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复苏初现端倪

亚洲经济复苏初现端倪

一、亚洲经济复苏已露端倪(论文文献综述)

于红丽[1](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初楠臣[2](2020)在《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进入了开放合作新阶段,将打开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城镇化是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研究俄罗斯城镇化是认识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俄罗斯城镇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发展特征、城镇化发展问题,在俄罗斯联邦、8个联邦区、83个联邦主体三个尺度单元上,系统地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城镇化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首先,分阶段探讨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和问题;其次,研究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再次,测度俄罗斯城镇化水平、研究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最后探讨俄罗斯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过程、条件、背景和城镇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加深对俄罗斯城镇化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对于认识俄罗斯国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实践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发展阶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科学内涵。苏联时期罗蒙诺索夫、巴兰斯基、科洛索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乌什金等学者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其提倡国民经济发展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构建生产专业化部门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保障各个生产部门的最优专业化生产,同时强调农工业的协调、有机组合发展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要点和对本文的启示,为开展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俄罗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二、三次产业向城镇集聚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是经济、社会、交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呈现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2.在回顾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俄罗斯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苏联时期城镇化过程基本呈现“S”形曲线特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其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列宁执政时期的停滞和恢复、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波动增长、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缓慢增长、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发展等4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引导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向城市内部迁移人口或通过行政区划管制将农村居民点变成城市,推进城市急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17年17%增加至1991年74%,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国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整体表现出叶利钦执政时期停滞、普京执政时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口城镇化率未有显着涨幅,其先后经历了2000-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2009-2013年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2014年-至今欧美制裁下的停滞和发展期等,俄罗斯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苏联长期经济内生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与农村聚落萎缩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3.结合人口重心、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熵度等定量模型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俄罗斯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和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度俄罗斯及其83个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基于Arc GIS从3D立体、2D平面的视角研究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基础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2005-2016年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着,经济城镇化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0%左右的联邦主体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低于平均水平,部分联邦主体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空间上,不同联邦主体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是俄人口高密度核心地、俄人口快速增加区和俄人口重要流入地,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圣彼得堡、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伏尔加格勒-萨拉托夫-萨马拉-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的带状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值区是俄人口低密度边缘区、俄人口快速减少区和俄人口主要流出地,分布在远东区东北部、西伯利亚区南端、西北区北端,整体呈现“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异特征。4.基于俄罗斯的国情背景,在研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主要包括,(1)顺应当前世界城镇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重点发展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彼尔姆等3个超大型城市群,喀山-萨马拉-陶里亚蒂-乌里扬诺夫斯克-伊热夫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等8个大型城市群;(2)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重点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区的增长极,培育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大区域增长极,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区域增长极,形成由这些增长极及西伯利亚铁路轴带组成的点-轴系统;(3)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机场、信息设施等,加强国土空间的连接效率和整个国土的紧凑度、一体化联系;(4)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尤其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包括: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李洋[3](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旨在破除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国有体制发展前景的质疑。“公有制必然不如私有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把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中国经济的枷锁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公正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以及与全世界范围内其他经济体国有企业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寻找出我国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于具有社会主义传统的欧洲国家,连私有化至上的美国也并非没有国有企业。学界常有观点认为西方国有经济的比例比中国低很多,但是以新加坡为例的不少完全市场经济体也拥有着很高的国有经济比例。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可以说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为何也能够实现经济成功呢?这些都是简单支持私有化的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所以说,草率的把所有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国有体制是不负责任的。回顾历史,那些不立足本国国情就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试图通过激进的私有化实现经济发展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国家、菲律宾等经济体陷入长久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证。而这些国家也基本失去了实现工业化的机会。反观同时期有着更高国有企业比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却完成了脱贫和赶超。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与所有制无直接关系的。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在私有企业,尤其是在股权分散的大型私有企业里一个都不会少。如此可见,简单的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帮助。从西方成功的国有企业经验中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按照市场规则有效治理国有企业,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和规避,完全不会比私有企业做的差。从对法国国有经济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承认国有企业贡献和地位的同时,法国政府不推行激进私有化,而是通过积极改革保持企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国家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德国的国有企业也在战后恢复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在经历了几轮私有化后,近年来德国在电力等行业开始出现重新国有化的呼声。