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I导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刘绍勇[1](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卞姗姗[2](2012)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社会,随着金融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也日趋明显。金融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给我国本土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属于中小型银行群体,其发展历史较短,自身业务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弱,导致经营缺乏特色,甚至导致非规范化竞争。在此情况下,建立强势的金融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CI体系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本意是企业识别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CI体系风靡世界,已成为企业创立国际品牌的现代经营策略。在当前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导入CI体系,建立银行品牌,是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应对国际竞争、顺应金融需求高新化的需要。文章将以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银行CI体系的导入为切入点,对我省自主品牌银行的CI体系进行针对性研究。文章以齐鲁银行作为代表,通过内、外部调查,了解其目前CI体系现状,发现问题与不足,针对中小银行的特征对症下药,对推进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的导入提出有益的建议;在银行内部形成统一的精神理念、统一的行为方式,在银行外部则展现鲜明、积极、健康的银行形象,打造出强势的山东金融品牌。
赵东[3](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科技金融、财政科技、国企分类考核的微观视角出发,选取F科技金融集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企业整体层面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旨在解决企业的绩效评价管理问题,探索平衡计分卡在国有科技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论文设计并研究了“F科技金融集团的绩效评价需求是什么”、“如何选择F科技金融集团的绩效评价方法”、“如何设计F科技金融集团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三个问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法、对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五种方法;分析归纳出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存在评价不公平、缺乏战略指引、忽视行业规律、评价指标不科学这四个主要问题;确定了企业在功能定位、战略管理导向、行业特点惯例、科学评价四个方面的评价需求;对比分析了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的适用性;选择并运用平衡计分卡具体构建了 F科技金融集团的绩效评价体系。论文研究取得三项主要成果:第一,界定了国有科技金融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二,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以F科技金融集团的评价需求为设计导向,把财政科技资金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政策目标、合作目标、管理目标、效益目标转化为平衡计分卡框架内容,从行业和企业特点、科技金融市场整合、企业核心驱动能力、能力基础这四个角度展开具体评价指标设计。第三,建立了“需求分析—方法选择—具体设计”研究分析路径,为国企分类考核背景之下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评价需求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胡菲娜[4](2012)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浪潮,金融竞争愈演愈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倾向也日趋明显。在此背景下,品牌已成为优秀企业区隔于其它企业的无形附加资产,在为其带来口碑效应的同时,创造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及利润率。为在全球竞争中建立起中国金融企业的品牌价值,当前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能否有效实施品牌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是基于山东省政府“金融强鲁”战略,有针对性地研究我省自主品牌银行的CI体系,并在了解银行业基本理论后,根据银行业的特点提出符合银行业发展的CI系统设计原则。首先通过对企业CI理论、CI概念及企业CI形象评价相关文献的研究,建立以CI为理论基础的的银行业形象评价体系;基于此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结构的权重,从而建立起适用于山东省自主银行业CI评价模型;最后,将此评价模型应用于选取的目标银行——齐鲁银行,在实例中发现该银行目前CI形象的欠缺之处,并对银行导入CI体系提出有益的建议,以此推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整合资源,提高其竞争力。
孙绍君[5](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李爱喜[6](2004)在《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文中提出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在市场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营销力的交锋,可以说,市场营销力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对WTO,作为弱质产业的我国银行业将何去何从?如何提升竞争力以应付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严峻挑战?这些都是决策者、实业界和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很快,新理论层出不穷,但是研究方法一直没有改变,仍然是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因此,用博弈论来系统地分析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认识该理论,是一种新的尝试,有益于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以博弈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作为出发点,根据市场营销有关理论,把博弈分析和营销组合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比较全面地分析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然后对银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进行国际比较,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及其原因,给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能力给予客观而准确的定位;最后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国际营销策略分别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紧密联系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力求分析透彻并有一定理论深度,得出的结论及对策真实而又有建设性。