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运作情况及联邦储备银行职能的考察报告(续四)(论文文献综述)
林秋云[1](2021)在《银行间现券交易数字化撮合方案研究 ——以托管银行为中心》文中认为
Yao Lanqu[2](2021)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风险的法律规制 ——以证券交易后程序为中心》文中指出
陆海天[3](2020)在《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法治构造》文中研究表明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杨希通[5](2019)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民间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我国智库界现状呈现出“官强民弱”的特征,民间智库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然而,这并不能否认民间智库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民间智库独立性的价值。在此背景之下,必须重视民间智库的建设,特别是保证民间智库独立性的发展。民间智库独立性是指智库享有政治独立、财政独立、人事独立及思想独立,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民间智库独立性的内涵。民间智库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智库研究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的高低,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布鲁金斯学会向来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成为全世界智库界的翘楚。因此,本文以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研究为主题,运用公共政策舆论场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对学会的独立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布鲁金斯学会发展历程、学会宗旨与文化、学会现状的剖析,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学会的概况,发现学会独立性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会是公民社会的“代言人”、受到大众批判性质疑精神的拥护、获得民间组织和基金会的资助、享有宽松的言论环境和政治体制及可以从全球范围内招募杰出人才等。发掘出学会独立性价值表现为保持与政府或政党之间的张力、确保研究项目充裕的资金、保障专业型人才来源的自主性以及保证智力产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等四个方面。进而从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方面分析布鲁金斯学会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经验值得给予肯定,但我们在垂涎其独立性经验之时,切忌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汲取精华以为我所用。有鉴于此,本研究得出一下三点启示:首先,在政府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进程中,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和探索中国特色的旋转门制度,为民间智库独立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政策保障;其次,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充分调动民间社团的积极性,广泛募集社会资金,鼓励创办民间智库,为民间智库独立性发展奠定社会根基;最后,在智库自身发展过程中,制定捐赠规制、聘任多学科人才、优化成果推销方式,从智库内部保障独立性发展。
张文凤[6](2019)在《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文中指出近年来印度创造的经济奇迹受到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其突出的贫困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印度社会因此显得复杂而怪异,一边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而另一边是贫困引起的食不果腹。印度贫困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贫民窟也不乏贫困人口的身影。经济发展虽然是反贫困的有力工具和手段,但印度贫困问题的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诸如土地改革不彻底、种姓歧视、宗教信仰、分配制度的缺陷、经济发展失衡等的影响。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印度的减贫效率,但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携手坚持,在反贫困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印度减贫成效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减贫目标并未实现。印度在当前阶段的减贫成效虽然不高,但其在减贫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其未来的减贫工作,也同样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结与思考。发展中国家将印度的反贫困经验和教训与本国的反贫困相结合,其中的经验借鉴学习,而教训则作前车之鉴,从而规避一些弯路。在反贫困过程中,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反贫困战略制定上要符合本国实际。同时团结国际国内各方力量,保证反贫困的资金来源,不断加大反贫困力度。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的成果更加倾向于一般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此外,要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坚决打击贪污腐败,使政府的扶贫计划行之有效。这样,印度反贫困工作才会取得好的成效,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扫清一些障碍,从而助益其大国战略的实施。
盛悦[7](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 ——以T市X区为例》文中认为政府统计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环节,政府统计数据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政府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影响着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影响着企事业单位等对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政府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政府统计工作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政府统计工作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全国各地频发的统计造假案例和围绕各种政府统计数据的质疑声,反映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存在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一直是统计工作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统计数据的社会关注度与日俱增,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紧扣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以T市X区为例阐述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概括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问题主要有:统计独立性较差、统计口径不一致、源头数据质量不高、统计执法水平薄弱,并相应地从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工作基层基础和统计法治水平四个方面分析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改革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推进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建设、强化统计基层工作基础建设、加强统计法治化建设。