而北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则是支撑其高福利经济的重要部分,且在创新能力上走在世界前列。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则更加是利用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腾飞,完成工业化的典型案例。甚至在完全信奉私有化的美国也有着数量可观的国有企业,除了在公共事业部门外,也不乏涉足军工、金融、地产等行业。这些都说明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虽不是新问题,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只停留在企业微观治理的层面,并没有从全球化内外联动的视角,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直面指出坚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信心来源。只有跳出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框架,从例证分析的角度才能更好找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绪论中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点;第一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客观总结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时回顾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诞生及推广的原因和过程,阐明了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在逐渐融入全球体系后的影响。为了解释这一影响,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阐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质疑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一些理论,包括“委托-代理”“搭便车”“预算软约束”等问题,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否与企业的产权归属公有或私有并无关联。随后,本文对推行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陷阱”进行了梳理。最后,本章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私有化改革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第三章,本文通过对法国、德国、北欧国家、美国等经济体的国有企业发展历史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值得借鉴的地方。第四章则主要分析了与中国更为接近的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的国有经济成分和私有化改革的尝试,试图找到可供我国采用的改革路径。本文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就当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举措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展望。

叶冰[4](2019)在《货币权力视角下的美元本位制危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货币权力的视角研究了美元本位制危机的源起和演进。就国际货币体系兴替的一般规律而言,本位货币制度出现危机具有两种表征:一是本位货币的价值弱化和权力流失,二是挑战货币的相对崛起和权力扩张。本位货币与挑战货币的权力此消彼长直至危机爆发、体系切换,这一周期性的兴替过程同样体现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体系的动态变化之中。美元本位制危机根植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缺陷。20世纪70年代黄金“脱锚”赋予美元信用本位地位的同时,也将“双赤字问题”内化为美国必须履行的国际公共义务,由此造成的“新特里芬悖论”使美元信用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现。90年代之后,金融“脱嵌”于无限扩大的美元权力的同时,也因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而持续弱化美国工业制造硬实力,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后继乏力、经济结构日益脆弱。“脱锚”与“脱嵌”是美元本位制的内在特征,从根本上消解着美元价值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美元本位制的内在缺陷及其负面影响也在思想意识上引发了离心力,并促使挑战货币陆续崛起。在美元本位制下,将国家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制度设计以及完全缺乏制约的信用本位制度,难以避免地会带来货币权力的滥用,由此造成的全球贸易失衡、资产泡沫高企、经济空心化、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以及外汇储备价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催生了新的“异质性思维”,并促使外围国家纷纷探索区域化货币合作,以寻求摆脱美元霸权。以欧元为代表的超主权区域货币一体化和亚洲区域货币多边合作机制的出现,从事实层面和意识上割裂了大一统的美元本位制,重塑着全球货币体系的权力结构。纵观牙买加体系四十余年历史,美元本位制从建立之初就埋下危机根源,并随着货币体系周期的兴替逐渐步入恶性循环,危机表征愈益明显。由于货币权力已代替资源、领土与市场成为国际关系博弈的核心领域,深入研究和分析该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聂圣平[5](2018)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肇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新自由主义的各项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诚然,这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潮是导致此次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许多人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忽略了新自由主义在其他方面的理论主张。但是,众所周知,政治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谈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新自由主义时,学界必须既要看到其经济理论,也要关注它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在政府方面的理论主张。因此,以政府观为视角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政府观也相应地出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嬗变,分别是古典自由主义时期的“守夜人”型政府观、现代自由主义时期的“全面干预”型政府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新守夜人”型政府观。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概括为“小政府、大社会”。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主张弱化政府,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主要负责保护和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过多干涉市场和社会。市场的运转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社会的秩序则依赖的是发达的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新自由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诺齐克和哈耶克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新自由主义的政府观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以论证其科学性。诺齐克采取的是政治哲学的视角,而哈耶克则采用的是经济哲学的维度。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正因为其具有的一些科学性而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受到了追捧,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理论界表现为,一大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大加赞赏和大力推崇,学界一度形成“洛阳纸贵”的怪相。在实践领域则表现在,以撒切尔和里根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领导人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式的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也因其局限性而不得不面对一些理论的责难和现实的困境。理论的责难主要体现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采取的针锋相对式的批判性重构。除此之外,共和主义的代表人物佩迪特提出“无支配自由”尝试取代新自由主义的“无干涉自由”,而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倡导的“权利正义观”本身就存在着阿喀琉斯之踵。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面临的现实困境则主要体现在,以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为指导的各国实践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遭遇瓶颈甚至是重大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最好的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依据之一,市场秩序长期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政府远离市场,疏于对市场监管,导致金融市场混乱并最终走向崩溃。依据之二,政府长期被弱化,职能有限,无法应对风险社会时代的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国际金融危机就是这种风险的典型代表,而政府因自身能力有限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显得慌乱和乏力,从而使得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依据之三,政府不能干涉社会,社会秩序长期依赖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但是,西方公民社会尚未发达到可以让社会离开政府保障的程度,很多社会问题是公民社会无法自行解决的,如社会失业问题、公民购买力的下降以及偿还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可见,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是一种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的政府理论,学界应该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它,并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对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将不无裨益。政府体制改革关系到一国的政治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及其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国际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回暖而走向终结,世界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峰已过,但其后续影响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即美国相对实力的削弱、中国相对实力的增长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此外,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回升。俄罗斯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上曾经与中国有着深刻的渊源,再加上俄罗斯的改革就曾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因此,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政治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关系到一国的文化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可见,正确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文化安全提出的挑战显得尤为必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尤其是具体的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大政府”是可能的,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大”体现在政府的能力上而不是权力上。同时,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阵地。