本文共十章,下面就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成果作扼要说明。第一章 绪论。本章阐述了如下内容: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内涵,富于了新的内容,拓宽了营销组合策略所覆盖的领域;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和现实意义;最后,从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三个层次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第三章 美、日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国际比较。通过对美、日银行营销组合策略进行国际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产品创新、强调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以差别化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策略来避免价格战以提高获利能力;以网络银行、并购重组和国际渠道来扩展业务领域;以客户经理制和公共关系促销为新型的促销模式。也分析了它们的不同点。最后,阐述了国际比较后所得到的启迪。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演变、问题与挑战。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演变的三个历程, 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尤其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实行差<WP=6>别化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有效整合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尤其是提升网络银行业务的深度和宽度;实行国际化战略;克服公共关系营销中的“短视行为”和浮躁情绪,完善客户经理制,改进主办银行制。第五章 产品策略博弈分析。1.运用经典博弈模型对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进行分析和比较。模仿创新是处于劣势地位银行利用后发优势的赶超行为,而原始创新是获得“先动优势”的长期战略。2.运用完全信息两阶段博弈模型来比较分析两种新产品开发形式。采取合作开发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刺激金融创新。3.金融监管、经营绩效和产品同质性关系模型。在我国,严厉的监管导致银行业高度集中,但是市场结构与绩效结构不对称,其原因就是产品同质性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利用差别化策略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4.在相应章节中,对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 定价策略博弈分析。本章研究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2.研究了水平性差异下成本优势银行的定价策略;3.研究了银行差别化定价策略模型;4.研究了产品生命周期与金融产品定价策略的关系;5.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七章 渠道策略博弈分析。本章运用两个博弈模型来进行研究,即银行分销渠道的位置-产量模型和银行分销渠道的比较模型。银行产品替代性对分销渠道的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银行应采用直销渠道和间接渠道并举的渠道策略。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第八章 促销策略博弈分析。本章通过建立两个博弈模型来研究此问题,并运用我国商业银行促销策略的相关事实进行实证检验。1.通过求解广告促销博弈模型发现,银行广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塑造产品的差异性来吸引不同的客户群。2.运用博弈模型分析银行与客户、同业、政府以及职工之间的博弈关系。关系促销需要长期投入,银行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关系促销可以营造一种融洽的公共关系氛围,形成稳定持久的关系情感链。 第九章 国际营销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市场进入模型和营销组织体制选择模型来进行研究,并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营销现状来进行实证分析。1.跨国银行形成机理与市场进入模型。东道国银行无法阻止跨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要想使其阻止行为发生一定作用,只有通过改变博弈结构和博弈双方的实力。2.国际营?
高静娟[7](2004)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大量涌现和外资银行进入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客户重新组合,市场重新瓜分,我国银行业原有的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行业竞争骤然加剧。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形势下,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使任何一家银行都面临着大量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何正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找准自己的生存点和发展方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基础理论分析和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我国现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 家全国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模式,从市场定位的角度,将商业银行划分为市场主导者、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追随者三大类,阐述了其各自为取得竞争优势所应采取的战略手段,并分析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七章,其层次结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讨论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论,包括企业战略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战略理论中,阐述了战略的内涵、战略理论变迁、战略构成要素和战略层次。通过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核心能力学派、战略资源学派等各理论学派主要观点的探讨,以及对安德鲁斯、魁因、安索夫、明茨伯格等不同的学者对战略概念阐释的研究,笔者认为,战略是其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统一体:从表现形式上看,战略是对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竞争对策、资源配置等进行的长期性总体谋划,体现为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从实质内容上看,战略是一种文化,其核心是基于价值取向的使命和价值主张的承诺,其运作方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共享