张兴隆[8](2019)在《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完善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不仅要求确保政府时刻有足够能力支付到期承诺,还要求保证政府以最佳成本收益的方式持有现金,并且要与政府债务管理、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市场发展等很好融合。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债务管理、金融市场发展、现金流量预测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是政府现金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的国库现金管理随着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而萌芽,因2006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而破土,受2017年《关于全面开展省级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通知》的滋养而发展壮大。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操作程序日趋规范,管理工具不断丰富,有效盘活了结构性财政盈余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降低国库现金余额、平抑现金短期波动的作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仍处于较初级水平,面临着国库现金余额持续高企且大幅波动、管理工具较为单一、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精确度不高、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系统梳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背后深层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创新发展提出完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考虑国库现金管理是实践性很强课题的特点,本文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一是以关键改革为基准点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国库现金管理的历史背景、改革的动因、主要特点等进行梳理,总结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取得的成绩,并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创新性地从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设计三个层次,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制约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发展的关键症结。三是对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预测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预测方法上进行创新。四是归纳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国库现金管理的经验做法,并系统提出改进完善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共分为7章,即绪论、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基于组合算法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与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国库现金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改革的动因、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对国库现金管理认识的3个误区进行辨析。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从3个层次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与货币政策实施相互杂糅、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制度不完善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缺失是亟需解决的成因。基于组合算法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与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准确度不高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缺失的问题,通过“SARIMA模型+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SARIMA模型+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CGA)”与单一SARIMA模型预测绩效的比较,分析各模型预测结果的效果。本章还使用扩展的Miller-Orr模型对2016年至2018年我国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水平进行了测算。国库现金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库现金管理机构设置、账户体系、操作流程、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及财政库底目标余额设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总结提炼出一般共性的做法,为我国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根据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存问题的复杂成因,并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本文提出:科学设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库现金管理上的职责,为避免政策目标不一致性,建议由财政部门独立负责国库现金管理的市场操作;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从根源上减少导致国库现金余额高企和大幅波动的因素;进一步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制度,实现逐日精准预测,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保持国库现金余额水平基本稳定;丰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投融资操作工具,提升政府管理国库资金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优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等政策建议。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系统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配套改革建议。创新性地从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设计三个层次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了制约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创新发展的关键症结,并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政策建议,使本文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在对现有研究关于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模型和算法,以模型互补为基础的组合算法具有更较强的非线性拟合和泛化能力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多模型组合算法对我国国库现金流量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进行了预测,即利用SARIMA模型分别与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和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CGA)进行组合,并通过绩效评价证明:SARIMA+LSTM模型、SARIMA+SVRCGA模型的预测绩效均比单一SARIMA模型的预测绩效要好,说明组合算法在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预测上更具优势。