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弓的起源:以西域兵器对中原的影响为例

月牙弓的起源:以西域兵器对中原的影响为例

一、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疆囡[1](2015)在《试析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事实力》文中认为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置安西四镇,并驻扎军队,设立军事防御设施,建筑城池,将西域纳入唐朝的版图。作为整个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安西都护府在都护各藩国、解决纷争、维护境内安定,保持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畅通,确立中央政府的政治主权,防御突厥、吐蕃、大食等强敌进犯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当时安西都护府驻军布防情况、后勤补给来源,军事防御体系以及优秀将领高仙芝、封常清等,试析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事实力。

王援朝,钟少异[2](1997)在《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唐代的军事装备中有一种弯月形的弓韬(即弓袋),(图一)以前有人认为是弯刀,还有人认为是豹尾。拙作《谈昭陵六骏石雕中邱行恭佩器》(《文物天地》1996年第6期)已指出其为弓韬,并将唐代的弯月形弓韬(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分为Ⅰ、Ⅱ两型。Ⅰ型将弓完全藏于韬内,只于韬口处略露出弓梢;Ⅱ型则不能将弓完全纳于韬内,故于韬口外还露出较长的一节弓干,韬口的形状也与Ⅰ型有别,类似刀鞘的口部。通过对国内外考古资料

苏东黎[3](2016)在《洛阳两座唐墓壁画中虎豹纹物品的考释》文中认为洛阳新区49、50号唐墓壁画其中仪卫腰部佩戴的虎豹纹饰品应为何物,原考古报告中并未确指,经考证研究,我认为当系弯月形的弓韬,及文献中称谓的"虎辗豹韬"。弓韬共分为五种形制:长筒形、三角形、刀把形、弯月形、弯月带兽头形。汉代弓韬的形制未长筒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为三角形或刀把形,到了隋唐时期弯月形的弓韬开始流行起来,它的形制来自西亚的波斯安息帝国,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隋唐以后弯月形弓韬完全消失,弓韬的形制又回到了隋唐以前刀把形。

侯晓斌[4](2008)在《乾陵陪葬墓“狩猎类”文物浅析》文中认为狩猎,最初是维持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唐代,由于皇亲国戚和一些贵族的积极参与,狩猎活动蔚然成风。而狩猎活动的发展,也使配套的狩猎工具和设施得到开发,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贩卖、驯养狩猎动物、制造狩猎工具和参与狩猎活动的专职人员,其狩猎的等级和规格就大为不同了。狩猎除了配备基本的马匹、弓箭等狩猎工具外,唐王朝还大量驯养了专门用于狩猎的各种狩猎动物和运输工具,如巨象、骆驼、猎豹、猎犬、猞猁、齐塔、猎鹰、雕、鹞、鹘等珍禽猛兽。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及《册府元龟》等资料记载,仅向唐王朝贡豹的国家就有南天竺及西域的米国、史国、康国、安国、波斯、大食等国家。说明唐代的狩猎活动中大量的融入了外来

贠琰,郝勤[5](2018)在《有的放矢:建构有关“中华射艺”的动态认知与挈领概念》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将传统射箭领域的研究复归于以"中华"的嬗变为背景的宏观历史视阈,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事物的本质。研究认为:"中华射艺"相对严谨地解决了传统射箭"叫什么"的统合性称谓问题;基于"中华"与"射艺"的套嵌、互结与联动,从"因何是"的角度示现了"中华射艺"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认知;通过一个有关"中华射艺"挈领概念的最终建构,以超越今"民族国家"与"边界"的庄严,宣示了"中华射艺""所以是"的主体性阐释。

王援朝[6](1997)在《’9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纪要》文中认为’9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纪要王援朝1996年9月25日—27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9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在甘肃兰州召开。与会者近80人,另有部分学者因故未能到会,但提交了论文。向会议提交并发给与会代表的论文约30篇,另有部分论文...

二、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事实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朝安西驻军的布防情况
二、唐朝安西驻军的后勤补给
     (一) 唐朝安西驻军武器装备和来源
     (二) 屯田解决了安西驻军的军粮供应
     (三) 士兵的服装补给依靠内地生产、运输
三、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事防御体系
     (一) 烽燧、烽馆
     (二) 城池、戍堡
     (三) 守捉、关戍
四、唐朝安西都护府优秀的军事将领
五、结语

(5)有的放矢:建构有关“中华射艺”的动态认知与挈领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叫什么”:“中华射艺”, 一个统合性称谓的提出
2“因何是”:基于“中华”与“射艺”的套嵌、互结与联动
    2.1 中华:自我与域内他者双重认同的文化空间
    2.2 中华射艺:自我与域内他者双重创造的文化遗产
3“所以是”:一个有关“中华射艺”挈领概念的最终建构
4 结语

四、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事实力[J]. 赵疆囡. 丝绸之路, 2015(24)
  • [2]弯月形弓韬的源流——西域兵器影响中原的一个事例[J]. 王援朝,钟少异. 文物天地, 1997(06)
  • [3]洛阳两座唐墓壁画中虎豹纹物品的考释[J]. 苏东黎.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6(00)
  • [4]乾陵陪葬墓“狩猎类”文物浅析[J]. 侯晓斌. 乾陵文化研究, 2008(00)
  • [5]有的放矢:建构有关“中华射艺”的动态认知与挈领概念[J]. 贠琰,郝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 [6]’96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纪要[J]. 王援朝. 敦煌研究, 1997(01)

标签:;  ;  ;  

月牙弓的起源:以西域兵器对中原的影响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