刘涛[8](2017)在《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差异化战略是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培育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银行业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差异化战略引入和实施中应肩负重任。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仅意识到差异化战略的重要性,未能将差异化理念成功地转化为差异化行为,在实施中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远未形成规范的战略体系,严重阻碍了差异化的进程。具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的滞后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区分优势差异化策略和劣势差异化策略,导致在实施中缺乏轻重缓急;二是缺乏对优势差异化策略的合理突破方法,导致差异化战略久不见效;三是同一地区不同银行机构之间在差异化实施中缺乏经验与技能的借鉴,导致各个银行机构的差异化能力均在低水平徘徊。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思想,通过资料收集、初始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等方法,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分解为八个具体的策略,继而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的促进效应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甄别了优势差异化策略与弱势差异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优势差异化策略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解析,随后比较性地检验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功能差异,不仅提出了优势差异化策略的深化方法,也从提出了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差异化战略的相互借鉴方向,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基于以上的工作,本研究的创新性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基于扎根理论的思想,通过初始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等方法,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分为八项具体的差异化策略:差异化战略导向、客户数据库建设、市场细分、市场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银行形象差异化,从而为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第二,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的微观机理,区分了差异化策略的有效性,发现了优势差异化策略,指出了若干策略的不足,从而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具体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导向、客户数据库建设、产品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和银行形象差异化等策略对银行运营绩效产生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其中,差异化战略导向和分销渠道差异化的效应最强;市场细分、市场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对银行差异化绩效没有产生现实性的促进功能。差异化战略的改进策略包括:①继续发挥差异化战略导向与分销渠道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功能,确保差异化战略实施的正常进展。②持续改进客户数据库建设、产品差异化与银行形象差异化策略的一般性过程,为差异化战略的改进创造条件。③深入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差异化与服务差异化的功能缺失的不利因素,为差异化战略的全面改进奠定基础。同时发现:在差异化环境下,固定资产规模和差异化战略年限对银行运营绩效存在着正向的影响,而从业人员规模对运营绩效存在着反向的影响。第三,深入揭示了优势差异化策略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绩效各要素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客户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与成长的增长;产品差异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增长;分销渠道差异化的主要目标是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与成长的增长;银行形象差异化的主要目标是顾客绩效的改进、学习与成长的增长。检验结果为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理论借鉴。第四,比较性地检验了四大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和不足,发现:工商银行差异化的优势在于数据库建设、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不足在于分销渠道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的功能缺失;建设银行差异化的优势在于数据库建设和分销渠道差异化,不足在于市场细分、市场差异化和银行形象差异化的功能缺失;农业银行差异化的优势在于数据库建设和市场细分,不足在于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银行形象差异化的功能缺失;中国银行差异化的优势在于数据库建设、服务差异化和银行形象差异化,不足在于市场细分、市场差异化和分销渠道差异化的功能缺失。检验结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相互借鉴提供了理论支持。