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协调机制。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和地方省级财政均开始了国库现金管理,但是全国层面的国库现金管理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市场操作的协同性,加强对地方财政国库现金管理风险的控制,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二是各级政府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的设定问题。受可收集到的公开数据所限,本文在进行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时,没法进一步细化到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因我国中央国库、各地方国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细化对中央国库和各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水平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胡则宇[9](2015)在《美联储履职绩效相关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关联储,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它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它的主要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并实施相关货币政策,二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三是维持金融业的稳定并提供可靠服务。关联储的相关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决定着美国经济的走向,更决定着世界经济的走向。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10](2005)在《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文中提出一、前言金融业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银行业又是一国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功与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如果一国的银行业出现危机,则会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例证。由于这些国家在金融领域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机制,没有严格实行商业银行贷款抵押和
二、关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运作情况及联邦储备银行职能的考察报告(续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运作情况及联邦储备银行职能的考察报告(续四)(论文提纲范文)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六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布鲁金斯学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布鲁金斯学会嬗变历程 |
一、一战后的布鲁金斯学会稳步发展 |
二、二战后布鲁金斯学会发展的“黄金时期” |
三、21世纪布鲁金斯学会艰难的卓越 |
第二节 布鲁金斯学会的宗旨与文化 |
一、布鲁金斯学会的宗旨 |
二、布鲁金斯学会的文化 |
第三节 布鲁金斯学会的现状 |
一、内部组织运行架构 |
二、机构规模与员工数量 |
三、研究经费主要来源 |
四、与高校开展科研合作 |
第三章 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表现 |
第一节 保持布鲁金斯学会主体独立 |
一、布鲁金斯学会独立于政府 |
二、布鲁金斯学会独立于政党 |
第二节 保证布鲁金斯学会财政独立 |
一、布鲁金斯学会经费来源多元化 |
二、布鲁金斯学会选择性接受资金援助 |
第三节 确保布鲁金斯学会人事独立 |
一、布鲁金斯学会的人事变动不受外界干预 |
二、布鲁金斯学会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进行人员调配 |
第四节 保障布鲁金斯学会思想独立 |
一、布鲁金斯研究成果保证独立 |
二、布鲁金斯研究观点保持客观与中立 |
第四章 布鲁金斯学会获得独立性的原因与价值 |
第一节 布鲁金斯学会获得独立性的原因 |
一、学会成为公民社会的“代言人” |
二、学会受到大众批判性质疑精神的拥护 |
三、学会获得民间组织和基金会的资助 |
四、学会享有宽松的言论环境和政治体制 |
五、学会可以招募到全球范围内杰出人才 |
第二节 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的价值 |
一、保持与政府或政党之间的张力 |
二、确保研究项目充裕的资金 |
三、保障专业型人才来源的自主性 |
四、保证智力产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
第五章 布鲁金斯学会的影响力分析 |
第一节 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力 |
一、为美国政府储备人才和提高效率 |
二、在经济改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
三、致力于美国联邦教育政策研究 |
四、引领美国外交政策的新趋向 |
第二节 对美国以外地区的影响力 |
一、重点关注动荡地区的政治态势 |
二、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 |
三、引领全球教育的发展潮流 |
四、推动多变外交关系的发展 |
第六章 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对我国民间智库的启示 |
第一节 在政府推行科学民主决策中确保智库独立性 |
一、建立健全智库发展的法律法规 |
二、完善决策咨询服务的规章制度 |
三、完善税收减免政策 |
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旋转门制度 |
第二节 在社会参与中保证智库独立性 |
一、搭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
二、鼓励民众创建民间智库 |
三、多渠道筹募社会资金 |
第三节 在智库自身发展中保障智库独立性 |
一、制定捐赠机制防止资助者干预 |
二、组建专门的多学科人才科研团队 |
三、优化成果推销以提升智库的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贫困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贫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贫困的定义 |
2、贫困标准 |
3、贫困的分类 |
4、贫困理论 |
(二) 反贫困的概念及理论 |
1、反贫困的概念 |
2、世界反贫困的时序档案 |
3、反贫困战略 |
第一章 印度的贫困状况及特征 |
第一节 印度的贫困状况概述 |
一、全国水平的贫困状况 |
二、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 |
三、城市地区的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印度贫困问题的特征 |
一、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
二、各邦之间和邦内城乡的贫困现状差异显着 |
三、弱势群体成为“贫困大军” |
第二章 印度贫困的根源 |
第一节 贫困的历史根源追溯 |
一、种姓制度的影响 |
二、土地改革不彻底 |
三、英国的殖民掠夺与剥削 |
第二节 导致贫困的经济因素 |
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
二、收入再分配不公平 |
三、经济发展失衡和高失业率 |
第三节 导致贫困的政治因素 |
一、政府执政效率低 |
二、贪污腐败严重 |
第四节 导致贫困的社会文化因素 |
一、宗教矛盾与轻物质的思想的影响 |
二、人口数量庞大且整体素质偏低 |
第三章 印度反贫困的进程及措施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 |
(二) 自由化改革前缓慢且不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 |
(三)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反贫困进程 |
