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豚鼠埃希氏菌病死亡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徐爱霞[1](2021)在《鸭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及分析》文中指出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和公共卫生学研究领域公认的严重危害养殖业和公众健康的食源性病原菌,目前已有2600多种血清型被发现,众多的血清型均可导致各种动物及人感染,感染严重者还能致其死亡。沙门氏菌既可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种蛋在沙门氏菌的散播及食品污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山东是养鸭大省,有研究提出近年来鸭胚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沙门氏菌感染是重要诱因。本研究旨在通过鸭胚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进一步评估沙门氏菌在鸭胚中的感染状况,明确沙门氏菌经卵垂直传播的感染地位;通过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型,阐明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规律,并筛选地方鸭场沙门氏菌流行性优势血清型;通过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型,探析各分离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通过对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明确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及各分离株携带的毒力基因数量;选择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通过测定LD50,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阐明分离株的致病性及与毒力基因携带数量间的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为鸭源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试验支撑材料,并为鸭场及种鸭孵化场的生物安全规范化提出建议。1.死亡鸭胚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先后对来自山东省多个规模化种鸭场335枚无破损的死亡鸭胚,经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分型,结果表明共分得沙门氏菌60株,感染率为17.9%,优势血清型为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各菌株相似系数为41%-100%,共分为7种基因型。2.鸭胚源沙门氏菌毒力基因的检测与鉴定PCR技术对60株沙门氏菌的毒力岛、菌毛、肠毒素、质粒四大类共23种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invA、sipC、sipA、sopA、ssaB、orf319、pipC、misL、stn携带率在100%;sseL、mgtC、sopB、spvB、sopE、pef、spvC、siiE、spvD检出率在60%以上;spvR、spvA、ssaR、rck、sefA平均检出率为40%,60株菌中对受试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100%。通过对单个菌株毒力基因的检出率统计结果显示:单株菌至少携带14种,最多携带23种毒力基因,且所有分离株普遍携带多重毒力基因。3.鸭胚源沙门氏菌的致病性试验随机对选取的1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致死性试验,结果显示致死率在33%~100%。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分析致病力与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数量间的相关性,选取鼠伤寒沙门氏菌SD04株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SD20株进行LD50的测定,SPF小鼠腹腔注射0.2mL/只、104~109CFU/mL的浓度,对照组以相同剂量腹腔注射PBS。并根据LD50的结果,选取合适浓度灌服小鼠,在攻菌后6h、12h、24h、48h、72h、96h分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心、肝、脾、肺、肾及小肠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SD04株LD50为1.26×105CFU/mL、SD20株LD50为1.86×108CFU/mL,感染小鼠初期出现被毛凌乱、精神沉郁等症状,剖检及病理切片可见小鼠各组织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等特征,试验组上述采集的组织器官内有沙门氏菌定植,对照组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也未发现沙门氏菌定植。本研究对种鸭场死亡鸭胚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其血清型和分子分型,并对其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分析,表明山东省多个规模化种鸭场存在沙门氏菌感染,且沙门氏菌阳性率为17.9%,优势血清型以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在SPI上。致病性研究初步表明致病性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数量呈正相关。
杨雯昱[2](2019)在《HPAIV H7N9/AAca减毒活疫苗在哺乳动物模型上的免疫保护力评价及其与细菌的协同致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H7N9流感病毒能够导致人类发病和死亡,自2013年在我国出现起一直在国内流行。2017年出现高致病性H7N9流感病毒(HPAIH7N9),该病毒的HA片段裂解位点插入了四个连续氨基酸,获得对鸡的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同时,HPAIH7N9病毒感染人的病例也在我国被发现,与低致病性H7N9流感病毒(LPAIH7N9)相比人感染死亡率进一步提升,故研发人用储备疫苗,有效控制H7N9流感病毒的流行已刻不容缓。人感染H7N9病例治疗中发现,部分H7N9流感患者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然而,对细菌和H7N9流感病毒在人感染病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数据十分有限,有必要进一步澄清细菌与H7N9流感病毒的协同致病、致死作用。因此,本文进行了:一、对H7N9/AAca弱毒疫苗阻止H7N9流感病毒复制的免疫保护力评价。H7N9/AAca是由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重组弱毒疫苗,其携带人分离株A/Anhui/1/2013(H7N9)(AH/1)的表面基因HA和NA,以及冷适应流感毒株A/AnnArbor/6/60(H2N2)(AAca)的6个内部基因。本研究使用小鼠模型评价了 H7N9/AAca疫苗对异源HPAI H7N9 病毒(CK/S1220 和 CK/SD008-PB2/627K)和 LPAIH7N9 病毒(CK/SD057)的保护效力。对SPF级6W BALB/c小鼠经鼻腔接种106 EID50 H7N9/AAca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间隔三周,免疫后21d采血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同时进行攻毒试验,经鼻腔感染 100 X MLD50 CK/S1220 病毒、100 X MLD50 CK/SD008-PB2/627K 病毒或100×MID50 CK/SD057病毒,3d后采样(鼻甲、肺、脾、肾、脑)接种鸡胚测定病毒含量。结果显示,一免后小鼠产生的抗H7N9/AAca、CK/S1220、CK/SD008-PB2/627K和CK/SD057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为65、13、20和17,攻毒后不发生死亡,仅免疫一次能够完全阻止高致病性CK/S1220和CK/SD008-PB2/627K病毒引起的发病和死亡,但不能阻止HPAI H7N9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能够阻止LPAI H7N9 CK/SD057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二免后,中和抗体水平分别上升为320、110、160和140,仅在鼻甲和肺中检测到含量极低的CK/SD008-PB2/627K病毒,感染CK/S12201的小鼠脏器内未检测到病毒。