周蓉[9](2004)在《兴欣商业银行CI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CI(Corporate Identity)企业识别体系,便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它是一种通过设计、规划与传播企业理念、行为与视觉的系统,也是向社会展现企业形象、突出企业个性,以求得社会大众认可,获得更多市场空间与发展优势的有机系统。因此,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内部管理中,成为改变企业形象、塑造企业个性、提升企业品牌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针对兴欣城市商业银行的CI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该银行是城市信用社改革时期,由当地的城市信用社与信用合作社组建而成,经过一系列地整合与规范,逐渐成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功能,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金融力量。但与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一样,兴欣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内部管理、经营区域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常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升企业信誉、改变企业形象就成为银行的重要任务。本文即是将CI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有效地结合,通过对兴欣商业银行CI体系的系统设计、规划、运用与传播,达到规范企业行为、提升竞争优势、塑造品牌形象的目的。
张欣欣[10](2009)在《中外银行企业形象识别的概念与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外资银行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布局中国市场。中外资银行同台竞争,将使中国银行业进入新的战国时代。中国银行业虽然座拥巨大潜力的市场,但是在商业化品牌意识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形象战略也是处于萌芽、探索之中,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这将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运作技巧,中国银行企业应该尽快结合自身的行业属性和现实情况建立起一套新的知识体系,适应时代改变的需要。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催生下,国内银行品牌经营意识同益凸现,品牌战略经营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银行品牌,包括国内外银行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现状做了探讨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品牌理论、服务品牌理论以及金融品牌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对于三者关系以及银行品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主体,即主要也是一种服务品牌有了基本认识。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对银行品牌概念、内涵、功能、一般特征及独有行业属性进行剖析。进而,通过银行品牌经营动因分析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的应用理论,对国外银行业品牌经营的品牌定位、品牌发展、品牌创新和品牌维护四方面做出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同时,根据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品牌经营所处环境现状,解析了国内银行品牌经营的发展历程,并且在对国内银行品牌经营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策略。重点论述了以下建议:我国银行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策略,制定一些长期的、稳定的、系统的、整体发展方向;在不断的竞争中企业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形象,打响品牌战略是当务之急;识别系统与企业管理相互结合,是凝聚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新的理念和行为模式。相信国有银行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各方面地共同努力,竞争力一定会不断增强成为具有竞争实力的跨国银行,树立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的新形象,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二、CI导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导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企业识别系统(CI)理论综述 |
2.1 CI 体系的基本认识 |
2.1.1 CI 体系的概念 |
2.1.2 CI 体系的构成要素 |
2.1.3 CI 体系的特性 |
2.2 CI 体系的发展历程 |
2.2.1 CI 的起源 |
2.2.2 CI 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2.2.3 CI 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型 CI” |
2.2.4 CI 体系的发展新理论 |
2.3 C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2.3.1 导入 CI 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
2.3.2 实施 CI 的基本条件 |
2.4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 |
3.1 自主品牌银行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3.1.1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3.1.2 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3.2 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以齐鲁银行为例 |
3.2.1 齐鲁银行 CI 体系背景分析 |
3.2.2 齐鲁银行 CI 体系现状分析 |
3.3 自主品牌银行实施 CI 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障碍 |
3.3.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导入实施 CI 体系的优势条件 |
3.3.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实施 CI 体系存在的障碍 |
3.4 小结 |
第4章 CI 体系导入的成功案例经验借鉴 |
4.1 CI 体系导入的成功案例--上海银行 |
4.1.1 上海银行的发展历程 |
4.1.2 上海银行的经营特色 |
4.1.3 上海银行的经营成果 |
4.2 CI 体系导入实施对银行的促进作用 |
4.2.1 M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2.2 B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2.3 VI 体系的导入实施 |
4.3 小结 |
第5章 进一步推进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导入的战略思考 |
5.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设计建议 |