叶其明[6](2017)在《基于超凯恩斯相关理论的亚投行投融资基础设施机制构建》文中指出本文从亚投行建设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全球繁荣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及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丰厚经验,结合中国作为地缘大国需要承担的大国责任,在面对产能过剩这一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时,结合凯恩斯学派经济理论的基础,探讨及研究后凯恩斯时代下的全球经济繁荣和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世界经济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就应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去扩大需求,并对亚投行的投融资结构可行性献计献策。以亚投行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投融资问题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亚投行运行状况、面临环境的分析,包括设立原因、设立过程、管理结构及亚投行的运营环境,同时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对亚投行投融资机制以及如何实现亚投行的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建议,同时对亚投行面临的市场及宏观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亚投行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划分为推进亚洲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其中又包括亚洲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可能对亚洲互联互通起到帮助的市场。对亚洲基础设施需求的融资缺口分析中,确定以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作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市场细分的标准较为科学和合理,而且能够很好的符合目前国际经济情况及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共赢,互补共进要求。同时亦通过亚投行面临的环境分析,找出中国主导的以新兴经济体作为大股东的多边开发银行面临的机会,并根据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面临环境的机遇及风险大小,指出了亚投行的投融资战略,说明了 PPP方案的使用将补充部分资金缺口,同时阐述了亚投行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在明确亚投行瞄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融资缺口定位后,本文根据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及可能面临的宏观特征等,借鉴中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PPP项目经验,给亚投行投融资策略提供参考。同时对于亚投行这一新兴多边开发银行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希望制定的投融资策略能给急需投融资理论建议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带来些许促进,同时也希望能给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起到些许参考作用。

刘宗涛[7](2017)在《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发展观。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发展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改革开放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几种类型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这些发展理论都汲取了前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以前人发展实践为基础,对前人发展理论进行积极扬弃,体现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在继承、改革和发展上的统一。新常态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内外主客观条件变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是体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个过渡转化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针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集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常态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新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五大发展理念立论的基础,新常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五大发展理念使发展的涵义更加丰富,使发展的内涵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人成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核心思想的复归和坚持。五大理念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牢牢扭住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破解之法。五大发展理念简单明了,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风格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具有了新的涵义、风格和力量。五大发展理念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内外呼应的有机系统。五大发展理念既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又指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创新针对发展动力问题,创新驱动、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途径;协调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抓薄弱环节和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平衡性和持续性,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绿色针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坚持和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开放针对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是中国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基础;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必须共建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和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具体表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般原理:体现了人民既是发展主体又是发展目的原理;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及其创新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原理等等。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有机统一性、人民至上性、现实针对性和时代趋势性。坚持和实现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领导力量、体制机制改革、法治等方面的战略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也不例外。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说到底就是制度改革,改变旧制度、旧体制,破除一切不利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祝大勇[8](2016)在《海外学者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语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凝练和概括。海外学者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一直非常关注,他们的研究构成了我们值得认真思考以反观自身的镜像。其关注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渊源。从对亚洲价值观的论争到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海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上寻找价值根源,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传统价值的现代化问题,这间接启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相通约,在凝练和概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尤其不要忽略了基于自身文化基因和底色的表达。其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论战。西方“普世价值”的渗透是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的重大挑战。海外学者视野中对“普世价值”的来源、传播路径、实质等的分析,可以提供参照,启示我们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为主线梳理西方学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境遇,即:在西方“普世价值”强势话语压力下,既应旗帜鲜明的反对“普世价值”思潮,又要积极汲取世界文明的精华部分,大胆为我所用。其三,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海外学者学术倾向值得关注,比如:是否在意识形态高度上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何延用“合法性”这一西方的政治术语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何以将爱国主义等同于民族主义等等,这些观点的出现一方面说明海外学者的价值立场先入为主的现象依然存在,价值偏见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激励我们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外传播能力,冲破海外尤其是来自西方的话语屏障。