结论,一次免疫能够阻止HPAIH7N9流感病毒在小鼠上引起的发病和死亡,两次免疫完全阻止或显着降低(P<0.001)HPAIH7N9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二、H7N9/AAca弱毒疫苗阻止HPAIH7N9病毒传播的保护效力研究。106 EID50 H7N9/AAca疫苗经鼻腔接种SPF豚鼠,免疫后21d进行飞沫传播试验。传播试验分为两组,一组中免疫豚鼠作为感染动物接种106 EID50 CK/SD008-PB2/627K病毒,24h后将未免疫豚鼠放入相邻笼具;另一组中未免疫豚鼠感染106 EID50 CK/SD008-PB2/627K病毒,24h后将免疫豚鼠放入相邻笼具,每隔1d采集鼻洗液接种鸡胚,若检测到病毒即判定为感染。结果,免疫和未免疫的感染组豚鼠鼻洗液中检测到病毒含量较高的病毒,而两组传播试验的暴露动物均未被感染,因此仅免疫一次H7N9/AAca疫苗就可以有效的阻止CK/SD008-PB2/627K病毒在豚鼠间通过飞沫传播。三、H7N9流感病毒与细菌感染在小鼠模型中协同致死作用研究。研究使用2013年分离的PG/S1421和AH/1病毒,106 EID50 PG/S1421和106 EID50 AH/1流感病毒分别感染6W C57BL/6小鼠,PG/S1421病毒不能够引起小鼠体重下降和死亡,而AH/1病毒则在9d内杀死了所有小鼠。感染后7-8d,对入侵小鼠下呼吸道细菌平板计数,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PG/S1421病毒感染的小鼠下呼吸道无细菌继发感染,AH/1病毒感染小鼠下呼吸道有大量细菌入侵,包含五个种属细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肠杆菌(Enterobacter)、克洛诺杆菌(Cronobacter)、埃希氏菌(Escherichia)和链球菌(Strepotococcus)。通过将分离到的五株细菌分别以108CFU浓度与亚致死剂量的104 EID50 AH/1病毒共同感染小鼠,发现葡萄球菌和肠杆菌与AH/1病毒的共感染组中5只小鼠死亡4只,链球菌与AH/1病毒的共感染组中5只小鼠全部死亡。因此葡萄球菌、肠杆菌和链球菌与AH/1病毒表现出的协同致病、致死效应,其中链球菌与AH/1病毒的协作导致小鼠的发病和死亡最为严重。此外,研究还发现,当小鼠在感染AH/1病毒前3d受到链球菌攻击,造成5只小鼠中2只死亡,且存活小鼠体重有恢复趋势;而小鼠在感染AH/1病毒后3d受到链球菌攻击时,小鼠则全部死亡。因此,只有当AH/1病毒先于或同时与链球菌攻击小鼠才能表现出协同致病、致死的效应。综上所述,H7N9/AAca冷适应弱毒活疫苗对HPAI H7N9病毒和新发现的LPAI H7N9病毒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可以成为有效的人用备用疫苗株;细菌与H7N9病毒有协同致死作用,治疗H7N9流感患者的方案中应该对非致病菌更加重视,尤其是链球菌,在怀疑病患为H7N9流感病毒感染者时需尽早使用抗生素作为辅助治疗。
才旭[3](2019)在《军团菌感染致免疫抑制豚鼠肺循环变化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军团菌肺炎是社区环境中常见的三种重症肺炎之一,发病率2-9%,病死率10%,血清1型嗜肺军团菌(Lp)对人类最有致病力,占军团菌感染的84%。免疫抑制状态是军团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免疫抑制宿主相较正常免疫力宿主更易感染Lp,更易发展成重症肺炎,病死率可达20-70%。重症肺炎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目前免疫抑制宿主感染Lp多为临床个案报道,缺乏与正常免疫力宿主感染Lp间病情严重程度差异的机制研究,同时,军团菌肺炎患者易出现多器官系统损伤,如肝功能异常、腹泻等等,多为临床个案报道,尚无相关基础研究。本研究建立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模型,研究其平均肺动脉压变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程度、肠道菌群失衡、肠道细菌易位及其导致的肝脏损伤等,以期解答部分临床问题。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机制及平均肺动脉在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动物分为四组:对照组,Lp感染组,免疫抑制组及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三个实验时间点Lp感染24h、48h和72h。免疫抑制豚鼠通过注射曲安奈德及环磷酰胺获得,随后主气道接种Lp获得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首先检测各组24h、48h及72h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确定免疫抑制造模成功;随后测量肺重量、离体肺重量变化情况,了解在体肺水肿情况、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程度及平均肺动脉压在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肺水肿形成中所起作用;最后进行肺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明确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原因。第二部分研究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小肠菌群失衡、易位及肝脏损伤情况。实验动物分组及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各组各实验时间点小肠内容物细菌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明确各组小肠菌群失衡情况;各组各实验时间点肺、肝脏及血液细菌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明确肠道细菌易位的存在及发生时机;肺、肝脏石蜡切片革兰氏染色及细菌探针荧光原位杂交进一步确认肠道细菌易位的存在;TUNEL、肝脏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检测,明确易位细菌对各组肝脏损伤机制及差异。结果:免疫抑制组豚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降低,CD8+T细胞数量减少,确认免疫抑制豚鼠造模成功。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相关研究:随Lp感染时间延长,Lp感染组、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豚鼠肺重量均不断增加,24h、48h两组肺重量相差无几,72h前者肺重量增加更显着。随着灌流时间延长,Lp感染组离体肺重量逐渐增加,其中48h增加最明显;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24h离体肺重量逐渐下降,48h随灌流时间延长3只豚鼠离体肺重量逐渐下降,3只豚鼠离体肺重量明显升高,增幅高于Lp感染组48h,72h离体肺重量增加各组中最显着。肺组织VEGFA及VEGFR2表达情况,Lp感染组及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各实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肺组织VE-cadherin表达情况,Lp感染组低于对照组,且48h最低;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24h显着降低,随后继续降低,72h降至各组最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示Lp感染组24h内皮细胞肿胀,细胞连接部分开放,48h细胞连接完全开放,72h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模糊、开放;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24h肺泡上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两者间基膜模糊,细胞连接密度有所减低,部分开放,数量减少,48h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连接数量减少,密度间断减低,部分开放,可见Lp,72h组织超微结构破坏明显,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胞膜不完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肿胀、核质边集,胞质明显肿胀,胞膜不完整,未见明确细胞连接。