二、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 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 |
(二) 自由化改革后持续地较高速地经济增长态势 |
(三) 自由化改革后的反贫困进程 |
第二节 印度政府的反贫困计划及战略 |
一、制定保障就业权利的法案 |
二、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计划 |
三、包容性经济增长发展战略 |
四、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反贫困网络体系 |
第三节 非印度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行动 |
一、印度民间组织的反贫困行动 |
二、印度私营部门对减贫的助力 |
三、国外资金的注入与国际组织的援助 |
第四章 印度反贫困效果评估 |
第一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果概况 |
一、贫困率总体下降 |
二、基础教育有所改善和扫盲有所进展 |
三、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 |
四、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并加强完善 |
第二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效不高 |
一、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 |
二、包容性增长“不包容” |
三、政府主导的减贫计划问题不断 |
四、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状况糟糕 |
五、基础教育仍然薄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 ——以T市X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政府统计机构 |
2.1.2 政府统计数据 |
2.1.3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
2.2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T市X区为例的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阐述 |
3.1.1 政府统计机构职责方面 |
3.1.2 政府统计业务流程方面 |
3.1.3 基层统计调查管理方面 |
3.1.4 统计法治建设工作方面 |
3.2 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统计独立性较差 |
3.2.2 统计口径不一致 |
3.2.3 源头数据质量不高 |
3.2.4 统计执法水平薄弱 |
3.3 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成因分析 |
3.3.1 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3.2 统计制度方法不够完善 |
3.3.3 统计工作基层基础薄弱 |
3.3.4 统计法治水平总体不高 |
第4章 国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经验借鉴 |
4.1 美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做法 |
4.2 德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做法 |
4.3 加拿大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做法 |
4.4 不同国家政府统计管理体制之间的横向对比 |
4.5 国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经验借鉴 |
4.5.1 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方面 |
4.5.2 统计制度方法方面 |
4.5.3 统计基层工作基础方面 |
4.5.4 统计法治建设方面 |
第5章 优化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改革政府统计管理体制 |
5.1.1 强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垂直属性 |
5.1.2 增设统计协调机构 |
5.1.3 健全第三方机构 |
5.2 推进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建设 |
5.2.1 优化政府统计业务流程制度体系建设 |
5.2.2 加强政府统计信息化制度建设 |
5.3 强化统计基层工作基础建设 |
5.3.1 提高政府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5.3.2 加强外部统计工作者管理 |
5.3.3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经费保障机制 |
5.4 加强统计法治化建设 |
5.4.1 完善统计立法体系 |
5.4.2 强化统计执法力度 |
5.4.3 加大统计法制宣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研究综评 |
1.3 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5.1 系统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配套改革建议 |
1.5.2 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
1.6 下一步研究方向 |
1.6.1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协调机制 |
1.6.2 各级政府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的设定问题 |
第2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国库现金管理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国库的含义 |
2.1.2 国库的运行模式 |
2.1.3 国库现金的口径及构成 |
2.1.4 国库现金管理的内涵 |
2.1.5 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 |
2.1.6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2.2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1 国库现金管理的资金范围 |
2.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层级 |
2.3 国库现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公共选择理论 |
2.3.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 |
2.3.5 货币价值理论 |
第3章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沿革 |
3.1.1 传统国库现金管理阶段(2001年以前) |
3.1.2 国库现金管理萌芽阶段(2002年-2006年) |
3.1.3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阶段(2006年-2014年) |
3.1.4 中央国库与省级国库现金管理联动阶段(2014 年以后) |
3.2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取得的成绩 |
3.2.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
3.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体系较为健全 |
3.2.3 国库现金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
3.2.4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
3.2.5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
3.3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国库现金管理操作规模偏小,国库现金余额依然很高 |
3.3.2 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工具较单一 |
3.3.3 国库现金流预测的精准度不高 |
3.3.4 尚未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 |
3.3.5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国库现金管理的协调性有待提高 |
3.4 对国库现金管理认识误区的辨析 |
3.4.1 问题1:完全否定国库现金余额高具有的正面意义 |
3.4.2 问题2:国库现金余额等于财政盈余 |
3.4.3 问题3:将国库现金余额持续高企归咎于国库现金管理不力 |
