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运动与日本进步舆论(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吴云才[2](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郑晓锋[3](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唐劭文[4](2020)在《国民党的五四运动形象建构研究(1919-1937)》文中研究说明国民党作为晚清时期就显现雏形的政党组织,其政治活动轨迹横跨了百余年,形成了只属于国民党本身的政治遗产和回忆。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有国民党居于领导地位或独自发动的政治运动,如晚清时期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武装斗争,中华民国成立后的诸如二次革命等政治活动。又有国民党居于次要地位,仅仅参与甚至没有参与的政治运动,五四运动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五四运动毕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运动,因而国民党在回顾并总结自己的政治活动历程时,也就绕不开对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学生、工人、商人共同参加的政治运动,其导火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利,山东权益丧失而引发的民族危机。而其产生的影响则极为深远,它不单单是拒绝了日本对于山东省权益的侵占,更是促进了新兴的政治力量,如青年学生,工人登上了政治舞台;新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新兴的政党组织也在此后纷纷出现。而作为当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国民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并必须做出相关的回应。作为一个政党,国民党对于五四运动的评价,必然不会追随其他政治势力或个人的观点。国民党在评价乃至纪念五四运动时,是根据自己建构出来的五四运动形象来进行回忆和纪念的。应该说,伴随着国民党身份的转变和实际政治利益需要的变化,国民党建构出来的五四运动形象并非是始终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大体上来说,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到1937年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展开之前这一段时间,国民党的五四形象建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1919-1927年国民党作为革命党反对当时的北京政府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国民党出于争取民众支持,拉拢学生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的需要。国民党将五四运动的形象建构的十分高大,称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民权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于五四运动的各个方面均予以肯定,并大加赞扬。2、1927-1931年国民党建立起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国民党的政党身份实际发生了转化,与在野的革命党转变为了执政党,革命党时期民众的一些政治活动形式如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等不再符合国民党的需求,甚至对国民党的统治基础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还很不稳定,敌对政治势力依然对国民党政权形成了威胁,故而国民党仍然不愿放弃革命政党的招牌,仍然宣称国民革命还在继续,试图继续争取民众支持。因而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建构的五四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继续承认五四运动是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又指责五四运动是不彻底的爱国运动,过分破坏而缺乏建设的文化运动。3、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这一时期,国内的公开敌对力量有所削弱,而民族危机再次加剧,上升为当时中国最为急迫的问题。国民党不再需要过分依赖五四运动来为自己谋求支持,因而这一时期国民党建构的五四运动形象进一步发生变化,除去被承认为是爱国运动,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的革命意义。但是,国民党的五四形象建构绝不是单纯按照时间顺序而发生变化的。各个阶段国民党的五四形象建构并非黑白分明,截然不同。甚至于在各个时期内,国民党建构的五四运动形象都是不固定的,充满矛盾和混乱的。例如在建构五四运动是不是三民主义运动的形象时,在建构五四运动到底是新文化运动还是破坏民族文化运动的形象时。不论在哪一个时期,国民党内部总是充满了矛盾,无法达成共识,自然也就无法建构出全党统一的五四运动形象。总之,国民党在1919-1937年这段时间所进行的五四形象建构。一方面带有分时段性质,不同历史时期,国民党建构出来的五四运动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另一方面,则带有矛盾和混乱的特征,在各个时期国民党都始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五四运动形象。本文将以国民党作为在野党时期就开始创办的《民国日报》、《星期评论》,执政后创办的《中央日报》、《革命先锋》、《政治训育》等国民党机关刊物,报刊材料和相关人物的档案资料为主要的史料来源,配合一部分其他史料。充分挖掘国民党这一时期有关于五四运动的定性和评价,尽可能全面地还原国民党建构的五四运动形象,并对国民党建构五四运动形象的特点和原因进行探究,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郭若平,徐文彬[5](2019)在《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这场运动的发生,既被看成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开端,也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的百年间,对其的历史研究可谓层出不穷,几近成为一门显学。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近2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学术环境日益改善,五四运动研究接续此前的研究积累,在新的学术层面取得了持续进展。但是,这种研究进展的特征,