肺切片HE染色情况,Lp感染组肺组织损伤逐渐加重,至感染72h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及肺泡壁结构不清,广泛多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渗出;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不断加重,至感染72h可见大范围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广泛增厚,数量减少。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肠道菌群失衡、易位相关研究: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肺、肝脏及血液均未提取出细菌16S rDNA,对照组14例、免疫抑制组15例提取出小肠内容物细菌16S rDNA;Lp感染组肺9例、肝脏3例、血液6例、小肠内容物14例提取出细菌16S rDNA;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肺9例、肝脏2例、血液1例、小肠内容物16例提取出细菌16S rDNA。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各时间点小肠内容物目水平优势菌群为拟杆菌目细菌;Lp感染组小肠内容物目水平优势菌群24h为拟杆菌目细菌,48h为芽孢杆菌目细菌,72h为肠杆菌目细菌;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小肠内容物目水平优势菌群24h、48h均为拟杆菌目细菌,72h为肠杆菌目细菌。血液、肝脏及肺(Lp感染组24h、48h各2例及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24h 3例)标本中凯斯坦波尔泉水无氧芽孢杆菌43.57±2.95%、火神地芽孢杆菌25.72±2.07%及产酸克雷伯杆菌16.00±1.99%三种菌为优势菌,而Lp为剩余的肺标本绝对优势菌。Lp感染组及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肺、肝脏石蜡切片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及上述细菌探针阳性表达。肠道易位细菌致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肝脏损伤相关研究: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肝脏可见散在TUNEL阳性细胞;Lp感染组及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可见较多TUNEL阳性细胞,且两组TUNEL阳性细胞大部分集中于肝脏被膜下。C Caspase-3及C Caspase-8表达情况,Lp感染组24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48h最多,72h明显回落;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24h较对照组显着增高,且逐渐增加。Lp感染组p-RIP-3表达一过性增高,而p-MLKL表达不断增加,72h达峰;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组p-RIP-3阳性表达不断增加,72h达峰,而p-MLKL 24h阳性表达最高,48h回落,72h再次明显增加。结论:1.免疫抑制豚鼠感染Lp较正常免疫力者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更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更高,平均肺动脉压在前者肺水肿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相较肺水肿程度,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程度能够更好的反映免疫抑制合并Lp感染豚鼠感染严重程度。3.Lp感染正常免疫力及免疫抑制豚鼠均出现肠道菌群失衡,及以凯斯坦波尔泉水无氧芽孢杆菌及火神地芽孢杆菌为主的肠道细菌易位,易位细菌诱发肝脏细胞凋亡及程序性坏死。
吕婧[4](2015)在《荧光增白剂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引发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约占60%。目前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的抗真菌药物,但是存在着毒副作用大,以及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当前大多数的抗真菌剂都是针对真菌特异性代谢途径--麦角甾醇合成途径开发的。但是针对抗真菌药物的另外一条特殊代谢途径-细胞壁的合成途径作为药物靶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发现和研究以细胞壁的合成途径为药物靶标的药物及其衍生药物对临床治疗皮肤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以及克服真菌耐药性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荧光增白剂CBS(flourescent brightener CBS,CBS)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理,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其与抗真菌药物的联合配方,并用动物模型验证优化方案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作为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CBS对红色毛癣菌和其他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小培养法结合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CBS抑制红色毛癣菌的作用机理;采用改良CLSI M38-A2方法分析判断CBS与抗真菌药物的协同作用;用均匀设计方法结合SPSS软件建立模拟方程,并通过验证试验确定最优配方;用豚鼠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的动物模型,评价优化配方的实际药用效果。研究结果:①滤纸片扩散法检验为CBS在5 mg/ml和10 mg/ml时对红色毛癣菌都有抑制作用,且都是极敏的;CBS对其他的致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荧光增白剂CBS对于石膏样小孢子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高敏的,CBS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低敏的。②用小培养法观察CBS的作用机理,可以初步判断CBS作用于红色毛癣菌的菌丝的细胞壁部位,使菌丝逐渐变细,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菌丝出现断裂和消减。③采用改良CLSI M38-A2方法结合SPSS软件分析得到,单一使用CBS时,当CBS浓度是2.5 mg/ml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当酮康唑联合CBS使用时,分析得出酮康唑与CBS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酮康唑是2 ug/ml,CBS是2.5 mg/ml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当特比萘芬联合CBS使用时,分析得出特比萘芬与CBS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特比萘芬是0.0625 ug/ml,CBS是5 mg/ml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作用最强。④均匀设计结合验证试验得到最优配方,结果为荧光增白剂CBS浓度为1.861 mg/ml,酮康唑浓度为1.5 ug/ml,SDS浓度为0.0774 mg/ml,特比萘芬浓度为0.175 ug/ml,氮酮浓度为6 mg/ml时,理论最大抑制率为75.34%,验证试验的抑菌率为77.355%。⑤成功构建豚鼠红色毛癣菌感染模型,分别使用联合药物和单一用药进行试验,联合药物的使用平均缩短了6天的治疗时间。
