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战争与知识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孙路尧[1](2019)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作为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秉承传统中国读书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强烈影响下,积极投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地知识分子既有知识分子的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下,抗战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坚实的力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理论认知、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政策的特点展开分析。正确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根据地知识分子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第二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知识分子的大量入党、参军参干使得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知识化”;二是知识分子通过参与根据地的创建、参政议政、参加政治宣传,深度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第三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主要从工业建设和农业建设两个方面展开:工业建设从工业企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革新、工业人才的培养三个层面展开;农业建设从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热情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积极进行大众文艺创作、促进科技卫生事业发展,是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突出表现。第五章是评价与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当代价值,重点突出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与家国情怀的交融。在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根据地知识分子的表现令人瞩目。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将个人的历史遭遇、人格特质与民族担当融于一体,不计个人荣辱成败,坚守人类文明的成果,并结合时代需要,将自身塑造成民族认同感十分强烈的特殊群体。探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揭示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抗战期间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为当代知识分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
肖华平[2](2014)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小到大并实现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执政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革命力量由弱至强并实现局部胜利向全面胜利转换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客观审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全面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客观、全面地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是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条件: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从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基本途径、价值目标等方面,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代主题,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艰巨的历史使命,也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早期传播,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成熟的稳定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优化,也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大众化的先导,是初始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实践的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七大至新中国建立的时期,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解放战争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时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实践内容和实现方式,形成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形成、结构和特质,即要准确把握“谁来化”的问题。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形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巨大合力。其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延安时期上升为大众化意义上的主体,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决定性力量;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先进分子,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是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知识分子在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实践中,转变为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的阐发者和宣传者,是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政策来统一、提高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即要准确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至延安时期的全部理论成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正确的政策、策略和方针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即要准确把握“如何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是联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化的桥梁;延安时期异常丰富而有效的实现形式,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辉煌成就的重要条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系统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为延安时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文本;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实现了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不同层次的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通过架构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有效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解读了党的政策方针,教育、组织和发动了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的历史经验有:通过批判和清算教条主义错误,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大众;着力于构建大众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通俗化转变;大力构建多层次的教育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务实推动马克思主义融入实践,实现理论与大众的情感交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旨归,就是要指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就是要坚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坚持通过关注和改善民生来落实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