李家勇[6](2010)在《《每周评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文中研究表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宣传新思潮的时事政治性周刊,初由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因陈独秀被捕,改由李大钊、胡适主编;一个月后,由胡适主编。撰稿人除上述3人外,还有周作人、张申府、罗家伦、高一涵等。每期出4开4版。辟有“国外大事评述”、“国内大事评述”、“社论”、“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等栏目,还出有“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对于北京学生运动的舆论”等“特别附录”。该刊旨在“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内容侧重时事评述,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此刊物结合国内外的现实,大力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专制政治,注重反映国内劳工问题,广泛报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状况。五四运动中,连续以全部篇幅报道与支持爱国学生运动。由胡适主编后,删削政治时事性内容,大量登载杜威讲演录与罗素的着作。在第31期上,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19年8月30日出至第37期被北洋政府查禁。《每周评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以《每周评论》为切入点,涉及大众传媒、民俗心理、群体心态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运用报刊学、新闻学、大众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分析《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的关系。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等不同的史学分析方法研究《每周评论》以及对比《每周评论》与其他媒体如《新青年》、《晨报》、《星期评论》等对五四运动的影响。进而管窥五四新文化派知识分子有“合作”到“转向”直至“分裂”的过程。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每周评论》的创刊背景、宗旨,撰稿人、主要栏目、经营状况以及停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总体介绍,并对某些相关误读或不准确的认识予以订正和商榷,对该报的基本状况做一整体把握和正确认识。第二部分是《每周评论》视野下的反对孔教运动。《每周评论》发动新旧思潮激战反对孔教运动,表现出五四新文化派的一致团结对外。第三部分是《每周评论》与激进民主主义。《每周评论》的《新文艺》、《社论》、《随感录》的文章,反传统、兴民主,可以看出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第四部分分析成舍我摘译的《共产党宣言》、张慰慈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介绍《每周评论》上进行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这既体现了《每周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表明了五四新文化派的分裂。第五部分是《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进程的报道。五四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也是《每周评论》重要报道的事件。《每周评论》大篇幅的报道五四运动,凸显《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的舆论鼓动作用,这反映了《每周评论》应时而诞生与《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部分以《国内劳动状况》专栏为视角,分析《每周评论》对下层劳动群体的关注,反映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产生,标志着五四新文化派知识分子最终分裂。第七部分分析《每周评论》转向的情况,进而管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知识分子的“激进”情绪,以及胡适派新知识分子的“激进”与“保守”心态。第八部分论述《每周评论》的得失。通过分析《每周评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反思。
陆阳[7](2019)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五四时期总司令、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与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就了陈独秀。整个五四时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触发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觉悟,深刻影响了整个时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是他思考和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展开分析,剖析其主要内容、社会影响、价值意义以及历史局限,进而通过陈独秀这一五四核心人物的哲学思想,探寻五四时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而又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五四精神。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创新点、重难点以及存在不足。第二章纵论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内忧外患形势严峻,陈独秀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他的一生经历了几重身份的转变,从秀才到乱党,从报人到五四运动总司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到托派领袖,最后回归成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尽管身份角色不断转换,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如何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危局,是他一直思考的核心问题。