杨求华[5](2012)在《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养殖患病鳗鲡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从患病鳗鲡的病灶分离得到试验菌株,选择生理生化指标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单胞菌进行攻毒感染试验。以致病性的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准确的菌种分类和鉴定,同时分析这些菌株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主要结果如下:1.对9批养殖患病鳗鲡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进行了研究,从患病鳗鲡肝脏和肾脏等部位共分离得到56株菌,经生化试剂盒鉴定筛选了其中5株气单胞菌菌用于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有3株可明显引起注射鳗鲡发病和死亡,这些致病菌被初步鉴定为兽生气单胞菌、波波夫气单胞菌和异嗜糖气单胞菌。2.以5株新分离的致病性气单胞菌和27株试验室保存的未鉴定至种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为材料,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实验结果显示:32株气单胞菌分为5个种,包括有21株嗜水气单胞菌,7株维氏气单胞菌,1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简达气单胞菌和1株兽生气单胞菌。其中25株的鉴定值可信度较高,可能性大于80%,另外7株的鉴定可能性值较低,包括有2株嗜水气单胞菌B50和B65(可能性分别为0.582和0.732),3株维氏气单胞菌B41、B67和B73(可能性分别为0.617、0.201和0.300),1株简达气单胞菌B21(可能性为0.461)和1株兽生气单胞菌B53(可能性为0.740)。3.采用16S rRNA、cpn60、rpoB、gyrB和dnaJ五个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对32株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2株气单胞菌分为4个种:嗜水气单胞菌21株、维氏气单胞菌7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和简达气单胞菌2株。功能基因cpn60和dnaJ对气单胞菌的聚类分析中,其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82和0.089,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基因,可考虑作为鉴定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重要依据。4.以12类(30种)抗生素药物研究32株致病性气单胞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卡那霉素、洛美沙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壮观霉素、链霉素、阿奇霉素、氟哌酸、头孢曲松、强力霉素、头孢呋辛等19种药物对大部分致病性气单胞菌敏感;而新生霉素、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乙酰螺旋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等11种药物对大部分菌株表现为耐药。5.本研究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32株分离于养殖患病鳗鲡的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鉴定。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2株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简达气单胞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是养殖鳗鲡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首次从养殖患病鳗鲡体内分离得到致病性简达气单胞菌。
张读朴,黄炯,李延涛,乌斯满江[6](2009)在《羊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的改进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我公司从1962年生产羊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以来,效力试验一直采用豚鼠经免疫后腹腔注射强毒的方法,来验证疫苗效力是否合格。据笔者统计:1962-1987年共计生产99批,做了241组次效力(攻毒)试验,其中有62次对照动物不死、死亡不全或
刘琳[7](2008)在《肉类微生物学(三) 肉中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文中研究表明肉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因其营养丰富极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降低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缩短其货架期并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因此肉类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肉中的G-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卫生学意义、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性、检验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
左丽丽[8](2008)在《定量PCR技术在环境水体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PCR)在环境水体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别设计并合成志贺氏菌(Shigella sp.)、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四种病原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肠道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方法。同时,应用QPCR检测方法对西安市五处环境水体即西安市饮用水源水(黑河)、纳污河水(沪河)、城市景观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以及污水厂二级出水(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中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能够对四种目标菌株进行特异性检测,QPCR检测的灵敏度为4.56CFU/μL。该方法可将DNA提取、PCR定量分析控制在5小时内完成,充分展示了该法快速灵敏的特点。对西安市环境水体的QPCR检测结果表明,五个水体中都没有检测到霍乱弧菌,这说明该病原细菌通常情况下在西安市地表水体中不存在。几种主要致病菌中,大肠埃希氏菌从各种水体检出的频度最高,且在水体受到一定污染后即持续检出(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对于污染严重的水体(浐河、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大肠埃希氏菌成为水中肠道感染细菌群的主体,其强度接近于用通用引物检测出的总细菌强度;同时,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也持续被检出,虽然其强度远低于大肠埃希氏菌,但可以认为是水污染的标志之一。在五个水体中,北石桥二级出水病原菌污染最严重,各病原细菌指标均为最高值。然后依次为浐河、兴庆湖、北湖,黑河水源水受污染最小。本研究提出的QPCR方法可用于检测环境水体中的病原细菌,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是有力的补充。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必将在环境微生物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乔凤[9](2006)在《应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LM与EHEC O157:H7》文中研究说明致病微生物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目前尚缺乏快速和敏感的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因此易造成实验室漏检和临床诊断的延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曾在世界许多国家爆发流行并导致严重后果,引起了各国卫生部门的重视。本研究应用PCR方法检测了480份食品样品中的LM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是特异性扩增该菌的溶血素A编码基因,目的片段长度为706bp。优化了PCR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极限为3.3pg/μL的单增李斯特菌DNA;只有LM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他非李斯特菌属菌种均呈阴性反应。480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LM阳性样品79份,阳性率为16.46%。EHEC O157∶H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是针对该菌的志贺毒素基因、菌体抗原基因和鞭毛抗原基因设计三对引物,同时扩增得到三条片段,长度为228bp、378bp和709bp。食品样品中检出1份EHECO157阳性样品,阳性率为0.21%。PCR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相比,符合率为100%。PCR检测方法较传统检测方法更快捷经济。