施要威[3](2017)在《民国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 ——以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大学知识分子(1)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中的学术精英,他们在价值观念、理想抱负以及角色行为等方面,都与传统读书人有了根本不同。在外敌入侵、政治混乱、文化落后等诸多内忧外患的影响下,民国大学知识分子群体依然在总体上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并取得令人称道的教育和学术成就,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大学知识分子,他们留下了值得深入挖掘的精神资源。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教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集合体,他们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物。西南联大作为一所存续时间只有八年的临时大学,至今仍在不断地被人纪念和书写,其主要原因在于联大人尤其是联大教授的精神品格能够感召后人。通过对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文化性格的考察来理解近代大学知识分子群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一条可取的研究路径。本研究在对相关历史文献梳理和解读的基础上,综合借鉴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资源,用“理想类型”来把握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文化性格的内涵,然后分析其文化性格生成和展现的影响因素,接下来考察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角色行为和实践活动,最后基于对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考察和论述,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民国大学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生成与展现。民国大学知识分子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新兴群体,他们需要进行身份建构来确立自己的社会位置,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必须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总体而言,近代大学的兴起为其身份建构奠定了制度基础;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是民国大学知识分子主要的人员构成;现代学术的引进为其身份构建奠定了知识和思想基础;报刊杂志是民国大学知识分子构建外部权势网络的主要媒介。正是因为凭借这些条件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身份和文化认同,以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为代表的民国大学知识分子才能在战争环境下坚守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文化性格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对史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从精英意识、忧患意识、自由求真精神、独立批判精神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首先,在贫乏的物质条件和严酷的战争环境下,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精英身份大打折扣,但其精英意识却越发得以凸显。西南联大教授群体对学术价值的体认是其精英意识的内在支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其精英意识的核心表征。其次,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忧患意识是其爱国情感的深沉表达,其忧患意识在教育和学术活动、公共舆论和诗词创作中都有所体现。第三,对于西南联大教授群体而言,学术自由与追求真理是相辅相成的理想信念。在追求自由方面,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不仅扞卫自己的学术自由,而且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在追求真理方面,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不仅自己表现出求真精神,而且使求真精神在学生身上得以传承。第四,在西南联大教授那里,独立和批判有着紧密联系。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学术独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术独立于西方,学术独立于政治,个体独立于团体;与此同时,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批判精神在学术领域和社会层面都有所体现。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文化性格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多层面的。首先,文化传统对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教育理念、救国济世情怀、文化认同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日军空袭、通货膨胀、政策和政治局势以及云南当地环境等构成复杂的现实环境,对联大教授的文化性格和角色行为构成了严峻考验;第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学术氛围对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理想信念起到了必要的保障作用;最后,学术志趣和个性差异增强了西南联大教授群体在严酷环境下的学术定力,也使其文化性格有了多样化的呈现。以上四个层面的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均等地对联大教授群体发挥作用,而是交织在一起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程度乃至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文化性格不只表现为抽象的价值理念,它还在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为其提供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撑。首先,在教学活动中,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秉持通才教育理念,以认真的教学态度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开展探究性教学,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教育成就。其次,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科研活动虽然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但他们仍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科学研究,在理论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第三,在现实环境的激励下,西南联大教授群体通过报刊杂志、集会演讲、联名通告、广播电台等多种途径参与公共舆论表达公共关怀。第四,西南联大教授群体充分运用各自的学术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在促进云南教育发展、支持抗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是民国大学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基于对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考察和论述,我们进一步从总体上理解民国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并从传统与现代、学术与政治、自由与责任、共性与个性、理想与现实等五对复杂关系与矛盾中理解文化性格的生成与展现。
郝丹梅[4](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张凯[5](2019)在《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更需要强大的理论信仰作为精神指引。总书记又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这项极端重要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背景下展开的,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壮大发展不仅需要理论逻辑的论证,更需要历史逻辑的说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无法抛却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深切关照。可以说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中能够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从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能够发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从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能够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基于这样的宏大背景,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张闻天同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既具有承继珍贵遗产的本源性意义,又具有引领当前的创生性价值。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他在多年革命生涯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其理论是张闻天伟大人格和崇高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旧中国到新中国这一旷古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的浓缩反映,记录着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初步萌芽到渐进发展的曲折过程。因此,以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为依据,厘清其理论内涵,既可以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加快解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又可以推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本章对张闻天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曲折演变过程进行了追根溯源的剖析,阐述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国内和国际时代的背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张闻天优良的个人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等,这些主客观条件促成了他的理论成就。