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海外学者关注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框架和视角,希望能够及时获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对海外学术误读加以澄清,从而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赵华[9](2016)在《美国视角下的霸权衰退研究 ——基于《外交》杂志刊文(199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国兴衰是国际关系学科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关于美国霸权衰退问题的讨论则是贯穿二战后国际关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自上个世纪美国和英国实现霸权和平转移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国家,甚至缔造了“美国治下的和平”:其人口仅占世界的5%,却几乎能够在全球各地顺利地施以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力维持数十年之久。实际上,这正是美国在1945—1990年间的权力状况。然而,常言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登高必跌重。”在国际体系中,当一国孤独的站在权力顶峰上时,那么,这个国家的衰落就不可避免。由于美国人特有的忧患意识,即使美国霸权衰退的前景仍然遥远,但是美国人一再地表达了担忧美国衰落的可能性。冷战结束后,特别是美国卷入全球反恐战争以来,美国政府将“反恐”作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重心。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2008年爆发,并席卷全球。本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打击,美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围绕医疗改革等问题的两党斗争不断加剧,暴露出美国国内的政治危机;同时,美国国内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相对贫困人口数量增加,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不仅严重侵蚀美国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根基——中产阶级,而且反过来导致美国国内“政治极化”问题加剧。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退问题,美国精英有很大的分歧,与之有关的债务危机走向、政治僵局和极化发展等,都在美国引发激烈辩论。本文采用样本分析法,引入传媒视角和议程设置理论,试图探讨大众传媒特别是学术杂志关于国际问题和美国外交政策走向的讨论对美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调整和转变的影响和作用。鉴于本文试图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来,美国精英围绕美国霸权是否衰退问题的讨论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分析,笔者以主题涉及“美国权力”为标准,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来的《外交》刊文进行逐一筛选,最终确定研究样本67篇,分成9个议题,从1999年第2期至2015年第3期,跨时17年。笔者从相关刊文出发,讨论美国精英自己如何看待美国霸权是否衰退的问题,然后根据刊文作者的身份和讨论的具体议题对样本刊文进行分类,进一步考察产生不同观点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的重点是对美国精英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退问题的不同意见的内在逻辑进行整理和总结。研究发现,这一时间段美国精英讨论的结果可分为“肯定衰退说”、“否定衰退说”和“相对衰退说”三种意见,而且作者的身份与其对美国霸权是否衰退问题的观点存在内在联系,此外,不同作者还就具体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本文结论是,多数美国学者和政要否定“美国霸权衰退”这一命题,即使一些刊文作者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表达了一些负面意见,但实际上这些作者未必真正认同美国霸权已经衰退的看法。而且,受某些客观因素影响,刊文作者关于美国霸权衰退问题的观点也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美国精英围绕美国霸权衰退问题的辩论本身反映了该问题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因为这关乎美国国家核心利益;同时,该问题不仅蕴涵美国人对自身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战略稳定以及国际秩序的关切,且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美国精英对“权力”这一概念的理解亦在不断深化发展;他们在讨论和审视美国霸权是否衰退问题时的“内向型视角”亦值得深思、借鉴。美国精英一致认为美国霸权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源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美国社会内部,是国内的财政赤字、经济问题和政治僵局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影响。

张国军[10](2016)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立足周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辐射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份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了未来自贸区建设,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中国对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环境,找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施和推进自贸区战略。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主要参与方利益博弈及中国对策。本文认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若以1997年和2008年为界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7年),这一时期以APEC为主导。APEC在这期间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确立了组织形式、宗旨、目标、合作原则等,提出了发展目标——茂物目标,对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促进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1997—2008年),这一时期以东盟为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为特征。东盟建立了一系列"东盟+N"机制,包括"10+1"、"10+3"、"10+6"机制。东亚地区也因此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合作格局。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美国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凭借TPP介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自此,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被打破,东盟提出RCEP应对TPP的冲击。继之,在中国的倡导下,亚太各方于2014年APEC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对FTAAP进行联合战略研究,并一致同意尽快启动FTAAP进程。这样,亚太地区形成了 TPP与RCEP两大机制并存,同时酝酿推动FTAAP的局面。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运用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演变,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及变迁。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分析了 TPP、RCEP、APEC/FTAAP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第六章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探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七章论述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情况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具体如下:第一,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分析。首先,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在亚太地区的权力角逐引发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其次,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东亚和美国家之间既存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美国强势推进TPP,搅乱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动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一步发生变迁。再次,APEC存在的问题致使其集体行动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低下,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各成员无奈之下转向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亚太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伴随着多机制并存,竞争性合作。第二,厘清TPP、RCEP、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TPP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元素,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朝多元方向发展。TPP冲击了现存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催生了 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RCEP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RCEP加入门槛相对较低,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APEC停滞不前引发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变迁。FTAAP的提出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提供了目标。第三,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分析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表现在对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上。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谋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东盟推进"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其在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日本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角逐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韩国致力于成为连结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链条,印、澳、新积极融入亚太权力体系,期冀分得一杯羹。201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确指出,TPP和RCEP是未来实现FTAAP的基础。TPP、RCEP两大机制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三种可能:RCEP逐步并入TPP后融合为FTAAP;TPP和RCEP趋同后融合成FTAAP;TPP和RCEP纳入FTAAP谈判。然而,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和亚太地区的现实发展需要。第四,基于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使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拓展后的贸易密集指数、HM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贸易依赖程度,结合现有的关于TPP、RCEP、FTAA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CGE模型分析结果以及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多层次、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途径。