5.1.1 M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1.2 B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1.3 VI 体系设计的建议 |
5.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 CI 体系有效导入实施的对策 |
5.2.1 选择适时的 CI 导入时机,增强导入效果 |
5.2.2 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远离一蹴而就误区 |
5.2.3 注重员工的理念设计,全方位推行 CI 体系 |
5.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平衡计分卡 |
2.1.3 经济增加值 |
2.2 文献回顾 |
2.2.1 国外和国内绩效评价发展研究 |
2.2.2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国企的研究 |
2.2.3 国有科技金融企业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研究综述 |
3 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调查分析 |
3.1.1 企业基本概况 |
3.1.2 绩效评价的基本现状 |
3.1.3 绩效评价的调查分析 |
3.2 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管控不当导致评价不公平 |
3.2.2 缺乏清晰的企业战略指引 |
3.2.3 忽视行业的基本业绩规律 |
3.2.4 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不科学 |
3.3 本章小结 |
4 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的需求分析与方法选择 |
4.1 企业绩效评价的需求分析 |
4.1.1 符合功能定位要求 |
4.1.2 以战略管理为导向 |
4.1.3 适应行业特点惯例 |
4.1.4 体现科学评价原则 |
4.2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4.2.2 EVA与BSC对比分析 |
4.2.3 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
4.3 企业导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5 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5.1 设计原则与思路步骤 |
5.1.1 设计原则 |
5.1.2 思路步骤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1 企业战略梳理 |
5.2.2 战略地图绘制 |
5.2.3 评价指标设计 |
5.2.4 指标分解设计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
5.3.1 权重设置方法 |
5.3.2 指标权重计算 |
5.4 评价标准与计分方法 |
5.4.1 评价标准 |
5.4.2 计分方法 |
5.5 评价结果等级及应用 |
5.5.1 评价结果等级 |
5.5.2 评价结果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措施 |
6.2 财务保障措施 |
6.3 信息保障措施 |
6.4 激励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CI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银行CI相关文献及不足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思路、方法、过程及框架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4.3 课题研究过程 |
1.4.4 课题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论述及应用 |
2.1 CI体系的基本认识 |
2.1.1 CI体系的概念 |
2.1.2 CI体系的构成要素 |
2.1.3 CI体系的特性 |
2.2 银行业CI的基本理论 |
2.2.1 银行业MI、BI、Vl战略 |
2.2.2 银行业实施CI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
2.2.3 提升银行业CI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系统设计要素研究 |
3.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
3.1.1 地理环境因素 |
3.1.2 经济环境因素 |
3.1.3 政治形势因素 |
3.1.4 社会关系因素 |
3.1.5 公共受众因素 |
3.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内部要素分析 |
3.3 CI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中的应用 |
3.3.1 CI导入对山东省金融业的影响 |
3.3.2 CI导入对山东省整体经济的影响 |
3.3.3 实现“金融强鲁”战略目标 |
3.4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障碍 |
3.4.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导入实施CI体系的优势条件 |
3.4.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实施CI体系存在的障碍 |
3.4.3 齐鲁银行的战略目标与市场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行业CI设计评价方法、模型构建及研究 |
4.1 银行业CI设计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 |
4.1.1 评价方法描述 |
4.1.2 评价体系说明 |
4.2 银行业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2 量表中CI各部分关键指标的选取 |
4.2.3 银行业CI形象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4 利用AHP确定模型中指标权重的方法 |
4.3 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问卷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齐鲁银行CI评价 |
5.1 齐鲁银行CI形象评价模型 |
5.2 齐鲁银行问卷调查 |
5.3 齐鲁银行CI形象评价的分析结论 |
5.4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建议 |
5.4.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理念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4.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行为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4.3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5 齐鲁银行VI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齐鲁银行企业形象调查问卷 |
附录2 银行CI形象评价各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
一、 广告业的衰退 |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结论 |
征引书目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