同时,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深化、再思考的实践过程。第二章阐释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此章主要探讨了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地位、内容、原则、主要方法的思想。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思想上,张闻天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一切工作的灵魂”、“马列主义是一切党员和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改造同组织工作同等重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等。需要指出的是,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这几条原则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原则体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张闻天主张因时制宜、以理服人、典型示范、实践锻炼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相互交叉运用使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章阐明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和历史价值。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各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呈现出人本化、科学化、务实化的特征。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促进了党在革命年代中心任务的完成,而且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第四章论述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启示。虽然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教育复杂化等挑战,但是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探索规律,从地位、内容、原则、方法等多维度提升实效性。
王盈琪[6](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明增[7](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李华秀[8](2016)在《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 ——时空转换与孙犁小说叙事的嬗变》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孙犁小说。包括孙犁的抗日小说、土改小说和《芸斋小说》。由于孙犁小说分别对应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故采用“时空转换”视角。孙犁是一个讲究文学形式,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人,因而本论文以孙犁小说主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孙犁小说的叙事方法为切入点,旨在找到孙犁小说在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叙事时发生的主题渐变与叙事嬗变之间的规律。本论文由序论和四大章构成。序论部分详细阐明孙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孙犁小说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方法等。由于抗战题材小说创作时间长,政治形势复杂,本论文用两章内容分别予以关照;土改题材小说和文革结束后的《芸斋小说》各占一章。第一章抗战小说:战争空间下的群体突围,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从围困中突围:孙犁抗战小说的叙述主题;第二节孙犁抗战小说中被围困的空间意象;第三节人群的集聚与突围: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第四节孙犁抗战小说中女性的“三重”突围。第二章《风云初记》:记忆空间里的战争叙事,由三节内容构成,分别是:第一节《风云初记》的情感记忆;第二节《风云初记》里的现实政治;第三节《风云初记》:人物形象的陌生化。第三章日常空间下的叙事转换,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物象”;第二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聚-散结构”;第三节《铁木前传》:“拟家结构”的解体;第四节女性的艰难回归:从双眉到小满儿。第四章《芸斋小说》:政治运动空间下的个体危机与救赎,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政治运动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危机;第二节《芸斋小说》的死亡叙事;第三节《芸斋小说》的“碎片化”结构;第四节《芸斋小说》的道德批判与个体救赎。孙犁小说的重要贡献在于其叙事手段随主题渐变而嬗变,在不同政治环境中,不断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将时代风云变幻的痕迹艺术地保存下来。抗战时期,孙犁小说主题是“群体突围”,叙事模式是“拟家结构”;土改时期孙犁小说讲述“群体”分化为“阶级”的过程,小说叙事模式改为“聚散结构,在《铁木前传》中,“拟家结构”被拆解,人群散去;到《芸斋小说》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粉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切都破碎了:家庭、学校;机关……孙犁小说的叙事模式因而变成了“碎片化结构”。也因其碎片化,在进行篇章结构时只好用“榫接”方式渗透自己的破碎感及渴望新旧文化“握手言和”的意图。抗日时期的“拟家结构”奠定了孙犁小说的基本叙事格调,之后的小说均以“拟家结构”为基础进行调整和变化。土改时期,孙犁小说有意识延续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但因社会风尚巨变带来小说主题变化,“拟家结构”的叙事模式也逐步解体。晚年的《芸斋小说》,词语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叙事结构仍与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遥相呼应,呈现出家园破“碎”的结构特征。“拟家结构”既是抗战时期的时代现实,也是孙犁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寄托。但孙犁当时并没意识到“拟家结构”的另外一面——对政治动荡不安的映射。“拟家结构”是旧的封建家族灭亡的征兆,是新文化胜利的标志。是新伦理、新秩序的尝试。然而,封建大家族以血缘关系为根基,“拟家结构”则是政治化的权宜之计,如何取代封建家族制?在封建家族灭亡之后,建设一种什么样的伦理秩序?成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似乎每一种新秩序都缺少合理性,需要推倒重建,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芸斋小说》具有明显向传统回归倾向。无论总体布局,还是话语层面,亦或小说中的伦理渗透层面,均表现出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渴望。这是孙犁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思想总结,也是孙犁对中国革命走过道路深刻反思之结果。《芸斋小说》的故事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作者用“剪辑”手段,将各个历史时期的叙事碎片植入文本,将近一个世纪的故事“拼贴”在一起,漫长的故事时间被“浓缩”并建构成一个狭小文本空间,给读者造成一种大起大落的陡峭感。不断重复的叙事机制,强化着文本与时空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次阅读,读者都像乘坐着一架“时光机”,在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间,一站一站来回穿梭。那种被撕裂的感觉痛入骨髓;那种时过境迁,恍如隔世般的思绪,让人产生虚无感。个体灵魂似乎在飘荡、坠落,但同时又在寻找,在悲苦求告。当一条丧“家”之路:家-拟家-破家-无家徐徐展开时,回归之路也就打开了。其中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呢——那些曾经慷慨以赴的个体,由小家而群体,由群体而团体,由团体而个体,由个体而物体化,最终变成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们渴望“回家”——回到那个自己“遗弃”的、传统的“家”。但这个家,已不再是旧的,而是经过了彻底清洗的家——妇女解放了,妇女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男女平等了,再也没有人可以要求女人裹小脚,谄媚什么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回归传统家庭,不是倒退而是新旧文化之间的一次成功嫁接。老一辈新文化运动者们在经历了种种精神磨难之后,终于意识到民族文化乃是每一个体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或许需要重新打理、清洁,但不能彻底摧毁。这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用生命换来的带血的认识。孙犁小说既是文学也是哲学,是自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其艺术价值、伦理价值、思想价值难以估量。