二、亚洲经济复苏已露端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经济复苏已露端倪(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一)巩固主导地位
        (二)拓展经济利益
        (三)扩展价值观念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一)综合国力
        (二)同盟体系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一)强化军事存在
        (二)提高作战能力
        (三)集中战略资源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一)修复信任关系
        (二)升级同盟体系
        (三)塑造伙伴网络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趋势与问题
        1.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1.2.2 俄罗斯城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城镇化水平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2.5 增长极理论
        2.2.6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基础
    3.1 列宁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和恢复
    3.2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城镇化波动增长
        3.2.1 国民经济一 ·五—二 ·五计划时期
        3.2.2 二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3.3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缓慢增长
    3.4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
        3.4.1 国民经济八·五—十·五计划时期
        3.4.2 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
第4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城镇化特征与问题
    4.1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
    4.2 普京执政后的城镇化提升阶段
        4.2.1 经济快速增长期
        4.2.2 全球金融危机期
        4.2.3 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
        4.2.4 欧美制裁下的停滞与发展期
    4.3 俄罗斯城镇化问题与特征
        4.3.1 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4.3.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4.3.3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4.3.4 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4.3.5 城市与乡村聚落萎缩现象较为普遍
        4.3.6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第5章 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5.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变化
        5.1.1 1992-2007年人口严重下降
        5.1.2 2008年-至今人口整体增长
    5.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变化
    5.3 俄罗斯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3.1 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格局
        5.3.2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格局
        5.3.3 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变化格局
        5.3.4 俄罗斯的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5.4 俄罗斯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1 俄罗斯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5.4.2 俄全境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3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5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1 俄全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2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第6章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
    6.1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
        6.1.1 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
        6.1.2 培育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的增长极
        6.1.3 加强高铁、机场、港口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6.1.4 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
    6.2 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6.2.1 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6.2.2 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
        6.2.3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6.2.4 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
        6.2.5 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
        6.2.6 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6.2.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
        一、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综述
        二、“华盛顿共识”的含义及影响
        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四、发达国家(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理论及案例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及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分析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推广下的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对不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三、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倾向及其影响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第一节 “国企病”不专属于国有企业
        一、委托-代理问题
        二、搭便车问题
        三、软预算约束问题
    第二节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陷阱”
        一、陷阱一:行业的选择
        二、陷阱二:企业的定价
        三、陷阱三:合适的收购者
        四、陷阱四:腐败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同于私有化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的提出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
    第四节 发展国有企业不代表“民营经济离场”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依据
        二、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依据
        三、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依据
第三章 欧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法国: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下走出的全球性国有企业
        一、法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法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德国国有企业:经济国家主义的有效实践
        一、工业化中功不可没的德国国有企业
        二、德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德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 芬兰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楷模
        一、“红色政权”下的芬兰国有企业
        二、芬兰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改革
        三、芬兰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美国国有企业:美国“无国企”的真相
        一、美国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特点
        二、美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三、美国经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和思考
第四章 亚洲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韩国:经济起飞依靠集权政府下的国有企业