致谢 |
(6)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内涵 |
2.2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及意义 |
2.3 商业银行营销环境分析 |
2.3.1 微观环境分析 |
2.3.2 中观环境分析 |
2.3.3 宏观环境分析 |
第三章 美、日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国际比较 |
3.1 美国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 |
3.1.1 产品策略 |
3.1.2 价格策略 |
3.1.3 渠道策略 |
3.1.4 促销策略 |
3.2 日本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 |
3.2.1 产品策略 |
3.2.2 价格策略 |
3.2.3 渠道策略 |
3.2.4 促销策略 |
3.3 美、日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与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演变、问题与挑战 |
4.1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演变历程 |
4.2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3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发展趋势与调整方向 |
第五章 产品策略博弈分析 |
5.1 金融产品创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1.1 原始创新博弈分析 |
5.1.2 模仿创新博弈分析 |
5.1.3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现状考察及创新策略调整 |
5.2 金融产品开发形式的博弈模型 |
5.2.1 假定条件 |
5.2.2 模型一 三家银行各自独立开发 |
5.2.3 模型二 银行1和2合作开发,银行3独立开发 |
5.2.4 模型三 三家银行合作开发 |
5.2.5 结论与启示: 产品开发形式的选择策略 |
5.2.6 我国商业银行合作开发产品的实证分析及策略调整 |
5.3 金融监管、经营绩效与产品同质性关系模型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博弈模型 |
5.3.3 我国金融监管、市场结构与产品差异化的实证考察 |
5.3.4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别化策略 |
第六章 定价策略博弈分析 |
6.1 影响金融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
6.1.1 消费者的选择 |
6.1.2 垄断银行的最大化利润 |
6.1.3 提高定价效率须考虑的因素 |
6.2 水平性差异下成本优势银行的定价策略 |
6.2.1 前提条件 |
6.2.2 模型及均衡 |
6.2.3 两种产品差异性条件下的定价策略 |
6.3 差别化定价策略模型 |
6.3.1 差别化定价理论 |
6.3.2 差别化定价模型 |
6.3.3 模型均衡解 |
6.3.4 差别化定价策略的运用 |
6.4 产品生命周期与金融产品定价策略 |
6.4.1 引言 |
6.4.2 博弈模型 |
6.4.3 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的组合运用策略 |
6.5 我国商业银行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及定价策略调整 |
6.5.1 利率机制及利率策略 |
6.5.2 费率机制及费率策略 |
第七章 渠道策略博弈分析 |
7.1 银行分销渠道整合的位置-产量模型研究 |
7.1.1 分销网点面临的问题 |
7.1.2 位置-产量模型 |
7.1.3 我国银行分销网点的有效整合策略 |
7.2 银行分销渠道的比较与选择 |
7.2.1 银行分销渠道 |
7.2.2 混合分销渠道模型 |
7.2.3 分销渠道的选择与拓展策略 |
7.3 我国商业银行渠道策略的实证分析与调整方向 |
第八章 促销策略博弈分析 |
8.1 银行广告促销博弈模型 |
8.1.1 广告促销及模型的提出 |
8.1.2 广告-产品水平差异性模型 |
8.1.3 广告-产品垂直性差异模型 |
8.1.4 实证检验 |
8.1.5 结论及均衡:广告策略的有效运用 |
8.2 银行公共关系促销博弈分析 |
8.2.1 公共关系促销内涵及其博弈主体的确立 |
8.2.2 银行与客户博弈分析 |
8.2.3 银行与金融同业博弈分析 |
8.2.4 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分析 |
8.2.5 银行与地方政府博弈分析 |
8.2.6 银行和内部员工博弈分析 |
8.2.7 银行开展关系促销的对策 |
8.3 我国商业银行促销策略的实证分析及策略调整 |
第九章 国际营销博弈分析 |
9.1 跨国银行的形成机理及市场进入博弈模型 |
9.1.1 跨国银行的形成机理 |
9.1.2 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银行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
9.1.3 市场进入博弈分析 |
9.1.4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实证分析及我国银行的应对策略 |
9.2 银行国际营销渠道的比较与选择 |
9.2.1 两种主要国际分销渠道的特征分析 |
9.2.2 营销渠道组织体制选择博弈分析 |
9.2.3 我国银行海外营销渠道考察及策略 |
第十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基础理论评述 |
1.1 企业战略理论 |
1.1.1 战略的内涵 |
1.1.2 战略理论变迁 |
1.1.3 战略要素与战略层次 |
1.2 金融监管理论 |
1.2.1 金融监管成因 |
1.2.2 金融监管理论演进 |
1.2.3 金融监管模式 |
1.3 生命周期理论 |
1.3.1 企业生命周期 |
1.3.2 产品生命周期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2.1 中国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
2.1.1 银行制度沿革 |
2.1.2 商业银行的发展格局 |
2.2 宏观经济环境的机遇与挑战 |
2.2.1 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 |
2.2.2 信用危机与债务清偿 |
2.2.3 经济结构调整 |
2.2.4 金融监管 |
2.2.5 利率市场化 |
2.3 中国金融产业的竞争态势 |
2.3.1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
2.3.2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 |
2.3.3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模式 |
3.1 竞争战略范式平台 |
3.1.1 战略目标锁定 |
3.1.2 战略定位选择 |
3.1.3 核心竞争力构建 |
3.2 竞争战略模式组合 |
3.2.1 市场主导者战略模式 |
3.2.2 市场挑战者战略模式 |
3.2.3 市场追随者战略模式 |
第四章 市场主导者的竞争战略 |
4.1 创新战略 |
4.1.1 创新战略的重点 |
4.1.2 实现创新战略的手段 |
4.1.3 国有商业银行创新战略案例 |
4.2 整体营销战略 |
4.2.1 商业银行整体营销的内涵 |
4.2.2 整体营销战略构成要素 |
4.2.3 工行北京分行整体营销战略案例 |
4.3 相扑战略 |
4.3.1 阻止竞争对手 |
4.3.2 锁定竞争对手 |
第五章 市场挑战者的竞争战略 |
5.1 CS——顾客满意战略 |
5.1.1 CS 战略的内涵 |
5.1.2 CS 战略的实施条件 |
5.1.3 CS 战略的重点 |
5.1.4 用CS战略思想培育银行忠诚客户 |
5.2 差异性战略 |