罗建华[9](2017)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潮以及同时代中国教育家的思想四个维度的理论资源共同作用下生成。因此,从理论渊源层面加以深入探讨能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对毛泽东研究所应当具备的某种跨学科知识与背景提出新的要求。而从实践层面加以审视,它又是由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和少数民族存在状态的特殊性,尤其是受教育的方式与水平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面临的救亡图存命题等几个方面交织而成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所催生的。尽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措施随着时代主题的更易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但深藏于其中的根本方法论与本真的精神则是永不过时的,它们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方面面。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雏形是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长征途中革命队伍多次经过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开始真正遭遇了民族问题与矛盾,促使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对少数民族特殊性以及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引导以培育出能够链接中共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干部的必要性加以积极思考与探索。在纷飞的战火之中,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终极目标是要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一中介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对话与互动,使其充分认识到革命形势和社会发展之潮流动向,进而激发潜藏在少数民族群众当中的革命力量,壮大中共的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无论是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定,还是教育形式与路径的不断尝试和最终成型,都是围绕着这一教育目标进行的。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识字教育和通识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教育终极目标极为明确且较为单一,其政治维度也较为突出。而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继续在实践中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加以探索,深化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转变,中华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变为建设。于是,各种类型的教育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与革命年月天壤之别。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形式逐渐成熟,各种教育机构规模逐渐扩大并走入正轨。而且,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对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此时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与旨归已是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互进和共同发展。之所以要不断回溯与讨论毛泽东,是因为他不仅是20世纪中国闪耀的政治明星和思想导师,也是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基于当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以及各种民族问题的现状,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进行多维度地当代重思,便是探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最终归宿。在对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巨大贡献加以肯定以及对暗含于其中的超越性维度加以深刻透视与总结的前提下,又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几个维度加以反思,尤其是对其实践失误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根源作出分析基础之上深掘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之中又深刻地超越了它自身的内容即当代出场路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与使用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反腐倡廉建设的互动。
张栗娟[10](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研究(1935-1945)》文中认为知识分子问题始终与党的事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分子既是党的人才,也是国家的人才,既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有关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不仅影响知识分子自身的前途命运,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延安时期,随着“左”倾错误的逐步纠正,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也恢复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为指导,深刻总结以往党在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结合严峻的社会矛盾,从革命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与实践,并根据时局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知识分子思想着手深入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渊源,再从全民抗战的大环境出发,描绘出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社会背景。其次,根据党的重要文献,总结概括了延安时期党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地位作用的认识,同时系统梳理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团结吸收政策、提拔使用政策和教育改造政策。再次,通过深入挖掘有关史料,在本章穿插部分案例,重点整理知识分子在边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彰显知识分子在边区发展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阐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客观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党在知识分子问题方面仍存在一定“左”的倾向,但党在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汇聚了巨大的革命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之后各个历史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抗日战争与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日战争与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概念界定 |
1.4.1 知识分子 |
1.4.2 抗日根据地 |
1.5 研究意义 |
1.5.1 学术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2.1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理论认知 |
2.1.1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
2.1.2 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 |
2.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2.2.1 大量吸收和任用知识分子 |
2.2.2 尊重、保护和优待知识分子 |
2.2.3 知识分子的思想再教育 |
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特点 |
2.3.1 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及时 |
2.3.2 注重对知识分子的吸引与培养相结合 |
2.3.3 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成效显着 |
第3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 |
3.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知识化 |
3.1.1 知识分子入党 |
3.1.2 知识分子参军参干 |
3.2 知识分子深度参与政治实践 |
3.2.1 知识分子投入根据地的创建 |
3.2.2 知识分子参政议政 |
3.2.3 知识分子进行抗日政治宣传 |
第4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
4.1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工业建设 |
4.1.1 工业企业的发展 |
4.1.2 工业技术的革新 |
4.1.3 工业人才的培养 |
4.2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农业建设 |
4.2.1 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 |
4.2.2 农业技术的推广 |
4.2.3 农业人才的培养 |
第5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 |
5.1 知识分子投身各级各类教育 |
5.1.1 干部教育 |
5.1.2 学校教育 |
5.1.3 社会教育 |
5.2 积极进行大众文艺创作 |
5.2.1 大众文艺创作的基础 |
5.2.2 大众文艺创作的主要形式 |
5.3 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 |
5.3.1 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事业 |
5.3.2 知识分子与医疗卫生事业 |
第6章 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启示 |
6.1 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特点 |
6.1.1 根据地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
6.1.2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更紧密 |