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特别是在五四时期他一直站在时代最前沿,站在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中国的主张,影响培养了一代青年,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第三章探讨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阶段陈独秀哲学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范畴,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潮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场境中交汇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进化论色彩,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陈独秀围绕唯物论、发展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他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法则,要在中国实现救亡存续,必须适应社会进化发展的需要,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新伦理、新道德,抨击守旧复古复辟思潮。陈独秀指出,欲让中国不被世界历史淘汰,必须实现“伦理觉悟”,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他将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看成是决然对立的事物,反对调和论,认为要在中国拥立“民主”与“科学”,必须提倡个人独立自主、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批判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陈独秀认为,自周汉以来中国文化崇尚虚文,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在批判佛教文化时,他阐述了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认为原子种性不灭则世界无尽。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靠新青年创造,必须树立新的人生观,实现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他倡导“治本的爱国主义”,强调不能因为爱国而模糊了对袁世凯统治下北洋军阀政府反动性的认识,真正的爱国是“为国家惜名誉、弭乱源、增实力”。第四章探讨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此一阶段陈独秀完成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国际局势的变动、陈独秀的个人经历、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标志着他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后陈独秀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大力宣扬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学说,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此同时,陈独秀开始在上海领导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中共成立后,他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陈独秀在中共二大前后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陈独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批判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观点,就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内容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论争中传播宣扬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有独到的理解,强调“实际研究的精神”和“实际活动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精神,认识到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第五章探讨了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哲学、科学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革新性,是五四时代精神的重要反映。受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虽然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内容比较简单粗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和现实性,其中所包含着的“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则是超越时代的。五四已逝,精神永存。
霍贺[8](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欧阳哲生[9](2019)在《纪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一九四九年以前各大党派报刊纪念五四运动的历史图景》文中提出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围绕这一运动,各大党派的报刊媒体自1920年以后每逢"五四"就会开辟纪念专栏,发表纪念文章。这些报刊媒体按其党派属性可分为研究系、国民党、共产党、中间派人士。通过勾勒1949年以前各大党派报刊媒体的"五四地图"及其发表的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内容,可揭示各大党派报刊纪念五四运动的此起彼伏的消长关系和历史过程,亦可从一个侧面了解纪念"五四"所包含的政治文化意蕴和各大党派在纪念五四运动中的主义之争。
欧阳哲生[10](2020)在《作为“事件”的五四运动——从档案文献看北洋政府对五四运动的处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运动作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过去人们多依从学生运动一方的回忆和新闻报道叙述事态演变。本文试图通过发掘利用档案文献,参照相关新闻报道和回忆录,还原北洋政府如何处置"火烧赵家楼"事件、审讯被捕学生、应对迅速升级的北京学生罢课和上海"三罢"及随后的事态发展,最后决定顺从民意,准免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拒签巴黎和约这一历史过程,进而澄清过去在诸多历史细节上的误解。
二、五四运动与日本进步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四运动与日本进步舆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方法 |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
2.3 民族主义 |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
