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摩对小儿咳喘体液免疫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彭珊珊[1](2021)在《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Chronic Durationof Bronchial Asthma,CDBA)和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的用药规律。同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养润肺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为中医药理论“异病同治”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儿”and“中医药”and“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or“哮喘迁延期”or“哮喘非发作期”作为关键字段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关文献;相同方式以“儿”and“中医药”and“变应性咳嗽”or“慢性咳嗽”or“内伤咳嗽”or“久咳”为检索词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出中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相关文献,使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26.0对筛选后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儿(Chronic Dur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CDBA-LSQDS)78 例,以及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Allergic Cough-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AC-LSQDS)患儿7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用导师经验方“清养润肺方”治疗,对照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4周。分析比较同一中医证候的两种疾病治疗前后患儿主次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数据挖掘方面: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陈皮-茯苓,陈皮-白术,防风-黄芪,防风-白术,茯苓-白术,以及半夏-白术-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半夏-茯苓-陈皮,半夏-黄芪-茯苓,半夏-黄芪-白术等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7个新处方。中医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2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杏仁、陈皮、半夏、白术、桔梗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黄芪-白术,半夏-桔梗-陈皮,茯苓-半夏-陈皮,黄芪-陈皮-防风,茯苓-黄芪-白术等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 8个新处方。(2)临床研究方面,总体疗效上:治疗2周后,CDBA-LSQDS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SQDS患儿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BA-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气喘、鼻痒、咽痒、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咳嗽、胸闷、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咳嗽、胸闷、咽痒、喷嚏、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气喘、鼻塞、鼻痒、流涕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AC-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夜间咳嗽、咽痒、面色、精神、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日间咳嗽、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食欲食量等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咽痒、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精神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脾二脏为核心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符合临床实践活动,清养润肺方治疗肺脾气虚证CDBA和AC患儿均产生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异病同治的内涵。
夏菲[2](2018)在《小儿推拿配合药物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患儿症状、体征的变化,评价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于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住院部治疗,符合西医小儿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痰热闭肺型的40例患儿。将患儿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指标(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听诊)、次要指标(精神,喷嚏,流涕,汗出,食欲,睡眠,大便)、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观察小儿推拿配合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自身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听诊)、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精神,喷嚏,流涕,汗出,食欲,睡眠,大便)、次要症状积分、总积分的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主症积分、总积分、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发热及气喘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次症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改善患儿流涕、大便秘结症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喷嚏、汗出、精神、食欲、睡眠症状及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单纯药物治疗对辨证属痰热闭肺型的小儿肺炎患儿在改善主要症状体征、次要症状方面疗效确切。(2)配合上小儿推拿治疗后,在缓解患儿咳嗽、咳痰的症状,改善肺部体征,促进啰音吸收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3)该治疗方案有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乐于接受,配合度较高。综合上述临床研究成果,针对治疗辨证属痰热闭肺型的小儿肺炎患儿,小儿推拿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对改善肺炎临床症状等方面更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
韦燕珊[3](2016)在《穴位贴敷法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穴位贴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观察哮喘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PEF、FEV1等指标,评价其治疗发作期寒证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小儿哮喘提供借鉴。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射干麻黄汤组)及治疗组(穴位贴敷合射干麻黄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贴敷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穴位贴敷隔日1次,中药内服1剂/d。对照组予射干麻黄汤加减内服,1剂/d。7d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哮喘患儿的PEF、FEV,测定值及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等。