
7.3.6 树立科学发展的创新观 |
7.4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策略选择 |
7.4.1 深刻认识构建正确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性 |
7.4.2 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学习内化 |
7.4.3 注重领导干部价值观开拓创新与科学发展 |
7.4.4 不断优化和调适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 |
7.4.5 强化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制度建设与法治监督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科研成果 |
(8)全球视域下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点: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相关概念 |
一、政党、政党类型、政党体制 |
二、政党生成和政党的功能 |
三、利益代表功能是政党的本质功能 |
第二节 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基本理论 |
一、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特点 |
二、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基本内容 |
三、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的重要意义 |
一、利益代表功能是政党获取执政正当性的基本保证 |
二、持续强化利益代表功能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 |
三、完善利益代表功能有利于增强政党认同 |
第二章 放眼世界:利益代表功能的衰退与西方政党的危机 |
第一节 西方政党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一、干部型政党 |
二、群众型政党 |
三、全方位型政党 |
四、卡特尔型政党 |
第二节 从代表性功能看西方政党的危机 |
一、政党认同降低 |
二、政党组织弱化 |
第三节 危机还是调适? |
一、衰退背后的原因 |
二、积极调适还是走向歧途? |
第三章 前车之鉴:利益代表功能的嬗变与老大党的衰落 |
第一节 三个老大党的衰落 |
第二节 利益代表功能的嬗变 |
一、苏共代表谁? |
二、代表不好的国大党 |
三、整合不力的革命制度党 |
第三节 组织结构性危机引发的功能嬗变 |
一、“党政不分”与代表功能的错位 |
二、“个人集权”与代表功能的异化 |
三、职团结构功能的弱化与代表功能的衰退 |
第四节 腐败侵蚀执政党的代表功能 |
一、根子上的腐败 |
二、公开的腐败 |
三、集体的腐败 |
第四章 历史脉络: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的纵向考察 |
第一节 功能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 |
一、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赋予党特殊的利益代表功能 |
二、组织力量是党利益代表功能的重要支撑 |
第二节 功能定格: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功能 |
一、角色转变顿挫下党的利益代表功能 |
二、党的利益代表机制的定格 |
第三节 功能调适: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功能 |
一、角色转变中的党的利益代表功能 |
二、党的利益代表功能的主动调适 |
第五章 现状解析:中国共产党实现利益代表功能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实现之外部挑战 |
一、全球化的挑战 |
二、社会转型的挑战 |
三、信息时代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实现之内部障碍 |
一、如何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 |
二、如何保持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
三、如何保持党的干部的廉洁性 |
第六章 积极应对: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功能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正确定位,调整好两个关系 |
一、中国共产党的双重角色 |
二、党与国家的关系 |
三、党与民众(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科学机制、强化代表功能 |
一、构建多元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二、构建科学民主的政策决策机制 |
三、构建科学实效的政策实施和反馈机制 |
第三节 重视作风建设,塑造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形象 |
一、发扬为民服务作风,塑造亲民爱民的形象 |
二、弘扬民主务实作风,塑造民主执政的形象 |
三、树立清正廉洁作风,塑造廉洁从政的形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和过程 |
2.1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世情 |
2.1.2 国情 |
2.1.3 党情 |
2.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2.2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3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以往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2.3.1 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度回答了党的建设与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逻辑 |
2.3.2 给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
2.3.3 以党的建设来解决如何驾驭资本逻辑的问题 |
2.4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政治建设新认识 |
3.1.1 发扬优良传统统领党的建设 |
3.1.2 加强问题指向回答首要问题 |
3.1.3 加强政治建设推动政治发展 |
3.2 思想建设新境界 |
3.2.1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
3.2.2 创新意识形态服务治国理政 |
3.2.3 发展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 |
3.3 组织建设新规定 |
3.3.1 落实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
3.3.2 抓住关键少数选好用好干部 |
3.3.3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整体质量 |
3.4 作风建设新征程 |
3.4.1 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 |
3.4.2 加强党性修养密切党群关系 |
3.4.3 重点解决四风净化政治生态 |
3.5 纪律建设新部署 |
3.5.1 更加突出位置前所未有高度 |
3.5.2 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 |
3.5.3 阐述基本要义加强纪律执行 |
3.6 制度建设新标准 |
3.6.1 权力关进笼子坚持依规治党 |
3.6.2 加强民主集中维护制度权威 |
3.6.3 补齐制度短板重在制度执行 |
3.7 反腐败斗争新要求 |
3.7.1 治腐败零容忍打老虎拍苍蝇 |
3.7.2 构建三不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
3.7.3 反对特权思想克服特权现象 |
3.8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和鲜明特点 |
4.1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 |
4.1.1 以辩证思维破解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矛盾 |
4.1.2 以战略思维确立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方位 |
4.1.3 以创新思维激发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内生动力 |
4.1.4 以法治思维树立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法治精神 |
4.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 |
4.2.1 贯穿着问题意识与忧患意识 |
4.2.2 以中国梦统领全面从严治党 |
4.2.3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新结合 |
4.2.4 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新统一 |
4.2.5 标本兼治的管党治党新思路 |
4.2.6 自我革命和增强监督相结合 |
4.3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把握维度 |
5.1 时代维度: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1.1 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 |