6.1.3 根据地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 |
6.2 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启示 |
6.2.1 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关键 |
6.2.2 重视知识分子的自我塑造 |
6.2.3 加强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范畴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陕甘宁边区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的总体分析 |
(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分析 |
(三)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分析 |
(四)对“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研究”的分析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 |
一、前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
(一)五四时期: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
(二)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初步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模式 |
(三)土地革命时期:艰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 |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赋予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特质 |
(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艰巨的时代使命 |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阔的实践平台 |
三、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早期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
(一)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思想基础 |
(二)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组织基础 |
(三)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群众基础 |
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
(一)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线 |
五、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的互动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
(二)共产国际“七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发展条件 |
(三)共产国际的解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一、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始时期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基础 |
(二)哲学大众化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导 |
二、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展开时期 |
(一)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二)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三、党的七大至新中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时期 |
(一)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 |
(二)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化发展 |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 |
一、人民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力量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科学内涵 |
(二)延安时期“大众”主体的生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高潮 |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主体的形成 |
(三)中国共产党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三、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 |
(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 |
(二)知识分子群体从“化大众”主体向“大众化”主体的嬗变 |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
一、全面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容的结构分析 |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 |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 |
三、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
四、党的政策策略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
(一)党的政策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
(三)党的政策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
一、系统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编译的基本条件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编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
(三)经典着作编译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辩证互动 |
二、创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
(一)干部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
(二)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的主阵地 |
(三)国民教育: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
三、构架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 |
(一)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导渠道 |
(二)文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 |
第七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一)批判和清算教条主义错误,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实践 |
(三)构建大众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通俗化转变 |
(四)创建多层次的教育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
(五)融入实践,实现情感交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一)要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 |
(二)要坚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 |
(三)要坚持通过关注和改善民生来落实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 |
(四)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 |
(五)要坚持对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附表 |
(3)民国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 ——以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为中心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时空范围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2 近代中国大学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1898-1937) |
2.1 科举废除与近代大学的发展 |
2.2 留学生学成归国 |
2.3 现代学术的引入和发展 |
2.4 报刊杂志的利用 |
2.5 清华、北大、南开的改革与发展 |
2.6 支持全面抗战,三校联合西迁 |
3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文化性格的内涵 |
3.1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精英意识 |
3.2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忧患意识 |
3.3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自由求真精神 |
3.4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独立批判精神 |
4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文化性格的影响因素 |
4.1 文化传统的潜在影响 |
4.2 现实环境的强力塑造 |
4.3 学术共同体的内部互动 |
4.4 学术志趣与个性的内在倾向 |
5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实践活动 |
5.1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通才教育实践 |