唐旭[10](2006)在《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及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是养殖及野生鱼、虾、蛙、甲鱼等生物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可通过受损伤的皮肤及伤口感染上述生物,并可进一步通过食物链感染人。此菌所致鱼类等豚鼠气单胞菌病具有流行广、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常造成养殖渔业的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渔业及其它水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关豚鼠气单胞菌鱼病的研究多局限于病原微生物学方面,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诊病理观察及细菌学鉴定,两种方法在准确性及检测速度上均有一定限制;防治方面主要利用抗生素或减活、灭活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不理想。鉴于此,本研究设计制备抗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并进而制备其独特型单克隆抗体,为豚鼠气单胞菌病的检测及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并为其它鱼用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具体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1) 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及利用ELISA检测技术,制备并鉴定抗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Ab)。共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mAb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0E10、1A2、1C4、1F1、1F10、1H8和2A1。染色体鉴定结果7株细胞染色体均符合杂交瘤细胞染色
二、豚鼠埃希氏菌病死亡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豚鼠埃希氏菌病死亡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鸭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征 |
1.1.1 沙门氏菌形态特征 |
1.1.2 沙门氏菌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
1.1.3 沙门氏菌血清型特性 |
1.2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 |
1.3 沙门氏菌感染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 |
1.4.1 沙门氏菌传统检测手段 |
1.4.2 免疫学标记检测方法 |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5 沙门氏菌分型方法 |
1.6 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 |
1.6.1 毒力岛 |
1.6.2 毒力质粒 |
1.6.3 肠毒素 |
1.6.4 外膜蛋白 |
1.7 沙门氏菌致病机制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试验动物 |
2.1.3 参考菌株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引物合成 |
2.2 方法 |
2.2.1 死亡鸭胚中细菌的分离鉴定 |
2.2.2 沙门氏菌分离株微生物质谱鉴定 |
2.2.3 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鉴定 |
2.2.4 沙门氏菌分离株基因分型鉴定 |
2.2.5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 |
2.2.6 沙门氏菌分离株致病性试验 |
2.2.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 结果 |
3.1 死胚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 |
3.1.1 染色、镜检及动力学培养 |
3.1.2 沙门氏菌分离株生化鉴定 |
3.1.3 沙门氏菌分离株PCR鉴定 |
3.2 沙门氏菌分离株微生物质谱鉴定 |
3.3 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鉴定 |
3.4 沙门氏菌分离株基因分型鉴定 |
3.5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鉴定 |
3.5.1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PCR扩增产物 |
3.5.2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质粒基因扩增产物 |
3.5.3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携带率 |
3.6 沙门氏菌分离株致病性试验 |
3.6.1 沙门氏菌分离株生长曲线测定 |
3.6.2 沙门氏菌分离株含菌量测定 |
3.6.3 沙门氏菌分离株人工感染小鼠致死性测定 |
3.6.4 沙门氏菌分离株半数致死量测定 |
3.6.5 沙门氏菌SD04和SD20分离株致病性试验 |
4 讨论与分析 |
4.1 死亡鸭胚中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 |
4.2 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分析 |
4.3 沙门氏菌分离株基因分型分析 |
4.4 沙门氏菌分离株毒力基因分析 |
4.5 沙门氏菌分离株致病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HPAIV H7N9/AAca减毒活疫苗在哺乳动物模型上的免疫保护力评价及其与细菌的协同致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1 H7N9流感病毒人感染概况 |
1.1.1 H7N9流感病毒的流行区域 |
1.1.2 H7N9人类感染病例 |
1.2 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和进化 |
1.2.1 H7N9流感病毒基因多样性 |
1.2.2 HA基因 |
1.2.3 NA基因 |
1.2.4 内部基因 |
1.2.5 基因突变 |
1.3 H7N9流感病毒的病毒学研究现状 |
1.3.1 H7N9流感病毒对人的致病力 |
1.3.2 H7N9流感病毒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 |
1.3.3 受体结合特异性 |
1.4 HPAI H7N9病毒研究进展 |
1.4.1 2017年HPAI H7N9病毒在中国家禽群体中的流行情况 |
1.4.2 HPAI H7N9病毒的进化分析 |
1.4.3 HPAI H7N9病毒致病力提升 |
1.4.3.1 HPAI H7N9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 |
1.4.3.2 高致病性H7N9和H7N2流感病毒对鸭的致病力 |
1.4.4 H7N9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增大 |
1.4.4.1 感染哺乳动物后H7N9流感病毒易获得突变 |
1.4.4.2 高致病H7N9流感病毒获得突变后对人类威胁增大 |
1.5 H7N9流感病毒的预防控制 |
1.5.1 人H7N9流感防控 |
1.5.2 禽H7N9流感防控 |
1.5.3 H5/H7双价灭活疫苗保护效力 |
1.5.4 疫苗保护策略 |
1.6 讨论 |
第二章 H7N9/AAca减毒活疫苗阻止H7N9流感病毒复制的免疫保护评估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疫苗 |
2.1.2 病毒 |
2.1.3 试验动物 |
2.1.4 试剂 |
2.1.5 小鼠试验 |
2.1.5.1 CK/S1220、CK/SD008-PB2/627K和CK/SD057病毒的小鼠半数致死量及半数感染量测定 |