2.4 青年民族主义 |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4)国民党的五四运动形象建构研究(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民党的五四运动记忆阐释相关研究 |
(二)国民党的五四纪念相关研究 |
(三)国民党的五四运动意义赋予和利用相关研究 |
(四)其他相关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写作思路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民党对自身与五四运动关系的塑造 |
一、五四运动是否是三民主义的运动 |
(一)五四运动是三民主义运动的形象建构 |
(二)五四运动不是三民主义的形象建构 |
二、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一环的形象建构 |
第二章 国民党对五四运动的革命形象的建构 |
一、国民党对五四运动民族革命形象的建构 |
(一)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理论 |
(二)五四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 |
(三)五四运动是受到中国共产党影响的民族运动 |
二、国民党对五四运动民主革命形象的建构 |
(一)国民党的民权主义理论 |
(二)五四运动是行使民权的运动 |
三、国民党对五四运动思想文化革命形象的建构 |
(一)国民党的保守文化立场 |
(二)五四运动是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
(三)五四运动是破坏民族文化运动 |
第三章 国民党对五四青年的形象建构 |
一、五四运动是五四青年学生运动的形象建构 |
二、抬高五四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 |
(一)五四青年学生是爱国的群体 |
(二)五四青年学生是革新的群体 |
三、贬斥五四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 |
(一)五四青年学生是浮躁的群体 |
(二)五四青年学生是消沉的群体 |
(三)五四青年学生是误入歧途的群体 |
第四章 国民党五四形象建构的特点与实际需求 |
一、国民党五四运动形象建构的功利性 |
二、国民党五四运动形象建构的矛盾性 |
三、执政与在野—不同时期国民党的利益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研究的新路径 |
二、五四运动参与群体的研究 |
三、五四运动的区域史研究 |
四、五四运动人物研究 |
五、余论:问题与展望 |
(6)《每周评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 选题来源 |
(二) 选题原因 |
(三) 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 资料的整理与发现 |
(二) 学术着作 |
四、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辨析焦点 |
(五) 学术探讨难点 |
(六) 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每周评论》概述 |
一、《每周评论》的创刊背景 |
二、《每周评论》的宗旨与性质 |
三、《每周评论》的发行人 |
四、《每周评论》的作者群 |
(一) 主编 |
1、陈独秀 |
2、李大钊 |
3、胡适 |
(二) 主要撰稿人 |
1、周作人 |
2、张申府 |
3、罗家伦 |
4、高一涵 |
5、张尉慈 |
6、王光祈 |
五、《每周评论》的主要栏目及其特点 |
(一) 主要栏目 |
1、国外大事述评 |
2、国内大事述评 |
3、随感录 |
4、社论 |
5、新文艺 |
6、国内劳动状况 |
(二) 特点 |
1、关注现实政治 |
2、倡导科学与民主 |
3、注重版面形式 |
六、《每周评论》的经营及其影响 |
(一) 经营 |
1、北京大学的支持 |
2、销售网络的建构 |
3、资金来源问题 |
(二) 影响 |
七、《每周评论》的停刊原因 |
第二章 《每周评论》与反孔教运动 |
一、清末民初的孔教运动 |
二、新文化背景下的孔教问题 |
(一) 新青年派对孔教的批判 |
(二) 新旧思潮激战的由来——以“荆生事件”为视角 |
(三) 《每周评论》对孔教问题的批判——以“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特别附录”为视角 |
三、结论:五四新文化派的团结反对封建旧文化 |
第三章 《每周评论》与激进民主主义 |
一、中国近代激进民主主义的兴起 |
二、反传统——以《新文艺》和《文艺时评》专栏为视角 |
(一) 提出新文学理论——平民文学 |
(二) 刊载新文学文章 |
三、兴民主——以《社论》和《随感录》专栏为视角 |
(一) 挥舞和平的利剑,维护民主共和 |
(二) 举起匕首和投枪,反对专制独裁 |
四、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 |
第四章 《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兴起 |
(一) 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
(二) 刊载《共产党宣言》的摘译 |
二、张慰慈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
(一) 胡适接手《每周评论》 |
(二) 一个目标,两条道路——胡适发起论战 |
(三) 一个似乎终结了的论战——再评“问题与主义” |
四、五四新文化派的分裂 |
第五章 《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进程的报道 |
一、媒体诱发新闻——五四运动前的《每周评论》 |
(一) 纵观天下大事 |
1、巴黎和会 |
2、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状况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3、其他国家的民主状况 |
(二) 寻求治国良方 |
1、大力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专制政治 |
2、注重反映国内和平问题 |
二、媒体扩大新闻——五四运动中的《每周评论》 |
(一) 如实报道五四运动的发展情况 |
(二) 总结五四运动的经验教训 |
(三) 回击反动派破坏五四运动的言行 |
三、媒体思考新闻——五四运动后的《每周评论》 |
(一) 五四新文化精英的启蒙思潮 |
(二) 五四精神的形成 |
四、结论 |
(一) 一种因时代而创办的媒体——从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看《每周评论》的创办 |
(二) 一个因媒体而出现的时代——从《每周评论》的影响看五四运动的爆发 |
第六章 《每周评论》对下层劳动群体的关注 |
一、同情下层劳动群体——从天赋人权思想的输入说起 |
二、向下看——从《国内劳动状况》看五四时期的下层劳动群体状况 |
三、向上看——从《国内劳动状况》看五四新文化派的社会主义思想 |
四、结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产生 |
第七章 《每周评论》的转向与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的心态 |
一、思想转向与政治焦虑 |
二、激进与保守交锋 |
三、结论:文化选择中的知识分子追求 |