        一、韩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韩国的国有企业治理与改革
        三、集权政府下的经济起飞
        四、韩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反思
    第二节 新加坡:国有企业治理的成功案例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
        三、淡马锡模式的成功和借鉴意义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及评估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一、《指导意见》的改革思路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
        一、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型问题
        二、实行有效监督的问题
        三、选人用人的问题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
        五、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有机统一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前全球化”时代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带来新挑战的原因
        二、全球化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
        二、改革叠加期机遇
        三、“逆全球化”倒逼机遇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有企业适应全球化趋势改革的基本路径
        一、党的领导
        二、法人治理结构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国有企业走出去
        五、国有企业道路自信
    第二节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主要改革对策
        一、应对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相对弱化的改革对策
        二、应对生产要素不对等流动的改革对策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4)货币权力视角下的美元本位制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安排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权力
    第一节 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权力
        一、货币与货币权力
        二、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权力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与制度
        二、货币国际化:选择与推动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兴替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二、国际货币体系兴替的规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本位制危机的源起(1944-1973)
    第一节 从英镑体系到美元体系
        一、英美综合国力的消长
        二、英镑“合法性”的式微
        三、美元“合法性”的确立
    第二节 美元本位制的制度基础与内在缺陷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元权力的制度化
        二、战后的黄金时代:不完全承担的义务
    第三节 特里芬悖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一、特里芬悖论:由隐及显
        二、美元本位制危机:初露端倪
        三、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由表及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元本位制的建立与危机初现(1974-1999)
    第一节 美元“脱锚”与金融“脱嵌”
        一、美元本位制建立与美元“脱锚”
        二、美式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脱嵌”
        三、“脱锚”与“脱嵌”对美元权力的影响
    第二节 新特里芬悖论与美元权力的滥用
        一、“超级嚣张的特权”
        二、新特里芬悖论:危机的根本原因
        三、币权滥用:危机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 危机表征: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元本位制的冲击
    第四节 危机表征:挑战货币崛起
        一、亚洲:挑战失败的日元
        二、欧洲:欧元的崛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危机全球化与美元本位制危机加深(2000-2008)
    第一节 货币扩张与全球经济失衡
        一、失控的货币扩张
        二、币权滥用及其后果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全球金融危机
        一、美式金融自由化及其后果
        二、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
    第三节 欧元的挑战与人民币的崛起
        一、欧元的挑战与挫折
        二、人民币崛起的现实基础与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币权竞争及其前景(2008-2018)
    第一节 悬崖边缘的美元本位制
        一、伯南克冲击
        二、贸易赤字问题
        三、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问题
        四、经济空心化问题
    第二节 欧债危机下欧元的退与进
        一、金融自由化与欧债危机
        二、欧元国际化的波折
        三、欧元区的持续改革
    第三节 全面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驱动
        三、中国的国际领导力与制度建设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
    二、英文资料
    三、网络资源
    四、官方网站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5)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径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学理分析
    2.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概念廓清
        2.1.1 政府与政府观
        2.1.2 新自由主义
    2.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溯源
        2.2.1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守夜人”型政府
        2.2.2 现代自由主义时期——“全面干预”型政府
        2.2.3 新自由主义时期——“新守夜人”型政府
    2.3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主要内容
        2.3.1 政府的起源
        2.3.2 政府的职能
        2.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3.4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2.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基本特点
        2.4.1 有限性
        2.4.2 消极性
        2.4.3 法治性
    2.5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巨大影响
        2.5.1 撒切尔和里根的追捧
        2.5.2 “华盛顿共识”的面世
第三章 两种维度下的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逻辑展现
    3.1 政治哲学之维——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政府”
        3.1.1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理论基石——个人权利
        3.1.2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产生——对无政府的否定
        3.1.3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功能——对多功能政府的驳斥
        3.1.4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意义——一种用于乌托邦的结构
    3.2 经济哲学之维——哈耶克的“有限政府”
        3.2.1 “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石——自发秩序
        3.2.2 “有限政府”的功能——政府职能有限
        3.2.3 “有限政府”的路径——政府不得干预市场
        3.2.4 “有限政府”的形式——法治政府
    3.3 两种逻辑演绎的简单比较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困境、现实境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4.1 理论困境之一: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责难
        4.1.1 社群主义
        4.1.2 社群而非个人
        4.1.3 公益政治而非权利政治
        4.1.4 强化政府而非弱化政府
    4.2 理论困境之二:其他学派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挑战
        4.2.1 “无支配自由”与“无干涉自由”的争论
        4.2.2 “权利正义”的阿喀琉斯之踵
    4.3 现实境遇: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在各国的实践遭遇
        4.3.1 两极分化严重
        4.3.2 经济社会危机频发
    4.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国际金融危机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5.1 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政治安全的概念界定
        5.1.1 后金融危机时代
        5.1.2 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
    5.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国际金融危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影响
        5.2.1 国际环境的主要变化
        5.2.2 俄罗斯的日渐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回升
    5.3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安全的影响
        5.3.1 国际格局变动与全球化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5.3.2 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六章 政府体制改革维度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6.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警示
        6.1.1 现代社会的风险性要求政府积极有为
        6.1.2 政府积极有为需要的是能力强的政府而非权力大的政府
        6.1.3 培育公民社会组织以弥补政府从社会退出后留下的职能空白
        6.1.4 审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