结果:(1)主要症状及体征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喘息、活动受限、胸闷、哮鸣音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PEF、FEV1比较:自身前后比较,PEF、FEV1指标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PEF、FEV,指标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9例哮喘患儿临床控制13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28例患儿临床控制8例,显效4例,好转8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1.4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射干麻黄汤,本法对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均有显着效果,且使用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郝静[4](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着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着。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着。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着。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着;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杨越[5](2015)在《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简称“复感”),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RRTI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2-6岁的儿童,在中国大陆地区,其发病率接近于20%,近几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严重影响小儿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RRTI往往与遗传因素,免疫能力低下,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喂养和护理不当,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果处理不当,RRTI可以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其他疾病。因此对RRTI的研究极为重要。目的:通过观察小儿推拿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疗效可靠、理论创新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法。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及儿科门诊患儿中,严格执行试验病例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从中选纳70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小儿推拿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组)和常规疗法(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疗程为四周,每周推拿2次;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及远期(疗程结束后第4-6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次数、病程及疗效,并采取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资料,分析小儿推拿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两者均能减少发病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第4-6个月内,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减少发病次数(P<0.05);(2)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两者均能缩短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第4-6个月内,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缩短病程(P<0.05);(3)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结束后第4-6个月内,治疗组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4)安全性观察:在整个研究中,对照组1例在口服中药后出现呕吐,无其他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由于小儿体质的原因,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会出现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余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推拿疗法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在疗程结束后4-6个月内疗效更佳,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为临床铺开了新的局面。
闫雪[6](2014)在《推拿法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推拿疗法对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患儿症状、体征前后积分的变化,客观评价推拿疗法对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拓展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治疗组口服小儿肺咳颗粒合推拿法(补脾经200次、清补肺经各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板门300次、按揉肺俞各50次、分推肺腧30次、按揉足三里3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摩中脘5分钟),两组患儿均治疗2疗程,每疗程5天,共计10天。结果:两组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咳痰、啰音消失时间、病程及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在上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推拿法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的总疗效优于单一口服小儿肺咳颗粒。2.推拿法在促进小儿肺炎喘嗽脾肺气虚型患儿啰音吸收、咳嗽咳痰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肺炎患儿病程。3.推拿法合口服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赵强[7](2014)在《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与白芥子量效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2.探讨白芥子不同剂量组方的量效关系,进行儿童咳喘贴最佳组方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其稳定性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观察儿童咳喘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将所有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同时兼顾均衡,分为三组,分别予含大、中、小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依据辨证的不同分别选取定喘、肺俞、膻中、天突;定喘、肺俞、脾俞;定喘、肺俞、肾俞,于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3次,每次留敷1至2小时,半年后观察疗效。结果:1.经儿童咳喘贴敷贴治疗夏三伏一个疗程,随访6个月期间内,白芥子大、中、小剂量组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时咳嗽及喘息的程度以及发作时咯痰、胸憋的程度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小于0.01)。2.白芥子大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白芥子中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均明显优于白芥子小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4%(P值均小于0.05)。3.白芥子大、中剂量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白芥子小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4.白芥子大剂量组与白芥子中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白芥子大剂量组与白芥子中剂量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6.150例入组患儿,无不良反应。仅有18例患儿的贴敷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红痒症状(其中白芥子大剂量组13例,白芥子中剂量组5例,白芥子小剂量组0例),患儿局部轻微的红痒症状未经任何处理可以很快的自行消失,未见皮肤破损的情况。结论:含大、中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防治儿童哮喘疗效明显,且优于含小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三组穴位贴的白芥子剂量都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均无不良反应;由于含大、中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且这两组虽均无不良反应,但是白芥子大剂量组贴敷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红痒症状的例数比白芥子中剂量组多。故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综合角度考虑,临床建议儿童咳喘贴中白芥子的剂量选取中间剂量。