5.2.1 差别化的优势 |
5.2.2 差异性战略的实施方式 |
5.2.3 差异性战略案例 |
5.3 CI——企业形象战略 |
5.3.1 CI 与 CI 战略 |
5.3.2 品牌形象设计原则 |
5.3.3 CI 战略实施方式 |
5.3.4 上海银行品牌战略案例 |
第六章 市场追随者的竞争战略 |
6.1 小生位战略 |
6.1.1 自然小生位战略 |
6.1.2 空白小生位战略 |
6.1.3 互补小生位战略 |
6.1.4 专知小生位战略 |
6.1.5 潜在小生位战略 |
6.1.6 服务小生位战略 |
6.2 柔道战略 |
6.2.1 柔道战略的精髓 |
6.2.2 浦发沈阳分行成长案例 |
第七章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发展趋势 |
7.1 国际化战略 |
7.1.1 金融全球化呼唤国际化经营 |
7.1.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构想 |
7.2 混业经营战略 |
7.2.1 金融经营体制的演进 |
7.2.2 混业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效用 |
7.2.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设计 |
7.3 战略联盟 |
7.3.1 战略联盟与超越竞争 |
7.3.2 商业银行战略联盟的动力 |
7.3.3 组建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方式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差异化战略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的一种重要竞争战略 |
1.1.2 差异化战略已经引起国有商业银行的关注 |
1.1.3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具有一定可行性 |
1.1.4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面临着诸多的不足与障碍 |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战略理论的框架 |
2.1.2 迈克尔·波特战略理论 |
2.1.3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
2.1.4 差异化战略理论 |
2.1.5 其他战略理论 |
2.1.6 银行服务理论 |
2.2 银行差异化战略及运营绩效研究综述 |
2.2.1 银行差异化战略价值与意义的研究 |
2.2.2 银行差异化战略策略或方法的研究 |
2.2.3 银行差异化战略环境和机理的研究 |
2.2.4 银行差异化战略不足或局限的研究 |
2.2.5 银行运营绩效研究综述 |
2.3 现有研究的归纳、评析与深化方向 |
2.3.1 现有研究的归纳 |
2.3.2 现有研究的评析 |
2.3.3 现有研究的深化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差异化战略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 资料收集 |
3.2.1 资料收集方法 |
3.2.2 资料收集过程 |
3.3 资料分析 |
3.3.1 初始编码 |
3.3.2 轴心编码 |
3.3.3 理论编码 |
3.4 质性研究结果 |
3.4.1 基础设施主范畴内涵阐释 |
3.4.2 初级差异化主范畴内涵阐释 |
3.4.3 高级差异化主范畴内涵阐释 |
3.4.4 银行运营绩效主范畴内涵阐释 |
3.5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模型的构建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战略导向的促进功能分析 |
4.1.2 客户数据库建设的促进功能分析 |
4.1.3 市场细分策略的促进功能分析 |
4.1.4 市场差异化策略的促进功能分析 |
4.1.5 产品差异化策略的促进功能分析 |
4.1.6 分销渠道差异化策略促进功能分析 |
4.1.7 服务差异化策略促进功能分析 |
4.1.8 银行形象差异化策略的促进功能分析 |
4.2 控制变量的选择 |
4.2.1 控制变量选择的理论分析 |
4.2.2 控制变量等级设计 |
4.3 研究模型的确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差异化战略体系与运营绩效体系的设计 |
5.1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的构建 |
5.1.1 差异化战略导向的要素分解 |
5.1.2 客户数据库建设的要素分解 |
5.1.3 市场细分的要素分解 |
5.1.4 市场差异化的要素分解 |
5.1.5 产品差异化的要素分解 |
5.1.6 分销渠道差异化的要素分解 |
5.1.7 服务差异化的要素分解 |
5.1.8 银行形象差异化的要素分解 |
5.2 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绩效体系的构建 |
5.2.1 财务因素的要素分解 |
5.2.2 顾客因素的要素分解 |
5.2.3 内部流程因素的要素分解 |
5.2.4 学习与成长因素的要素分解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的检验 |
6.1 多元回归分析 |
6.1.1 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6.1.2 逐步回归分析法 |
6.1.3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6.1.4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分析 |
6.2.1 样本单位的确立 |
6.2.2 样本数据收集 |
6.2.3 样本特征分析 |
6.3 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因子分析 |
6.3.1 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2 银行差异化战略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银行运营绩效体系因子分析 |
6.4.1 银行运营绩效体系探索性因子分析 |
6.4.2 银行运营绩效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实证检验 |
6.6 检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势差异化策略功能的深化分析 |
7.1 优势差异化策略功能分析的意义 |
7.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2.1 差异化战略导向对差异化绩效的促进机理分析 |
7.2.2 客户数据库建设对差异化绩效的促进机理分析 |
7.2.3 产品差异化对差异化绩效的促进机理分析 |
7.2.4 分销渠道差异化对差异化绩效的促进机理分析 |
7.2.5 形象差异化对差异化绩效的促进机理分析 |
7.3 研究模型的设计 |
7.4 研究模型的检验 |
7.4.1 样本数据的说明 |
7.4.2 信度检验 |
7.4.3 效度检验 |
7.4.4 模型检验 |
7.5 检验结果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四大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的比较性研究 |
8.1 四大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比较性研究的意义 |
8.2 工商银行差异化战略机制实证研究 |
8.2.1 研究设计 |
8.2.2 基于工商银行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8.2.3 基于工商银行样本数据的模型检验 |
8.2.4 检验结果分析 |
8.3 建设银行差异化战略机制实证研究 |
8.3.1 研究设计 |
8.3.2 基于建设银行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8.3.3 基于建设银行样本数据的模型检验 |