        6.2.1 政府的合理角色定位: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6.2.2 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6.2.3 呼吁人权:保护和尊重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6.2.4 重视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七章 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视角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7.1 摒弃“华盛顿共识”,坚持“中国道路”
        7.1.1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道路”
        7.1.2 “中国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路径
    7.2 应对国际环境新变化,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7.2.1 增进相互信任,坚持做责任大国
        7.2.2 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7.2.3 提高国内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防止“和平演变”
        7.2.4 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国际联系密切后带来的社会思想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7.2.5 紧跟国际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7.3 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降低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负面影响
        7.3.1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改革
        7.3.2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7.3.3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完美
    7.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7.4.1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
        7.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7.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超凯恩斯相关理论的亚投行投融资基础设施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研究内容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框架
    1.4 凯恩斯学派有关理论简要叙述
        1.4.1 理论概述
        1.4.2 时期、背景及凯恩斯乘数
    1.5 超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及综述
    1.6 现有多边机构概述
        1.6.1 亚投行经济意义
        1.6.2 IMF与世界银行
        1.6.3 亚开行与日本
    1.7 超凯恩斯理论与中国实践
第二章 亚投行设立以及运营概的概述
    2.1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2.2 亚投行研究
    2.3 实现互联互通目标
    2.4 亚投行管理结构
    2.5 亚投行的运营
        2.5.1 运营概况
        2.5.2 软硬贷款
        2.5.3 贷款流程及政策
        2.5.4 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三章 从具体项目投融资看亚投行及项目案例
    3.1 资本预期及多方目标
    3.2 PPP法律约束
    3.3 VFM项目
    3.4 企业风险
    3.5 价格制定
    3.6 融资模式
    3.7 中国经验
        3.7.1 PPP部门分级
        3.7.2 信息公开化
        3.7.3 政府身份
        3.7.4 融资活水
    3.8 亚投行所投项目案例简况
        3.8.1 阿塞拜疆
        3.8.2 印度
        3.8.3 印度尼西亚
        3.8.4 哈萨克斯坦
        3.8.5 孟加拉国
        3.8.6 缅甸
        3.8.7 巴基斯坦
        3.8.8 塔吉克斯坦
        3.8.9 投资绩效分析
    3.9 具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项目分析
        3.9.1 阿曼项目
        3.9.2 A国国际机场跑道及航站楼扩建项目
        3.9.3 项目绩效分析
第四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政策建议内容
        4.2.2 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4.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论文构思及框架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演变
    第一节 发展及发展观基本涵义
        一、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
        二、经济社会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背景
    第一节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发展观
    第二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二、世界经济呈现“新常态”
        三、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与温和复苏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内背景
        一、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三、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发展新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的涵义
        一、创新与创新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创新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创新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市场化改革是破局关键
        二、发挥好政府作用
        三、确立企业真正的创新主体地位
        四、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创新作用
        五、营造创新友好环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协调与协调发展的涵义
        一、协调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协调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区域发展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结构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
    第三节 我国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发展失衡原因分析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的原因分析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我国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统筹区域协同发展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发展
    第一节 绿色与绿色发展的涵义
        一、绿色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发展理念,促进政策制度绿色化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五、实施专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计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发展
    第一节 开放与开放发展的涵义
        一、开放与开放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开放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开放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开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实现开放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推动体制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继续发挥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享发展
    第一节 共享与共享发展的涵义
        一、共享与共享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共享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共享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共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共享发展的路径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发展观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应对发展新挑战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发展目标:五大理念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
        二、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三、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四、发展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海外学者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海外学者的界定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构建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小结
第2章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价值
        2.1.2 价值观
        2.1.3 核心价值观
    2.2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
    2.3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凝练和概括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2.4 小结
第3章 海外学者关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本问题
    3.1 海外学者研究的历史背景
    3.2 海外学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
        3.2.1 历史发展脉络
        3.2.2 关注的主要内容
    3.3 基本立场、理论框架、研究视角
        3.3.1 基本立场
        3.3.2 理论框架
        3.3.3 研究特点和趋势
    3.4 小结
第4章 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渊源
    4.1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亚洲价值观”辨析
        4.1.1 亚洲价值观所建立的参照
        4.1.2 背景和逻辑的相似性