董秀兰[8](2014)在《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细胞免疫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并为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及细胞免疫水平的相关参数。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60例符合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30例。试验B组在基础治疗及硝黄散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希舒美)进行治疗;试验A组在试验B组的基础上予加味五虎汤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症候积分(主要症候、次要症候)进行计算,同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通过对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1水平的观察,并与同期30例年龄相当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测定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加味五虎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1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1.共观察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治疗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咳嗽时间、发热时间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在主要症候、次要症候、总症候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前,试验A组与试验B组分别与30例健康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进行IL-10,IL-17, TGF-p1水平比较,两组患儿IL-10, IL-17, TGF-β1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3.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差异(P>0.05)。4.治疗后,对A、B两组临控率、控显率、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治疗后积分、症候积分减少、住院发热时间、咳嗽时间、肺部哕音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显着(P<0.01),试验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试验B组。5.治疗后,试验A组、试验B组与健康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CD4+/CD8+比较,两组患儿与健康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与治疗前的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CD8+、CD4+/CD8+与治疗前的差值相比差异显着(P<0.01),试验A组在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方面可能优于试验B组。7.治疗后,试验A组、试验B组分别与健康组进行IL-10、IL-17、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1)。8.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IL-10(-35.17±29.67)pg/ml、(-13.73±29.87)pg/ml;TGF-β1(-473.05±6462.15) pg/ml、(2801.31±2806.61)pg/ml.差值相比差异显着(P<0.0l、P<0.01)IL-17(-10.88±9.24)pg/ml、(-7.15±8.71)pg、ml;差值相比无显着意义(P>0.05)。结论:1.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升高,提示抗炎性细胞因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导致Treg/Th17平衡失调,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紊乱,引起患儿肺部出现免疫炎症反应、免疫损伤及纤维化,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2.恢复期,试验A组、试验B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都接近正常儿童水平;IL-10、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显着,且TGFβ1水平仍保持高水平,提示支原体患儿恢复期肺部可能还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肺纤维化,体内Treg/Th17的免疫平衡仍未完全恢复,患儿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导致MP感染患儿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哮喘的机制。3.试验A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试验B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节方面可能优于试验B组;在调节细胞因子IL-10、TGF-β1水平方面明显优于试验B组。在调节细胞因子IL-17水平方面与试验B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试验A组可能是通过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MPP的开肺平喘、清热化痰,化瘀通络作用,减轻了肺部免疫炎症反应及肺部纤维化,调节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Treg/Th17平衡,而提高临床疗效。
娜仁高娃[9](2013)在《小儿宣肺糖浆治疗风热犯肺证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验证小儿宣肺糖浆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符合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患儿确定年龄亚组并随机分组,试验组32例、极低剂量组32例、阳性对照药物组32例(均为1~3岁组16例、4~6岁组12例、7~14岁组4例)。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试验组、极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小儿宣肺糖浆、含10%有效成分的小儿宣肺糖浆和阳性对照药物(急支糖浆)治疗。连续7天后,进行治疗前后的试验组自身比较及与极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在主症疗效和证候疗效的比较,对小儿宣肺糖浆治疗小儿嗽咳-风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同一症状在三次诊治期间积分呈减少趋势,提示随着服药的增加症状逐渐改善。3.①主症咳嗽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极低剂量组总有效率37.5%:阳性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主症咳嗽疗效方面,试验组优于极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②主症咯痰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4.38%;极低剂量组总有效率43.75%;阳性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主症咯痰疗效方,试验组优于极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4.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极低剂量组总有效率53.13%;阳性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优于极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安全性指标观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小儿宣肺糖浆对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董莉,孙喜山,李爱萍[10](2012)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外治法研究》文中指出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情往往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现代医学在本病