第4章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政府部门间合作紧密度不高 |
4.1.1 财政部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需进一步理顺 |
4.1.2 财政收支信息在相关部门间共享不及时 |
4.2 财政管理体制仍需完善 |
4.2.1 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
4.2.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
4.2.3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正处调整期 |
4.3 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设计还不健全 |
4.3.1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机制不完善 |
4.3.2 国库现金管理与政府债务缺乏协调 |
4.3.3 国库现金管理的投融资市场还不成熟 |
4.4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问题成因的解决路径思考 |
4.4.1 采用组合算法开展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库底目标余额测算 |
4.4.2 从国际先进经验中寻找借鉴与启示 |
第5章 基于组合算法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与财政库底目标余额测算 |
5.1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选择思考 |
5.1.1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方法选择 |
5.1.2 本文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模型使用的思考 |
5.2 模型设计及选择 |
5.2.1 模型选择及算法原理 |
5.2.2 绩效评估指标确定 |
5.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短期国库现金收入预测结果分析 |
5.3.2 短期国库现金支出预测结果分析 |
5.3.3 短期财政库底目标余额预测结果分析 |
5.3.4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进一步讨论 |
5.3.5 研究结论 |
5.4 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的测定 |
5.4.1 Baumol模型的应用 |
5.4.2 Miller-Orr模型的应用 |
第6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6.1 美国的国库现金管理 |
6.1.1 国库现金管理相关法律 |
6.1.2 国库现金管理的机构 |
6.1.3 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阶段 |
6.1.4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制度 |
6.2 英国的国库现金管理 |
6.2.1 国库现金管理的机构 |
6.2.2 国库现金管理的账户体系 |
6.2.3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 |
6.2.4 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 |
6.2.5 国库现金余额管理 |
6.2.6 国库现金管理与相关政策目标的协调 |
6.3 澳大利亚的国库现金管理 |
6.3.1 国库现金管理的机构 |
6.3.2 国库现金管理的账户 |
6.3.3 国库现金流预测 |
6.3.4 国库现金余额管理 |
6.3.5 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6.4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
6.4.1 财政部下设机构专职负责 |
6.4.2 确定合理的现金管理目标 |
6.4.3 建立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
6.4.4 建立准确的现金流量预测机制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 |
6.4.5 注重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合作 |
6.4.6 具备丰富的市场化投融资操作工具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7.1.2 应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同货币政策实施相独立 |
7.1.3 厘清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库现金管理上的职责分工 |
7.1.4 组合算法在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预测上更具优势 |
7.1.5 我国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呈上升趋势 |
7.2 政策建议 |
7.2.1 科学设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库现金管理上的职责 |
7.2.2 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7.2.3 进一步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制度 |
7.2.4 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制度 |
7.2.5 丰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投融资操作工具 |
7.2.6 优化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美联储履职绩效相关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美联储的建立[1] |
2 美联储的基本结构 |
(1)联邦储备委员会。 |
(2)联邦储备银行。 |
(3)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
3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3.1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 |
3.2 美联储货币政策手段的演变及发展[4] |
(1)过去的货币政策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 |
(2)新时期的货币政策手段。 |
①调节利率。 |
②公开市场业务。 |
③存款准备金。 |
3.3 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特点分析[5] |
(1)独立性。 |
(2)高效性。 |
(3)前瞻性。 |
(4)协调性。 |
4 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6] |
5 结论 |
四、关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运作情况及联邦储备银行职能的考察报告(续四)(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间现券交易数字化撮合方案研究 ——以托管银行为中心[D]. 林秋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1
- [2]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风险的法律规制 ——以证券交易后程序为中心[D]. Yao Lanqu.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法治构造[D]. 陆海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独立性研究[D]. 杨希通.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D]. 张文凤. 云南大学, 2019(03)
- [7]我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 ——以T市X区为例[D]. 盛悦.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创新发展研究[D]. 张兴隆.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9]美联储履职绩效相关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J]. 胡则宇. 中国市场, 2015(26)
- [10]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A].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 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