5.2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科学研究实践 |
5.3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参与公共舆论 |
5.4 西南联大教授群体的社会服务实践 |
6 民国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解读 |
6.1 民国大学知识分子文化性格中的普世追求与中国元素 |
6.2 在多重关系和冲突中理解民国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4.1.2 陕北公学 |
4.1.3 延安马列学院 |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
4.2.1 《斗争》 |
4.2.2 《解放》 |
4.2.3 《共产党人》 |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
7.1.4 党内民主建设 |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博士论文选题的梳理 |
(二)关于文献着作类的梳理 |
(三)关于期刊论文的梳理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演进历程 |
一、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 |
(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外来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
(三)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
(四)个人因素:理论修养和个性品质 |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演进历程 |
(一)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萌动与曲折演进 |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
一、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一切工作的灵魂” |
(二)“马列主义是一切党员和干部的必修课” |
(三)“思想改造同组织工作同等重要” |
二、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 |
(一)思想教育 |
(二)政治教育 |
(三)作风教育 |
(四)理想信念教育 |
三、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思想 |
(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 |
(二)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
(三)提倡朴素切实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四)高度重视理论宣传,坚持理论掌握群众的原则 |
四、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反对“党八股”,主张因地、因时制宜的方法 |
(二)反对命令主义,主张说服群众、以理服人的方法 |
(三)反对千篇一律,主张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的方法 |
(四)反对“填鸭式”灌输,主张结合实践锻炼的方法 |
第三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和历史价值 |
一、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全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持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五)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六)务实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
(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
(三)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 |
(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四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启示 |
一、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复杂情形 |
(二)利益多元化导致复杂情形 |
(三)教育社会性导致复杂情形 |
二、启示之一: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一)在地位上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二)在内容上以党的中心任务为核心 |
(三)在原则上坚持服从大局与服务大局展开工作 |
(四)在方法上创新思想理论教育方式 |
三、启示之二: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要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坚持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特载1:邓小平在张闻天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 |
特载2:江泽民在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附录3: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大事年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 ——时空转换与孙犁小说叙事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孙犁的意义 |
二、孙犁小说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抗战小说: 战争空间下的群体突围 |
第一节 从围困中突围:孙犁抗战小说的叙述主题 |
一、“围困与突围”主题的选择 |
二、“围困与突围”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三、“围困与突围”思维模式的逐步形成 |
第二节 孙犁抗战小说中被围困的空间意象 |
一、白洋淀——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 |
二、白洋淀的异质化过程 |
三、地洞——被围困的异质空间 |
第三节 人群的集聚与突围: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 |
一、“拟家结构”的基本形态 |
二、“拟家结构”的多重隐喻 |
三、“拟家结构”作为主题表现方式 |
第四节 孙犁抗战小说中女性的“三重”突围 |
一、从“非人”到女人——女性的觉醒 |
二、走出反动家庭——女性的第一重突围 |
三、参与抗日——女性的第二重突围 |
四、女性对男性的模仿——滑入第三重突围 |
第二章 《风云初记》:记忆空间里的战争叙事 |
第一节《风云初记》的情感记忆 |
一、另一种“拟家结构” |
二、情系宅院 |
三、“风云”喻体——滹沱河 |
第二节 《风云初记》里的现实政治 |
一、“拆城”的多重隐喻 |
二、永远的寻找——“道路” |
三、二元对立模式的介入 |
第三节 《风云初记》中的“新”人形象 |
一、《风云初记》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二、《风云初记》中的反动势力群像 |
三、《风云初记》最复杂的艺术形象——李佩钟 |
第三章 日常空间下的叙事转换 |
第一节 孙犁土改小说中的“物象” |
一、“物”的叙述功能 |
二、“物”对人的异化 |
三、“物”的间离作用 |
四、关于“物”的思考 |
第二节 孙犁土改小说中的“聚-散结构” |
一、空间并置叙事方法与人“聚”心难“聚” |
二、“场所”叙事与财“聚”人不“聚” |
三、时空凝聚叙事模式与人本性上的抗“聚” |
第三节 《铁木前传》:“拟家结构”的解体 |
一、“拟家结构”的拆分 |
二、人群的分化 |
三、文本的分裂 |
第四节 女性的艰难回归:从双眉到小满儿 |
一、双眉身份的困惑 |
二、双眉的精神追求 |
三、九儿和小满儿——回归还是分裂? |
第四章 《芸斋小说》:政治运动空间下的个体危机与救赎 |
第一节 政治运动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危机 |
一、漫漫“前”路无尽头:从“荷花淀”到“牛棚” |
二、“灵魂”的坠落:从“慷慨以赴”到“人人自危” |
三、“牛鬼蛇神”不是“非人” |
第二节 《芸斋小说》的死亡叙事 |
一、“活人祭”的复活 |
二、死亡的多种形态 |
第三节 《芸斋小说》的“碎片化”结构 |
一、叙事方式的碎片化 |
二、话语层面的碎片化 |
三、文本组合的碎片化 |
第四节 《芸斋小说》的道德批判与个体救赎 |
一、《芸斋小说》对“欲望”的思索与批判 |
二、《芸斋小说》对道德伦理的考量 |
三、《芸斋小说》中的求“真”意志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孙犁文艺思想初探——以《文艺学习》为例 |
附录2 孙犁抗战小说的叙事技巧与民族突围主题 |
后记 |
(9)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生成背景考察 |
第一节 广博理论渊源: “多维”思想理论资源荡涤 |
一、雏形的建构: 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论的吸纳与借鉴 |
二、改造与重组: 西方教育思潮和同时代教育家思想激荡 |
三、根本参照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干部教育思想整合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背景考察: 宏观与微观双重透视 |
一、侵略与反抗: 近代以来的民族矛盾凸显 |
二、“多元一体”: 民族内部矛盾多重交织 |
三、民族间交流缺失: 长期处于相对隔离和半封闭状态 |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常年缺失的根本原因: 教育资源的匮乏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对象选择与责任赋予 |
一、注重年龄结构: 选择少数民族有志青年作为培养对象 |
二、顺应民众意愿: 选择少数民族“领袖”作为教育对象 |
三、选择较高起点: 挑选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少数民族人士 |
四、实行自愿原则: 选取愿意与中共合作的少数民族人士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选择与设定 |
一、基础奠定: 识字教育与通识教育 |
二、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三、政治引导: 我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