二、按摩对小儿咳喘体液免疫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摩对小儿咳喘体液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异病同治的阐述 |
1.1 异病同治的发展历程 |
1.2 历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
1.4 异病同治的现代应用 |
1.5 异病同治的现代研究 |
1.6 异病同治的总结与展望 |
2. 支气管哮喘的阐述 |
2.1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3. 变应性咳嗽的阐述 |
3.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
4. 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小结 |
5. 儿童变应性咳嗽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合并用药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3.5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情况 |
4.2 一般资料 |
4.3 疗效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袁斌教授运用清养润肺方治疗小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经验探讨 |
2.1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
2.2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 |
2.3 袁斌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
3. 立方分析 |
3.1 组方理论探讨 |
3.2 组方药物分析 |
3.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小儿推拿配合药物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小儿肺炎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1.1 小儿肺炎病因分类 |
1.1.2 小儿肺炎的发病机制 |
1.1.3 小儿肺炎的西医治疗 |
1.2 小儿肺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中医学对小儿肺炎的认识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中医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 |
1.2.5 中医外治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 |
1.3 评述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对象 |
2.4 诊断标准 |
2.4.1 西医诊断标准 |
2.4.2 中医诊断标准 |
2.5 纳入标准 |
2.6 排除标准 |
2.7 病例剔除标准 |
2.8 观察指标 |
2.9 治疗方案 |
2.9.1 药物治疗对照组 |
2.9.2 药物治疗+小儿推拿治疗组 |
2.9.3 疗效观察 |
2.10 疗效判定标准 |
2.11 统计学分析 |
2.12 技术路线图 |
2.1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小儿肺炎治疗方法 |
3.2 小儿推拿疗法 |
3.2.1 小儿推拿的发展 |
3.2.2 小儿推拿机理 |
3.2.3 选穴依据 |
3.2.4 主要推拿穴位及手法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3.3.1 小儿推拿在改善小儿肺炎总疗效分析 |
3.3.2 小儿推拿改善小儿肺炎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分析 |
3.4 研究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穴位贴敷法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2 理论研究 |
2.1 小儿哮喘现代医学研究 |
2.1.1 小儿哮喘流行病学况 |
2.1.2 小儿哮喘危险因素探讨 |
2.1.3 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 |
2.1.4 的西医治疗 |
2.2 中医学对哮喘的研究 |
2.2.1 哮喘的病因 |
2.2.2 哮喘的病因 |
2.2.3 哮喘的病机 |
2.2.4 中医治疗 |
2.3 穴位贴敷疗法 |
2.3.1 穴位敷贴疗法的理论基础 |
2.3.2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的作用机理 |
2.3.3 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应用 |
3 讨论与分析 |
3.1 方药分析 |
3.1.1 穴位贴敷方药组成、选药依据 |
3.2 贴敷穴位分析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4 经方射干麻黄汤的疗效分析 |
3.5 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厌食 |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3. 胎黄 |
4. 滞颐 |
5. 便秘 |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
3. 腺样体肥大 |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
1. 霰粒肿 |
2. 麦粒肿 |
3. 舔疮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小结 |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创新点总结 |
小结及心得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5)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1.1.1 西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的认识 |
1.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现代治疗 |
1.2 中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标准 |
2.1.7 随机化分配方法 |
2.1.8 入选病例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治疗 |
2.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2.5 统计结果 |
2.5.1 发病次数比较 |
2.5.2 病程比较 |
2.5.3 近期疗效比较 |
2.5.4 远期疗效比较 |
2.6 安全性观察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立法依据 |
3.2.1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机理 |
3.2.2 穴位作用及配伍意义 |
3.2.3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推广性 |
3.3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推拿法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肺炎喘嗽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 中医药对肺炎喘嗽抬疗的研究 |
1.3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2. 西医学对肺炎喘嗽的研究进展 |
2.1 西医对肺炎病因的研究 |
2.2 西医对肺炎治疗研究 |
3. 推拿法及其他中医外治法对小儿肺炎喘嗽的研究进展 |
3.1 推拿法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研究 |
3.2 其他中医外治法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的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来源及分组 |
2.2 具体方法 |
2.3 观察项目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总疗效分析 |
2. 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
3. 随访复发情况比较 |
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穴位及手法分析 |
2.1 推拿处方原则 |
2.2 穴位分析 |
2.3 操作手法分析 |
2.4 方义 |
3 问题与展望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7)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与白芥子量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