2.1.5.2 H7N9/AAc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力 |
2.1.7 受体结合试验 |
2.1.8 病毒滴定 |
2.1.9 抗体水平检测 |
2.1.10 统计分析 |
2.1.11 实验设施和道德声明 |
2.2 结果 |
2.2.1 CK/S1220、CK/SD008-PB2/627K和CK/SD057病毒对小鼠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测定 |
2.2.2 2013AH/1病毒与CK/S1220、CK/SD008-PB2/627K和CK/SD057病毒间的遗传和抗原差异 |
2.2.3 H7N9/AAca疫苗保护小鼠低抗CK/S1220、CK/SD008-PB2/627K和CK/SD057病毒的免疫效力 |
2.2.4 CK/S1220和CK/S008-PB2/627K病毒具有不同的受体结合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H7N9/AAca减毒活疫苗阻止HPAI H7N9病毒传播的免疫保护评估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疫苗和病毒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豚鼠传播试验设施 |
3.1.4 CK/S1220和CK/SD008-PB2/627K病毒在豚鼠上的复制和传播试验 |
3.1.5 H7N9/AAca疫苗阻止CK/SD008-PB2/627K病毒在豚鼠间传播试验 |
3.1.6 病毒滴定 |
3.1.7 抗体检测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HPAI H7N9病毒CK/S008-PB2/627K通过飞沫在豚鼠间高效传播 |
3.2.2 H7N9/AAca疫苗阻止CK/S008-PB2/627K在豚鼠间传播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细菌与H7N9流感病毒协同致死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2 病毒 |
4.1.3 试验动物及试验环境 |
4.1.4 试剂 |
4.1.5 AH/1和GP/S1421病毒对小鼠致死剂量的测定 |
4.1.6 AH/1和GP/S1421感染小鼠其下呼吸道细菌的计数和分离 |
4.1.7 细菌的DNA提取和鉴定 |
4.1.8 细菌与AH/1流感病毒在小鼠模型上的共感染试验 |
4.1.9 病毒滴定 |
4.1.10 荧光染色 |
4.1.11 实验设施和道德声明 |
4.2 结果 |
4.2.1 AH/1 H7N9流感病毒可导致C57BL/6小鼠死亡 |
4.2.2 AH/1感染小鼠下呼吸道发生细菌感染 |
4.2.3 从AH/1感染的小鼠下呼吸道中分离出五种细菌 |
4.2.4 AH/1病毒和细菌共感染促进小鼠发病和死亡 |
4.2.5 链球菌与AH/1流感病毒的协同作用受感染顺序的影响 |
4.2.6 链球菌与H7N9病毒协同致病过程中无唾液酸受体参与的相互作用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军团菌感染致免疫抑制豚鼠肺循环变化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军团菌感染致免疫抑制豚鼠肺循环变化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
2.2.1 免疫抑制豚鼠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
2.2.2 Lp菌株及培养 |
2.2.3 血常规检查 |
2.2.4 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检测 |
2.2.5 体温、体重、肺重量及离体肺重量测量 |
2.2.6 ELISA |
2.2.7 肺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查 |
2.2.8 肺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2.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CD8+T细胞变化 |
3.2 体温、体重、肺重量及离体肺重量变化 |
3.3 血清VEGFA变化 |
3.4 肺组织VEGFA、VEGFR2及VE-cadherin表达情况 |
3.5 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超微结构改变 |
3.6 肺组织HE染色及超微结构损伤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军团菌感染致免疫抑制豚鼠肠道细菌易位的研究 |
6 前言 |
7 材料和方法 |
7.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实验仪器 |
7.2 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
7.2.1 免疫抑制豚鼠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
7.2.2 Lp菌株及培养 |
7.2.3 样本收集、DNA提取及检测 |
7.2.4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7.2.5 肺、肝脏组织革兰氏染色 |
7.2.6 肺、肝脏组织BP-FISH检查 |
7.2.6 肝脏大体情况 |
7.2.7 肝脏HE染色 |
7.2.8 肝脏TUNEL检查 |
7.2.9 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检查 |
7.2.10 数据分析 |
8 结果 |
8.1 细菌16S rDNA提取结果 |
8.2 小肠内容物样本目、种水平细菌构成 |
8.3 肺、肝脏及血液样本种水平细菌构成 |
8.4 肺、肝脏组织革兰氏染色结果 |
8.5 肺、肝脏组织BP-FISH结果 |
8.6 肝脏大体表现 |
8.7 肝脏HE染色结果 |
8.8 肝脏TUNEL结果 |
8.9 肝脏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9 讨论 |
10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荧光增白剂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以关键酶为药物靶标 |
1.2.2 以核酸为药物靶标 |
1.2.3 其他类型的药物靶标 |
1.2.4 课题研究目的 |
1.2.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红色毛癣菌培养及菌种保藏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的配制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菌种扩大培养 |
2.2.4 菌种的保藏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3 滤纸片扩散法检验CBS抗菌实验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配制 |
3.2.2 试剂的配制 |
3.2.3 实验菌种的活化及菌悬液制备 |
3.2.4 CBS滤纸片扩散法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体生长的表观现象 |
3.3.2 抑菌圈及敏感度的测定 |
3.4 讨论 |
4 CBS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机理初探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的配制 |
4.2.2 小培养法 |
4.2.3 人指甲液体模型的建立及CBS抑菌效果检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肉眼观察小培养结果 |
4.3.2 显微观察小培养结果 |
4.3.3 指甲液体培养模型抑菌效果评价 |
4.4 讨论 |
5 改良CLSI M38-A2方案测定CBS和药物的协同作用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主要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1.4 主要工具 |
5.2 实验方法 |
5.2.1 试剂的配制 |
5.2.2 药敏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一用药的效果分析 |
5.3.2 联合用药效果分析 |
5.4 讨论 |
6 均匀设计优化协同药物配比 |
6.1 主要工具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试剂的配制 |
6.3.2 因素水平表的选择 |
6.3.3 均匀设计方案 |
6.3.4 均匀设计试验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 |
6.4.2 均匀设计数学建模 |
6.4.3 验证试验结果 |
6.4.4 对红色毛癣菌抑制率的比较 |
6.5 讨论 |
7 构建豚鼠模型及药效评价 |