8.3.4 检验结果分析 |
8.4 农业银行差异化战略机制实证研究 |
8.4.1 研究设计 |
8.4.2 基于农业银行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8.4.3 基于农业银行样本数据的模型检验 |
8.4.4 检验结果分析 |
8.5 中国银行差异化战略机制实证研究 |
8.5.1 研究设计 |
8.5.2 基于中国银行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8.5.3 基于中国银行样本数据的模型检验 |
8.5.4 检验结果分析 |
8.6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机制的比较性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改进与深化分析 |
9.1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全局性改进策略分析 |
9.2 全局视角下差异化战略功能缺失及改进的分析 |
9.2.1 市场细分策略功能缺失及改进的分析 |
9.2.2 市场差异化策略功能缺失及改进的分析 |
9.2.3 服务差异化策略功能缺失及改进的分析 |
9.3 国有商业银行优势差异化策略深化分析 |
9.4 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策略的借鉴性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主要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不足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及参加的研究课题 |
附录 |
致谢 |
(9)兴欣商业银行CI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I的起源与在国外的发展 |
1.2.2 C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1.2.3 CI的理论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框架体系 |
第2章 兴欣商业银行实施 CI的现状分析 |
2.1 兴欣商行企业现状分析 |
2.1.1 兴欣商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2 兴欣商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2.2 兴欣商行 CI体系现状分析 |
2.2.1 兴欣商行 CI体系背景分析 |
2.2.2 兴欣商行理念体系现状分析 |
2.2.3 兴欣商行行为体系现状分析 |
2.2.4 兴欣商行视觉体系现状分析 |
2.3 兴欣商行实施 CI的特征分析 |
2.3.1 实施 CI体系的优势 |
2.3.2 实施 CI体系的劣势 |
2.3.1 实施 CI体系需解决的问题 |
第3章 兴欣商业银行 CI三大体系设计 |
3.1 兴欣商行理念体系设计 |
3.1.1 商行理念体系设计的原则 |
3.1.2 商行的愿景与使命 |
3.1.3 商行的企业宗旨 |
3.1.4 商行的企业价值观 |
3.1.5 商行的企业精神 |
3.1.6 商行的经营理念 |
3.1.7 商行的管理理念 |
3.1.8 商行的人才理念 |
3.1.9 商行的服务理念 |
3.2 兴欣商行行为体系设计 |
3.2.1 商行职业道德规范 |
3.2.2 商行日常行为规范 |
3.2.3 商行人事管理规范 |
3.2.4 商行行政办公规范 |
3.2.5 商行服务行为规范 |
3.2.6 商行对外关系规范 |
3.3 兴欣商行视觉体系设计 |
3.3.1 商行视觉基本要素 |
3.3.2 商行视觉应用要素 |
第4章 兴欣商业银行 CI体系的导入实施与评价 |
4.1 兴欣商行 CI体系导入实施 |
4.1.1 CI体系导入实施组织 |
4.1.2 导入实施阶段与管理 |
4.1.3 导入实施培训 |
4.1.4 导入实施活动 |
4.2 兴欣商行 CI体系实施评价 |
4.2.1 兴欣商行外部综合评价 |
4.2.2 兴欣商行内部综合评价 |
4.2.3 兴欣商行 CI体系实施评价总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中外银行企业形象识别的概念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目的 |
1.2 中外银行业形象识别系统概况分析 |
1.2.1 国外银行业形象概念与分析 |
1.2.2 国内银行业识别系统概况分析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银行业的理论依据与基础 |
2.1 银行的含义 |
2.2 银行业的分类与结构 |
2.3 银行业的作用 |
2.4 银行业的特征 |
2.4.1 创造财富价值的特征 |
2.4.2 大众服务性的特征 |
2.4.3 信用的特征 |
2.4.4 承担风险的特征 |
第三章 中外银行业形象识别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银行业完整系统的形象管理体系 |
3.2 国内银行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银行企业形象识别战略导入 |
4.1 CI 的概念 |
4.2 从 CI 战略到 CS 战略转型 |
4.3 银行业的CIS战略 |
4.3.1 CIS 战略的概念与意义 |
4.3.2 银行业之间 CIS 战略的差异性观点 |
4.3.3 我国银行业导入 CIS 战略的原则 |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导入 CIS 策略 |
5.1 银行业发展中理念的锤炼 |
5.1.1 鲜明的企业个性 |
5.1.2 注重品牌化效应 |
5.1.2.1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
5.1.2.2 企业品牌与品牌服务创新 |
5.1.2.3 企业品牌与文化品牌 |
5.1.3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
5.2 行为的力量 |
5.2.1 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 |
5.2.2 银行业的营销策略 |
5.3 构造银行业视觉识别系统 |
5.3.1 银行业的视觉核心定位 |
5.3.1.1 国外银行标识的发展变化 |
5.3.1.2 我国银行业标识的发展变化 |
5.3.1.3 中外银行标识发展变化的差异性分析 |
5.3.1.4 我国银行业标识设计的几点建议 |
5.3.2 企业形象与品牌联想 |
5.3.3 营造企业的视觉氛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I导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2]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体系研究[D]. 卞姗姗.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科技金融集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赵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D]. 胡菲娜. 山东大学, 2012(01)
- [5]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 [6]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 李爱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 高静娟. 辽宁大学, 2004(11)
- [8]国有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对运营绩效促进效应研究[D]. 刘涛. 江苏大学, 2017(01)
- [9]兴欣商业银行CI体系研究[D]. 周蓉. 中南大学, 2004(06)
- [10]中外银行企业形象识别的概念与比较[D]. 张欣欣.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