1. 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期 |
4. 辨证论治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
1. 定义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小结 |
综述三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的研究概况 |
1. 冬病夏治的理论 |
2. 穴位敷贴的理论 |
3.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与儿童哮喘治疗之间的联系 |
4. 动物实验研究 |
5. 临床研究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前言 |
临床研究与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三组治疗前后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
2.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比较 |
3.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次症比较 |
4. 不良反应的观察 |
讨论 |
1. 儿童哮喘的中医机理 |
2.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理论依据 |
3. 贴敷药物的选择 |
4. 贴敷穴位的选择 |
5. 本课邂的选tf依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细胞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现代医学关于小儿MPP的研究 |
(一) 流行病学 |
(二) MPP发病机制 |
(三) 临床表现 |
(四) 现代医学对肺炎支原体的治疗 |
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 |
(一) 中医对小儿肺炎喘嗽病名的认识 |
(二)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
(三) 中医对小儿MPP病机的认识 |
(四) 对小儿MPP中医证型的认识 |
(五) 中医治疗研究 |
三、加味五虎汤治疗小儿MPP的组方思路及研究基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四、研究方案 |
(一) 临床分组 |
(二) 治疗措施 |
(三) 疗程与随访 |
(四) 观察项目及方法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中止和撤出研究的标准 |
(七)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五、结果与分析 |
(一) 一般资料 |
(二) 两组患儿治疗前进行症候总积分、主要症候积分、次要症候积分水平的比较 |
(三)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等、症候积分、症候积分减少进行比较 |
(四) 两组患儿的病例脱落及随访情况 |
第二节 加味五虎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相关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四、研究方案 |
(一) 临床分组 |
(二) 治疗措施 |
(三) 疗程与随访 |
(四) 观察项目及方法 |
(五)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治疗前各组儿童T细胞亚群水平 |
(二) 治疗前各组儿童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 |
(三) 两组患儿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第三章 讨论 |
一、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
二、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MPP的关系 |
三、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与小儿MPP的关系 |
四、加味五虎汤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MPP的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小儿宣肺糖浆治疗风热犯肺证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小儿宣肺糖浆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96例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1.1 病例选择 |
1.1.1 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病例的剔除标准 |
1.5 病例的退出(脱落)标准 |
1.6 终止研究标准 |
1.7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7.1 一般资料 |
1.7.2 分组方法 |
1.7.3 对照方法 |
1.8 试验药物与用法 |
1.8.1 试验药品 |
1.8.2 给药方法 |
1.8.3 观察方法 |
1.8.4 合并用药 |
2 临床观察 |
2.1 观察项目 |
2.2 疗效判定 |
2.2.1 主症疗效评定标准(治疗7天后) |
2.2.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试验组、极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对小儿咳嗽风热犯肺证的疗效比较 |
3.4 小儿宣肺糖浆对风热犯肺证咳嗽的临床疗效的分析 |
3.5 不良事件 |
3.6 病例脱失情况 |
3.7 实验结果小结 |
5 讨论 |
5.1 中医学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
5.1.1 病名沿革 |
5.1.2 小儿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
5.2 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
5.2.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
5.2.2 现代医学小儿呼吸道解剖学研究 |
5.2.3 小儿呼吸道免疫学研究 |
5.3 小儿宣肺糖浆治疗咳嗽风热犯肺证的立法依据 |
5.3.1 小儿宣肺糖浆的处方来源 |
5.3.2 小儿宣肺糖浆的方药组成及方义分析 |
5.3.3 现代药理研究 |
5.3.4 极低剂量组的选择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小儿咳嗽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
1 概述 |
2 中医对小儿咳嗽病因病机探讨 |
3 古代文献对小儿咳嗽的研究 |
4 小儿咳嗽的现代中医研究 |
4.1 病因病机研究 |
4.2 辨证论治研究 |
4.3 中药成药治疗研究 |
5 针灸疗法治疗研究 |
6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 |
6.1 穴位敷贴治疗 |
6.2 耳穴治疗 |
7 其他治法治疗研究 |
8 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
8.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
8.2 呼吸系统疾病免疫学研究 |
9 西医治疗 |
9.1 一般治疗 |
9.2 控制感染 |
9.3 对症治疗 |
10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10)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外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直肠用药 |
2 雾化吸入 |
3 敷贴疗法 |
4 静脉用药 |
5 其他疗法 |
6 小 结 |
四、按摩对小儿咳喘体液免疫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D]. 彭珊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小儿推拿配合药物治疗小儿肺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研究[D]. 夏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穴位贴敷法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的临床研究[D]. 韦燕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6)
-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D]. 杨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6]推拿法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与白芥子量效关系的研究[D]. 赵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细胞免疫研究[D]. 董秀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小儿宣肺糖浆治疗风热犯肺证咳嗽的临床研究[D]. 娜仁高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10]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外治法研究[J]. 董莉,孙喜山,李爱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