7.1 材料与仪器 |
7.1.1 主要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试剂的配制 |
7.2.2 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
7.2.3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构建 |
7.2.4 动物模型用药处理 |
7.2.5 组织病理检测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豚鼠的表观改变 |
7.3.2 镜检结果 |
7.3.3 真菌培养结果 |
7.3.4 组织病理检测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养殖鱼类主要疾病的研究现状 |
1.1.1 细菌性疾病 |
1.1.2 寄生虫性疾病 |
1.1.3 病毒性疾病 |
1.1.4 真菌及其他类疾病 |
1.2 养殖鳗鲡细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
1.2.1 养殖鳗鲡主要细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
1.2.2 养殖鱼类气单胞菌病的研究现状 |
1.3 鱼类细菌性疾病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生理生化鉴定技术 |
1.3.2 免疫学诊断技术 |
1.3.3 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
1.4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养殖鳗鲡病原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及攻毒感染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病原菌的分离 |
2.1.3 分离菌的初步生化鉴定 |
2.1.4 分离菌的电镜观察 |
2.1.5 攻毒感染试验 |
2.2 结果 |
2.2.1 细菌的分离结果 |
2.2.2 分离菌株的革兰氏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
2.2.3 分离菌株的生化鉴定结果 |
2.2.4 攻毒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3.1 鱼类不同脏器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布 |
2.3.2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2.3.3 分离菌株的攻毒试验 |
第3章 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 BIOLOG 系统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菌株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器材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Biolog 鉴定系统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的研究 |
3.3.2 致病性气单胞菌的 Biolog 鉴定指标分析 |
3.3.3 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的致病性 |
第4章 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基因序列 PCR 扩增后电泳检测 |
4.2.2 基因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4.2.3 细菌不同基因的多样性与遗传距离 |
4.2.4 分离菌的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与 Biolog 系统鉴定结果比较 |
4.3 讨论 |
4.3.1 基因序列分析作为细菌鉴定依据的可行性分析 |
4.3.2 不同功能基因应用于气单胞菌属菌株的鉴定 |
第5章 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菌株 |
5.1.2 试验试剂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致病性气单胞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
5.2.2 不同气单胞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 |
5.3 讨论 |
5.3.1 药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
5.3.2 气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研究 |
5.3.3 药敏试验应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研究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 |
6.1.1 主要成果 |
6.1.2 创新之处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或撰写的学术论文 |
(6)羊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的改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和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与讨论 |
(7)肉类微生物学(三) 肉中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论文提纲范文)
1 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 |
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1.2 生物学特性 |
1.3 流行病学 |
1.3.1 传播源与传播途径 |
1.3.2 发病症状 |
1.3.3 致病机制 |
1.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2 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hcherichia coli) |
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2.2 生物学特性 |
2.3 流行病学 |
2.3.1 传播源与传播途径 |
2.3.2 发病症状 |
2.3.3 致病机制 |
2.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 |
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3.2 生物学特性 |
3.3 流行病学 |
3.3.1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3.3.2 发病症状 |
3.3.3 发病机制[18] |
3.4 检验与控制措施 |
4 空腔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 |
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4.2 生物学特性 |
4.3 流行病学 |
4.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4.3.2 发病症状 |
4.3.3 发病机制 |
4.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5 志贺氏菌(Shigella Species) |
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5.2 生物学特性 |
5.3 流行病学 |
5.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5.3.2 发病症状 |
5.3.3 发病机制[25] |
5.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6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cemolyticus) |
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6.2 生物特性 |
6.3 流行病学 |
6.3.1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6.3.2 发病症状 |
6.3.3 发病机制 |
6.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7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
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7.2 生物学特性 |