第八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每周评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一、凯歌高奏的启蒙之功 |
(一) 由思想启蒙到社会革命的迈进 |
(二) 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
(三) 从旧文化到新文化的过渡 |
二、历史的局限 |
(一) 编辑思想的杂糅性 |
1、社会主义思想 |
2、实用主义 |
3、无政府主义 |
(二) 革命压倒启蒙 |
(三) 全盘西化的倾向 |
(四) 思想文化的工具化 |
附表 |
附表一:《每周评论》分类目录一览表 |
附表二:《每周评论》主要撰稿人发表文章一览表 |
附表三:《每周评论》创新一览表 |
附表四:特别附录“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7)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陈独秀辉煌而复杂的一生 |
一、秀才·乱党·报人 |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
三、领导幼年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 |
四、“孤桑好勇独撑风” |
第三章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
第一节 进化论的唯物论 |
一、进化论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 |
二、“崇现实”、“薄虚文”的唯物论 |
三、科学之信仰,人类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 |
第二节 进化论的发展观 |
一、新陈代谢是宇宙发展根本原则 |
二、进化与否以抵抗力强弱为标准 |
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第三节 进化论的历史观 |
一、“人类光明之历史,愈演愈疾” |
二、解放时代: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
三、民主主义世界之潮流 |
四、革命是“开发文明之利器” |
五、群众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第四节 进化论的文化观 |
一、“道与世更” |
二、“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 |
三、倡导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 |
四、批判传统但非全盘反传统 |
第五节 进化论的人生观 |
一、伦理觉悟:“吾人最后觉悟” |
二、新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
三、“治本的爱国主义” |
小结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四章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
一、最初态度:“社会主义,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
二、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
三、转变的主要标志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宣传 |
一、唯物史观两大要旨 |
二、马克思之“实际研究的精神”与“实际活动的精神” |
三、尊重客观事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
第三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
一、为幼年中国共产党铸牢思想基础 |
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 |
三、民族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如车之两轮 |
第四节 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
一、前奏:“勿再迷信化石的东方文化” |
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发起与陈独秀的介入 |
三、坚持唯物史观,驳斥唯心谬误 |
小结 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陈独秀哲学思想与五四精神 |
一、爱国精神 |
二、民主精神 |
三、科学精神 |
四、创造精神 |
五、奋斗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一、大陆地区 |
二、港台地区 |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
第一节 少年志向 |
一、家世与家学 |
二、明道救世 |
三、科学报国 |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
小结 |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
小结 |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纪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一九四九年以前各大党派报刊纪念五四运动的历史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系报刊纪念“五四” |
二、国民党报刊系统纪念“五四” |
三、共产党及其左翼报刊纪念“五四” |
四、中间派民主人士的报刊纪念“五四” |
五、结语 |
(10)作为“事件”的五四运动——从档案文献看北洋政府对五四运动的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火烧赵家楼”细节的侦结 |
二、学生被捕后的审讯、释放与结案 |
三、学生被捕案的舆论反应及政府对策 |
四、处理学生运动后续发展的举措 |
五、从钱能训内阁辞职到拒签对德和约 |
六、结语 |
四、五四运动与日本进步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4]国民党的五四运动形象建构研究(1919-1937)[D]. 唐劭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5]新世纪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J]. 郭若平,徐文彬. 中共党史研究, 2019(04)
- [6]《每周评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 李家勇.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D]. 陆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9]纪念“五四”的政治文化探幽——一九四九年以前各大党派报刊纪念五四运动的历史图景[J]. 欧阳哲生. 中共党史研究, 2019(04)
- [10]作为“事件”的五四运动——从档案文献看北洋政府对五四运动的处置[J]. 欧阳哲生.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