        4.1.3 实质和未来走向的根本不同
    4.2“儒教文明”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渊源辨析
        4.2.1“儒教文明”作为价值源泉的重要性
        4.2.2“儒教文明”作为价值源泉的可能性
        4.2.3“儒教文明”不构成传统文化价值的全部
    4.3 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
    4.4 小结
第5章 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
    5.1“普世价值”冲击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
        5.1.1“普世价值”思潮的传入
        5.1.2“普世价值”的存在性质疑
    5.2 从学术之辩到意识形态之争
        5.2.1“普世价值”倡导者的表现和动机
        5.2.2 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
    5.3“普世价值”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辨析
    5.4 小结
第6章 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发展
    6.1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6.2 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衰落的偏见
        6.2.1 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的研究脉络
        6.2.2 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衰落论”
        6.2.3 海外学者关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的“虚无论”
        6.2.4 海外学者的积极评价
    6.3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执政“合法性”问题
        6.3.1 政治“合法性”理论
        6.3.2 以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回应“合法性”问题
    6.4 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主旋律之爱国主义
        6.4.1 所谓民族主义的合法性
        6.4.2 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
    6.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成果情况

(9)美国视角下的霸权衰退研究 ——基于《外交》杂志刊文(1999-201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1、研究创新
        2、研究不足
    (五)本文结构安排
一、研究概念与指标
    (一)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
    (二)评判国家权力的标准
    (三)评判美国权力的指标体系
二、《外交》杂志及刊文样本概况
    (一)传媒的视角和议程设置理论
    (二)《外交》的地位、宗旨和影响
    (三)研究样本概述
三、样本分析
    (一)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二)作者身份与霸权兴衰的看法
    (三)议题及美国霸权兴衰的看法
四、美国精英关于美国霸权衰退的意见和争论
    (一)“肯定衰退派”的意见
        1、多极化和权力分散
        2、经济问题引发美国霸权内部衰败
        3、认为政治瘫痪引发美国霸权衰败
        4、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5、认为权力转移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6、认为外交失策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二)“否定衰退派”的意见
        1、否定经济问题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2、否认军力下降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3、否认战略安全问题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4、强调美国科技、教育和创新的绝对优势
        5、否认权力转移引发美国霸权衰退
        6、以人口结构优势否定美国霸权衰退
        7、综合多方面否定美国霸权衰退
        8、否认外交失策导致美国掌控世界事务能力下降
        9、否认政治衰败引发霸权衰退
        10、从新的权力衡量标准论证美国霸权延续
    (三)霸权相对衰退说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论文
    (二)英文专着
    (三)中文译着及专着
    (四)中文论文
    (五)网上资料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10)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径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理论分析
    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2.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发展历程概述
        2.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2.1.3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的动因
        2.1.4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特征
    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
        2.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变迁
        2.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成因
第3章 TP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3.1 TPP的发展演变
        3.1.1 TPP的缘起和发展
        3.1.2 美国加入并推动TPP谈判的动因
        3.1.3 TP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3.1.4 影响TPP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2 TP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3.2.1 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
        3.2.2 冲击了亚太现存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3.2.3 催生了东盟主导的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
第4章 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4.1 RCEP的形成发展
        4.1.1 RCEP的缘起和发展
        4.1.2 RCE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4.1.3 影响RCEP谈判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2 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4.2.1 加强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4.2.2 为亚太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制
第5章 APEC/FTAA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5.1 APEC的发展历程
        5.1.1 APEC成立背景
        5.1.2 APEC的发展历程
        5.1.3 APEC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
    5.2 FTAAP的提出及发展
    5.3 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5.3.1 APEC进程缓慢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导火索
        5.3.2 建立FTAAP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的目标
第6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及未来趋势
    6.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6.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6.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6.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7章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建议
    7.1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7.1.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展
        7.1.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动机和目标
        7.1.3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思路
    7.2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7.2.1 多层面、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7.2.2 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
        7.2.3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A TPP协定的主要内容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亚洲经济复苏已露端倪(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2]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D]. 初楠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3]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 李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货币权力视角下的美元本位制危机研究[D]. 叶冰. 外交学院, 2019(10)
  • [5]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D]. 聂圣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基于超凯恩斯相关理论的亚投行投融资基础设施机制构建[D]. 叶其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7]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D]. 刘宗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海外学者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研究[D]. 祝大勇. 清华大学, 2016(12)
  • [9]美国视角下的霸权衰退研究 ——基于《外交》杂志刊文(1999-2015)[D]. 赵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6(02)
  • [10]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D]. 张国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亚洲经济复苏初现端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