5.1.2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须选择 |
5.1.3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
5.1.4 加强党的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
5.2 理论维度:统一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2.1 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根本立场 |
5.2.2 以夯实领导核心地位为根本目标 |
5.2.3 协调推进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
5.3 实践维度:总结于“伟大工程”实践经验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3.1 突出党的建设的全面性特点 |
5.3.2 注重党的建设的治理化能力 |
5.3.3 强调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导向 |
5.3.4 重视党的建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时代意义 |
6.1 开辟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新天地 |
6.1.1 引领和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6.1.2 拓宽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范围 |
6.2 发展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6.2.1 总结和凝练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6.2.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的学说 |
6.3 指导党的建设实践收效显着 |
6.3.1 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
6.3.2 推进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积极落实 |
6.3.3 开启了党领导现代化进程路径的重大创新 |
6.4 形成了成熟定型的政党制度文化 |
6.4.1 确立起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文化新理念 |
6.4.2 在培育政党文化过程中优化政党功能 |
6.5 为世界政党建设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
6.5.1 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力 |
6.5.2 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体系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践分析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预备役军官考评及激励机制概述 |
2.1 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体系概述 |
2.1.1 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的含义 |
2.1.2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特点 |
2.1.3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价值功能 |
2.1.4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原则 |
2.1.5 预备役军官考评体系的内容构成 |
2.2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概述 |
2.2.1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及其构建的涵义 |
2.2.2 构建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2.2.3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内容 |
2.2.4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特点 |
2.2.5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功能 |
2.2.6 构建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原则 |
2.3 预备役军官考评和激励的关系 |
第三章 预备役军官考评及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3.1 预备役军官考评现状分析 |
3.1.1 我军预备役军官考评上的优良传统 |
3.1.2 预备役军官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影响考评评的因素分析 |
3.1.4 完善预备役军官考评的对策分析 |
3.2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3.2.1 我军激励工作的基本经验 |
3.2.2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3 完善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的对策分析 |
第四章 预备役军官考评体系的构建 |
4.1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主体和客体体系 |
4.1.1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主体 |
4.1.2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客体 |
4.2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构建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体系的原则和要求。 |
4.2.2 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3 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体系的构造方法 |
4.2.4 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5 考评标准(详表见附录C) |
4.3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方法体系构建 |
4.3.1 人员考评方法简介 |
4.3.2 预备役军官考评方法的确立 |
4.3.3 预备役军官考评信息的获取及处理 |
4.3.4 预备役军官考评模型的建立 |
4.4 预备役军官考评结果与运用体系 |
4.4.1 考评结果的评定 |
4.4.2 考评结果的运用 |
4.4.3 考评结果的反馈 |
4.5 预备役军官考评的程序体系 |
4.6 预备役军官考评监督体系 |
第五章 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构建 |
5.1 激励理论与模型 |
5.1.1 经典激励理论分析 |
5.1.2 综合激励模型 |
5.2 预备役军官综合激励模型的构建 |
5.2.1 预备役军官的身份属性和工作属性分析 |
5.2.2 预备役军官心理需求结构分析 |
5.2.3 预备役军官综合激励模型的构建 |
5.3 基于履职能力考评结果的预备役军官激励机制构建 |
5.3.1 基于预备役军官类别的激励 |
5.3.2 基于综合考评结果的激励 |
5.3.3 基于各指标考评结果的激励 |
5.3.4 基于考评结果的综合激励模型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考评实施及结果分析 |
6.1.1 考评实施 |
6.1.2 考评结果分析 |
6.2 基于考评结果的激励分析及启示 |
6.2.1 基于某考评客体考评结果的激励分析 |
6.2.2 基于考评结果的激励机制实践应用得出的启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B 预备役军官考评指标调查统计表 |
附录C 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标准 |
四、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D]. 李小红. 福州大学, 2018(03)
- [2]干部考核中的情感因素及调适[J]. 沈宏华. 领导科学, 1996(01)
- [3]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张麟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D]. 孙会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D]. 敖小茂. 兰州大学, 2018(02)
- [7]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D]. 柴世钦. 湘潭大学, 2011(03)
- [8]全球视域下执政党利益代表功能研究[D]. 何翔.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高晶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体系及激励机制研究[D]. 刘胜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