7.3 流行病学 |
7.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7.3.2 发病症状 |
7.3.3 发病机制[28] |
7.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8 变形杆菌(Proteus Speciess) |
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8.2 生物学特性 |
8.3 流行病学 |
8.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8.3.2 发病症状 |
8.3.3 致病机理 |
8.4 检验和预防措施 |
9 布氏杆菌(Brucella Speciess) |
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
9.2 生物学特性 |
9.3 流行病特性 |
9.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9.3.2 发病症状 |
9.3.3 发病机制[32] |
9.4 检验与预防措施 |
1 0 结束语 |
(8)定量PCR技术在环境水体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水环境中病原体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 环境水体中主要肠道病原细菌 |
1.2.1 志贺氏菌 |
1.2.2 沙门氏菌 |
1.2.3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
1.2.4 霍乱弧菌 |
1.3 PCR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4 定量PCR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4.1 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 |
1.4.2 荧光定量PCR分类 |
1.4.3 荧光定量PCR特点 |
1.5 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课题来源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分子生物学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水样采集 |
2.2.1 采样点 |
2.2.2 采样时间及方法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3.1 病原细菌特异性引物设计 |
2.3.2 病原细菌总DNA提取 |
2.3.3 PCR扩增方法 |
2.3.4 线性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5 定量PCR检测方法 |
2.3.6 环境水体中病原细菌的定量PCR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CR扩增方法的建立 |
3.1.1 病原细菌引物设计特异性分析 |
3.1.2 病原细菌总DNA提取结果 |
3.1.3 病原细菌常规PCR方法的建立 |
3.2 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1 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2 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3 志贺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4 霍乱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 环境水体中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1 黑河水源水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2 景观水体(北湖)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3 景观水体(兴庆湖)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4 纳污水体(浐河)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5 污水厂二级出水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结果 |
3.3.6 五种环境水体中各病原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
3.4 环境水体中病原细菌常规PCR与定量PCR检测结果分析比较 |
3.4.1 常规PCR与定量PCR检测结果特异性分析 |
3.4.2 常规PCR与定量PCR检测灵敏度分析 |
4 讨论 |
4.1 定量PCR技术存在问题 |
4.2 影响定量PCR反应的因素 |
4.3 定量PCR技术在环境水体病原细菌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应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LM与EHEC O157:H7(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一、LM |
二、EHEC O157:H7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材料 |
二、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一、PCR 扩增条件优化结果 |
二、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一、LM 和EHEC 0157∶H7 的污染 |
二、关于PCR |
三、LM PCR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四、EHEC 0157∶H7 的MPCR 检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及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文献回顾一 细菌性鱼病的研究概况 |
文献回顾二 豚鼠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
正文 |
第一部分 抗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豚鼠气单胞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豚鼠埃希氏菌病死亡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鸭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及分析[D]. 徐爱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HPAIV H7N9/AAca减毒活疫苗在哺乳动物模型上的免疫保护力评价及其与细菌的协同致死作用研究[D]. 杨雯昱.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3]军团菌感染致免疫抑制豚鼠肺循环变化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D]. 才旭.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4]荧光增白剂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抗菌活性研究[D]. 吕婧. 重庆理工大学, 2015(02)
- [5]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D]. 杨求华. 集美大学, 2012(02)
- [6]羊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的改进试验[J]. 张读朴,黄炯,李延涛,乌斯满江. 兽医导刊, 2009(07)
- [7]肉类微生物学(三) 肉中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J]. 刘琳. 肉类研究, 2008(06)
- [8]定量PCR技术在环境水体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左丽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9]应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LM与EHEC O157:H7[D]. 乔凤. 吉林大学, 2006(10)
- [10]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及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D]. 唐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