四、服务革命: 军事教育与革命实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的最初尝试与教育基地建设 |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基地雏形与半独立教育形态: 党校与军校的民族部 |
二、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独立形态与专业性教育机构建成: 民族学校 |
三、非常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 广泛宣传、异地受训与短期培训 |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教学基本范式: 参与革命运动和机关部门任职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具体目标与价值宏旨 |
一、直接目标: 为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区培养管理人才 |
二、基础目的: 解决民族矛盾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 |
三、首要宏旨: 壮大中共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最终胜利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革新与深化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设定 |
一、民族间交流与对话工具的打造与生成: 语言文字教育 |
二、少数民族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塑造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三、少数民族干部科学民族观建构的必经途径: 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 |
四、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时事政治教育 |
五、反对少数民族干部“外行指挥内行”: 接受优质专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硬件”支撑和多样形式 |
一、专业教育基地: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学校的建立与演化 |
二、组织支援力量: 革命军队的壮大与民族党组织的成立 |
三、实践教育场域: 在协同与合作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四、异域观摩学习: 派遣少数民族干部到异地参观研究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考核标准: 政治路线与工作能力双重考量 |
一、政治思想路线: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指标和底线 |
二、专业技术能力: 少数民族干群“鱼水关系”建构的实践机制 |
三、管理艺术才能: 教育落脚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体系与价值指归 |
一、彰显少数民族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 |
二、突出少数民族干部的非替代性中介作用 |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四、解决民族问题: 消除歧视、趋向团结与共同发展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当代重思 |
第一节 回溯与透视: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重大贡献 |
一、少数民族人才生产: 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大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 |
二、科学社会关系建构: 建立了少数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互信关系 |
三、革命队伍人员补给: 动员了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及群众参与革命运动 |
四、社会治理方案生成: 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系 |
第二节 重释与反思: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特质 |
一、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指导下的具体原则展开 |
二、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根本技巧 |
三、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超越性维度透视 |
四、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失误及其根源考释 |
第三节 回归与超越: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当代出场路径 |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 |
二、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
三、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相对稳定 |
四、以科学的干群关系思想替换陈旧僵化的“官民关系”观念 |
五、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建设互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分析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背景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思想 |
(二) 列宁的知识分子思想 |
(三) 早期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的理论认知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 全民族抗战的诉求凸显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
(二)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
(三) 国共对比下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初步认同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
(一) 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
(二) 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 |
(三) 知识分子属于脑力劳动者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 知识分子是抗日民族战争的先锋和喉舌 |
(二) 知识分子是民主和自由的不懈追求者 |
(三) 知识分子是战时民族文化的保护者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一) 团结吸收政策 |
(二) 提拔使用政策 |
(三) 教育改造政策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实践创新 |
一、积极发挥知识分子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
(一) 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参军 |
(二) 发挥知识分子在“三三制”政权建设中的作用 |
(三) 发挥知识分子在选举制度和参议会制中的作用 |
二、发挥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一) 以自然科学研究服务边区经济建设 |
(二) 以科技知识推动农业大生产运动发展 |
(三) 以科技知识推动工业大生产运动发展 |
三、发挥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
(一) 发挥知识分子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二) 发挥知识分子在文艺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
(三) 发挥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评析和现实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效应 |
(一)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汇聚了巨大的革命力量 |
(二)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之处 |
(一) 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二) 延安整风运动和“审干”运动对知识分子有所伤害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启示 |
(一) 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
(二) 完善科学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
(三) 营造健康和谐的知识分子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抗日战争与知识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D]. 孙路尧.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2)
- [2]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肖华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3]民国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 ——以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为中心的历史考察[D]. 施要威.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张凯.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7]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 ——时空转换与孙犁小说叙事的嬗变[D]. 李华秀.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 罗建华. 南京大学, 2017(01)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研究(1935-1945)[D]. 张栗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